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礦井常用的調風方法就是增阻法

礦井常用的調風方法就是增阻法

發布時間:2022-07-09 23:06:33

Ⅰ 礦井通風設計的步驟有哪些

(1)擬定礦井通風系統,繪制通風系統圖;
(2)礦井總風量的計算與分配;
(3)計算礦井通風系統總阻力;
(4)選擇礦井通風設備;
(5)礦井通風費用概算;

Ⅱ 局部風量調節有哪些方法試對比各自優缺點並分析出各自的適用條件

局部風量調節有三種方法:增加風阻調節法、降低風阻調節法、輔助通風機調節法。
1. 增加風阻調節法:
優點:增阻調節法具有簡單、經濟、易行的優點,是采區內巷道間的主要調節措施。
缺點:這種方法會使礦井的總風阻增加,礦井總風量要減少,若主要通風機風壓特性曲線不變,會導致礦井總風量下降;否則,就得改變主要通風機風壓特性曲線,以彌補增阻後總風量的減少。
適用條件:因此這種方法只適於服務年限不長、調節區域的總風阻占礦井總風阻的比重不大的采區范圍內。對於礦井主要風路,特別是在阻力搭配不均的礦井兩翼調風,則盡量避免採用。否則,不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會使全礦通風惡化。
2. 降低風阻調節法:
優點:可使礦井總風阻減少,增加了礦井總風量。若主要通風機風壓特性曲線不變,礦井總風量會增加。
缺點:這種方法工程量大、投資多、施工時間較長,所以降阻調節法多在礦井增產、老礦挖潛改造或某些主要巷道年久失修的情況下,用來降低主要風路中某一段巷道的通風阻力。
適用條件:因此,這種方法多用於服務年限長、巷道年久失修造成風網風阻很大而又不能使用輔助通風機調節的區域。
3. 輔助通風機調節法:
優點:簡便、易行,且提高了礦井總風量。
缺點:管理復雜,安全性較差。
適用條件:因此,這種方法可在並聯風路阻力相差懸殊、礦井主要通風機能力不能滿足較大阻力風路要求時使用。

Ⅲ 礦井通風

(一)礦井通風的目的和任務

地面新鮮空氣進入礦井後,由於鑿岩、爆破、裝礦、運礦和卸礦等作業的進行而被污染,形成井下污濁空氣。井下污濁空氣的組成成分與地面新鮮空氣差別較大,主要表現為混入了粉塵、增加了有害氣體、降低了氧的含量。

所謂礦井通風就是不斷地將地面新鮮空氣送入礦井內,並將礦井內的污濁空氣排至地面的過程。礦井通風的目的和任務主要是:

① 向井下送入足夠的新鮮空氣,以保證人員呼吸;

② 吹散和沖淡井下的有害氣體及粉塵,並把污濁空氣排至地面,以保證人員的健康和安全;

③ 調節礦井的溫度和濕度等,以創造比較舒適的勞動條件。

(二)礦井通風系統

進行礦井通風時,風流流動路線一般是:新鮮風流由進風井送入礦井內,經石門、階段運輸平巷、橫巷、天井等到達工作面以供需要,沖洗工作面後的污風經天井、上部的階段回風巷道、回風石門等最後由出風口排至地表。為了合理地分配風量以及使風流按規定的路線流動,還必須在設計規定的地方設置風門、風牆、風窗、風橋等風流控制設施。風流所流經的全部通風路線及設施(包括通風設備)就組成礦井通風系統。

進行礦井通風時,可以整個礦井是一個統一的通風系統(圖5-7-1);也可以把礦井劃分為幾個相互獨立的分區,每個分區為一個獨立的通風系統(圖5-7-2)。前者稱為礦井統一通風,後者稱為分區通風。地下金屬礦山的礦井開采范圍不是很大,所以礦井統一通風應用較廣泛,但對所需風量大、通風線路長的礦井,分區通風則更為有利。

圖5-7-1 統一通風或中央式布置通風系統示意圖

圖5-7-2 分區通風或對角式布置通風系統示意圖

無論是礦井統一通風還是分區通風,通風系統按進風井與出風井的位置可分為中央式和對角式兩種類型:

中央式布置是進風井與出風井的位置大致在井田(或分區)走向方向的中央(圖5-7-1);對角式布置有雙翼對角式(中央對角式)和單翼對角式(側翼對角式)兩種。雙翼對角式是一個進風井(或出風井)大致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方向的中央,而兩個出風井(或進風井)分別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兩端的邊界附近。單翼對角式是進風井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一端的邊界附近,而出風井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另一端的邊界附近。對角式布置如圖5-7-2所示。由於對角式布置安全出口分散、通風簡單可靠,易於管理,所以被我國金屬礦山廣泛採用。生產能力大的礦山常用雙翼對角式,生產能力不大或側翼開拓的礦山常用單冀對角式。

(三)礦井通風方法

礦井內的空氣之所以能夠流動是由於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存在著壓力差,我們把造成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的壓力差,促使礦井內空氣流動的動力稱為通風動力。按通風動力可將礦井通風方法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1.自然通風

自然通風是靠自然因素(主要是進風井與出風井空氣柱的重量不同)所形成的壓力差來促使礦井空氣流動。出風井與進風井的空氣柱重量之所以不同是由於存在著高差以及溫度、濕度不同而產生的。自然通風的風流方向及風量隨季節變化難以調節,壓差小,通風困難,不可靠,故僅有少數高山地區的小型礦山採用。

2.機械通風

機械通風是利用專門的機械設備(扇風機)造成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的壓力差來促使井下空氣流動。機械通風受季節變化影響不大,風流方向及風量均可調節,是一種可靠的通風方法,因此被礦山廣泛採用。機械通風所用的扇風機有兩種,即離心式扇風機和軸流式扇風機。

離心式扇風機由於風量較小,笨重等原因,目前已很少採用,僅使用在小型礦山。

軸流式扇風機是我國金屬礦山廣泛採用的一種扇風機。它有效率高、重量輕、動輪葉片可調整等優點,但它噪音大,維修較復雜。

扇風機一般都設置在井筒附近,利用風峒把扇風機與井筒連接起來。如果扇風機工作時,從井下抽出污濁空氣,這種通風方式(或稱扇風機的工作方式)叫抽出式;如果扇風機工作時,把地面新鮮空氣壓入井下,這種通風方式叫壓入式。我國金屬礦山採用抽出式通風較多。

(四)礦井通風要素

礦井通風有兩個基本要素,即風量和風壓。它們也是選擇扇風機時的兩個重要參數。礦井通風的風量(全礦總風量)是指送入井下的新鮮空氣的數量或從井下排至地面的污濁空氣的數量,單位為m3/min。金屬礦山所需風量主要根據井下各工作面除塵和排除炮煙的要求確定。

礦井通風的風壓(或通風壓力)是指扇風機(或自然風力)在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造成的壓力差。它是用來促使井下空氣流動,克服井巷通風阻力的。所謂井巷通風阻力是井下空氣在井巷中流動所遇到的阻力。井巷通風阻力主要有:風流與井巷周壁互相摩擦,以及空氣分子間互相碰撞而產生的摩擦阻力;風流流經井巷中突然擴大、突然縮小、轉彎等處時,空氣分子間有沖擊而產生的局部阻力;井巷中有障礙物(堆積物、礦車等)風流流經時而產生的正面阻力。

井巷通風總阻力(h)與風量(Q)有如下關系:

固體礦產探采選概論

式中:h、h為井巷摩擦阻力和井巷的局部阻力,其單位為毫米水柱;R、R為摩擦風阻和局部風阻、單位為千繆;R稱為總風阻。

風阻的大小與通風系統中線路的長短,井巷斷面的大小、形狀及其變化情況,彎道的多少以及井巷周壁的粗糙程度等有關。因此,風阻是綜合表明整個礦井通風網路特徵的物理量。風阻越大通風越困難,風阻越小通風就越容易,所以風阻R總是選擇扇風機和確定扇風機工作的重要參數。

Ⅳ 傳統煤倉的通風處很難滿足需求,是在技術上有什麼不足嗎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問題成為了煤礦企業的重中之重。而在煤礦安全的工作之中,礦井通風系統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視。礦井通風是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通風狀況直接影響到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產效率、經濟效益。因此,我們需要針對現場實際情況,解決相關的礦井通風技術難題,從系統安全形度出發,提高礦井通風的管理水平,為實現真正的煤礦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2.5 驅動風機的電機額定功率過大,電機效率低

電機的效率η和功率因數cosφ是隨著其負荷率(實際輸出功率與額定功率之比)的變化而變化的。負荷率在1.0附近時,η和cosφ最大;當負荷率在0.5以下時,η和cosφ迅速下降。目前有的礦井電機能力過大,形成了「大馬拉小車」現象,電機負荷率低於50%,造成電機的功率低下。

2.6 通風量不足。有的礦井由於全礦或採掘面供風量不足、或風量串聯使用次數過多,往往造成某些地點瓦斯積聚、礦塵濃度超標,直接威協著安全生產。原煤炭工業部1996年底調查表明,國有重點煤礦中尚有48處風量不足的礦井,至於地方煤礦和鄉鎮煤礦,風量不足或串聯次數過多的礦井就更為普遍。

2.7 礦井漏風多。將足夠的、符合質量要求的風量送往用風地點,漏風少、有效風量率高,是通風系統有效性表現之一,也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主要措施。可是,有的礦井外部漏風或內部漏風較大,導致有效風量率低,有的礦井的漏風量占通風機總排風量的25%以上,占整個系統反向回風量的35%左右。

2.8 礦井風量調節方法欠妥

有的礦井在投產初期,由於主要通風機能力過剩,就採用下放閘門的方法減少礦井進風量。這種調風方法簡便易行,對離心式風機也能節省一部分電能,但比採用調小風機能力(如降低風機轉速或用小能力電機)的方法還是多消耗了不少電能,降低了通風系統的經濟效益。如某礦風井安裝的風機配用功率為1250kW的電機。

礦井初期需風量為6700m3/min,僅為達產時的一半,採用下放閘門的方法調風,使礦井通風阻力由1000Pa增至4600Pa,實測每小時耗電760kW·h;後換裝一台低轉速550 kW 的電機驅動,並將閘門全部提起,使風量保持6700m3/min,實測小時耗電160kW·h,全年可節電525.6萬kW·h。我市某礦主要通風機閘門阻力為4535Pa,總阻力達6672.7Pa,導致主要通風機裝置的效率只有19.9%~21.3%。高的負壓不僅增加了通風管理的困難,而且增大了地面漏風量,降低了通風系統的有效性和經濟性。

2.9 部分礦井在實際操作時進行惡性調節。一些礦井通風系統採用增阻調節的方式,這樣容易導致礦井總風量減少,需要增加風量的采區風量不足,為此,礦井把調節風窗的面積任意縮小,甚至於幾乎把巷道堵塞,造成惡性調節。

2.10 礦井缺乏管理與正常的維護。據我院的設計人員平時下礦調研,一些礦井的通風機處於無人管理或有名無實的管理狀態中,有些風機長期處於「帶病工作」或不合理的運行狀態,如有的風機葉片已經嚴重銹蝕或變形,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風機的性能,而且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

3通風系統的解決對策

3.1 合理選擇主通風機機型。為了確保主要通風機的正常運行及降低經濟成本,首先選擇的通風機機型必須科學、合理。近年來,無論是礦井擴建還是新煤礦井設計施工,很多煤礦企業都注重選擇一些效率較高的通風機,以確保新投入使用的通風儀器節能、高效。

3.2 更換電機。礦井設計時,電機設備及主通風機大部分是按照供風容易期及困難期兩個時期的風量最大需求、負壓進行選型。而投產初期生產規模較小,產量低,一些煤礦井受到地理條件限制影響,設計生產量與實際生產量相差大,因此,企業可根據實際生產需求分別採用更換小功率、低轉速電機的方法來提高電機運作負荷率,以達到經濟運行。

3.3 調整、改造礦井通風系統。礦井採用合理、科學的通風系統,是確保主通風機正常經濟運作的關鍵條件。為減少通風阻力,應對整個礦井通風系統進行全面勘察及阻力檢測,並採取相關措施降低阻力,主要方法有:①擴大通風巷通道斷面;②減小巷道局部通風阻力;③開拓新井巷,縮短通風距離;④增多並聯風道;⑤改變採掘布局,實現合理穩定生產。

3.4 建立合理的通風網路結構。合理的通風網路結構能使主要通風機與礦井風網達到最佳的匹配效果,從而使礦井通風系統穩定可靠,並能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礦井風網結構優化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確定礦井各調節設施的最佳位置,使得礦井通風總功率最小;②優化風道斷面;③盡量較多採用並聯通風,減少角聯,縮短通風流程。

3.5 正確調節礦井風量。礦井風量調節是礦井通風技術管理中的重要一環,而風量調節效果的好壞取決於風量調節設施布設的位置、調節參數的大小及調節設施數目的合理性。通過控制采區回風量及各採掘工作面風量,使風量分配合理,從而保證各用風地點特別是新投產採掘工作面的風量。礦井風量調整的主要方法包括局部增壓、減壓增漏、改變通風方式等。

3.6 利用合理的方法對礦井通風系統進行安全性能評價。目前煤礦井下煤炭自燃、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的中毒和窒息等災害事故發生的比例依然較高,危害性較大,其主要原因就是礦井通風系統不完善。因此,我們要利用核實的安全性能評級等方法對礦井的安全性能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進而努力提高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性,增強礦井對於事故的防範和抵禦能力。目前,國內外在礦井通風系統安全評價方面常採用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系統評價法和基於神經網路等方法,我們可以應用這些方法評價出來的函數值和各項指標改進礦井的通風狀況,更好的保障礦井的安全生產。

3.7改造主通風機附屬裝置

主要通風機的附屬裝置是主通風機設備裝置的關鍵組成部分,包括擴散器、風硐和反風設施等。附屬設備裝置機構是否科學合理及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通風系統裝置的運作效率及節能效益。

3.7.1 擴散器的改造

目前,離心式通風機中一些小功率機的立式擴散器採用鐵板材質焊接形成,一些礦井採用的擴散器敞角在15~30°,以減少擴散器高度,但卻造成大范圍的迴流吸風域,減低擴散器的工作效率。如果將擴散器的內擴角調整為4~6°,外擴角變為8~10°,這樣能防止擴散器裝置出口處的反向迴流情況出現,從而提高擴散器工作效率。對一些大型的離心式風機和大、中型軸流式通風機,一般都是卧式外接擴散器,其內轉角多為70~80°,外轉角為60°左右。據長期調查實測,這種擴散器靠風機側部分普遍出現反向吸風區和渦流區,這些區域的存在,縮小了擴散器的排風面積,增大了風機排風側的阻力,影響了通風機的效率。我市某礦對其主通風機的擴散器進行了改造,將擴散器的外轉角由56°減為45°,內轉角由70°減為50°,其它尺寸也做了相應變動後,收到了明顯的效果,風機的功率消耗減少60.2 kW,每年可節電52萬kW·h,有效降低了礦井的生產成本。

3.7.2 風硐改造

我國礦井通風系統中的風硐風阻力普遍較大,占整個礦井通風系統總風量壓損失的15%~20%,甚至出現個別風硐的阻力耗損達到29%以上,遠超於礦井正常設計時假定的200Pa風壓耗損。因此,在開掘新礦井或調整不合理舊礦井的風硐時,需注意以下幾點:①應確保風硐的斷面,保持風硐的風速維持在15m/s以內,斷面形狀建議採用半圓形或是圓形,風硐表面建議使用水泥沙漿進行抹面,保證表面的光滑度,以降低阻力摩擦系數。②風硐放置形式應採用統一斜上式,使其與井道相連接,盡最大限度減少轉彎數使局部阻力變小。③風硐內應將存放的障礙物及時清除,保持通風巷順暢,降低風硐阻力,使其總阻力低於200Pa,並且低於整個井道通風系統阻力的9%。

3.7.3反風設施及防爆蓋的改造

反風系統的一些閘門不嚴密、不到位,風井口或防爆蓋不嚴密,以及由於地表裂隙,造成主要通風機裝置常年外部漏風,造成無謂的電能消耗。據實際調查,我市某礦風井地面總漏風量佔全礦總排風量的20%。經更換門板堵漏處理後,一次就減少漏風15m3/s,使礦井總進風量增加9.95m3/s ,總負壓上升137Pa,從而提高了主要通風機效率。因此,在實際操作中為節約主要通風機的能耗,應盡可能將反風設施及防爆蓋的漏風降到最低限度,合理調整閘門鋼絲繩的長度,使閘門均能到位。

3.8 礦井必須具備一套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要合理的運用通風方法和通風網路。同時采區通風系統也必須具備以下幾個基本要求。

3.8.1 采區必須實行分區通風。

①准備采區必須在采區構成通風系統以後方可開掘其他巷道。

②採煤工作面必須在采區構成完整的通風系統後方可進行回採。

③高瓦斯礦井、有煤(岩)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險的礦井的每個采區和開采容易自燃煤層的采區,必須設置一條專用回風巷。

④低瓦斯礦井開採煤層群和分層開采採用聯合布置的采區必須設置一條專用回風巷。

⑤采區的進、回風巷必須貫穿整個采區,嚴禁一段為進風巷、一段為回風巷。

3.8.2 採掘工作面要實行獨立通風。

3.8.3 在采區通風系統中,要保證風流流動的穩定性,採掘工作面盡量避免處於角聯風路中。

3.8.4 在采區通風系統中,應力求通風系統簡單,以便在發生事故時易於控制風流和撤出人員。

3.8.5 對於必須設置的通風設施(風門、風橋等)和通風設備(局部通風機等),要選擇好適當位置,嚴把質量規格,嚴格遵守質量制度,保證通風設備安全運轉。將主要風門開關狀態、局部通風機開停狀態以及風流變化參數納入礦井安全監控系統中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

3.8.6 在采區通風系統中,要保證通風阻力小,通風能力大,風流通暢,風量按需分配。

3.8.7 在采區通風系統中,盡量減少採區漏風量。

3.8.8 設置消防灑水管路,避難硐室及火災時控制風流的設施,明確避災路線和安全標志。必要時,建立瓦斯抽放系統,防滅火灌漿系統。

3.9 完善礦井技術文件及技術資料管理。礦井必須有完善的通風系統圖、通風網路圖和防塵管路布置圖,對於有安全檢測系統、煤礦防火灌漿和瓦斯抽放系統的礦井還要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圖、防火灌漿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統圖等,要收集、儲存主要通風機的性能曲線、局部通風機的型號及其性能參數,礦井的測風報表要齊全可靠及時。此外,礦井應有完備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各工種有崗位責任制和技術操作規程,建立健全各種技術檔案。

綜上所述,礦井通風系統是保證煤礦安全生產重要的一環,針對礦井通風系統中所存在的問題,採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提高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有效地減少甚至杜絕礦井的瓦斯事故和其他事故的發生,促進煤礦安全、健康、穩定的發展。

Ⅳ 礦井通風與安全得自我總結怎麼寫呢

1. 礦井內常見有害氣體及最低允許濃度
CO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礦內空氣中CO濃度不得超過0.0024%。H2S無色、微甜、有濃烈的臭雞蛋味,《規程》規定H2S的允許濃度為0.00066%。NO2是一種褐紅色的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氣味,《規程》規定,氮氧化合物不得超過0.00025%。SO2為無色氣體,有強烈的硫黃氣味及酸味,允許濃度為0.0005%。NH3一種無色、有濃烈臭味的氣體,《規程》NH3允許濃度為0.004%。CH4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H2無色、無味、無毒,允許濃度為0.5%。
2. 通風阻力的形式及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
形式:通常礦井通風阻力分為摩擦阻力與局部阻力兩類
措施:①降低摩擦阻力系數②擴大巷道斷面③選用周界較小的井巷④減少巷道長度⑤避免巷道內風量過大
3. 在井巷中任一位置都有哪些能量及其定義
在井巷中,任一斷面上的能量(機械能)都由位能、壓能和動能三部分組成。
物體在地球重力場中因受地球引力的作用,由於相對位置不同而具有的一種能量叫重力位能,簡稱位能,用Ep0表示。由分子熱運動產生的分子動能的一部分轉化過來的能量,並且能夠對外做功的機械能叫靜壓能,(Ep)。當空氣流動時,除了位能和靜壓能外,還有空氣定向運動的動能,質量為 m 的物體所具有的動能用Ev。
4. 等積孔的概念及用途,一個礦井的等積孔大小說明什麼問題
為了形象化,習慣引用一個和風阻的數值相當、意義相同的假想的面積值(m2)來表示井巷或礦井的通風難易程度。這個假想的孔口稱作井巷或礦井的等積孔(又稱當量孔)。等積孔就是用一個與井巷風阻值相當的理想孔的面積值來衡量井巷通風的難易程度。用A來表示。
5. 什麼是自然風壓,其影響因素是什麼,自然風壓能否代替機械通風,為什麼
由於空氣進入井下後必與各種熱源進行熱交換,致使井下各段空氣密度不斷發生變化,造成進風和回風兩側空氣柱的重力不平衡,因而產生能量差,推動風流沿井巷流動,形成自然風壓(由礦井自然條件產生的能量差,則為自然風壓)。影響因素:1.地表氣溫的變化2.礦井深度3.地面大氣壓。機械通風的風壓與自然通風的風壓都是礦井通風的動力,但自然風壓一般郊縣且隨季節變化,難以滿足礦井尤其是煤礦
通風的要求,因此礦井必須採用機械通風。
6. 用圖說明壓入式通風和抽出式通風的工作原理,並比較其優缺點

壓入式與抽出式通風優缺點比較:①壓入式通風時,局部通風機及其附屬電氣設備均布置在新鮮風流中,污風不通過局部通風機,安全性好;而抽出式通風時,含瓦斯的污風通過局部通風機,若局部通風機防爆性能出現問題,則非常危險。②壓入式通風風筒出口風速和有效射程均較大,可防止瓦斯層狀積聚,且因風速較大而提高散熱效果。而抽出式通風有效吸程小,掘進施工中難以保證風筒吸入口到工作面的距離在有效吸程之內。與壓入式通風相比,抽出式風量小,工作面排污風所需時間長、速度慢。③壓入式通風時,掘進巷道湧出的瓦斯向遠離工作面方向排走,而用抽出式通風時,巷道壁面湧出的瓦斯隨風流流向工作面,安全性較差。④抽出式通風時,新鮮風流沿巷道進入工作面,整個井巷空氣清新,勞動環境好;而壓入式通風時,污風沿巷道緩慢排出,掘進巷道越長,排污風速越慢,受污染時間越久。這種情況在大斷面長距離巷道掘進中尤為突出。⑤壓入式通風可用柔性風筒,其成本低、重量輕,便於運輸,而抽出式通風的風筒承受負壓作用,必須使用剛性或帶剛性骨架的可伸縮風筒,成本高,重量大,運輸不便。⑥基於上述分析,當以排除瓦斯為主的煤巷、半煤岩巷掘進時應採用壓入式通風,而當以排除粉塵為主的井巷掘進時,宜採用抽出式通風。
7. 礦井局部風量調節的措施及優缺點
局部風量調節:在采區內部各個工作面之間、采區之間或生產水平之間的風量調節。調節方法有增阻調節法、降阻調節法和增壓調節法。增阻調節法:以並聯網路中阻力大的風路的阻力值為基礎,在各阻力較小的風路中增加局部阻力(安裝調節風門、窗),使各條風路的阻力達到平衡,以保證各風路的風量按需供給。降阻調節法:以並聯網路中阻力較小風路的阻力值為基礎,使阻力較大的風路降低風阻,以達到並聯網路各風路的阻力平衡。增壓調節法:以阻力較小的一風路的阻力值為依據,在阻力較大的風路內安設一台輔助通風機,讓輔助通風機產生的風壓和主要通風機能夠供給並聯風路的風壓共同來克服兩風路的阻力。
優缺點:增阻調節法具有簡便、易行的優點,它是采區內巷道間的主要調節措施。但這種調節法使礦井的總風阻增加,如果風機風壓曲線不變,勢必造成礦井總風量下降,要想保持總風量不減少,就得改變風機風壓曲線,提高風壓,增加通風電力費用。因此,在安排產量和布置巷道時,盡量使網孔中各風路的阻力不要相差太懸殊,以避免在通過風量較大的主要風路中安設調節風門。降阻調節法的優點是使礦井總風阻減少。若風機風壓曲線不變,採用降阻調節後,礦井總風量增加。因而,在增加風量的風路中風量的增加值將大於另一風路的風量減少值,其差值就是礦井總風量的增加值。但這種調節法工程量最大,投資較多,施工時間也較長。所以降阻調節多在礦井產量增大或原設計不合理,或者某些主要巷道年久失修的情況下,用來降低主要風流中某一段巷道的阻力。一般,當所需降低的阻力值不大時,應首先考慮減少局部阻力。另外,也可在阻力大的巷道旁側開掘並聯巷道。在一些老礦中,應注意利用廢舊巷道供通風用。增壓調節法和降阻調節法比較,由於前者在阻力較大的風路中安裝輔助通風機,故可不必提高主要通風機用於這條風路上的風壓,而風量增大了,相當於主要通風機對這條風路的工作風阻下降,這點和降阻調節法很類似。但比降阻調節法施工快,施工也較方便,但管理工作較復雜,安全性比較差。和增阻調節法比較:雖然增壓調節法要增加輔助通風機的購置費,安裝費,電力費和繞道的開掘費等,但它若能使主要通風機的電力費降低很多,服務時間又長時,還是比較經濟的。缺點是管理工作比較復雜,安全性比較差,施工比較困難。並聯風網中各條風路的阻力相差比較懸殊,主要通風機風壓滿足不了阻力較大的風路,不能採用增阻調節法,而採用降阻調節法又來不及時,可採用增壓調節法。
8. U型通風的概念及優缺點
U型通風方式系指採煤工作面有二條巷道,一條為進風道,一條為回風道,上行通風時,其下順槽為進風道,上順槽為回風道,下行通風時,則相反。後退式U型通風方式對了解煤層賦存情況,掌握瓦斯、火的發生、發展規律,較為有利。由於巷道均維護在煤體中,因而巷道的漏風率較少。但存在下列缺點:1)煤炭自燃威脅較大。 2)上隅角瓦斯濃度高。U型後退式通風方式多適用於瓦斯湧出量不大,且不易自然發火的煤層開采中,對瓦斯湧出量很大,且易自然發火的煤層,必須採用一系列特殊技術措施,才可應用。

Ⅵ 礦井真實風速如何計算

公式一(較適用於低瓦斯礦井):(萬t/a)

式中:

P——通風能力,萬t/a;

Q——礦井總進風量,m3/min;

q——平均日產一噸煤需要的風量, m3/t;

K——礦井通風系數。取1.3~1.5,取值范圍不得低於此取值范圍,並結合當地煤炭企業實際情況恰當選取確保瓦斯不超限的系數。

進行q計算時,首先應對上年度供風量的安全、合理、經濟性進行認真分析與評價,對上年度生產能力安排合理性進行必要的分析與評價,對串聯和瓦斯超限等因素掩蓋的噸煤供風量不足要加以修正,q計算應考慮近三年來的變化,取其合理值。

(6)礦井常用的調風方法就是增阻法擴展閱讀

礦井通風設施管理規定:

1、通風部門做好系統的調整,盡量減少風卡以自然分配風量為主。

2、愛護通風設施做到:風門嚴禁同時打開或用車撞風門、風門損壞及時匯報通風調度,如果影響系統風量受影響區域停電、撤人修復後再生產,安監調度組織分析處理。

3、通風設施由通風部門管理,其他單位無權移動、拆除等權力,如需要拆除、移動需要提前和通風部門聯系。

4、嚴禁跨入欄桿、拆除欄桿、閉牆、風卡等通風設施。

Ⅶ 什麼是局部風量調節法其調節方法是什麼

局部分量調節是指在采區內部各工作面之間,采區之間或生產水平之間的風量調節。調節方法有增阻法、降壓法及輔助通風機調節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礦井通風與安全—通風技術》,由中國煤炭教育協會職業教育教材編審委員會主編,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

Ⅷ 礦井通風總阻力超過2940PA怎麼搞

你看看下面的資料,或者在網路里輸入「礦井通風阻力」也可以查到下面的資料,也許對你有用:
第三章 礦井通風阻力

第四節 降低礦井通風阻力措施
根據我國對617對井口和1023個風井的調查和統計,有40% 的礦井通風阻力屬於中阻力和大阻力礦井,個別礦井的通風電耗甚至佔到了礦井總電耗的50%。所以,無論是新礦井通風設計還是生產礦井通風管理工作,都要做到盡可能降低礦井通風阻力。降低礦井通風阻力,特別是降低井巷的摩擦阻力對減少風壓損失、減低通風電耗、減少通風費用和保證礦井安全生產、追求最大經濟效益都具有特別的實際意義。
降低礦井通風阻力是一項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要綜合考慮諸多方面因素。首先要保證通風系統運行安全可靠,礦井主要通風機要在經濟、合理、高效區運轉,及時調節礦井總風量,盡量避免通風機風量過剩和不足;通風網路要合理、簡單、穩定;通風方法和通風方式要適應降阻的要求(如抽出式通風要比壓入式的通風阻力大,中央並列式通風路線要長);減少局部風量調節(主要是增阻調節法)的地點和數量,使調節後的總風阻接近不加調節風窗時的風阻,調節幅度要小、質量要高。降低礦井通風阻力的重點在最大阻力路線上的公共段通風阻力。由於礦井通風系統的總阻力等於該系統最大阻力路線上的各分支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之和,因此在降阻之前首先要確定通風系統的最大阻力路線,通過阻力測定,了解最大阻力路線上的阻力分布狀況,找出阻力較大的分支,對其實施降阻措施。具體方法如下:
一、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
摩擦阻力是礦井通風阻力的主要部分,因此降低井巷摩擦阻力是通風技術管理的重要工作。由公式 可知,降低摩擦阻力的措施有:
1.減少摩擦阻力系數
礦井通風設計時盡量選用 值小的支護方式,如錨噴、砌碹、錨桿、錨鎖、鋼帶等,尤其是服務年限長的主要井巷,一定要選用摩擦阻力較小的支護方式,如砌碹巷道的 值僅有支架巷道的30%~40%。施工時一定要保證施工質量,應盡量採用光面爆破技術,盡可能使井巷壁面平整光滑,使井巷壁面的凹凸度不大於50mm。對於支架巷道,要注意支護質量,支架不僅要整齊一致,有時還要剎幫背頂,並且要注意支護密度。及時修復被破壞的支架,失修率不大於7%。在不設支架的巷道,一定注意把頂板、兩幫和底板修整好,以減少摩擦阻力。
2.井巷風量要合理
因為摩擦阻力與風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通風設計和技術管理過程中,不能隨意增大風量,各用風地點的風量在保證安全生產要求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少。掘進初期用局部通風機通風時,要對風量加以控制。及時調節主通風機的工況,減少礦井富裕總風量。避免巷道內風量過於集中,要盡可能使礦井的總進風早分開、總回風晚匯合。
3.保證井巷通風斷面
因為摩擦阻力與通風斷面積的三次方成反比,所以擴大井巷斷面能大大降低通風阻力,當井巷通過的風量一定時,井巷斷面擴大33%,通風阻力可減少一半,故常用於主要通風路線上高阻力段的減阻措施中。當受到技術和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任意擴大井巷斷面時,可以採用雙巷並聯通風的方法。在日常通風管理工作中,要經常修整巷道,減少巷道堵塞物,使巷道清潔、完整、暢通,保持巷道足夠斷面。
4.減少巷道長度
因為巷道的摩擦阻力和巷道長度成正比,所以在礦井通風設計和通風系統管理時,在滿足開拓開採的條件下,要盡量縮短風路長度,及時封閉廢棄的舊巷和甩掉那些經過采空區且通風路線很長的巷道,及時對生產礦井通風系統進行改造,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
5.選用周長較小的井巷斷面
在井巷斷面相同的條件下,圓形斷面的周長最小,拱形次之,矩形和梯形的周長較大。因此,在礦井通風設計時,一般要求立井井筒採用圓形斷面,斜井、石門、大巷等主要井巷採用拱型斷面,次要巷道及采區內服務年限不長的巷道可以考慮矩形和梯形斷面。
二、降低局部阻力的措施
產生局部阻力的直接原因是,由於局部阻力地點巷道斷面的變化,引起了井巷風流速度的大小、方向、分布的變化。因此,降低局部阻力就是改善局部阻力物斷面的變化形態,減少風流流經局部阻力物時產生的劇烈沖擊和巨大渦流,減少風流能量損失,主要措施如下:
1.最大限度減少局部阻力地點的數量。井下盡量少使用直徑很小的鐵風橋,減少調節風窗的數量;應盡量避免井巷斷面的突然擴大或突然縮小,斷面比值要小。
2.當連接不同斷面的巷道時,要把連接的邊緣做成斜線或圓弧型(如圖3-9)。
3.巷道拐彎時,轉角越小越好(如圖3-10)在拐彎的內側做成斜線型和圓弧型。要盡量避免出現直角彎。巷道盡可能避免突然分叉和突然匯合,在分叉和匯合處的內側也要做成斜線或圓弧型。
4.減少局部阻力地點的風流速度及巷道的粗糙程度。
5.在風筒或通風機的入風口安裝集風器,在出風口安裝擴散器。
6.減少井巷正面阻力物,及時清理巷道中的堆積物,採掘工作面所用材料要按需使用,不能集中堆放在井下巷道中。巷道管理要做到無雜物、無淤泥、無片幫,保證有效通風斷面。在可能的條件下盡量不使成串的礦車長時間地停留在主要通風巷道內,以免阻擋風流,使通風狀況惡化。

Ⅸ 如何改變主要通風機總風阻值對礦井總風量進行調節

改變主要通風機總風阻值主要的方法是:在主要通風機風硐內設置調節閘門,將閘門開口增大,可減少總工作風阻,增加礦井總風量;反之,將閘門開口減小,可增加總工作風阻,減小礦井總風量。風硐閘門調節法是礦井總風量調節的主要方法。但是,風流通過閘門,將增加一定的無效功率。

閱讀全文

與礦井常用的調風方法就是增阻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5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3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4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49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09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28
u盤擴展內存方法手機 瀏覽:34
除蟎包的最佳方法 瀏覽:22
瓷磚魚池漏水最簡單的補漏方法 瀏覽:14
智能化方法如何幫助開發軟體 瀏覽:360
卷閘門的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793
汽車紐扣電池的安裝方法 瀏覽:890
鬥地主快速學會的方法 瀏覽:877
鋼梁安裝方法如何做撓度實驗 瀏覽:226
砂礫壓實度檢測方法 瀏覽:898
黑底白字解決方法 瀏覽:741
杭州電腦數據恢復方法 瀏覽:491
皮沙發的異味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626
快速緩解頭痛的6個方法圖片 瀏覽:662
清除體內的氣有哪些方法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