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面點造型手段和形式有哪些
中國面點品種豐富多樣,真可謂是鮮艷多彩,千姿百態。全國各地的面點品種大都有雅俗共賞的特點,並各有其風味特色,從造型上講,點、線、面、體應有盡有,並可將其分成許多類型。
按成形的程序來分,面點可分為三類:
一是先預製成形後烹製成熟,絕大多數糕點、餃子等都是採用此法,包餡心後即成形狀;
二是邊加熱邊成形,包括小元宵、藕粉圓子、煎餅及各式炒麵、湯面等;
三是加熱成熟後再處理成形,多用於涼糕,如涼團、如意卷、年糕等。
按成形的手法來分,可分為揉、搓、擀、卷、包、捏、夾、剪、抻、切、削、撥、疊、攤、按、印、鉗、滾、嵌等;
按製品完成的形態來分,可分為飯、粥、糕、團、餅、粉、條、包、餃、羹、凍等;按造型風格來分,可分為簡易型、雕塑型、圖案型、拼擺型;
按體態分,可分為固態造型、液態造型,還可以分為平面型、立體型;
按色調來分,可分為淡素型(如白色類包餃、水晶類凍糕等)和有色型(如蘇式船點、四喜餃等);
按造型的特徵來分,可分為圓形(大圓形、小圓形)、方形、橢圓形、菱形、三角形等;
按造型品類分量來分,可分為整型(如「蘇州藝術糕團」)、散型(大蔥油餅改刀散裝)、單個型、組合型(如「百花爭艷」「鴛鴦戲水」 )等。
『貳』 關於面點名詞解釋 成形
面點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組成部分,素以歷史悠久、製作精緻、品類豐富、風味多樣著稱於世。春秋戰國時,穀物品已有麥、稻、菽、黍、稷、粟、大麻子等,並已有五穀、九穀、百穀之稱。其中麥有大麥、小麥之分,黍、稷、稻也有許多品。穀物加工技術已從杵臼、石磨盆、棒、碓等發展到石磨。隨著油料、調味的生產和青銅炊具的使用,當時出現了油炸、蒸制的面點。類似炒盤的青銅炊具則可用以烤烙面點。
『叄』 面點工藝學啊
1水調性面團,是指不經過發酵而用水與麵粉直接拌和、揉搓而成的面團。
2、影響面坯物理性質的原料因素糖 、油脂 、蛋、鹽、鹼。
3、攪和法:先將麵粉倒入盆中,然後左手澆水,右手拿擀麵杖攪和,邊澆邊攪,使其吃水均勻,攪勻成團。
4、在整個面團發酵過程中,酵母利用這些糖類及其他營養物質進行呼吸和發酵作用,促使面團發酵成熟。
5、手工和面的手法一般可分為抄拌法、調和法、攪和法三種。
6、面點工藝學是集多學科於一體的技藝學科。
7、糖對麵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來調節面筯的漲潤度,使製品具有可塑性。
8、手工調制面坯法,是指通過和面、揉面這兩項基礎操作,調制出適合各類面點所需要的面坯的方法。
9、拍皮刀:刀身一般是用不銹鋼製成,刀柄是木製,表面光滑,刀口不利,是拍蝦餃皮的專用刀
10、點心是用各種糧食、豆類、果品、魚、蝦、肉類、根、莖、菜類為原料,配以各種餡料而製成的作品。
11、和面的標準是:軟硬適度、不夾生、不傷水,符合面坯工藝性能要求,達到「三光」。
12、酵母菌在25-28℃的溫度為宜,30℃的溫度活力最大,酵母菌在15℃以下的溫度繁殖緩慢,0℃以下溫度失去活動能力。
13、糖對麵粉的反水作用,可以用來調節面筯的漲潤度,使製品具有可塑性。
14、點心是利用各種粉料調製成粉團,包上餡料的食品。
15、麵粉中的澱粉含量最多,約60%~70%。澱粉粒不溶於冷水,在常溫條件下基本沒有變化,吸水率和膨脹性很低。
16、廣式點心講究形態、花色、色澤,使用原料廣泛,皮薄餡多,餡心多種多樣,製作工藝精,味道清、淡、鮮、滑,成品精小雅緻。
17、點心的分類:常年點心、四季點心、星期點心、節日點心、點心餐、宴席點心和旅遊點心 。
18、冷水面團:<30℃.質地硬實,筋力足,韌性強,拉力大。
19、麵粉中的麥谷蛋白和麥膠蛋白乾凝膠在一定條件下適度吸水溶脹變成濕凝膠後就不再吸水。
20、化學膨鬆面坯的特點:面點膨鬆、酥脆、多孔。常用於高糖、高油的面團膨鬆。
21、白砂糖一般按期結晶顆粒大小可分為 粗砂、中砂、細砂三種。
22、大米的營養成分主要為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質,B族維生素及少量礦物質。
23、機制調制面坯時,從內在的變化和外觀形態的改變看,可分為拌和階段、吸水階段、結合階段,是屬於正常的攪拌階段。過度階段 和破壞階段是不正常的攪拌階段。
24、生物膨鬆面坯是指採用生物膨鬆法調制而成的面坯。
25、蛋白是一種親水膠體,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調制物理膨鬆製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6、麵粉的特性取決於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我國各地區不同小麥品種的化學成分含量幅度不同。
27、烹制肉餡的工作較復雜,製作過程常有爆、煨、燜、滾幾種方法。
28、標准麵粉中的營養成分含量高於精麵粉。
29、蛋白通過高速攪拌,蛋白薄膜將混入的空氣包圍起來形成泡沫,受表面張力的影響,泡沫成為球形。
30、麥芽糖屬於雙糖,不能為酵母直接利用。
31.擀皮是制皮中最主要、最普遍的方法。技術也軟強,是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之一。
32、發酵時間長,面坯質量差,酸度大;發酵時間短,產氣不足。
33、在整個面團發酵過程中,酵母利用這些糖類及其他營養物質進行呼吸和發酵作用,促使面團發酵成熟。
34、提褶類:餡心較大,包捏時為提褶成圓形,餡心要放到中心。
35、發酵粉類膨鬆面坯,和面時注意手法,防止「瀉油」及面團起筯,不能多擦。
36、在面坯中,如缺乏糖類,酵母菌就不能繁殖,發酵作用也就停止進行。
37、調制面坯的作用是形成適合各類面點所要求的不同性質的面坯。
38、糖溶解度大,具有較強的吸水性,在調粉時,糖會迅速奪取面坯中的水分,從而限制了蛋白質吸水和面筯的形成。
39、用酵種發酵時,因酵種含有雜菌,可使酵面產生酸度,施鹼是中和面坯中因發酵產生的酸味。同時促進面坯松發、暄軟。施鹼量:以面坯發酵程度而定,同時也受季節溫度的影響。
40、和面在面點中的作用,首先是改變原料的物理性。
41、蛋白質具有膠體的一般性質,其水溶液稱為膠體溶液或溶膠。
42、蛋黃中含有許多磷脂,磷脂具有親油和親水重要性。
43、粘米粉特點是無筯、較豎實、發酵力強、遇冷水和加溫後也沒有黏韌性。
44、麥芽糖,是澱粉經澱粉酶水解製成。
45、麵粉的化學成分主要是蛋白質、糖類、脂肪、灰分(礦物質)和水份,還有少量維生素和酶類。
46、面筯的物理特性是延伸性、韌性、彈性、可塑性。
47、京式面點餡心注重咸鮮口味。蘇式面點餡心口味濃、鹵多味美容。
廣式面點餡心口味清淡,具有鮮、爽、滑、嫩、香等特點。
48寫出糖在點心製品中的作用。
答:1、使製成品具有甜味並提高營養價值;
2、面團中提供酵母生活和繁殖的營養物質;
3、增強製品的色澤和香味;
4、調節面團中面筯的脹潤度;
5、改進成品的組織狀態;
6、抑制;
49、生物膨鬆面坯是因面坯中酵母菌的作用,產生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使面坯產生孔洞,變得疏鬆、柔軟、多孔,製成的面點體積膨大、形態飽滿、口感松軟、營養豐富
50、澱粉是多糖類的一種,是無定形的物質,它不溶於冷水,沒有甜味。澱粉是由很多單糖分子縮合而成的。
51、蛋白是一種親水膠體,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調制物理膨鬆製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2、面團發酵時,澱粉酶可將澱粉分解成可供酵母利用的糖,促進發酵作用,蛋白質分解酶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將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等,提高製品的色、香、味;而脂肪酶卻可以將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等,使脂肪容易酸敗。
53、餡的種類一般分為咸、甜兩大類。生餡、熟餡、甜餡三大種。
因為皮是解決色和型,而餡主要是解決味和香。點心的色、型好固然引起食慾,餡做到適當之外。一般以稍有粘連性,凝固性,濕而不瀉,干而不硬為好。這樣才能對點心皮起到一定的支承作用。
54、酵種發酵,因酵種內除含酵母菌外,還含有醋酸雜菌等,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將酵母發酵作用產生的酒精分解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強烈的酸味。
55、寫出物理膨鬆法的膨鬆原理
答:以蛋液作為調配攪拌介質,其中的蛋白是親水膠體,具很強的起泡性能,經高速攪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氣,形成氣泡沫;同時,泡沫層變得濃厚堅實,保住氣體,製品加熱時,麵糊中的氣泡受熱膨脹,使製品疏鬆柔軟。
56、寫出餡心的作用
答:(1)體現面點的口味。(2)美化面點的形態。(3)形成面點製品的特色:各種包餡面點的特色,與所用胚料、成形加工、熟制方法有關,但所用餡心往往起關鍵作用。(4)增加面點的花色品種
57、大開酥與小開酥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
答:大開酥即多層酥,它是多層摺疊而成。小開酥是獨件包油心,獨件開酥皮包餡做成坯體。具皮面光亮,層次清析操作容易,但流程慢;大開酥流程快,如果是操作水油酥皮(油心油量低),酥皮容易乾裂影響成品美觀度。開酥皮時注意,水油皮或水皮要有筯韌性,油心要滑而有粘(水油酥皮的酥心是滑而不散),兩者的軟硬度要適合,才能互相結合。
58、說出餡料製作中「滾」作用,及筍在制餡時必須經過「滾」的道理。
答:是將原料用沸水滾熱,至成熟的程度,再按不同餡料的要求,起到配合烹調的作用。鮮筍肉,質硬帶脆。要把筍肉加工精細是有困難的,便應先用開水滾熟,使其肉質由硬變軟,就可以隨著刀工的運用加工成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細筍或形象美觀的筍花。在烹制餡之前,必須再用開水滾它一段時間,在這加熱過程中,使細筍本身所含水份得到排除,同時也使筍肉含有的弱酸得到分解出來,筍肉就變得較為純軟,加工時不致爆裂,在制餡時,筍肉本身就容易入味。這就是筍在制餡時必須經過「滾」的道理。
59、酵種面坯施鹼的目的與作用及過程
答:酵種發酵,因酵種內除含酵母菌外,還含有醋酸雜菌等,隨著發酵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醋酸菌大量繁殖,分泌出氧化酶,將酵母發酵作用產生的酒精分解為醋酸和水,使面坯有強烈的酸味。施鹼是中和面坯中因發酵產生的酸味利用酸鹼中和產生氣體和水。同時促進面坯松發、暄軟。
60、化學膨鬆劑加入面團,熟制時加熱發生化學反應,產生CO2↑,使製品內部結構產生多孔性組織,達到膨大酥鬆的目的。
61、面筯蛋白質吸水後的脹潤隨其溫度升高而增加,其最大脹潤度為30℃。當水溫繼續升高時,情況則發生變化。當水溫升高至60~70 ℃時,蛋白質就開始熱變性,這種變性作用使面坯中的面筯質受到破壞,面坯的延伸性、彈性減退,吸水率降低,只有黏度稍有增加。蛋白質的熱變性隨著溫度增高而加強,溫度越高,變性越大,面坯的筯力和親水性更加衰退。
62、面點的選料精細、花樣繁多。試分析要按原料產地、原料部位選擇
答: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的土壤及農藝條件不同,因此同一種原料因產地不同而差異很大。如粳米發糕,宜選用江西九江的油大米,糕粉宜選用湖北粳米。原料部位不同,品質差別也很大,面點製作時要選擇適當的部位。如餡心製作,豬肉餡要選用夾心肉,因其粘性大,吸水量較強;製作雞肉餡應選用雞脯肉;豬油丁餡選用板油;牛、羊肉餡應選用肥嫩而無筯絡的部位。
63寫出物理膨鬆法的膨鬆原理
答:以蛋液作為調配攪拌介質,其中的蛋白是親水膠體,具很強的起泡性能,經高速攪拌,增加粘度,打入空氣,形成氣泡沫;同時,泡沫層變得濃厚堅實,保住氣體,製品加熱時,麵糊中的氣泡受熱膨脹,使製品疏鬆柔軟。
64制皮:很多品種都要制皮,以便於上餡和成形,是製作面點製品的基本功之一。、
65、搓條後,放在操作台上,左手按住,右手四指彎曲,從劑條上面四指向下一挖,就挖出一個劑子。
『肆』 怎麼做面點
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其中中式點心品種繁多。在經過數千年點心師們的創新發展,它們的基本形態也豐富多彩,造型逼真,例如幾何形、象形、自然形等等。烘焙食品是由西方引進的,它們雖然食用方便,營養豐富,但是在造型方面比較中國點心來說還是有所不同。
一、點心的形
1.包類主要指各式包子,屬於發酵面團。其種類花樣極多,根據發酵程度分為大包、小包;根據形狀分為提褶包,如三丁包子、小籠包等;花式包,如:壽桃包、金魚包等;無縫包,如:糖包、水晶包等。
2.餃類是我國面點的一種重要形態,其形狀有:木魚形,如水餃,餛飩等;月牙形,如蒸餃、鍋貼、水餃等;梳背形,如蝦餃等;牛角形如鍋貼等;雀頭形如小餛飩等;還有其他象形品種,如花式蒸餃等。按其用料分則有:水面餃類,如水餃、蒸餃、鍋貼;油麵餃類,如:咖喱酥餃、眉毛餃等;其他如澄面餃、玉米面蒸餃、米粉制的紅白餃子等。
3.糕類多用米、麵粉、雞蛋等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米粉類的糕有:松質糕,如五色小圓松糕、赤豆豬油松糕等;粘質糕,如豬油白糖年糕、玫瑰百果蜜糕等;發酵糕類,如棉花糕等。麵粉類的糕有千層油糕、蜂糖糕等。蛋糕類有清蛋糕、花式蛋糕等。其他還有山葯糕、馬蹄糕、栗糕、花生糕等用水果、乾果、雜糧、蔬菜等製作的糕。
4.團類團類常與糕並稱糕團,一般以米粉為主要原料製作,多為球形。品種有:生粉團,如湯團,鴿子圓子等;熟粉團,如雙餡團等。其他還有果餡元宵、麻團等品種。
5.卷類用料范圍廣,品種變化多。品種有:酵面卷,可分為卷花捲,如四喜卷、蝴蝶卷、菊花捲等;折疊卷,如豬爪卷、荷葉卷等;抻切卷,如銀絲卷、雞絲卷等。米(粉)團卷,如:如意芝麻涼卷等。酥皮卷,如欖仁擘酥卷等。餅皮卷,如芝麻鮮奶卷等。其他還有春卷等特殊的品種。
6.餅類餅類為我國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根據坯皮的不同可以分為:水面餅,如薄餅、清油餅等;酵面餅類,如黃橋燒餅、酒釀餅等;酥面餅類,如蔥油酥餅、蘇式月餅等;其他還有米粉製作的煎米餅,蛋面製作的餚肉鍋餅,果蔬雜糧製作的荸薺餅、桂花粟餅等。
7.酥類酥類大多為水油麵皮酥類。按照表現方式分有:明酥,如鴛鴦酥油、藕絲酥等;暗酥,如雙麻酥餅等;半暗酥,如蘋果酥等。其他還有桃酥、蓮蓉甘露酥等混酥品種。
8.條類主要指面條、米線等長條形的面點。面條類有:醬汁鹵面,如擔擔面、炸醬面、打鹵面等;湯面,如清湯面、花色湯面等;炒麵,如素炒麵、伊府麵等;其他還有涼面、燜面、燴面等品種。油條、雲南的過橋米線等也屬於條類製品。
9.飯類是我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南方人的主食。可分為普通米飯和花式飯兩種。普通米飯又分為蒸飯、燜飯等,花式飯則可分為炒飯、蓋澆飯、菜飯和八寶飯等。
10.粥類這也是我國廣大人民的主食之一,分為普通粥和花式粥兩類。普通粥又分為煮粥和燜粥。花式粥則可分為甜味粥,如綠豆粥、臘八粥等;鹹味粥,如魚片粥、皮蛋粥等。
11.凍類凍類為夏季時令品種,以甜食為主,如西瓜凍、杏仁豆腐等。
12.其他類除了前面已提到的面點形態外,還有一些常見的品種如饅頭、麻花、粽子、燒賣等,也是人們所喜愛的。
二、面點外形特徵
我國面點的造型種類繁多,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造型,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地區,不同風味流派也會千變萬化,造型逼真。但從總體上看,面點的外形都有一定的特徵,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幾何形態幾何形態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幾何形態在面點造型中被大量採用,它是模仿生活中的各種幾何形狀製作而成。幾何形又可分為單體幾何形和組合式幾何形。單體幾何形如湯圓、藕粉團子的圓形;粽子的三角形、梯形;方糕的方形;鍋餅的長方形;千層油糕的菱形等。立體裱花蛋糕則是由幾塊大小不一的幾何體組合而成,再加上與各種裱花造型的組合,形成美觀的立體造型。總體上看這種蛋糕即屬於組合式幾何形。
2.象形形態它可分為仿植物形和仿動物形。
(1)仿植物形是面點製作中常見的造型,尤其是一些花式面點,講究形態,往往是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如花卉,像船點中的月季花、牡丹花;油酥製品中的荷花酥、百合酥、海棠酥;水調製品中的蘭花餃、梅花餃等,也有模仿水果的,像酵面中的石榴包、壽桃包、葫蘆包等,而船點中就更多了,柿子、雪梨、葡萄、橘子、蘋果等;模仿蔬菜的有青椒、蘿卜、蠶豆、花生等。
(2)仿動物形這也是較為廣泛的一種造型,如酵面中的刺蝟包、金魚包、蝙蝠夾、蝴蝶夾等;水調面點中的蜻蜓餃、燕子餃、知了餃、鴿餃等;船點中就更多了,金魚、玉兔、雛雞、青鳥、玉鵝、白豬……這些都是仿動物形面點。
3.自然形態採用較為簡易的造型手法使點心通過成熟而形成的不十分規則的形態,如開花饅頭,經過蒸制自然「開花」。其他如開口笑、宮廷桃酥、蜂巢蛋黃角、芙蓉珍珠餅等也是在成熟過程中自然成形的。
三、面點形狀要求
我國面點的成形從成形手段看有手工成形、印模成形、機器成形3種,但從實際情況看,仍然以手工成形為主,通過面點師靈巧的雙手捏塑成各種形狀。面點造型中的一系列操作技巧和工藝過程都要圍繞食用和增進食慾這個目的進行,首先是好吃,其次才是好看,既能滿足人們對飲食的慾望,又能使人們產生美感。但以味美為主的面點,也有具體的形態作為依託。所以面點形狀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造型力求簡潔自然。我們在製作面點時,要力求簡潔、明快,向抽象化方向發展。一方面因為製作面點的首要目的是食用,而不是觀賞;另一方面,過分講究逼真,費時費工,食品易受污染,不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的需要。簡潔、明快、自然,既能滿足食慾,又衛生,是追求的方向,那種繁瑣裝飾,刻意寫實的做法要堅決擯棄。
2.講求形象生動。我國面點的形,主要表現在面團、坯皮上加以表現,歷來面點師們就善於製作形態各異的花卉、鳥獸、魚蟲、瓜果等,增添了面點的感染力和食用價值。面點的味好、形好,不但可以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
面點造型對於題材的選用,要結合時間因素和環境意識,宜採用人們喜聞樂見、形象簡潔的物象為佳,如金魚、白兔、玉鵝、蝴蝶、鴛鴦等。要善於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徵,從生活中去提煉出適合面點造型點的藝術造型。可通過運用省略法、誇張法、變形法、添加法、幾何法等手法,既創造出形象生動的面點,又簡潔迅速。例如裱花蛋糕中用於裝飾的月季往往省略到幾瓣,但仍不失月季花的特徵;「金魚餃」著重對金魚眼和魚尾進行誇張則更加形象。「蝴蝶卷」則把蝴蝶身上復雜的圖案處理成對稱的幾何形等,既形象生動又簡便易行。
『伍』 面點製作的基本流程
面點製作基本技能及流程:
1.和面的方法 a) 抄拌法 b) 調和法 c) 攪拌法
2.需要准備的工具: 案台,刮刀,小秤,量杯等
3.和面的基本比例: 麵粉500g,糖100g,水220g,泡打粉9g,酵母4g,豬油30g
4.揉面的手法及要求: a) 疊揉法 b) 擦製法 c) 單揉法; 要求:a 面團的原,輔料要混合均勻 b 面團要達到增筋,柔潤,光滑等 c 揉好的面團要靜置10分鍾
5.搓條 1)平均用力推搓,先內後外,邊推邊搓,逐次向兩側延伸 2)搓條時,搓出的條子粗細要均勻,光滑圓潤,無裂縫 3)左右手用力應均勻,推搓的速度也應一致 。
6.下劑: 1)揪劑 2)挖劑 3)剁劑 4)拉劑
7.制皮: A.按皮 (中間厚,兩邊薄)例如蓮蓉包,豆沙包 B.擀皮 (中間稍厚,四周稍薄)例如叉燒包,生肉包 C.壓皮 (平展,圓整,厚薄大小適當)例如粉果 D.拓皮 (平展,圓整,厚薄大小均勻)例如酥皮菠蘿包,紅豆酥皮包
8.面點的成型: 1)卷---單卷,雙卷,例如蔥花餅 2)包,例如蓮蓉包,湯圓 3)捏,例如叉燒包 4)剪,例如豬包。
『陸』 中式面點工藝的基本手法有那三種,
按原料類別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主要原料來分類,一般可分為麥類麵粉製品,如包子、饅頭、餃子、油條、麵包等;米類及米粉製品,如八寶飯、湯圓、年糕、松糕等;豆類及豆粉製品,如綠豆糕、豌豆黃等;雜糧和澱粉類製品,如小窩頭、黃米炸糕、玉米煎餅、馬蹄糕等;其他原料製品,如荔芋角、薯茸餅、南瓜餅等。由於製作中式面點的原料十分廣泛,原輔料相互配用,所以按原料分類有一定的局限性。
2、按面團性質分類按面點所採用的面團性質來分類,一般可分為水調面團(冷不面團、溫水面團、開水面團)、膨鬆面團(生物膨鬆面團、物理膨鬆面團)、油酥面團(層酥面團、單酥面團)、米粉面團(糕類粉團、團類粉團)和其他面團。這種分類法對學習和面點皮坯形成原理很有幫助,在教學上常用此分類法。
3、按成熟方法分類 按面點所採用的成熟方法來分類,一般可分為煮、蒸、煎、炸、烤、烙等。這種分類方法常用於教學及面點實例的歸類,與面團性質的分類結合,能較系統地對面點進行分類。
4、按形態分類、 這種分割是按照人們習慣的各種面點的基本開關進行劃分的,也可稱為商品分類法。一般可人為:糕、餅、團、酥、包、餃、粽、粉、面、粥、燒賣、餛飩等。
5、按口味分類 按口味一般可將面點分為甜味、鹹味、復合味三種。這種分類方法對宴席面點、茶點的配置具有重要意義。
『柒』 糕點的製作方法
1.綠豆糕
食材:綠豆粉、白糖
做法:
1、綠豆粉直接倒在碗里放進鍋內蒸上30分鍾,記得在碗上加個蓋子哦。
2、半小時後關火,然後拌入白糖、開水,濃稠度自己掌握。
3、鋪平裝進方形餐具,再蒸15分鍾。
4、取出來晾涼,切塊,大功告成!
2.驢打滾
食材:糯米粉、紅豆沙、黃豆粉、植物油
做法:
1、糯米粉適量,加入溫水(不燙手為宜)
2、把糯米粉揉成面團,盡量多揉幾下。
3、盤里放少許植物油,為了蒸面後不粘盤,其實放了也會粘,只是效果要好些而已。
4、把面團放在盤里,攤平,入鍋隔水蒸20分鍾。
5、這時就可以炒黃豆粉了,把黃豆粉倒入平底鍋里。
6、小火翻炒至淺棕色,有豆香味即可。
7、炒好的黃豆粉,過篩在案板上放涼。面團蒸好後取出,倒在黃豆面上。
8、面團上蓋上保鮮膜,擀成薄面片。
9、在擀好的面片上抹上紅豆沙。
10、從一邊往裡捲起,改量卷緊點,捲成一條長圓條,快刀切成小段就成啦!
3.牛奶紫薯涼糕
食材:蒸熟紫薯片、牛奶、糖、玉米澱粉、蘭莓QQ糖、開水、椰蓉
做法:
1、將紫薯、牛奶、糖、玉米澱粉放入料理機攪拌至細膩的漿,倒入奶鍋小火煮至濃稠(邊煮邊攪拌)微沸立即離火。
2、QQ糖1包放入小碗加40克開水,放微波爐叮20秒至融化,攪拌均勻倒入牛奶紫薯糊中攪拌均勻,再倒入方形容器放涼後入冰箱冷藏過夜。
3、第二天取出,用小刀沿容器四周劃-圈,再劃成小方塊,翻面扣在盤子里裹上椰蓉即可食用。
4.咖啡蒸糕
食材:雞蛋、自發粉、糖、咖啡粉、油、芝麻粒
做法:
1、把雞蛋的蛋黃和蛋白分到兩個碗里(蛋白一定要大的盆子)。
2、加入糖,把蛋黃打勻,蛋白打到有很多白色泡沫的樣子。
3、把自發粉過篩。
4、把咖啡粉倒入小碗里,倒入一點點的水能把咖啡融化就好(一點點就夠,太多就太稀了)
5、把自發粉,蛋黃和咖啡漿倒入裝蛋白的盆子,不停的攪動,把麵粉和蛋白調均勻,
6、在模具上刷油,放入蒸鍋裡面蒸,以中小火蒸約20分鍾,取出後表層撒上芝麻粒裝飾即可。
5椰汁糕
食材:粟粉25克,澄面25克,白砂糖100克,牛奶100克,椰漿100克,清水200克
做法:
1、用清水將粟粉、澄面調開。
2、將牛奶、椰汁或橙汁、白砂糖放入鍋內,倒入粟粉糊一起攪拌均勻。
3、開小火加熱,用順時針方向不停的攪拌,看到粉漿変稠時,更要快手攪拌,別糊了。
4、待粉漿開始起泡泡即煮滾了,就可以息火了。
5、把煮好的糊糊倒入模具里,待涼透後放入冰箱冷藏30分鍾即可。
6.芸豆卷
食材:白芸豆、紅豆沙、白糖
做法:
1.白芸豆泡一夜後去外皮;
2.放高壓鍋加水煮二十分鍾以上,取出瀝干水待涼後放攪拌機打成豆泥;
3.然後用紗布包好放燒開的蒸鍋蒸五到十分鍾左右取出,如果覺得紗布底比較濕可以擠去水分,這一步必做,否則豆泥太濕是卷不起來的;
4.稍涼用壽司簾墊底上面放保鮮膜,把豆泥慢慢推開成一塊麵皮樣,上面鋪上相同大小的紅豆沙,跟卷壽司一樣捲起整理成方形;
5.放冰箱冷藏,吃時用刀切塊,如果喜甜,還可在吃時灑上白糖哦。
『捌』 餅乾的成型方法有多種,擠製法因
餅干成型的方法多種多樣,在西式面點工藝中,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擠製法、切割法、花戳法等等了
擠製成型(Extrusion Pressing),又稱擠出成型、可塑法成型。
定義及原理:將陶瓷原料加入有機黏結劑和塑化成型助劑,經練泥、陳腐、塑化等工序,得到擠制用坯料後,將擠制坯料放入專用擠製成型設備,通過施加一定壓力,使用活塞或螺桿通過開放式的壓模嘴擠出成型坯體,擠出後的坯體可保持原有形狀。在這種成型方法中,壓模嘴即為成型模具,通過更換壓模嘴可擠出不同形狀的坯體。
『玖』 點心成型基本手法有哪些
點心6式
第一式:揉。氣沖陽池,一指微力沉江海
第二式:捻。虛走關沖,力拔山兮撼高台
第三式:拍。雙肩低沉,聚力輕吐驚山河
第四式:搓。橫腰一馬,風火乾坤通任督
第五式:劈。天地合一,東邊日出西邊雨
第六式:抹。柔情似水,微微一笑已傾城
『拾』 中式面點的100種做法
一、酵母饅頭
原料:麵粉500克、酵母5克、改良劑1克、泡打粉5克、水300克。
做法:1、把泡打粉和改良劑放面里攪拌均勻,扒窩、放酵母、水攪拌均勻和成有筋力的面團,醒15分鍾。
2、搓條,下劑8個,揉成饅頭,再醒10分鍾,涼水下鍋蒸18分鍾。
附:化學膨鬆劑
1、膨鬆法:礬是能是成品酥鬆,膨大的物劑均可,成為膨鬆法。
2、泡打粉學名速發粉。小蘇打學名碳酸氫鈉,在潮濕或熱空氣中緩緩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3、臭粉學名碳酸氫銨,外來名阿摩尼亞粉,遇熱分解二氧化碳和氫氣。
4、發酵粉,又稱泡打粉、焙粉、發粉,屬於符合膨鬆劑遇冷水即產生二氧化碳。
5、礬,鹼,鹽配製在一起使用,明礬-硫酸鉀鋁,鹼-碳酸鈉,鹽-氯化鈉。面點的100種做法
二、奶香花捲
原料:麵粉500克、酵母5克、泡打粉5克、奶200克、糖50克、水100克
做法:
1、把泡打粉放入麵粉中攪拌均勻,酵母、糖、奶、水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合成面坯醒10分鍾。
2、搓條,抹油,盤成畫卷坯。
鹽的作用:分類:粗鹽、洗滌鹽、再制鹽
作用:
1、可改變麵筋的物理性質,增加筋性,如拉麵。
2、鹽的滲透壓作用,可使主坯組織結構變得細膩,潔白。
3、鹽可促進或抑制酵母的繁殖,達到調節主坯發酵的作用。
面坯水調面坯:
1、冷水30度,白、硬、筋力大。
2、溫水60-55度,三生面、半生面。
3、熱水100度、色深軟糯,無筋力。改良劑:起到饅頭孔大的作用
酵母:1、攝氏0-0度靜止。2、攝氏30-60度活躍。3、攝氏60度以上死亡。
泡打粉:屬於膨鬆劑,60度以上開始活躍。
三、吊爐餅
原料:高筋麵粉500克、雞蛋1個、豆油25克、鹽5克、水290克。
做法:
1、蛋、鹽放在盆內攪拌均勻鹽融化,倒入麵粉炒拌成面梭子,用手帶少許涼水紮成有筋力的面團醒20分鍾。
2、將面團搓成長條,分八個劑子,團成橢圓型稍醒(油案)蓋上塑料膜。
3、油案上抹少許油,將劑子揉成長方形,雙手拿起,輕輕摔兩下,如一張薄紙,抹油,左右提起成自然褶的條狀,右手拿另一端雙手伸長,盤成餅坯,把劑子頭掖在邊緣下,雙手推成厚1.2厘米的圓餅。
4、電餅鐺180-200度寬油烙。
特點:外焦里軟,酥香適口,現烙現吃。
四、發面糖餅
原料:麵粉500克,泡打粉5克,酵母粉5克,改良劑1克,水300克。
做法:
1、和面發酸酵面團(軟點)不用發太大。
2、拌餡。
3、面團取出放案上,直接桿成32毫米厚的長方形大片,刷油,灑粉,從上往下卷,揪成8個劑子,封上合一起,桿圓片包餡,收嚴劑口桿餅,放入方盤里醒20分鍾,160-180度蓋嚴蓋子烙。
五、五香餅
原料:同發面糖餅輔料:五香粉、鹽、味精、油、芝麻。
做法:同發面糖餅發面,桿大片,抹輔料,卷柱,揪劑收口和一起,按扁,可桿長圓形。
六、大鹼饅頭
原料:麵粉500克,老肥150克,水250克,鹼2-5克,小蘇打1-2克。
做法:
1、把老肥用溫水抓開,倒入扒窩的麵粉中調勻,揉勻,發酵(不超過12小時),一般晚上發早上製作。2、將發起的面團放案上,雙手攤開,中間放鹼水,揉搓後放水,小蘇打水搓勻,驗鹼稍醒。
3、面搓條,分八個劑子,肉饅頭坯,醒20分鍾,先用中火後在用大火蒸制20分鍾。
4、老肥,又稱老種、酵種,是含有酵母菌的面團,有酸味。
5、驗鹼法:正常嗅,掰開看,切開,蜂窩,麻粒大,聽嘭嘭聲,空而虛,抓,有彈性,不粘手。鹼小有酸味,蜂窩水不均勻,撲撲的空聲,無筋力粘手。鹼大有鹼味,蜂窩細小緊密,啪啪實聲勁大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