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瓜嫁接育苗應掌握哪些技術要點
黃瓜嫁接育苗常用方法為靠接法和插接法,以插接法為例介紹黃瓜嫁接育苗的技術要點。 (1)砧木選擇目前多選用白籽南瓜,也可選用黑籽南瓜。 (2)培育嫁接用苗一般,南瓜播種3~5天後,再播種黃瓜。黃瓜採取密集播種法,南瓜播種於育苗缽或育苗盤中。當黃瓜苗兩片子葉展開,心葉尚未露出或剛剛露尖;南瓜苗兩片子葉充分展開,第一片真葉初展或約展至伍分硬幣大小時進行嫁接。 (3)嫁接將南瓜苗從苗床中帶缽取出,挑去瓜苗的真葉和生長點,然後用竹簽在苗莖的頂端緊貼一子葉,沿子葉連線的方向,與水平面呈45左右夾角,向另一子葉的下方斜插一孔,插孔長0.8~1厘米,插孔深度以竹簽頂尖剛好頂到苗莖的表皮(不要刺破)為適宜;取黃瓜苗,用刀片在子葉生長方向垂直一側、距子葉0.5厘米以內遠處,斜削一刀,把苗莖削成單斜苗形;把黃瓜苗莖切面向下插入南瓜苗莖的插孔內。黃瓜苗莖要插到插孔的最底部,使插孔底部不留空隙。插接好後隨即把嫁接苗放入苗床內,並對苗缽進行點澆水,同時將苗床用小拱棚扣蓋嚴實保濕。黃瓜插接過程見圖2-1。 (4)嫁接後管理 ①溫度管理。嫁接後的8~10天,苗床白天溫度25~30℃,夜間溫度20℃左右,白天最高溫度不要超過35℃,夜間最低溫度不要低於15℃。嫁接苗成活後到定植前可按照黃瓜常規育苗法的要求進行溫度管理。適宜的溫度范圍是:白天溫度20~ 32℃,以25℃左右為最適宜;夜間溫度12~18℃,以15℃左右為最適宜。 ②濕度管理。嫁接後,保持苗床內的空氣濕度90%以上。 3天後適量放風,降低空氣濕度。嫁接苗成活後,撤掉小拱棚。晴天中午前後瓜苗發生萎蔫時,可只用草苦遮陰降溫。③光照管理。嫁接當日以及嫁接後頭3天內,用草苦或遮陽網把嫁接場所和苗床遮成花蔭,從第四天開始,於每天的早、晚讓苗床接受短時間的太陽直射光照,並隨著嫁接苗的成活生長,逐天延長光照的時間。嫁接苗完全成活後,撤掉遮陰物,進行自然光照下育苗。 ④抹權和抹根。南瓜砧在去掉心葉後,其子葉節處的腋芽能夠萌發長出側枝,會與黃瓜苗爭奪養分,因此要隨長出隨抹掉。另外,在濕潤、弱光環境下,嫁接苗的黃瓜苗莖上也容易產生不定根,要在不定根扎入土壤前及時抹掉。
『貳』 黃瓜靠接法嫁接的操作要點有哪些
黃瓜靠接育苗常用的是砧木離地靠接法。該靠接法的嫁接過程一般可以分為起苗、削切、嵌合、固定和栽苗五個環節,各環節的操作要點如下:
(1)起苗黃瓜苗和黑籽南瓜苗均應在葉面上無露水後開始起苗。瓜苗上露水未乾時起苗,葉面和苗莖容易被泥土污染,並攜帶病菌。
起苗時要盡量多帶宿土(尤其是南瓜苗要多帶宿土),保護根系,減少根系的受損傷程度。如果床土偏乾旱不利於起苗,要於起苗前一天把苗床澆透水。起苗時要把大、小苗分開來放,使黃瓜與南瓜的大苗與大苗相配對、小苗與小苗相配對,以提高嫁接速度和嫁接質量,也有利於嫁接後的栽苗,並可減少瓜苗損耗,提高瓜苗的利用率。起出的苗最好放入一盆或紙箱內,上用濕布覆蓋保濕。
每次的起苗數量不宜太多,以免來不及嫁接時發生萎蔫。一般每次的起苗數以30~40株為宜。(2)削切通常先對黑籽南瓜苗進行削切,而後再削切黃瓜苗。
黑籽南瓜苗莖削切:用刀尖切除瓜苗的生長點(也可以用竹簽挑除生長點),然後用左手大拇指和中指輕輕把兩片子葉合起並捏住,使瓜苗的根部朝前、莖部靠在食指上。右手捏住刀片,在南瓜苗莖的窄一側(與子葉生長方向垂直的一側),緊靠子葉(要求刀片的入口處距子葉不超過0.5厘米),與苗莖約成30°~40°的夾角向前削一長0.8~1.0厘米的切口(將對折後普通雙面刀片的一半全部切入苗莖內即可),切口深達苗莖粗的三分之二左右。切好後把苗放在潔凈的紙或塑料薄膜上備用。
黃瓜苗莖削切:取黃瓜苗,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輕輕捏住根部,子葉朝前,使苗莖部靠在食指上。右手持刀片,在黃瓜苗莖的寬一側(子葉著生的一側),距子葉約2厘米處與苗莖成30°左右的夾角向前(上)削切一刀,刀口長與黑籽南瓜苗的一致,刀口深達苗莖粗的四分之三左右。(3)嵌合瓜苗切好後,隨即把黃瓜苗和黑籽南瓜苗的苗莖切口對正、對齊,嵌合插好。黃瓜苗莖的切面要插到南瓜苗莖切口的最底部,使切口內不留空隙。(4)固定兩瓜苗的切口嵌合好後,用塑料夾從黃瓜苗一側入夾,把兩瓜苗的接合部位夾牢。(5)栽苗黃瓜離地靠接法在嫁接結束後,要隨即把嫁接苗栽到育苗缽或育苗畦內。栽苗時,黑籽南瓜苗要淺栽,適宜的栽苗深度是與原土印平或稍淺一些,使介面遠離地面,避免介面遭受土壤污染。
另外,為便於嫁接苗成活後能順利地切斷黃瓜苗莖,栽苗時,兩瓜苗的根部應相距0.5~1.0厘米遠栽入地下。但兩瓜苗的根部也不可相距的太遠,以免兩苗莖交角過大,影響兩瓜苗切口的正常貼合。兩瓜苗之間的具體距離應視苗莖的高度來定,苗莖高時可遠一些,反之則近一些。
黃瓜靠接法嫁接過程見圖13。
圖13 黃瓜靠接法嫁接過程示意圖1.適合嫁接的砧木苗 2.砧木苗去心 3.砧木苗莖削切 4.適合嫁接的黃瓜苗 5.黃瓜苗莖削切 6.介面嵌合 7.介面固定 8.栽苗 9.黃瓜苗莖斷根
『叄』 如何進行黃瓜育苗
專家解答
應選擇晴天的上午播種,此時溫度高,出苗快且整齊。陰雨天播種,地溫低,黃瓜遲遲不出苗,易造成種芽腐爛。
(1)做苗床播種前把配製好的營養土裝入事先准備好的苗床內,播種床床土厚度只需4~6厘米,如採用點播法不再移植的床土厚度可增加到8~10厘米。採用營養缽直播的,可將缽內裝好營養土後整齊地擺放在育苗床上,營養缽內土不可裝滿,需在上部留出2厘米空間,以便播後覆土和苗期澆水。
(2)打底水床面耙平壓實後,即可打底水,底水量以潤透床土為度,水量過大地溫低,出苗後易得猝倒病;底水少,種芽易被抽干萎蔫。澆底水需用噴壺細致均勻地灑水,不宜多次重復澆,以免造成土壤板結。如在早春地溫低時播種,最好澆開水,一方面可提高地溫,另一方面可殺死土壤中的病菌、蟲卵和草籽。
(3)播種底水滲下後,在床面撒一薄層葯土,黃瓜最好進行點播。點播時可用細竹竿按2厘米行距壓出小溝,將已出芽的黃瓜種子芽朝下按2厘米株距一個個擺好。隨點播隨覆些過篩的細土,形成小土堆,待全床播完後再全面覆土,覆土厚度為1~1.5厘米。為了掌握蓋土厚度和蓋土均勻,可備一些直徑為1~1.5厘米的竹棍,擺放在播種後的床面上,然後覆土,使覆土厚度和竹棍高度持平,然後把棍取出,放棍的地方用土蓋好。
(4)播後管理播種後應立即覆蓋床面,增溫保墒,為種子萌發創造溫暖濕潤的良好條件。當膜下水滴多時,應及時取下晾乾後再覆上。播種後氣溫要盡力提高到25~30℃,夜間最低土溫要求在15℃以上。可通過苗床下鋪設地熱線或上扣小拱棚來提高溫度。種子出苗後立即揭去覆蓋物,以防幼苗徒長。
提示板
低溫季節播種育苗,播後可採用透明地膜覆蓋苗床,以增溫保墒。春季或夏秋季節播種育苗,可覆蓋黑色地膜或無紡布等不透明覆蓋物,達到保墒效果即可。此期外界溫度高,覆蓋透明地膜,極易烤傷幼芽。
『肆』 黃瓜怎樣育苗
要種黃瓜,首先要選擇適合當地消費市場的優良品種。北方選密刺型的優良品種,如長春密刺、津春密刺、新泰密刺和山東密刺等。華南地區宜選用早青二號、正唐秋206號等,可咨詢當地的種子經銷商或農技部門。
『伍』 黃瓜嫁接的主要方法是什麼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但是我們只見過他們的果實,卻並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樣種植的。而且有的時候蔬菜它的種植方法還可以用嫁接這樣的方法來進行種植,那麼現在我們要說的就是黃瓜的嫁接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那麼最後一種就是斷根嫁接,那麼斷根嫁接,從他們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到,要將他們的根部剪去。然後在你昨天將砧木的頂芽和側芽刮掉成一個十字形的位置,然後再沿45度插入直接戳出一個插接孔。這樣的話需要將這個開孔位置避開中心的空洞位置,與砧木的接穗相互吻合,這樣的話嫁接就已經完成了。
『陸』 如何嫁接黃瓜
黃瓜作為傳統蔬菜品種,其色澤亮麗,口感清脆,營養豐富,市場需求高,在我國蔬菜種植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而種植黃瓜,移栽是其中一項管理關鍵措施,那麼黃瓜移栽的時間及方法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下吧。
黃瓜出苗後多久可以移栽?
黃瓜移栽一般在出苗後生長到第35天左右的時候進行。這時黃瓜的真葉一般有3-5片,主莖粗壯堅硬,葉子顏色深綠,沒有病害,根系發達,移栽成活率較高。
黃瓜移栽技術管理要點
1、整地施肥
黃瓜苗移栽前10天左右,首先要施足基肥,一般來說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配合施加氮磷鉀肥。施肥後, 要對*地進行深耕細耙,將肥料混合均勻,移栽前澆透水,待墒情合適後進行起壟做畦
2、苗床噴葯
移栽的黃瓜苗要植株健壯,葉色深綠色,沒有病蟲害。移栽前一天建議先對對苗床噴灑50%的500倍的多菌靈葯劑。
3、幼苗移栽
移栽幼苗前先進行低溫煉苗10天左右,選擇在晴天上午或者下午4點以後進行移栽,移栽時最好帶*移栽,並對幼苗進行分級分類,保證田間幼苗整齊度一致。
4、移栽後水肥管理
黃瓜澆水應以*壤水分和植物生長為基礎,為了降低*壤的濕度,應在陽光明媚的早晨進行澆水。黃瓜追肥每月2次就行,每畝施20kg磷酸二銨、7.5kg尿素和10 kg磷酸鉀,再適當追加葉面肥2-3次,施0.2%尿素或磷酸二氫鉀。
5、注意事項
要盡早移載,移栽後要注重種植穴滅菌處理,栽後注重溫濕度調節控制。緩苗階段大棚內的濕度最好保持在90%左右,白天氣溫控制在28度到30度左右,夜間溫度控制在15度到18度。緩苗結束之後,要注意將溫室溫度適當的降低兩到三度,增強瓜苗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適當的進行通風。
總的來說,做好黃瓜移栽工作,有利於後續幼苗的健康成長,移栽的時候注意不要傷到黃瓜苗的莖稈和根系。同時,移栽後還要做好水肥管理等工作,有助於黃瓜緩苗。
『柒』 黃瓜怎樣嫁接
1、插接法
黃瓜幼苗子葉展開,砧木南瓜幼苗第1片真葉至5分硬幣大小時為嫁接適期。操作時,竹簽粗0.2-0.3厘米,先端削尖。將竹簽的先端緊貼砧木一子葉基部的內側,向另一子葉的下方斜插,插入深度為0.5厘米左右,不可穿破砧木表皮。
用刀片從黃瓜子葉下約0.5厘米處入刀,在相對的兩側面切一刀,切面長0.5-0.7厘米,刀口要平滑。接穗削好後,即將竹簽從砧木中拔出,並插入接穗,插入的深度以削口與砧木插孔平為度。
2、靠接法
黃瓜第1片真葉開始展開,砧木南瓜子葉完全展開為嫁接適期。將砧木苗和接穗苗從育苗盤中仔細挖出,先用刀片切掉南瓜苗兩子葉間的生長點,在子葉下方與子葉著生方向垂直的一面上,呈35-40度角向下斜切一刀,深達胚軸直徑2/3處,切口長約1厘米。
黃瓜苗在子葉下1厘米處,呈25-30度角向上斜切一刀,深達胚軸直徑的1/2至2/3處,切口長約1厘米。將黃瓜與南瓜的切口准確、迅速地插在一起,並用塑料夾夾牢固。嫁接後的姿勢是南瓜子葉抱著接穗黃瓜子葉。二者一上一下重疊在一起。嫁接後將嫁接苗栽入營養缽中。
(7)黃瓜嫁接育苗常用的方法擴展閱讀:
1、黃瓜砧木的選擇
黃瓜嫁接初期主要以黑籽南瓜和瓠瓜作為砧木。增強了與黃瓜的親和性,提高成活率,更加增產、抗病。
2、黃瓜嫁接時間安排
春季保護地種植,黃瓜砧木一般在4月中旬開始播種;待南瓜砧木的子葉剛剛露出一心時,開始播種黃瓜,大約時間為南瓜播種後的一周左右;嫁接後高溫高濕環境中4-5天放風見光,即緩苗期;待兩葉一心時,便可移栽。
3、黃瓜砧木播種量
南瓜千粒重大約在140-250克,如果南瓜的出芽率在80%計算,同時考慮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播種時可以增加種植量的20%-30%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瓜
『捌』 黃瓜如何育苗
一、品種:
品種的選擇:首先要選擇優質高產,耐低溫耐弱光抗病黃瓜品種,其次再選瓜柄短,刺微密,皮色較好品種。例如:津優、津綠、冬冠系列的品種。
二、怎樣育好苗
俗話說:「好苗半茬稻,壯苗七分收」。要獲得高產高效,必須打好育苗基礎。育苗分為兩種,一是穴盤基質育苗,二是常規苗床育苗。
1.穴盤基質育苗:也稱為傻瓜育苗,很簡單,購買配製好的基質,裝滿穴盤放在育苗大棚或小棚內即可。參照黃瓜有機基質育苗技術材料。
2.常規育苗:
①苗床准備:在一月前苗床施肥,大棚葯劑消毒,耕翻,用農膜蓋好悶一星期待播種。
②營養土的配製:用60%土,40%的有機肥混合後每立方+多菌靈180克+甲霜靈錳鋅50克,過篩後用農膜蓋好悶24小時待用。
③葯土的配製:每平方苗床用25%甲霜靈,50%多菌靈、50%甲基托布津或五氯硝基苯5-8克兌1公斤土,過篩後用農膜蓋好悶24小時備用。
④種子消毒:首先用55℃溫水浸種15-20分鍾,用30℃溫水浸種6-8小時。
⑤播種:首先整好苗床,一般苗床寬1—1.2米,長度應依種子量而定,播種前一天把苗床土挖出,用辛硫磷1:3:3毒谷撒入苗床底,再把苗床土填入苗床,用腳踩實,澆透底水。待第二天早上播種前用草鉤刨出。用釘耙耬平撒入營養土,再蓋毒土。撒種先撒四周,再撒中間。撒種遇到叢籽應挑開,然後蓋毒土,再蓋營養土,營養土蓋的深淺一致,一般在1.5cm(過淺容易帶帽出土),然後用鐵鍬拍平,四周撒好鼠葯,蓋好小棚。
⑥播種後管理:
播種後棚內溫度應掌握在32℃左右,一般播後3天有1/3出苗,當出苗達70%時溫度下降到18-22℃,防止高溫竄苗。可將地膜抽出,5天即可出齊苗。齊苗後溫度應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過28℃,晚上不超過14℃,苗期根據墒情適當澆水。為防病害發生,每隔4~5天噴一次百菌清600倍液.黑籽南瓜播種一般比黃瓜晚播5~6天,也就是待黃瓜出齊苗再播南瓜,原則是:讓黃瓜苗等南瓜苗,不能讓南瓜苗等黃瓜苗.否則成活率會降低.南瓜播種後覆土2公分厚,鋪蓋地膜.注意南瓜種應盡量密播.然後插上小拱棚。溫度應掌握在32℃,苗出齊後撤去地膜小拱棚。並噴灑400倍托布津葯液預防病害。
二、嫁接和嫁接後管理
1.嫁接 成活率高低,關鍵是嫁接技術.一般南瓜苗高8~9cm真葉初露。黃瓜在第一片真葉剛剛展開時嫁接最佳時期。要抓緊時間盡快嫁接,採用靠接法,嫁接時先將兩種苗子從苗床陸續取出,運到嫁接台,以南瓜苗做砧木,首先用嫁接刀片除去南瓜心芽,然後從葉子下1cm自上而下呈45度角下刀,斜割莖粗2/3深,放在左手心中。再取黃瓜苗從子葉下1.5cm處自下而上呈45°角下刀斜割莖粗2/3深,然後將切口對好,黃瓜苗在里,南瓜苗在外,夾好嫁接夾即可,為防止病菌侵入,嫁接前1天,對黃瓜苗噴灑1次防病葯液。
2.嫁接後苗期管理
① 提高育苗質量,靈活掌握苗情變化
將嫁接好的苗子按10cm×10cm的株行距移栽在配製好的苗床土上,邊栽邊澆透水,注意不要把水澆到介面上,移栽時嫁接夾朝一個方向,便於後期黃瓜斷根。蓋土要適宜,離嫁接夾2cm,避免黃瓜發生不定根。邊栽邊搭小拱棚、扣薄膜,移栽5天內拱棚內溫度應保持在28~30℃,空氣濕度95%以上。有利於刀口癒合。白天用揭蓋草簾調節棚內光線強度。10天後進入常規育苗管理。嫁接後12~13天,在嫁介面的下方,將黃瓜下胚軸用手指捏傷,破壞輸導組織,間隔3~4天,再從介面下方把黃瓜下胚軸割斷,斷根後要靈活掌握苗情變化,用拉放草簾來調節棚內光線強度和溫度,提高成活率。此期如發現砧木發生新芽要隨時除去,以免影響正常生長。還應加強苗床管理,及時澆水,噴葯防止黃瓜病蟲害發生。
三、適時定植
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定植最佳時期:當黃瓜苗長至3葉1心時為最佳定植期。運苗和定植時要小心,以免弄斷苗子,定植時先蓋地膜後打眼定植,讓黃瓜第1片真葉朝向陽光一面。栽時澆足緩苗水。栽後5天內棚內溫度應保持28~30℃,最高不超過32℃。緩苗後進入常規管理,這樣成活率一般在99%左右。
『玖』 適合黃瓜選用的嫁接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適合黃瓜嫁接育苗的嫁接方法主要有靠接法、插接法、劈接法和貼接法。
(1)靠接法靠接法是目前黃瓜嫁接育苗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嫁接方法。
靠接法應用較多的主要原因:一是由於目前黃瓜生產上所用的品種普遍高抗黃瓜枯萎病,自然發病率比較低,防病已不再是黃瓜嫁接栽培的主要目的;二是由於目前廣大農民對黃瓜嫁接育苗技術的掌握程度還普遍偏低,育苗條件也還普遍較差,故此對嫁接育苗技術要求不甚嚴格的靠接法較為偏愛。
但是,黃瓜靠接法也存在著嫁接工效低、嫁接苗防病效果不佳等問題,主要適用於一些抗枯萎病能力較強黃瓜品種的耐低溫嫁接栽培。(2)插接法插接法具有接穗與砧木的切面接合質量好,接穗不易發生脫落,接穗嫁接部位高、防病效果好,嫁接工效高等許多優點,是理想的嫁接方法。但插接法也存在著嫁接苗成活期的管理要求比較嚴格,嫁接苗成活率不容易掌握等缺點。與靠接法相比較,插接法在黃瓜嫁接育苗中(特別是廣大農村)應用的較少,在常用的嫁接方法中居第二位。
目前,插接法多用於對防病要求較為嚴格的黃瓜嫁接組合,在一些大型的種植示範園以及工廠化育苗廠里,插接法應用的相對多一些。(3)劈接法劈接法的接穗嫁接部位高,防病效果好,但也存在著嫁接苗的介面外露、介面處容易發生劈裂、切面貼合不緊、工序復雜、嫁接苗成活率不容易掌握等許多缺點。由於瓜類蔬菜的苗莖偏粗且易於中空,不適合採用劈接法,因此,目前該嫁接法在黃瓜嫁接育苗中的應用規模比較少。
『拾』 如何進行黃瓜靠接法育苗
靠接法又稱為舌接、舌靠接。選生長高度相近的砧木和接穗幼苗進行嫁接。取出南瓜和黃瓜幼苗,切勿傷根。將砧木的生長點去掉,用刀片在生長點下方0.5~1厘米處斜切一刀,切口角度為30°~40°,切口長度為0.5~0.7厘米,深度為胚莖粗的一半。接穗黃瓜苗在生長點1~1.5厘米處向上斜切一刀,深度為胚莖粗的3/5~2/3,然後將接穗切口嵌入砧木胚莖的切口。用夾子或塑料條纏好。嫁接好的嫁接苗,黃瓜子葉應位於南瓜子葉之上,且成十字形。將兩株苗栽到同一營養缽中,並把兩個根莖分開,以利於斷根操作。靠接15天後,傷口即可癒合,接穗的第一真葉已展開,在介面下方1厘米處將接穗胚莖切斷。到適當苗齡,即可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