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己動手寫詩、怎麼寫
前提是你要明白你要寫關於哪個方面的詩,這是很重要的,然後你要在腦中構建一個關於這個方面的大岡,然後根據這個大岡取個詩名!
B. 寫詩有什麼技巧
寫作古詩的方法技巧:
一、注意古體詩的韻
古體詩既可以押平聲韻,又可以押仄聲韻。在仄聲韻當中,還要區別上聲韻、去聲韻、入聲韻;一般地說,不同聲調是不可以押韻的。 古體詩用韻,比律詩稍寬;一韻獨用固然可以,兩個以上的韻通用也行。但是,所謂通用也不是隨便亂來的;必須是鄰韻才能通用。
二、作柏梁體
作柏梁體詩必須句句押韻。
有一種七言古詩是每句押韻的,稱為柏梁體。據說漢武帝建築柏梁台,與羣臣聯句賦詩,句句用韻,所以這種詩稱為柏梁體。
其實鮑照以前的七言詩(如曹丕的《燕歌行》)都是句句用韻的,古代並且另有一種隔句用韻的七言詩。等到南北朝以後,七言詩變為隔句用韻了,句句用韻的七言詩才變了特殊的詩體。
三、作雜言詩
古體詩有雜言的一體。雜言,也就是長短句,從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隨意變化。不過,篇中多數句子還是七言,所以雜言算是七言古詩。
雜言詩由於句子的長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給人一種奔放排奡的感覺。最擅長雜言詩的詩人是李白,他在詩中兼用散文的語法,更加令人感覺到,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詩完全不同的一種詩體。
四、入律的古風
這種仄韻與平韻的交替,四句一換韻。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非常明顯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古體詩都和近體詩迥然不同的。上文說過,律詩產生以後,詩人們即使寫古體詩,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詩的影響。
有些詩人在寫古體詩是還注意粘對(只管第二字,不管第四字),另有一些詩人,不但不避律句,而且還喜歡用律句。這種情況,在七言古風中更為突出。
(2)寫詩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古體詩的用韻:
1.全首詩可以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有可隨意轉為其他的。
2.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腳的字可以重復。
3.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
4.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
5.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體詩
C. 關於寫詩的方法
一、捕捉和創造詩的形象
(一)詩用形象思維寫作
寫詩要用形象思維。所謂用形象思維,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時,要對生活進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體驗生活、觀察生活、 分析生活。
進行形象思維,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礎上,善於進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維的活動,在於使一切難以捕捉的東西,一切飄忽的東西固定起來,鮮明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紙上樣地清楚。」因此他說:「寫詩的人常常為表達一個觀念而尋找形象。」能捕捉到新穎的形象,也就有了寫詩的素材。那麼怎樣才能捕捉到形象呢?這就要靠靈感。馬雅可夫斯基舉過一個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約在1913年,他從薩拉托夫回到莫斯科。為了對一個在火車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對她完全沒有邪念,詩人就說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著褲子的雲」。說了這句話之後,他立即考慮到這話可以入詩——但他又擔心這句話口頭上傳出去白白地濫用掉了。那怎麼辦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時,詩人用許多問題問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話已從少女的另一隻耳朵飛了出動之後,他才放心。兩年之後,他用了「穿褲子的雲」作為一首長詩的標題。
(二)詩是「想像的表現」雪萊:「一般來說,詩歌可以解作『想像的表現』。」布萊士列特:「詩歌是想像和激情的語言。」艾青說:「沒有想像就沒有詩」,「詩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運用想像。」 詩人的想像和科學家的想像不同。詩是一門學問,在文學的韻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極端自由,並且和想像有關系。想像因為不受物質規律的束縛,可以隨意把自然分開的東西聯合,把聯合的東西分開。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離異。詩使它觸及的一切變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話《創造》中寫道:一個愛寫詩的青年人,因為寫不出好詩來而苦惱,於是去找巫婆。巫婆給他戴上眼鏡,安上聽筒,他就聽到了馬鈴薯在唱自己家庭的歷史,野李樹在講故事,而人群中,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在不停地旋轉。這里說的其實是,要做一個詩人光憑常人的聽覺還不夠,還得有詩人變形的眼鏡和聽筒。所以,我們寫詩,既要對生活特徵觀察得很精確,而同時又不缺乏把這些特徵加以變化的勇氣。 由於變形,詩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徵的意義。例如臧克家的《老馬》: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 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 它有淚只往心裡咽,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眼裡飄來一道鞭影,
它把頭沉重的垂下!它抬起頭來望望前面。
這里寫的並不僅僅是一匹可憐的老馬,而主要是寫三十年代北方農民忍辱負重、堅韌不拔的精神素質。「老馬」是個有象徵意義的形象。
(三)詩歌形象的創造 創造形象就是「尋找思想的客觀對應物。具體方法 很多,例如:虛與實轉化;人與物轉化;物與物轉化;內與外轉化;大與小轉化;遠與近轉 化;少與多轉化;部分與整體轉化;歷史與現實轉化;現實與未來轉化等。
需要強調的是:詩中的詩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為表現情感、情緒、情趣服務的。詩的情感性重於形象性,離開抒情需要去胡亂堆砌形象,只能損害詩歌。
二、巧妙地進行詩的構思
(一)詩的靈感
構思是詩歌創作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階段。構思是什麼引起的?簡單的回答是:創作的沖動——靈感的爆發。
艾青說:「所謂靈感,無非是詩人對事物發生新的激動,突然感到的興奮,瞬即消逝 的心靈的閃耀。所謂靈感是詩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對於一首詩來說,靈感是因;對於客觀世界而言,靈感是果。由客觀世界獲得靈感,由靈感開始創作。這是詩人寫詩的過程。 在「靈感」爆發之後,創作就進入具體的構思。
(二)詩的構思
詩歌構思十分重要。關於詩的構思的內容,黑格爾在《美學》中指出:「首先關於適合於詩的構思的內容, 我們可以馬上把純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對的程度上排除。詩所特有的 對象或題材不是太陽、森林、山川風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狀如血液、脈絡、筋肉之類,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詩縱然也訴諸感性觀照,也進行生動鮮明的描繪,但是就連在這方面,詩也還是一種精神活動,它只為提供內心觀照而工作。 什麼是詩的構思方式呢?詩的構思方式是內心體驗。黑格爾說:「詩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現全部豐滿的精神內在意蘊,我們就應該要求詩人對他所表現的題材也有最深刻最豐富的內 心體驗。」詩人必須從內心和外表兩方面去認識人類生活,把廣袤的世界及其紛紜萬象吸收 到他的自我里去,對他們起同情共鳴,深入體驗,使它們深刻化和明朗化。所以,詩人寫詩雖然並不是每首詩都在寫自己。但是,每首詩都由自 己去寫——就是通過自己的心去寫。遵循這個構思方法,在寫作抒情詩時,由於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創作主體(詩人自己) 的內心生活,詩人應該只表現單純的心情和感想之類,而無須就外表形狀去描述具體外在情境」
詩歌構思的過程包括以下的內容:
(1)提煉詩情。就是從一般感受中尋覓顯示一般感受的獨特感受,從共同感受中尋覓表現共同感受的具體感受。
(2)選取角度。抒發詩情應選擇合適的角度。一般地講,有兩個大角度,一是直抒胸 臆,詩人直接站出來抒情,用這個角度寫詩,應忌空泛,要創造出鮮明的個性化的詩人形象,否則容易直露。另一個角度是象徵寄託,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寫感。
(3)布局謀篇。詩的開頭、結尾怎麼寫,各部分之間如何組成有機的整體,需要認真考慮。這就要思索在這首詩中,我用什麼把詩情串連起來一般抒情詩,總是以情緒(感情)的變化的層次來貫穿的。
(4)錘煉語言。語言是詩的表現的最重要因素。在構思過程中極為重要,這是一個漫長而反復的過程
寫詩應該重視詩歌構思的技巧。郭小川主張:「沒有新的構思,沒有新的創造,就不要 動筆」。因此,構思必須做到:新、奇、巧。總結前人的經驗,有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鑒的。
如:象徵構思,輻射構思,「道具」構思,借代構思,命題構思,矛盾構思,虛擬構思,反 意構思,側面構思,對比構思,對話構思,等等。
————————————————————————————————————————
*詩歌的語言
詩實際是一種語言」、「作為詩的觀念的傳達手段,文字這個因素也和用在散文里的表現有所不同,它在詩里本身就是目的,應該顯得是精煉的。」「詩也不能停留在內心的詩的觀念上,而是要用語言把意造的形象表達出來。在這方面,詩又有兩種事要做:第一,詩必須使內在的(心裡的)形象適應語言的表達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詩用語言,不能象日常意識那樣運用語言,必須對語言進行詩的處理,無論在詞的選擇和安排上,還是在語言的音調上,都要有區別於散文的表達方式。」
詩的根本語言是意象語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覺與情思。意象語言具有直覺性、表現性、超越性等特點,它更應該符合詩人主觀的感覺活動與感情活動的規律,而不是客觀的語法規律。這是詩性語言與實用語言的本質差別。所以,詩歌這種藝術無法以日常實用語言為媒介。
詩人只有對實用語言加以「破壞」、「改造」,如艾略特所說那樣「扭斷語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為詩的語言。為此,作詩必須研究詩的語言修辭,也就是要掌握詩的語言的表現手法。詩的語言表現方法主要有:比喻,起興,借代,反襯,象徵,通感,矛盾修飾,虛實組合等。 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修飾方法,它們都有助於詩情詩意的表現。習作者唯有通過閱讀、研究和多寫才能掌握詩的語言修辭技巧。 寫詩,不僅要重視修辭,還要重視詞句錘煉。古今的著名詩人都注意詩句的推敲和錘煉。 詩句的推敲,決不是單純的形式技巧問題,它與詩意、詩味,和表現詩的主題密切相關。像「黑夜過去了就是光明」這樣一個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說出來,會令人覺得淡然無味,臧克 家反復尋思,最後才把它寫成:「黑夜的長翼底下,/伏著一個光亮的晨曦。」
參考來源:
D. 想學寫詩,該怎麼入門
第1步:確定寫詩的主題
在開始寫詩時,首選要選好你要寫的主題,到底是寫關於哪方面的,是關於工作、生活還是愛情題材的,這個一定要確定好,也是寫詩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第2步:選擇詩詞的類型
詩詞分很多種類型,是選擇古代詩,近體詩還是現在自由詩,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一開始寫的作者,個人建議還是寫自由詩為妙,因為不用受那麼多的條條框框限制。
第3步:一開始從從模仿開始
要自己一下子自創一首好詩很難,所以可以先看看別人怎麼寫,分析他們的寫法,挑一首自己最喜歡的詩詞做分析,先分析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段落,字數,押韻,只有讀懂了這首詩,模仿或者再創作就不是很難了。
第4步:開始寫的階段
一切准備妥當,就是開始寫詩的階段了,先從第一句開始寫,反復推敲和思考,不過想到中間或者結尾的句子時也可以用本子記錄下來,中間實在寫不出來時,也可以再看看參考的詩詞加深印象,比結合自己要寫的主題,相信很快就會繼續寫下去,雖然這過程有點枯燥,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第5步:不斷修改,逐步完善
修改可以出現在創作的過程,也可以在結尾階段,寫好之後,反復閱讀或者打聲朗讀也行,同時思考有沒有更好的句子來替代這一句,或者這一句哪個詞用的不好,換另外一個相近詞表達會不會更好,不斷修改,盡量做到自己覺得很完善的程度。
第6步:完成發布,問別人意見
寫好之後,可以發給好友看,讓好友評論給意見,也可以發布在網路、空間、微博、等社交平台,讓更多的好友閱讀和評論,這也是很好提升自己能力的一個渠道。
E. 如何作詩
1、注意體裁
一般詩句的體裁有五種,分別為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絕句、七言律詩、和排律。寫詩之前需要先確定好自己想要寫的是哪種詩。言指的是每句的字數,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排律不限句數。
2、注意立意
確定立意就是明確自己想寫什麼,通常情況下寫作的內容可以劃分為:抒情、敘事、寫景、說理。根據內容確定立意。立意可以是沉著的、清雅的、幽默的等等,依據自己的愛好和當時想寫詩的心情來確定。
3、注意韻律(平仄押韻)
對於寫詩來說,韻律很重要。韻部決定了每句詩韻腳的那個字,韻部的學習需要多看韻譜,韻可以分為平水韻和中華新韻。
律也就是平仄相對,比如平平仄仄平,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律部還需要注意「粘對」問題,一般的「粘對」就是後聯出句第二字平仄跟前聯對句第二字相一致,第三句跟第二句粘以此類推。
4、注意詩句開頭
在開頭這一部,只要保證韻腳在同一韻部上,其他不必拘束。這樣才能發自肺腑的在立意之下隨意徜徉,書寫一首屬於自己的詩歌。
5、注意修改
大部分的創作者也許第一次寫出來的詩可能都只是打油詩級別,詩歌都是反復推敲琢磨寫出來的,慢慢修改語言,使用一些比喻擬人等修飾手法,推敲一下字句,也就可以寫出一首好詩了。
(5)寫詩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平仄規律
1、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平仄譜中的平仄基本上兩兩交替或者三兩交替的,第一三五個字的平仄比較隨意,第二四六個字平仄比較死,不能變,韻腳必須是平聲。
2、拗救
指的是有的地方平仄變了,詩句就變得拗口了,因此要在另一個地方救一下,因此稱為拗救。
3、平仄簡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對聯:(聯尾)上仄下平
4、平仄譜式
平起不入韻式: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不入韻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入韻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入韻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F. 寫詩的方法
第一 明詩體,古體詩按其每句的字數可以分為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言詩、雜言詩等。
有些書籍把雜言詩並不單列,而是劃歸到七言古詩中。
所謂雜言詩就是每句的字數不定,可以任意自由發揮。
雜言詩多以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為主,偶然也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
第二 知用韻,人們喜歡舊體詩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短小精悍、順口易記。
道理很簡單:舊體詩詞都是押韻的。
第三辨四聲,漢語語音通常都由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方面構成,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其中以高低、升降為主要的因素。漢語有聲調,是其一大顯著特點。
(6)寫詩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古詩技巧: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2.借景抒情, 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感情。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參考資料網路-古詩
G. 寫詩的技巧、格式
寫詩技巧有明喻法(多用在事物上)、暗喻法、排比法、閱兵法(表現事物層次)、擬人法、、假設法、誇張法、對比法、疑問法(或反問)、故事法。格式詩體有古體詩和近詩體。
古體詩是古代漢族詩歌體裁。一般又叫古風,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要注意的是近體詩也是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
(7)寫詩的方法圖片擴展閱讀:
寫詩對仗:
對仗句法要相同,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對。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種對仗,在詞、曲中是允許的,在近體詩中則不允許。實際上,除非是修辭的需要,在近體詩中要避免出現相同的字。
在對仗中詞性也要相對,也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代詞對代詞,虛詞對虛詞。如果要對得工整,還必須用詞義上屬於同一類型的詞(主要是名詞)來相對。
比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數目對數目,方位對方位,顏色對顏色,時令對時令,器物對器物,人事對人事,生物對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義詞。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中星對月是天文對,野對江是地理對,而垂對涌,平對大,闊對流,也都是在詞義上屬於相同類型的動詞、形容詞的相對。象這樣的對仗,叫做工對。有一些對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對,叫做借對。此外還講有鄰對、寬對、流水對、扇面對。
H. 看圖寫詩的技巧
首先要看這幅圖畫的是什麼,然後看下自己當時的心情如何,根據自己的心情,心境來寫出自己要表達的主要內容。然後結合畫中的內容寫出詩句。根據意境擬好相應的題目。
I. 怎樣寫詩
你是問詩歌還是詩詞?若詩歌的話,我無法回答你;若詩詞的話,我之前寫了一篇學詩課程,可貼上來給你參考。
說明:
●關於本課程,我是以各大院校的中文系基礎課程為本,根據學習詩詞的特殊需要作出調整和增添而成的。適用於有心學好詩詞的朋友,對於無心寫好詩詞的朋友就沒必要看了。
●所謂「授人以漁」,故此下面主要列舉了書目及說明了使用方法。
學前要則:
一、參與勞動,多做運動,每天保證流汗四五升以上。否則學詩詞很容易學進歧途,變成老窮酸。
二、全文分三大部分,對應學詩的三個階段,可以按部就班。
三、每部分由「精讀、朗誦、工具、泛讀、練習」四個欄目組成。精讀,要求仔細閱讀,認真理解;朗誦,不強制記憶(能背下當然更好),以培養語感為主;工具,主要是各類工具書;泛讀,知識性、趣味性閱讀,瀏覽便可。
第一階段
精讀類:
《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
●註:
這兩本書很厚,可以選自己喜歡的篇章閱讀,沒必要一頁頁翻到底。如果實在嫌厚,可以用《唐詩小札》及《唐宋名家詞導讀》代替。
★目的:
學會如何欣賞一首詩。
朗誦類:
《唐詩選》、《宋詞選》
●註:繁體版。學詩之人,繁體字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終究學詩繞不過繁體字這一關的,不懂得准確辨析繁體字的話,詩也很難學得深。後面會細述個中緣由。
●又註:每天起碼朗誦半個小時以上,念完一遍從頭再念。
●又註:無須深入求解,只要明白詩句的意思,讀順了口就行。
★目的:培養語感。
應用類:
《白香詞譜》(或《唐宋詞格律》)、《詩詞格律概要》、《辭海》
●註:在詩詞寫作中有格律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全篇合字數、合平仄,另一方面押韻也要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律。
●又註:《白香詞譜》和《詩詞格律概要》主要解說字數、平仄的要求。押韻方面需要《佩文詩韻》和《詞林正韻》,這兩本書一般都附錄在前兩本書里,無須單獨購置。
●又註:建議從網上下載一個版本優的《佩文詩韻》和《詞林正韻》,列印一份隨身攜帶,方便使用。
●又註:《辭海》是字典。比較厚,而且不屬於古漢語專用,但其中的詞條包羅萬有,讀詩時有什麼看不明白的去查一下,常見歷史人物和典故及常用文言都可以查得到。
泛讀類:
各朝代著名詩人生平的傳記,四大名著,
●註:市面上版本不少,選自己喜歡的吧。
★目的:增加興趣。
練習:
一、找自己喜歡的詩進行仿寫,或者沿用前人的題材,自己重新演繹。這個階段是一定寫不出好東西的,目的僅僅是練習。又,不要去強調表現自我、宣洩情感等等,那需要相當的寫作技術來支持。
二、這個時期最好嚴格按照格律來練習。如果靜不下心來琢磨格律的話,有可能為日後的學習埋下禍端。無論能否遵照格律,都必須要清楚一點:格律不是限制、不是死板的形式,它是你寫好一首詩最好的工具。寫詩好比釘釘子,格律好比錘子,熟手工人也許可以用石頭甚至手掌代替,但終究是不如錘子好用的。即使一些場合無法使用錘子了,必須用其他工具代替,那也得懂打釘子才行,而沒拿過錘子的人又怎麼學得會打釘子呢?
三、無須苛求每一首習作的質量,因為想苛求也沒這能力,反倒搞得自己很迷茫。只須多練就可以。
四、這個時期的學習目的就是感受下詩詞寫作是什麼一回事,也打好日後寫作的一些感性方面的基礎。
第二階段
精讀類:
《寫作概要》、《文學概論》、《古代漢語》
●註:選各大高校的教材通常會比較客觀。
●又註:這部分絕對要學扎實。認真學習的話,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就能基本掌握這三本書了。
●又註:《古代漢語》是繁體書(包括白話講解部分),所以前面要打繁體字基礎。而且,越學到後面,越要接觸大量的繁體書籍。
●又註:先弄清楚什麼是文學,再弄清楚什麼是詩詞,那麼視角會高明得多、眼界將寬廣得多。文學就好比一間房子,詩詞就好比房子里一個茶壺,站在房子里能夠一眼看清楚茶壺的形狀,站在茶壺里卻永遠搞不清茶壺的造型。固然,這不是唯一的學習途徑,卻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
★目的:了解什麼是文學?什麼是寫作?了解古漢語是什麼一回事。
★開始時機:待上述的仿寫練習不覺得困難之後。
朗誦類:
三曹詩選;李白選集、杜甫選集、唐朝邊塞詩集,王維選集,孟浩然選集;豪放派詞選,婉約派詞選
●註:按上面的內容找吧,市面版本太多,更新也快,不過也沒必要太挑剔,只要沒錯漏就行了,最好是繁體本。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買中華書局出版的書,質量最為可靠。
●又註:同樣是不需要求深解的朗讀。
●又註:之所以選詩多於詞,主要是「詩庄詞媚」的歷史現實。並不是說詩比詞更好(那是外行人說的話),而是在學習之初,學詞太多很容易走入小道,最後鑽了死胡同。
●又註:之所以選盛唐最多,因為盛唐是中國歷史上詩文化最鼎盛、文人們精神最豐滿、國民心態最自信的年代(連王維這種驚才絕艷的詩人也只能屈居三、四,這是中國詩史上僅見的)。學詩首練「膽、氣」,此二者未得,寫一百年都不過是滑手、詩匠。有人說婉約清靈一路不需要膽氣,其實花間也好、易安也好,其膽氣是含而不露而已。
●又註:之所以漏掉大批的非重點詩人,是因為第一階段已經面積性地掃過一遍了,第一階段那兩本書有空還是得翻的。
★目的:進一步加強語感;深入體會最優秀的詩文化;體會什麼叫「豐滿的精神」。
★開始時機:隨便吟出一句應景詩(一句而已),象詩了,而不是文言文口號。至於象不象,可以找幾個水平較高的幫看一下。
應用類:
《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
●註:若能買得到後者,就可以省下前者了。兩本都買下自然更好。
泛讀類:
一、《李杜詩學》(楊義)、《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美術史簡編》、《中國音樂史簡編》、《世界藝術史略》
●註:第一本建議多讀幾次,第二本建議選取記憶(不是背誦),後面三本以最簡略的方式讀就可以了。
二、《孟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孫子》的白話本
●註:白話本可以了,原著以後看,現階段看的話很容易打瞌睡的。
●又註:《孫子》也可以選原著,因為文字比較淺顯。推薦《宋本十三家孫子注》。
三、《戰國策》、《國語》、《左傳》、《史記》、《資治通鑒》的白話本
●註:完全可以當成歷史小說來看。
四、前面提到的兩本鑒賞辭典不能放下。
★目的:了解文學藝術的歷史;了解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審美觀的根源;了解詩詞中涉及的歷史典故。
練習:
一、各種題材、各種技法、各種風格都嘗試一下,盡可能地拓寬詩路。
二、把個人作品區別對待,一些是寫著玩的,隨意即可;一些是用心去寫的,就得反復推敲琢磨,從段落結構到個別字眼,乃至放下數月又翻出來繼續修改,這是最有效的提高途徑。
三、非常不建議找人幫你改詩。寫詩,到最後還是得形成個人風格的,這裡面的過程不可能假手於人,只能自己辛苦耕耘。
四、發現自己的詩不滿意,第一時間要修改的是整體結構,然後是句法,最後再摳個別字眼。
五、到後期,就是學懂了精讀部分的若干理論之後,就要有標的性地練習。主要有:
A結構練習,進行各體各種常見結構的專題練習。計有:
絕句無對仗起承轉合結構。
絕句首句起,二句承,三四句對仗轉合。
絕句一二句對仗起,三句承轉,四句合。
絕句全對仗。
絕句逆起式。
律詩起承轉合結構。
律詩承轉互換結構。
律詩全對仗結構。
律詩頷聯重心結構。
律詩頸聯重心結構。
律詩尾聯重心結構。
律詩逆起式。
●註:詞的體裁比較復雜,所以練習詞結構沒有範式,建議還是從詩結構學起,詩學好了轉寫詞一點也不難。
●又註:也可以按傳統的結構分類法來練習。總之目的在於對詩詞文本的結構心中瞭然。
B句法練習,熟悉運用各種句法。句法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在修改自己作品的時候,可以多嘗試用不同的句法來表達同一句意,並比較效果。
C煉字。沒有方法,牛活,犟著脾氣摳吧,有不順眼的字就換,換到沒法換為止。
D比興。許多初學者寫詩就知道表白,其表白方式比對老公老婆還赤裸裸。故此這個階段得學會東拉西扯的比興了。倘若嫌比興這個詞不好理解的話,那麼可以這么說:一、場景描寫。舉個例子:說悲傷,總不能從開頭到結尾都大吼「我很悲傷」吧,所以要刻畫、渲染一個悲傷的場景;二、象徵。寫詩就象談戀愛一般,要挑逗不要挑釁,所以要適當地含蓄點,有些東西沒必要說得清楚明白,只需用一些物性相近的替代就可以,比方說「我是好人」,那麼就拿「我是香草」來取代(呵呵,幽默了,不過學到這一步,大概就能從這個玩笑中了解我的意思了)。三、典故。試著用吧,是個不容易的課題。
E敘事。雖然說詩詞不側重情節,但是基本的敘述能力還是得有的。於此可以多學習點杜甫和白居易的歌行,及漢魏南北朝的樂府民歌。
第三階段
精讀類
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審美學概論》
●註:同樣是找高校的教材。
●又註:《作品選》的教學提綱中要求背誦的一定要背,記憶力好的話整本背下來吧。
★目的:了解、並一定程度上掌握文言語體;了解什麼叫「審美」,初步懂得運用審美常識來判斷自己的詩作。
二、《詩經》、《楚辭》、《古詩源》
●註:繁體版。實在看不下去的篇章可以跳過,但至少要精讀三分之一。
三、《唐宋八大家文選》
●註:繁體版。不需要背誦,但要能掌握其行文之妙。
四、《莊子》、《曹子建集》、《庾子山集》
●註:《莊子》是先秦文學中最富有文採的散文集;曹植是建安時期最有成就的詩人;庾信是南北朝時期的集大成者。
★目的(二、三、四):系統學習唐朝以前最優秀的文學家。
五、從唐宋詩人中找適合自己風格路子的詩人全集
●註:如喜歡走沉鬱一路的,就學杜工部集;喜歡走簡約一路的,就找王、孟等等。以詞做為主攻方向的也同理。
★目的:開始有意識地為自己的個人風格添皮補肉。
六、《左傳》、《戰國策》、《史記》
●註:前兩本簡直是詩詞的典故庫。《史記》是中國史書中最富有文採的,其他史可以不看,這個絕對不能繞過。
★目的:能夠靈活運用典故;體驗一下傳統詩人對歷史的激情。
★開始時機:初步確定自己的寫作路子之後。
朗誦類
《全唐詩》、《全宋詞》
●註:讀就行,別管自己讀了什麼。
★目的:最全面地感受唐宋詩詞文化。
★開始時機:當你隨便看到一首詩就立刻能把握住它的風格特點之後。
應用類:
一、《詩韻合璧》
●註:其實用途並不太大,備一本吧,總有用得上的時候。
二、《古漢語小字典》
●註:為什麼把這本入門書放到這里呢?因為到了這個階段,已經開始跟大量的古籍打交道,這本小東西方便隨手翻查。等到了看一篇文言文基本上不用看註解的時候,這本東西可以暫休了。
三、《說文解字》等
●註:看個人需要吧,一些訓詁類的工具書還是要的。不過就寫詩來說,訓詁學無須很精通,明白基本原理就夠了,這個在《古代漢語》中有教的。
泛讀類
一、《山海經》、《水經注》、《神異經》、《穆天子傳》、《神仙傳》等
●註:神話、傳說是詩詞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構成部分。
●又註:選文白對照的版本就可以,因為除了《水經注》之外,其他幾本都無甚文采可言,其實《水經注》也就是個別篇章比較富有文采而已。《山海經》有嶽麓插圖本的,推薦。
二、《論語》、《孟子》、《荀子》、《老子》、《韓非子》、《墨子》 、《晏子春秋》、《淮南子》等
●註:這次要看原版的了,因為涉及到文言語境的理解及典故的運用。除上述數「子」外,也可以選些對自己胃口的其他「子」,如《吳子》、《屍子》、《鬼穀子》之類。
三、《易經》
●註:必須選註解詳盡的,因為即使有註解也看得你很莫名。我手頭上是南懷瑾早年注的版本,還可以。
四、《世說新語》、《文選》
●註:了解性的就行了,前者跟詩詞關系不算太大,不過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文學作品;後者良莠不齊,主要是容易受到駢麗文風的影響而走入歧途——兵器雖然無罪,但好歹也是危險品。
五、《文心雕龍》、《人間詞話》、《滄浪詩話》、《詩品注》、《藝概》等
●註:一定要先把《審美學概論》學透之後再看。
六、近代至今編撰的各類文學、詩學相關的論叢
●註:太多了,自己找些感興趣的瀏覽吧。
練習
這個階段已經沒其他了,確定一兩種個人追求的風格,選定一些適合自己的格式體裁,寫吧。
補充:
第四階段
●完成上面三個階段後,你面前已經是天高海闊了,也許你的詩還寫得不算很好,甚至暫時比不上那種天天捧一本《XX集》的臨摹型詩人(他們是速成的)。
但是!你現在已經對詩詞、乃至對文學有一個鳥瞰式的了解,你足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指導你自己學習和寫作。
甚至你已經為你自己打下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無論你以後打算玩復古派、當代派、實驗派,乃至你的創作路向在詩、詞、雜言、四言、排律等等之間頻繁切換,甚至從格律詩詞轉型為詩歌、散文、小說,你會發現很輕而易舉——難度是很低的,能不能轉得好就看自己有多用心了。
●貌似上面列舉的書目多得讓人頭暈。其實都分好類了:工具書平常是拿來擺的;朗讀類的只需每天半小時到一小時,念經般的就可以;泛讀類的可以作為無聊時打發時間的調劑(如果你無聊的時候想打游戲逛商場多於想學詩的,那當我沒寫過、也當你沒讀過此文);至於精讀類的,確實要好好琢磨,大概短則三年,長則五年,最笨也不會超過七年,堅持不懈就可以全部學透。如果連三五年都不能沉靜下來學習的話,那麼也別學詩了,學火星文(又名腦殘體)就不錯。不然學了大半輩子還是沒看見文學的大門,這是浪費生命啊。
●以上我很少提及到金元明清的內容,主要是這四代在古典詩詞上比較敏感,在還沒了解詩詞和文學之前就鑽進去的話,不大明智。
●可能大家會疑問,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朗讀詩詞不需要求深解。那是因為學習了古漢語之後、能對文言文有足夠的閱讀能力之後,詩詞的字詞便成了很簡單淺顯的東西。而朗讀不但是培養語感,還是培養感性的詩心,太多於考究訓詁無益反害。至於如何去理解詩作,學完審美理論以及前人詩論之後,再加上閱讀今人的詩評,理解一首詩就水到渠成了,無須刻意苦求。
●以上書籍絕不能找電子書,電子書這玩意錯漏百出。註明要繁體版的就不要用簡體取代。
J. 詩歌的創作方法
第一:詩歌的題目詩歌的題目一般是整首詩歌的靈魂,需要仔細提煉.也可以是詩歌內在的主線,類似小說的主體思想.當然,詩歌的題目也可以是一個簡單的代號而已,那是對於詩歌內容相對比較豐富的而言,在這里,並不提倡把詩歌的題目代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