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茯苓的食用方法
最好煮開再食用茯苓是寄生於松樹根下的腐生真菌,其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因其葯用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和功用。赤茯苓為茯苓皮層下赤色的部分,利濕作用強,治療小便黃赤,尿澀痛。茯苓皮為茯苓的黑色外皮,其利水作用較好,用於治療水腫、小便短赤。茯神為帶有松根的部分,安神利水作用較強,治療心悸健忘,小便不利。茯神木為茯神中的松根,能平肝安神,用於治療心區憋悶、失眠等。而朱茯苓則是用茯苓與硃砂加工炮製而成,寧心安神作用強,用來治療心悸失眠。
中國魏晉時期,茯苓就被當作養生佳品,王公大臣們常用茯苓與白蜜同服。而清宮中,慈禧長年讓御廚為她製作茯苓餅食用。其葯用價值最好的當屬雲南出產的茯苓稱為雲苓。老年人經常用白茯苓粉與粳米同煮粥服用,有養生之效。
『貳』 真正的茯苓膏做法
茯苓膏做法
茯苓膏
【處方】豬蹄2具(治如食法),白粱米1斗(洗令凈,2味以水5斗,合煮豬蹄爛,取清汁3斗,用煮後葯),白茯苓5兩,商陸5兩,萎蕤1兩,白芷2兩,藁本2兩。
【製法】上㕮咀,以前葯汁3斗,並研桃人1升,合煮,取1斗5升,去滓。瓷瓶貯之,納甘松、零陵香末各1兩人膏中,攪令勻,綿幕之。
【功能主治】令皮膚悅澤白潤。主面多(黑干) (黑曾)及手皴。
【用法用量】每夜用塗手面。
摘錄自《千金》卷二十七
【別名】仙方凝靈膏、凝靈膏、神仙茯苓膏、辟穀凝靈膏
【處方】茯苓(凈,去皮)、松脂24斤,松子仁12斤,柏子仁12斤。
【製法】上葯皆依法煉之。松、柏仁不煉,搗篩,白蜜2斗4升,納銅器中湯上,微火煎1日1夕,次第下葯,攪令相得,微火煎7日7夜止,為丸如小棗大。
【功能主治】輕身明目,不老。發白更黑,齒落重生,延年益壽。
摘錄自《攝生眾妙方》卷二
茯苓膏攝生眾妙方
編輯
【處方】大白茯苓不拘多少。
【製法】上為細末,用水漂去浮者,漂時先令少用水,如和面之狀,全葯濕方入水漂澄,取下沉者,以凈布扭去水,曬干,再為末,再漂再曬,凡3次,復為細末。每末1斤,拌好白蜜2斤令勻,貯長瓷瓶內,籜皮封口置鍋內,桑柴火懸胎煮盡1日,抵晚連瓶坐埋五穀內,次早倒出,以舊在上者裝瓶下,舊在下者裝瓶上,再煮再入五穀內,凡3日夜,次早取出,埋凈土中7日,出火毒。
【功能主治】痰火。
【用法用量】每早、晚用3-4匙噙嚼,少時以白湯下。
摘錄自《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茯苓膏景岳全書處方
編輯
【處方】當歸3錢,白蒺藜3錢,羌活3錢,生地3錢,熟地3錢,甘草(去皮)3錢,連翹3錢,木通3錢,土茯苓半斤。
【製法】上為粗末,用水5-6碗,熬將半,用絹濾去滓,再熬成膏,晾冷。
【功能主治】楊梅瘡,瘋毒。
【用法用量】每服1大酒鍾,日3次。輕者5-6料,重者10料痊癒。
【注意】熬葯須用砂鍋,忌房事、雞、魚、牛肉、椒醋發物。
茯苓膏論養茯苓膏
編輯
茯苓膏主要食材
雲茯苓、淮山葯、薏苡仁、白蓮子、廣陳皮、雞內金等。
茯苓膏歷史淵源
茯苓(Fú Líng)出自《神農本草經》。《別錄》: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干。陶弘景: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茯苓,東漢名醫張仲景即入葯治病,唐朝孫思邈熬茯苓膏,以延年益壽,輕身明目,年輕不老。清朝御膳房為慈禧太後健脾開胃特製的茯苓夾餅,現已成為譽滿全球的北京名吃。
茯苓膏傳說
相傳,康熙皇帝年幼時患過天花,可是痊癒後,不僅臉上留下了幾顆淺淺的麻子,身體也十分虛弱,吃的東西難以消化,經常腹瀉,四肢倦怠,懶於言語。順治帝見此十分著急,親自召見太醫院官員,討論如何調理「小主子」的身體。
御醫們幾經研究,認為茯苓利水滲濕、補脾寧心、平火止瀉、開心益氣,久服還可延年。於是提議用茯苓為小主進行調理,此提議馬上得到了院使和順治帝的同意。
但是由於小主患天花期間,葯吃得太多了,所以不願再吃苦葯。御醫們會診後認為食療為上策,用葯是下策,於是,御醫和御廚們開始共同研究如何用茯苓做成食療佳品。
幾經研究試制,最後製成「茯苓膏」,且小康熙很喜歡吃這種風味獨特的點心,不久便臉色紅潤,開始讀書習武。後來,「茯苓膏」還成了很有名的宮廷食品。
茯苓膏配料
配料:論養茯苓膏,由知名中醫與資深葯師逐一精選雲茯苓、淮山葯、薏苡仁、白蓮子、廣陳皮等具有健脾養胃功能的純正葯食同源品,秘方配製而成; 膏滋完全遵循傳統古法,精工秘制,蜜煉而成;膏成之後,經專供北京奧運會的中國最先進的食品車間分裝、滅菌、檢驗、質控,潔凈衛生,食用方便; 膏滋有100%天然食材製成,絕不含任何化學防腐劑; 膏中或有少量固形物,為天然食材的粗纖維,益於效用,不影響食用。
茯苓膏食用方法
食用方法:開袋後直接食用,亦可以150ml開水沖調攪勻後飲用
最佳食用時間:九點到十一點,此時脾氣主運,益於補脾養胃
茯苓膏食養特點
食養特點:涵養脾胃
茯苓膏適用范圍
適用范圍:吃飯不香或不思飲食,食後腹脹者;不耐寒涼油膩,自幼脾胃虛弱,經常腹瀉者;營養不良,疲乏倦怠,面色萎黃者;稍有觸碰,容易出血者;肌肉、口腔、嘴唇等不舒適者;過度甘味、思慮憂愁時;長夏、潮濕的時令季節。
『叄』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 功效:1 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2 《本草衍義》:白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鬧也。《用葯心法》:白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葯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湯液本草》:白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硃砂同用,能秘真。《本草衍義補遺》:白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葯也,若陰虛者,恐未為宜。《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葯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雍。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訣》雲,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作用:1 利尿作用。 2 抗菌作用。 3 對消化系統的影響:白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鬆弛作用。 4 抗腫瘤作用:白茯苓中的主要成分為白茯苓聚糖,含量很高。 5 白茯苓多糖體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各種白茯苓多糖體在體內均能增強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 6 對血液系統的影響:能使環磷醯胺所致大白鼠白細胞減少加速回升。 7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白茯苓有鎮靜作用。 8 白茯苓可健脾,對那些久病瘦弱、食慾不振或兼有體倦乏力、腹瀉的氣虛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氣的作用,而且葯性平和。
如需獲得更多權威醫美知識,盡在檸檬愛美檸檬愛美
『肆』 茯苓的做法
白茯苓是比較常見的茯苓的一種,還有土茯苓,都是有葯用效果葯材的種類哦,而且營養物質也是比較豐富的呢,可以有健脾胃祛濕的作用,而且食用的方法也是比較多的呢,來看看白茯苓的一些食用方法吧,而且效果也不錯。
『伍』 茯苓大家應該是認識的,茯苓對於身體有哪些好處茯苓的常見做法有哪些
一、茯苓對身體的好處
茯苓常見於祛濕。有些人也可能知道它有滋養心血管和寧心靜氣的作用,可以幫助治療失眠、多夢、心悸等不適症狀。茯苓中的多糖等營養成分可以保護肝臟。因此,朋友們可以經常吃茯苓來保護肝臟的健康運行,減少肝病;同時,它還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各種疾病,保持健康。茯苓具有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
茯苓蓮子餅,將等量茯苓蓮子和麥冬磨成細末,加入適量桂花和糖攪拌均勻,然後加入水和面條蒸成蛋糕。具有鎮靜健脾的作用。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弱或心陰不足引起的心悸、食慾不振和口渴。茯苓膏,將茯苓磨成細末,加入蜂蜜,攪拌均勻,用小火煮成糊狀,冷卻後放入罐中備用。每次取出一些,用溫開水沖洗,每天飲用,具有減肥、防癌、健脾、滲濕的功效。適用於肥胖和老年水腫。
『陸』 茯苓的食用方法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敗毒抗癌。葯性平和,利濕而不傷正氣。適量服食可作為春夏潮濕季節的調養佳品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以及鎮靜、降血糖等的作用。可鬆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細胞壞死,抗菌等功效。1、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2、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3、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柒』 茯苓的功效非常多,你知道它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嗎
食物:茯苓10克,平菇少量。
作法:先將茯苓泡軟,搗爛成粉末狀,再與平菇、大米一道煮(蒸)成飯服用。
食物:茯苓15克,薏仁米60克。
作法:共研石粉,放進鍋中,放水適量,煮開就可以服用。
食材:取蓮子30克、紅小豆30克、茯苓30克,純蜂蜜20克。
做法:將蓮子泡開後,削皮、去心;紅小豆清洗後,與蓮子齊入開水鍋中,先以走紅燒開,再煨燉至蓮子、赤小小的豆軟爛;添加研成粉末狀的茯苓,邊加邊攪拌成稠羹狀,玄火稍涼兌入純蜂蜜,翻拌即成。
食材:茯苓15克、鱖魚1條、姜蔥適量;
做法:將茯苓搗爛成粉末,隨後在洗干凈的鱖魚下拉上幾個貸款口子;再把姜、蔥切割成絲預留;下面把茯苓末勻稱地抹在鱖魚的身上和魚皮里頭,把姜絲、蔥絲覆在魚上,那樣茯苓蒸鱖魚的准備工作就搞好了。然後把准備好的鱖魚上鍋用走紅蒸,蒸上10分鍾後,把魚端起鍋;再把魚蒸出去的汁加一點生抽倒進一隻小鍋里,依據自身的口感放點鹽,調均勻了以後澆在魚的身上,這道美味可口的茯苓蒸鱖魚就可以吃了。
『捌』 茯苓如何食用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
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
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葯不同。
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一)開胃湯。
茯苓15克,淮山葯12克,谷麥芽各30克,鮮、干鴨胗各1個,煮湯飲服。
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
(二)茯苓薏米粥。
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
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餅。
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
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陳皮薑汁茶。
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
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玖』 請教薏米茯苓糕的做法
薏米茯苓糕的做法
用料
煮好的紅豆,薏仁 300克
茯苓粉 20克
麵粉 適量
紅棗 200克
枸杞 25克
葡萄乾 30克
黑芝麻 20克
牛奶 適量
薏米茯苓糕的做法
准備上述材料
將麵粉,茯苓粉加適量牛奶拌勻,紅棗去核與枸杞,葡萄乾,核桃仁一起加入麵糊中。
涼水上鍋25分鍾出鍋。
晾涼後切片食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