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內存管理方法

常用內存管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0 03:15:16

『壹』 幾種提高內存的使用效率和優化內存管理方法

方法一:調整高速緩存區域的大小
可以在計算機的主要用途選項卡中設置系統利用高速緩存的比例(針對Windows 98)。如果系統的內存較多,可選擇網路伺服器,這樣系統將用較多的內存作為高速緩存。在CD-ROM標簽中,可以直接調節系統用多少內存作為CD-ROM光碟讀寫的高速緩存。
方法二:監視內存
系統的內存不管有多大,總是會用完的。雖然有虛擬內存
,但由於硬碟的讀寫速度無法與內存的速度相比,所以在使用內存時,就要時刻監視內存的使用情況。Windows操作系統中提供了一個系統監視器,可以監視內存的使用情況。一般如果只有60%的內存資源可用,這時你就要注意調整內存了,不然就會嚴重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和系統性能。
方法三:及時釋放內存空間
如果你發現系統的內存不多了,就要注意釋放內存。所謂釋放內存,就是將駐留在內存中的數據從內存中釋放出來。釋放內存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重新啟動計算機。另外,就是關閉暫時不用的程序。還有要注意剪貼板中如果存儲了圖像資料,是要佔用大量內存空間的。這時只要剪貼幾個字,就可以把內存中剪貼板上原有的圖片沖掉,從而將它所佔用的大量的內存釋放出來。
方法四:優化內存中的數據
在Windows中,駐留內存中的數據越多,就越要佔用內存資源。所以,桌面上和任務欄中的快捷圖標不要設置得太多。如果內存資源較為緊張,可以考慮盡量少用各種後台駐留的程序。平時在操作電腦時,不要打開太多的文件或窗口。長時間地使用計算機後,如果沒有重新啟動計算機,內存中的數據排列就有可能因為比較混亂,從而導致系統性能的下降。這時你就要考慮重新啟動計算機。
方法五:提高系統其他部件的性能
計算機其他部件的性能對內存的使用也有較大的影響,如匯流排類型、CPU、硬碟和顯存等。如果顯存太小,而顯示的數據量很大,再多的內存也是不可能提高其運行速度和系統效率的。

『貳』 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有哪幾種常用方法

電腦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磁碟碎片,時間一長垃圾文件就會越多。而且我們平常不敢亂清理C盤中的文件,以免因為誤刪導致系統出現故障,所以垃圾文件才肆意佔用系統盤空間。不過我們可以選擇系統自帶的「磁碟清理」功能「制服」它,給C盤「減減肥」,提高磁碟的存儲空間,讓電腦充滿活力。

1.打開電腦右鍵選中C盤之後,選擇「屬性」進入。最後在C盤屬性窗口下點擊「磁碟清理」。

2.電腦會開始自動掃描,掃描完成時勾選需要清理的垃圾文件以及舊windows安裝版本,最後「確定」就完成啦~

第二招:清理聊天軟體—QQ和微信

回想韓博士在讀初中時,周圍的朋友總是會互相留QQ號碼進行聯系。雖然現在科技發展,作為主要聊天工具的QQ已經被微信所替代,但我們還是經常性會用來傳輸文件。而且如果在安裝微信或者QQ的時候選擇默認安裝,那麼從一開始使用時,你在QQ和微信上運行的文件都會被毫無保留的存放在C盤!使用時間越長,垃圾文件就會越多,這才是導致C盤爆滿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們應該將文件存放在其他盤符之內。

『叄』 計算機管理內存的方法有哪些優缺點是什麼

內存管理是操作系統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決定了操作系統的性能。為了說明如何進行內存訪問的操作,有必要先介紹有關內存管理的一些術語及背景。


2.1 虛擬內存

所謂虛擬內存就是用硬碟空間來彌補計算機物理內存不足的技術。Windows操作系統用虛擬內存來動態管理運行時的交換文件。為了提供比實際物理內存還多的內存容量,Windows操作系統佔用了硬碟上的一部分空間作為虛擬內存。當CPU有要求時,首先會讀取內存中的資料。當內存容量不夠用時,Windows就會將需要暫時存儲的數據寫入硬碟。所以,計算機的內存大小等於實際物理內存容量加上「分頁文件」(就是交換文件)的大小。Windows 98中分頁文件名採用Win386.swp形式,而Windows 2K/XP/2003中採用pagefile.sys,默認位於系統分區的根目錄下,具有隱藏屬性。如果需要的話,「分頁文件」會動用硬碟上所有可以使用的空間。

安裝好Windows以後,系統採用默認的設置自動處理虛擬內存,為了優化系統的 工作性能,根據Windows操作系統中虛擬內存的設置方法,可以自己動手設置內存管理參數。


2.2 CPU工作模式

計算機系統有不同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CPU的定址方式是不一樣的,通常見到的CPU工作模式如下所述。

2.2.1.實模式

實模式是為了Pentium處理器與8086/8088兼容而設置的。8086和8088隻能工作於實模式,而80286及以上的處理器可工作於實模式或者保護模式下。實模式操作方式只允許微處理器定址第一個1MB的存儲空間,從0x00000~0xFFFFF。在實模式下的存儲器定址是段地址+偏移地址。例如段寄存器的內容是0x1000,則它定址開始於0x10000的段,偏移量大小從0x0000~0xFFFF,即偏移量的空間大小是216=64KB。

2.2.2.保護地址模式

保護地址模式又稱為虛擬地址存儲管理方式。保護模式下主要有兩種特徵。
(1)內存分段管理
在保護模式下,各個16位的段寄存器裡面放置的是選擇符。各項任務共享的內存空間由全局選擇符來索引;而某個任務獨立使用的內存空間由局部選擇符來索引。由選擇符的高13位作為偏移量,再以CPU內部事先初始化好的GDTR(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中的32位基地址為基,可以獲得相應的描述符。由描述符中的線性地址決定段的基地址。再利用指令(或其他方式)給出的偏移量,便可以得到線性地址,即
線性地址=段線性基地址+偏移量
保護模式採用上面介紹的分段管理,可以實現的存儲器定址范圍為4GB,通常把通過段變換獲得的地址稱為線性地址。這種線性地址是同32位物理地址對應的,為了獲得更大的定址范圍,還可以對線性地址實行分頁管理。在保護模式下,處理器通過CRO控制寄存器的PG(page)位進行管理,當PG=0時,由段變換獲得的線性地址可直接作為物理地址使用;若PG=1,則進一步進行頁變換。
(2)內存分頁管理

分頁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將內存分為大小固定為4KB或者1MB的若干頁,通過一定機制對內存進行管理。與前面的分段管理類似,程序或數據將根據其長度分配若干頁。為了進行頁面管理,在分頁管理機制中採用了頁表、頁目錄對線性地址作頁變換。


2.3 邏輯、線性和物理地址

在保護地址模式下,經常遇到三種地址:邏輯地址(Logical Address)、線性地址(Linear Address)和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CPU通過分段機制將邏輯地址轉換為線性地址,再通過分頁機制將線性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
(1)邏輯地址
這是內存地址的精確描述,通常表示為十六進制:xxxx:YYYYYYYY,這里xxxx為selector(選擇器),而YYYYYYYY是針對selector所選擇的段地址的線性偏移量。除了指定xxxx的具體數值外,還可使用具體的段寄存器的名字來替代,如CS(代碼段),DS(數據段),ES(擴展段),FS(附加數據段#1),GS(附加數據段#2)和SS(堆棧段)。這些符號都來自舊的「段:偏移量」風格,在 8086 實模式下使用此種方式來指定「far pointers」(遠指針)。
(2)線性地址
線性地址是邏輯地址到物理地址變換之間的中間層,是處理器可定址的內存空間(稱為線性地址空間)中的地址。程序代碼會產生邏輯地址,或者說是段中的偏移地址,加上相應段的基地址就生成了一個線性地址。
如果啟用了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可以再經變換以產生一個物理地址。若沒有啟用分頁機制,那麼線性地址直接就是物理地址。不過,在開啟分頁功能之後,一個線性地址可能沒有相對映的物理地址,因為它所對應的內存可能被交換到硬碟中。32位線性地址可用於定位4GB存儲單元。
(3)物理地址

所謂物理地址,就是指系統內存的真正地址。對於32 位的操作系統,它的范圍為0x00000000~0xFFFFFFFF,共有4GB。只有當CPU工作於分頁模式時,此種類型的地址才會變得非常「有趣」。本質上,一個物理地址是CPU插腳上可測量的電壓。操作系統通過設立頁表將線性地址映射為物理地址。Windows 2K/XP所用頁表布局的某些屬性對於調試軟體開發人員非常有用。


2.4 存儲器分頁管理機制

程序代碼和數據必須駐留在內存中才能得以運行,然而系統內存量很有限,往往不能容納一個完整程序的所有代碼和數據,特別是在多任務系統中,如Windows,可能需要同時打開多個執行程序,如畫圖程序,瀏覽器等,想讓內存駐留所有這些程序顯然不大可能,因此首先能想到的就是將程序分割成小部分,只讓當前系統運行它所有需要的那部分留在內存,其他部分都留在硬碟(虛擬內存)。當系統處理完當前任務片段後,再從外存中調入下一個待運行的任務片段。於是,存儲器分頁管理機制隨之而被發明。
如前所述,在保護模式下,控制寄存器CR0中的最高位PG位控制分頁管理機制是否生效。如果PG=1,分頁機制生效,把線性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如果PG=0,分頁機制無效,線性地址就直接作為物理地址。必須注意,只有在保護方式下分頁機制才可能生效。只有在保證使PE位為1的前提下,才能夠使PG位為1,否則將引起通用保護 故障。

分頁機制把線性地址空間和物理地址空間分別劃分為大小相同的塊。這樣的塊稱為頁。通過在線性地址空間的頁與物理地址空間的頁之間建立映射,分頁機制可以實現線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線性地址空間的頁與物理地址空間的頁之間的映射可根據需要來確定。線性地址空間的任何一頁,可以映射為物理地址空間中的任何一頁。


2.5 線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

線性地址空間的頁到物理地址空間的頁之間的映射用表來描述。目前所見到的有4KB和1MB大小的物理分頁,對於4KB頁面的分頁,線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過程如圖所示。對於1MB頁面分頁,線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與4KB的基本相似,不同的是線性地址的低22位對應一個物理頁面。

對於4KB頁面的線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轉換示意圖


對於4KB頁面分頁,頁映射表的第一級稱為頁目錄表,存儲在一個物理頁中。頁目錄表共有1024個頁目錄項(PDE,page directory entry),其中,每個PDE為4位元組長,包含對應第二級表所在物理地址空間頁的頁碼。頁映射表的第二級稱為頁表,每張頁表也被存儲在一個物理頁中。每張頁表有1024個頁表項(PTE,page table entry),每個PTE為4位元組長,其中PTE的低12位用來存放諸如「頁是否存在於內存」或「頁的許可權」等信息。

一個線性地址大小為4個位元組(32bit),包含著找到物理地址的信息,分為3個部分:第22位到第31位這10位(最高10位)是頁目錄中的索引,第12位到第21位這10位是頁表中的索引,第0位到第11位這12位(低12位)是頁內偏移。在把一個線性地址轉換成物理地址時,CPU首先根據CR3中的值,找到頁目錄所在的物理頁。然後根據線性地址的第22位到第31位這10位(最高的10bit)的值作為索引,找到相應的PDE,其中含有這個虛擬地址所對應頁表的物理地址。有了頁表的物理地址,再把虛擬地址的第12位到第21位這10位的值作為索引,找到該頁表中相應的PTE,其中就有這個虛擬地址所對應物理頁的物理地址。最後用線性地址的最低12位,也就是頁內偏移,加上這個物理頁的物理地址,就得到了該線性地址所對應的物理地址。

『肆』 操作系統內存管理的方式

你這個問題太寬泛了,不同的操作系統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採用不同的數據結構。但是大體說來,可以分為頁式、段式和段頁式三種。
現在比較流行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和linux,主要採用的是以分頁式為主的內存管理方式,段式的功能基本不太用到了。
當然這裡面涉及到很多技術細節,就不是在這里能講清楚的了,推薦你看相關的書籍,比如<windows internals><深入理解linux內核>等。

『伍』 常用文件存儲設備管理方法有哪些操作系統課後題

常用的文件儲存設備管理方法主要是指對文件的儲存設備的空閑區進行管理.可分為三個數據組織策略:空閑文件目錄(空閑區索引法、空閑表法)空閑鏈鏈表法(自由鏈法)及成組空閑區鏈鏈表法位示圖或點陣圖向量法.

空閑文件目錄(空閑區索引法、空閑表法):

為連續的空閑分區建立指針,該指針和空閑塊號、空閑塊個數、第一個空閑塊號等作為一個表項存放在一個叫空閑文件目錄的物理塊中.可採用空閑連續區的內存管理演算法的變形進行分配和回收.空閑文件目錄適用於連續文件結構的文件儲存區的分配和回收.

空閑鏈鏈表法(自由鏈法)及成組空閑區鏈鏈表法:

空閑鏈鏈表法(自由鏈法),將所有空閑盤區拉成一條空閑鏈,根據空閑鏈所有的基本元素不同,可以把鏈表分成兩種形式:空閑盤塊鏈和空閑盤區鏈

空閑盤塊鏈是將磁碟上的所有空閑分區,以盤塊為單位拉成一條鏈,當用戶創建文件請求分配存儲空間時,系統從鏈首開始,依次摘下適當數目的空閑盤塊分配給用戶;當用戶刪除文件時,系統將回收的盤塊依次加入到空閑盤塊鏈的末尾。

空閑盤區鏈是將磁碟上的所有空閑盤區(每個空閑盤區可包含若干個盤塊)拉成一條鏈。在管理的線性表中,每一個表項對應一個空閑區,增加一項存放指向空閑塊的指針,將磁碟上的所有空閑區(可包含若干個空閑塊)拉成一條鏈。每個空閑區上除含有用於指示下一個空閑區的指針外,還有本盤區大小(盤塊數)的信息。

成組空閑區鏈鏈表法,空閑表法和空閑鏈表由於空閑表太長而不適合大型文件系統的使用。成組鏈接法是兩種方法相結合的一種管理方法,兼備了兩種方法的優點而克服了兩種方法的缺點。其大致的思想是:把空閑的n個順序(可以是地址,也可以說是其他)空閑扇區的地址保存在其第一個空閑扇區內,其後一個空閑扇區內則保存另一組順序空閑扇區的地址,以此類推,直至所有空閑扇區都予以鏈接。

位示圖或點陣圖向量法:

本方法利用二進制的一位來表示磁碟中一個盤塊的使用情況,磁碟上所有的盤塊都有與之對應的一個二進制位。當其值為0時,表示對應的盤塊空閑,當其值為1時,表示對應的盤塊已經分配。

大晚上的,求幾個贊!!

這個題難點在於怎麼理解 常用文件存儲設備管理方法 屬於哪一個管理層次.文件有邏輯結構(大約4個)->存取方法(大約3個)->文件物理結構(大約3個)->存儲空間管理(由於文件儲存設備是分成若干個大小相等的物理塊,並以塊為單位交換信息,所以文件儲存空間的管理實質上是一個空間塊的組織和管理問題,包括空閑塊的組織、分配、回收等.)(大約4個) ->文件目錄管理 ->... ->... ->

上述 (大約xx個) 主要是怕被人懟,望不要介意!!

『陸』 常用的內存管理方法有哪些

分區式存儲管理
段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不固定)
頁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固定)
段頁式(整體分段,段內分頁,和整體分頁,頁內分段)

頁式管理:把主存分為一頁一頁的,每一頁的空間要比一塊一塊的空間小很多,顯然這種方法的空間利用率要比塊式管理高很多。

『柒』 進程內存管理方法

Linux系統提供了復雜的存儲管理系統,使得進程所能訪問的內存達到4GB。在Linux系統中,進程的4GB內存空間被分為兩個部分——用戶空間與內核空間。用戶空間的地址一般分布為0~3GB(即PAGE_OFFSET,在Ox86中它等於OxC0000000),這樣,剩下的3~4GB為內核空間,用戶進程通常只能訪問用戶空間的虛擬地址,不能訪問內核空間的虛擬地址。用戶進程只有通過系統調用(代表用戶進程在內核態執行)等方式才可以訪問到內核空間。每個進程的用戶空間都是完全獨立、互不相乾的,用戶進程各自有不同的頁表。而內核空間是由內核負責映射,它並不會跟著進程改變,是固定的。內核空間的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是被所有進程共享的,內核的虛擬空間獨立於其他程序。Linux中1GB的內核地址空間又被劃分為物理內存映射區、虛擬內存分配區、高端頁面映射區、專用頁面映射區和系統保留映射區這幾個區域。
對於x86系統而言,一般情況下,物理內存映射區最大長度為896MB,系統的物理內存被順序映射在內核空間的這個區域中。當系統物理內存大於896MB時,超過物理內存映射區的那部分內存稱為高端內存(而未超過物理內存映射區的內存通常被稱為常規內存),內核在存取高端內存時必須將它們映射到高端頁面映射區。Linux保留內核空間最頂部FIXADDR_TOP~4GB的區域作為保留區。當系統物理內存超過4GB時,必須使用CPU的擴展分頁(PAE)模式所提供的64位頁目錄項才能存取到4GB以上的物理內存,這需要CPU的支持。加入了PAE功能的Intel Pentium Pro及以後的CPU允許內存最大可配置到64GB,它們具備36位物理地址空間定址能力。由此可見,對於32位的x86而言,在3~4GB之間的內核空間中,從低地址到高地址依次為:物理內存映射區隔離帶vmalloc虛擬內存分配器區隔離帶高端內存映射區專用頁面映射區保留區。

『捌』 內存管理的基本問題

內存管理是指軟體運行時對計算機內存資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技術。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高效,快速的分配,並且在適當的時候釋放和回收內存資源。一個執行中的程式,譬如網頁瀏覽器在個人電腦或是圖靈機(Turing machine)裡面,為一個行程將資料轉換於真實世界及電腦內存之間,然後將資料存於電腦內存內部(在計算機科學,一個程式是一群指令的集合,一個行程是電腦在執行中的程式)。一個程式結構由以下兩部分而成:「本文區段」,也就是指令存放,提供CPU使用及執行; 「資料區段」,儲存程式內部本身設定的資料,例如常數字串。

技術簡介
內存可以通過許多媒介實現,例如磁帶或是磁碟,或是小陣列容量的微晶元。 從1950年代開始,計算機變的更復雜,它內部由許多種類的內存組成。內存管理的任務也變的更加復雜,甚至必須在一台機器同時執行多個進程。

虛擬內存是內存管理技術的一個極其實用的創新。它是一段程序(由操作系統調度),持續監控著所有物理內存中的代碼段、數據段,並保證他們在運行中的效率以及可靠性,對於每個用戶層(user-level)的進程分配一段虛擬內存空間。當進程建立時,不需要在物理內存件之間搬移數據,數據儲存於磁碟內的虛擬內存空間,也不需要為該進程去配置主內存空間,只有當該進程被被調用的時候才會被載入到主內存。

可以想像一個很大的程序,當他執行時被操作系統調用,其運行需要的內存數據都被存到磁碟內的虛擬內存,只有需要用到的部分才被載入到主內存內部運行。

『玖』 內存有幾種管理方式

3種 :
段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不固定)
頁式管理(每次分配的大小固定)
段頁式(整體分段,段內分頁,和整體分頁,頁內分段)

頁式管理:把主存分為一頁一頁的,每一頁的空間要比一塊一塊的空間小很多,顯然這種方法的空間利用率要比塊式管理高很多。

段式管理:把主存分為一段一段的,每一段的空間又要比一頁一頁的空間小很多,這種方法在空間利用率上又比頁式管理高很多,但是也有另外一個缺點。一個程序片斷可能會被分為幾十段,這樣很多時間就會被浪費在計算每一段的物理地址上(計算機最耗時間的大家都知道是I/O吧)。

段頁式管理:結合了段式管理和頁式管理的優點。把主存分為若干頁,每一頁又分為若干段。

『拾』 以下方法中哪些是內存管理的方法 垃圾回收

1.垃圾回收目的:Java語言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引入了垃圾回收機制,使c++程序員最頭疼的內存管理的問題迎刃而解,它使得Java程序員在編寫程序的時候不再需要考慮內存管理。由於有個垃圾回收機制,Java中的對象不再有「作用域」的概念,只有對象的引用才有「作用域」。垃圾回收可以有效的防止內存泄露,有效的使用空閑的內存。
ps:內存泄露是指該內存空間使用完畢之後未回收,在不涉及復雜數據結構的一般情況下,Java 的內存泄露表現為一個內存對象的生命周期超出了程序需要它的時間長度,我們有時也將其稱為「對象游離」。
2.
由於對象進行了分代處理,因此垃圾回收區域、時間也不一樣。GC有兩種類型:Scavenge GC和Full GC。
Scavenge GC
一般情況下,當新對象生成,並且在Eden申請空間失敗時,就會觸發Scavenge GC,對Eden區域進行GC,清除非存活對象,並且把尚且存活的對象移動到Survivor區。然後整理Survivor的兩個區。這種方式的GC是對年輕代的Eden區進行,不會影響到年老代。因為大部分對象都是從Eden區開始的,同時Eden區不會分配的很大,所以Eden區的GC會頻繁進行。因而,一般在這里需要使用速度快、效率高的演算法,使Eden去能盡快空閑出來。
Full GC
對整個堆進行整理,包括Young、Tenured和Perm。Full GC因為需要對整個堆進行回收,所以比Scavenge GC要慢,因此應該盡可能減少Full GC的次數。在對JVM調優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對於FullGC的調節。有如下原因可能導致Full GC:
1.年老代(Tenured)被寫滿
2.持久代(Perm)被寫滿
3.System.gc()被顯示調用
4.上一次GC之後Heap的各域分配策略動態變化

閱讀全文

與常用內存管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頸椎套的使用方法 瀏覽:750
切割玻璃瓶的簡便方法 瀏覽:618
蘋果手機流量限制下載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9
刷核桃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66
手機導航投屏電視的方法 瀏覽:742
琶音連接方法圖解 瀏覽:248
安培動態血糖儀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05
骨盆外測量檢查的方法 瀏覽:287
手機插入卡托的方法 瀏覽:128
馬刀鋸鋸片安裝方法 瀏覽:380
整形機使用方法 瀏覽:187
電腦庫管使用方法 瀏覽:320
怎麼按摩去皺紋的好方法 瀏覽:829
濕疹土方法治療 瀏覽:543
手機連電腦投屏方法 瀏覽:502
快速除油漬的方法 瀏覽:786
野生間質瘤二次手術治療方法如何 瀏覽:980
那種方法英語怎麼說 瀏覽:723
手電筒鑽安裝螺桿方法 瀏覽:364
低喉位唱歌技巧和方法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