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吸量管上端,把吸量管插入所吸量的液體離液面三分之一處,然後用洗耳球吸取液體超過刻度線,迅速拿右手食指按住,這時候一定要記得用濾紙擦拭吸量管(實驗操作考試的計分點),接著再輕輕松開右手食指使管內液體至0刻度線(進行這一操作時,吸量管管尖緊靠燒杯杯壁),最後將吸量管下端靠在容器內壁上,垂直放液,靜置10秒,如果是1mol的吸量管放完液體後還要用洗耳球吹一下,這樣才算OK~
㈡ 求助洗耳球的消毒方法
對產房使用的洗耳球在消毒供應中心的集中處置進行了探討,洗耳球因其特殊的結構(底部球形氣囊是盲端,唯一的開口就是頂部細管狀氣嘴),球囊及管狀氣嘴內殘留的分泌物不易被徹底清洗,成為交叉傳播疾病的潛在危險,因此做好洗耳球的清洗消毒工作,對預防新生兒交叉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㈢ 三通洗耳球使用方法
三通洗耳球使用方法:用手將球體內部空氣排出,將球嘴放入外耳道內,鬆手膿液便會被吸進球體內,如此反復數次,直到膿液吸凈為止。
注意事項
1、產品應避免雨雪浸淋,應保持清潔,禁止與酸、鹼、油類、有機溶劑等物質接觸,並距熱源1.5米以外。
2、本產品應貯存在乾燥通風的倉庫內,溫度在0-35℃,相對濕度不大於80%,並置地面0.2cm以上。
3、按上述條件貯存,本產品有效期為五年。
范圍
一般多用於吹走怕濕物體上的灰塵,例如清除鍵盤,電路板上的灰塵。在實驗室內,洗耳球主要用於移液管和吸量管定量抽取液體,洗耳球還可以把密閉容器里的粉末狀物質吹散。
洗耳球並不僅僅是分析試驗室的專用儀器,還用在很多場合:手錶、精密儀器修理店裡的修理工,經常拿洗耳球吸點酒精噴在金屬物表面,用來清洗部件;攝影愛好者常用洗耳球吹走鏡頭表面的灰塵;有些時候還用洗耳球吸水引流等等。
㈣ 洗耳球的使用方法
內容如下:用手將球體內部空氣排出,將球嘴放入外耳道內,鬆手膿液便會被吸進球體內,如此反復數次,直到膿液吸凈為止。
㈤ 洗耳球的使用方法
用手將球體內部空氣排出,將球嘴放入外耳道內,鬆手膿液便會被吸進球體內,如此反復數次,直到膿液吸凈為止。洗耳球是一種橡膠為材質的工具儀器。下面是球形,上面是管狀的儀器,用於快速大量吹出風來,最初用於醫院部治療耳疾病,主要用於吸量管定量抽取液體。
(5)吸耳球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保護洗耳球的注意事項:
產品應避免雨雪浸淋,應保持清潔,禁止與酸、鹼、油類、有機溶劑等物質接觸,並距熱源1.5米以外。
本產品應貯存在乾燥通風的倉庫內,溫度在0-35℃,相對濕度不大於80%,並置地面0.2cm以上。
按上述條件貯存,本產品有效期為五年。
㈥ 洗耳球和移液管怎樣配合使用
左手握洗耳球,右手
移液管,洗耳球握在手心,嘴朝下,右手用指尖捏主移液管,食指封閉移液管。配合時將移液管插入溶液,握緊移液管,排除空氣,將尖嘴 插入移液管上端,(注意插緊),利用洗耳球負壓,將溶液吸至刻度線上方,迅速用右手食指封閉移液管上端。放下吸二球,垂直提起移液管,左手用濾紙擦乾移液管, 慢松右手食指,使移液管中一體放至刻度(移液管嘴貼杯壁)
㈦ 如何使用測量液體體積的儀器
1. 量杯和量筒
量杯和量筒是一種精度要求不太高的量取液體體積的度量儀器。一般容量有5mL、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可根據需要選用,切勿用大容量的量杯和量筒量取小體積,這樣會使精度下降。量取液體時,應讓量筒放平穩,且停留15秒以上待液面平靜後,使視線與量筒(杯)內液體的彎月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偏高或偏低都會因讀數不準而造成較大的誤差(見圖1)。一般來講,量筒比量杯精度高一些。
2. 移液管和吸量管
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是一種准確量取一定體積液體精密度量儀器。移液管是定容量的大肚管,只有一條刻度線,無分度刻度線,所以到了刻度線即為定溫下的規定體積;一般容量有1mL、2mL、5mL、10mL、20mL、25mL、50mL、100mL等規格。
吸量管是一種直線型的帶分度刻度的移液管,管上標量為最大容量。一般有0.1mL、0.2mL、0.5mL、1mL、2mL、5mL、10mL等規格。例如5mL吸量管,最大容量為5.00mL,其分刻度為5.00、4.50、4.00……0;因此,它可移取0~5mL內任意體積的液體,精度比量筒高。
(1) 首先用洗耳球吸取1/4移液管容量的硫酸——重鉻酸鉀洗液,然後用手按住,將移液管處於水平,兩手托住轉動讓洗液潤濕全部管壁,從上口倒出洗液。再用自來水洗去殘存洗液,用蒸餾水洗數次後,最後用被移取的液體洗三次,每次用量約為移液管的1/4容積。
(2) 移液操作:
將移液管尖端插入被移取的溶液內,右(或左)手的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頸標線以上的地方,左(或右)手拿洗耳球,洗耳球的尖端插入管頸口,並使其密封,慢慢地讓洗耳球自然恢復原狀,直至液體上升到管頸標線以上,迅速移去洗耳球,立即以右手(或左手)食指按住管頸口,左(或右)手拿盛放被移取溶液的器皿(燒杯、容量瓶之類),使移液管垂直提高到管頸標線與視線成水平,左手拿的器皿口接在移液管尖嘴下,右(或左)手食指放鬆或用拇指及中指輕輕轉動移液管,使液面緩慢又平穩地下降,直至掖面的彎月面與標線相切,立即按緊食指,不讓液體流下;若尖埠有半滴穩住,應在原器皿內壁靠掉。
(3) 如果實驗要求更高的精度,還需要對移液管進行校正。
3. 容量瓶
容量瓶是一種為配製准確濃度溶液的液體度量儀器,它在一定溫度時刻度線內容積為規定體積:一般容量為10mL、25mL、50mL、100mL、200mL、250mL、500mL、1000mL、2000mL等規格。
容量瓶分磨口塞和塑料塞兩種,使用方法如下:
(1) 檢查瓶塞是否漏水?
在瓶中加部分水,塞緊塞子,左手拿瓶,右手頂住塞子,將瓶倒立,觀察瓶塞是否有漏水或滲水現象?若不漏也不滲,則將瓶塞旋轉180°再塞緊,重復上述操作,如不漏也不滲,則此瓶可用。
(2)洗滌:用硫酸——重鉻酸鉀洗液、自來水、蒸餾水將容量瓶及塞子洗凈。
(3) 配溶液操作:
①用固體物質配製溶液:
將稱好的固體放在燒杯中,倒入部分水溶解,溶完後,轉移到容量瓶中,再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3~5次,洗滌液合並到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3/4左右,先搖勻一下,再加水至刻度,塞緊塞子,用一手的食指頂住瓶塞,另一手握住瓶底(小容量瓶只要一隻手即可),將瓶橫放搖動,倒轉搖動數次,使瓶內溶液混合均勻。
②液體溶液稀釋成另一準確濃度:
用移液管移取一定體積溶液至容量瓶中,再加水,以下同①操作。
4滴定管
滴定管分酸式和鹼式兩種,除了鹼溶液放在鹼式滴定管中進行外,其它溶液都在酸式滴定管中進行。
酸式滴定管下端為一玻璃活塞,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塗凡士林操作:
將活塞取下,用濾紙揩乾,然後揩幹活塞槽;在活塞的大頭塗上一層很薄的凡士林,在活塞槽的小頭塗上一層很薄的凡士林,將活塞緊塞在活塞槽中,轉動活塞,使活塞與塞槽接觸處呈透明狀態且活塞轉動靈活為止。若接觸處有不透明的拉絲,需要重新進行塗油。套上橡皮圈,保護活塞不滑出塞槽。
(2)檢查是否漏水:
往滴定管中加水至零刻度附近,垂直架在滴定台上,觀察滴定管口是否滴水活塞與塞槽間隙處是否漏水?若不漏,則將活塞旋轉180°後再行檢查,若不漏水即可進行下步操作,若漏水需重新塗凡士林後再檢查。
(3)洗滌方法:
倒入硫酸—重鉻酸鉀洗液約1/4容積,慢慢傾斜旋轉滴定管,使管壁全部沾上洗液,然後打開活塞讓洗液充滿下端,再關閉活塞,將洗液從管口倒回貯存瓶,打開活塞,讓洗液全部倒回貯存瓶中。用自來水洗去殘存洗液,用蒸餾水洗3~4次,洗去Ca2+,Mg2+,Cl-等離子,最後用滴定液洗3次,即可裝滴定液。
(4)裝溶液及趕氣泡:
將溶液加到零刻度以上,將活塞開到最大,放出一些溶液,依靠重力使溶液充滿活塞下端,趕去氣泡,關上活塞。檢查下端是否還是有氣泡?若還有氣泡,可重新打開活塞,將滴定管由上向下加一下加速度,即可趕去氣泡,關上活塞。
(5)讀數操作:
滴定管是一種精密的液體度量儀器,因此,讀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操作。
滴定管應垂直架於滴定台上,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體彎月面下部實線的最低點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偏高或偏低都會帶來誤差。若滴定台太高,可將滴定管取下,用左(或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握住滴定管上部,讓滴定管依靠重力自然成垂直狀態,移至彎月面下部實線最低點與視線在同一水平面上讀數。50mL、25mL滴定管可讀至小數點後二位。
為了便於讀數,可製作「讀數卡」。在一張白卡中貼一張3×1.5cm的黑紙(或用黑墨水塗)即成讀數卡。讀數時,手持讀數卡放在滴定管背後,使黑色部分在彎月面下1mm左右,則彎月面反射成黑色,讀此彎月面的最低點。
像高錳酸鉀這樣的深色溶液,則讀取液面的最高點。
目前還有一種藍線滴定管,既滴定管內有一整條白色不透明玻璃,中間有一條藍線,則液體有二個彎月面相交於滴定管藍線的某一點。讀數時,視線應與此點處於同一水平面上。如為有色溶液,應使視線與液面兩側的最高點相切。
(6) 滴定操作:
滴定時,最好每次都從0.00mL開始,或接近於0.00mL的某一刻度開始,這樣可減少滴定管刻度不均勻帶來的誤差。滴定管最好在錐形瓶中進行,必要時可在燒杯內進行。
滴定管垂直地夾在滴定管夾上,下端伸入到錐形瓶口約1cm左右,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後,手指略微彎曲,手心空握,輕輕向內扣住啟開活塞,以免活塞松動,甚至於頂出活塞。右手握持錐形瓶,邊滴邊搖動,且向一方向作圓周旋轉,不能前後或上下振動,這樣易濺出溶液。開始滴定速度可快些,一般控制在每分鍾10mL左右,每秒約3~4滴,即一滴接著一滴,或成滴不成線。臨近滴定終點時,應一滴或半滴地加入,即加入一滴或半滴後用洗瓶吹入少量水洗錐形瓶壁,搖勻,再加入一滴或半滴,搖勻,直至指示劑變色而不再變化為止,即可認為終點到達。
鹼式滴定管下端接一橡皮管,內裝一玻璃圓球,連一尖嘴小玻璃管,代替玻璃活塞。使用方法除以下幾點不同外,其它均同酸式滴定管。
(1) 洗滌方法:
由於橡皮會被氧化劑腐蝕,所以用洗液洗時,將滴定管上口倒置於盛有洗液的燒杯中,將尖嘴口接在抽水泵上。打開抽水泵,輕捏玻璃球,待洗液徐徐上升到接近橡皮管處放開玻璃球,待洗液浸泡一段時間後,脫離抽水泵,拔去橡皮管,讓洗液流盡,然後用自來水沖洗,再用蒸餾水洗數次,裝上橡皮管和洗凈的玻璃球及尖嘴玻璃管,再用滴定液洗3次。
(2) 裝液和趕氣泡:
裝入滴定液至零刻度以上,將橡皮管向上彎曲,輕輕捏玻璃球,使液體慢慢上升到連通器而趕走氣泡,充滿橡皮管和尖嘴玻璃管。
(3) 捏滴定管的姿勢:
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後,捏橡皮管中部玻璃球所在部位稍上一些的地方,向右捏擠橡皮管,使橡皮管與玻璃球之間形成一條縫隙,溶液即可流出。但注意不能捏擠玻璃球下放的玻璃管,否則空氣進入,易形成氣泡。答案來自
㈧ 化學實驗中用的吹氣球為什麼叫洗耳球又不可以用來洗耳
因為洗耳球最初用於醫院部治療耳疾病,游泳後吸取耳內的進水。故叫洗耳球。
洗耳球一般多用於吹走怕濕物體上的灰塵,例如清除鍵盤,電路板上的灰塵。在實驗室內,洗耳球主要用於移液管和吸量管定量抽取液體,洗耳球還可以把密閉容器里的粉末狀物質吹散。
洗耳球並不僅僅是分析試驗室的專用儀器,還用在很多場合:手錶、精密儀器修理店裡的修理工,經常拿洗耳球吸點酒精噴在金屬物表面,用來清洗部件;攝影愛好者常用洗耳球吹走鏡頭表面的灰塵等等。
(8)吸耳球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用洗耳球吸取溶液的方法:
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移液管的上端,將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淺或太深,一般為10~20mm處,太淺會產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內弄臟溶液,太深又會在管外沾附溶液過多。
左手拿洗耳球,先把球中空氣壓出,再將球的尖嘴接在移液管上口,慢慢松開壓扁的洗耳球使溶液吸入管內,先吸入該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反復潤洗3次後,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㈨ 試管吸耳球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新購置的酒精燈應首先配置燈芯。燈芯通常是用多股棉紗線擰在一起,插進燈芯瓷套管中。燈芯不要太短,一般浸入酒精後還要長4—5cm。
對於舊燈,特別是長時間未用的燈,在取下燈帽後,應提起燈芯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輕輕地向燈內吹一下,以趕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氣。再放下套管檢查燈芯,若燈芯不齊或燒焦都應用剪刀修整為平頭等長。
(2)新燈或舊燈壺內酒精少於其容積1/2的都應添加酒精。酒精不能裝得太滿,以不超過燈壺容積的2/3為宜。(酒精量太少則燈壺中酒精蒸氣過多,易引起爆燃;酒精量太多則受熱膨脹,易使酒精溢出,發生事故。)添加酒精時一定要藉助個小漏斗,以免將酒精灑出。燃著的酒精燈,若需添加酒精,必須熄滅火焰。決不允許燃著時加酒精,否則,很易著火,造成事故。
(3)新燈加完酒精後須將新燈芯放入酒精中浸泡,而且移動燈芯套管使每端燈芯都浸透,然後調好其長度,才能點燃。因為未浸過酒精的燈芯,一經點燃就會燒焦。
(4)點燃酒精燈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圖6)。否則易將酒精灑出,引起火災。
(5)加熱時若無特殊要求,一般用溫度最高的外焰來加熱器具。加熱的器具與燈焰的距離要合適,過高或過低都不正確。與燈焰的距離通常用燈的墊木或鐵環的高低來調節。被加熱的器具必須放在支撐物(三腳架、鐵環等)上或用坩堝鉗、試管夾夾持,決不允許手拿儀器加熱。
(6)加熱完畢或要添加酒精需熄滅燈焰時,可用燈帽將其蓋滅,蓋滅後需再重蓋一次,讓空氣進入,免得冷卻後蓋內造成負壓使蓋打不開。決不允許用嘴吹滅。
不用的酒精燈必須將燈帽罩上,以免酒精揮發。
(7)酒精燈不用時,應蓋上燈帽。如長期不用,燈內的酒精應倒出,以免揮發;同時在燈帽與燈頸之間應夾小紙條,以防粘連。
使用注意事項:
(1)不能在燃著酒燈時添加酒精,酒精量不超其容積的2/3,也不能過少
(2)嚴禁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質.
(3)熄滅時用燈帽蓋滅,燈要斜著蓋住,否則有危險。
(4)不用時蓋好燈帽,以免燈芯留水難燃
(5)蓋燈帽時,要斜著蓋,否則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