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黃芪的使用方法

黃芪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8 16:31:54

A. 黃芪粉用法

每次取10~20克泡開水沖服黃芪粉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排毒,利水退水腫,治脾胃虛弱,治表虛自汗、盜汗,提氣,氣血不足。使用方法:泡水泡茶,煲湯。
每次用量10--30克。一天吃兩次,可以選在每天早起,晚睡前空腹服用一小勺(相當於啤酒蓋大小的量)

B. 都說黃芪能補氣補脾,那怎樣用效果更好呢

托瘡生肌,利尿的作用。另一種是蜂蜜拌炒的炙黃芪,有補中益氣,升陽的作用。所以,補脾肺之氣和補中健脾,應用炙黃芪,而非生黃芪,這點,大家應注意,不能混淆使用,影響療效。芪之分,並且它們之間的使用也有一絲差別,生黃芪側重於固表,托瘡排膿,生肌,利尿的作用,而炙黃芪側重於補中益氣的作用。所以,如果想用黃芪來補氣的話,最好就是使用炙黃芪。


又能入葯,比如經常感冒者就可以用黃芪泡茶喝來預防感冒。黃芪本身就具有補氣補脾的作用,但怎麼用效果更好,應從兩方面來考慮:一是選擇生用或炙用,二是選擇與哪些葯物配伍。黃芪對於脾胃氣虛,中氣下陷,以及氣不攝血導致的出血,以及氣虛發熱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應用時可以配伍黨參,當歸,升麻,柴胡等中葯,也可以與人參同用,增強補氣的作用。

C. 黃芪怎麼用補氣補脾

黃芪可以做成黃芪川芎粥,黃芪茶,黃芪煮雞,黃芪紅棗湯,黃芪芝麻煲大腸這樣就可以補氣補脾了。

很多人對黃芪的名字並不陌生。黃芪有很好的用途。如果使用得當,它對人體健康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教你幾種用黃芪製成的草葯食療,可以幫助你健脾益氣,提高身體素質。

黃芪30-60克,用開水沖泡代替茶葉。長期使用,可治療過敏性鼻炎。

4黃芪雞

生黃芪30克,雞肉1隻,重量約1000-1500克,加酒同煮。用於體虛、產後或病後虛弱、腎炎低蛋白血症。每天一劑,雞肉和湯。

5黃芪紅棗湯

生黃芪、紅棗各30克。每日1劑,吃紅棗湯,用於氣血不足,病後虛弱多病。

6黃芪芝麻大腸

豬大腸1對,黑芝麻10克,黃芪30克。將大腸洗凈,與後兩種口味一起燉,作伴食。益氣固拖可用於排便困難、肛門脫垂者。

以上六種中葯減肥食譜用黃芪製成,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當然最好在中醫的指導下操作,如果沒有症狀,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了解黃芪自身的體質和功效,並盡量對症用葯。

D. 黃芪怎麼用

「黃芪」是一味傳統的補氣要葯。葯性微溫,具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退腫的功效。
根據治病需要,年齡不限,可從小孩子到老年人都可以服用,你的同事對這不懂。你不用不好意思的。
女性身體從青春期開始,由於每月的一次月經排出,使製造血細胞的有效鐵質長期流失,而往往是沒有等到及時補充,以致幾乎每個女性都出現或輕或重的「缺鐵性貧血」。
雖然月經初潮若干年可會出現月經不準現象。但你是「一直膚色不好發黃,月經一直不準每次都往後退1個星期。」這就跟貧血有關系了。
你說適合你用嗎,當然可以服用。但我提倡還是偏於補血,可用《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加減,可配用黃芪、大棗助當歸生血,中醫謂「以氣領血、氣行血行」。或根據你身體情況,找中醫生給辯證施治。
(話外:大棗一直是補氣葯,到現在很多人卻把它說成補血了,悲哀!)
另外,黃芪還根據加工炮製不同分為「生黃芪」和「炙黃芪」(用蜂蜜炮炙),其作用也區分開來:「生黃芪」偏於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水退腫;「炙黃芪」偏於補氣升陽、益氣固表。你要用於補血,最好使用「炙黃芪」。
但黃芪葯性帶溫,凡身體具帶熱象,如發熱頭暈、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的不宜服用。
你說網上介紹「黃芪可以調節內里,改善膚色。」那不是中醫理論。或許由於黃芪具以上功效,氣血足而身體健,膚色就得以改善了吧。

E. 關於黃芪的使用

【黃芪
食療】
1.黃芪泡水最方便,味道有點像參,如果味道你不喜歡,你可以加幾顆紅棗試試,或許會增加點甜味。我在家就是用黃芪和紅棗一起燉了喝的。
2.黃芪燉雞湯。把黃芪和雞一起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其他的方法不是很簡便,你也不喜歡黃芪的味道,所以不一一列舉了~
【黃芪
食療作用】: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入氣分,可升可降;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行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效;
具有內傷勞倦,神疲乏力,脾虛泄瀉,肺虛喘嗽,胃虛下垂,久泄脫肛,陰挺,帶下,吐血,便血,崩漏
,表虛自汗,盜汗,水腫,血蓋,癰疽難潰或潰久不斂。

F. 黃芪是個寶,什麼時候泡水喝最好

孤燈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白發敲簪羞彩勝,黃芪煮粥薦春盤。東方烹狗陽初動,南陽爭牛到作團。老子從來興不淺,向隅誰有滿堂歡。」這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一年立春於病中招待朋友時寫的一首詩。詩中黃芪是一味人們熟知的補益良葯,也是食療佳品。下面我們就來了解黃氏的具體功效跟用法。

黃氏的具體功效

補中益氣

(1)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食少便溏、肢倦無力等症,常與黨參、白術、山葯同用。

(2)氣虛下陷、內臟下垂,如脫肛、子宮脫落、胃下垂等,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補中益氣湯。

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了。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另外感冒發燒時不要服用。




G. 黃芪泡水喝,一次放多少功效最好

黃芪這種中葯材相信很多朋友並不陌生,它的服用方法有很多,有大多數人都會用它來泡水喝,只是由於黃芪是一種中葯材,因此,很多人都不敢隨意操作,生怕泡水的用量不正確,會對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黃芪泡水一次放多少片。

黃芪泡水一次放多少片


大家都知道黃芪是一種功效作用非常不錯的中葯材,它的成分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多糖等物質以及微量元素,如果合理服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身邊大多數朋友在服用黃芪的時候應該都是用它來泡水喝的。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如果葯用黃芪泡水喝的話,一定要掌握好正確的用量,以免使用過多或過少會影響到黃芪的效果,其實黃芪泡水的用量是非常掌握的,只要每一次掌握在5到10克左右即可,然後用沸騰的開始沖泡,泡10到20分鍾就可以飲用了,還可以反復沖泡,一般建議反復沖泡2到3次就行了。

4、黃芪+金銀花,黃芪和金銀花一起泡水具有清熱瀉火、潤腸通便、養血補氣的功效,能夠增加人體的抗病毒能力,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節內分泌失調,針對女性朋友臉上的黃褐斑、老年斑等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為金銀花性涼,女性朋友在月經期間不宜食用,同時,含金銀花的茶飲不宜隔夜。

5、黃芪+紅景天,紅景天有補氣清肺、健腦養心、活血消腫的功效,紅景天性寒,適量地喝黃芪紅景天水不會上火,很適合氣虛體弱的朋友,可以用來治療感冒發熱、脾虛泄瀉等症狀,還可以增強免疫力,降低血壓,調節血糖。

溫馨提示:雖然黃芪這種葯物對於治療疾病和保健身體效果是比較不錯的,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法和用量才可以進行服用,另外,在用葯前,還應該向專業的醫生咨詢一下用葯期間的禁忌和注意事項,做好這些對我們的身體才是有好處的。

H. 請問,黃茋怎麼吃好

黃芪益氣補血,用來熬粥不錯。
做黃芪粥,要注意黃芪本身是不能吃下去的。要把黃芪通過中葯的「三煎三煮」方法熬成葯汁。用這個葯汁加大米煮粥。
第一步,取大約30克黃芪,加10倍的清水浸泡半小時,連水一起燒開,中火煮30分鍾,將葯汁潷出備用。
第二步,再加等量的清水燒開後煮15分鍾,再次潷出葯汁。
第三步,重復第二步的動作。
第四步,將煮過的黃芪葯渣撈出扔掉。將三次煮的葯汁放在一起,放入約100克的大米,煮成稀粥即成。
黃芪粥提氣作用很強,最適宜早上喝,喝完之後,一整天都會精神十足。

I.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黃芪的功效:黃芪有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1.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2.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心功能。
4.有降壓的作用,調節血糖,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輔助用葯,黃芪同時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
6.具有氧化性。黃芪的化學成分有:膜莢黃芪含黃酮、皂甙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如芒柄花黃素
及其葡萄糖甙、
7.病弱體虛的人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增強抵抗力,對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黃芪食療價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採挖,除去
須根、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用途: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於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癒合;消渴(糖尿病)

食用禁忌: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都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為什麼感冒不能喝黃芪粥呢?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它幫助身體關閉大門,不讓外邪入侵。可是當身體已經感受外邪的時候,就會變成閉門留寇,把病邪關在體內,無從宣洩了。同理,春天是生發的季節,人體需要宣發,吃黃芪就不太適宜了。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葯,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葯,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西方最新研究的結果也證實,服用黃芪的時候,最好不要服用環磷醯(cyclophosphamide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劑及抗腫瘤葯),否則互相會相剋。

食用方法:1、每天用黃芪1片,泡水喝。用黃芪1片,加枸杞子3粒,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2、取黃芪2片,煎湯。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3、還可以在燒肉、燒雞、燒鴨時,放一些黃芪,增加滋補作用,效果也不錯。

溫馨提示:黃芪泡水喝時,一定要剛燒開的開水,那樣才能夠泡出葯味,多次煮泡效果最好。煎煮效果更佳。

閱讀全文

與黃芪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辣椒鹼檢測方法 瀏覽:38
烏葯種植方法 瀏覽:177
平常如何側方入庫最笨方法 瀏覽:490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21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599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4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597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5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68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5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3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8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5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7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53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11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32
u盤擴展內存方法手機 瀏覽:37
除蟎包的最佳方法 瀏覽: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