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鋁硬化最常用的處理方法

鋁硬化最常用的處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8 13:51:07

『壹』 鋁件表面氧化和硬化的工藝區別是什麼

1、發生反應的化學方法不同。

硬化處理通常指噴沙或噴丸來實現的,主要調節表面組織的機械性能,,或為後續工藝做裝備,是物理方法。陽極氧化是化學方法。

2、導電性不同。

鋁件表面氧化出來理論上導電,硬化後理論上不導電。

3、適用場合不同。

氧化適用於裝飾為主;而硬化以功能為主,一般用於耐磨、耐電的場合。

(1)鋁硬化最常用的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1、加工硬化是強化金屬(提高強度)的方法之一,對純金屬以及不能用熱處理方法強化的金屬來說尤其重要。例如可以用冷拉、滾壓和噴丸等工藝,提高金屬材料、零件和構件的表面強度;或者零件受力後,某些部位局部應力常超過材料的屈服極限,引起塑性變形,由於加工硬化限制了塑性變形的繼續發展,可提高零件和構件的安全度。

2、所謂鋁的陽極氧化是一種電解氧化過程,在該過程中,鋁和鋁合金的表面通常轉化為一層氧化膜,這層氧化膜具有保護性、裝飾性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特性。從這個定義出發的鋁的陽極氧化,只包括生成陽極氧化膜這一部分工藝過程。

『貳』 鋁合金錶面怎麼樣處理才能變硬

衡量鋁合金硬度的參數有:鋁合金厚度、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氧化膜厚度等。具體因素分析如下:

1.型材自身厚度:試想,一個鋁合金的鋁皮,只有1mm厚,輕輕的用鐵錘一錘就壞掉了,就算後面的處理再好,也沒有什麼抗壓強度、屈服強度。

2.熱處理。

鋁合金熱處理包含:退火、淬火(固溶熱處理)、時效處理。

鋁合金熱處理不同於鋼的熱處理,但同樣是通過熱處理的方法,可以使鋁合金錶面的硬度增強。大致思路也是先將鋁合金淬火,然後時效處理,時效處理也就是放到自然溫度下面4~6晝夜(亦可人工時效處理),鋁合金的硬度和強度都會大大提高!

淬火處理是鋁合金加熱到450~460℃,保溫一段時間,保溫多久根據型材厚度決定。然後是冷卻時間,控制好冷卻速度,能夠有效的提高鋁合金的力學性能、抗腐蝕性等。

3.陽極氧化處理

通過電化學,使鋁合金錶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這層氧化膜可以防止鋁合金被進一步氧化,保證鋁型材長期顏色新鮮,有助於提升鋁合金的抗老化能力和表面硬度。

4.表面工藝處理

主要是電泳工藝和噴塗工藝,電泳工藝可以使鋁型材表面鍍上新的一層保護膜,增強表面抗腐蝕能力,而且能夠保證50年不褪色,漆膜的硬度也很高,可耐3H以上的鋁筆硬度刻畫。所以就再一次的提升了鋁型材表面的硬度。

綜上所述,從鋁型材的熱處理工藝,到後面的生產加工工藝,以及成為最後的鋁合金成品的過程中,可以一步一步的強化鋁型材本身的硬度。這就包含型材本身的硬度,型材表面的硬度。

『叄』 金屬表面加硬的方法有哪些

根據金屬的不同,方法也不同,如下:

一、陽極氧化
主要是鋁的陽極氧化,是利用電化學原理,在鋁和鋁合金的表面生成一層Al2O3(氧化鋁)膜。這層氧化膜具有防護性、裝飾性、絕緣性、耐磨性等特殊特性。

工藝流程:

單色、漸變色:

拋光/噴砂/拉絲→除油→陽極氧化→中和→染色→封孔→烘乾

雙色:

①拋光/噴砂/拉絲→除油→遮蔽→陽極氧化1→陽極氧化2 →封孔→烘乾

②拋光/噴砂/拉絲→除油→陽極氧化1 →鐳雕→陽極氧化2 →封孔→烘乾

技術特點:

1、提升強度

2、實現除白色外任何顏色

3、實現無鎳封孔,滿足歐、美等國家對無鎳的要求

技術難點及改善關鍵點:

陽極氧化的良率水平關繫到最終產品的成本,提升氧化良率的重點在於適合的氧化劑用量、適合的溫度及電流密度,這需要結構件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不斷探索,尋求突破。

產品推薦:

E+G弧形手柄,採用陽極氧化材質,環保、耐用。

二、電泳
用於不銹鋼、鋁合金等,可使產品呈現各種顏色,並保持金屬光澤,同時增強表面性能,具有較好的防腐性能。

工藝流程:

前處理→電泳→烘乾

優點:

1、顏色豐富;

2、無金屬質感,可配合噴砂、拋光、拉絲等;

3、液體環境中加工,可實現復雜結構的表面處理;

4、工藝成熟、可量產。

缺點:

掩蓋缺陷能力一般,壓鑄件做電泳對前處理要求較高。

三、微弧氧化
在電解質溶液中(一般是弱鹼性溶液)施加高電壓生成陶瓷化表面膜層的過程,該過程是物理放電與電化學氧化協同作用的結果。

工藝流程:

前處理→ 熱水洗→ MAO → 烘乾

優點:

1、陶瓷質感,外觀暗啞,沒有高光產品,手感細膩,防指紋;

2、基材廣泛:Al, Ti, Zn, Zr, Mg, Nb, 及其 合金等;

3、前處理簡單,產品耐腐蝕性、耐候性極佳,散熱性能佳。

缺點:

目前顏色受限制,只有黑色、灰色等較成熟,鮮艷顏色目前難以實現;成本主要受高耗電影響,是表面處理中成本最高的其中之一。

四、PVD真空鍍
全稱物理氣相沉積,是一種工業製造上的工藝,是主要利用物理過程來沉積薄膜的技術。

工藝流程:

PVD前清洗→進爐抽真空→洗靶及離子清洗→鍍膜→鍍膜結束,冷卻出爐→後處理(拋光、AFP)

技術特點:

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氣相沉積) 可以在金屬表面鍍覆高硬鍍、高耐磨性的金屬陶瓷裝飾鍍層

五、電鍍
是利用電解作用使金屬的表面附著一層金屬膜的工藝從而起到防止腐蝕,提高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及增進美觀等作用的一種技術。

工藝流程:

前處理→無氰鹼銅→無氰白銅錫→鍍鉻

優點:

1、鍍層光澤度高,高品質金屬外觀;

2、基材為SUS、Al、Zn、Mg等;成本相對PVD低。

缺點:

環境保護較差,環境污染風險較大。

六、粉末噴塗
是用噴粉設備(靜電噴塑機)把粉末塗料噴塗到工件的表面,在靜電作用下,粉末會均勻的吸附於工件表面,形成粉狀的塗層;粉狀塗層經過高溫烘烤流平固化,變成效果各異(粉末塗料的不同種類效果)的最終塗層。

工藝流程:

上件→靜電除塵→噴塗→低溫流平→烘烤

優點:

1、顏色豐富,高光、啞光可選;

2、成本較低,適用於建築傢具產品和散熱片的外殼等;

3、利用率高,100%利用,環保;

4、遮蔽缺陷能力強;5、可仿製木紋效果。

缺點:

目前用於電子產品比較少。

『肆』 表面硬化的處理方法

常用的表面硬化處理方法主要有滲碳、氮化、硬質陽極氧化、鍍鉻、表面淬火以及滲金屬等。 鋁的陽極氧化是以鋁或鋁合金作陽極,以鉛板作陰極在電解液中電解,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層。經過陽極氧化,鋁表面能生成厚度為幾個至幾百微米的氧化膜。這層氧化膜的表面是多孔蜂窩狀的,比起鋁合金的天然氧化膜,其耐蝕性、耐磨性和裝飾性都有明顯的改善和提高。採用不同的電解液和工藝條件,就能得到不同性質的陽極氧化膜。
. 表面淬火是指將工件表面一定深度范圍內迅速加熱到淬火溫度,然後迅速冷卻,在一定深度范圍內達到淬火目的的熱處理工藝。目的是在工件表面一定深度范圍內獲得馬氏體組織,而心部仍保持淬火前的組織狀態(調質或者正火狀態),從而使表面硬而耐磨,而心部又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主要用於中碳調質鋼和球墨鑄鐵制的機器零件。

『伍』 鋁合金強化手段

方式1、鋁合金冷變形強化,冷作硬化。強化程度隨變形度、變形溫度及材料本身的性質而不同。金屬鋁合金材料在再結晶溫度以下冷變形的方式。

方式2、細化組織強化。在鋁合金中添加微量元素細化組織。鑄造鋁合金中常加入微量元素作變質處理來細化合金組織,提高強度和塑性。變形鋁合金中添加微量鈦、鋯、鈹、鍶以及稀土元素,提高合金的強度和塑性的方式。

方式3、細化晶粒,從熔鑄開始改善鑄錠的晶粒度。加工硬化,抗拉強度提高,延伸率降低。鋁合金分為可熱處理強化合金和不可熱處理強化合金。

方式4、時效強化。時效過程中使合金的強度、硬度增高的現象稱為時效強化或時效硬化。鋁合金熱處理後可以得到過飽和的鋁合金基固溶體的方式。

方式5、固溶強化。合金元素加入純鋁中形成無限固溶體或有限固溶體,強度增加,塑性與抗壓力增加。常用銅、鎂、錳、鋅、硅、鎳等。鋁合金

方式6、過剩相強化。合金中過剩相的數量愈多,其強化效果愈好,但過剩相多時,由於合金變脆而導致強度、塑性降低的方式。當合金中加入的合金元素含水量超過其極限溶解度時,淬火加熱時便有一部分不能溶入固溶體的第二相出現稱之為過剩相。

『陸』 鋁合金錶面處理有哪幾種方法

1、噴砂,主要作用是表面清理,在塗裝(噴漆或噴塑)前噴砂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對附著力提高有一定貢獻,但貢獻有限,不如化學塗裝前處理。

2、鈍化是使金屬表面轉化為不易被氧化的狀態,而延緩金屬的腐蝕速度的方法。

3、著色:對鋁進行上色主要有兩種工藝:一種是鋁氧化上色工藝,另外一種是鋁電泳上色工藝。在氧化膜上形成各種顏色,以滿足一定使用要求,如光學儀器零件常用著黑色,紀念章著上金黃色等。

導電氧化(鉻酸鹽轉化膜)——用於既要防護又要導電的場合。

4、化學拋光化學拋光是利用鋁和鋁合金製作在酸性或鹼性電解質溶液中的選擇性自溶解作用,來整平拋光制年表面,以降低其表面粗糙度、PH的化學加工方法。

這種拋光方法具有設備簡單、不用電源,不受製件外型尺寸限制,拋興速度高和加工成本低等優點。鋁及鋁合金的純度對化學拋光的質量具有很大的影響,它的純度愈高,拋光質量愈好,反之就愈差。

5、化學氧化:氧化膜較薄,厚度約為0.5~4微米,且多孔,質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作為有機塗層的底層,但其耐磨性和抗蝕性能均不如陽極氧化膜;

鋁及鋁合金化學氧化的工藝按其溶液性質可分為鹼性氧化法和酸性氧化法兩大類。

按膜層性質可分為:氧化物膜、磷酸鹽膜、鉻酸鹽膜、鉻酸-磷酸鹽膜。

6、噴塗:用於設備的外部防護、裝飾,通常都在氧化的基礎上進行。鋁件在塗裝前應進行前處理才能使塗層和工件結合牢固,一般的有三種方法:磷化(磷酸鹽法)、鉻化(無鉻鉻化)、化學氧化。

7、電化學氧化,鋁及鋁合金的化學氧化處理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不消耗電能,適用范圍廣,不受零件大小和形狀的限制。氧化膜厚度約為5~20微米(硬質陽極氧化膜厚度可達60~200微米),有較高硬度,良好的耐熱和絕緣性,抗蝕能力高於化學氧化膜,多孔,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閱讀全文

與鋁硬化最常用的處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19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598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3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596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4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68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5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2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7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5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6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52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11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30
u盤擴展內存方法手機 瀏覽:36
除蟎包的最佳方法 瀏覽:24
瓷磚魚池漏水最簡單的補漏方法 瀏覽:16
智能化方法如何幫助開發軟體 瀏覽:360
卷閘門的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