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血液細胞常用染色方法

血液細胞常用染色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8 12:15:02

『壹』 瑞氏染色的步驟是什麼

操作步驟:

1.滴加瑞氏吉姆薩A液(約0.5ml-0.8ml)塗片上,並讓染液覆蓋整個標本染色1min;

2. 再將瑞氏吉姆薩B液加於A液上面(滴加量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風使液面產生漣漪狀,使兩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染血片時間可略短,染骨髓片時間應視細胞量多少而異)

3.水洗(沖洗時不能先倒掉染液,應以流水沖去,以防有沉渣沉澱在標本上),乾燥、鏡檢。

注意事項:

1. 染色時間須視何種標本,塗片厚度,有核細胞多少,何種細胞及室溫等而定;通常染血液塗片時滴加B液後染2-4分鍾,染骨髓片則應不少於8分鍾;氣溫較低時,可適當延長染色時間。染色結果如出現嗜酸性粒細胞變鹼,則考慮是否染色時間太長所致。

2.做骨髓塗片時,因為骨髓纖維蛋白含量較高,凝固較快,所以塗片過程要快。骨髓不可用草酸鹽抗凝,否則會使血細胞核變形,核染色質緻密,胞漿空泡形成,出現草酸鹽結晶。

3.染液量需充足,勿使染液蒸發乾燥,以防染料沉著於塗片上。

4.做細胞染色時,當天氣寒冷或濕度較大時,應於37℃溫箱中保溫促干,以免細胞變形縮小或在染色時脫片。

5.染料放置時間越長,染色效果越好。

6. 本試劑應由專業人員使用。

拓展資料

Wrfeht和Giemsa都於1902年報告了各自的新的血液學染色劑,其主要特點是在制備多色性亞甲藍(主要指天青B)方面做了改進,使血細胞和瘧原蟲著色較好,操作簡便。

上述染色法均是含伊紅和亞甲基藍衍生物的復合染料。在臨床檢驗工作中,瑞氏染色法常用於血液、其他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塗片中各種細胞的染色,有利於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及對細胞進行分類檢查。

【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分兩相進行,第一相是酸性染料伊紅與細胞中的鹼性物質如血紅蛋白、嗜酸性顆粒等結合;鹼性染料天青B與細胞中的酸性物質如核染色質(chro-matin)、特異中性顆粒、血小板及富含核蛋白的胞質結合。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紅在適宜條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一伊紅復合物(azure B-eosin complex),這種復合物是形成Romanowsky-Giemsa效應的基礎。

Romanowsky-Giemsa效應包括:①白細胞核染色質染成紫色,瘧原蟲的染色質染成紅色;②中性粒細胞的顆粒及血小板顆粒區染成紫色;③產生本效應必須有兩種染料參與,一種是天青B,另一種是伊紅。

Wittekind(1985)指出,天青B與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結合,而伊紅既與DNA分子中的陽離子部位結合,又與天青B結合,與天青B的結合力來源於電子供一受體的電子轉移力,天青B的甲氨基(-NHCHs)與伊紅分子中的叛基(-COOH)間形成氫鍵。因此,天青B是噻嗪類染料中能與伊紅形成復合物的最佳選擇,因為擁有四個甲基側鏈的亞甲藍不能以氫鍵與伊紅結合。

甲醇除作為染料的溶劑,能將瑞氏染料解離成帶正電荷的天青B和帶負電荷伊紅外,因其具有脫水力,還可將細胞固定為一定形態,並使蛋白沉澱為顆粒狀、網狀結構,增加細胞與染料的接觸表面,增強染色效果。

細胞中的各種有機物質(特別是蛋白質)、染料等對環境的州值非常敏感。如環境偏酸,氫離子增多,降低對鹼性染料的親和力;增強伊紅著色,出現異常紅染;相反,則可出現異常藍染。最佳環境應維持在PH值6 4~6、8.因此,必須使用緩沖溶液。

網路_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_醫學教育網

『貳』 瑞氏染色步驟

操作步驟:
1.滴加瑞氏吉姆薩A液(約0.5ml-0.8ml)塗片上,並讓染液覆蓋整個標本染色1min;
2.
再將瑞氏吉姆薩B液加於A液上面(滴加量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風使液面產生漣漪狀,使兩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染血片時間可略短,染骨髓片時間應視細胞量多少而異)
3.水洗(沖洗時不能先倒掉染液,應以流水沖去,以防有沉渣沉澱在標本上),乾燥、鏡檢。
注意事項:
1.
染色時間須視何種標本,塗片厚度,有核細胞多少,何種細胞及室溫等而定;通常染血液塗片時滴加B液後染2-4分鍾,染骨髓片則應不少於8分鍾;氣溫較低時,可適當延長染色時間。染色結果如出現嗜酸性粒細胞變鹼,則考慮是否染色時間太長所致。
2.做骨髓塗片時,因為骨髓纖維蛋白含量較高,凝固較快,所以塗片過程要快。骨髓不可用草酸鹽抗凝,否則會使血細胞核變形,核染色質緻密,胞漿空泡形成,出現草酸鹽結晶。
3.染液量需充足,勿使染液蒸發乾燥,以防染料沉著於塗片上。
4.做細胞染色時,當天氣寒冷或濕度較大時,應於37℃溫箱中保溫促干,以免細胞變形縮小或在染色時脫片。
5.染料放置時間越長,染色效果越好。
6.
本試劑應由專業人員使用。
拓展資料
Wrfeht和Giemsa都於1902年報告了各自的新的血液學染色劑,其主要特點是在制備多色性亞甲藍(主要指天青B)方面做了改進,使血細胞和瘧原蟲著色較好,操作簡便。
上述染色法均是含伊紅和亞甲基藍衍生物的復合染料。在臨床檢驗工作中,瑞氏染色法常用於血液、其他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塗片中各種細胞的染色,有利於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及對細胞進行分類檢查。
【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分兩相進行,第一相是酸性染料伊紅與細胞中的鹼性物質如血紅蛋白、嗜酸性顆粒等結合;鹼性染料天青B與細胞中的酸性物質如核染色質(chro-matin)、特異中性顆粒、血小板及富含核蛋白的胞質結合。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紅在適宜條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一伊紅復合物(azure
B-eosin
complex),這種復合物是形成Romanowsky-Giemsa效應的基礎。
Romanowsky-Giemsa效應包括:①白細胞核染色質染成紫色,瘧原蟲的染色質染成紅色;②中性粒細胞的顆粒及血小板顆粒區染成紫色;③產生本效應必須有兩種染料參與,一種是天青B,另一種是伊紅。
Wittekind(1985)指出,天青B與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結合,而伊紅既與DNA分子中的陽離子部位結合,又與天青B結合,與天青B的結合力來源於電子供一受體的電子轉移力,天青B的甲氨基(-NHCHs)與伊紅分子中的叛基(-COOH)間形成氫鍵。因此,天青B是噻嗪類染料中能與伊紅形成復合物的最佳選擇,因為擁有四個甲基側鏈的亞甲藍不能以氫鍵與伊紅結合。
甲醇除作為染料的溶劑,能將瑞氏染料解離成帶正電荷的天青B和帶負電荷伊紅外,因其具有脫水力,還可將細胞固定為一定形態,並使蛋白沉澱為顆粒狀、網狀結構,增加細胞與染料的接觸表面,增強染色效果。
細胞中的各種有機物質(特別是蛋白質)、染料等對環境的州值非常敏感。如環境偏酸,氫離子增多,降低對鹼性染料的親和力;增強伊紅著色,出現異常紅染;相反,則可出現異常藍染。最佳環境應維持在PH值6
4~6、8.因此,必須使用緩沖溶液。
參考資料:
搜狗網路_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_醫學教育網

『叄』 細胞膜 染色 該用什麼染料有什麼方法

對細胞膜染色需要的染料如下:
DiO(細胞膜綠色熒光探針),呈現綠色熒光。
熒光素雙醋酸酯(FDA),綠色熒光。
細胞染色方法:
PI (Propidium Iodide碘化丙啶)染色

是一種可對DNA染色的細胞核染色試劑,常用於細胞凋亡檢測.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是一種核酸染料(紅色),它不能透過完整的細胞膜,但凋亡中晚期的細胞和壞死細胞由於細胞膜通透性的增加,PI 能夠透過細胞膜而使細胞核染紅.用PI單一染色觀測培養細胞,只能表示細胞的壞死情況,而不是凋亡(當然晚期凋亡PI亦可著色)。但是如果您只是想知道細胞的死亡情況,而不是仔細區分壞死或凋亡,那麼PI單一染色也可以。

annexin-v染色

細胞凋亡早期,細胞膜標志發生改變.其中,磷脂醯絲氨酸
(Annexin-V,PS)外翻 ,Annexin-V 在Ca+存在的條件下與其高親和力特異性結合.這樣,Annexin-v 染色陽性,表示細胞處於早期凋亡狀態.Annexin-V結合不同的熒光抗體,就可以利用流式細胞儀、熒光顯微鏡以及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檢測細胞凋亡的發生。Annexin V用FITC標記發綠色熒光;如果用PE標記就發紅色熒光。

JC-1染色

JC-1是一種陽離子染料,可以在線粒體內聚集,低濃度時主要以單體(monomer)存在,發射光以綠光(~525nm)為主;而在高濃度時則可以形成多聚體(aggregation),發射光以紅光(-590nm)為主。線粒體本身存在一定的極性
(polarization),其外膜為負極,內膜為正極。電位差由Ca2+、Na+和H+流調控。當線粒體狀態良好時對JC-l攝取量少,因而在線粒體內主要以單體的形式存在綠光強度/紅光強度的比值較高。在線粒體發生去極化(depolarization)時,線粒內JC-l的濃度較高,多以多聚體的形式存在,綠光強度/紅光強度的比值降低。JC-1染色的綠光強度/紅光強度僅取決於線粒體的膜電勢(membrane potential),而與線粒體的形態、體積和密度都無關,因而能更好地反映線粒體的功能狀態。由於凋亡發生的早期存在線粒體的去極性,因此,JC-1染色被用於檢測凋亡的早期發生。其實驗方法如下。
JC-l染色非常簡單。首先可將成品JC-1以DMSO配成儲存液(1~5mg/ml),儲存於-20℃,用時以培養液稀釋至10ug/ml終濃度。對貼壁細胞可以直接棄去培養液,漂洗細胞後直接加入染色液,10-30min後在熒光顯微鏡下或者激光共聚焦下觀察。線粒體狀態好時細胞以綠色為主,當紅光信號增強時,紅綠相疊,以橙色為主。該染色運用於懸浮細胞時還可以通過流式細胞儀進行檢測,收集紅/綠信號強度,計算其強度比。

鈣黃綠素-AM(Calcein-AM):

Calcein -AM本身並不是熒光分子,但通過活細胞內的酯酶作用,Calcein -AM能脫去AM基,產生的Calcein能發出強綠色熒光(激發:490 nm,發射:515 nm)。因此Calcein -AM僅對活細胞染色

細胞活力鑒定——台盼藍染色法

原理:
細胞損傷或死亡時,台盼藍可穿透變性的細胞膜,與解體的DNA 結合,使其著色。而活細胞能阻止染料進入細胞內。故可以鑒別死細胞與活細胞。
用品:
1. 4%台盼藍母液:稱取4g台盼藍,加少量蒸餾水研磨,加雙蒸水至100ml,用濾紙過濾,4度保存。使用時。用PBS稀釋至0.4%。 2. 吸管、血細胞計數板、顯微鏡
步驟:
1、制備單細胞懸液。並作適當稀釋(106 細胞/ml) 2、染色:細胞懸液與0.4%台盼藍溶液以9:1混合混勻。 3、計數:在三分鍾內,用計數板分別計數活細胞和死細胞
台盼藍染色原理
通常認為細胞膜喪失完整性,細胞即可被認為已經死亡。台盼藍(Trypan Blue)是檢測細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試劑。健康的正常細胞能夠排斥台盼藍,而死亡的細胞,膜的完整性喪失,通透性增加,細胞可被台盼藍染成藍色。依據此原理,細胞經台盼藍染色後,可通過顯微鏡,直接鏡下計數或拍照後計數,實現對細胞存活率比較精確的定量分析。
試述台盼藍染發鑒別死活細胞的原理,試分析染色時間過長本來是活細胞也被染色的原因。死細胞的細胞膜無屏障作用,台盼藍馬上進入細胞而顯藍色。活細胞細胞膜有選擇透性,對台盼藍的透性小,進入細胞慢。若染色時間過長,台盼藍可能通過胞吞或胞飲作用進入細胞。

『肆』 常用的細胞染色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細胞染色方法有:

1、簡單染色法,常用鹼性染料如美藍等進行簡單染色;

2、革蘭氏染色法,主要包括結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脫色以及番紅復染四個過程;

3、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溶劑主要是由伊紅美藍組成;

4、吉姆薩染色法,吉姆薩染色原理與結果和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

5、細胞免疫熒光染色法,免疫熒光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

染色是生物顯微玻片標本製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先把破壞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再使用染色劑,將生物組織浸入染色劑內,使組織細胞的某一部分染上與其他部分不同的顏色或深度不同的顏色,產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觀察。

另外,銀染法也較常用。當組織塊浸入硝酸銀溶液中時,有的組織結構能直接把硝酸銀還原,使銀粒附於其上,呈棕黑色或棕黃色。有些結構本身對硝酸銀無直接還原能力,若加入還原劑,可使硝酸銀還原沉澱顯色。


(4)血液細胞常用染色方法擴展閱讀:

染色細胞固定有物理法與化學法,物理法為乾燥和火焰固定,化學法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1、偶氮偶聯法: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酶作用下,產生分解產物,再與重氮鹽結合引起偶氮偶聯,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證明酶的存在。

2、聯苯胺法:粒細胞和單核細胞中的過氧化物酶作用於過氧化氫,釋放新生態氧,使無色的聯苯胺形成藍色沉澱。

3、普魯士藍法:細胞內、外鐵與酸性亞鐵氰化鉀作用,形成藍色亞鐵氰化鐵沉澱。

4、雪夫反應:過碘酸氧化細胞內糖類中乙二醇基形成乙醛基,醛基與雪夫試劑作用,使無色品紅形成紅色沉澱。

5、金屬沉著法:其他尚有物理學方法,如脂溶性染料染色(顯示脂質)、熒光顯示、放射自顯影以及體外活體染色亦常用於臨床血液細胞學診斷。

『伍』 血細胞染色常用的瑞氏染色法的原理主要講一下瑞氏染液。

瑞氏染色法:用瑞氏染色液對細菌進行染色以便進行顯微鏡檢查的染色法

原理
甲醇具強大脫水力,可將細胞固定在一定形態及增加細胞結構表面積,提高細胞對染料吸收作用
同時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溫,加速反應

『陸』 血細胞不同染色方法的優缺點

紅細胞,也叫紅血球,無核,由造血幹細胞 生成,用於輸送氧氣
白細胞,也叫白血球,與淋巴等其他結構構 成免疫系統,可以吞噬對機體有害的細胞或 細菌病毒等
血小板,用於凝血,缺少血小板的先天病有 血友病等
血細胞很多分類您問哪一種?

『柒』 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推薦的血細胞染色法是什麼

《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推薦的血細胞染色法
瑞-吉復合染色

『捌』 血細胞染色方法是怎麼建立的

19世紀德國的化學工業、染料工業、制葯工業的發展十分迅速。1856年,英國化學家W.H.帕金首先發明了染料的人工合成方法。不久,德國化學家A.W.霍夫曼相繼合成了染料鹼性品紅和苯胺藍。人們在應用染料過程中發現,其不僅可以染色布料、毛皮,而且還可以染色布料、毛皮,而且還可以使動物組織著色。更有趣的是,有些染料能使某些特定的細胞而不是所有的細胞著色,還有一些染料能使一種細胞的某一部分而不是整個細胞著色。於是,染料成了科學家觀察有機體結構的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起初,能應用於有機體染色的染料為數不多,19世紀末,隨著德國染料工業的迅速發展,生產出了各種染料,極大地拓展了科學家觀察研究的范圍。醫學家開始用特殊染料使有機體的組織和細胞染色,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研究。

德國醫學家艾利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發明血細胞染色方法的。艾利希的叔父魏格特是德國著名的病理學家和組織學家,也是細菌和組織染色方法的創立者。他發明的許多人體組織和細胞的染色方法,有些一直尚用至今。艾利希在魏格特的影響下,自幼愛好動物學和化學。在大學學習階段,他就對化學染料與有機體組織細胞染色的關系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並開拓研究某些化學物質對動物組織的作用。他不僅對機體的化學過程充滿興趣,而且也十分關注機體中更小的成分——細胞的構造和成分。當時還很少有醫生將化學與醫學結合起來研究的,值得慶幸的是,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艾利希的老師沃爾德耶爾恰好持有這種觀點。沃爾德耶爾贊同艾利希的研究計劃,並鼓勵這個青年人在科學研究上走自己的路。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期間,艾利希就發表了萊於化學物質在體內的分布及其與葯物作用關系的論文。

雖然艾利希對用化學方法研究生命現象充滿興趣,但他對當時大學里死板的教學方法十分厭惡,所以艾利希經常逃課,尤其是化學課。結果是艾利希不能通過課程考試,不得不留級一年。然而,他並不懊惱,而是繼續將時間都傾注在搗弄各種染料上。由於專心研究,不修邊幅,以致於染料弄得到處都是。數年後,一位教授指著艾利希曾使用過的工作台說:「艾利希工作的痕跡實際上是不可摧毀的。」德國著名科學家羅伯特·科赫也時常提及一個有關艾利希的小故事:他去布雷斯勞大學鑒定白喉桿菌時,被邀請參觀實驗室。實驗室的負責人指著艾利希的辦公桌告訴他:這是艾利希的工作台。艾利希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染料師,但考試卻經常不極格。

當時,德國學生為了獲得學位,經常在幾所大學學習。艾利希曾在布雷斯勞大學、斯特拉斯堡大學、布賴斯高地大學、弗萊堡大學和萊比錫大學等多所學校學習過。在布雷斯勞大學時,他對實驗室的工作十分感興趣,他發明的染色技術揭示了許多細胞的基本構造。剛發現炭疽桿菌的科赫在布雷斯勞大學訪問時曾與艾利希探討了染色問題,從此,艾利希和科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艾利希不僅熱衷於實驗觀察,而且善於獨立思考。在大學學習期間,一次在觀察鉛中毒死者的組織變化時,他發現凡是生前診斷為嚴重鉛中毒病人的身體組織,在作屍體病理檢查時,把組織浸入含鉛溶液中,這些組織的細胞也最容易吸收和積蓄鉛。艾利希敏銳地意識到人體的不同組織和器官對特定的化學物質可能存在著不同的「親和力」。於是,他開始用各種染料對人體組織標本進行染色,以確定能使特定組織和細胞染色的染料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

1878年,艾利希在萊比錫大學畢業並獲醫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是關於染料應用於顯微鏡觀察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主要內容是關於如何應用各種苯胺染料進行動物組織染色的理論和技術。這一問題包含了艾利希關於染料和染色方法的許多設想:實際上已經奠定了他今後為醫學做出巨大貢獻的思想基礎。1891年,艾利希在一本關於有機體組織對染料的不同反應的著作中,介紹了血細胞的染色方法。1898年,他與同事又合作出版了一本論貧血的著作,總結了正常和病理情況下對血液的觀察,內容包括血液觀察的方法學、正常和病理情況下的紅細胞、各種白細胞、淋巴細胞以及白血病的細胞特點等。

在研究過程中,艾利希發現染料分為酸性、鹼性和中性三類,不同的染料對於白細胞內的顆粒染色結果不同,由此他第尋次提出了白細胞的分類方法。艾利希因為這些著名的觀察和方法學的建立,被譽為現代血液學的奠基人。

『玖』 細胞染色最常見的方法是什麼

細胞染色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即:1.簡單染色法,常用鹼性染料如美藍等進行簡單染色;2.革蘭氏染色法,主要包括結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脫色以及番紅復染四個過程;3.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溶劑主要是由伊紅美藍組成;4.吉姆薩染色法,吉姆薩染色原理與結果和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6.細胞免疫熒光染色法,免疫熒光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抗體之間的特異性結合。

『拾』 求各種生物學染色法

(1)巴氏染色法:本法染色特點是細胞具有多色性顏色,色彩鮮艷多彩。塗片染色的透明性好,胞質顆粒分明,胞核結構清晰,如鱗狀上皮過度角化細胞胞質呈橘黃色;角化細胞顯粉紅色;而角化前細胞顯淺綠色或淺藍色,適用於上皮細胞染色或觀察陰道塗片中激素水平對上皮細胞的影響。此方法的缺點是染色程序比較復雜。
(2)蘇木精—伊紅(hemotoxylin eosin,HE)染色法:該方法染色透明度好,核與胞質對比鮮明。染色步驟簡便,效果穩定。適用於痰液塗片,觖質核呈紫藍色,胞質淡玫瑰紅色,紅細胞呈淡硃紅色。
(3)瑞特—吉姆薩染色法(wrightgiemsaatain);本方法多用於血液,骨髓細胞學檢查。胞質內顆粒與核安危質結構顯示較清晰。操作簡便。

閱讀全文

與血液細胞常用染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21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598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4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596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5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68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5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3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7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5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7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52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11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30
u盤擴展內存方法手機 瀏覽:37
除蟎包的最佳方法 瀏覽:24
瓷磚魚池漏水最簡單的補漏方法 瀏覽:16
智能化方法如何幫助開發軟體 瀏覽:361
卷閘門的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