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安琪甜酒麴怎麼用
在糯米蒸好後,均勻的撒在熟糯米上即可,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糯米500g、酒麴2g、涼白開若干、桂花蜜1勺、枸杞若干
製作步驟:
1、糯米在水中浸泡過夜,瀝干
Ⅱ 安琪甜酒麴蒸饅頭怎麼使用
原料:安琪甜酒麴20克、麵粉2000克、白糖10克、劑子20克、水1000克。
步驟:
1、麵粉放在一個盆里備用,裡面加入白糖適量攪勻。
2、將安琪甜酒麴放在一個小碗里,用水稀釋後倒入盆中和成面團,然後下劑子揉成饅頭,醒發膨脹後,蒸20分鍾即可。
Ⅲ 安琪酒麴怎麼用
用安琪酒麴自製甜酒釀(米酒、醪糟)
原料:糯米、安琪的甜酒麴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一夜,用手能將糯米粒攆碎的程度就可以。
主要是利用甜酒麴中根霉極強的糖化性能。例如醬品的製作,它是以澱粉質和蛋白質材料作為主要原料,在製作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黴菌株產生的糖化霉系和蛋白酶系,通過糖化作用,將澱粉質分解成糖;通過蛋白酶系對蛋白質的水解發酵作用,產生各種氨基酸,這樣就形成了醬類的甜味和鮮味。然後再通過酵母的酒精發酵作用和細菌的乳酸發酵作用,就得到了風味各異的醬品。
【參考資料】
米酒麴-網路
Ⅳ 酒麴的使用方法
你可在瀘州瑞華生物 制曲官網 查看
Ⅳ 米酒麴的使用方法:
將米浸泡16--24小時,浸泡至用手碾即碎(大米不用浸泡)。蒸熟後降溫至35攝氏度左右,撒曲加冷開水拌勻,裝入器皿於30攝氏度左右,保溫24--36小時,有酒香味即可食用。
甜酒麴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根霉是藻菌綱、毛霉目、毛霉科的一屬,它能產生糖化酶,將澱粉水解為葡萄糖。根霉在糖化過程中還能產生少量的有機酸(如乳酸)。甜酒麴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於製作甜酒釀,但甜酒麴以及用它製作的甜酒釀還有廣泛的作用。
甜酒麴主要用於製作甜酒釀,在甜酒釀製作過程中,甜酒麴是主要的發酵制劑。甜酒麴是糖化菌及酵母制劑,其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根霉、毛霉及少量酵母。在發酵過程中糖化菌首先將糯米中的澱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接著少量的酵母又將葡糖糖經糖酵解途徑轉化成酒精。這樣就製成了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甜酒釀。
甜酒釀是米酒麴的最初產品,它是各類酒類製作的雛形,除了食用外,還有兩種用途,一是作為料酒使用,如川式火鍋,豆瓣醬中添加;二是製作饅頭,如河南周口的米酒饅頭、浙江金華的米酒饅頭。另外,甜酒麴還可以在調料發酵中使用,因此,甜酒麴的用戶有甜酒釀工廠、家庭、餐飲單位、調料生產單位。
甜酒釀作為料酒使用,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口感的獨特的風味,在調味的過程中,它既具有一定的酒香,又有酸、甜的口味,能起到處腥膻異味、提鮮增香等作用,使菜餚風味獨特,口味柔和,已經成為烹飪菜餚時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川菜的調味名甲天下,甜酒釀也功不可沒,如川味冷盤蔥酥鯽魚的製作。
甜酒釀在製作饅頭中使用,最主要的代表在河南周口和浙江金華,具有很強的地方傳統色彩,一般都稱之為米酒饅頭。米酒饅頭的製作方法有很多種,有的是直接利用甜酒麴長時間發酵面團,製作饅頭;有的是利用甜酒釀中的酒水作為面團用水,在添加適當的酵母,製作饅頭,這種發方法在金華最典型;還有的是將甜酒釀和麵粉共同長時間發酵,製作饅頭。雖然方法不盡相同,但這些饅頭都具有甜酒釀特有的醇香風味,而且口感細膩,是非常具有民族傳統特色的食品。
甜酒麴用於調料發酵,主要是利用甜酒麴中根霉極強的糖化性能。例如醬品的製作,它是以澱粉質和蛋白質材料作為主要原料,在製作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黴菌株產生的糖化霉系和蛋白酶系,通過糖化作用,將澱粉質分解成糖;通過蛋白酶系對蛋白質的水解發酵作用,產生各種氨基酸,這樣就形成了醬類的甜味和鮮味。然後再通過酵母的酒精發酵作用和細菌的乳酸發酵作用,就得到了風味各異的醬品。
由此看來,甜酒麴及甜酒釀的用途的確十分廣泛,當然,甜酒麴及甜酒釀的用途也未必只有這些,還需要我們在生活和研究中不斷的發現和創新。
甜酒釀
甜酒釀系用上等糯米釀制而成,在黃山市城區或集鎮的街頭巷尾,常可以看見有人挑擔子叫賣。擔子兩頭是兩只石鼓形的竹籃,竹籃上的蓋子中間鑲著玻璃,玻璃下面放著一碗碗米酒釀。那米酒釀中間還有一個凹坑,裡面溢滿了甜酒汁。
甜酒釀的做法很講究,吃法也分為兩種。涼吃:在炎炎夏日吃上一碗,自是五腑透涼;熱吃:則在冬天將酒釀與金絲琥珀蜜棗或雞蛋一起煮沸,吃起來又香又甜,令人寒意頓消。
Ⅵ 古代用"曲"如何造酒呢
用酒麴釀酒是我國的特色,古人如何用曲值得研究。
曲是糖化發酵劑,在古代,將其看作發酵的引物。在古時,釀酒的關鍵步驟之一就是先將酒麴製成這種引物,酒麴的使用是否得當往往決定釀酒的成敗。因為古代的酒麴都是天然接種微生物的,極易污染雜菌。
古代用曲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先將酒麴泡在水中,待酒麴發動後(即待曲中的酶制劑都溶解出來並活化後),過濾曲汁,再投入米飯開始發酵,這稱之為浸曲法;另一種是酒麴搗碎成細粉後,直接與米飯混合,這不妨稱之為「曲末拌飯法」。浸曲法可能比曲末拌飯法更為古老。浸曲法大概是從櫱(谷芽)浸泡糖化發酵轉變而來的。浸曲法在漢代甚至在北魏時期都是最常用的用曲方法,這可從<<齊民要術>> 中廣泛使用浸曲法得出這一結論。
古代懂得浸曲之水應根據不同的季節而應分別處理。冬季釀酒取來的水可以直接浸曲;春天後,氣溫較高,水不幹凈,需將水煮沸,沸水也不能直接浸曲,需冷卻後才能浸曲(沸水會將曲中的微生物燙死,酶也會失活)。
浸曲,也有講究,應根據季節,水溫確定浸曲時間。以保證浸曲的效果。
酒麴是用發霉的穀物製成的,用酒麴中所含的酶制劑將穀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釀酒加曲,是因為酒麴上生長有大量的微生物,還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澱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穀物中的澱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櫱也含有許多這樣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將櫱本身中的澱粉轉變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轉變成乙醇。同時, 酒麴本身含有澱粉和蛋白質等,也是釀酒原料。
Ⅶ 酒麴怎麼用
酒麴的起源已不可考,關於酒麴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書經·說命篇>>中的「若作酒醴,爾惟曲櫱」。從科學原理加以分析,酒麴實際上是從發霉的穀物演變來的。酒麴的生產技術在北魏時代的<<齊民要術>>中第一次得到全面總結,在宋代已達到極高的水平。主要表現在:酒麴品種齊全,工藝技術完善,酒麴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發酵力都很高。現代酒麴仍廣泛用於黃酒,白酒等的釀造。在生產技術上,由於對微生物及釀酒理論知識的掌握,酒麴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台階。原始的酒麴是發霉或發芽的穀物,人們加以改良,就製成了適於釀酒的酒麴。由於所採用的原料及製作方法不同,生產地區的自然條件有異,酒麴的品種豐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國酒麴的種類和製造技術基本上定型。後世在此基礎上還有一些改進。
Ⅷ 醇中醇酒麴如何
醇中醇酒麴已有20多年的品牌操作簡單 使用方法如下 本品適用於液態生料 熟料可用 ,對糧食及含澱粉和糖類植物的常溫發酵,生產純糧白酒之用。本品為超濃縮生物制劑,具有:活性強(>40000u/g),澱粉轉化率高(97%以上),出酒率高(按50%計算,百斤大米可產白酒80~100斤;百斤玉米可產白酒65~73.6斤),
二、使用方法及用量:
本品使用操作簡單、安全、衛生、穩定。百斤粉碎後的糧食發酵用量為:0.6~0.7市斤/百斤(即100:0.6~0.7)發酵溫度適用於18℃~40℃,最佳發酵溫度:25℃~28℃恆溫。
三、生產工藝流程簡介
將糧食按1.5~2.5mm細度粉碎後,按糧食水、酒麴比例:100:250;0.6~0.7混合發酵,發酵室溫度在25℃~28℃,溫差在1℃之內時,發酵7~15天完成,上專用「蒸餾設備」蒸餾出酒
Ⅸ 安琪的甜酒麴怎麼用好啊
教你製作超甜米酒
甜酒,又稱糯米酒、米酒、酒釀、醪糟,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發酵食品,已有二千多年的使用歷史,是老百姓喜愛的一種營養保健食品。
甜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糯米,以天然微生物純酒麴發酵而成,含有40%以上葡萄糖、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有活氣養血、活絡通經、補血生血以及潤肺之功效。釀制後口味香甜醇美,營養成分更易於人體吸收,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消化。是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補氣養血之佳品。我國許多地方都有坐月子的產婦、大病初癒者食用甜酒的風俗。甜酒還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進血液循環、潤膚的功效。甜酒適宜范圍很廣,一年四季均可飲用。
下面說說具體的製作方法:
特別說明:製作米酒使用的器具一定要清潔,特別是萬萬不得沾油,雙手一定要清潔。
准備用料:
1、根據發酵容器的大小和酒麴的發酵用米量來決定米的多少。一般一袋安琪甜酒麴一次可做3-5斤米(最好用圓型的糯米),現以2.5斤糯米為例;
2、安琪甜酒麴半包(4克);
製作過程:
一、淘洗米:一般淘洗3-5遍,洗掉粉塵,盡量使水看起來清爽一些。
二、浸米:淘洗干凈的米放入清水淹沒浸泡。夏季泡5個小時,冬季泡10-20個小時;泡至用手能碾碎後成粉末狀時即可。泡的的目的是為了讓米吸足水份和在蒸的時候熟的更透。泡好後撈出瀝干水份。
看看是否泡透了
三、蒸飯:撈出糯米瀝干水份。
瀝水
在蒸架上墊上紗布,再將糯米倒入鋪平。(因為紗布不夠大,因此用了兩塊紗布)。
把米放入蒸鍋內
開火燒水至沸騰有蒸汽時再大火蒸20分鍾斷火,米不可蒸的太生,也不可蒸的太爛以免影響米的後期發酵。(不管你採用什麼廚具,總之一定要把米蒸熟蒸透。有些朋友沒有蒸具,那就可以用電飯鍋把米煮熟,不過這樣做出來沒蒸出來的效果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的方法)。
蒸飯
飯蒸好了
四、糯米蒸透後,倒在可瀝水的容器內(如洗菜藍)攤開,用較多的涼開水從糯米上淋下過濾(也可採用自來水,視衛生情況而定,建議使用涼開水或瓶裝水),使糯米淋散瀝冷。(目的在於不讓糯米粘在一起,做出來後會更好,瀝冷不是完全冷喲,保留一定的溫度,手摸著溫溫的最好)。
五、將蒸熟涼透的糯米舀入陶制或玻璃容器中(沒有這兩種材質的容器朋友可採用其它材質容器,但不要使用塑料容器。),把酒麴撒入飯中與飯混合均勻。也可用一點點溫水將酒麴化開後再淋入飯中,混合更均勻(混合均勻是為了更利於發酵)。然後,再將飯抹平並在米飯的中心部位掏出一個酒窩便於觀察發酵的變化(呵呵知道有的人小臉蛋上的坑坑叫酒窩的來歷了吧),最後再均勻地澆一碗清水。
蓋上蓋或者用保鮮膜包住口,外面用保溫材料(如毛巾被什麼的)裹上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溫度一般應在30℃~32℃之間,一般36~40小時就可以吃了。
放暖氣旁邊
保溫
注意:在酒釀做好之前,盡量不要再搬動。發酵中途可以用手摸容器外壁是否發熱,發熱就是好現象,發酵過程中溫度是最重要的一環,一般保持在30℃~32℃之間,可以把它放在暖氣邊上,或再在容器邊上放個熱水袋,中途可以換熱水。放置24~48小時即可。發酵過程中最好伸手去被窩里測測溫度,如果裡面太過熱,就將被子撤開晾一會,不然醪糟做好後會偏酸。溫度過高和發酵時間過長都會導致醪糟變酸。另有一個就是有不少朋友提出製作中長白毛現象,原因為:1、溫度過高導致發酵出現異常,行話稱之為「燒包」;2、另一原因就是酒麴量不夠以致糯米未很好的發酵導致長白毛。所以在這里建議初次沒經驗的朋友做的時候酒麴可以適當比原比例多放一點。發酵時間到了後,開蓋看看,如果那中間挖的洞洞里有了半酒窩的醪糟汁,就立即取出,這時已可以食用了,但是,這時味道可能不是很好,淡淡的,再在常溫下存放兩三日就可以吃了。如果酒窩里無論多長時間都沒有汁的話,那就是說,你的醪糟做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