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礦井通風機反風的方法有哪幾種
礦井通風機反風的方法有:
1、地道反風法。
2、利用備用主要通風機做通路的反風方法。
3、調整動葉角度方法。
4、調整倒葉角度並反轉的方法。
5、反轉的方法。
6、全礦性反風。
7、區域性反風。
8、局部性反風。
(1)礦井常用的調風方法擴展閱讀:
1、全礦性反風
實現全礦總進、回風井及采區主要進、回巷的風流全面反風的反風方式叫做全礦性反風。
當礦井井口附近、井筒、井底車場(包括井底車場主要硐室)和與井底車場直接相通的大巷(如中央石門和運輸大巷等)發生火災時應採用全礦性反風。
全礦性反風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設專用反風道反風。
(2)利用備用通風機進行反風道反風。
(3)採取通風機反轉反風。
(4)大多數煤礦採用反風道反風和反轉風機反風兩種方法。
2、區域性反風
在多進風、多回風井的礦井一翼(或某一獨立通風系統)進風大巷中發生火災時,通過調節一個或幾個主要通風機的反風設施,可實現礦井部分地區內的風流反向的反風方式叫做區域性反風。
3、局部性反風
當采區內發生火災時,礦井主要通風機保持正常運行,通過調整采區內預設風的開關狀態,實現采區內部分巷道風流的反向,把火災煙流直接引向回風道的反風方式叫做局部性反風。
❷ 什麼是礦井通風方式 主要有哪幾種基本類型
指礦井進風井和出風井的布置方式。根據礦井進、回風井布置形式的不同,礦井通風方式分為以下三種基本類型:
(1)中央式通風。中央式通風是指風井和回風井大致位於井田走向的中央,中央式通風又分為中央並列式和中央邊界式兩種形式。
(2)對角式通風。對角式通風是指進風位於井田中央,回風井分別位於井田淺部走向兩翼邊界采區的中央,對角式通風又分為兩翼對角式和分區對角式兩種形式。。
(3)混合式通風。混合式通風是大型礦井和老礦井進行深部開采時常用的一種通風方式。一般進風井和回風井由3個或3個以上井筒或斜井按(1)、(2)兩種方式組合而成,分為中央分列與對角混合式、中央並列與對角混合式、中央並列與中央分列混合式三種形式。
❸ 什麼是礦井通風方法
答:指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方法。 答:進風井和出風井並列位於井田走向中央的通風方式。 答:進風井位於井田走向的中央,出風井位於井田沿邊界走向中部的通風方式。 答:進風井位於井田中央,出風井位於兩翼,或出風井位於井田中央,進風井位於兩翼的通風方式。 答:井田中央和兩翼邊界均有進、出風井的通風方式。通風機工況點:通風機個體特性曲線與礦井風阻特性曲線在同一坐標圖上的交點。 答:通風機個體特性曲線與礦井風阻特性曲線在同一坐標的交點。 答:來自地面的新鮮空氣和井下產生的有害氣體及浮塵的混合體。 答:礦井空氣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和風速等反映的綜合狀態。 答:送到採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風地點的風量之總稱。 答:礦井有效風量占礦井總進風量的百分數。 答:礦井生產過程中,為供人員呼吸,稀釋和排除有害氣體、浮塵,創造良好氣候條件所需要的風量。 答:利用自然風壓對礦井或井巷進行通風的方法。 答:利用局部通風機或主要通風機產生的風壓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方法。 答:利用礦井主要通風機產生的風壓和通風設施向採掘工作面和硐室等用風地點供風的通風方法。 答:利用空氣中分子的自然擴散運動,對局部地點進行通風的方式。 答:井下各用風地點的回風直接進入采區回風巷或總回風巷的通風方式。 答:井下用風地點的回風再次進入其他用風地點的通風方式。 答:通風機向井下或風筒內壓入空氣的通風方法。 答:通風機從井下或局部用風地點抽出污濁空氣的通風方式。
❹ 常見的礦井通風方法有幾種
根據主要通風機的工作方式不同,礦井通風方法分為以下三種:
(1) 壓入式通風――是將礦井主要通風機安設在地面,向礦井用壓風方式供風,使整個通風系統在壓入式主要通風機作用下,形成高於當地大氣壓力的正壓通風.
(2) 抽出式通風――是將礦井主要通風機安設在地面,對礦井向外抽出空氣,使進風側處於低負壓的通風方法.
(3) 抽壓混合式通風――是將地面新鮮空氣由壓入式主要通風機送往井下,污風由抽出式主要通風機排出井外.
❺ 礦井常用的通風設施有幾種各有什麼作用求解答
礦井常用的通風設施有風門、密閉、風橋、測風站等四種.
風門按用途分為永久性風門、臨時性風門以及帶調風窗用來調節風量的調節風門.風門是用以在需要通車和行人的巷道隔斷風流或調節風量的設施.
密閉是在不許通車、行人的巷道截斷風流的設施.永久性密閉應以磚、石、水泥等材料構築;臨時密閉則用木板、坑木、黃泥構築.
風橋的作用是使分別從兩巷道流經的新鮮風流與乏風流交叉相遇時,採用立體交叉方式分開通過的構築物.
測風站是指固定的測風地點.
❻ 如何改變主要通風機總風阻值對礦井總風量進行調節
改變主要通風機總風阻值主要的方法是:在主要通風機風硐內設置調節閘門,將閘門開口增大,可減少總工作風阻,增加礦井總風量;反之,將閘門開口減小,可增加總工作風阻,減小礦井總風量。風硐閘門調節法是礦井總風量調節的主要方法。但是,風流通過閘門,將增加一定的無效功率。
❼ 礦井局部通風機通風巷道貫通後,通風系統調整需要採取什麼措施
1.長度不超過6m,入口寬度不小於1.5m的巷道都可以採用擴散通風。 (對 )
2.採掘工作面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得低於20%。 ( 對 )
3.斷面越大,通風阻力越大。 ( 錯 )
4.井下巷道風流中氧氣濃度小於17%時,不準人員入內。 ( )
5.箕斗井兼作回風井時,其漏風率要小於20%。 ( 錯 )
6.局部通風機的吸入風量要大於進風側的風量。 ( 錯 )
7.按井下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鍾供給風量不得少於4m3/min。 ( 對 )
8.濕度計是用來測量空氣絕對濕度的儀表。 ( 錯 )
9.角聯風路的風向容易發生逆轉是因為該風路的風阻太大。 ( 錯 )
10.當局部通風機採用正壓通風時,因為風筒內絕對壓力大於風筒外同標高絕對壓力,所以常稱之為正壓通風。 ( 對 )
11.《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回風口不得小於10m。 ( 對 )
12.採煤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都必須採取獨立通風。 ( 對 )
13.煤巷、半煤巷掘進工作面應採用壓入式,不得採用抽出式通風方式。 (錯 )
14.岩巷掘進工作面可採用混合式通風方式。 ( 錯 )
15.一台局部通風機不得同時向兩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 對 )
16.長度不超過6m的掘進巷道可以採用擴散通風。 ( 錯 )
17.U型通風系統是煤礦井下回採工作面常用的一種通風方式。 ( 對 )
18.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採掘工作面串聯通風次數不得超過1次。 ( 對 )
19.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井下機電硐室都必須有獨立的通風系統。 ( 對 )
20.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的採煤工作面不得採用下行通風。 ( 對 )
21.中央並列式較中央邊界式通風方式通風距離短、通風阻力小。 ( 對 )
22.井下爆破材料庫每小時通過的風量不得小於其容積的4倍。 ( 對 )
23.當礦井某一地區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時,為防止災害擴大,可採取區域性反風。 ( 錯 )
24.一般巷道在貫通相距20m前,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作業。 ( 錯 )
25.未受采動影響時,煤體內游離狀態和吸附狀態的瓦斯量保持不變。 ( 錯 )
26.溫度升高,煤吸附瓦斯的能力降低。 ( 錯 )
27.巷道頂板層狀積聚的瓦斯,自上而下濃度逐漸增大。 ( 錯 )
28.一般情況下,背斜軸部瓦斯含量較大,向斜軸部瓦斯含量較小。 ( 對 )
29.老頂周期來壓期間,瓦斯湧出量大。 ( 對 )
30.掘進工作面因局部通風機臨時停電停風,在恢復通風排放瓦斯時,獨巷內排出的風流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都不得超過1.0%,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 (對)
31.掘進工作面因局部通風機臨時停電停風,在恢復通風前經檢查證實,停風區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且符合開啟局部通風機的條件時,可直接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恢復正常通風。 ( 錯 )
32.礦井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5%時就不能發生瓦斯爆炸。 ( 錯)
33.井下臨時抽放瓦斯泵站可設在采區回風巷中。 (錯 )
34.《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抽放瓦斯的礦井中,利用瓦斯時其瓦斯濃度不得低於25%。 (對)
35.隨采隨抽可以利用采動影響增加抽放量。 ( 對 )
36.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域的煤巷掘進工作面,嚴禁使用鋼絲繩牽引的耙裝機。 ( 對 )
37.隨煤層的埋藏深度增加突出的危險性減小。 ( 錯 )
38.壓風自救系統的壓縮空氣供給量,每人不得少於0.2m3/min。
39.採用鑽屑指標法預測突出危險性時,當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時,每預測循環應留有2m的預測超前距。 ( )
40.如震動性放炮未能按要求揭穿煤層時,掘進剩餘部分可按一般放炮的要求進行。 ( )
41.煤層注水可以減小煤與瓦斯突出的危險性。 ( 錯 )
42.無煤柱開采有利於防止煤炭自然發火。 ( 錯 )
不敢保證全對,但可以保證85%以上對
❽ 礦井通風
(一)礦井通風的目的和任務
地面新鮮空氣進入礦井後,由於鑿岩、爆破、裝礦、運礦和卸礦等作業的進行而被污染,形成井下污濁空氣。井下污濁空氣的組成成分與地面新鮮空氣差別較大,主要表現為混入了粉塵、增加了有害氣體、降低了氧的含量。
所謂礦井通風就是不斷地將地面新鮮空氣送入礦井內,並將礦井內的污濁空氣排至地面的過程。礦井通風的目的和任務主要是:
① 向井下送入足夠的新鮮空氣,以保證人員呼吸;
② 吹散和沖淡井下的有害氣體及粉塵,並把污濁空氣排至地面,以保證人員的健康和安全;
③ 調節礦井的溫度和濕度等,以創造比較舒適的勞動條件。
(二)礦井通風系統
進行礦井通風時,風流流動路線一般是:新鮮風流由進風井送入礦井內,經石門、階段運輸平巷、橫巷、天井等到達工作面以供需要,沖洗工作面後的污風經天井、上部的階段回風巷道、回風石門等最後由出風口排至地表。為了合理地分配風量以及使風流按規定的路線流動,還必須在設計規定的地方設置風門、風牆、風窗、風橋等風流控制設施。風流所流經的全部通風路線及設施(包括通風設備)就組成礦井通風系統。
進行礦井通風時,可以整個礦井是一個統一的通風系統(圖5-7-1);也可以把礦井劃分為幾個相互獨立的分區,每個分區為一個獨立的通風系統(圖5-7-2)。前者稱為礦井統一通風,後者稱為分區通風。地下金屬礦山的礦井開采范圍不是很大,所以礦井統一通風應用較廣泛,但對所需風量大、通風線路長的礦井,分區通風則更為有利。
圖5-7-1 統一通風或中央式布置通風系統示意圖
圖5-7-2 分區通風或對角式布置通風系統示意圖
無論是礦井統一通風還是分區通風,通風系統按進風井與出風井的位置可分為中央式和對角式兩種類型:
中央式布置是進風井與出風井的位置大致在井田(或分區)走向方向的中央(圖5-7-1);對角式布置有雙翼對角式(中央對角式)和單翼對角式(側翼對角式)兩種。雙翼對角式是一個進風井(或出風井)大致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方向的中央,而兩個出風井(或進風井)分別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兩端的邊界附近。單翼對角式是進風井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一端的邊界附近,而出風井位於井田(或分區)走向另一端的邊界附近。對角式布置如圖5-7-2所示。由於對角式布置安全出口分散、通風簡單可靠,易於管理,所以被我國金屬礦山廣泛採用。生產能力大的礦山常用雙翼對角式,生產能力不大或側翼開拓的礦山常用單冀對角式。
(三)礦井通風方法
礦井內的空氣之所以能夠流動是由於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存在著壓力差,我們把造成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的壓力差,促使礦井內空氣流動的動力稱為通風動力。按通風動力可將礦井通風方法分為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1.自然通風
自然通風是靠自然因素(主要是進風井與出風井空氣柱的重量不同)所形成的壓力差來促使礦井空氣流動。出風井與進風井的空氣柱重量之所以不同是由於存在著高差以及溫度、濕度不同而產生的。自然通風的風流方向及風量隨季節變化難以調節,壓差小,通風困難,不可靠,故僅有少數高山地區的小型礦山採用。
2.機械通風
機械通風是利用專門的機械設備(扇風機)造成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的壓力差來促使井下空氣流動。機械通風受季節變化影響不大,風流方向及風量均可調節,是一種可靠的通風方法,因此被礦山廣泛採用。機械通風所用的扇風機有兩種,即離心式扇風機和軸流式扇風機。
離心式扇風機由於風量較小,笨重等原因,目前已很少採用,僅使用在小型礦山。
軸流式扇風機是我國金屬礦山廣泛採用的一種扇風機。它有效率高、重量輕、動輪葉片可調整等優點,但它噪音大,維修較復雜。
扇風機一般都設置在井筒附近,利用風峒把扇風機與井筒連接起來。如果扇風機工作時,從井下抽出污濁空氣,這種通風方式(或稱扇風機的工作方式)叫抽出式;如果扇風機工作時,把地面新鮮空氣壓入井下,這種通風方式叫壓入式。我國金屬礦山採用抽出式通風較多。
(四)礦井通風要素
礦井通風有兩個基本要素,即風量和風壓。它們也是選擇扇風機時的兩個重要參數。礦井通風的風量(全礦總風量)是指送入井下的新鮮空氣的數量或從井下排至地面的污濁空氣的數量,單位為m3/min。金屬礦山所需風量主要根據井下各工作面除塵和排除炮煙的要求確定。
礦井通風的風壓(或通風壓力)是指扇風機(或自然風力)在進風井口與出風井口之間造成的壓力差。它是用來促使井下空氣流動,克服井巷通風阻力的。所謂井巷通風阻力是井下空氣在井巷中流動所遇到的阻力。井巷通風阻力主要有:風流與井巷周壁互相摩擦,以及空氣分子間互相碰撞而產生的摩擦阻力;風流流經井巷中突然擴大、突然縮小、轉彎等處時,空氣分子間有沖擊而產生的局部阻力;井巷中有障礙物(堆積物、礦車等)風流流經時而產生的正面阻力。
井巷通風總阻力(h阻)與風量(Q)有如下關系:
固體礦產探采選概論
式中:h摩、h局為井巷摩擦阻力和井巷的局部阻力,其單位為毫米水柱;R摩、R局為摩擦風阻和局部風阻、單位為千繆;R總稱為總風阻。
風阻的大小與通風系統中線路的長短,井巷斷面的大小、形狀及其變化情況,彎道的多少以及井巷周壁的粗糙程度等有關。因此,風阻是綜合表明整個礦井通風網路特徵的物理量。風阻越大通風越困難,風阻越小通風就越容易,所以風阻R總是選擇扇風機和確定扇風機工作的重要參數。
❾ 局部風量調節有哪些方法試對比各自優缺點並分析出各自的適用條件
局部風量調節有三種方法:增加風阻調節法、降低風阻調節法、輔助通風機調節法。
1. 增加風阻調節法:
優點:增阻調節法具有簡單、經濟、易行的優點,是采區內巷道間的主要調節措施。
缺點:這種方法會使礦井的總風阻增加,礦井總風量要減少,若主要通風機風壓特性曲線不變,會導致礦井總風量下降;否則,就得改變主要通風機風壓特性曲線,以彌補增阻後總風量的減少。
適用條件:因此這種方法只適於服務年限不長、調節區域的總風阻占礦井總風阻的比重不大的采區范圍內。對於礦井主要風路,特別是在阻力搭配不均的礦井兩翼調風,則盡量避免採用。否則,不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會使全礦通風惡化。
2. 降低風阻調節法:
優點:可使礦井總風阻減少,增加了礦井總風量。若主要通風機風壓特性曲線不變,礦井總風量會增加。
缺點:這種方法工程量大、投資多、施工時間較長,所以降阻調節法多在礦井增產、老礦挖潛改造或某些主要巷道年久失修的情況下,用來降低主要風路中某一段巷道的通風阻力。
適用條件:因此,這種方法多用於服務年限長、巷道年久失修造成風網風阻很大而又不能使用輔助通風機調節的區域。
3. 輔助通風機調節法:
優點:簡便、易行,且提高了礦井總風量。
缺點:管理復雜,安全性較差。
適用條件:因此,這種方法可在並聯風路阻力相差懸殊、礦井主要通風機能力不能滿足較大阻力風路要求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