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發動機冷卻液溫度感測器細長的頭部與冷卻液接觸,它的內部裝有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如下圖1所示,當發動機冷卻液溫度逐漸升高時,熱敏電阻的阻值將逐漸下降,相反則增大,結果發動機冷卻液溫度發生變化時感測器的輸出電壓也相應變化。ECU接收冷卻液溫度感測器傳來的信號後,對發動機的噴油時間和點火時間進行修正。
二、故障診斷與檢測方法
判斷冷卻液溫度感測器工作是否正常,需要測量冷卻液溫度感測器的電阻值、信號電壓值和電源電壓值。現以桑塔納2000GSi轎車的冷卻液溫度感測器為例,介紹其測量方法。
桑塔納2000GSi轎車的冷卻液溫度感測器(G62)與水溫表感測器(G2)一起裝在一個殼體內,安裝在缸蓋上水道上。
三、電阻的檢測
冷卻水溫度感測器的電阻檢測可分為就車檢測法和單件檢查法兩種方法。
a.就車檢查法。
點火開關置於OFF位置,拆卸冷卻水溫度感測器導線連接器,用數字式高阻抗萬用表Ω檔測試感測器THW和E2兩端子間的電阻值。其電阻值與溫度的高低成反比。
b.單件檢查法。拔下冷卻液溫度感測器線束插頭,然後從發動機上拆下冷卻液溫度感測器;將冷卻液溫度感測器置於燒杯的水中,加熱杯中的水,同時用萬用表Ω檔測量在不同水溫條件下水溫感測器兩接線端子間的電阻值,將測得的值與標准值相比較,如果不符合標准,則應更換水溫感測器。
以上,就是冷卻液溫度感測器的原理和檢測故障的方法。冷卻液溫度感測器是很容易出現故障的,因為它使用的是轉化電能和溫度變化的程序,使用不當的時候就會燒壞電線。我們使用的時候要進行檢測一下,看看溫度和電阻是不是正常的,如果不正常,要及時的進行修理。同時,當機械設備出現問題的時候,要記得關閉開關的總電源,防止觸電。
⑵ 溫控器的使用方法
溫控器冬夏調節方法如下:
1、在電冰箱溫控器上有0到4個檔位或者是0到7個檔位,其中0檔是停機檔,5到7是強製冷檔,在這一檔位上冰箱的壓縮機就會呈現出不停機的狀態。
2、電冰箱溫控器上的數字越大,在冰箱內部它的溫度也就越低,在春秋季節,我們調整溫控器是一般是將溫度器調制3檔。
3、為了更好的達到食品保鮮和省電的目的,在夏季我們可將溫控器調到1檔或者是2檔,在冬季將其調整為4檔或者是5檔。
4、在夏季進行電冰箱溫控器調節時,需要將溫控器調節到2到4檔。夏季檔數調節過大會造成冰箱不停機,冰箱的內外溫差大,更多的熱量就會通過箱壁進入到冰箱的內部。為了更好的保證冰箱的運行,就需要將冰箱的溫控器調整的小一些,保持冰箱的壓縮機有一定的開停比例。
5、在冬季調整電冰箱溫控器時,需要將冰箱的溫控器調大較大的位置,冰箱周圍的溫度低,冰箱的壓縮機的停機時間相對較長,但是冰箱的冷凍室所負荷的溫度達不到要求,所以在冬季可以選擇將冰箱的溫控器調整的稍大些,保證冰箱冷凍室中的溫度。
6、冰箱周圍的環境溫度低於16攝氏度時,需要打開冰箱的電熱補償開關,它能保證冰箱冷凍室的負荷溫度,同時也能防止溫度過低導致溫控器失靈。
⑶ 溫度感測器是怎麼用的
溫度感測器有很多類型,簡單的原理就是將一個熱敏電阻(隨著外界溫度的不同,阻值會變化的電阻)用一個外殼包起來,引兩條線出去插在電路板上用。
主要用來測定溫度用,感測器的阻值發生變化,IC的AD口可以檢得到,從而判定現在的溫度值。
⑷ 電子體溫計怎麼用
電子體溫計使用方法:
1、體溫計使用前,應先用酒精對體溫計頭部進行消毒。
2、按壓開關,蜂鳴器馬上發出蜂鳴音,顯示器如圖A所示,時間約2秒鍾。
3、然後顯示器顯示上次側量的溫度如圖B(假如上次測量為36.5℃),井持續2秒鍾左右。然後顯示器可能顯示如C圖所示.「℃」符號閃爍,表示體溫計己處於待側狀態。
4、將體溫計用來量體溫。量體溫時顯示出的溫度值逐漸上升,同時「℃」符號不斷閃爍。
5、當體溫上升速度在16秒內小於0,1℃時,「℃」符號停止閃爍,同時體溫計發出約5秒鍾的蜂鳴提示聲,這時體溫計測量完畢,可以讀取顯示出的體溫值。
6、體溫計具有自動關機功能,將在測量結束後10分鍾內自動關機。但為延長電池壽命,建議使用者在測量結束後,按壓電源鍵關閉電源。
⑸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使用方法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的使用方法
1、使用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測量溫度時,將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指向被測物然後按鍵,此時要注意考慮距離和測量區域大小之間的比率,機上配有激光燈用於瞄準被測物。
2、物距比(D:S)
指測量距離和被測物體表面積的比值,當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和被測物體的距離增大時,則要求測溫儀和被測物體的表面積更大。D:S=12:1
3、觀測范圍
一定要確保被測目標要大過本機的測量區域。被測區域的少直徑需在1.5平方厘米以上。4、反射率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在人流量大、密集型區域,如學校、商場、銀行、證券交易所、影院、集市等公共場所;採用篩查型測溫方式,快速實現對發熱人員篩查,避免手工篩查造成的人員擁擠和聚集。在接近人流通過的出入口區域,設置雙光譜測溫攝像機,鏡頭對准出入通道,測溫攝像機設置一個接近發熱(譬如:3.3℃)的報警閥值,當人流中有達到或超過這個閥值,後端平台報警提醒工作人員,可以對發熱可疑人員進行二次測溫,既能快速篩查,也可避免工作人員一對一近距離接觸式測溫工作,形成交叉感染的風險。
⑹ 這個溫度計怎麼用啊
電子體溫計由溫度感測器,液晶顯示器,紐扣電池,專用集成電路及其他電子元器件組成。今天小編就教給大家電子體溫計的使用方法。
工具/原料
電子體溫計
方法/步驟
1.體溫計使用前,應先用酒精對體溫計頭部進行消毒。按壓開關,蜂鳴器馬上發出蜂鳴音,顯示器如圖A所示,時間約2秒鍾。
注意事項
不要摔壞
使用前要消毒
⑺ 溫控器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其實溫控器使用很簡單,和家裡的空調遙控器原理一樣。建議用戶使用「手動」模式進行調控。
1,屏幕左側為設定溫度,
2,右側為室內溫度(溫控器附近局部溫度),
3,室內溫度低於設定溫度後閥門會開啟,
4,室內溫度高於設定溫度後閥門會關閉。
⑻ 溫度感測器的安裝使用
溫度感測器在安裝和使用時,應當注意以下事項方可保證最佳測量效果:
1、安裝不當引入的誤差
如熱電偶安裝的位置及插入深度不能反映爐膛的真實溫度等,換句話說,熱電偶不應裝在太靠近門和加熱的地方,插入的深度至少應為保護管直徑的8~10倍;熱電偶的保護套管與壁間的間隔未填絕熱物質致使爐內熱溢出或冷空氣侵入,因此熱電偶保護管和爐壁孔之間的空隙應用耐火泥或石棉繩等絕熱物質堵塞以免冷熱空氣對流而影響測溫的准確性;熱電偶冷端太靠近爐體使溫度超過100℃;熱電偶的安裝應盡可能避開強磁場和強電場,所以不應把熱電偶和動力電纜線裝在同一根導管內以免引入干擾造成誤差;熱電偶不能安裝在被測介質很少流動的區域內,當用熱電偶測量管內氣體溫度時,必須使熱電偶逆著流速方向安裝,而且充分與氣體接觸。
2、絕緣變差而引入的誤差
如熱電偶絕緣了,保護管和拉線板污垢或鹽渣過多致使熱電偶極間與爐壁間絕緣不良,在高溫下更為嚴重,這不僅會引起熱電勢的損耗而且還會引入干擾,由此引起的誤差有時可達上網路。
3、熱惰性引入的誤差
由於熱電偶的熱惰性使儀表的指示值落後於被測溫度的變化,在進行快速測量時這種影響尤為突出。所以應盡可能採用熱電極較細、保護管直徑較小的熱電偶。測溫環境許可時,甚至可將保護管取去。由於存在測量滯後,用熱電偶檢測出的溫度波動的振幅較爐溫波動的振幅小。測量滯後越大,熱電偶波動的振幅就越小,與實際爐溫的差別也就越大。當用時間常數大的熱電偶測溫或控溫時,儀表顯示的溫度雖然波動很小,但實際爐溫的波動可能很大。為了准確的測量溫度,應當選擇時間常數小的熱電偶。時間常數與傳熱系數成反比,與熱電偶熱端的直徑、材料的密度及比熱成正比,如要減小時間常數,除增加傳熱系數以外,最有效的辦法是盡量減小熱端的尺寸。使用中,通常採用導熱性能好的材料,管壁薄、內徑小的保護套管。在較精密的溫度測量中,使用無保護套管的裸絲熱電偶,但熱電偶容易損壞,應及時校正及更換。
4、熱阻誤差
高溫時,如保護管上有一層煤灰,塵埃附在上面,則熱阻增加,阻礙熱的傳導,這時溫度示值比被測溫度的真值低。因此,應保持熱電偶保護管外部的清潔,以減小誤差。
⑼ 小米2S的溫度感測器如何使用
溫度感測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必須選擇感測器的結構,使敏感元件的規定的測量時間之內達到所測流體或被測表面的溫度。溫度感測器的輸出僅僅是敏感元件的溫度。實際上,要確保感測器指示的溫度即為所測對象的溫度,常常是很困難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溫度感測器的選用,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被測對象的溫度是否需記錄、報警和自動控制,是否需要遠距離測量和傳送測溫范圍的大小和精度要求測溫元件大小是否適當在被測對象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場合,測溫元件的滯後能否適應測溫要求被測對象的環境條件對測溫元件是否有損價格如保,使用是否方便 溫度感測器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測量范圍。
當測量范圍預計在總量程之內,可選用鉑電阻感測器。較窄的量程通常要求感測器必須具有相當高的基本電阻,以便獲得足夠大的電阻變化。熱敏電阻所提供的足夠大的電阻變化使得這些敏感元件非常適用於窄的測量范圍。
如果測量范圍相當大時,熱電偶更適用。最好將冰點也包括在此范圍內,線束因為熱電偶的分度表是以此溫度為基準的。已知范圍內的感測器線性也可作為選擇感測器的附加條件。響應時間通常用時間常數表示,它是選擇感測器的另一個基本依據。
當要監視貯槽中溫度時,時間常數不那麼重要。然而當使用過程中必須測量振動管中的溫度時,時間常數就成為選擇感測器的決定因素。
珠型熱敏電阻和鎧裝露頭型熱電偶的時間常數相當小,而浸入式探頭,特別是帶有保護套管的熱電偶,時間常數比較大動態溫度的測量比較復雜,只有通過反復測試,盡量接近地模擬出感測器使用中經常發生的條件,才能獲得感測器動態性能的合理近似。線性NTC溫度感測器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這種溫度感測器其主要特點就是在工作溫度范圍內溫度-電壓關系為一直線,這對於二次開發測溫、控溫電路的設計,溫度感測器無須線性化處理,就可以完成測溫或控溫電路的設計,從而簡化儀表的設計和調試。線性NTC溫度感測器的測溫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就總的而言,測溫范圍可在-200~+200℃之間,但考慮實際的需要,一般無須如此寬的溫度范圍,因而規定三個不同的區段,以適應不同封裝設計,同時在延長線的選用上亦有所不同。而對於溫度補償專用的線性熱敏元件,則只設定工作溫度范圍為-40℃~+80℃。完全可以滿足一般電路的溫度補償之用。
⑽ 溫控器怎麼用
不同類型的溫控器使用方法不同,例如電水壺內的溫控器溫控(溫控開關)、電飯鍋內保溫溫控等是直接將它緊貼在需要測溫的地方,溫度直接傳遞到開關上,開關觸點根據溫度變化通斷控制電路工作;而冰箱、空調之類的溫控器,是由溫度感測器,將被測處的溫度變化,轉換成機械動作或電信號,再通過開關或電子電路控制繼電器開關,從而控制製冷或加熱電路工作,達到將被測點的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的目的。選用固定溫度控制的溫控器可以直接將溫度控制在它的控制范圍,或者選用可調整的溫控器,安裝後,設定控制溫度值讓其自動工作。合理選擇溫控開關或感測器的安裝位置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