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存貨核算有哪些方法
1、存貨核算有以下幾種方法:
(1)先進先出法:在先進先出法下,如果庫存單存貨沒有單價,經過記賬處理後,會按照存貨未出庫的先入庫記賬單價,作為出庫單價;如果庫存單存貨填寫了單價,記賬後,出庫單的出庫成本不變,系統自動填寫入庫單價與應出單價,在計價輔助庫增加出庫調整。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的處理方法與先進先出法相同,只是選定出庫的為最後入庫記賬的那一次單價。【註:新准則中已無此計價方法】
(3)移動平均法:如果出庫單填寫了單價,直接進行記賬處理;如果沒有填寫單價,按現存的結存數量與結存成本來計算出庫單價;如果計算出來的單價為零或者是紅字出庫單,則必須填寫出庫單價。否則不能記賬。
(4)全月平均一次單價法:在這種情況下,出庫單的記賬在系統不受限制,記賬後不體現存貨的出庫成本,必須經過期末處理以後才能得到存貨的出庫成本。
(5)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是以某批次存貨購入時的實際單位成本,作為該批發出時的實際成本。在個別計價的出庫單上標明了所出的批次,應按批次分批出。
2、針對一個紡織製造企業可以著重寫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這三種方法的實際應用。
(1)存貨的常用評估方法擴展閱讀:
核算方法
一、存貨的范圍
(一)存貨的概念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或者仍然處在生產過程,或者在生產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將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庫存的、加工中的、在途的各類材料、商品、在成品、半成品、產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在不同行業的企業中,存貨的范圍有所不同。在商品流通企業中,存貨主要包括各種商品;在工業企業中,則包括各種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自製半成品和產成品等。
(二)存貨的確認
存貨的確認,除應確定的性質上是否屬於存貨外,還應確定是否屬於企業的存貨。通常是以是否擁有所有權作為判斷標准,凡所有權已屬於企業,不論企業是否已收到或持有,均應作為本企業的存貨;反之,若無所有權,即使存放於企業,也不有作為本企業的存貨。
例如,工業企業的產成品,不但應該包括企業用自有材料加工完成的產品,還應包括用定貨者來料加工製造完成的代製品 ,以及為客戶修理完成的代修品;不但應該包括企業倉庫中所存放的產成品,還應包括存放在企業門市部准備銷售的產成品。
反之,已經售出但客戶尚未提貨還在本企業的倉庫中存放的產成品,因所有權已非本企業所有,則不應包括在企業存貨之內。又如,企業已經付款,但在運輸途中尚未到達企業(包括到達企業後尚未驗收入庫)的存貨,應該包括在企業的存貨內。
二、存貨的初始成本的計量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存貨在取得時,按照實際成本入賬。存貨實際成本的計量因其來源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按以下原則確定:
1.購入的存貨,其實際成本包括下列各項:
(1)買價。指進貨發票所註明的貨款金額。
(2)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有些物資,在運輸途中會發生一定的短缺和損耗,
除合理的途耗應當計入物資的采購成本外,能確定由過失人負責的,應向責任單位或過失人索取賠償,不計入進貨成本。
至於因自然災害而發生的意外損失,減去保險賠償款和可以收回的殘值作價後的凈損失,應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不得計入進貨成本。屬於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計入管理費用,也不得計入進貨成本。
Ⅱ 評估方法有哪些
一個績效評估系統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能否成功,有兩個關鍵環節:
一是開發和設計,這決定了系統本身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是實施過程,這決定了科學實用的評估系統能否真正發揮其作用。
有以下五個方面可解決績效評估
1、改變管理者和員工的觀念
第一,績效評估系統的運行效果如何,除了跟系統本身有關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實施過程和執行的力度。第二,許多管理者和員工認為評估就是在月末、季末和年末針對過去的表現和業績進行的管理行為,而實際上通過評估,對被評估者的能力提升和職業生涯規劃會起到更有效的推動,並進一步促進管理規范和提高組織績效。這是實施績效評估系統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所在。所以管理者和員工不應把實施績效評估系統看作一種負擔,而應當看作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
2、設計三級評估體系
即被考核人進行自我考核和由直接領導進行評估的同時,又受到績效評估委員會的審核和監督,並且整個執行過程是一個被考核人始終與上級領導相互溝通,上下級之間相互交換意見的過程。這保證了評估過程和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例如,如果直接領導的評估結果欠公平或偏離事實時,績效評估委員會可通過審核監督來進行調整。
3、建立績效評估投訴制度
一般來講,由總經理、HR經理和外聘的HR顧問共同成立績效評估委員會,由公司總經理直接領導,主要職責是領導和指導績效考評工作,聽取各部門管理者的初步評估意見和匯報,糾正評估中的偏差,有效控制評估尺度等。這為績效評估的客觀公正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績效評估結果對員工的薪酬和發展問題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果部門的經理或直接主管在評估時對部屬的打分程度有偏差,可退回重新評估;當員工對評估結果有爭議時,可提出申訴由委員會調解仲裁,達致客觀公正。有了嚴格的投訴制度和委員會,人力資源總監也可以避免疲於應付的局面。
4、實施大規模的績效評估培訓
這通常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管理者和員工共同參與來完成。一般從4個方面實施培訓。
(1)使管理者和員工認識績效評估系統本身。對管理者而言,通過評估,可以不必介入到所有的具體事物中;通過賦予員工必要的知識來幫助他們進行合理的自我決策,從而節省管理者的時間;減少員工之間因職責不明而產生的誤解。對員工而言,通過評估,可以得到有關他們工作業績情況和工作現狀的反饋;幫助員工搞清楚他們應該做什麼和為什麼要這樣做;使員工具有進行日常決策的能力。
(2)培養責任感。績效評估是一項從公司總體戰略著眼,本著提高公司整體業績為目的,從員工個人業績出發,對員工和整體進行考核的業績管理制度。培養管理者和員工的責任感是有效實施的必要條件。
(3)掌握績效評估的技巧和方法。一個完整的績效評估系統,會涉及許多種評估方法,以及相應的評估技巧。通過培訓,a使管理者能制訂出部屬的工作要項和工作目標;b了解績效評估方法、程序和評估標准;c如何做績效評估面談及相應的技巧;d如何制訂績效改進計劃;e如何實施對部屬的輔導。
5、做好管理者和員工的工作,使其認識到績效評估規范管理和提高績效的最佳方法
績效評估是一件復雜和細化的工作,所以許多管理者和員工認為評估過於繁瑣,耽誤工作時間。而事實上,如果績效評估系統運行了2-3個周期以後,考評雙方會發現通過上下級之間的業績目標合作,可以實現更有效的工作受權;通過考核中的監督和指導,可實現管理者對部屬的工作指導;通過溝通,可以找出工作中的優點、差距,有效確定改進方向和措施。績效評估使管理工作變得簡單和高效。這需要通過外聘HR顧問和內部人員的大量溝通來實現。績效評估實踐對管理者和員工也會產生重大影響。
參考資料:粵港信息日報
Ⅲ 存貨評估的主要方法
存貨:對被評估單位存貨(庫存商品)的市場背景進行調查與分析,根據市場價值減去銷售費用、全部稅金和適當數額的稅後凈利潤確定評估單價,再乘以核實後的實際數量確定評估值。
即成本法。
成品石料,帳面數量為24,000.00立方米,實際數量為24,000.00立方米。
成品石料是被評估單位生產的主要庫存商品。經現場勘察,該產品質量合格。
由於產成品能正常銷售,本項目評估採用假設銷售法評估,評估公式:
正常銷售產品的評估值=不含稅出廠銷售單價×[1-銷售費用率-銷售稅金及附加費率-銷售利潤率×(1-所得稅稅率)×凈利潤折減率]×數量。
① 不含稅出廠單價的確定
評估人員經過市場價格咨詢,被評估單位成品石料銷售單價與市場上其他廠家的價格無顯著差距,故評估時按被評估單位提供的成品石料不含稅平均出廠銷售單價(69.19元/立方米)進行計算。
② 銷售費用率的確定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采礦業相應數據,可以知道歷年采礦行業的投入與盈餘,根據相關數據最終估算行業平均銷售費用率為6.00%。
(3)存貨的常用評估方法擴展閱讀:
存貨監盤程序
⑴存貨監盤的觀察程序。在被審計單位盤點存貨前,審計人員應當觀察盤點現場,確定應納入盤點范圍的存貨是否已經適當整理和排列.並附有盤點標識,防止遺漏或重復盤點。
對未納入盤點范圍的存貨.審計人員應當查明未納入的原因在實施存貨監盤的過程中,審計人員應當跟隨存貨盤點人員,注意觀察被審計單位事先制定的存貨盤點計劃是否得到了貫徹執行.盤點人員是否准確無誤地記錄了被盤點存貨的數量和狀況。
⑵存貨監盤的抽查程序。審計人員應當進行適當抽查,將抽查結果與被審計單位盤點記錄相核對,並形成相應記錄。
抽查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證實被審計單位的盤點計劃已得到適當的執行(控制測試),而且也是為了證實被審計單位的存貨實物總額(實質性測試)。審計人員應考慮根據被審計單位的盤點記錄選取抽查項目。
Ⅳ 常見的評估方法有哪些
按照評價的發生時間分為以下幾種評價:
1、診斷性評價
在教學開始前進行,主要功能是分置(即對不同條件的學生給予不同的安置)。在教學過程中進行, 確定造成對補習性的輔導毫無反應以及一直反復出現的學習上的缺陷的根本原因。
在開始學習之前,對學習者所具有的認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條件進行評估,使教學更加適合於學習者的需要和背景。布盧姆認為,診斷性評價旨在促進學習,為缺少先決條件的學生設計一種可以排除學習障礙的教學方案;為那些已經掌握了一部分或全部教材內容的學生設計一些發揮其長處並防止厭煩和自滿情緒的學習方案。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就是在課程編制、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使用的系統性評價,以便對這三個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過程加以改進。」形成性評價是掌握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思想和措施。掌握學習非常重視自我糾正系統的作用,「即通過頻繁的反饋和按照每個學生的需要因人而異的幫助進行改進」。也就是說,形成性評價的宗旨主要在於為教學提供頻繁的反饋從而幫助學生改進學習,而不帶有評價成績。
3.總結性評價
布盧姆認為,「終結性評價的首要目標是給學生評定成績,或為學生作證明,或者是評定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概括地說,終結性評價是在學完某門課程或某個重要部分之後進行的旨在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要求的概括性水平較高的測試和成績評定。
Ⅳ 存貨的四種計價方法
1.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採用這一方法是假定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次或者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計算公式:
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
2.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為前提來假定成本的流轉順序,對發出及結存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入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收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先計算出本月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然後再計算本月發出存貨成本及月末庫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當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當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X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X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4.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依據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或:本月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月收入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成本
Ⅵ 請問產成品及庫存商品評估是一樣的么具體准則是什麼啊
從理論上說兩者的評估方法是一樣的,都是按市場售價減去銷售稅費再減去必要的利潤和所得稅等來計算。沒有具體的時間限制。應該沒有單獨的存貨准則吧,你看看《資產評估准則—基本准則》(財企[2004]20號,2004年2月25日和《資產評估准則—評估程序》(中評協[2007]189號,2007年11月28日)、《企業國有資產評估報告指南》(中評協[2008]218號)
Ⅶ 評估各種存貨的股價方法是什麼研究
餘量研究法
Ⅷ 滯銷存貨的資產評估方法選取
有兩種清況:一、如果降價後能銷售的,就按降價處理,這個價格需要企業提供,同時評估人員也要核實。二、如果只能作廢品處理,就按可廢品的處理價格評估。
Ⅸ 存貨食品價值的評估方法有哪些方面
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在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情況下,還以存貨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入賬價值,是為了防止關聯方之間隨意地確認投資資產的價值。你想價值二0萬的資產以作價50萬投入另一個企業,不就虛增了投資方的權益,侵害其他投資者的權益了。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不代表資產本身沒有公允價值,只是雙方直接在合同或協議中約定了投入的資產的價值,這樣的約定會導致第一個問題中的後果,所以還是要按照公允價值入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