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基坑的常用支護方法

基坑的常用支護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08 21:35:20

『壹』 一般基坑的支護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型式主要有:
1.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2.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3.水泥擋土牆;
4.鋼板樁:型鋼樁橫擋板支護,鋼板樁支護;
5.土釘牆(噴錨支護);
6.逆作拱牆;
7.原狀土放坡;
8.基坑內支撐;
9.樁、牆加支撐系統;
10.簡單水平支撐;
11.鋼筋混凝土排樁。
一般會要求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採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

『貳』 基坑支護的常見形式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

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2)基坑的常用支護方法擴展閱讀:

基坑支護的工程特點:

(1)基坑支護工程是個臨時工程,設計的安全儲備相對可以小些,但又與地區性有關。不同區域地質條件其特點也不相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結構工程以及施工技術互相交叉的學科,是多種復雜因素交互影響的系統工程,是理論上尚待發展的綜合技術學科。

(2)由於基坑支護工程造價高,開工數量多,是各施工單位爭奪的重點,又由於技術復雜,涉及范圍廣,變化因素多,事故頻繁,是建築工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技術上的難點,同時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

(3)基坑支護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積方向發展,有的長度和寬度均超過百餘米,深度超過20餘米。工程規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質千變萬化,地質埋藏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數據離散性很大,難以代表土層的總體情況,並且精確度較低,給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增加了難度。

(5)在軟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復雜場地條件下開挖基坑,很容易產生土體滑移、基坑失穩、樁體變位、坑底隆起、支擋結構嚴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損等病害,對周邊建築物、地下構築物及管線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叄』 基坑支護的常用方式...

八種常見類型及其適用條件:

1、放坡開挖

優勢:只要求穩定,價錢最便宜。

劣勢:回填土方較大。

適用:場地開闊,周圍無重要建築物的工程。

2、圍護牆深層攪拌水泥土

深層攪拌水泥土圍護牆是採用深層攪拌機就地將土和輸入的水泥漿強行攪拌,形成連續搭接的水泥土柱狀加固體擋牆。

優勢:由於一般坑內無支撐,便於機械化快速挖土;具有擋土、止水的雙重功能;一般情況下較經濟;施工中無振動、無雜訊、污染少、擠土輕微。

劣勢:位移、厚度相對較大,對於長度大的基坑,需採取中間加墩、起拱等措施以限制過大的位移;施工時需注意防止影響周圍環境。

適用:鬧市區工程。

3、高壓旋噴樁

高壓旋噴樁所用的材料亦為水泥漿,它是利用高壓經過旋轉的噴嘴將水泥漿噴入土層與土體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體,相互搭接形成排樁,用來擋土和止水。

優勢:施工設備結構緊湊、體積小、機動性強、佔地少,並且施工機具的振動很小,雜訊也較低,不會對周圍建築物帶來振動影響和產生雜訊等。

劣勢:施工中有大量泥漿排出,容易引起污染。對於地下水流速過大的地層,無填充物的岩溶地段永凍土和對水泥有嚴重腐蝕的土質,由於噴射的漿液無法在注漿管周圍凝固,均不宜採用該法。

適用:施工空間較小的工程。

4、鋼板樁

這是一種簡易的鋼板樁圍護牆,由槽鋼正反扣搭接或並排組成。槽鋼長6~8m ,型號由計算確定。

優勢:耐久性良好,二次利用率高;施工方便,工期短。

劣勢:不能擋水和土中的細小顆粒,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需採取隔水或降水措施;抗彎能力較弱,支護剛度小,開挖後變形較大。

適用:多用於深度≤4m的較淺基坑或溝槽。

5、鑽孔灌注樁

鑽孔灌注樁具有承載能力高、沉降小等特點。鑽孔灌注樁的施工,因其所選護壁形成的不同,有泥漿護壁方式法和全套管施工法兩種。

優勢:施工時無振動、無雜訊等環境公害,無擠土現象,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牆身強度高,剛度大,支護穩定性好,變形小;當工程樁也為灌注樁時,可以同步施工,從而施工有利於施工組織、工期短。

劣勢:樁間縫隙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別是在高水位軟粘土質地區,需根據工程條件採取注漿、水泥攪拌樁、旋噴樁等施工措施以解決擋水問題。

適用:排樁式中應用最多的一種,多用於坑深7~15m 的基坑工程, 適用於軟粘土質和砂土地區。

6、地下連續牆

優勢:剛度大,止水效果好,是支護結構中最強的支護形式。

劣勢:造價較高,施工要求專用設備。

適用:地質條件差和復雜,基坑深度大,周邊環境要求較高的基坑。

7、土釘牆

土釘牆是一種邊坡穩定式的支護,其作用與被動的具備擋土作用的上述圍護牆不同,它是起主動嵌固作用,增加邊坡的穩定性,使基坑開挖後坡面保持穩定。

優勢:穩定可靠、施工簡便且工期短、效果較好、經濟性好、在土質較好地區應積極推廣。

劣勢:土質不好的地區難以運用。

適用:主要用於土質較好地區。

8、SMW工法

SMW工法亦稱勁性水泥土攪拌樁法,即在水泥土樁內插入H型鋼等(多數為H型鋼,亦有插入拉伸式鋼板樁、鋼管等) ,將承受荷載與防滲擋水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同時具有受力與抗滲兩種功能的支護結構的圍護牆。

優勢:施工時基本無雜訊,對周圍環境影響小;結構強度可靠,凡是適合應用水泥土攪拌樁的場合都可使用;擋水防滲性能好,不必另設擋水帷幕;可以配合多道支撐應用於較深的基坑;

此工法在一定條件下可代替作為地下圍護的地下連續牆,在費用上如果能夠採取一定施工措施成功回收H 型鋼等受拉材料,則大大低於地下連續牆,因而具有較大發展前景。

適用: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砂礫土等土層中應用。

『肆』 深基坑支護常用的支護方法有哪幾種

深基坑土方開挖,當施工現場不具備放坡條件,放坡無法保證施工安全,通過放坡及加設臨時支撐已經不能滿足施工需要時,一般採用支護結構進行臨時支擋,以保證基坑的土壁穩定。支護結構的選型有排樁或地下連續牆、水泥土牆、逆作拱牆或採用上述型式的組合等。

1、排樁或地下連續牆
通常由圍護牆、支撐(或土層錨桿)及防滲帷幕等組成。排樁可根據工程情況為懸臂式支護結構、拉錨式支護結構、內撐式支護結構和錨桿式支護結構。地下連續牆可與內支撐、逆作法、半逆作法結合使用。施工振動小、雜訊低,牆體剛度大,防滲性能好,對周圍地基擾動小,可以組成具有很大承載力的連續牆。

2、水泥土樁牆
水泥土樁牆,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剛度保護坑壁,一般不設支撐,特殊情況下經採取措施後亦可局部加設支撐。水泥土牆有深層攪拌水泥土樁牆、高壓旋噴樁牆等類型,通常呈格構式布置。
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水泥土樁施工范圍內地基土承載力不宜大於150kPa;基坑深度不宜大於6m。
3、逆作拱牆
當基坑平面形狀適合時,可採用拱牆作為圍護牆。拱牆有圓形閉合拱牆、橢圓形閉合拱牆和組合拱牆。對於組合拱牆,可將局部拱牆視為兩鉸拱。
適用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淤泥和淤泥質土場地不宜採用;拱牆軸線的矢跨比不宜小於1/8;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伍』 施工中幾種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方法,在不同情況下,這幾種方法的應用

深基坑支護不同於邊坡治理,它是非永久性的,是施工安全保護措施工程。
常見的深基坑支護方法:1. 不同材料的排樁類 2. 排樁加錨桿類 3. 錨桿 4. 土釘牆 5.地下連續牆等。這幾種方法的應用,是根據岩土臨空體的物理力學性質、臨空面的坡度、坡頂荷載情況等或有隔水抗滲要求,由具備資質的設計單位綜合分析採用,並經計算可靠,決定的。

『陸』 簡述基坑支護的方法

基坑支護,是為保證地下結構施工及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側壁及周邊環境採用的支擋、加固與保護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對基坑支護的定義如下:為保護地下主體結構施工和基坑周邊環境的安全,對基坑採用的臨時性支擋、加固、保護與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土釘牆(噴錨支護);

5.逆作拱牆;

6.原狀土放坡;

7.樁、牆加支撐系統;8.簡單水平支撐;

9..鋼筋混凝土排樁;

10.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柒』 基坑支護的常用方式是什麼

1、排樁或地下連續牆:適用條件:適用於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一、二、三級;
懸臂式結構在軟土場地中不宜大於5m;
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宜採用降水、排樁加截水帷幕或地下連續牆。
2、水泥土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
水泥土樁施工范圍內地基土承載力不宜大於150kpa;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6m。
3、土釘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的非軟土場地;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
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拱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
淤泥和淤泥質土場地不宜採用;
拱牆軸線的矢跨比不宜小於1/8;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
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5、放坡: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
施工場地應滿足放坡條件;
可獨立或與上述其他結合使用;
當地下水位高於坡腳時,應採取降水措施。
有時幾種方式混合使用

『捌』 常用的深基坑支護方法有哪些,其基本要求是什麼

1、排樁或地下連續牆:適用條件:適用於基坑側壁安全等級一、二、三級;
懸臂式結構在軟土場地中不宜大於5m;
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宜採用降水、排樁加截水帷幕或地下連續牆。
2、水泥土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
水泥土樁施工范圍內地基土承載力不宜大於150kpa;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6m。
3、土釘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的非軟土場地;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
當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拱牆: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二、三級;
淤泥和淤泥質土場地不宜採用;
拱牆軸線的矢跨比不宜小於1/8;
基坑深度不宜大於12m;
地下水位高於基坑底面時,應採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5、放坡:適用條件 基坑側壁安全等級宜為三級;
施工場地應滿足放坡條件;
可獨立或與上述其他結合使用;
當地下水位高於坡腳時,應採取降水措施。
有時幾種方式混合使用

『玖』 基坑支護的方式有哪些

常見的基坑支護形式主要有:
⒈排樁支護,樁撐、樁錨、排樁懸臂;
⒉地下連續牆支護,地連牆+支撐;
⒊水泥擋土牆;
4.鋼板樁:型鋼樁橫擋板支護,鋼板樁支護;
⒌土釘牆(噴錨支護);
⒍逆作拱牆;
⒎原狀土放坡;
⒏基坑內支撐;
⒐樁、牆加支撐系統;
10.簡單水平支撐;
11.鋼筋混凝土排樁;
12.上述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方式的合理組合等。
工程特點:
(1)基坑支護工程是個臨時工程,設計的安全儲備相對可以小些,但又與地區性有關。不同區域地質條件其特點也不相同。基坑支護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結構工程以及施工技術互相交叉的學科,是多種復雜因素交互影響的系統工程,是理論上尚待發展的綜合技術學科。
(2)由於基坑支護工程造價高,開工數量多,是各施工單位爭奪的重點,又由於技術復雜,涉及范圍廣,變化因素多,事故頻繁,是建築工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技術上的難點,同時也是降低工程造價,確保工程質量的重點。
(3)基坑支護工程正向大深度、大面積方向發展,有的長度和寬度均超過百餘米,深度超過20餘米。工程規模日益增大。
(4)岩土性質千變萬化,地質埋藏條件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不均勻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數據離散性很大,難以代表土層的總體情況,並且精確度較低,給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增加了難度。
(5)在軟土、高地下水位及其他復雜場地條件下開挖基坑,很容易產生土體滑移、基坑失穩、樁體變位、坑底隆起、支擋結構嚴重漏水、流土以致破損等病害,對周邊建築物、地下構築物及管線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6)工程實踐證明,要做好基坑支護工程,必須包括整個開挖支護的全過程,它包括勘察、設計、施工和監測工作等整個系列,因而強調要精心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
(7)隨著舊城改造的推進,各城市的主要高層、超高層建築大都集中在建築密度大、人口密集、交通擁擠的狹小場地中,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的條件均很差。鄰近常有必須保護的永久性建築和市政公用設施,不能放坡開挖,對基坑穩定和位移控制的要求很嚴。
(8)基坑支護工程包含擋土、支護、防水、降水、挖土等許多緊密聯系的環節,其中的某一環節失效將會導致整個工程的失敗。
(9)相鄰場地的基坑施工,如打樁、降水、挖土等各項施工環節都會產生相互影響與制約,增加事故誘發因素。
(10)在支護工程設計中應包括支護體系選型、圍護結構的承載力、變形計算、場地內外土體穩定性、降水要求、挖土要求、監測內容等,應注意避免「工況」和計算內容之間可能出現的「漏項」,從而導致基坑失誤。在施工過程中,尤其在軟土地區中施工時,應該認真研究合理安排好挖土的方法,以及支撐與挖土的配合,將會顯著地減少基坑變形和基坑支護事故的發生。
(11)基坑支護工程造價較高,但又是臨時性工程,一般不願投入較多資金。可是,一旦出現事故,處理十分困難,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往往十分嚴重。
(12)基坑支護工程施工周期長,從開挖到完成地面以下的全部隱蔽工程,常需經歷多次降雨、周邊堆載、振動、施工不當等許多不利條件,其安全度的隨機性較大,事故的發生往往具有突發性。

閱讀全文

與基坑的常用支護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主板掉漆修復方法 瀏覽:709
塑料紙花瓶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7
探究細胞成分用什麼方法 瀏覽:990
詩歌傳播有哪些方法 瀏覽:923
汽車理論單選題選擇方法技巧 瀏覽:72
馬上逾期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109
翹五筆的正確拆卸方法 瀏覽:304
自製盒子簡單方法 瀏覽:965
高壓噴油泵安裝方法 瀏覽:817
民族醫院核酸檢測預約方法 瀏覽:704
犬呼吸測量方法 瀏覽:665
0的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600
軟化水檢測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243
99乘於999加199簡便方法 瀏覽:976
徹底解決乳腺癌的方法 瀏覽:389
治療發燒的古方法ppt 瀏覽:93
無氣噴塗機使用方法 瀏覽:42
金國治國方法的好在哪裡 瀏覽:641
煙霧報警器使用方法 瀏覽:531
靈芝提取物檢測方法 瀏覽: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