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了膝關節截骨矯正手術後咋鍛煉呢
在手術後1-3天,需要主動的活動關節,主要是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粘連,像拉伸大腿,直腿抬高,踝關節主動或被動活動,或膝蓋彎曲活動緩慢,是鍛煉的好方法;術後4天至2周:應以膝關節活動為主,膝關節屈伸活動盡量多,如坐在床上雙腳著地,慢慢膝關節;病人下床後,慢慢彎曲膝蓋,運動范圍
2. 膝關節手術後怎麼鍛煉
若樓主的膝蓋處仍然有腫脹的話建議樓主不要太著急,這時還不太適合鍛煉。等腫脹消失後再進行。
若已經沒有了腫脹但鑒於樓主是股骨骨折,所以樓主也不要太心急,等你的股骨及大腿上的刀口癒合的差不多了再開始著重鍛煉。
因為是骨折而且做了手術,那麼腿上原本的韌帶等組織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破壞(不用怕,韌帶的恢復性很強的),樓主想下蹲時就拉扯這些韌帶。但是由於它們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富有彈性(因為長時間沒有拉伸),所以就導致樓主無法完全下蹲下去。
等樓主的股骨及大腿上的刀口癒合的差不多了後可以在別人的協助下試著經常做做下蹲,也可以用手扶著牆啊什麼的做做下蹲,但不能太心急了,要慢慢的試著往下蹲,循序漸進的進行,以避免受到二次傷害。
建議樓主到醫院咨詢一下醫生,聽聽專業的解釋和意見。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告訴你應該怎麼進行康復鍛煉的。
祝樓主早日康復!
3. 膝蓋關節鏡手術後,怎麼鍛煉助於恢復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游泳,因為游泳可以使膝關節在不負重的情況下得到鍛煉,而且可以促進滑膜分泌玻璃酸鈉(關節液的一種成分)和滑液。另外,可以坐於床邊,腘窩放在床邊,在腳上放一重物,練習伸膝,重量可以逐漸加重。
4.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康復鍛煉
在進行關節置換手術後,日常生活的負荷量是完全能夠耐受的,但不建議經常從事高強度,高負荷的運動、工作,這會使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縮短。手術過後的康復鍛煉尤其重要。在進行康復鍛煉的同時,還需要注意適當的休息與運動,漸進性增加您的活動量,避免太勞累,運動後要有適量的休息,讓關節在正常的姿勢下盡量放鬆;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關節的負擔;日常活動應避免膝關節的過度負擔,以減少關節磨損的機會 。
5.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訓練方法
術後常用的康復訓練方法
1.股四頭肌等長練習
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可能最大力量等長收縮股四頭肌。
2.腘繩肌等長練習
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或稍屈曲,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呵能最大力量等長收縮腘繩肌。
3.伸膝練習
坐位或仰卧位.足跟墊高,空出小腿及膝關節,保持20~30分鍾。必要時可於膝上加重物。
4.直抬腿練習
仰卧位,盡可能伸直膝關節,直腿抬高。力量增強後改為坐位。並可在踝關節處加適量負荷以強化練習。
5.髕骨松動術
以手指指腹或掌根推髕骨邊緣,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緩慢用力推動髕骨。每方向10~20次,2~3次/日。
6. 膝蓋微創手術之後,有什麼日常恢復方法,最好推拿按摩之類,教一下!
1.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2.俯卧屈膝 俯卧位,雙手在頭前交叉,將頭部放在手臂上,然後將左(右)膝關節逐漸屈膝,盡量靠近臀部,並保持屈膝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兩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3.伸肌鍛煉 仰卧位,將一側膝關節屈曲盡量貼向胸部,用雙手將大腿固定5~10秒鍾,然後逐漸伸直膝關節,兩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4.股四頭肌鍛煉 俯卧位,將一側腿屈膝靠向臀部,雙手反向握住踝部(或用毛巾環繞踝部),逐漸將下肢向臀部牽拉,並保持這一姿勢5~10秒鍾,然後放下,雙腿交替進行。反復練習10~20次。 5.推擦大腿 坐在椅上,雙膝屈曲,用兩手的掌指面分別附著左(右)腿兩旁,然後稍加用力,沿著大腿兩側向膝關節處推擦10~20次,雙腿交替進行。 6.指推小腿 坐在椅上,雙膝屈曲,雙腿微分,用兩手的虎口分別放在兩膝的內外側,然後拇指與其餘四指對合用力,沿小腿內、外側做直線的指推動作盡量至足踝。反復指推10~20次。 7.拳拍膝四周 坐在椅上,雙腿屈曲,雙足平放在地板上,並盡量放鬆雙腿,雙手半握拳,用左右拳在膝四周輕輕拍打50次左右。 8.按揉髕骨 坐在椅子上,雙膝屈曲約90°,雙足平放地板上,將雙手掌心分別放在膝關節髕骨上,五指微張開緊貼於髕骨四周,然後稍用力均勻和緩有節奏地按揉髕骨20~40次。
7. 膝關節術後怎樣進行功能康復訓練
脛骨平台骨折後鍛煉有三個重點
1. 恢復關節功能角度,膝蓋能直,能彎曲到90度以內
2. 關節活動鍛煉(靈活性)
3. 肌肉力量鍛煉
近期應以恢復關節功能角度和鍛煉關節活動為主,一個月後以肌肉力量恢復為主。
恢復功能角度:
這項鍛煉要做好吃苦准備,術後制動時間較長,已產生粘連,功能回復是將粘連部分強制拉開,使關節能自由活動。手術後三個月內還好恢復,可用手工或機器,拉、壓、跪、抱等等,有多種方法,詳細看看【參考資料】中我總結的一個帖子。
關節活動:
這段時間多增加主動踢腿活動,無負重的運動,不損關節,早期肌肉鍛煉,對關節恢復有利,即使以後可以行走也要多做。剛鍛煉可能肌肉無力,可用好腳放壞腳下輔助,等有力後,好腳放壞腳上,做阻力。
床上可做當空踩自行車動作,待肌肉力量增強後,可使用自行車鍛煉器材,鍛煉活絡度。
肌肉鍛煉:
開始鍛煉只需要在床上用力摒腿,直到肌肉發酸為止,一天至少鍛煉三~五次。如果摒腿無效果,可練習綁沙袋踢腿,沙袋0.5-2公斤,不要太重,數量上多做幾組,逐步增強。好腿能站立後,壞退練習平抬腿,堅持30-60秒,直到肌肉酸痛為止。
行走:
站立、行走應在二個月之後,拍片確認骨骼長上後從站立開始,站立從好腳完全負重,慢慢轉移重量到壞腳,如骨骼有酸痛感,應停止鍛煉,減少鍛煉量。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其他:
1. 好壞腳力量都要鍛煉,腿骨折後行走摔跤大多情況和好腳力量不足有關系,好腳力量越強,保護壞腳能力就越好。
2. 腳踝沒有受傷,但活動和力量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塊,對你將來行走姿態有很大影響。
3. 半年內負重盡量少,讓半月板有充分時間康復
康復鍛煉是個苦過程,術後6個月內是關鍵,恢復好了,以後生活影響不會太大,加油呀!
8. 膝關節做完手術後能做什麼運動
這個要針對你做的是什麼類型的手術,視術後情況而定,主要的康復計劃還是要由你的主治醫生來決定。
不過一般情況下術後7天里患肢不能負重,可以踝關節主動屈伸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治腫脹、預防下肢深靜脈產生血栓。
術後2-3周可以試著做到直腿抬高、膝關節可以被動屈伸0-90度,
術後4-6周主動屈伸關節0-90度,被動屈伸0-105度,可以進行俯卧位屈膝和站立位屈膝,可能還需要拄拐行動
術後7-12周可以完全脫離拐杖行走
術後13-24周可以增強力量耐力訓練
9. 膝關節術後角度怎麼鍛煉
單純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關於膝關節活動角度的練習是分階段性的。具體建議為:術後第一階段(第0~2周)至少要達到90度,術後第二階段(第3~6周)要達到125度,術後第三階段(第7~8周)達到135度(註:此階段以維持穩健為主),術後第四階段(第9~14周)達到正常的關節活動度。
由於每個人的損傷情況、體質和對疼痛的耐受度等原因,在康復過程中會存在差異,所以在康復過程中不要完全依照他人的方式來進行康復練習(可以參考)。
膝關節活動度練習是所有涉及膝關節術後的必要項目,而髕骨活動度練習在關節活動角度練習中更是重中之重,在拆完棉花腿之後就可以進行向上、向下、向內、向外四個方向推動髕骨至最大限度(不要有向下壓的力),在此之前可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牽動髕骨預防髕骨在此階段活動受限。
下面來說一下膝關節被動活動度練習(所有練習方法都需要大腿肌肉處於放鬆狀態,所有關節角度練習時所產生的疼痛級數應不超過六級):
一、坐位垂腿(0到90 度)
二、仰卧滑牆(70到120度)
三、屈膝抱腿(80到140度)
四、跪坐(建議時間為術後四個月)
一:坐位垂腿,是術後康復角度練習中最常見的方式,也是最容易引起肌肉緊張的方法。
我們可以坐在床邊,術腿伸直位,用好腿托著術腿(術腿重量全部放於好腿)並緩慢下放,感覺到疼痛時可停留,直至感覺疼痛減輕,也可以好腿向下壓,來輔助被動角度的增加,直至最大角度(在被動角度練習中盡量不要抬屁股,這樣的話角度就是不準的)。後期活動可在此活動范圍內活動膝關節,維持時間1-2分鍾,每天活動膝關節3-5次。(建議每次彎腿到最大角度兩三次即可)
二:仰卧滑牆,是術後康復角度90度以後練習中可選擇性方式,是為較輕松的方法。
我們可以躺在床上,術腿腳搭在牆上,好腿腳托在術腿腳踝處,術腿處於完全放鬆狀態,使術腿腳自然下滑,膝蓋隨即向下彎曲,如出現疼痛的話可停留片刻,待疼痛減輕視情況還可以繼續下滑(如果感覺放鬆狀態下角度卡住了,那可以適當的用好腿向下輔助下滑)。直至最大角度。
三:屈膝抱腿,當角度達到80就可以採取這個方法來練習被動角度了。
我們可以做的床上,術腿大腿抬起,膝蓋彎曲,雙手抱住腳踝(也可以在腳踝纏一條毛巾),胳膊緩慢發力使術腿腳踝處去靠近我們的軀干,感覺疼痛可停留片刻,待疼痛減輕視情況還可以繼續直至最大角度出現(屁股不要向後頂)。
四:跪坐:當角度達到130以上時,上述三個方法對於一些人來說就不大好使了,跪坐這個方法呢!對術後時間是有要求的,術後時間滿四個月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了。在跪坐的過程中要注意身體重心要均勻的分布在兩側腿上,不要偏移,速度也不宜過快,要緩慢。(僅供參考)
10. 膝關節置換40天需要怎麼鍛煉
手術後第1天到第3天的早期康復訓練。相信很多網友會問:剛做完手術就運動不痛嗎?我要說的是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就拿我們醫院為例,我們建立的是無痛病房,圍手術期我們有一套完整且成熟的鎮痛方案,可以保證患者在無痛苦的狀態下進行康復訓練,第一天我們推薦的是踝泵運動:手術後躺到病床的那一刻起即可在床上做此運動。患者用力把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再努力收縮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5~6 s,之後完全放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用力把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再努力收縮大腿和小腿肌肉,之後放鬆,這樣可促進血液迴流。練習應分組進行,每組5次—10次,每天3組—6組,每個動作盡量做到位,由慢至快。
術後第2天我們推薦壓腿練習:患者可坐起練習按壓膝關節。將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軟墊墊於足跟處,並將雙手放在膝蓋上方,輕輕下壓,使腿盡量伸直,每次要維持3~5 min左右。術後第2天,患者可坐起做按壓膝關節動作,尤其是術前伴有屈曲攣縮畸形的患者更應在術後做此練習。這是鍛煉腿伸直的最好方法。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膝關節伸直比屈曲要困難,只有伸直了腿才能正常行走而不引起疼痛。
術後第3天開始練習直腿抬高:這一點大家應知道它是在手術後第2天拔除引流管後,並且攝X線片復查假體位置後方可開始練習的。大家此時可以用力伸直膝關節,並使踝關節背屈,然後將整條腿抬高30°,維持幾秒鍾後將腿放下,完全放鬆。練習應分組進行,每組5~10次,每天3~5組。還有彎腿練習:也是在術後第3天起開始練習。剛開始時可在床側進行,患者坐於床邊自然放鬆,小腿憑借重力垂到床下,達到90°;然後將健肢放到患肢前方,向後壓,即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大小以能夠忍受為度。需要注意的是這期間要注意預防水腫:大家可在休息時將患肢用特製下肢墊抬高,以利於血液迴流,患肢遠端應高於心臟水平。特別小心的是膝關節應屈曲5度—10度以防腓總神經麻痹,踝關節背屈90度,足跟懸空,防止受壓。
術後4天—14天行恢復期鍛煉。這個期間,我們大家可以反復的練習前三天我們的鍛煉動作,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藉助持續被動活動器,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CPM機,進行髖膝關節屈曲被動鍛煉。因膝關節周圍肌肉少而肌腱多,加上長期膝關節病變使肌肉萎縮,此時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膝關節活動,初次練習屈伸由0度—30度,以後每天增加10度,術後兩周應達到120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鍾。頻率由慢到快,活動范圍以患者無痛為准。CPM對肌力恢復、髖膝關節活動度恢復有良好作用,可防止關節周圍組織粘連,使關節活動改善,促進功能康復,增強韌帶強度,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
患者在床上完成這一系列的功能鍛煉同時,這個時期(4天—14)天也開始考慮下床站立行走的功能鍛煉,下床時首先我們先緩慢地將身體移向床邊,然後將健康的腿先慢慢地移下床邊,接著用雙手環抱著患肢緩緩地移下床,這時我們要依靠助行器和上肢,以及另一條健康的腿來保持身體站立的平衡,待直立時感到舒服及可維持平衡後,接著開始准備行走。剛開始下地行走鍛煉,一定不要鍛煉過度,我們推薦第一天走三次,每次三分鍾,以後每天每次可增加二分鍾。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是在:行走的一定要有家人或者護士的陪同,切莫摔跤。
術後第2周~3個月,此階段重點為進一步提高前兩周的效果,增加患肢活動范圍及負重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可以開始嘗試完成以下幾個動作:
第一:可在輕度傾斜坡面上獨立行走。
第二:獨立完成穿鞋、襪、褲等日常生活之動作。術後家中需要准備:一、座椅,座便器和樓梯上安裝可靠的扶手。二、要把馬桶升高。三、浴室准備可靠的把手和椅子。四、座椅上准備一個舒適的墊子,有安全的靠背和扶手,准備一個腳凳,以便患肢休息。五、穿衣棒、穿襪幫助器,和一跟長柄鞋拔,穿脫鞋襪時,不要過度彎曲膝關節
第三:使用鍛煉自行車座,調整車墊位置直到伸膝位時,逐步剛剛夠及踏腳。先向後踏,感覺很舒服時,在向先踏,逐步增大腳阻力(約4-6周後),每兩日一次,每次向前踏15分鍾,逐漸增加到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鍾。
第四:上下樓梯活動,早期主要依靠拐杖上下,健腿支撐,患肢以下負重到部分負重,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開始要用扶手支持,每次只跨一階,樓級距離不要大於14厘米,上樓下用健足,下樓先用患足。待病人適應後脫離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