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泥療膏的製作原料配方
用泥療膏治療的這種方法別稱為泥療,其對於調理兒童肺炎而導致的咳嗽、老寒腿、血氣堵塞、手腳麻木等等有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下面來詳細介紹下其功效以及作用。
泥療膏的功效:
1、泥療膏中硒含量很高,是公認抗癌植物的10倍,具有抗腫瘤,延緩衰老的效果,滲透性強,活血通經絡,讓氣血在體內循環運行,調臟腑,養氣血,驅邪,排寒,排濕。
2、幫助緩解小孩退燒,減肥塑身、膝蓋積液、風濕類風濕、祛濕散寒、子宮肌瘤、宮寒囊腫等。 一次泥療膏等於10次拔罐除濕效果,10次溫補葯油效果。 葯效滲透皮下6-7毫米,泥灸40分鍾~1小時。
3、可提升免疫力,補充陽氣,扶陽固本,溫養經絡,調和氣血,消痛化淤,排濕氣,排寒氣,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保健和調理效果不錯。
作用:
可以改善宮寒,痛經等症狀;改善性冷淡,促進夫妻生活;預防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改善月經量少,血塊;改善胃寒,胃痛,胃脹痛。
㈡ 怎麼自己製做回春膏
處方:
A、生馬錢子 60g,生川草烏各 50g,生南星 60g,生半夏 50g,甘遂 30g,土蟲 50g,蠐螬 30g,七葉一枝花 50g,洋金花 50g,生白芥子 30g,生乳沒各 45g,三七粉 30g,血竭 30g,丁香 30g,細辛 45g,紫硇砂 30g,雄黃 45g,蟾酥 20g,樟腦 20g,冰片 45g,麝香 3g(可不用),蜈蚣 30g,全蟲 30g,天龍 30g,生元胡 60g,玉金 60g,阿魏 30g,撲爾敏 100 片,炎痛喜康 150 片。上列諸葯各取細粉(約 100 目篩),程量混合均勻即可。
B、白芷 50g,姜黃 50g,米殼 60g,烏蛇 60g,靈仙 60g,皂刺 60g,丹姜 60g,三棱90g,莪術 90g,八月扎 60g,麻黃 60g,桂枝 60g,雞血騰 60g,桃仁 50g,紅花 45g,當歸50g,川芎 50g,生地 50g,積殼 50g,地龍 60g,透骨草 50g,花粉 90g,黃柏 60g,芙蓉葉60g,山奈 60g,白花蛇草 60g,半枝蓮 60g,蜂房 60g,玉金 60g。
製作工藝:
稱取基質 3200g,其工藝同骨仙膏。上述葯料可以製成每貼重 45g 的化癌回春膏葯 120貼。
主治:各種癌症。
化癌回春膏
http://bbs.tianyijiankang.com/read.php?tid=8285
一、處方及工藝
A、生馬錢子60克;生川烏50克;生草烏50克;甘遂30克;洋金花50克;七葉一枝花60克;蠐螬30克;生白芥子30克;生乳香45克;生沒葯45克;三七30克;血竭30克;丁香30克;遼細辛45克;紫砂30克;雄黃45克;蜈蚣30克;蟾酥20克;樟腦20克;冰片45克;麝香3克(可不加)。
以上諸葯各取細粉(約100-120目篩),稱量混合均勻。
B、白芷50克;姜黃50克;米殼60克;烏梢蛇60克;威靈仙60克;皂刺60克;丹參60克;三棱90克;莪術90克;八月扎60克;桃仁50克;紅花45克;當歸50克;川芎50克;生地50克;枳殼50克;地龍60克;透骨草60克;花粉90克;黃柏60克;山奈60克
上葯水煎二次,每次1-2小時,二次葯液混合後用120目篩過濾,將濾液濃縮成流浸膏備用(也可進一步乾燥粉碎,加入到A方細粉中充分混合均勻備用)。
稱取膏葯基質3200克,以文火熔化後去盡水氣後離火,冷卻到約70度時在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流浸膏,完全攪拌均勻後,繼續以文火加熱使水氣去盡,再離火冷卻到60度左右時加入A方細粉,攪拌均勻後即可進行攤膏。每貼膏葯根據臨床需要可攤成10-30克。
二、臨床應用:
有效病例一般在外貼化癌回春膏1-3小時便可見效。化癌回春膏緩解疼痛的時間較持久,多數患者在患病期間無疼痛感。該膏葯使用方便,葯味馥香,不污染衣物,可隨腫塊和疼痛有范圍大小而任貼敷,連續使用無成癮或毒副反應,避免了鎮痛葯和麻醉葯引起的胃腸道毒副反應及成癮性,亦無內服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中葯引起的胃腸不舒、納減,以及出血之弊。
(一)方義和功能主治:
該病是邪毒內蓄,導致氣滯血瘀,痰濕膠結而成。化癌回春膏中生川烏、七葉一枝花等清熱解毒,軟堅消腫,行氣止痛為主葯,配以紅花、莪術等活血化瘀,以冰片、麝香等香竄為引,共溱清熱解毒,化瘀散結,止痛之功能。主治肝癌、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對肝硬化亦有顯著療效。
(二)療效機制:
葯物直接滲透到腫瘤表面血管,改善腫瘤組織中的微循環,溶解和破壞腫瘤組織周圍及瘤內纖維蛋白凝集,緩解腫瘤對患者痛覺神經化學刺激或物理壓迫,使疼痛得以緩解,腫瘤得以消散。
(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使用方法〉
先用生薑或生薑汁擦局部(疼痛部位及腫瘤的體表投影部位),揭去膏葯面上的塑料薄膜,用小火將膏葯熏烤至軟綿程度(勿使溫度過高,以免灼傷皮膚),對合溜轉,貼於病灶部位,5-7天換一次。
〈注意事項〉
1.避免在皮膚破潰及腫瘤有可能破出皮膚處貼敷。
2.貼敷後如皮膚發癢嚴重或出現小紅疹,可將膏葯暫時揭去,用熱毛巾輕拂,切勿用手抓搔,待癢止疹消後再貼。
3.內出血嚴重時,應暫緩貼敷。
4.更換膏葯時,皮膚上殘留的膏葯不必用力擦洗,可用揭下的舊膏葯(小火烤至有粘性)將其粘去。
5.餘下的膏葯,裝塑料袋內密閉保存在陰涼乾燥處,以保葯效不變。
6.孕婦忌貼腰腹部。
㈢ 我奶奶得了晚期胃癌,我想知道有哪些外敷的中葯葯膏的製作方法謝謝!
漢代張仲景《金貴要略》言:「朝食暮食,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反胃,脈緊而澀,其病難治。」古以「胃脘痛、伏梁、翻胃、膈噎、積、木、死血、血症、血痛、血臌」等,以代之。胃脘痛既胃氣痛也,伏梁既鼻癌也,翻胃既胃炎也,膈噎既食道癌也,積既肺腫瘤也,死血既肝腫瘤也,血症既白血病血癌也,血痛既血瘤或血管瘤也,血臌既胃腫瘤胃癌也,木既骨關節和皮膚腫瘤也,肺癌既痰結也,肝癌既肝血瘀(有三種),腎、膀胱、膽囊、腸、腦、目等等既瘀血腫瘤也。明龔廷賢《壽世保元》論:「翻胃」:脈浮緩者生,沉虛弱者死,翻胃之症其來也未有不由膈噎而始者,膈噎者,喜怒不常,所思勞役,警恐無時,七情傷於脾胃,郁而生痰,痰與氣博,升而不降,飲食不下。後世代醫家多之,以「反胃、翻胃、血臌」論。發生病症多以脾胃虛弱,加之飲食,七情所傷而致,飲食內傷,抱括過食生冷,飲食無律,常進食熏制,腌制,炸烤及霉變食品,飲酒無度等,致脾胃受損運化失取,淡濕內生,郁久化熱,濕熱蘊結,氣血瘀滯,聚而成形,發為此聞過則喜,情意失調,憂胃郁怒,損傷肝脾,生機不暢,血行瘀滯,水濕不化,濕聚成疾,痰瘀互結,腹中臌脹,處則成臌,臌者血也,出於血臌 ,既稱胃腫瘤、胃癌。
血臌既胃腫瘤,此病症因跌閃而瘀血不散,或受邪而瘀血不行,或風邪而蓄血不散,留在腹中,變成血臌。飲食入胃不變精血,反去助邪,久則脹,脹成臌也。淌以治水法治之,從傷元氣,而治氣治之,而更非氣也。徒增飽滿。然而對胃腫瘤的治療原則做了概括,提出:「活血祛瘀,行氣破瘀,通絡止痛,潤腸通便,能經補血,利水消腫,散痞消痰」之治則。本方劑則嚴格依據中國古代醫學古籍醫則配伍而成,方中諸葯功效簡述如下:
當歸:甘辛,溫。此葯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癜瘕結聚。《別錄》:「濕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痙,汗不出,濕痹,中惡客氣,虛冷,補五臟,生肌肉。」《本草再新》:「治渾身腫脹,血脈不和,陰分不足。」紅花:辛,溫,無毒,此葯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治癜瘕,血瘀作痛,癰腫。《葯品化義》:「紅花,善通利經脈,為血中氣葯,能瀉而又能補,各有妙義,則過於辛溫,使血走散,同蘇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經閉,佐以當、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氣刺痛,此其行導而活血也。」牛膝:甘苦酸,平,生用散瘀血,消癰腫。《葯性論》:「治陰瘺,補腎填精,逐惡血流結,助十二經脈。」《本草新疏》論:「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蓋補肝則筋舒,下行則理膝,行血則止痛,逐血氣,猶雲能通氣滯血凝也。」詳葯性,氣當作痹,傷熱火爛,血焦枯之病也。行血則活,痛自止矣。水蛭:咸苦,平,有毒。破血,逐瘀,通經,治蓄血,癜瘕干血成癆。方龍潭曰:按《葯性論》言:「止行蓄血,血癜,積聚。與桃仁同用其效如神無比。」桃仁:苦甘,平。破血行瘀,潤燥滑腸,治癜瘕,熱病蓄血,瘀血腫痛,血燥便秘。《本經》論:「此葯主治瘀血,血閉癜瘕,邪氣,殺小蟲。」《本草經疏》論:「桃仁,苦能泄滯,辛能散結,甘溫能行而緩肝,故主如上等證也。」~~:味苦,寒。此葯主治消積,殺蟲。治積蟲,腹痛,疳疾,風癇。《本草經疏》論:~~其主殺三蟲,白蟲,才白自出者,腸胃濕熱甚也。逐惡氣,胃中熱淚盈眶邪氣,惡風,汗出,皮中熱結積者,腸胃惡熱盛也,苦寒二經。~~:苦辛,涼。此葯善能破氣,行痰,消積。治胸痰滯,胸痞,脅脹,食積等。《日華子本草》:「健脾開胃,調臟下氣,止嘔逆,消痰,治反胃,消食,破癜,結痰瘕,五膈氣,除皮明目及肺氣水腫。」此葯方服一劑後改服四物加味湯,不準服第二劑,否則就無葯可救。四物湯為健脾行氣,調理氣血之功效。
脾胃者,倉稟之官也,屬土以滋泉臟,安殼以濟百骸,故胃於中宮,職司南政旺於四季,育應四肢,胃形如囊,名水殼之海,脾形如掌,剩呼吸而升降,司遠化之標,其致呼吸者,元氣也。脾居其間,附胃磨動,所以殼氣消轉輸也。胃屬於戎,脾乃已也,至貳坤元,萬物滋生,人之元三焦之氣,五臟六腑之脈,統宗於胃,故人以胃氣為本也,還善調脾胃者,當情其氣,氣健則升降不失其度,氣弱則箸滯矣。遠食者元氣,生血者飲食也。無時不在,無時不然,。然後胃氣不相接濟故也。氣將絕則升降之道廢,遠化之機弛也,大凡隔不快,食不美者,是氣之虛也,苟或飲食百倍,所傷乃一時臌悶,過則平矣。若傷者日久乃不快者,得元氣虧損而胃弱乎。故今論脾胃及內外傷辨也。四物湯加味其方如下:熟地:滋陰補血,治陰虛少,腰膝瘺弱,勞嗽骨蒸,遺精血崩,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珍珠囊》:「大補氣虛不足,通經脈益氣力。」熟地黃性平,氣味純靜,考試能補五臟之真陰,而又於多血之臟為最要,得非脾胃經葯耶。且夫之所以有生者,氣為血耳,氣主陽而動,血主陰而靜,補氣以人參為主,而芪、術但可以佐輔,補血以熟地為主,而芎、歸但可為之佐,然在芪、術、芎、歸則又有所當避,而人參、熟地則氣血之必不可無,故凡諸經之陽氣虛者,非人參不可,諸經之陰虛者非熟地不可。白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安脾經,治腹痛收胃氣止瀉痢,和血固腠理,瀉肝補脾胃。」當歸:「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當歸,其味甘而重,考試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考試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葯,亦血中之聖葯也。」川芎: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後瘀阻塊痛,癰疽瘡瘍。《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補五勞,壯筋骨,調眾脈,破癜結宿血,養新血,長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瘺,腦痛發背,瘰癧癭贅,瘡疥,及排濃消瘀血。」~~:補脾益胃,燥濕和中,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瀉泄,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醫學啟源》:「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濕,除濕熱,強脾胃,進飲食,和胃生津液,生肌熱,四肢睏倦,目不欲開,怠情嗜卧不思飲食,止渴安胎。」~~: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虛,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本草正義》:「黨參力能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遠中氣,本與人參不堪相遠,其尤可貴者,則健遠而不燥,滋胃陰而為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不偏滋膩,鼓舞清陽,振動中氣,而無剛燥之弊。」茯苓: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用葯心法》:「~~,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葯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以上葯方如有配得正確,三天見效,五天見輕,連服六至八個月痊癒,不復發。但是,胃腫瘤有早、中、晚三期,不能用同樣的數量來治療,否則會有副作用。此葯方是專門治療胃腫瘤的,對其它癌症或腫瘤無效果。
㈣ 腫瘤生物治療的具體方法
凡採用生物技術手段,達到治療腫瘤目的者,皆可列入腫瘤生物治療范疇,主要包括:細胞因子、造血免疫細胞、單克隆抗體、基因導人及疫茵等。是近年來治療腫瘤的新療法,其臨床和基礎研究進展緩慢,且在臨床應用與動物實驗存在較大的差距。簡要介紹以下5種治療。
一、主動特異性免疫治療
人體的免疫功能在抵禦腫瘤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腫瘤免疫學研究的進展,已為腫瘤特異性抗原的確定提供了依據。由於腫瘤特異性抗原被人體免疫系統識別並激發免疫反應,調動、激發或增強機體自身的能力去破壞腫瘤細胞。因此,它可以限制瘤體生長,阻止轉移和擴散,促使腫瘤消退。如果用各種自體或異體腫瘤細胞、瘤組織提取物或純化的特異性腫瘤抗原制劑,注人體內,使之產生和增強特異性細胞免疫活性,提高機體對腫瘤的抵抗力,誘導體內的T細胞、B細胞和巨噬細胞來殺傷腫瘤,就可以達到預防和治療腫瘤的目的。這種療法稱之為主動特異性免疫治療。
目前已從細胞水平、分子水平及基因水平制備了腫瘤疫苗。它可分以下4類:①腫瘤細胞疫苗,②腫瘤抗原或抗原肽疫苗。③抗獨特型抗體疫苗。④基因工程疫苗。
(一)腫瘤細胞疫苗
用手術切除後的自體腫瘤細胞,常用射線、葯物、生物和熱處理失去致瘤性,保留抗原性,再加佐劑如卡介苗(BCG)等製成的疫苗,稱為腫瘤疫苗。文獻報道,對結直腸癌病人手術後的腫瘤細胞,經放射線照射後加卡介苗佐劑,製成腫瘤疫苗治療,5年生存率提高了31%,復發率降低了50%,明顯地優於放療和化療的效果。缺點是必須用自身的腫瘤細胞,現制現用,射線照射劑量難以准確掌握。此類疫苗曾用於腸癌、腎癌、黑色素瘤、肺癌及膀胱癌等。
(二)腫瘤抗原疫苗或腫瘤抗原肽疫苗
腫瘤抗原是細胞癌變過程中出現的新抗原物質的總稱。它分為腫瘤恃異性抗原(TSA)和腫瘤相關抗原(TAA)兩類,前者如癌基因(p21)、抑癌基因(p53),後者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
(三)抗獨特型抗體疫苗
抗原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Abl),它的分子可變區(V區)稱為獨特型。它不僅可與穩定的抗原結合,也可作為一種抗原,誘導機體產生抗抗體(Ab2),稱為抗獨特型抗體,分為人α、β、γ、δ四種類型。其中Ab2β型能代表初始抗原,故稱為「抗原的內在影像」。它作為疫苗的優點是制備較簡單,對那些抗原性質不明確的腫瘤或難以提純抗原的腫瘤,可以用它們的單克隆抗體來制備疫苗。而且抗獨特型抗體本身就是免疫球蛋白,沒有像腫瘤細胞疫苗致瘤性的擔心。Herlyn等曾用模擬結腸癌相關抗原的多克隆羊抗獨特型抗體治療晚期結腸癌病人,皮內或皮下注射劑量0.5mg~4mg/次,分別於0、1、2、5周免疫,結果全部受試者均產生Ab3,13例症狀緩解,無毒副反應。他們又對12例結腸癌術後病人進行相同的治療,50%受試者產生特異性體液免疫反應,有7/12病人腫瘤消退長達1.1年~4.1年。
(四)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外源基因〔如腫瘤抗原、抗原肽、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受體、主要組織相容復合體(MHC)、共刺激分子等基因〕靶向導人腫瘤細胞制備而成。也可用滅活病毒(如SV40痘苗病毒、腺病毒等)重組後製成重組病毒疫苗。這是當前國內外最熱門的基因治療研究領域之一。
二、過繼性免疫治療
過繼性免疫治療是將活化具有殺傷性的免疫細胞轉輸或回輸給腫瘤病人,使其繼承特定的免疫性,提高機體的抗腫瘤能力的一種療法。可供轉輸的細胞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LAK)、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及細胞毒性T細胞(CTL)等。
適應症:敏感腫瘤 腎癌、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較敏感腫瘤是胃癌、肺癌、乳腺癌及結腸癌。
療效評價:LAK細胞/IL-2療法治療腫瘤病人,療效有限,據統計,腎癌有效率20%,NSCLC約8%。其毒副作用主要為發熱、畏寒、惡心、嘔吐,少數有血壓下降和轉氨酶升高。
三、細胞因子治療
細胞因子是由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等)及其相關的細胞產生的調節其它免疫細胞或靶細胞功能的可溶性蛋白,大多屬於糖蛋白。目前應用於腫瘤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的細胞因於主要有白細胞介素、干擾素、腫瘤壞死因於等。
(一)白細胞介素(IL):目前發現已有10餘種,不少在抗腫瘤免疫反應中具有重大意義,尤其是IL-1,IL-2。用法、用量和療效略。
(二)干擾素(IFN):是一類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質。分為IFN-α,IFNβ和IFNγ。其抗腫瘤作用主要是直接的生物效應:①通過受體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②增加細胞表面的腫瘤抗原,對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新的抗原刺激,加強腫瘤免疫。③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形成,減少瘤細胞擴散和轉移。毒副作用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粒細胞減少、發熱、倦怠、無力及體重減輕。
(三)腫瘤壞死因子(TNF):是一種僅傷害腫瘤細胞而不傷害正常細胞的蛋白因子。可分為TNF-α和TNFβ。通過直接產生細胞毒性和細胞阻抑作用、對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直接產生細胞毒作用和免疫調節作用,對肺癌、腎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直腸癌、胃癌及子宮頸癌等產生治療作用。毒副作用有嚴重的發熱、寒戰、厭食、頭痛、疲勞、惡心及低血壓等。
四、抗腫瘤抗體的導向治療
抗腫瘤抗體的導向治療是以抗腫瘤抗體為「載體」,具有細胞毒作用的物質為「彈頭」,通過載體與腫瘤相關抗原的免疫蛋白結合,提高腫瘤內葯物濃度的一種治療方法。「彈頭」(抗體的偶聯物)有免疫毒素,如蓖麻毒素;化療葯物,如阿黴素及放射性核素3類。應用抗體與放射性核素的偶聯物進行腫瘤治療者稱為放射免疫治療。
(一)抗體類型
1.多克隆抗體 是最早用於導向治療的載體,Order首先用131碘。抗鐵蛋白的多克隆抗體進行肝臟腫瘤導向治療。
2.單克隆抗體(McAb) 因其特異性高,是當前導向治療中用得最多的抗體。可分為鼠源性McAb和人源性McAb。
3.基因工程抗體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將抗腫瘤抗體中的有效片段製成的抗體,可分三種:人-鼠嵌合抗體、改形抗體和全人化抗體。
(二)偶聯物類型
1.免疫毒素是指抗體與毒性蛋白的偶聯物。毒性蛋白有細菌毒素(如白喉毒素)、植物毒素(如蓖麻毒素)及細胞毒素(如腫瘤壞死因子等)。
2.免疫化療葯物是指抗體與化療葯物的偶聯物。
3.放射免疫偶聯物是抗體與放射性核素的偶聯物。它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主要是β粒子)發射的能量殺死瘤細胞,也可稱為內照射放療。此類偶聯物是上述3種偶聯物中最有效的1種。
(三)放射性核素的選擇
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多的是發射β粒子的放射性核素,如90銥(90Y)、188錸(188Re)、131碘(131I)等。最有希望的核素是90銥,但由於來源及標記方法較困難,目前最常用的是131碘。
(四)臨床應用
1.放射免疫治療應用范圍放射免疫治療是腫瘤常規治療方法的補充而非替代。其適用范圍:①手術不能切除或不願手術。②手術切除不徹底或已經轉移。③術後復發無法再手術。
3.毒副作用較少,有骨髓輕度抑制。
4.局部用葯 經靜脈注射的抗體標記物,在腫瘤細胞中結合量很少。採用局部給葯可提高療效。局部給葯分為動脈內注射、腔內(心包、胸腔、腹腔等)注射及瘤內注射等。
五、腫瘤的基因治療
基因治療是利用基因轉移技術將各種目的基因(包括正常、改組、病毒基因等)轉入人體內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1988年FDA正式批准了第一個向人體移人外源性基因的申請。目前,基因治療的對象也從過去罕見的單基因疾病轉向常見的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如惡性腫瘤等。
基因治療應用途徑:1.離體法 在體外進行基因修飾後再回輸到體內,如體外基因修飾的TIL、瘤苗等。2.體內法 直接體內應用,如將細胞因子或腫瘤抗原的基因表達載體直接體內注射或瘤內注射。
存在的問題:基因治療是當前國際生物醫學的研究熱點,但目前僅處於初期,距實用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美國治療的600多人中無一例產生較明顯的效果,說明基因治療研究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說明基因治療是一項艱巨、長期的任務,不是幾年、十幾年就可完成的工作。
㈤ 關於中草葯粉制膏葯的問題
你好!首先祝你身體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中葯膏方」的製作問題。
中醫學認為秋冬是收藏的季節,主張在秋冬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狀況適度進補,一是為了增強體質,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二是針對一些特殊的體質特徵,通過秋冬的調理來改善體質,治療一些慢性疾病,而膏方自古以來一直是秋冬進補獨具特色的手段之一。
近年來南方各大中醫院紛紛開設膏方門診,這種因人因地因時制宜治未病的養生方式深受百姓歡迎。
……
4. 適宜人群
臨床應用膏方時,需根據各人症狀、年齡、既往病史、體質等因素的不同,再通過辨體--辨病--辨症相結合開具與患者體質病證相應的膏方進補。
亞健康狀態者:現代都市人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出現「亞健康」狀態,這些人都可以通過冬令進補服用膏方增強體質,提高生活質量,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久病體虛、慢性病患者:久病者全身機能減退,胃腸消化功能減弱,此時服用膏方,不僅補充能量,又能兼顧所患疾病,能使機體盡快康復。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及腫瘤病人放療、化療後,可以在進補的同時兼顧治療慢性疾病。
產後調理及老年養生:孕婦產後,氣虛血虛;人到老年,精氣日衰,此時服用適宜的膏方,補充人體氣血之不足,對於維持人體陰陽平衡,加強臟腑氣血功能,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5. 製作方法
膏方的製作一般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① 處理:將處方規定的葯料洗凈,貴重葯口研粉,鮮果實取汁備用。
② 煎煮:把葯物放入大容器,文火進行煎煮,煎沸1小時以上,反復3次,同時將葯渣壓榨,把煎汁和壓榨液合並過濾澄清。
② 濃縮:上述澄清液煎煮濃縮。
④ 收膏:將冰糖或蜂蜜(也可加阿膠、龜版膠等)加入濃縮液中,攪拌至成膏狀,放入容器中儲存。
6. 注意事項
進補的膏方必須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開具處方,根據每個人的具體體質情況,辨別其陰陽氣血的盛衰,結合其原有的疾病,遵循補虛益損的原則,制訂與其體質病證相適宜的膏方。
服用膏方時,用開水沖服,早晚各服1次。如遇感冒、消化不良、胃痛、腹痛時,則暫時停服數日,以免邪氣留於體內。服葯期間忌食蘿卜、芥菜、茶葉,以免影響療效。
視頻地址:http://z.ku6.com/view-1226903392717.html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㈥ 治腫瘤的偏方
偏方如下:
一. 仙人掌,不是食用的,而是葯用的那種,年頭越多的仙人掌葯效越好.把刺都挑去以後洗干凈,然後切成碎塊,和雞蛋一起煎,火候自己掌握,別太老,然後切忌不能放鹽和其它調味品,,然後服用,每次1-3個雞蛋.一天吃3-5次.
二.第二個偏方大家慎用.用山核桃,就是很小很硬的那種山核桃,不是家核桃.或者山核桃樹樹皮.把其沖一下然後放到一個最好不混用的鍋,然後加水,視樹皮或者核桃多少而定,然後把6-8個積蛋放入鍋中.先大火煮,等雞蛋煮熟後,撈出把蛋皮扒光,放進鍋中再繼續小火煮.就象煮茶葉蛋.也是什麼調料都不能放,包括鹽.熟後雞蛋分次吃掉,建議煮雞蛋的水慎重喝.或者每次只喝一小勺,用水稀釋後再喝,這個水毒性很大,喝多了,全身難受,後來 少喝就沒有事情了.水特別黑,是正常現象.
㈦ 腫瘤治療,腫瘤中醫外治的方法有哪些
湖湘中醫腫瘤醫院專家表示腫瘤外治的方法很多.歸納起來.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膏葯(又稱薄貼) 即用膏葯敷於腫瘤局部或腫瘤體表投影處,以起到活血化病、祛痰散結、消腫止痛等作用。凡病所結聚之處,拔之則病自出,無深人內陷之患;截之則邪自斷,無妄行傳變之虞。」
2.圍敷法 常將新鮮植物葯搗爛,或用干葯研磨細末,加水或醋、蜂蜜、豬膽汁、麻油等調和,直接敷於腫瘤局部,間隔一定時間換葯,可起到消腫作用。若化膿.則圍敷可「束其根盤、截其餘毒」。正如明•申斗垣所說:「敷者化也,散也,乃化散其毒,不令童滯。」
3.腐蝕法 採用信石、姻砂、火硝、降丹、明礬、燒鹼、生石灰等祛腐生新功效之中葯撤於皮膚瘡面,或吞咽於食道,或用干肛腸,以直接腐蝕瘤體,但應注意防止葯物中毒和損傷血管。
4.結扎 枯瘤宋•竇漢卿「將芫花根洗凈,帶濕,不犯鐵器,搗碎取汁,用生絲線浸汁一宿,以線系瘤蒂部即落,不過二次,將龍骨、紅花、訶子末三味,敷瘡口……」。主要用於良性蒂狀腫瘤。
5.針灸 唐•孫思邀《千金方》記載:「天府、孺會、氣舍主癭氣咽腫。」近年來有人用針刺足三里、內關、天突等穴位治療食管癌吞咽困難等,收到了明顯的近期療效。
6.熏洗法 用葯物煎湯乘熱氣,或利用葯物燃燒時產生的煙氣進行熏蒸、淋洗、浸浴,具有解毒消腫、生肌收口、祛風止痛等功效。
7.熨法 用炒熱的葯物布包,熨於疼痛部位或相應的體表,從而起到活血止痛作用。
8.塞法 將葯物搗爛或研成細末,製成相應的栓劑.塞於陰道、肛門、鼻腔等患處,可起到腐蝕腫塊、消腫止痛之功效。
9.灌腸法 將中葯葯液作保留灌腸,可發揮葯液在腸道內對腫瘤的抑製作用,也可消腫止痛,且葯效較快。
10.吸入法 通過現代手段,將葯物霧化,使病人直接吸入到氣管、肺等部位,也可用噴霧法將葯物直接送到口腔、鼻咽、咽喉部,使葯物直接與瘤體接觸,發揮化痰散結作用。
㈧ 腫瘤治療方法方案
腦腫瘤即各種腦腫瘤,是神經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人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很大的危害。一般分為原發和繼發兩大類。原發性腦腫瘤可發生於腦組織、腦膜、顱神經、垂體、血管殘余胚胎組織等。繼發性腫瘤指身體其它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或侵入顱內形成的轉移瘤。
日前,國內外對腦腫瘤的治療多採用手術,化療、放療等,也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採用葯物治療的方法。
㈨ 桃枝熬膏葯用鮮的還是乾的
膏葯是外用膏劑(包括軟膏劑、膏葯、橡皮膏)的一種,古代歸屬於「薄貼」。系以食用植物油與黃丹或鉛粉等經高溫煉製成的鉛硬膏為基質,並含有葯物或中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劑。膏葯作為中國制劑中的一種傳統劑型,早在晉代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煉而成「膏」的記載。《劉涓子鬼遺方》中亦有多種「薄貼」的記載。「薄」指軟膏,「貼」指膏葯。唐、宋以來對膏葯的應用更加廣泛,清代吳師機所著《理瀹駢文》為膏葯在應用方面的專著,對膏葯的方葯、應用,尤其在制備工藝上均進行了較完整的總結,並有進一步發展提高,其「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亦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的新觀點,頗為眾人所信賴,並後世醫家所推崇。膏葯常應用於消腫、拔毒、生肌等外治方面;但它通過外貼,還能起到內治作用,如驅風寒、和氣血、消痰痞、通經活絡、法風濕、治跌打損傷等。《理瀹駢文》上論及膏葯的作用時,有「截」、「拔」之說,謂:「凡病所集聚之處,拔之則病自出,無深入內陷之患;病所經由之外,截之則邪自斷,無妄行傳變之虞。」
膏葯的種類有多種,以油與黃丹為基質的為黑膏葯;以油與宮粉為基質的為白膏葯;以橡膠為主要基質的為橡皮膏;以松香等為基質的為松香膏葯。最常用的是黑膏葯。
對膏葯的質量要求如下:
1.老嫩應適宜,貼於皮膚上要有適宜的粘性及不移動位置。
2.外觀應油潤細膩,對皮膚應無刺激性。
3.同種膏葯的攤塗量應一致,其重量差異限度不超過±5%(指除去裱背材料的純膏葯重量)。
4.在常溫下保存,兩年內不變質,不失去粘性。
煉制膏葯,需有麻油浸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葯枯過濾→葯油滴水成珠→下黃丹→加香葯或貴重葯或膠體性葯物→去火毒→塗布冷卻→烘化貼用等程序。
下面以黑膏葯的熬制進行介紹:
第一步 炸葯
先將油料加熱,倒入葯料,文火再炸,並不斷攪動,使葯物受熱均勻,直炸至制膏所要求的程度為止(如變黃,炸焦黃,炸枯黑等)。去渣濾凈,即為膏油。
注意:1.有時未炸前,往往需將葯料在油內浸泡一定時間,經驗上有春五、夏三、秋七日之說。2.葯料倒入前須酌予碎斷,太粗則不易炸出葯內有效成分,太細則易於沉積鍋底,不易濾凈。3.入葯順序依葯料性質不同,一般有先炸、後炸之分。肉質葯及鮮葯宜先炸,如甲魚、鮮莧菜之類;質地堅實的葯物也應先炸,如介殼、樹根之類。而質地疏鬆或形體細小的葯物,宜待先炸葯物已枯黃時在下鍋,如花葉和種子類。
第二步 炒丹
把黃丹放在干凈的鐵鍋或銅鍋內,文火炒至丹中水氣盡,鬆散為度。急住火,需用鏟子不斷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氣膏葯則嫩,丹炒過頭膏葯則老。黃丹炒制過程中會變成深紅色,勿慌,取出冷涼,自會恢復原色。
第三步 煉油
葯油可選桐油、香油等。若用香油,則把不放鹼的香油放入干凈的鍋內,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開始油水之氣會直向上升,再過一時則氣體會向鍋周旋升,急用竹筷點油滴入涼水上,成珠不散,為煉油已成。
注意:1.香油即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習慣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摻鹼,不但溢鍋,而且膏葯不粘。2.煉油之火不易過猛,如已著火,用鐵鍋蓋將火壓滅。葯油將煉成時,撩油速度要快,但應避免觸及鍋底,以防著火。
第四步 下丹
油丹比例一般按每500克油用鉛丹195克計算,並注意季節(夏季鉛丹可用至240克,冬季僅用140克,春秋用210克為宜)。經驗上亦有比例取油丹16:7,多一斤香油用四至五兩丹,冬嫩(四)些,夏老(五)些。下丹分火上下丹和離火下丹兩種情況。前者繼續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緩緩放入沸油內,用槐木或柳木棍、桑木棍不斷順時針攪拌,油會上溢氣泡,冒出濃煙,待煙氣稍盡,則急用竹筷點油滴到涼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凈水,用干手試捏,以粘手而離手時不膩手為度,急住火,或把鍋抬離火爐,繼續攪拌候其涼。離火下丹即將煉好的葯油離開火爐後方下丹。
注意:1.萬萬不可用鐵器攪拌,此時鐵器與鍋底相碰,一鍋膏葯起火而毀。2.一般多採用火上下丹,因它比之離火下丹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葯不癢。3.下丹時應一人攪拌,一人下丹,利於操作。4.鍋內油量不能超過鍋容量的三分之一,否則易溢出。5.此節是熬制膏葯的關鍵,必須掌握好葯油離火的時刻,以保證成膏的質量。常用以下標准來判斷煉油程度:①油煙:始為淡青色,漸轉濃黑,進為白色濃煙,撩油時煙更明顯,以看到白色濃煙為准;②油花:沸騰開始時,油花多在鍋壁附近,待油花向鍋中央聚集時為准;③油珠:即「滴水成珠」,取油少許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為准。6.「膏葯黑之功在於熬,亮之功在於攪。」下丹時撒布要勻,並不停地順一個方向攪拌,以防沉聚。7.掌握好下丹速度。下丹的速度太快易溢鍋,且膏葯質地不勻;太慢時,則離火下丹的葯油溫度下降,影響效果。8.如下丹時著火,應熄滅後再下,否則易引起爆炸。9.膏葯應老、嫩適宜。如偏老,即兌入較嫩的膏葯油;偏嫩,則再加熱。一般宜嫩些,因攤膏時仍需加熱。
第五步 去火毒
膏成後,用冷水噴灑於膏葯鍋內,即有黑煙冒出,然後將膏葯擰成小坨,浸於冷水中3~10日,每日換水1~2次。亦有成膏後直接「傾入器中,以水浸三日去火毒用。」
第六步 加細葯
將方中的貴重細葯,如冰片、麝香等研細面,加入已熔化的膏葯內攪拌。
注意:熱油加涼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點點加入葯面,急攪拌則無事,不然一鍋膏葯溢出而廢。
第七步 攤膏葯
急把尚未冷涼的膏葯,用竹筷團起,隨紙布大小,以竹筷點紙布之中心作順時針攤一周,則為膏葯已成。
注意:1.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溫的稀麵糊中,趁熱混和揉均,搭與高處曬干,此為漿布已成。膏葯則不滲、不癢,貼七天無事。2.攤膏時,塗的面積一般圓形的占膏葯褙的1/3,長方形的約佔2/5。用於治表的膏葯,宜塗薄些;治里的膏葯,宜塗厚些。勤換的膏葯宜薄,久貼的膏葯宜厚。
第八步 貼膏葯
先將膏葯放熱水壺或酒精燈、蠟燭等物微火上加熱烤軟熔化,使溫度適宜,即可攤貼。
注意:1.貼前先將患處用溫水擦凈,或用生薑切片檫洗皮膚,或患部用酒精消毒,待皮膚乾燥後再貼。皮膚有汗或有水汽時不能貼,因這樣貼不緊。若氣候寒冷粘貼不緊,可在膏葯貼上後再熱敷一下。2.按時換膏葯,防止膏中鉛化物對皮膚的刺激。3.貼膏葯後過敏,局部發癢較甚或發生水泡、潰爛時當取下,用酒精消毒或搽龍膽紫葯水,待不癢和傷口癒合後再貼。或採用貼前膏葯上撒點薄荷冰等預防措施。重者禁用。4.不可將膏葯在煤爐上烘烤帖敷,因為煤爐燃燒時產生的致癌物質及有害氣體會被膏葯基質及水分所吸收,並經皮膚滲入人體,危害健康。5.皮膚表面有外傷或有糜爛感染,局部有破損者,不宜將膏葯直接貼在破損處,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6.凡是含有麝香、乳沒等活血化淤成分的膏葯,孕婦均應慎用。尤其孕婦的腰、腹部(特別是下腹部氣海、關元穴處)、肚臍以及下肢三陰交等穴位處,不能貼敷,以防發生流產等意外。7.一般一張膏葯的葯效可維持1~2天,黑膏葯的葯效較長,一般可連續貼用1周以上再揭下,所以不宜換得過勤或過少。8.膏葯撕揭時注意動作輕柔,防止撕裂皮膚。對粘在皮膚上的部分葯膏,可用紗布蘸汽油擦凈,然後再用酒精消毒。
㈩ 治療癌痛的膏葯怎樣製作
丁香
細辛肉桂各15g
全蠍
6g
元胡
10g
北京中醫葯大學東方醫院
-中醫腫瘤科-李泉旺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