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露節氣如何養生
1、泡腳養腎
不少女性在秋冬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這或許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因此,在進入深秋之前的白露時節,大家應該注意腎氣,這時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鍾,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不僅可以養腎,還可以讓你睡得更好。
2、動靜結合
白露之後是一年中鍛煉身體的好季節,選擇的項目因人而異,重點在於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在運動鍛煉的同時,還可以做一些呼吸、閉目養神的動作,做到動靜結合。
3、飲食清潤
養肺是秋季的養生重點,要想養肺,滋潤是關鍵。白露期間飲食應以清潤為主,不宜大魚大肉進補。大家不妨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銀耳粥、蓮米粥、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
4、不要過早穿太多衣物
白露時節,早晚會讓人有涼意。坊間一直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也就是說,秋季也要保持適當的涼爽刺激,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張開,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當然,兒童老年人和體弱的人士還是要注意保暖,以防著涼。
(1)白露降溫的最佳方法擴展閱讀
節氣簡介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於公歷9月7-9日交節。白露節氣後,陰寒之氣上升,初秋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晝夜熱冷交替,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時至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
B. 過了白露天氣越來越涼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於公歷9月7-9日交節。白露節氣後,陰寒之氣上升,初秋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晝夜熱冷交替,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1][2]
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時至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1]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165°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節氣。進入白露節氣,初秋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陰寒之氣上升,天氣漸漸轉涼。「白露」代表著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而在季節轉化過程中,豐收的秋季帶給了人們與健康有關的食物以及民俗。
白露
秋季的前兩個節氣立秋與處暑,雖無盛夏高溫,但還是酷熱天氣,因太陽所帶來的熱力未減弱。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造成「三伏」濕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東南風,而東南方是太平洋,空氣濕潤,風的潮濕造成了三伏天濕度大;到了深秋之後則相反,吹西北風,而西北方是乾燥的內陸,乾燥的西北風造成深秋之後氣候乾燥。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民諺「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描述了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秋季的前兩個節氣均悶熱,秋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自白露節氣起漸漸趨向涼爽、乾燥。白露節氣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熱轉涼的轉折點。白露後,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早晨與夜間會有絲絲的涼意。隨著進入深秋,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C. 白露期間換水時要特別注意溫差
在黃鱔養殖後期,最危險、最易發生的病症是白露症。
白露症也稱白露溫差症和白露綜合征。因這種病常發於白露前後,故以白露症命名。在一般情況下,每年的9月1~25日期間,晝夜溫差極大。如2002年9月5日,長江中游地區白天最高氣溫為34℃,而夜間的最低氣溫只有195℃,晝夜溫差就相距13℃以上。晝夜氣溫的巨大差別,自然會影響小面積鱔池水溫和大面積水域水溫的不同變化。往往是白天鱔池內水溫上升緩慢,外界水域水溫上升較快;夜間鱔池內水溫下降較快,而外界水域水溫卻下降較慢。這就給鱔池更換池水帶來麻煩。稍不注意,就會因池內、外兩者水溫差距太大而造成黃鱔發病。白露前後,什麼時間鱔池內、外兩者水溫基本一致呢?據筆者多年來的觀察和記錄,7:40~9:30兩者的水溫比較接近。有些鱔池內出現白露症,大多是在7:00以前,換水時沒有注意池內、外兩者水溫差所造成的。因為,在白露前後的每天7:00以前,鱔池內的水較涼,且變化不大;而鱔池外界的露天闊水,則比較溫暖,且在15分鍾左右就產生一次水溫變化。因此,引水換水時,一定要堅守崗位,時時刻刻對鱔池內、外兩者水溫進行測試,發現兩者水溫差超過3℃時,立即停機待抽。此外,白露前後,如遇冷空氣南下或大風降溫天氣,以及熱帶風暴影響,其水溫的變化將是五花八門,沒有規律。因此,預防黃鱔白露症的最好方法是,認真做好換水時鱔池內、外兩者水溫的測試工作。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病蟲害診斷與防治》
D. 白露節氣吃什麼
1、吃龍眼: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2、白露茶: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
3、白露米酒:資興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氣候
白露節氣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
此時,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乾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
但是如果冷空氣與台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和華西地區也往往出現連陰雨天氣。
E. 關於白露的詳細資料
白露的由來
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時,交「白露」節氣。二十四節氣的氣候中,白露有著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日照驟減的明顯特點,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轉換。
白露節氣中的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雲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雲:「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此時,我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乾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台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和華西地區也往往出現連陰雨天氣。東南沿海,特別是華南沿海還可能會有熱帶天氣系統(台風)造成的大暴雨。
另外,此時部分地區還有可能出現秋旱、森林火險、初霜等天氣。如果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華西地區、華南地區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潤,都可能形成夏秋連旱。有諺語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
北方部分地區,如西北的陝西、山西、甘肅、華北等地,秋季降水本來偏少,如果出現嚴重秋旱不僅影響秋季作物收成,還延誤秋播作物的播種和出苗生長,影響來年收成。另外,伴隨秋旱,特別是山地林區,空氣乾燥、風力加大,森林火險開始進入秋季高發期。「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農歷8月,正是公歷9月的「白露」節,這時節,對氣候最為敏感的候鳥,如黃雀、椋鳥、柳鶯、綉眼、沙錐、麥雞,特別是大雁,便發出集體遷徙的信息,准備向南飛遷。起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風清之夜,好像給人傳書送信———天氣冷了,要收割的莊稼趕緊收吧,並備好寒衣,迎接「三秋」大忙季節的到來。
農業上,經過一個春夏的辛勤勞作之後,人們迎來了瓜果飄香、作物成熟的收獲季節。遼闊的東北平原開始收獲大豆、穀子、水稻和高粱,西北、華北地區的玉米、白薯等大秋作物正在成熟,棉花產區也進入了全面的分批採摘階段。這時的田野,一眼望去,高粱如火,棉花似雲,大豆咧開了嘴,蕎麥笑彎了腰。農諺中:「白露高粱秋分豆」、「白露前後看,莜麥、蕎麥收一半」是真實的素描。從白露開始,西北、東北地區的冬小麥已開始播種,華北冬小麥的播種也即將開始。
白露農事諺語
白露滿地紅黃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繼續去,上午修棉下午摘。早秋作物普遍收,割運打軋莫懈怠。底肥鋪足快耕耙,秸稈還田土裡埋。高山河套瘠薄地,此刻即可種小麥。白菜蘿卜追和澆,冬瓜南瓜摘家來。冬暖大棚忙修建,結構科學巧安排。蘋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車拉又船載。紅棗成熟適時收,深細加工再外賣。秸稈青貯營養高,馬牛豬羊「上等菜」。畜禽防疫普打針,牲畜配種好懷胎。餌足水優養好魚,土壯藕蒲長得乖。
F. 「白露至,寒風來」,在白露期間,應預防哪些疾病
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古人雲:「白露期間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我們,此時白天雖溫和,但是早晚涼。一定要注意保暖,以免著涼。白露節氣期間,人們容易出現口乾,鼻干,唇乾等秋燥症狀,所以人們一定要做好防護,以免生病。根據我以往的經驗,白露期間應當預防以下幾種疾病:
三:要解決乾燥問題,注意保護腸胃
白露後,涼風起。降溫的同時,冷空氣也把空氣中的水分吹乾了。如果早上出現嗓子發干,鼻子發乾等症狀,就是典型的秋燥了。白露過後,應當少吃瓜果。因為瓜果本身性寒,再加上天氣轉涼,繼續大量生吃,可能會引發腹瀉等急性胃腸道疾病。
在像白露這種晝夜更替的時節里,大家都應該做好預防措施,防止生病。
G. 白露時節有什麼需要我們了解的
作為中國傳統節氣,秋天的的第三個節氣,白露我們最好是了解其由來、三候、習俗還有養生方面的知識,了解這些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是有著不小的作用的。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晝夜溫差可達十多度。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俗語雲:「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
鴻雁來:白露節氣「鴻雁來」,按古人說法,鴻大雁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玄鳥歸:後五日「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玄鳥空巢語,飛花入戶香,燕昵呼喚燕好,燕舞鶯啼,生機勃勃。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
群鳥養羞:再五日「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羞」,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吃龍眼: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白露時節,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當地人認為,在白露這天吃龍眼有滋補身體的效果。
釀白露酒:蘇浙地區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祭祀禹王:江蘇太湖民每逢白露節氣會舉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動。相傳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與堯舜並稱古聖王,民間稱他為「水路菩薩」或「河神」。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會舉行祭禹工的香會,屆時,人們就會趕廟會、打鑼鼓、跳舞蹈。
飲「白露茶」:白露時節老南京人都非常喜歡喝「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耐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采「十樣白」:浙江蒼南、平陽等地,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這「十樣白」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與「白露」字面相應。
早晚及時添加衣服
注意營養養肺潤燥
夜晚睡卧不可貪涼
總之,了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利而無害的。
H. 為何老人說「白露身不露」白露節氣如何保養自己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白露」節氣後,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此時凌晨及早晚的氣溫低,但正午的氣溫還很高,是秋日溫差最大的時候,你會明顯地感到炎夏已過,涼爽的秋天悄然而至。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乾、唇乾、咽干、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每到了白露節氣之後人們都會開始注重養生,因為這段時間養生是最佳時間。
還要注意夜晚保暖,不蓋被子或被子過薄,也會引起腹瀉。飲食主要是以「潤」為主,讓身體「滋潤度秋」。因此,現在要多吃點「清潤」的食物和對肺部、呼吸道有好處的食物。可以煮梨湯,適當的上外面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