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什麼方法可以「去頭風」
就按頭痛治療。頭痛和頭風是一個病。新病淺近的叫頭痛,久病深遠的叫頭風。風寒用川芎茶調散,風熱用芎芷石膏湯。風濕用羌活勝濕湯,肝陽頭痛用天麻鉤藤飲,腎虛頭痛用大補元煎,血虛頭痛用加味四物湯,痰濁頭痛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淤血頭痛用通竅活血湯。特殊的雷頭風用清震湯,偏頭風用平肝熄風清熱為主。也可以針灸。
丹參息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養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區血管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丹參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雞血藤15克、夏枯草9克、珍珠母20克(先煎)、細辛2克(後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後加入白糖熔化,濃縮至100毫升。每日1劑,12~15天為1療程。
天麻頭痛散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驅風鎮痛。主治偏頭痛。 [處方及用法]天麻12克、當歸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參12克、紅花10克、桃仁6克、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荊子12克,水煎服。
疏肝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氣郁結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葉10克、炒枳殼9克、甘草6克,水煎服。
清熱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化痰熱;主治痰濕化熱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半夏10克、陳皮9克、枳實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
當歸化瘀方 :[功能主治]功能活血化瘀;主治瘀血阻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當歸10克、丹皮10克、紅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
清肝痛停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肝涼血;主治肝經血熱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龍膽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殼9克,水煎服。
蓮草茯苓方 :[功能主治]功能滋補肝腎;主治肝腎陰虛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
散寒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溫肝散寒;主治寒凝厥陰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吳茱萸6克、黨參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
祛風止痛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風化痰;主治風痰阻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鉤藤12克、白芍12克、膽星10克、陳皮9克,水煎服。
桂枝調和方 :[功能主治]功能調和營衛;主治營衛不調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處方及用法]桂枝10克、白芎12克、甘草6克、生薑5片、大棗5枚、葛根15克,水煎服
B. 有什麼方法可以除頭風或減輕頭疼
1、物理發汗。治療這樣的頭痛,可以用發汗法來治療,就是出一身汗之後就會好很多,但是一定要注意出完汗之後千萬不要貪涼,去吹空調或者是吹風扇,不然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感冒。
2、飲食發汗。除了物理發汗法之外,還可以通過飲食發汗法來治療這種疾病,最常用的就是蔥姜蒜,具體的做法就是姜蔥椒蒜搗爛之後再加點鹽拌勻,然後放進滾熱的熱粥裡面,攪拌均勻,趁熱馬上吃個兩三碗就可以好了。
3、熱敷法。這也是一種頭痛的傳統良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吹了風就頭痛,那麼可以用熱敷法來治療這樣的疾病,這種疾病簡單實惠經濟,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治療頭風的方法。
C. 中醫祛「頭風」,哪幾個方法用上,健康又有效
頭風是一種慢性病症,相當於偏頭痛,病發之後頭痛難忍,《甄嬛傳》中的皇後就有頭風,病發之後慘叫連連近乎昏厥,曹操也是有頭風,久病不治。
中醫治療頭風很有方法,最簡單的一種就是用毛巾裹住頭,然後在裡面放上生薑片。受寒感冒的時候人們喜歡熬姜湯驅寒,治療頭風時生薑片火辣辣的貼著額頭,這種感覺會緩解頭痛,祛除病痛。
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是要保護好自己不受風涼,盡量不讓自己有生病的機會,注意身體經常鍛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遠離病痛。生了病就要好好的治療,去醫院找有經驗的醫生,針灸按摩都是有效的方法,積極的配合醫生遲早有一天病症會被消除。
D. 頭風病怎麼治療
頭風-病證名。經久難愈之頭痛。《醫林繩墨·頭痛》:「淺而近者,名曰頭痛;深而遠者,名曰頭風。頭痛卒然而至,易於解散也;頭風作止不常,愈後觸感復發也。」因素有痰火,風寒襲入則熱郁而頭痛經久難愈。其症自頸以上,耳目口鼻眉棱之間,有麻痹不仁之處,或頭重,或頭暈,或頭皮頑厚,不自覺知,或口舌不仁,不知食味,或耳聾,或目痛,或眉棱上下掣痛,或鼻聞香極香,聞臭極臭,或只呵欠而作眩冒之狀(見《雜病源流犀燭·頭痛源流》)。熱者消風散,冷者追風散。頭風發時悶痛,必欲棉裹者,為熱郁,用二陳湯加酒芩,荊芥、川芎、薄荷、石膏、細辛。頭風痛在一側者,名偏頭風。兩太陽連腦痛者,名夾腦風。頭風而見頭面多汗,惡寒者,名首風。
中醫方面如下:
方葯:清震湯加味。
升麻10克,蒼術10克,荷葉10克,陳皮6克,半夏9克,膽南星10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
..
E. 頭風病怎麼治
頭風病是以慢性陣發性頭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相當於西醫的偏頭痛和部分肌緊張性頭痛等。中醫對本病病機認識尚未統一,對其發病過程缺乏系統而深入的研究。為此,本文試對偏頭痛型頭風病病機進行全面研究,以深化認識,帶動臨床治療的發展。
1
發病基礎探析
頭風病的發病特點為:在發作間歇期如常人,但若受到誘因刺激,可突發劇烈頭痛,每次發作的性質和過程相似,易反復發作。眾所周知,非頭風病患者受到這些誘因的作用,並不發作此類頭痛。可見,頭風病患者體內必然存在特定的發病基礎。
1.1
肝與頭風病關系密切
二者的關系分析如下。
1.1.1
經絡循行
足厥陰肝經起於足大趾,屬肝,絡膽,上行連接目系,出於額,並向上與督脈會於巔頂;膽附於肝,經脈相連,膽經布散於頭兩側。肝膽二經已佔據了頭部的主要位置。據臨證觀察,頭風發作時,疼痛部位以頭之偏側或額角為主。故爾,由頭痛部位與肝經循行相一致,說明肝與頭風病相關。
1.1.2
肝與內風關系密切
肝為風木之臟,肝木失和,內風旋動。因此,內風的形成主要責之於肝的功能失調。《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頭風病其痛作止無常,愈後遇觸復發。此與內傷頭痛之「有時而作,有時而止」的特點相符。可見,本病乃由內因引起。又因發病急驟,轉化迅速,體現了風性善行數變的特性。故可把本病歸為內風證。總之,從頭風病的病理屬性上也說明與肝相關。
1.1.3
頭風病臨床症狀及發作誘因與肝有關
頭風病患者除頭痛外,情緒異常亦為重要表現,常見激惹、煩躁、恐懼及發急和悲觀失望等。並且,多因情緒刺激而誘發,說明本病與肝失疏泄,不能正常調節情志有關。
1.1.4
頭風病多從肝論治
邵氏總結多位醫者從肝論治的經驗,認為該病與肝失調功能密切相關,從肝論治確有良效〔1〕。朱氏則認為頭風病以肝為病變中心,提出從肝論治七法〔2〕。醫者們從臨床角度證實了肝與頭風病相關。
1.2
肝失疏泄為發病基礎
既然肝與頭風病關系密切。那麼,頭風病與肝主疏泄的功能必然存在內在聯系。本病發作間歇期可見肝失疏泄之見症,如心情不暢或惱怒不舒,失眠多夢,大便干稀不調等。因此,可把肝失疏泄作為發病基礎。
肝失疏泄在頭風病中產生兩種病理機轉。其一,影響情志。肝主疏泄正常,使氣血平和,神有所養,情緒安逸。反之,疏泄失司,則產生各種情緒異常。同時,情緒活動亦可影響肝之疏泄。其二,影響氣機運行。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是機體各臟腑的綜合作用。只有肝氣升發與肺氣肅降,脾氣升清與胃氣降濁,心火下降與腎水上升等五臟六腑的相互配合,才能維護氣機的正常運行。但是,肝與膽在氣機升降中居於主導地位。恰如《素問*六節臟象論》所言:「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即脂少陽膽氣升發,疏泄正常,可協調五臟六腑,使機體達到陰陽調和、氣血條暢的狀態。李東垣亦雲:「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生則萬化安。故膽氣春生,則余臟從之」〔3〕。另外,肝膽互為表裡,其氣相通,二者的疏泄、升發作用是共同的,難以截然分開。故《素問*臟氣法時論》有「肝病者,……取其經,厥陰與少陽」的論述。可見,肝膽疏泄失司,機體極易產生氣機失常,其自身協調能力及適應外界的能力均降低。即使有輕微的不利因素作用於機體,亦可引起氣機失常,甚至氣機逆亂,進入頭風病發作階段。
F. 坐月子頭風怎麼治
建議先佩戴月子帽,注意保暖,尤其在戶外活動期間不要著涼,其次可以進行按摩來改善不適的症狀,比如說頭痛等。最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進行物理治療,比如進行艾灸,熱敷,烤電治療,效果比較好。
1、頭面風腫。用杏仁搗成膏,調雞蛋黃塗布上,包頭面。葯干又塗。七、八次可愈。
2、頭風眩暈(痰逆、惡心、懶食)。用真零陵香、藿者葉、香附子(炒),等分為末。每服二錢,茶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蒴翟、獨活、白石膏各一兩,少枳實七錢半。每取三錢,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3、頭風久痛。作莽草煎湯洗頭。勿令葯汁入目。又方:用日取荊瀝飲服。
4、頭風面瘡,癢出黃水。用艾二兩,加醋一升,煎成濃汁,攤紙上貼瘡,一天換二、三次。
5、頭風熱痛。用決明子炒過,研細,加茶調勻敷太陽穴,葯干即換,一夜腫消。又方:用山豆根末,調油塗兩太陽。
6、久患頭風的治療便方。用草烏頭尖(生)一分、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二分,共研為末。每服半錢,冷薄荷湯送上。又方:用鰾膠燒存性,研為末,臨卧時,以蔥酒送服。
7、茯苓酒:治頭風虛眩,暖腰膝,主五勞七作傷。
8、治頭風流淚。用煅石膏二兩、川芎二兩、灸甘草半兩,共開為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湯調下。一天服二次。
9、雷頭風(按:此病是頭面腫痛、惡寒發熱、太似傷寒)。用地膚子同生薑研爛,熱酒沖服汗出即愈
H. 感覺自己得了頭風病,該怎麼治療
你現在就差的我頭暈很可能是與你的習慣不好有關系,由於你的頭發濕經常受凍,感受寒邪引起的這個情況,另外還可以見於更年期綜合症,出現了怕風怕累怕冷的症狀,建議去醫院的中醫可用中葯治療,配合一些更年康片,谷維素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