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推薦 原文22條指出:「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葯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葯加附子湯主之。」 太陽病,誤施下法,損傷胸陽,邪陷胸中,正氣抗邪幹上,致使胸由氣機不暢而見胸滿。邪正交爭則見脈祝。且下後表證未解,發熱惡寒等證尚存,故以桂枝去芍葯湯治療,桂枝生薑宣陽解表,甘草大棗益氣和中。芍葯為酸苦陰柔之品,用之恐敘邪不散,有礙胸滿,故去而不用,使胸陽得伸,相對加強桂枝解表通陽之功。若太陽病誤下,除見胸滿證外,且出現脈微惡寒的證狀,這是由子陽氣損傷較季,識煦失職之象,故須在通陽解表的桂枝去芍葯湯的基礎上加附子,以扶助陽氣。 原文22條指出:「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葯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葯加附子湯主之。」太陽病,誤施下法,損傷胸陽,邪陷胸中,正氣抗邪於上,致使胸中氣機不暢而見胸滿。邪正交爭則見脈促。且下後表證未解,發熱惡寒等證尚存,故以桂枝去芍葯湯治療,桂枝生薑宣陽解表,甘草大棗益氣和中。
② 傷寒論中的太陽病是什麼意思
太陽病是六經病之一,出自《傷寒論》。太陽病包括經證和腑證。多由外感風寒所致。經病包括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腑病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⑴中風:為太陽表虛證,是衛強營弱,營衛不和,治療中風只需調和營衛,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湯。⑵太陽病兼項背強幾幾(即拘急不舒),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加葛根湯,實用葛根湯。⑷太陽病內挾水飲(干嘔,痰軟),如表實無汗,心下有水氣,證見發熱惡寒無汗喘咳干嘔的,治以小青龍湯。
③ 六經辨證的太陽病證治
《傷寒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概括:凡出現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脈浮等脈證,就叫太陽病。太陽病分為經證和腑證二類。經證為邪在肌表的病變;腑證是太陽經邪不解而內傳於膀胱所引起的病變。 1、太陽經證:分為三型
(1)其人營衛不和,衛失固外開闔之權,肌表疏泄者為中風(即傷風,不是腦溢血)。
(2)其人衛陽被遏,營衛郁滯不通,肌表緻密者為傷寒。
(3)其人外受溫邪,津傷內熱者為溫病。
中風: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表虛證)。
傷寒:發熱,無汗,惡寒,脈緊,體痛(表實證)。
溫病:發熱,口渴,不惡寒(里熱證)。
中風、傷寒、溫病,均屬表證,所以均有「發熱,頭痛,脈浮」,但其鑒別點是:
中風:脈浮緩,有汗,舌苔薄白。
傷寒:脈浮緊,無汗而喘,舌苔薄白。
溫病:脈浮數,發熱,口微渴,微惡寒,舌尖舌質紅絳。
2.太陽腑證:分為二型
(1)邪氣內入膀胱,影響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以致氣結水停,小便不利,為蓄水證。
(2)熱結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滿如狂,小便自利為蓄血證。
蓄水證:發熱惡風,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則吐,脈浮數。
蓄血證:小腹急結或鞭滿,如狂發狂。小便自利,身體發黃,脈沉結。
鑒別點:蓄水是邪入膀胱氣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無神志症狀。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狀而無小便不利。 1.太陽經證治法
(1)中風:為太陽表虛證,是衛強營弱,營衛不和,治療中風只需調和營衛,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湯。
(2)傷寒:為太陽表實證,腠理緻密不得汗出,非開表發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黃湯。
(3)溫病:為內熱津傷,《傷寒論》未出方治,內熱原因甚多,凡傷津者,多屬陽盛生火而耗陰,加之陰血清涼之性不足,又多從肝、胃初起,固不當外發,發則舍近求遠,當以補中填精以充其所耗,涼血瀉熱為從急治則,表症得平,內耗得充,則人正氣不失;並尋六經邪之所湊,佐以攻伐以治之,多收內化之效。而邪之去路,當以寒涼開濁門以泄痢,得泄則中焦輕寒,而余陽借諸經反歸而致,則中焦熱可解,另得草船借箭之功,巧使天下太平。
2.太陽腑證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氣化不行而致水氣停蓄,五苓散(茯苓、豬苓、桂枝、澤瀉、白術)具有化氣利水的功能,故為蓄水證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熱結下焦,應攻瘀逐血,可根據輕重緩急,選用桃核承氣湯。
3.太陽病兼證治法(1)太陽中風兼氣逆作喘,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陽病兼項背強幾幾(即拘急不舒),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加葛根湯,實用葛根湯。
(3)太陽病兼熱郁於內(內熱,煩躁,口渴),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實用大青龍湯。
(4)太陽病內挾水飲(干嘔,痰軟),如表實無汗,心下有水氣,證見發熱惡寒無汗喘咳干嘔的,治以小青龍湯。如太陽中風而水氣僻積胸脅,證見發熱惡寒汗出頭痛,心下及脅部痞鞭滿痛,干嘔短氣,表證已解的,用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攻之。
(5)太陽病兼里虛不足,如陰陽兩虛心中悸而煩者,治宜以小建中湯。如氣血虧乏,心力不繼,脈結代,心動悸者,治以炙甘草湯。
④ 什麼是太陽病
病名。六經病之一。太陽病包括經證和腑證。多由外感風寒所致。經病包括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腑病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
一、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概括:凡出現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脈浮等脈證,就叫太陽病。太陽病分為經證和腑證二類。經證為邪在肌表的病變;腑證是太陽經邪不解而內傳於膀胱所引起的病變。
二、病理機制
1、太陽經證:分為三型
(1)其人營衛不和,衛失固外開闔之權,肌表疏泄者為中風(即傷風,不是腦溢血)。
(2)其人衛陽被遏,營衛郁滯不通,肌表緻密者為傷寒。
(3)其人外受溫邪,津傷內熱者為溫病。
中風: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表虛證)。
傷寒:發熱,無汗,惡寒,脈緊,體痛(表實證)。
溫病:發熱,口渴,不惡寒(里熱證)。
中風、傷寒、溫病,均屑表證,所以均有「發熱,頭痛,脈浮」,但其鑒別點是:
中風:脈浮緩,有汗,舌苔薄白。
傷寒:脈浮緊,無汗而喘,舌苔薄白。
溫病:脈浮數,發熱,口微渴,微惡寒,舌尖舌質紅絳。
2.太陽腑證:分為二型
(1)邪氣內入膀胱,影響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以致氣結水停,小便不利,為蓄水證。
(2)熱結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滿如狂,小便自利為蓄血證。
蓄水證:發熱惡風,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則吐,脈浮數。
蓄血證:小腹急結或鞭滿,如狂發狂,小便自利,身體發黃,脈沉結。
鑒別點:蓄水是邪人膀胱氣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無神志症狀。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狀而無小便不利。
闡釋
太陽又稱巨陽,統攝營衛,主一身之大表,故太陽居三陽之首,為六經藩蘺。風寒襲表,太陽首當其沖,此時,衛氣雖已受傷,但猶能達表抗邪。正邪相爭於表,經氣不利,則症見脈浮、頭項強痛面惡寒。
衛氣行於脈外,功能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風寒外襲,衛氣受傷,溫煦外御功能降低,是以惡寒(包括中風)。
三、治則方葯
1.太陽經證治法
(1)中風:為太陽表虛證,是衛強營弱,營衛不和,治療中風只需調和營衛,汗出病解,可用桂枝湯。
(2)傷寒:為太陽表實證,腠理緻密不得汗出,非開表發汗不足以祛邪外出,可用麻黃湯。
(3)溫病:為內熱津傷,《傷寒論》未出方治,個人意見:當以辛涼輕透為主,可用銀翹散。
2.太陽腑證治法
(1)蓄水:系膀胱氣化不行而致水氣停蓄,五苓散(茯苓、豬苓、桂枝、澤瀉、白術)具有化氣利水的功能,故為蓄水證主方。
(2)蓄血:系瘀血不行,熱結下焦,應攻瘀逐血,可根據輕重緩急,選用桃核承氣湯。
3.太陽病兼證治法
(1)太陽中風兼氣逆作喘,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治之。
(2)太陽病兼項背強幾幾(即拘急不舒),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加葛根湯,實用葛根湯。
(3)太陽病兼熱郁於內(內熱,煩躁,口渴),有汗屬表虛,無汗屬表實,虛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實用大青龍湯。
(4)太陽病內挾水飲(干嘔,痰軟),如表實無汗,心下有水氣,證見發熱惡寒無汗喘咳干嘔的,治以小青龍湯。如太陽中風而水氣僻積胸脅,證見發熱惡寒汗出頭痛,心下及脅部痞鞭滿痛,干嘔短氣,表證已解的,用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攻之。
(5)太陽病兼里虛不足,如陰陽兩虛心中悸而煩者,治宜以小建中湯。如氣血虧乏,心力不繼,脈結代,心動悸者,治以炙甘草湯。
⑤ 中醫說「太陽病」,什麼回事
傷寒論中的六經辨證,六經傳遍順序: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太陽正可以理解為表證,太陽病的辯證綱要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受邪,衛外失司,營衛失和,正邪交爭於表。太陽證可以概括為經證和腑證兩類。太陽經證還可分為 太陽中風、太陽傷寒、表郁輕症;腑證還可分為 蓄水證和蓄血證。 簡而言之,太陽證就是受邪於表,是得病的最初階段,如果不治,會繼續傳變,傳變為陽明證,少陽證......太陽正的治療以發汗解表為總則。
僅憑頸痛不好說是否有關,我覺得脈浮是最重要的,有一分浮脈便有一分表證。太陽病的辯證綱要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強,在這里讀降,意思是彎曲不利,辨證綱要「脈浮,頭頸部彎曲不利疼痛而且怕冷」。
⑥ 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 厥陰 少陰 真正含義是什麼高人解答
如下:
「四象」一詞最先出自《易·系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即太陽、太陰、少陰、少陽。 先哲在天文學中也有「四象」一詞,不過,這與《易》中的概念完全不同。
先哲在觀察星辰時,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東南西北各有七宿,每個七宿聯系起來想像很象一種動物:東方蒼龍(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太陽、太陰、少陰、少陽在《黃帝內經》中也作為經絡名字出現。 陰虛陽虛是中醫用語,針對某些症狀而稱。
十二經中,三陽哪個陽氣最盛,次之,最次;三陰哪個陰氣最盛,次之,最次?為什麼?六經中,三陽:太陽陽氣最盛, 陽明次之, 少陽最次。三陰中:太陰陰氣最盛 ,少陰次之, 厥陰最次。
因為它們代表的是陽氣和陰氣的量的多依少。太陽,太者大也,巨也 ,陽明,明者著也,少者,小也。太陰、少陰厥陰,次類推,厥陰為什麼最少最小, 厥者, 盡也, 絕也。
中醫對病證進行分析歸納,以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來劃分疾病的深淺及邪正盛衰,從而為施治提供依據的辨證方法。
主要用於外感病的辨證分析,據感邪時間長短、病邪輕重、正氣強弱等情況,將外感病大致劃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個階段,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襲人體所引起的病機變化及傳變規律。六經辨證也可用於外感兼內傷以及內傷雜病的辨證。
六經辨證為漢代張仲景所創立,論述見於他所撰著的《傷寒論》。該辨證方法是在《內經》中《素問·熱論》關於外感疾病論述的基礎上,結合臟腑、經脈病機變化以及邪正消長的臨床特點,加以命名並發展而來的。它把疾病過程分為陰陽兩類,即三陽和三陰。
三陽病證即太陽病證、陽明病證、少陽病證。三陰病證即太陰病證、少陰病證、厥陰病證。凡邪盛正氣未衰,多屬三陽病證,治療當以祛邪為主;凡正氣虛衰,多屬三陰病證,治療當以扶正為主。
六經病證中,太陽主表,陽明主里,少陽主半表半里(即少陽為邪氣由陽入陰之樞),太陰、少陰、厥陰統屬於里。不僅如此,六經病證又是經絡、臟腑病機變化的反映,其中太陽、陽明、少陽病證以六腑病變為基礎,太陰、少陰、厥陰病證則以五臟病變為基礎。
所以說六經病證實際上基本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經的病變,臨床上當結合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八綱辨證運用。但由於六經辨證的重點,在於分析外感病邪侵襲人體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其傳變規律,因此與也針對內傷雜病的臟腑辨證尚有不同。
太陽病證
太陽主一身之表,統攝營衛,而人體衛氣具有抗禦病邪侵襲的功能。外邪始襲人體,則正邪相爭於表,導致營衛失調,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頭項強痛,脈浮等表證,治當解表。
但由於患者體質有強弱不同,病邪性質和感邪輕重有所差異,故太陽病證尚須進一步辨別是太陽中風(表虛),還是太陽傷寒(表實),主要憑據惡風或惡寒,脈浮緩或浮緊,尤其是有汗或無汗加以區別。
表虛證有汗,主要是由於患者傷於風邪,衛表受傷,腠理疏鬆,衛不護營,營陰外泄而汗出,治宜疏風解表、調和營衛,代表方為桂枝湯。表實證無汗則因外感寒邪,衛氣被遏,腠理閉密,毛竅收斂而致,多兼見咳嗽、氣喘等肺氣不宣表現,當用麻黃湯以散寒解表、宣肺平喘。
陽明病證
陽明是正邪斗爭的極期,主要反映胃腸病變。多由太陽病治療失誤,邪熱內傳入里,傷津化燥而燥結成實所致,或因燥熱之邪直犯陽明而成。根據證候特點的不同,陽明病證有陽明經證和腑證之分。
陽明經證系邪熱彌漫全身,而腸中無燥屎內結,以大汗出,大熱,大渴而心煩,舌苔黃燥,脈洪大為辨證要點,治宜清熱生津,方如白虎湯。
若陽明裡熱與燥屎相結便成陽明腑證,既可見身熱,汗出連綿,日晡(下午3~5時)潮熱,舌苔黃燥或焦黃起刺,脈沉實有力等里熱熾盛表現,又可有腹滿疼痛拒按,便秘等腑氣不通之象,甚則燥熱之邪挾濁氣上攻心神而見煩躁,譫語,或神志不清,治宜清熱攻下,可選用不同的承氣湯。
少陽病證
多由太陽病發展而來,亦有初起即為少陽病證者。此時邪氣尚存而正氣已傷,邪正多相持於表裡之間。如邪勝則惡寒,正勝則發熱,正邪分爭便寒熱交替出現,所謂「寒熱往來」。
因而少陽病的特點是既非發熱與惡寒並見、全身疼痛之表徵,亦非發熱不惡寒、大便燥結之里證,而多伴見口苦,咽干,目眩,胸脅苦滿,心煩喜嘔,不欲飲食,脈弦等少陽經氣不利、膽氣犯胃、氣機不暢之症。
故治法不若太陽病解表可愈和陽明病「清」、「下」可痊,而須和解少陽,即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氣,方如小柴胡湯。
太陰病證
病入三陰,太陰首當其沖。太陰病可由三陽病治療失當,損傷脾陽而致,或因脾陽素虛,寒邪直中太陰,以致寒濕內阻,脾之運化功能失職,氣機升降紊亂造成。其表現為腹滿,嘔吐,食慾不振,腹瀉腹痛,喜溫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遲或緩等。
上述太陰病證與陽明病證同為里證,只是陽明病多表現為實證、熱證,太陰病多表現為虛證、寒證。但在發病過程中可以相互轉化,如陽明病而中氣虛,即可轉為太陰病;太陰病而陽氣漸復,亦可轉為陽明病。
由於太陰病證為虛寒里證的開始階段,病勢較少陰、厥陰病輕淺,治宜溫中散寒,方如理中湯。
少陰病證
主要是病在心腎。可因太陽病治療不當,損傷心腎陽氣,太陰病嘔吐下利進一步嚴重,累及腎陽,或腎陽素虛,寒邪直中少陰,從而使全身內外失去心腎陽氣的溫煦等原因造成。
可見全身性虛寒表現,如畏寒蜷卧,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足厥冷,脈微細,或見下利清水樣糞便,小便清長,舌淡苔白等。
此外,少陰病亦可因心腎陰液受損,虛熱內生,邪從熱化,以致腎陰虧於下,心火亢逆於上而成,出現心煩不眠,口燥咽干,尿黃,舌尖紅或紅絳少苔,脈細數等症。因此少陰病又有寒化和熱化之分。
治療少陰寒化證宜回陽救逆,方如四逆湯;治療少陰熱化證則宜滋陰降火,方如黃連阿膠湯。
厥陰病證
厥陰為疾病終期轉化階段。如陰寒由盛極而轉衰,陽氣由虛衰而恢復,則病情好轉。若陰寒盛極,陽氣不能與之接續而先絕,則病勢危重。
如陰寒雖盛,但陽氣尚能與之抗爭則呈現陰陽對峙,相互交爭,出現口渴,自覺一股氣從下腹上沖心胸,胃脘部疼痛、灼熱,飢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蟲,四肢厥冷或厥熱交替(陰氣勝則厥冷,陽氣復則發熱),厥多熱少,神志昏亂等寒熱錯雜的症狀。治當調理寒熱,方如烏梅丸。
合病、並病
臨床上病情變化很復雜。上述六種病證既可單獨出現,亦可兩種或三種合並出現。如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四肢關節微痛等太陽病證既可與陽明病的身熱,口渴,下利黃色糞水,肛門灼熱等里熱症狀同時出現,亦可在太陽病邪未盡的基礎上,進而出現嘔吐、胸脅苦悶等少陽病證。
對於太陽與陽明合病可用葛根湯發汗解表、生津止利,而太陽與少陽並病時可用柴胡桂枝湯雙解太陽與少陽。
⑦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本條是講溫病的定義,但是本條講的溫病是太陽病傳變而來的,並與太陽病做鑒別。
溫病也屬於傷寒,屬於廣義的傷寒。它是指外感寒邪,但寒邪入里化熱,所以只發熱不惡寒;或者一開始就是感受溫熱邪氣,因而只發熱不惡寒的一大類疾病。
溫病與廣義傷寒之外的傷寒概念是截然不同的病機,病因病性都截然不同,那麼治法當然也就不同。
所以,廣義的傷寒包括兩大類疾病,一大類是傷寒,另一大類是溫病。而第一大類中的傷寒,是可以傳變為溫病的!所以這兩大類疾病是互相聯系的!
傷寒論一書是研究所有外感病的,既包括傷寒,也包括溫病!
具體說,太陽病篇研究的是傷寒,陽明病篇研究的是溫病!太陽病可以傳變為陽明病即溫病,但陽明病(溫病)不會傳變為太陽病!
但是,傷寒和溫病這么截然不同的兩大類疾病,很多中醫卻往往診斷不清,造成誤診。這種誤診自古就有,但宋元以前的記錄相對少一點,而到明清之際,因為一些有識之士大量涌現,如吳又可,吳鞠通,葉天士等等,認識到了傷寒和溫病的不同,大力針砭時醫以傷寒治溫病之誤,並進而撥亂反正,創立了所謂的溫病學派,才使得溫病的誤診大大降低。
自此,中醫界興起了對傷寒論的廣泛批判,甚至認為傷寒論一書只能治傷寒不能治溫病,流毒至深,至今未清。
但溫病派學者並未真正弄清溫病的實質,理論上仍然模糊混亂。
事實上,仲景時代的眾多醫生對溫病的誤診就已經非常普遍,非常常見,所以醫聖張仲景就非常重視溫病與傷寒的鑒別診斷。
所以,本篇前三條講了太陽病定義和太陽病下屬的兩個亞證型的定義,四五兩條講了傳經與否的判斷,接下來就講溫病與太陽病的鑒別診斷,真是迫不及待啊!可見這個問題在醫聖心裡的分量之大,心情之急切!——醫聖就怕我們後世學者弄混了啊!診斷錯了就是舉手殺人,草菅人命!
那麼既然如此急切,為什麼不在前三條介紹完三大概念之後,馬上講溫病的鑒別,反而偏偏加上四五兩條的傳經呢?
因為接下來講的溫病,恰恰是太陽病傳經而來的!所以先告訴你傳經是怎麼回事!
溫病可以是一開始感受溫熱之邪而發為溫病,也可以一開始是太陽病後來傳變為溫病的!
⑧ 中醫上的「太陽病」「少陰病」等是指什麼什麼
太陽病病名。六經病之一。太陽病包括經證和腑證。多由外感風寒所致。經病包括太陽中風與太陽傷寒,腑病包括太陽蓄水證和太陽蓄血證。
一、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概括:凡出現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脈浮等脈證,就叫太陽病。太陽病分為經證和腑證二類。經證為邪在肌表的病變;腑證是太陽經邪不解而內傳於膀胱所引起的病變。
二、病理機制
1、太陽經證:分為三型
(1)其人營衛不和,衛失固外開闔之權,肌表疏泄者為中風(即傷風,不是腦溢血)。
(2)其人衛陽被遏,營衛郁滯不通,肌表緻密者為傷寒。
(3)其人外受溫邪,津傷內熱者為溫病。
中風: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表虛證)。
傷寒:發熱,無汗,惡寒,脈緊,體痛(表實證)。
溫病:發熱,口渴,不惡寒(里熱證)。
中風、傷寒、溫病,均屑表證,所以均有「發熱,頭痛,脈浮」,但其鑒別點是:
中風:脈浮緩,有汗,舌苔薄白。
傷寒:脈浮緊,無汗而喘,舌苔薄白。
溫病:脈浮數,發熱,口微渴,微惡寒,舌尖舌質紅絳。
2.太陽腑證:分為二型
(1)邪氣內入膀胱,影響膀胱氣化功能失調,以致氣結水停,小便不利,為蓄水證。
(2)熱結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滿如狂,小便自利為蓄血證。
蓄水證:發熱惡風,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則吐,脈浮數。
蓄血證:小腹急結或鞭滿,如狂發狂,小便自利,身體發黃,脈沉結。
鑒別點:蓄水是邪人膀胱氣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無神志症狀。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狀而無小便不利。
少陰病
傷寒六經病之一。外感病病程中,心腎陽虛,虛寒內生或心腎陰虧,陽熱亢盛所表現的證候。少陰病的形成,或來自傳經之邪,或心腎陰虛,外邪直中,或汗下太過,內奪腎陰。邪犯少陰,既可從陰化寒,又可從陽化熱,但就傷寒而言,陽虛的寒證佔主要地位。少陰寒化證為陽氣不足,病邪內入,從陰化寒,呈現出全身性的虛寒徵象。表現無熱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嘔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治宜急溫少陽,方用四逆湯。若脈微欲絕,反不惡寒,甚至面赤,為陰盛格陽,治宜回陽救逆,方用通脈四逆湯。少陰熱化證為少陰陰虛陽亢,從陽化熱的證候。多見心煩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紅赤,脈象細數。治宜滋陰清熱,方用黃連阿膠湯。甚而陰液欲竭者,急下存陰。
[編輯本段]一、臨床表現《傷寒論》說:「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
「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陰病是六經中最後層次和最危重的階段,多出現精神極度衰憊、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狀態。少陰病是邪在心腎的病變,分寒化熱化二種。
[編輯本段]二、病理機制陽氣不足,故脈微。陰血不足,故脈細。虛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腎水火不濟,病邪從水化寒,陰寒內盛,故出現一派寒化症狀。若病邪從火化熱傷陰而陰虛陽亢,則出現一派熱化症狀。
⑨ 什麼是中醫的「辨證」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
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由於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因而它比症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
「辨證」就是把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論治,又稱為「施治」,即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過辨證論治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論治的正確與否。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體現,是理法方葯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是指導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
中醫臨床認識和治療疾病,既辨病又辨證,但主要不是著眼於「病」的異同,而是將重點放在「證」的區別上,通過辨證而進一步認識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種疾病,臨床可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等症狀,但由於引發疾病的原因和機體反應性有所不同,又表現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等不同的證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屬於何種證型,才能正確選擇不同的治療原則,分別採用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或清暑祛濕解表等治療方法給予適當的治療。辨證與那種對於頭痛給予止痛葯、對於發熱給予退燒葯、僅針對某一症狀採取具體對策的對症治療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於用同樣的方葯治療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單純辨病治療。
中醫認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出現不同的證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又可能出現同樣的證型。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就可以分別採取「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的原則。「同病異治」即對同一疾病不同階段出現的不同證型,採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時,應當用發表透疹的治療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熱明顯,治療則須清解肺熱;而至麻疹後期,多有餘熱未盡,傷及肺陰胃陰,此時治療則應以養陰清熱為主。「異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性質相同的證型,因而可以採用同樣的治療方法。比如,心律失常與閉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現血瘀的證型,治療都可用血府逐瘀湯進行活血化瘀。這種針對疾病發展過程中不同質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的原則,正是辨證論治實質的體現。
⑩ 太陽病怎麼治療
太陽病的治療
太陽病的病位在體表,在表的根據是脈浮、發熱惡寒;病性為陽性,陽性病在根據為脈浮、發熱。太陽病的病理趨勢向外,病勢外趨的根據為表病的陽性抗禦反應,亦即脈浮、發熱惡寒。所以太陽病脈必浮,證必發熱惡寒,否則非太陽病;太陽病勢外趨之自汗病勢,如桂枝湯證:脈浮、發熱汗出惡風,雖時時排汗而不能祛邪外出,所以用桂枝湯解肌法取微汗。太陽病勢外趨之無汗病勢,如麻黃湯證:脈浮發熱,無汗惡風而喘,因汗不得出不能祛邪於外,所以用麻黃發汗法取微汗。解肌法與發汗法皆是汗法,只是外趨病勢中有汗與無汗的區別。在太陽病理階段中,凡脈浮發熱惡寒自汗之證,為外趨有汗病勢,皆用桂枝湯解肌法;證狀有其他兼證的皆用桂枝湯方加減治療,成為桂枝湯證系列。凡脈浮發熱惡寒無汗之證,為外趨無汗病勢,皆以麻黃發汗法;證狀有其他兼證的皆以麻黃湯加減方治療,成為麻黃湯證系列。太陽病病位在表,陽性過程,外趨病勢,以汗法治療,這是太陽病的辯證法則和治療法則,是太陽病與非太陽病之間的界限。即:不是表病位,或不是陽性病理性狀,必然也不是外趨病勢,所以便不是太陽病。因此,太陽病的病理界說,不僅是區分傷寒六經的標准,同時也是區分傷寒與雜病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