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腦積水如何治療
這個需要針對病因治療,腦積水大部分是先天性的,小部分是由於腫瘤等引起的。
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一般輕度腦積水應先試用非手術治療,以脫水療法和全身支持療法為主。手術治療適用於腦室內壓力較高(超過250mm水柱)或經非手術治療失敗的病例。嚴重腦積水如頭圍超過50cm、大腦皮質萎縮厚度在1cm以下,已合並有嚴重功能障礙及畸形者,手術療效不佳。
手術方式多採用腦脊液分流術。如腦室—心房分流術,腦室—矢狀竇分流術,腦室—腹腔分流術等。後一種術式安全,並發症少,使用較多。所用分流管是一種帶有貯液囊、壓力閥裝置,並不透X線,以利於透視下檢查。
術後注意防止發生並發症,如凝血塊阻塞導管,心臟內血栓形成、心內膜炎、敗血症等。
❷ 腦積水的正確治療方法
內科保守治療通常無效。
最常見的腦積水手術方式 1 中板造瘺 不需要置入物,但是因為需要開顱,且手術效果不確實,已經為很多神經外科醫生放棄 2 腦室腹腔分流手術,頭端放置在腦室三角區,或者後枕部穿刺到達額角。腹腔端一般在上腹部游離,也有也有同僚喜歡放置在右下腹部或者膀胱中。我們一般採用游離上腹部方式,時間大概1-2小時左右。
相對來說腦室腹腔分流手術比較簡單,但是也存在風險,1堵管2 分流過的3感染。
兒童腦積水手術可能需要多次,因為兒童身高增長,但是分流管長度不會發生變化,升高增長後需要再另一次重新置入。
祝健康 ,有問題請再提出。
❸ 一歲兒童重度腦積水能根冶嗎
腦積水是腦脊液生成或循環吸收過程發生障礙而致腦脊液量過多,壓力增高,擴大了正常腦脊液所佔有的空間,從而繼發顱壓增高,腦室擴大的總稱。
1 症狀體征
臨床見症並不一致,與病理變化出現的年齡,病理的輕重,病程的長短有關,胎兒先天性腦積水多致死胎,出生以後腦積水可能在任何年齡出現,多數於生後6個月出現,年齡小的患者顱縫未接合,頭顱容易擴大,故顱內壓增高的症狀較少,腦積水主要表現為嬰兒出生後數周或數月後頭顱快速,進行性增大,正常嬰兒在最早六個月頭圍增加每月1.2-1.3cm,本症則為其2-3倍,頭顱呈圓形,額部前突,頭穹窿部異常增大,前囟擴大隆起,顱縫分離,顱骨變薄,甚至透明,叩診可出現「破壺聲」(Maceen)征,顳額部呈現怒張的靜脈,眼球下旋,上鞏膜時常暴露(日落征),病嬰精神萎靡,頭部不能抬起,嚴重者可伴有大腦功能障礙,表現為癲癇,視力及嗅覺障礙,眼球震顫,斜視,肢體癱瘓及智能障礙等,由於嬰兒頭顱呈代償性增大,因此,頭痛,嘔吐及視神經乳頭水腫均不明顯。
2 用葯治療
預防:
1、加強產前早期診斷及早終止妊娠,預防腦積水兒的出生。腦積水兒的產前早期診斷是預防腦積水兒出生的重要途徑。由於明顯的腦積水,在孕12-18周即可通過B超查出,所以要加強B超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及早終止妊娠,預防腦積水兒的出生,降低先天性腦積水的出生率。
2、宣傳優生知識,減少胎次。據有關資料表明,胎兒患腦積水的危險度可因孕婦產次增加而升高。兩胎以上者腦積水發生率明顯上升。因此,宣傳優生知識,減少胎次,是防止腦積水兒的途徑之一。
3、提倡適當年齡生育從有關資料顯示,腦積水畸胎的發生率有隨孕婦年齡增加而遞增的趨勢。一般25―29歲組發生率最低,但差異無顯著性,30歲以後發生率就有遞增趨勢。因此,提倡適當年齡生育,對預防腦積水兒的發生有一定意義。
4、加強優生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質。據有關統計資料提示,腦積水兒的發生與孕婦文化程度有關,孕婦文化程度越低發生率越高,文盲與半文盲者後代的患病率最高。所以要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質,首先應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質,以增強群眾對優生教育的接受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識。
腦積水中醫治療方法
針灸治療本病,在古代醫學典籍尚未發現有關記載。而現代報道,則首見於1959年,介紹一例患兒經針刺委中、合谷等而獲愈。之後,一直到70年代,針灸界又開始注意到本病的治療。最近10餘年來,較大樣本的臨床觀察文章日漸增多,不僅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作了多方面的實踐,如以針刺配合艾條溫和灸、葯線灼灸、中葯外敷等,而且在臨床證治規律上作了比較深入的探索。已初步認為,從中醫辨證分型看,以腎陽虛者療效好,而脾腎陰虛者,針灸效果為差;而從西醫分類看,發現針灸治療交通性腦積水有效率高,遠期療效也較穩定;阻塞性腦積水療效低,且預後亦差。沈陽張廣中醫採用祖傳遺方專業治療腦積水,擁有二十多年腦積水臨床經驗,葯到病除.針對不同病情病種,因病而異,選葯檔次上都有科學的分類方法。
體針
(一)取穴
主穴:百會透四神聰、三焦俞透腎俞、三陰交透復溜。
配穴:分型選取。
腎陽虛:患兒頭大,顱縫開裂,前囟飽滿,無嘔吐及落日征,肢體活動尚好,納食二便均正常。僅取主穴。
脾腎陽虛:患兒頭大,顱縫裂開,前囟飽滿,張力高,無嘔吐,落日征不明顯,腹脹便溏,神疲納可,四肢活動尚好。
加大椎、足三里。
脾腎陰虛:患兒頭大,顱縫裂開,前囟寬大飽滿,張力高,面色 白,頭額青筋暴露,神呆煩躁,體瘦頸細,嘔吐驚厥,落日征明顯。
加大椎、風池、風府、水分透中極、足三里、陰陵泉透三陰交。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按中醫辨證分型除腎陽虛外,余均據症選配穴。針刺採取短時間中等度刺激的方法,輕捻轉慢提插,每穴捻轉3次,緊插慢提1次,如此3遍後出針。每次針畢加捏脊3遍,即由尾骶部捏至背肩部作一遍,手勢要輕而緩,或沿督脈和膀胱經用皮膚針輕度叩打3遍。每日1次,30天為一療程,停針3~5天續治。三療程無明顯效果者,宜改用它法。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准:痊癒:頭圍恢復至同齡兒童標准限度以內,前囟平坦或凹陷,顱縫完全閉合,四肢活動及納食二便均正常;有效:頭圍正常或稍超過同齡兒童標准限度,前囟略突起或平坦,但張力不高,其他症狀有不同程度改善;無效:經一~三療程治療,體征症狀均無明顯改善。 共治76例,按上述標准評定:痊癒44例(57.9%),有效13例(17.1%),無效19例(25.0%),總有效率為75.0%。以腎陽虛型療效高,而脾腎陰虛型最差[3]。
綜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水溝、支溝、四神聰、合谷、水分、陰交、中極、水道、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復溜;2、風府、風池、大椎、命門、腰俞、殷門、委中、承山、絕骨。
(二)治法
每次取用1組,按患兒情況酌情加減。早期以點刺或作短時間的刺激為主,待適應後,四肢穴可留針20~30分鍾。每次刺針之前,先以皮膚針叩打夾脊穴,自上至下輕叩,直至皮膚潮紅。對尿少、囟門不縮小及肢冷者,用艾條迴旋灸水分、陰交、關元穴,每次5~10分鍾。為加強效果,可在患兒頭部外敷中葯。針刺每日1次,30~5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10天。中葯隔日1敷。
外敷中葯制備:大戟10克、芫花10克、甘遂10克、商陸10克、冰片1克、麝香10毫克,共研細粉,以醋或凡士林調成糊狀配。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69例,有效51例(73.9%),無效18例(26.1%)。對其中35例作進一步分析,發現13例交通性腦積水,有效11例(84.6%),無效2例(15.4%),而22例阻塞性腦積水,有效為9例(40.9%),無效13例(59.1%)。隨訪6月至6年,交通性腦積水基本治癒7例,繼續好轉5例,惡化1例;阻塞性腦積水基本治癒1例,繼續好轉9例,惡化8例,死亡4例。表明無論近期還是遠期療效,前者都優於後者[4~7]。
針灸
(一)取穴
主穴:百會、關元、湧泉。
配穴:阻塞性腦積水加腎俞、脾俞;交通性腦積水加大椎、命門。
(二)治法
均採取先針後重灸之法。主穴必取,配穴據不同症型而選。關元行補法,湧泉行瀉法,均於得氣後即出針;百會施平補平瀉法,留針1小時。配穴亦於得氣後取針。然後選穴施灸。其中,百會、湧泉必灸。用周氏灸架固定艾條,每穴均須灸完1支艾條,以穴區局部潮紅,不發泡為度。每日1次,3個月為一療程,停治1月後再進行下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27例患兒,經1~6個療程治療,痊癒6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56?5%。
胎兒腦積水屬於多基因遺傳病,主要由於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病毒感染、葯物作用)的影響,胎兒腦積水應早期診斷,早期處理,否則多會導致孕婦難產。
如果您的家族史能排除基因遺傳病的因素,則應考慮是否為病毒感染的可能(如巨細胞病毒等),並做相應的治療,否則如果再次懷孕也不能排除胎兒出現腦積水的可能性。
您在懷孕之前最好做孕前檢查,通過查血和檢查陰道分泌物,看是否有病毒感染,或是否有不潔性生活史引起的尖銳濕疣、梅毒等,此類病原體也可引起胎兒畸形。同時還要做抗體檢測,以了解感染是遠期還是近期或自身有無抗體,如果沒有抗體,則要注射相關疫苗。
建議您到地方的婦幼保健院或有相關婦幼保健、遺傳檢測專科的大醫院就診,以明確發病原因,對症治療,從而為下次妊娠做好准備。
腦積水西醫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50%的先天性腦積水病兒在2~5歲期間有自然緩解稱為靜止性腦積水,可不需治療。其餘50%症狀逐漸惡化稱為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超過1cm者,可採取手術治療,手術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病因治療
切除佔位病變,Arnold-Chiari畸形可作後顱凹及上頸椎板減壓術,第四腦室閉鎖畸形可作四腦室正中孔切開解除梗阻,脈絡叢切除或電灼術減少腦脊液分泌等。
二、腦脊液分流術
對不能糾正病因且葯物治療效果差者,可根據病變情況及阻塞部位選用腦脊液顱內或顱外分流術,顱內分流術常用腦室-小腦延髓池引流術及三腦室造瘺術等。顱外分流術中目前療效以腦室-心房分流術及腦室-腹腔分流術為好,但有感染及再阻塞的可能。
對於重度腦積水,智能低下已失明、癱瘓,且腦實質明顯萎縮,大腦皮質厚度小於1cm者,均不透宜手術。
3 飲食保健
一、腦積水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1)生食大蒜或洋蔥10-15克可降血脂,並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2)腦出血病人飯後飲食醋5-10毫升,有軟化血管的作用。
3)黑木耳6克,用水泡發,加入菜餚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4)吃鮮山楂或用山楂泡開水,加適量蜂蜜,冷卻後當茶飲。若中風並發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5)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可起到降低血膽固醇作用。
6)川芎10g,桂枝10g,雞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歸身10g,北芪60g,地龍10g,三棱10g(炒),炒莪術10g,石菖蒲10g,烏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醋15g(沖服)。水煎服,每天1劑。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二、腦積水吃哪些對身體好?
1、補充足量脂肪
4 預防護理
1,加強產前早期診斷及早終止妊娠,預防腦積水兒的出生,腦積水兒的產前早期診斷是預防腦積水兒出生的重要途徑,由於明顯的腦積水,在孕12-18周即可通過B超查出,所以要加強B超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及早終止妊娠,預防腦積水兒的出生,降低先天性腦積水的出生率,
2,宣傳優生知識,減少胎次,據有關資料表明,胎兒患腦積水的危險度可因孕婦產次增加而升高,兩胎以上者腦積水發生率明顯上升,因此,宣傳優生知識,減少胎次,是防止腦積水兒的途徑之一,
3,提倡適當年齡生育從有關資料顯示,腦積水畸胎的發生率有隨孕婦年齡增加而遞增的趨勢,一般25—29歲組發生率最低,但差異無顯著性,30歲以後發生率就有遞增趨勢,因此,提倡適當年齡生育,對預防腦積水兒的發生有一定意義,
4,加強優生教育,提高人口文化素質,據有關統計資料提示,腦積水兒的發生與孕婦文化程度有關,孕婦文化程度越低發生率越高,文盲與半文盲者後代的患病率最高,所以要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質,首先應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質,以增強群眾對優生教育的接受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識。
5 病理病因
腦積水病因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原因:
1)先天畸形 如中腦導水管狹窄,膈膜形成或閉鎖,室間孔閉鎖畸形(第四腦室正中孔或側空閉鎖),腦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腦扁桃體下疝等。
2)感染 胎兒宮內感染如各種病毒,原蟲和梅毒螺旋體感染性腦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纖維組織阻塞了腦脊液的循環孔道,或胎兒顱內炎症也可使腦池,蛛網膜下腔和蛛網膜粒粘連閉塞。
3)出血 顱內出血後引起的纖維增生,產傷顱內出血吸收不良等。
4)腫瘤 可阻塞腦脊液循環的任何一部分,較多見於第四腦室附近,或脈絡叢乳頭狀瘤。
5)其他 某些遺傳性代謝病,圍產期及新生兒窒息,嚴重的維生素A缺乏等。
6 疾病診斷
在嬰兒,應注意與下列情況鑒別:
1.未成熟兒:頭顱增大較快,有些類似腦積水,但腦室不大。
2.佝僂病:頭顱增大多為方形並有其他佝僂病症狀。
3.畸形大頭:頭顱大,增長也快,有明顯的智力不足,無眼珠下垂現象,腦室造影正常。
4.慢性硬腦膜下血腫,頭顱增大較慢,硬腦膜下穿可見較多的紅色或黃色液體,眼底有出血,CT可確診。
5.顱內佔位性病變如腫瘤,膿腫等。
在老年人,腦積水還需與因腦萎縮導致的相對腦室系統擴大相鑒別,兩者可以從症狀,影像學檢查等方面進行鑒別,單純的腦萎縮,沒有腦積水的典型症狀,如痴呆,小便失禁及步態不穩,CT及MRI上看,腦萎縮者腦室系統擴大,腦溝增寬,關鍵是沒有腦室周圍水腫表現。
7 檢查方法
1.顱骨X線片可見顱腔擴大,顱骨變薄及顱縫分離;
2.腦室氣體或水溶性碘劑造影,能顯示腦室系統形態和大小,以及大腦皮質厚度;
3.頭顱二維超聲檢查可見腦中線波無移位,而腦室系統擴大;
4.CT或MRI掃描見腦室系統明顯擴大,有時能查出腦積水原因。
8 並發症
常有呼吸困難,缺氧,嘔吐,多汗,發熱,若應用脫水劑和利尿劑,很容易出現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等並發症。
❹ 腦積水怎麼有效治療
腦積水內科方面如何治療,必須明確的是腦積水,目前不存在完美的治療方法,腦積水的話,是神經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它這個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分類方法和治療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令人完全滿意,這種治療方法,還有部分是50%的,先天性腦積水病兒,在兩歲至五歲期間,有自然緩解這個可能性,我們稱為靜止性腦積水,靜止性腦積水,可以不需要處理,對於內科腦積水的處理的話,一般治療主要是適用於,這個病情比較輕,或者是腦積水的早期,發展比較緩慢者,目的是在於減少腦脊液的分泌,或者是增加機體的水分排出,這些方法可以用利尿劑,雙氫克尿噻速尿,甘露醇減少腦脊液的產生,你像乙醯唑胺,另外可以通過前囟,或者腰椎的反復穿刺放液,第三個的話也可以通過,對腦膜炎等顱內感染,引起的腦積水的話,可以用地塞米松鞘內注射,或者是口服,對近期患兒可能是有效的,第四個要限制水,使用醋氮醯氨、雙氫克尿噻、氨苯蝶啶的葯物,減少腦脊液的分泌和增加排水量,這些對於暫時性腦積水,是有幫助的,包括中西葯的這些利尿劑、脫水劑,這些都適用於不能手術,治療的病例,或者是說為手術前做好准備。
❺ 得了腦積水怎麼辦
【概述】
腦積水(hydrocephalus)是指由於腦脊液(CSF)的產生和吸收平衡障礙引起的腦室系統的擴張。通常是由於CSF的吸收障礙引起,罕見情況下可由CSF的分泌過多造成。腦積水常發生在兩歲以內的嬰幼兒,此時由於顱縫尚未閉合,故頭顱呈進行性異常增大,伴有特殊的臨床表現,又稱嬰兒腦積水。本節著重介紹此類腦積水。此外,腦積水也可發生於年齡較大的兒童或成人,由於此時顱縫已經閉合,故無明顯的頭顱增大,而表現為慢性顱內壓增高,對此類腦積水,也作一扼要介紹。
【CSF循環】
胚胎50天,即出現CSF循環。大多數CSF是由側腦室脈絡叢產生,每天約500ml,平均每分鍾形成0.35~0.4ml。CSF產生的機制還不清楚,主動分泌和由血清滲出均有可能。自兩側側腦室產生的CSF,通過室間孔流至第三腦室,再經中腦導水管流至第四腦室,然後通過其正中孔(Magendi孔)和左右側孔(Luschka孔)流至枕大池、橋小腦角池和橋池,最後,CSF向上流至小腦蛛網膜下腔,經環池、四疊體池、腳間池和交叉池,至大腦半球表面的蛛網膜下腔;向下流至脊髓蛛網膜下腔。
腦脊液循環的主要動力是腦搏動。影響CSF循環的因素還有:新形成的CSF的流出、體位效應和室管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大部分CSF經矢狀竇兩旁的蛛網膜顆粒吸收到上矢狀竇內。小部分CSF可在脊髓蛛網膜下腔內吸收。
【發病率】
新生兒患先天性腦積水者,佔0.061~0.1%。如果把嬰兒出生後或腦脊膜膨出手術後發生的腦積水也計算在內,發生率就更高。另外,在兒童,因顱內感染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引起的繼發性腦積水,也不少見。
【病因】
腦積水有先天性和獲得性兩類,各又可分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非交通性腦積水的梗阻在腦室系統;交通性腦積水的梗阻在蛛網膜下腔。兩者的病因可歸納如下:
(一)先天性腦積水 主要由畸形引起。常見者有:
1.腦導水管畸形 又分為:①導水管分叉畸形;②導水管狹窄或閉鎖;③導水管隔膜。
2.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 是由於扁桃體、延髓及第四腦室疝至椎管內,第四腦室變狹長,正中孔與側孔下移,使CSF循環受阻。本畸形可單獨存在,但多數與脊髓脊膜膨出伴發,或與顱底凹陷症伴同。
3.第四腦室正中孔及側孔先天性閉鎖 少見,需與顱內感染後繼發粘連引起者相鑒別。
4.相當多一部分先天性腦積水可由於嬰幼兒後顱窩腫瘤引起。
5.其它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軟骨發育不全、顱頸交界畸形、脊柱裂、斑痣性錯構瘤病、Dandy-Walker綜合征、胼胝體缺如、小腦回畸形等,均可伴發腦積水。
(二)後天性腦積水 主要病因有:
1. 顱內感染 嬰兒在母體內或出生後發生的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感染,皆可引起炎性粘連,造成CSF循環梗阻,從而產生腦積水。炎性粘連多發生在蛛網膜下腔或第四腦室出口處。
2.蛛網膜下腔出血 各種原因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因血紅細胞阻塞蛛網膜顆粒,或因血塊機化粘連,造成蛛網膜下腔的粘連性梗阻,從而引起腦積水。
感染和出血引起的腦積水,多為交通性腦積水。
【臨床表現】
顱縫閉合與否,直接影響臨床表現,故分別介紹如下:
(一)嬰兒腦積水(<2歲)腦積水進展緩慢,表現為頭顱進行性異常增大,頭皮靜脈怒張,前額向前突出,顱縫分離,前囟擴大、膨隆,有時後囟和側囟也擴大。頭部叩診呈"破罐音"。一般無視乳頭水腫和視網膜出血。當腦積水進行性加劇時,由於眶頂受壓,眼球下移,鞏膜外露,形成所謂的"落日征"(圖53-1)。若腦積水進展迅速時,可出現反復嘔吐。此外,當擴張的腦室壓迫視神經、視交叉和枕葉時,可出現視力障礙,甚至失明。壓迫中腦頂蓋時,可引起分離性斜視和上視障礙。若雙側皮質延髓束斷裂時,可引起下腦干功能障礙,表現為吮吸和進食困難,有時可出現特徵性的高音調啼哭。如外展神經受牽拉時,可引起眼內斜;迷走神經受牽拉時,常出現喉鳴音。
晚期,腦積水患兒可出現頭下垂、四肢無力或痙攣性癱瘓、智力發育障礙,甚至出現驚厥和嗜睡。病情繼續進展時,可因發生腦疝而死亡,或因營養不良、周身衰竭、呼吸道感染等並發症而死亡。
(二)兒童腦積水(2~10歲)這類患兒,由於先前存在隱性進行性腦室擴大,在顱縫閉合後,雖然頭圍正常,但進行性腦室擴大依然存在,一旦失代償,便發生症狀。臨床表現為顱內壓增高,常有視乳頭水腫。當患兒發生頭部損傷或病毒感染等時,可使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加劇。
另有部分患兒,腦室系統也是明顯擴張的,且頭圍輕度增大或明顯增大,但神經系統發育基本正常。只是在因意外外傷作檢查時,方發現顱縫分離、鞍背骨質疏鬆等。外傷後,患兒神經系統功能也迅速惡化,可相繼出現前述症狀。
我國正常嬰兒的平均頭圍
月齡 出生時 1 2 3 4 5 6 8 10 12
頭圍(cm) 男 34.2 38.0 39.6 40.9 41.9 42.8 43.7 44.7 45.5 46.1
女 33.7 37.2 38.6 39.9 40.8 41.7 42.6 43.6 44.3 44.9
【病理說明】
患兒腦室系統擴張,頭顱增大。腦室周圍白質水腫,甚至腦組織萎縮。側腦室壁可形成憩室或囊腫,其大小不一,若增大時可穿破大腦皮層,進入蛛網膜下腔,便形成CSF內引流,使腦積水可能靜止或形成腦外積水。
【診斷說明】
根據上述典型症狀,不難作出嬰兒腦積水的診斷。對於早期可疑病兒,應作下述檢查。
(一)頭圍測量 每隔2個月定期測量額枕周徑。我國正常嬰兒的平均頭圍見表53-1。1歲以後,第2年增加2cm,第3~4年增加2cm,第5~10年共增加1.5cm。需注意,在較大兒童,正常的頭圍曲線並不能排除進行性腦室擴張。
(二)透照法(透光試驗) 當皮層薄於1cm時,透光試驗陽性。但需注意,有硬腦膜下滲出、腦室穿通畸形、帽狀腱膜下積液等時,透光試驗也可陽性。
(三)顱骨X線平片 在嬰兒腦積水,可發現頭顱增大,顱面比例不調,顱骨變薄,顱縫分離,前、後囟擴大或延遲閉合;在較大兒童,可顯示蝶鞍擴大,後床突吸收等顱高壓症。另外,還可顯示導水管狹窄所特有的低人字縫和在Dandy-Walker畸形見到的後顱窩凸出。
(四)CT掃描 交通性腦積水時,腦室系統和枕大池均擴大;若有導水管狹窄,則僅側腦室和第三腦室擴大,而第四腦室正常。
(五)腦室造影 腦室空氣或碘水造影,有利於估計腦室大小和梗阻的部位。
(六)同位素檢查 交通性腦積水時,同位素腦池造影顯示放射性顯像劑迴流至腦室,腦室擴大,且放射性清除緩慢,造影後24小時,大腦凸面和上矢狀竇兩旁仍無放射性出現。若行同位素腦室造影,還可確定腦室梗阻的部位。
【鑒別診斷】
1. 嬰兒硬腦膜下血腫或積液 多因產傷或其他出血因素引起,可單側或雙側,以頂額部常見。慢性者,也可使頭顱增大,顱骨變薄。前囟穿刺可資鑒別,從硬腦膜下腔可抽得血性或淡黃色液體。
2.佝僂病 由於顱骨不規則增厚,致使額骨和枕骨突出,呈方形顱,貌似頭顱增大。但本病無顱內壓增高症狀,而有佝僂病的其他表現,故有別於腦積水。
3.腦發育不全 雖然腦室也擴大,但無頭圍異常增大。突出表現為痴呆而無顱內壓增高症狀。
4.積水性無腦畸形 CT掃描可資鑒別。積水性無腦畸形時,CT片上除在枕區外無腦皮質,以及可見突出的基底節。
5.巨腦畸形 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腦本身重量和體積的異常增加。有些原發性巨腦可能有家族性,有或無細胞結構異常。本病雖然頭顱較大,但無顱內壓增高症狀,CT掃描顯示腦室大小正常。
【治療說明】
(一)手術治療 對進行性腦積水病兒,均需手術治療。早期手術效果較好;晚期大腦皮質已有萎縮及嚴重功能障礙者,手術效果較差。手術種類繁多,有減少CSF形成的手術;CSF顱內、外分流術;腦室系統梗阻遠近端的旁路手術和解除梗阻病因的手術等。應據腦積水的原因、梗阻性質和部位,選擇較為合理的手術。對於非交通性腦積水,原則上應明確病因,盡可能地解除梗阻;如為交通性腦積水,可行分流術,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有腦室心房分流術(V-AS)和腦室腹腔分流術(V-PS)。當腦積水伴有與腦室和蛛網膜下腔不交通的蛛網膜囊腫時,應同時作腦室和囊腫分流術;同理,當Dandy-Walker畸形並存導水管狹窄時,應同時作腦室和Dandy-Walker囊腫分流術。
V-AS和V-PS均需13型貯液囊和CSF分流裝置。常用的分流裝置有國產NJS-4型分流管、Pudenz-Heyer管和Holter-Spitz管。每種分流裝置均有一特製的閥門,使液體單向流動,並能保持腦壓於正常范圍。V-AS與V-PS的近期效果相似。就術後並發症而言,V-AS主要有感染,且多為頑固性敗血症和腦膜炎,若發生分流管阻塞,多在腦室端。而V-PS的主要並發症為分流管阻塞,多發生在腹腔端,若發生感染,多為腹腔感染。故多數文獻認為V-PS優於V-AS。但George等的長期隨訪結果表明,分流術後感染與手術方式無明顯關系,而與手術醫師的操作技術有關,V-AS術後的頑固性敗血症,可因嚴格遵守無菌技術和勿將心臟端管插入過深而得以防止;而且V-AS的遠期效果較V-PS為好。故作者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認為V-AS優於V-PS。不過,在右心衰竭、近期開顱手術或氣腦檢查後顱內氣體尚未完全吸收者,禁作V-AS。已作V-AS的病例不能再作腦氣體造影。
(二)非手術治療 適用於不能手術治療的病例,或作為分流術的術前准備,以改善病兒的狀況,贏得手術時機。包括中西葯利尿劑、脫水劑等。對於繼發於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腦積水,還可行多次腰穿治療。
(三)分流術後並發症及處理
1.感染 分流術後總感染率為2.7~22%,小於1歲嬰兒的感染率最高。有其他先天性異常的病兒,感染率也較高。分流裝置的外部感染,可引起切口部位或分流管通過的皮下部位感染;若分流裝置的內面感染,可產生腦室炎、菌血症(在V-AS)和腹膜炎(在V-PS)。有時分流裝置功能障礙(見下)為感染的唯一表現。少數感染病例毫無症狀,僅在作分流矯正術時,作常規培養,方得以明確。
分流術後一旦明確感染,就應將分流裝置去除或更換新的分流裝置,並應根據細菌培養和葯敏結果,選用合適的抗生素作腦室內和靜脈注射,對於去除分流裝置後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者,應作腦室外引流。
2.分流裝置的功能障礙 最初都不明顯,僅在多次CT掃描復查時發現有進行性腦室擴大。進而表現為前囟的持久隆起,頭圍增長過度;在較大兒童,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和體征。處理時,應先判斷分流梗阻的具體部位,再酌情作分流矯正術或更換分流術式。判斷方法如下:當穿刺貯液囊抽不出CSF或當壓癟閥門後不能再充盈時,表明管的腦室端不通,常為脈絡叢或血凝塊堵塞所致;若難於壓癟閥門,需慮及閥門本身或遠端分流管梗阻,常為血凝塊(V-AS時)、大網膜或纖維素塊(V-PS時)阻塞所致;若分流裝置經過的皮下通道積液時,提示腹腔管端有粘連或假囊腫形成,或因兒童生長,使遠端管脫出腹腔。
3.顱內血腫 此類並發症通常見於3歲以上頭圍大,有顯著腦室擴張的患兒,是引流太快的結果。並發硬腦膜下血腫者0.4%,硬腦膜外血腫者罕見。如能在術中少釋放CSF,並選用高壓的閥門(0.93~1.23kPa),可減少和防止此並發症。
4.分流術後顱縫早閉 少數腦室顯著擴張的大頭嬰兒,如用低壓或中等壓力閥門作腦室分流術後,會發生顱骨重迭,導致顱縫早閉。選用高壓閥門(0.93~1.23kPa),可防止這一並發症。
❻ 兒童腦積水的治療
去大醫院
❼ 兒童腦積水怎麼辦
腦積水也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多是由於腦部疾病感染引起的,多表現為頭顱增大、囟門擴大、落日目、嘔吐、抽搐、語言,智力異常等。
腦積水症狀較輕時可以進行脫水或反復穿刺放液治療,嚴重時也只能是進行手術治療,治療也越早後遺症越小。
❽ 小兒腦積水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治療 1.葯物治療 (1)抑制腦脊液分泌葯物:如乙醯唑胺(醋氮醯胺),100mg/(kg·d),是通過抑制脈絡叢上皮細胞Na+-K+-ATP酶,減少腦脊液的分泌。 (2)利尿劑:呋塞米,1mg/(kg·d)。 以上方法對2周歲以內有輕度腦積水者應首選,約有50%的病人能夠控制病情。 (3)滲透利尿劑:山梨醇和甘露醇。前者易在腸道中吸收並沒有刺激性,半衰期為8h,1~2g/(kg·d)。該葯多用於中度腦積水,作為延期手術短期治療。另外,除葯物治療外,對於腦室出血或結核和化膿感染產生的急性腦積水,可結合反復腰椎穿刺引流腦脊液的方法,有一定療效。對任何試圖用葯物控制腦積水者,都應密切觀察神經功能狀態和連續檢查腦室大小變化。葯物治療一般只適用於輕度腦積水,雖然有些嬰兒或兒童沒有腦積水症狀,但病人可有進行性腦室擴大,這樣一些兒童雖然有代償能力,但終究也會影響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葯物治療一般用於分流手術前暫時控制腦積水發展。 2.非分流手術1918年Dandy首先用切除側腦室脈絡叢方法治療腦積水,但是,由於產生腦脊液並非只限於脈絡叢組織,而且第三腦室和第四腦室脈絡叢沒有切除,手術效果不確切,故停止使用。第三腦室造瘺術是將第三腦室底或終板與腳間池建立直接通道用來治療中腦導水管阻塞。有開顱法和經皮穿刺法,前者由Dandy首先施行。術中將第三腦室底部穿破與腳間池相通或將終板切除使第三腦室與蛛網膜下腔形成直接瘺口。經皮穿刺法是Hoffman等人(1980)首先用定向方法進行三腦室底切開,術中先做腦室造影顯示出第三腦室底,在冠狀縫前方的顱骨上鑽直徑10mm孔,用立體定向方法導入穿刺針,當第三腦室底穿開時可見造影劑流入腳間池、基底池和椎管內。由於這類病人蛛網膜下腔和腦池中缺乏腦脊液,因而手術不能使造瘺口足夠大,常有術後腦脊液循環不充分,腦積水不能充分緩解,目前應用這種方法不多。 3.腦室分流術Torkldsen(1939)首先報道用橡皮管做側腦室與枕大池分流術,主要適用於腦室中線腫瘤和導水管閉塞性腦積水。以後對中腦導水管發育不良的患者施行擴張術,用橡皮導管從第四腦室向上插到狹窄的中腦導水管,由於手術損傷導水管周圍的灰質,手術死亡率高。內分流術是側腦室和矢狀竇分流,這種方法從理論上符合腦脊液循環生理,但在實際中應用不多。 (1)腦室顱外分流:該手術方法原則是把腦脊液引流到身體能吸收腦脊液的腔隙內。目前治療腦積水常用的方法有腦室-腹腔分流術、腦室-心房分流術和腦室-腰蛛網膜下腔分流術,由於腦室心房分流術需將分流管永久留置於心臟內,干擾心臟生理環境,有引起心臟驟停危險及一些其他心血管並發症,目前只用於不能行腦室腹腔分流術病人。脊髓蛛網膜下腔-腦室分流只適用於交通性腦積水。目前仍以腦室-腹腔分流是首選方法。另外,既往文獻報道,腦室-胸腔分流、腦室與輸尿管、膀胱、胸導管、胃、腸、乳突和輸乳管分流等方法,均沒有臨床應用價值,已經放棄。 (2)腦室分流裝置由三部分組成:腦室管、單向瓣膜、遠端管。但脊髓蛛網膜下腔-腹腔分流則是蛛網膜下腔管。近幾年來一些新的分流管配有抗虹吸、貯液室和自動開閉瓣等附加裝置。 (3)手術方法:病人仰卧頭轉向左,背下墊高,暴露頸部,頭部切口,從右耳輪上4~5cm向後4~5cm,頭顱平坦部切開2cm長口,牽開器拉開,鑽孔,將腦室管從枕角插入到達額角約10~12cm長。一般認為分流管置入額角較為理想,其理由為額角寬大無脈絡叢,對側腦脊液經Monor孔流向分流管壓力梯度小。將貯液室或閥門置入頭皮下固定,遠端管自頸部和胸部皮下組織直至腹壁。腹部切口可在中腹部或下腹部正中線旁開2.5~3.0cm或腹直肌旁切開。把遠端側管放入腹腔。另外用套管針穿刺腹壁,把分流管從外套管內插入腹腔。腹部管上端通過胸骨旁皮下組織到達頸部,在頸部與閥門管相接。 禁忌證: ①顱內感染不能用抗生素控制者; ②腦脊液蛋白過高超過50mg%或有新鮮出血者; ③腹腔有炎症或腹水者; ④頸胸部皮膚有感染者。 (二)預後 由於兒童腦積水的各種手術方式療效不夠滿意,常用的分流術僅能在幾年內保持有效,且有效率低,僅達50%~70%,故預後欠佳。有人總結202例兒童腦積水分流術,僅127例(62.2%)存活,其中34例(26.7%)自行停止而不再依賴於分流,大多數仍不能自行停止。即使分流術效果良好,至成人期也常有智力發育障礙。 另外,腦積水的預後和手術治療的效果取決於有否合並其他異常。單純性腦積水(不存在其他畸形的腦積水)比伴有其他畸形的腦積水(復雜性腦積水)的預後要好。通常伴有腦積水的畸形包括:腦穿通畸形、胼胝體發育不全、腦葉發育不全、積水性無腦畸形、小腦幕發育不全、Chiari畸形、前腦無裂畸形、蛛網膜囊腫、Galen靜脈的動脈瘤等。患單純性腦積水的嬰兒,如果在生後3個月內進行分流手術,有可能發育為正常。
❾ 治療兒童腦積水有哪些方法
解除梗阻手術,病因治療應成為治療腦積水的首選方法。對阻塞性腦積水來說,解除梗阻是最理想的方法。如室間孔穿通術、導水管重建術、第四腦室囊腫造瘺術、腦室內腫瘤切除術、第三腦室底造瘺術、枕大孔減壓術等
❿ 治療腦積水有哪些方法
1.非手術治療
適用於早期或病情較輕,發展緩慢者,其方法:①應用利尿劑或脫水劑,如乙醯唑胺、雙氫克尿塞、速尿、甘露醇等。②經前囪或腰椎反復穿刺放液。
2.手術療法
對於重度腦積水,智能低下已失明、癱瘓,且腦實質明顯萎縮,大腦皮質厚度小於1cm者,均不適宜手術。手術治療對進行性腦積水,頭顱明顯增大,且大腦皮質厚度超過1cm者,可採取手術治療。
(1)減少腦脊液分泌的手術 脈絡叢切除術後灼燒術,現已少用。
(2)解除腦室梗阻病因手術 如大腦導水管形成術或擴張術,正中孔切開術及顱內佔位病變摘除術等。
(3)腦脊液分流術 手術目的是建立腦脊液循環通路,解除腦脊液的積蓄,兼用於交通性或非交通性腦積水。常用的分流術有側腦室-小腦延髓池分流術,第三腦室造瘺術,側腦室-腹腔、上矢狀竇、心房、頸外靜脈等分流術等。
3.微創分流術
目前治療腦積水最普及的療法是腦室-腹腔分流術,也稱微創分流術,並被認為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微創分流術把微創外科新技術應用到腦室-腹腔分流術中,具有創傷小、對腹腔干擾少,減少腹腔粘連甚至能夠松解輕微腹腔粘連,術後瘢痕不明顯且隱蔽,疼痛輕、恢復快等諸多優點。術後意識不清、胡言亂語等症狀全部消失,生活質量可得到極大改善和提高。
4.飲食治療
(1)腦積水的飲食現代研究顯示,與腦密切相關的物質主要有脂肪(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糖、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E、鈣、微量元素鋅、銅、硒等。
(2)急性腦積水的飲食急性期保證營養供應、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做好飲食護理,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急性腦積水患者病情穩定時不能進食者由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和水分。每日的入量不宜過多,一般在2000ml左右。病情較輕,意識較清醒、無吞咽障礙者,可幫助進食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宜清淡,少食多餐,溫度不宜過冷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