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螞蟥怎麼養
1.水蛭的選址建池技術:
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處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積大小
應根據飼養量而定。一般每畝水面可放養幼蛭6~10萬條。池對角設進水口和排水口。為便於水蛭的棲息和產卵,池底可放些不規則的石塊或樹枝,水池之中應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個,每個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還要設防逃溝,用磚砌成,溝寬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時用密網欄住或在溝內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種放養
螞蟥苗種的來源可以浦捉、購買或自繁。在開始養殖時,一般以天然捕捉為主,也可以向有關單位購買。中國傳統作為葯用的螞蟥有三種:人工養殖以金錢蛭為好。金錢蛭體形大,產量高。金錢蛭即農村中俗稱的「牛螞蟥」。牧牛時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種時應注意鑒別。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都可產卵繁殖,
於3月下旬至4月(長江流域,下同)產卵繭,卵繭產於泥土中,一般產卵繭1~4個,
每個繭內幼螞蟥數為13~35個,多數20個左右,每個螞蟥一次可繁殖60~80條。幼螞蟥於6月大量出現,生長迅速,在孵化後一個月內,平均增長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間長得與成體難以區分。以早春放為宜。早春放養十月即可長成、加工出售。
3.水蛭的人工繁殖技術(1)、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積宜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設1~1.5米的平台,中間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檯面保持濕潤。做平台的土應為高含腐殖質的疏鬆沙質土壤,
便於螞蟥打洞,切忌用黃粘土,齊平檯面應設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沒砰台造成繁殖失敗。一般分為小型養殖池與大型養殖池兩種:
①
小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寬3米,深1米的池溝,長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寬40厘米,每一池內設出、入水口。池中間必須有50—100厘米寬的產卵平台,平台與水面在一個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層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為水蛭產卵繁殖的場所。水位50—60厘米為宜。
②
大型養殖池的建造大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據實際的地理環境情況而建成不同的規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還可以在池的底部鋪上一層塑料薄膜。池底應放入適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機質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凈化水質,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龍網紗(高0.5—0.6米),用以阻擋蛙、蛇等天敵進入養殖池。為了防止夏季水溫過高、光線太強,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樹木遮陽。
(2)
種蛭的選擇:用於作種繁殖和種瑪蟥,年齡應在2年以上,體重30克左右,體質健壯,活潑好動,用手觸之即迅速縮為一團。這樣的螞蟥懷卵量多,孵化率高,種螞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陸地面積計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種螞蟥入池後要保持水質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獅供其取食。
(3) 繁殖: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螞蟥產卵繭的時間從5月初開始,持續到6
月中旬(隨個體差異而不同),5月中旬為其繁殖高峰期。產卵繭期應保持安靜,避免在岸邊走動震動,否則,正在產卵繭的螞蟥會受驚而逃走,造成空繭。
(4)
孵化管理:螞蟥產卵繭後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飼養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繭讓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繭產出後約11~15日孵出幼蛭。剛孵出的幼蛭體形很象成體,呈軟木黃色,體背部的兩側各排列著7條紫灰色的細縱紋。隨著幼蛭的生長,縱紋間的色澤逐漸變化,形成5
條由兩種斑紋相間組成的縱紋而變化成成體的色紋。在孵化階段,應盡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動,以免踩破卵繭。平檯面要保持濕潤,可覆蓋一層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氣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沒過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後的種螞蟥撈出後,即可投放幼嫩的蚌類和螺獅供幼螞蟥取食,幼螞蟥孵出後兩,三天內主要靠卵黃維持生活,三天後即可採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獅的血液和汁液,在一個蚌的體內,會鑽入數10~100條幼螞蟥,
隨著幼體的長大,它們會吞食蚌、螺獅的整個軟體部分,幼螞蟥生長迅速,半個月後,平均增長達15毫米以上,即可轉入大池中飼養成成螞蟥。
4.水蛭飼養技術
螞蟥生命力強,粗生易長,極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餌和調節水質。
(1) 投餌:金錢蛭主要取食螺類、蚯蚓等無脊椎動物及哺乳動物的血液,
人工餌養天然飼料以來源廣泛的螺螄為主,輔以蚯蚓、昆蟲的幼蟲等,人工飼料主要是各種動物血。螺螄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養殖池內放養一定數量的螺螄(每畝25
千克左右),讓其自然繁殖,供螞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螄不宜過多,
以免與螞蟥爭奪空間,動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對螞蟥的迅速生長有顯著的作用。把豬、牛、羊等動物鮮血凝塊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塊,螞蟥嗅到腥味後很快就會聚攏來,吸飽後自行散去。要及時清除凝血殘渣,以免污染水質。
(2) 調節水質:螞蟥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水溫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攝食,過高也影響生長,在污穢水中亦能生長。但人工養殖密度高,水質保持清潔為好,要保證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溫高,要注意適當換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證種螞蟥安全越冬。入冬後,氣溫降到10℃以下,
螞蟥停止攝食,鑽入土中或樹葉下冬眠,早春放養的螞蟥一般都已長成成體,可加工出售。捕撈時,先將水排完,然後用網撈起,選個體大、生長健壯的留種,每畝應留種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種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後,可在池面上加蓋稻草或木桿以防凍並保持泥土濕潤。也可以帶冰越冬,要將池水適當加深,以防止完全結冰。
【投餌及管理】
1.投餌。天然餌料種類以淡水螺類、蚯蚓及部分昆蟲為主,規模養殖輔投各種動物血、內臟和淡水魚蝦貝螺類,以及畜用配合飼料和農作物的秸稈。池塘養殖可投放一定數量的野生螺螄或福壽螺,量一般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讓其自然繁殖,與水蛭共生共長,供其攝食。放螺數量不宜過多,過多則與主養品種爭奪生存空間,主客易勢。投喂動物血或拌餌投喂時,應注意間隔投喂和及時清除剩餌,天熱時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敗壞水質,影響水蛭生長。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極少,以調節水質為主,水蛭雖然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但水環境變化過大或變壞,則影響其生長和繁殖。養殖過程中,水溫一般保持在10-40℃之間,過肥過污的養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體中溶解氧應大於0.7mg/L,出現缺氧,小水體可通過人工淋水解決,較大的水體要及時注入新水或換水,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較為清新的水質十分重要。
【溫室越冬】
受地域影響,北方水蛭養殖應建立人工條件下的日光越冬溫室,以打破其冬眠習性,增加養殖時間,縮短上市周期。日光溫室一般為竹木塑苫結構,北部牆體為土鑄或磚混,厚0.8-1.5m,東西向,長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數量5-7排。上覆無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門、通道及風口。在嚴寒雪封季節,還應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溫措施。較高級的溫室可用塑鋼無立柱方式,只是造價相對要高。
通過建造日光溫室,有計劃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間日常管理應密切注意溫室內外溫度變化,及增氧防風、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長和越冬,和為次年准備足夠的蛭種。
【水蛭病害防治】
1.乾枯病:因溫度過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慾不振,少活動或不活動,消瘦無力,可見身體干癟,失水萎縮,全身發黑。防治方法:⑴將病蛭放入1%的食鹽水中浸洗,每日兩次,每次10分鍾。⑵用酵母片或土黴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鈣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溫降低。
2.白點病:由原生動物多於小瓜蟲引起,患病水蛭體表有白點泡狀物,小白斑塊,運動不靈活,游動時身體不能平衡、厭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鍾,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3.腸胃炎:由於吃了變質食物或難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慾不振,懶於活動,肛門紅腫。防治方法:⑴用0.4%磺胺脒唑與餌料混勻後投喂。⑵用0.2%土黴素拌料投喂。
⑵ 養水蛭怎麼養要吃什麼
你好!
水蛭養殖方式不論利用房前屋後土塘、泥坑,還是在江河、湖泊,養殖方式雖有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不外有兩種方式:即野外粗放養殖和集約化精養。選擇哪一種養殖方式,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條件差的,可就地取材,採用野外粗放養殖;條件較好的,可採用集約化精養方式,即建立高標準的養殖池,為水蛭的生長繁殖提供較理想的生態環境,通過工廠化養殖,獲得較高的單位面積產量。
一、野外粗放養殖
野外粗放養殖是利用自然條件,通過圈定養殖范圍後進行保護的一種養殖方式。野外粗放養殖,並不是不管不問,也要通過投放足夠的種源,適當投放餌料,最後進行捕撈。一般有水庫養殖、池塘養殖、沼澤地養殖、湖泊養殖、河道養殖、窪地養殖及稻田養殖等。這幾
種方式養殖面積較大,光照充足,天然餌料豐富,投資小,收益大。但單位面積產量較低,不易管理,要時常注意預防自然敵害、防逃以及水位漲落的變化等。下面簡單介紹其中的兩種養殖方式。
(一) 沼澤地養殖
沼澤地的特點是水位淺,水生植物茂盛,沼澤地底層有機物、腐殖質含量較多,浮游生物、水生動物豐富。因此,只要建好圍欄,即可放養水蛭。要定時進行觀察,適當補充餌料。密度過大時,要適時捕撈。(二)稻田養殖稻田的特點是水位淺,水溫適宜,又有水稻遮蔭,從含氧量到豐富的餌料都適合水蛭的生長和繁殖。因此,在我國大部分稻田中,都生長有不同品種的水蛭。稻田養殖要選擇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塊,四周用圍欄圈圍起來。在稻田的中間,根據地塊的大小,挖一個或幾個池塘。一般以100 平方米中間挖一個1 平方米的池塘為宜,同時池塘與池塘之間,以及在稻田的四周挖深、寬各約30 厘米的保護連通溝,使池、溝相通。當曬田、擱田或施肥、噴葯時,要把水蛭用動物血引誘到池塘或保護連通溝里,使水蛭免遭殺害。施肥最好改為球肥深施,噴農葯最好改為低毒或無毒農葯。
望被採納,謝謝~~
⑶ 水蛭養殖的有什麼方法以及水蛭有什麼作用
作用:
水蛭具有非常大的葯用價值,現在也有許多養殖場進行專門的繁殖飼養,它生命力強,易管理,不過也要有技術才能收獲成果。
水蛭養殖的方法:
1、水質的要求。由於水蛭對生存環境和水質的要求不會很嚴,在污濁的水裡也可以生長,不過人工養殖的話密度會很高,盡量保持水質的清潔,有一定的溶氧量給水蛭。水溫保持在15到30℃,氣溫低於這個溫度應該停止餵食,如果超過這個溫度則影響生長。注意適當的更換養殖用水。
2、飼養餌料的要求。一般人工養殖水蛭可以選擇螺螄作為天然飼料,輔以4蚯蚓、昆蟲等,還可以選用各種動物的血。螺螄應該一次性的投放到養殖池裡,讓其自然繁殖,讓水蛭可以自由取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螺螄不能一次性放太多,不然會和水蛭爭奪生存空間。為了讓水蛭生長的更迅速,每個星期要喂一次動物血,把動物的獻血凝塊放入養殖池裡,但是要及時清理水蛭吸食後剩下的殘渣,不要污染了水質。
3、水蛭繁殖。人工飼養要建造給水蛭繁殖的場所,放適量的腐殖土壤在繁殖地,增加水的有機質含量。水蛭防止從五月初開始,五月中旬是繁殖高峰期,在它產卵的時候要保持環境的安靜,不要在岸邊走動,防止震動導致水蛭受驚逃走沒法正常繁殖。
⑷ 水蛭牛螞蝗池塘怎麼養
【經驗與技巧】
1.水蛭的選址建池技術:
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處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積大小
應根據飼養量而定。一般每畝水面可放養幼蛭6~10萬條。池對角設進水口和排水口。為便於水蛭的棲息和產卵,池底可放些不規則的石塊或樹枝,水池之中應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個,每個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還要設防逃溝,用磚砌成,溝寬12厘米,高8厘米,
下雨時用密網欄住或在溝內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種放養
螞
蟥苗種的來源可以浦捉、購買或自繁。在開始養殖時,一般以天然捕捉為主,也可以向有關單位購買。中國傳統作為葯用的螞蟥有三種:人工養殖以金錢蛭為好。金
錢蛭體形大,產量高。金錢蛭即農村中俗稱的「牛螞蟥」。牧牛時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種時應注意鑒別。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都可產卵繁殖,
於3月下旬至4月(長江流域,下同)產卵繭,卵繭產於泥土中,一般產卵繭1~4個,
每個繭內幼螞蟥數為13~35個,多數20個左右,每個螞蟥一次可繁殖60~80條。幼螞蟥於6月大量出現,生長迅速,在孵化後一個月內,平均增長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間長得與成體難以區分。以早春放為宜。早春放養十月即可長成、加工出售。
3.水蛭的人工繁殖技術(1)、繁殖池的建造:池面積宜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設1~1.5米的平台,中間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檯面保持濕潤。做平台的土應為高含腐殖質的疏鬆沙質土壤,
便於螞蟥打洞,切忌用黃粘土,齊平檯面應設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沒砰台造成繁殖失敗。一般分為小型養殖池與大型養殖池兩種:
①
小
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寬3米,深1米的池溝,長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寬40厘米,每一池內設出、入水口。池中間必須有50—100厘米寬的
產卵平台,平台與水面在一個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層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為水蛭產卵繁殖的場所。水位50—60厘米為宜。
②
大
型養殖池的建造大型養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據實際的地理環境情況而建成不同的規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還可以在池的底部鋪上一層塑料薄膜。池底應放入適量
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機質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凈化水質,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龍網紗(高0.5—0.6米),用以阻擋蛙、蛇
等天敵進入養殖池。為了防止夏季水溫過高、光線太強,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樹木遮陽。
(2)
種蛭的選擇:用於作種繁殖和種瑪
蟥,年齡應在2年以上,體重30克左右,體質健壯,活潑好動,用手觸之即迅速縮為一團。這樣的螞蟥懷卵量多,孵化率高,種螞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陸地面積
計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種螞蟥入池後要保持水質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獅供其取食。
(3) 繁殖: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螞蟥產卵繭的時間從5月初開始,持續到6
月中旬(隨個體差異而不同),5月中旬為其繁殖高峰期。產卵繭期應保持安靜,避免在岸邊走動震動,否則,正在產卵繭的螞蟥會受驚而逃走,造成空繭。
(4)
孵化管理:螞蟥產卵繭後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飼養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繭讓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繭產出後約11~15日孵出幼蛭。剛孵出的幼蛭體形很象成體,呈軟木黃色,體背部的兩側各排列著7條紫灰色的細縱紋。隨著幼蛭的生長,縱紋間的色澤逐漸變化,形成5
條由兩種斑紋相間組成的縱紋而變化成成體的色紋。在孵化階段,應盡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動,以免踩破卵繭。平檯面要保持濕潤,可覆蓋一層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氣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沒過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後的種螞蟥撈出後,即可投放幼嫩的蚌類和螺獅供幼螞蟥取食,幼螞蟥孵出後兩,三天內主要靠卵黃維持生活,三天後即可採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獅的血液和汁液,在一個蚌的體內,會鑽入數10~100條幼螞蟥,
隨著幼體的長大,它們會吞食蚌、螺獅的整個軟體部分,幼螞蟥生長迅速,半個月後,平均增長達15毫米以上,即可轉入大池中飼養成成螞蟥。
4.水蛭飼養技術
螞蟥生命力強,粗生易長,極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餌和調節水質。
(1) 投餌:金錢蛭主要取食螺類、蚯蚓等無脊椎動物及哺乳動物的血液,
人工餌養天然飼料以來源廣泛的螺螄為主,輔以蚯蚓、昆蟲的幼蟲等,人工飼料主要是各種動物血。螺螄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養殖池內放養一定數量的螺螄(每畝25
千克左右),讓其自然繁殖,供螞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螄不宜過多,
以免與螞蟥爭奪空間,動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對螞蟥的迅速生長有顯著的作用。把豬、牛、羊等動物鮮血凝塊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塊,螞蟥嗅到腥味後很快就會聚攏來,吸飽後自行散去。要及時清除凝血殘渣,以免污染水質。
(2) 調節水質:螞蟥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水溫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攝食,過高也影響生長,在污穢水中亦能生長。但人工養殖密度高,水質保持清潔為好,要保證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溫高,要注意適當換水。
(3) 越冬管理:要保證種螞蟥安全越冬。入冬後,氣溫降到10℃以下,
螞
蟥停止攝食,鑽入土中或樹葉下冬眠,早春放養的螞蟥一般都已長成成體,可加工出售。捕撈時,先將水排完,然後用網撈起,選個體大、生長健壯的留種,每畝應
留種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種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後,可在池面上加蓋稻草或木桿以防凍並保持泥土濕潤。也可以帶冰越冬,要將池水適當加深,
以防止完全結冰。
【投餌及管理】
1.投餌。天然餌料種類以淡水螺類、蚯蚓及部分昆蟲為主,規模養殖輔投各種動物血、內臟
和淡水魚蝦貝螺類,以及畜用配合飼料和農作物的秸稈。池塘養殖可投放一定數量的野生螺螄或福壽螺,量一般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讓其自然繁
殖,與水蛭共生共長,供其攝食。放螺數量不宜過多,過多則與主養品種爭奪生存空間,主客易勢。投喂動物血或拌餌投喂時,應注意間隔投喂和及時清除剩餌,天
熱時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敗壞水質,影響水蛭生長。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極少,以調節水質為主,水蛭雖然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但水環
境變化過大或變壞,則影響其生長和繁殖。養殖過程中,水溫一般保持在10-40℃之間,過肥過污的養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體中溶解氧應大於
0.7mg/L,出現缺氧,小水體可通過人工淋水解決,較大的水體要及時注入新水或換水,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較為清新的水質十分重要。
【溫室越冬】
受
地域影響,北方水蛭養殖應建立人工條件下的日光越冬溫室,以打破其冬眠習性,增加養殖時間,縮短上市周期。日光溫室一般為竹木塑苫結構,北部牆體為土鑄或
磚混,厚0.8-1.5m,東西向,長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數量5-7排。上覆無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門、通道及風口。
在嚴寒雪封季節,還應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溫措施。較高級的溫室可用塑鋼無立柱方式,只是造價相對要高。
通過建造日光溫室,有計劃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間日常管理應密切注意溫室內外溫度變化,及增氧防風、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長和越冬,和為次年准備足夠的蛭種。
【水蛭病害防治】
1.乾枯病:因溫度過高而引起,患病水蛭食慾不振,少活動或不活動,消瘦無力,可見身體干癟,失水萎縮,全身發黑。防治方法:⑴將病蛭放入1%的食鹽水中浸洗,每日兩次,每次10分鍾。⑵用酵母片或土黴素拌料投喂,增加含鈣食物,提高抗病能力。⑶加大水流量,使水溫降低。
2.白點病:由原生動物多於小瓜蟲引起,患病水蛭體表有白點泡狀物,小白斑塊,運動不靈活,游動時身體不能平衡、厭食。防治方法:⑴用2毫克/升硝酸汞浸洗患病水蛭,每次30分鍾,每日2次。⑵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池水,一般每月1-2次。
3.腸胃炎:由於吃了變質食物或難以消化的食物引起。患病水蛭食慾不振,懶於活動,肛門紅腫。防治方法:⑴用0.4%磺胺脒唑與餌料混勻後投喂。⑵用0.2%土黴素拌料投喂。
⑸ 水蛭的養殖方法
養活水蛭並不難。要養出好效益卻不易。水蛭原本生活在自然環境中,人工養殖時,若小環境、小氣候不予配合,生長必將受阻。缸養、小池水體養殖,很難形成效益。水蛭有自己的固有習性,在,馴化工作剛開始,其野生習性還無法改變。水蛭對化肥、農葯、鹽、鹼、酸、水溫、容氧及天氣的驟變等很敏感,任何不適都會引起逃逸,逃不掉時,也只能勉強生存。
剛建好的磚砌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種苗。新建水泥池,其池體的鹼性物質(硅酸鹽水泥、氫氧化鈣等到)需經過長時間(20天左右) 的淡化後才能投入種苗。
新建的養殖池,不能一次性投足種苗,只有待養殖池總體環境條件趨向食物鏈綜合平衡以後,才能逐步加大投種量。不能機械性地認為每平方米可投放多少公斤或多少條,投放量應根據養殖池具體條件與水蛭生長狀況之間的平衡而定。
選種。對一些殘傷、形態不正、雜種、病態等水蛭種苗,均應剔除。對受內、外傷的水蛭,如果—時還識別不出來,可暫養2—3 天後再鑒別。要想在投種一年之內就有好收成,必需選二齡以上的健壯水蛭作種苗。種蛭的體越大越健壯,產卵量、孵化率和成活率越高,五齡以上的好,但樣的老蛭已不多見到。
血塊對水蛭並非是唯一的敏感餌料,當水蛭處於飢餓狀態時,可食之物都會被吞食。血塊未經處理有可能污染水質,且成本也較高,使用時應全面考慮。
水蛭的食性很廣,螺、蚌、貝及其幼體等底棲軟體動物,魚蟲、水蚤等生物,水生菌絲體藻類以及營養豐富的腐殖質等,都是它的食物。水蛭與各水生物之間互依共存,只要做好前期工作,再經常投以發酵的動物糞便,加上陽光、空氣和水,就能獲得食物鏈的良性循環,保證充足的食物供給。這樣成本低,效果好,又能優化生態環境,比按時投食、換水更為主動、方便。
食物鏈匹配得合理,則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浮游及底棲動物等生長也快,水蛭的放養密度就能提高。根據我們的經驗,畝水面投種苗50-80 公斤,食物鏈完全能保持良性循環。
作為對主體食物鏈的補充,可投喂一些人工飼料,畜、禽、魚飼料,均可選用。可根據成本,季節和養殖池的理化性養與養殖密度之間的動態量比關系來確定投喂量,例如水溫在
22-27 ℃的水蛭旺食期,若水質清新,就可多投飼,時間可在水蛭晚間出動覓食之前,否貝峨適當少喂些。
養殖池中投放石塊、樹枝等不是好辦法,更不能亂投,以免產生副作用。養殖池中的形態物質要有序布局,應以有利於各種作業的方便、省工、省時、省力和高效為原則。
養殖池中除設置岸坡,島灘和種草植樹之外,還應設置淺水區和深水區。這樣,對生態養蛭更為有利,且克服了單純設定水深度的局限性。
水蛭的繁殖因時間、地區、季節及環境的不同而有差異,長江中下游,4月份起,會有部分水蛭擇近水邊淺土層中造穴產卵,5-6月是孵化期,在這段時間,需在灘坡處給予安靜的環境條件。飽食後的水蛭,白天多以穴居為主。攝食不足時,會暫棲於水生植物間,或吸附於池壁等處,憑借其靈敏的嗅覺和聽覺,會隨時快速地出擊獵食。
在目前,人工養水蛭應以生態養殖法為主,有條件的可用大棚溫室作養殖試驗和馴化試驗。養殖池中,至少要有1/2 以上的區域面積植物化。
作為副業,在茭白田、茨菇地、藕池、稻田等地養水蛭也是—種可取的增值方法。
一、水蛭的歷史行情回顧 從水蛭的1998年算起,當時僅有7—8元,到下半年開始上漲,在1991年2—4月到第一個高峰,最高時為150元。之後,回落到65—70元,到1997年的六年間,在70—80元之間震盪。三年後的2000年,漲價風潮時升至200—220元的高價,出現第二次高峰。進入本世紀,2002年2—3月時跌到150—160元的低價,以後步步回升,2004年下半年攀升到270—280元,刷新歷史高價。在高價持續至2005年的4月份。然後緩緩下滑到2007年上半年低時的160—170元。 從水蛭的歷史行情分析到,一每個波動的周期的低價和高價都在升高;二高價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 二、水蛭的產量 1、水蛭的野生資源 蛭類中大多數種類營半寄生生活,有些品種幼時捕食,成年後吸血生活。蛭類生活的寄主往往是一類,而不是一種動物。如醫蛭類水蛭對所有脊椎動物的血液都喜吸食。在陸上,依靠前後吸盤的交替附著身體的縱肌與環肌的拮抗性收縮作尺蠖式移行,行動敏捷。幼蛭攝食浮游生物,不吸血時以小型昆蟲,蠕蟲,螺蚌的幼體為餌料,也吸食泥面腐殖質,食性較雜。水蛭吸取人畜血液時,吸盤中首先釋放出抗凝血的水質素,順利吸食寄主血液。 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水蛭生命力旺盛。水流乾涸後,有些種類可以潛入泥底穴居,損失40%的體重也能生存。水蛭橫向切斷後,能從斷裂部位重新長出兩個新個體。這是水蛭特有的再生能力。水蛭適應性強,耐飢能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病力,水流緩慢的小溪、溝渠、坑塘、水田、沼澤及湖畔,溫暖濕潤的草叢是水蛭棲息、攝食和繁殖的場所,在全國大部地區的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生產,但主要產於北緯32—38°之間,這個范圍最適合水蛭的生長。如江蘇的太湖、洪澤湖、高郵湖、微山湖,特別是淮河以南大江大湖流域分布很廣。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的快速發展,但都是粗放的,以消耗大量資源為代價的。農民種植作物,大量使用化肥、農葯,土壤的土質發生改變。益蟲益鳥減少,蟲災嚴重已是十幾年的事實;大量的工業污水到排放,多數河江湖已被污染,水質惡化。今年的太湖水藻泛濫就是縮影。水蛭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加上一些河流、湖泊乾涸更是加劇野生資源的減少。這一方面。 二是水蛭一般要三齡才能性成熟,才具有繁殖的能力。每年春秋兩季,水溫超過15度時交配,20度左右時爬上岸,在離水面30厘米處的濕土上產卵。此時,也是人們捕捉水蛭的時期。在利益驅使下,大小一起的掠奪性捕捉,造成群體減少,多年後繁殖量下降。一些產區可供商品量大幅度下降。尤其是東北小水蛭,今年新貨入市量,較2006年明顯減少。 2、水蛭養殖狀況 水蛭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每條種蛭均可繁殖,每年可繁殖2—3次。水蛭適應性強,耐飢能力強,具有極強的抗病力,不斷有報道說可以人工飼養水蛭,且不受地區條件的限制,可池養、坑養、缸養、桶養等。但是多年以來不見養殖品大量上市,倒是有商家虛報養殖效益,藉此收購野生幼水蛭,倒賣水蛭種苗,獲取非法收入,而被騙的養殖戶收到可觀效益的寥寥無幾。水蛭養殖在技術仍需解決實際應用的問題,大規模發展,批量上市需要更長的時間。難以彌補野生供給量的下降,緩解未來供給轉緊發展趨勢。 可見,以上是近兩年水蛭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水蛭產量的下降不是近兩年的問題,恢復起來比較緩慢。估計2007年產量在200一250噸之間。 三、水蛭的銷量 水蛭是特種葯用水產動物,在醫學上具有多種葯用功能,入葯可治療多種疾病。具有破血、逐瘀通經之功效,用於血瘀閉經、跌撲損傷等。近幾十年,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鮮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種水蛭素,能抑制血酶的活性。水蛭素抑制凝血酶,即阻止了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也蛋白,從而抑制了血栓的形成。水蛭體內所含分有助於斷肢再植的血循環,可提高手術成功率,消除後遺症。利用水蛭的這一特性,用它來吮吸外傷病人的膿血,達到清理瘀血的目的;研究證明,水蛭用於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具有特效。如山西、陝西、河北、河南、黑龍江、吉林、廣東、香港等地制葯廠大量使用水蛭生產的欣復康溶膠囊、速溶治栓湯、韓氏癱速康、活血通脈膠囊、逐瘀活血膠囊、舒血通注射液等治療心腦血管類疾病的成葯。2008年4月份統計,約有80家葯廠在開發類似的葯品。 但是從這三四年,各市場銷售情況分析,水蛭炮製的質量不一,和東北小水蛭的沖擊,走銷時快時慢,它的銷量並非一些報道的產量有大幅度的增加,對年銷量有多種說法,估計在300—400噸之間。 四、水蛭的後市 水蛭在近二十年的歷史行情中,價格上漲了十幾倍 ,尤其近幾年水蛭價格多有波動,其中不乏人為炒作的因素。水蛭未來市場采購的商家增加,拉動近期行情發展,在一些利好因素影響下,一些產地商家持貨惜售,認為產量下降後市仍有上漲的空間。只是現在水蛭的產量、銷量都發生了變化,價格與其價值是否相符呢?也是影響後市行情發展的一方面。所以2008年是水蛭行情發展的關鍵的一年,有可能迎來一個新的高峰。 隨著現代生物科技的發展,葯廠也越來越重視葯理的研發,因此,水蛭的養殖也開始品種化。菲牛水蛭的葯用價值的發現,可能會引發一場水蛭養殖業的變革。
⑹ 野生水蛭怎麼養
1、水質管理。水對於水蛭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了,現在野生的水質越來越少就是因為很多水質的惡化導致其無法生存下去。養水蛭的水要選擇天然無污染的,一些肥水或者農葯含量較高的水質都會對水蛭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所以選擇水源的時候養殖戶要慎重。其次為了保證養殖池的水源質量,最好能長期保持活水的流通。
2、養殖密度。不要以為水蛭比較小就認為水蛭每畝可以養很多,一般來說,每畝的養殖數量基本在2200-2500條左右,種苗的話一般在40-50斤左右。因為沒法保證水蛭能均勻的分布在整個養殖場地,所以適當的少一點可以保持水蛭的生長速度和質量。所以養殖場地最好進行分割,最大程度的保持水蛭的均勻分布。
3、投喂。水蛭常見的食物就是田螺、河蚌和一些動物血塊之類的東西,初期的話在養殖場地裡面均勻的放置一定數量的田螺、河蚌,然後輔助一些血塊喂養,加快其生長即可。一般早晚各喂養一次即可,投喂時常控制在1-2小時左右,每次都少量的投喂,讓水蛭能最大程度的進食,減少飼料的損耗。
4、控溫。水蛭是很怕高溫的,所以養殖場所一定要有控溫的手段,尤其是在夏天。夏天最好可以搭建一些遮陽網,或者在水裡投放一些漂浮的水生植物,減少陽光直接接觸水蛭的機會。如果溫度是在過高,最好適當的增加水池水深,保持水底的溫度比較適合生長。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生物技術發展報告》
⑺ 螞蝗怎麼養殖
螞蝗怎樣養殖
螞蝗的養殖方法如下:
一、稻田套養。在稻田中挖溝渠、溜溝作為水蛭主要活動場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狀開挖,分溝溜式和泥塘式兩種。溜溝要求分布均勻,四通八達,有利於水蛭的生長和覓食,一般寬0.4米,水深0.3-0.5米,溜溝面積占總面積10%左右;
二、泥塘式。是在稻田內部開挖泥塘,泥塘與稻田溝渠相通,溝寬、溝深均為0.4米左右,深為0.5-0.6米,占稻田面積15%左右,注意稻田施農葯對水蛭危害。一般選擇高效低毒農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動物糞便較理想,不僅有利於稻子豐收,也是水蛭的好飼料。
三、水泥池養殖。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寬3米,長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進、排水設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棲息。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種蛭,其池體的鹼性物質(硅酸鹽水泥、氫氧化鈣等)需經過20天的淡化後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養殖池總體環境條件趨向食物鏈總體平衡以後,才能逐步加大投種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條。
(7)池塘養水蛭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螞蟥,學名水蛭,是貴重葯材,世界上很多國家自古以來就有螞蟥入葯的習慣。螞蟥主要作用:一是逐惡血瘀血,二是破血積聚,用於治療婦女血瘀經閉、子宮積血等症。當今以螞蟥為原料製成的中成葯,如大黃蟲丸、韓氏癱速康、百勞丸、聖喜血栓心脈寧等,均已
投入大批量生產,且供不應求。僅國內每年對螞蟥干品需求就達數千噸。日本、韓國很早就依賴著從我國進口螞蟥。隨著化肥、農葯的廣泛使用,加上近年來對螞蟥的掠奪性捕捉,使野生螞蟥資源日益減少,遠遠不能滿足入葯需要。由於貨源奇缺,現在不少地方開展人工養殖。螞蟥生命力強,繁殖極快(螞蟥雌雄同體,每條螞蟥每次產卵繁殖60~90條小螞蟥),易於飼養管理。人工養殖螞蟥,規模可大可小,投資少,效益高,一畝水面養殖池,可收獲成品400公斤,價值2萬元以上,確為廣大農村戶的卓有潛力的穩當的致富門路。
⑻ 養殖螞蟥怎麼養殖技術
螞蟥即水蛭,養殖水蛭需要建設寬為3m、深為1m、長度不限的水池,底部可放入少量石塊作水蛭的棲息場所,挑選健壯無傷、大個寬體的優質品種作為種蛭,養殖期間可餵食田螺、昆蟲、蚯蚓,還有凝固的牛血、羊血、豬血等作為食餌,適宜的生長水溫為15-30℃,入冬前可將池水排出後,再蓋上禾草進行保溫,9-10月份即可捕捉出售,水蛭養殖管理方法參考:
一、建設養殖池
水蛭養殖池可建設在房前或者屋後,挖寬為3m、深為1m、長度不限的水池養殖,或者利用池塘、水溝、低產田等地塊,挖溝起埂為連溝式的養殖池,溝寬為3m,埂寬為40cm、高為80cm,保持水深為60cm為宜,兩頭分別建設排水口與進水口,池底鋪設少量石塊或者樹枝作為水蛭的棲息場所。
二、捕捉與種蛭的選擇
1、竹筒捕捉方法。
用刀將竹筒削成兩半,切掉中間的疤節,將畜血塗抹於竹片內,再按照原來的形狀捆綁好,插入水田的角上,讓水將其淹沒,然後用樹枝攪拌田水,讓血的腥味逐漸擴散,水蛭聞到腥味後就會到竹筒內吮血,然後在第2天早晨取出竹筒,就可捕捉到水蛭。
2、竹篩捕捉方法。
竹篩裡面放入用紗布包著的內臟或動物血,將竹篩綁在竹桿尾端,用手拿起竹桿的另一端,推動竹篩在水田內慢慢移動,當水蛭嗅到腥味後,便會進入竹篩內,此時再將竹篩提起,即可捕捉水蛭。
3、選擇種蛭。
挑選健壯無傷、每公斤大約120-150條的大個寬體金線蛭作為種蛭。
4、收獲期。
水蛭為雌雄同體,每條都可進行繁殖,水蛭在泥土中產卵,每次大約產孵繭1-4個,每個孵繭中大約有15-35條幼水蛭,一般在7月份開始孵化,30天內可長到2cm以上,9-10月份即可捕捉進行加工。
三、養殖管理
1、水蛭主要吃螺類,每畝養殖池可放養25kg左右的田螺、福壽螺作為水蛭的食餌,也可以餵食昆蟲、蚯蚓等,每隔7天左右需喂1次動物血,可將凝固的牛血、羊血、豬血分成小塊投喂。
2、在養殖期間,需要保持水質清澈不被污染,特別是在7-8月份,氣溫比較高時要經常換水,適宜水溫在15-30℃之間,低於10℃或高於30℃,都會影響水蛭的健壯生長,溫度比較低時水蛭會停止攝食。
3、冬季來臨前,可把池水排出再蓋上禾草,有利於保持泥土濕潤,讓水蛭在泥土內安全越冬,也可以加深池內的水,避免池水出現凍結。
4、每畝水池放養密度,以初春期間投入種苗20kg左右為宜,進入秋季可收獲鮮品1000kg以上。
水蛭
水蛭是水蛭科動物螞蟥、水蛭或柳葉螞蟥的乾燥全體。水蛭味咸、苦,葯性平和。歸肝經。有小毒。
⑼ 水蛭的養殖
一、人工養殖水蛭的環境、條件:
水蛭養殖不需要強勞動力、黃河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只要有充分的水源和能自捕或購買到水蛭吸取的飼料——螺螄、河蚌就可以養殖,(除海水以外),室內室外、家前屋後、老廠房、荒田、魚塘等,養殖面積可大可小。
二、養殖模式和飼養數量:
1、半人工網箱池塘養殖:利用荒田開挖,或地勢低窪老池塘、魚盪進行用網箱養殖,網箱寬度C--D米,長度不限,網箱高度A米以上以防洪澇,水深保持80公分以上。(這種養殖方式采捕方便,是目前普遍採用的養殖方式,但網箱目數過低,小苗夾死,目數過高,養殖過程中田螺及水蛭的排泄物堵塞網眼,水質調節成了最大難題,產量也隨年份時高時低.)
2、水蛭高密度工廠化無土人工養殖:利用家前屋後、老廠房或舊水泥場地、園子、荒地、靠近湖泊水源方便的地方,建造水泥池無土立體養殖,建池規格寬B米—C米,池深度100公分,長度不限,養殖面積可大可小,池底做好排污出水口,池牆距池底高80公分處做好抗洪出水口。(這種養殖方式打亂生物原有自然生存特性,水蛭苗能不能度過高溫是這種模式的決定性因素,但六七月份高溫天氣水溫調節是根本性難題,稍微有點常識就懂,三十五度以上的夏天,水泥會被曬得滾燙,二十四小時換水效果也是杯水車薪,這種方式,高投入,低產出。一畝水泥池建設投入六萬,在四年穩產理論情況下才能收回成本,是僅供參考的養殖方式.)
3、水蛭仿生態土池養殖:利用農田挖養殖池(溝)(皿)字形寬B·C米、深A·AB米、長度不限。東西走向、池(溝)之間留A·AB米寬管理走道,老池塘、魚盪進行修整養殖,做好防逃設備即可,池內水深保持50·100公分。(這種養殖方法在各方面模仿水蛭自然生活習性,同時溝渠走道方便日常管理和觀察,適宜大規模養殖低投入,高產出。是目前最理想的養殖方式。)
綜合如下:
一、水蛭大塘土池養殖期間遇陰雨、雷雨天氣,容易逃跑。平時管理盲目無處著手應對日常出現問題,年底產量完全沒底,
二、大塘幼苗餵食取食困難,同時受池內雜蟲、天敵影響,幼苗成活率大大下降。
三、大塘養殖期間的正常性傷亡,無法把傷亡以及腐爛的水蛭撈出,容易污染水質,產生病菌。
四、大塘飼養管理難度大,檢查巡池很難全面觀察,只能隔池相望。
五、養殖池一旦產生疾病或受外界農葯影響。無法更換新水,整個養殖區大塘將會受到傳播病菌的危險性,
六、大塘成品水蛭收成不能全部捕撈,因水位下降大部分水蛭鑽進泥土中,捕捉難度極大。
七、特別是水蛭網箱養殖,夏季高溫水溫很難調節,水蛭成長緩慢,網箱內根本無法排出污水更換不了新水。同時網箱使用三年要重新更換,追加投入成本。
八、在同樣養殖條件下,水泥池無土立體高密度養殖,夏季高溫水溫很難調節,水蛭成長緩慢,因此,生存在堅硬池塘里的水蛭,要比生存在泥池塘里的水蛭,生長緩慢。高投入,低產出,(投入產出,得不償失)。
⑽ 怎麼養螞蟥
稻田套養
在稻田中挖溝渠、溜溝作為水蛭主要活動場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狀開挖,分溝溜式和泥塘式兩種。溜溝要求分布均勻,四通八達,有利於水蛭的生長和覓食,一般寬0.4米,水深0.3-0.5米,溜溝面積占總面積10%左右;
泥塘式是在稻田內部開挖泥塘,泥塘與稻田溝渠相通,溝寬、溝深均為0.4米左右,深為0.5-0.6米,占稻田面積15%左右,注意稻田施農葯對水蛭危害。一般選擇高效低毒農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動物糞便較理想,不僅有利於稻子豐收,也是水蛭的好飼料。
水泥池養殖
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寬3米,長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進、排水設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棲息。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種蛭,其池體的鹼性物質(硅酸鹽水泥、氫氧化鈣等)需經過20天的淡化後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養殖池總體環境條件趨向食物鏈總體平衡以後,才能逐步加大投種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條。
(10)池塘養水蛭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水蛭具有嗜血的特性,其入葯首載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歸肝、膀胱經,具有破血通經、逐淤消症的功效。
中醫認為,急性乳腺炎系肝胃兩經氣郁化火,火毒熾盛,乳絡不通,不通則痛。表現為紅腫熱痛。用水蛭放在局部,一具有物理降溫作用,通過物理降溫以除其熱,解其毒;
二藉助其吸血作用,起到破血逐淤,疏通乳絡的作用。乳絡既通,通則不痛;
三其吸血的結果也即局部放血,局部放血能消其腫。所以,水蛭飽了,乳瘡好了,道理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