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胸痹症應該如何治療
胸痹?26歲,我看還是去醫院做一個心電圖,檢查一下為好。如果中醫治療,須當面四診,才能開方。
⑵ 胸痹是什麼意思 如何引起 如何根治
胸痹
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至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卧為主的一種病證。包括了中醫古籍中的胸痛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病。西醫學中的冠心病、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病,有與本病相似的表現,可參照辨治。
1、 病因病機 心陽不足、心血虛少,或陰寒凝滯;或痰濁或瘀血等內邪痹阻胸陽、脈絡,心陽不展,心脈不通,以致不通則痛而發生胸痹。
(1) 年老、體弱、久病而致脾腎陽氣虧虛,不能振奮心陽,心陽衰微,無力鼓動血脈,脈弱則血不行,血不行則脈不通,不通而痛。
(2) 飲食勞倦傷脾,脾陽不振,氣血生化乏源,以致心血虧虛,血不足,脈不通而發胸痹。
(3) 素體心肺氣弱,寒邪乘虛而入,寒凝血澀,痹阻脈絡發為胸痹。
(4) 情志所傷,肝失條達,氣滯血瘀,脈絡瘀阻不通,則發為胸痹心痛。
(5) 恣食肥甘酒酪,飲食無度損傷脾胃,以致精微不運,水濕不化,痰濁內生,痹阻脈絡而發生胸痹。
2、 辯證論治
(1) 陰寒證:
證候;胸悶氣短,胸痛徹背,遇寒則甚,畏寒肢冷,重則喘息不得卧,面色蒼白,心悸自汗,四肢厥冷,苔白滑或膩,脈沉細。
治法:宣痹通陽,散寒化濁。
主方:瓜蔞薤白白酒湯。
(2) 痰濁證:
證候:心胸痞悶脹痛,時緩時急,甚則痛引肩背,心悸氣短,身重頭昏,少食腹脹,形體肥胖或咳嗽喘促,痰粘色白,舌胖嫩,苔白膩,脈沉遲滑或濡滑。
治法:宣痹通陽,理氣豁痰。
主方:瓜蔞薤白半夏湯。
(3) 血瘀證:
證候:胸痛如針刺,或呈絞痛,痛引房背,時作時止,心悸氣短,胸悶,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細澀或結代。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葯;血府逐瘀湯。
(4) 氣陰兩虛證:
證候: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頭暈目眩,遇勞則痛甚。脈細弱無力或結代。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主方: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
3、 辯證施護
(1) 一般護理:
① 對嚴重心痛患者,需絕對卧床休息;一般胸痹病人要注意休息,適度活動。
② 嚴密觀察病人胸悶心痛發作的時間、性質、程度,部位,注意觀測心率、心律,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並重視觀察血壓、脈搏、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定時測試並記錄。
③ 本病常於夜間發作,要加強巡視病房,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④ 保持大便通暢,切勿努責,以免誘發心痛。病人便秘時應及時給予通便治療和護理。如外用甘油栓、開塞露,或口服麻仁潤腸丸,或每日飲蜂蜜水1杯,或肥皂水灌腸等方法協助排便。
⑤ 心痛、胸悶、呼吸困難時,應及時正確給氧,必要時報告醫生。
⑥ 胸痹患者必須戒煙、慎飲酒。
⑦ 心痛發作進可采針刺止痛,常選用神門、內關、心俞、膻中、合谷等穴位,或耳針心,腎上腺、皮質下等穴位。
(2) 陰寒證:
① 按一般護理內容。
② 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居室應向陽,有取暖設備,隨氣候變化調整衣被厚薄。
③ 胸痛時可噴吸寬胸氣霧劑,或口服冠心蘇合丸,或予沉香,肉桂粉調服。
④ 中葯湯劑宜溫熱服;
⑤ 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和寒涼食物。可飲少量糯米甜酒,或低度葡萄酒,以通陽散寒活絡。
⑥ 針刺止痛時可要用溫針法或灸法。
(3) 痰濁證:
① 按一般護理有關內容。
② 飲食宜素食為主,忌肥甘厚味之品,戒煙酒,以免助濕生痰。
③ 肥胖病人應限制飲食(主要是含碳水化合物食品及甜食),控制體重,減輕脾胃負擔;宜進水果蔬菜,富含纖維素食物。
④ 胸痛發作時可用寬胸氣霧劑,或速效救心丹。
(4) 血瘀證:
① 按一般護理內容。
② 發作心痛不重者,則應鼓勵其適當活動,以行氣活血而化瘀。
③ 心痛作時可予以服用活血化瘀葯,如心痛丸1粒嚼服,或服用三七粉1.5 g,沉香粉1.5 g行氣活血化瘀。或丹參片5片活血止痛。必要時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
④ 平時可每日小酌紅花酒30ml以活血。
⑤ 觀察胸痛發作的性質、程度,若痛劇、心慌、氣短、唇紫、手足冷,可能為真心痛之徵,要立即給氧氣(吸入較高流量2~3L/分鍾)及時報告醫生,並做好搶求准備,密切觀察血壓、脈象、面色、肢溫變化,配合搶求,作好記錄。
(5) 氣陰兩虛證:
① 按一般護理內容。
② 以休息為主,體力允許適當活動,活動量以不引起心痛發作為度。
③ 飲食宜進補益氣陰之品,如紅棗、桂圓、赤豆、牛奶、蛋類、魚類、動物血等。
④ 心痛發作時可噴吸寬胸氣霧劑或口含速效求心丹。
4、 養生指導
(1) 不吸煙,不飲濃茶及咖啡和烈性酒。
(2) 素體陽虛者,重視生活起居要適寒溫。預防感寒冒風。
(3) 合理調配飲食,忌辛辣刺激、肥厚油膩之品。飲食不節制不宜飽餐,宜多進食蔬菜、水果、富含纖維素食品。
(4) 保持大便通暢。
(5) 積極防治有關疾病,如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6) 調節情志,忌惱怒憂思,使肝氣順達,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
參考資料:金清澄瑞普健康網http://www.h000.com/Article/Articles/Article696_1.html
⑶ 我有胸痹症狀,請問有可能導致胸痹的病因和如何治療
胸痹
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至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卧為主的一種病證。包括了中醫古籍中的胸痛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病。西醫學中的冠心病、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病,有與本病相似的表現,可參照辨治。
1、 病因病機 心陽不足、心血虛少,或陰寒凝滯;或痰濁或瘀血等內邪痹阻胸陽、脈絡,心陽不展,心脈不通,以致不通則痛而發生胸痹。
(1) 年老、體弱、久病而致脾腎陽氣虧虛,不能振奮心陽,心陽衰微,無力鼓動血脈,脈弱則血不行,血不行則脈不通,不通而痛。
(2) 飲食勞倦傷脾,脾陽不振,氣血生化乏源,以致心血虧虛,血不足,脈不通而發胸痹。
(3) 素體心肺氣弱,寒邪乘虛而入,寒凝血澀,痹阻脈絡發為胸痹。
(4) 情志所傷,肝失條達,氣滯血瘀,脈絡瘀阻不通,則發為胸痹心痛。
(5) 恣食肥甘酒酪,飲食無度損傷脾胃,以致精微不運,水濕不化,痰濁內生,痹阻脈絡而發生胸痹。
2、 辯證論治
(1) 陰寒證:
證候;胸悶氣短,胸痛徹背,遇寒則甚,畏寒肢冷,重則喘息不得卧,面色蒼白,心悸自汗,四肢厥冷,苔白滑或膩,脈沉細。
治法:宣痹通陽,散寒化濁。
主方:瓜蔞薤白白酒湯。
(2) 痰濁證:
證候:心胸痞悶脹痛,時緩時急,甚則痛引肩背,心悸氣短,身重頭昏,少食腹脹,形體肥胖或咳嗽喘促,痰粘色白,舌胖嫩,苔白膩,脈沉遲滑或濡滑。
治法:宣痹通陽,理氣豁痰。
主方:瓜蔞薤白半夏湯。
(3) 血瘀證:
證候:胸痛如針刺,或呈絞痛,痛引房背,時作時止,心悸氣短,胸悶,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弦細澀或結代。
治法:理氣活血,化瘀通絡。
方葯;血府逐瘀湯。
(4) 氣陰兩虛證:
證候: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頭暈目眩,遇勞則痛甚。脈細弱無力或結代。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主方: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
3、 辯證施護
(1) 一般護理:
① 對嚴重心痛患者,需絕對卧床休息;一般胸痹病人要注意休息,適度活動。
② 嚴密觀察病人胸悶心痛發作的時間、性質、程度,部位,注意觀測心率、心律,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並重視觀察血壓、脈搏、體溫的變化,必要時定時測試並記錄。
③ 本病常於夜間發作,要加強巡視病房,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④ 保持大便通暢,切勿努責,以免誘發心痛。病人便秘時應及時給予通便治療和護理。如外用甘油栓、開塞露,或口服麻仁潤腸丸,或每日飲蜂蜜水1杯,或肥皂水灌腸等方法協助排便。
⑤ 心痛、胸悶、呼吸困難時,應及時正確給氧,必要時報告醫生。
⑥ 胸痹患者必須戒煙、慎飲酒。
⑦ 心痛發作進可采針刺止痛,常選用神門、內關、心俞、膻中、合谷等穴位,或耳針心,腎上腺、皮質下等穴位。
(2) 陰寒證:
① 按一般護理內容。
② 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居室應向陽,有取暖設備,隨氣候變化調整衣被厚薄。
③ 胸痛時可噴吸寬胸氣霧劑,或口服冠心蘇合丸,或予沉香,肉桂粉調服。
④ 中葯湯劑宜溫熱服;
⑤ 飲食宜溫熱,忌生冷和寒涼食物。可飲少量糯米甜酒,或低度葡萄酒,以通陽散寒活絡。
⑥ 針刺止痛時可要用溫針法或灸法。
(3) 痰濁證:
① 按一般護理有關內容。
② 飲食宜素食為主,忌肥甘厚味之品,戒煙酒,以免助濕生痰。
③ 肥胖病人應限制飲食(主要是含碳水化合物食品及甜食),控制體重,減輕脾胃負擔;宜進水果蔬菜,富含纖維素食物。
④ 胸痛發作時可用寬胸氣霧劑,或速效救心丹。
(4) 血瘀證:
① 按一般護理內容。
② 發作心痛不重者,則應鼓勵其適當活動,以行氣活血而化瘀。
③ 心痛作時可予以服用活血化瘀葯,如心痛丸1粒嚼服,或服用三七粉1.5 g,沉香粉1.5 g行氣活血化瘀。或丹參片5片活血止痛。必要時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
④ 平時可每日小酌紅花酒30ml以活血。
⑤ 觀察胸痛發作的性質、程度,若痛劇、心慌、氣短、唇紫、手足冷,可能為真心痛之徵,要立即給氧氣(吸入較高流量2~3L/分鍾)及時報告醫生,並做好搶求准備,密切觀察血壓、脈象、面色、肢溫變化,配合搶求,作好記錄。
(5) 氣陰兩虛證:
① 按一般護理內容。
② 以休息為主,體力允許適當活動,活動量以不引起心痛發作為度。
③ 飲食宜進補益氣陰之品,如紅棗、桂圓、赤豆、牛奶、蛋類、魚類、動物血等。
④ 心痛發作時可噴吸寬胸氣霧劑或口含速效求心丹。
4、 養生指導
(1) 不吸煙,不飲濃茶及咖啡和烈性酒。
(2) 素體陽虛者,重視生活起居要適寒溫。預防感寒冒風。
(3) 合理調配飲食,忌辛辣刺激、肥厚油膩之品。飲食不節制不宜飽餐,宜多進食蔬菜、水果、富含纖維素食品。
(4) 保持大便通暢。
(5) 積極防治有關疾病,如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6) 調節情志,忌惱怒憂思,使肝氣順達,保持愉快樂觀的情緒。
參考資料:金清澄瑞普健康網http://www.h000.com/Article/Articles/Article696_1.html
⑷ 胸痹心痛的症型和主要治療方法和方葯
【臨床表現】
胸痹心痛以胸部憋悶疼痛,甚則胸痛徹背,心悸氣短,喘息不得平卧為主症。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冠心病心絞痛等。
【病因病機】
胸痹心痛的常見病因,多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波動、勞倦過度、年老體虛等因素有關。基本病機是心脈痹阻,包括寒邪、痰濕、氣滯、血瘀等標實證。但氣虛、陰虛、陽虛、氣陰兩虛等虛證,也可導致心脈不榮,心脈血行不暢。
【中醫診治】
胸痹心痛的辨證論治,首先當掌握標本虛實,標實應區別陰寒、痰濁、氣滯、血瘀的不同,本虛又應區別陰陽氣血之虛。治療原則應先治其標,後顧其本,或標本同治,虛實兼顧。治標常以散寒、化痰、行氣、活血為主,扶正固本包括溫陽、補氣、益氣養陰等法。活血通脈是其基本治法。
⑸ 胸 痹 證 怎麼辦
在西醫里對你這個症狀有一個定義就是強迫蹲位。指在活動過程中,因呼吸困難或心悸(心痛)而停止活動並採用蹲踞位或膝胸位以緩解症狀。多見於先天性發紺型心臟病。去醫院做個心電圖檢查可以檢查出來的。
中醫講的胸痹主要是感覺胸部胸悶胸痛。
病因主要是寒邪內侵閉阻心脈,飲食不節聚濕生痰凝滯胸中,情志失調氣機阻滯,或者勞倦所傷。
去醫院檢查查明病因,然後盡早治療。
胸痹可大可小,還是快去醫院確診再想怎麼辦
⑹ 胸痹心痛可用哪些中成葯治療
胸痹心痛屬內科急症,其發病急、變化快,易惡化為真心痛,在急性發作期應以消除疼痛為首要任務,可選用或合並運用以下措施。病情嚴重者,應積極配合西醫救治。 1.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等)每日3次,每次4~6粒含服,急性發作時每次10-15粒。功效活血理氣,增加冠脈流量,緩解心絞痛,治療冠心病胸悶憋氣,心前區疼痛。 2.蘇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每服1~4丸,疼痛時用,功效芳香溫通,理氣止痛,治療胸痹心痛,寒凝氣滯證。 3.蘇冰滴丸(蘇合香、冰片)含服,每次2-4粒,每日3次。功效芳香開竅,理氣止痛,治療胸痹心痛,真心痛屬寒凝氣滯證。 4.冠心蘇合丸(蘇合香、冰片、硃砂、木香、檀香)每服1丸(3g)。功效芳香止痛,用於胸痹心痛氣滯寒凝者,亦可用於真心痛。 5.寒證心痛氣霧劑(肉桂、香附等)溫經散寒,理氣止痛,用於心痛苔白者,每次舌下噴霧1~2次。- 6.熱證心痛氣霧劑(丹皮、川芎等)涼血清熱,活血止痛,用於心痛苔黃者,每次舌下噴霧1~2次。 7,麝香保心丸(麝香、蟾酥、人參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每次含服或吞服1-2粒。 8.活心丸(人參、靈芝、麝香、熊膽等)養心活血,每次含服或吞服1~2丸。 9.心絞痛寧膏(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芳香開竅。敷貼心前區。 10.配合選用川芎嗪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靜脈滴注。
⑺ 胸痹心痛分那些類型如何辨證論治
1.辨證要點
(1)辨疼痛發生的部位:局限於胸膺部位,多為氣滯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手臂、手指者,為虛損已顯,邪阻已著;胸痛徹背,背痛徹心,多為寒凝心脈或陽氣暴脫。
(2)辨病性:年壯初痛者多實證,應辨別屬痰濁、陰寒、瘀血;久病年老者多虛證,應辨別屬氣虛、陰虛、陽虛。
2.治療原則本病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標本兼顧。
3.應急措施急性發作時可選擇以下葯物;心痛舒噴霧劑,對准舌下,每次噴霧1~2下;速效救心丸10~15粒,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3~5粒,舌下含服;川芎嗪注射液120~1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靜脈滴注;復方丹參注射液12~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靜脈滴注。
4.分證論治
(1)心血瘀阻
主證: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時或心悸不寧;舌質紫黯,脈象沉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葯:地奧心血康膠囊,每次200mg,3/d,連服2周後改為每次100mg,3/d;或復方丹參滴丸,每次3片,3/d。
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12g,生地黃10g,赤芍12g,川芎12g,牛膝12g,桃仁10g,紅花10g,柴胡10g,枳殼10g,甘草6g,桔梗6g。
(2)陰寒凝結
主證:胸痛徹背,喘不得卧,遇寒加劇,得暖痛減,面色蒼白,四末欠溫;舌淡,苔薄自,脈弦緊。
治法:辛溫通陽,開痹散寒。
方葯:麝香保心丸,每次1~2粒,3/d。
方用枳實薤白桂枝湯加減。葯用薤白10g,枳實10g,桂枝10g,炮附子10g,細辛3g,乾薑6g。
(3)痰濁壅塞
主證:胸悶重而心痛輕微,肥胖體沉,痰多氣短,遇陰寒天而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口黏,惡心,咳吐痰涎;苔白膩或自滑,脈滑。
治法:通陽瀉濁,豁痰開結。
方葯: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葯用瓜蔞15g,半夏10g,薤白10g,石菖蒲10g,枳實10g,厚朴10g。
(4)氣陰兩虛
主證: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頭暈目眩,遇勞則甚;舌偏紅或齒痕,脈細弱無力或結代。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方葯:補心氣口服液,每次1支(10m1),3/d,4周為1個療程;或滋心陰口服液,每次1支(10m1),3/d,4周為1個療程。
方用生脈散合人參養榮湯加減。葯用人參10g,麥冬10g,五味子10g,黃芪15g,白術10g,茯苓15g,甘草6g,當歸10g,白芍15g,桂枝6g。
(5)心腎陰虛
主證:胸悶且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酸膝軟,耳鳴,頭暈;舌紅,無苔或有剝裂,脈細數或結代。
治法:滋陰益腎,養心安神。
方葯:左歸飲加減。葯用熟地黃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淮山葯15g,茯苓15g,甘草6g。
(6)陽氣虛衰
主證:胸悶氣短,甚則胸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面色蒼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自或紫黯,脈沉細或沉微欲絕。
治法:益氣溫陽,活血通絡。
方葯:參附湯合右歸飲加減。葯用人參10g,附子10g,肉桂6g,熟地黃12g,山茱萸12g,山葯15g,枸杞子12g,當歸10g,杜仲10g。
若出現心陽欲脫之危候,急用參附註射液回陽救逆,每次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靜脈滴注。
5.針灸療法主穴心俞、厥陰俞。每次取主穴一對或一側,不留針,1/d,12~15日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5d。虛寒者配內關、通里穴,針後加灸,寒重時加灸肺俞、風門穴,肢冷重時加灸氣海或關元穴;痰濁者配巨闕、膻中、郄門、太淵、豐隆穴,針用瀉法;瘀血者配膻中、巨闕、膈俞、陰郄穴,針用瀉法。
【預防】注意避免寒冷刺激;注意養性怡情,避免精神刺激;飲食起居有節,不可勞累或暴飲暴食及過食肥甘厚味,禁煙酒等刺激性食物;久病年邁應加強體育鍛煉。
⑻ 胸痹是什麼意思,胸痹的症狀有哪些媽媽經常胸悶,心臟血管有點堵,給開絡泰血塞通軟膠囊,這是什麼病
胸痹是指主要是胸部悶痛、嚴重的有胸痛徹背的現象,以及喘息不得卧的一種疾病。 輕者感覺胸悶呼吸較差,重者則有胸痛嚴重者心痛徹扉,背痛徹心的情況。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活血通絡止痛為主,很多時候選擇通過中葯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因為中草葯對人體的副作用比較小且療效也相對比較快,大家可以採用中草葯來進行,緩解自己的病情改善自己的症狀。當然具體自己的情況如何,要到醫院進項全面治療。同時一般患者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生活習慣生活的話要有規律要有節奏。在平時生活中要適當的進行一些體育鍛煉,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患者自身的體質,增強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但是患者要注意不要運動過度,讓自己在運動過後過於的勞累。 總之胸痹是一種需要患者注意的疾病,如果出現比較大的反應,要及時就醫,並且平時也要注意休息,結合平常的生活習慣來促進身體的恢復。
⑼ 胸痹症是否是慢性病
以胸部憋悶、疼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卧等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多因素體陽虛,感受寒邪,寒凝心脈;或憂思惱怒,肝鬱氣滯,瘀血內阻;或飲食失節,損傷脾胃,聚濕生痰 ,閉阻心脈 ;或勞倦傷脾 ,生化無源 ,氣血不足,心失所養;或久病不愈,房勞傷腎,進而損及心之陰陽等引起。常見證型有:①寒凝心脈型胸痹。證見心痛如絞、遇冷則疼痛加重,甚則伴有手足不溫,冷汗出,心悸氣短,心痛徹背,苔白脈緊,治宜通陽散寒,活血通脈,方用當歸四逆湯加味。②痰濁閉阻型胸痹。證見心痛胸悶,咳痰粘稠,納少倦怠,苔白膩脈滑,治宜理氣化痰,方用二陳湯加味。③瘀血痹阻型胸痹。證見心痛如刺,痛有定處、舌暗紅有瘀斑、苔薄,脈弦澀或結代,治宜活血化瘀,通脈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④心氣不足型胸痹。證見心痛伴胸悶氣短,心悸乏力,舌淡脈細緩,治宜養心益氣通脈,方用保元湯加味。⑤心陰不足型胸痹。證見心痛,頭暈,心煩失眠,口乾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治宜滋陰養心,方用天王補心丹。⑥心陽虧虛型胸痹。證見心痛心悸,遇冷病甚,神疲氣短,四肢不溫 ,舌淡胖 ,脈沉遲 ,治宜補氣溫陽 ,方用人參湯加味。胸痹如持續發作,疼痛劇烈,也可變生厥證、脫證等危重證候。
胸痹是指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氣短喘息不得卧為主症的一種疾病。其病因多與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波動,年老體虛等有關。分別與西醫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區疼痛,以及肺部疾病、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以胸痛為主症的疾病相類似,下列葯粥具有寬胸、理氣、止痛、化痰等功效。治療胸痛效果較好。
薤白粥:薤白10~15克(鮮者30~45克),粳米100克。薤白同粳米煮粥,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桂心粥:桂心1~2克,茯苓10克,粳米50~100克。用粳米煮粥,桂心、茯苓加水煎汁,取汁入粥中同煮,沸後即可。
芥菜粥:芥菜頭4個,粳米50~100克。洗凈芥菜頭切成片,與粳米適量清水煮成稀粥,熟後食用。
山楂荷葉粥:山楂15克,荷葉12克,糯米100克。糯米加水煮粥,同時放入切碎的山楂、荷葉,以文火煮爛後,溫服。
加味桃仁粥:桃仁20克,生地黃30克,桂心3~5克,生薑1塊,粳米100克,白酒適量。桃仁去皮尖,桂心研成末,粳米研細待用。用適量白酒將生地黃、生薑和桃仁絞取汁液。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後放入桃仁、生地黃、生薑汁,粥熟調入桂心末,攪勻,空腹服食。
1、 心血瘀阻證
心胸疼痛,如刺如絞,痛有定處,入夜為甚,甚則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悶,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勞累加劇。舌質紫暗,有瘀斑,苔薄,脈弦澀
證機概要:血行瘀滯,胸陽痹阻,心脈不暢
治法:活血化瘀,通脈止痛
2、 氣滯心胸證
心胸滿悶,隱痛陣發,痛有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時容易誘發或加重,或兼有脘腑漲悶,苔薄或薄膩,脈細弦。
證機概要:肝失疏泄,氣機瘀滯,心脈不合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通絡
3、 痰濁閉阻證
胸悶重而心痛微,痰多氣短,肢體沉重,形體肥胖,遇陰雨天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咯吐痰涎,舌體胖大且邊有齒痕,苔濁膩或白滑,脈滑
證機概要:痰濁盤踞,胸陽失展,氣機痹阻,脈絡阻滯
治法:通陽泄濁,豁痰宣痹
4、 寒凝心脈證
卒然心痛如絞,心痛徹背,喘息不得平卧,多因氣候驟冷或咒感風寒而發病或加重,伴形冷,甚至手足不溫,冷汗不出,胸悶氣短、心悸、臉色蒼白,苔薄白,脈沉緊或沉細。
證機概要:素體陽虛,陰寒凝滯,氣血痹阻,心陽不振。
治法:辛溫散寒,宣通心陽
5、 氣陰兩虛證
心胸隱痛,時作時休,心悸氣短,動則益甚,伴倦怠無力,聲息低微,面色晄白,易汗出,舌質絳紅,舌體胖而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細緩或結帶
證機概要:心氣不足,陰血虧耗,血行瘀滯
治法:益氣養陰,活血通脈
6、心腎陰虛證
心疼憋悶、心悸盜汗,虛煩不寐,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口乾便秘,舌紅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促代。
證機概要:水不濟火,虛熱內灼,心失所養,血脈不暢
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和絡
7、 心腎陽虛證
心悸而痛,胸悶氣短,動則而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冷,四肢欠溫或腫脹,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或膩,脈沉細遲
證機概要:陽氣虛衰,胸陽不振,氣機痹阻,血行瘀滯
治法:溫補陽氣,振奮心陽
【方葯】
1.主方血府逐瘀湯(王清任《醫林改錯》)加減
處方:當歸12克,赤芍15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紅花10克,柴胡10克,枳殼12克,降香10克,延胡索12克,丹參20克,牛膝12克。水煎服。
2.中成葯
(1)復方丹參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速效救心丸,1~3丸含服。
(3)五靈止痛膠囊,每次1-2粒,痛時服。
(4)復方丹參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l~2次,肌肉注射;或用4~8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靜脈滴注。本品亦適用以下各型。
3.單方驗方
(1)冠心Ⅱ號方(北京西苑醫院驗方)
處方:紅花、赤芍、丹參、川芎各15克,降香12克。水煎服。
(2)活血養心湯(李振瓊等《奇效驗秘方》)
處方:丹參30克,川芎lO克,紅花15克,黨參30克,鬱金15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赤芍15克,麥冬20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痰濁壅塞型【證見】 胸悶而痛,或痛引背部,氣短喘促,體胖,痰多。舌苔濁膩,脈滑。
【治法】 通陽泄濁,豁痰開結。
【方葯】
1.主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瓜蔞仁12克,薤白15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丹參15克,白蔻仁6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葯瓜蔞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溫膽湯加減方(鄧鐵濤驗方)
處方:法半夏9克,茯苓12克,橘紅、枳殼、甘草各4.5克,竹茹9克,黨參15克,丹參12克。水煎服。
若氣虛明顯者,加黃芪、五爪龍或吉林參6克(另燉)。心痛明顯者,可合失笑散或三七末沖服。
(2)加味瓜蔞薤白湯(劉正錫《新千金方》)
處方:瓜蔞30克,薤白15克,丹參2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降香15克,枳殼10克,桂枝10克,太子參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陰寒凝滯型【證見】 胸痛徹背,受寒則甚,畏寒肢冷。舌質白滑,脈沉細。
【治法】 辛溫通陽,開痹散寒。
【方葯】
1.主方瓜蔞薤白白酒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瓜蔞仁15克,薤白12克,枳實10克,桂枝12克,熟附子10克,丹參15克,檀香9克。水煎服。
2.中成葯
(1)蘇冰滴丸,每次2~3丸,每日2次。
(2)冠心蘇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胸痹湯(範文甫驗方)
處方:桂枝10克,瓜蔞皮、薤白、炒枳殼、姜半夏、厚朴各9克,生薑6克,陳皮3克。水煎服。
(2)利濕化瘀湯(劉正錫《新千金方》)
處方:法半夏10克,川芎9克,麥冬9克,赤芍9克,五味子9克,茯苓30克,黨參30克,枳實10克,丹參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心腎陰虛型【證見】 胸悶痛,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腰酸,耳鳴。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或細澀。
【治法】 滋陰益腎,養心安神。
【方葯】
1.主方左歸飲(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山葯15克,茯苓12克,麥冬12克,五味子6克,柏子仁12克,丹參15克,鬱金lO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陰虛陽亢者,加鉤藤15克、石決明、鱉甲各20克。
2.中成葯杞菊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
氣陰兩虛型【證見】 胸悶隱痛,心悸氣短,倦怠懶言,遇勞則甚。舌質偏紅或有齒印,脈細無力或結代。
【治法】 益氣養陰,活血通絡。
【方葯】
1.主方生脈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加味
處方:黨參20克,麥冬15克,五味子9克,生地黃15克,茯苓12克,黃芪15克,丹參18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葯洋參膠囊,每次2粒,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益氣活血湯(趙冠英驗方)
處方:黨參(人參)15克,麥冬12克,五味子8克,瓜蔞皮15克,赤芍15克,紅花10克,莪術15克,川芎15克,桂枝10克。水煎服。
(2)健脾益氣湯(漆浩《良方大全》)
處方:太子參30克,丹參30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赤芍10克,麥冬12克,制半夏9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陽氣虛衰型【證見】 胸悶氣短,甚則痛徹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質淡或紫暗,脈沉細。
【治法】 益氣溫陽,活血通絡。
【方葯】
1.主方參附湯(陳自明《婦人良方》)加味
處方:人參10克(或黨參30克),熟附子12克,乾薑9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杜仲15克,丹參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陽損及陰者,加麥冬15克,五味子6克。
2.中成葯
(1)活心丹,每次1—2丸,每日1—3次。
(2)舒心丸,每次1—2丸,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
(1)溫冠方(瞿旭驗方)
處方:黃芪20克,全當歸、黨參、全瓜蔞各15克,桂枝、赤芍各10克,細辛、沉香各5克,薤白12克,丹參30克。水煎服。
寒甚者,可加附子、乾薑、蓽茇、姜黃。
(2)溫痛方(黃樹華《湖南中醫雜志》1988.4)
處方:淫羊藿、巴戟天、雞血藤各30克,附子、桂枝各10克,紅花3克。水煎服。
(3)冠心通痹湯(柯雪帆驗方)
處方:熟附子lO克,全瓜蔞30克,桂枝18克,炙甘草10克,枳殼10克,厚朴10克,貝母9克,法半夏10克,黨參20克,生牡蠣30克(先煎)。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胸痹治療的其他療法
1.膏葯穴位貼敷
(1)心絞痛寧膏(錦州中葯廠生產,含丹參、紅花等):貼敷心前區,具有活血化瘀,芳香開竅的功效。
(2)通心膏(徐長卿、當歸、丹參、王不留行、雞血藤、葛根、延胡索、紅花、川芎、桃仁、姜黃、鬱金、三七、血竭、椿皮、穿山甲、乳香、沒葯、樟腦、冰片、木香、人工麝香、硫酸鎂、透骨草):貼敷心俞、厥陰俞或膻中。
2.推拿療法 按摩腹部的上脘、中脘、下脘、神厥、關元、心俞、厥陰俞或華佗夾脊壓痛點等,對治療心痛有效。
3.水浴療法 用威海礦泉水淋浴,每次5-10分鍾,水溫40~C左右,以無不適為佳,出浴休息10分鍾,再療5~10分鍾。以20-25天為一療程,休息5—7天再進行另一療程。對治療心痛有較好效果。
4.氣霧劑吸人
(1)寒心舒氣霧劑(含肉桂、香附等):對准舌下噴霧,每次噴1~2下。具有溫通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
(2)熱心舒氣霧劑(含牡丹皮、川芎等):對准舌下噴霧,每次噴1—2下。具有涼血清熱,活血止痛的功效。
5.針灸療法
(1)體針:主穴分兩組:膻中和內關;巨闕和間使。操作時主穴交替輪換,每日針刺1次,獲得針感,留針15分鍾,10次為1個療程,間隔5~7日。
(2)耳針:穴位:心、交感、皮質下、神門。每次2—3穴,留針。
6.飲食療法
(1)人參三七燉雞:人參10克,三七5克,雞肉100克,共放燉盅內隔水燉1小時服食。陽氣虛衰者可常服;氣陰兩虛者人參可改用西洋參。
(2)薤白陳皮粥:薤白頭15個,陳皮1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鹽調味服食。適用於痰濁壅塞者。
(3)丹參三七燉瘦肉:丹參20克,三七5克,豬瘦肉100克,共放燉盅內隔水燉熟,飲湯食肉。適用於心血瘀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