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腹血糖6.95歺後半小時7.43一小時11.28兩小時14.75需打胰島嗎
餐後2小時血糖是14.75mmol/L吧,非同日兩次不小於11.0mmol/L就可以確診糖尿病了。磺醯脲類和非磺醯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這兩類胰島素促泌劑的選葯原則如下:可以作為非肥胖2型糖尿病一線用葯;老年患者或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者宜選用短效類(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瑞格列奈);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可選用格列喹酮、瑞格列奈;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均升高者可選用中-長效類葯物,如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美脲、格列齊特緩釋片;老年人伴有血粘度升高者宜選用格列齊特。
雙胍類葯物不刺激胰島素β細胞,對正常人幾乎無作用,而對糖尿病患者降血糖作用明顯。不影響胰島素分泌,通過促進外周組織攝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異生,降低肝糖原輸出,延遲葡萄糖在腸道吸收,由此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雙胍類降糖葯的適應證如下。(1)2型糖尿病患者一線用葯,超重或肥胖伴有胰島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2)配合胰島素治療,有助於降糖、減少胰島素用量。(3)與促泌劑、胰島素增敏劑、阿卡波糖有協調作用。(4)在不穩定型糖尿病患者中應用,可促血糖波動性下降,有利於血糖的控制。(5)對糖耐量異常的患者非常有效,有預防作用。雙胍類降糖葯禁忌證如下。急性並發症、應激狀態(外科大手術、急性心肌梗死)、肝腎功能損害、妊娠;缺氧性疾病,如心衰、慢性肺部疾患;胃腸道疾病;高齡;酗酒;使用靜脈造影劑。 胰島素增敏劑(噻唑烷二酮類葯物,TZD):通過提高靶組織(脂肪組織、肌肉組織和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島素的能力,降低胰島素抵抗,保護β細胞,改善糖代謝及脂質代謝,能有效降低空腹及餐後血糖,單獨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與其他類口服降糖葯(促泌劑、雙胍類、阿卡波糖)合用,產生明顯的協同作用。與胰島素合用,可以使胰島素用量減少30%。此類葯物禁用於反復水腫的患者、腎功能損害3級以上者、肝功能損害者。常用的葯物有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食物中的絕大多數碳水化合物為復合糖,包括分子量小的低聚糖(寡糖)及分子量較大的多糖。復合糖必須在小腸上皮細胞刷狀緣處被α-糖苷酶作用分解為單糖後才能被吸收。食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澱粉,必須經過α-糖苷酶作用分解。α-糖苷酶抑制劑競爭性抑制麥芽糖酶、葡萄糖澱粉酶及蔗糖酶,阻斷1,4-糖苷鍵水解,延緩澱粉、蔗糖及麥芽糖在小腸分解為葡萄糖,降低餐後血糖。延緩腸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高血糖,同時減輕餐後高血糖對β細胞的刺激作用。α-糖苷酶抑制劑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可單獨使用,也可與黃醯脲類或雙胍類聯合使用提高療效;對於胰島素治療的1型糖尿病血糖不穩定者,可合用阿卡波糖,但如果兩者聯合使用應當減量,防止低血糖發生;可應用與糖耐量異常的干預治療。α-糖苷酶抑制劑主要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腸道疾病與腸功能紊亂者慎用;單獨使用時不導致低血糖,聯合使用時仍可發生低血糖,α-糖苷酶抑制劑導致的低血糖必須用葡萄糖處理;有嚴重造血系統功能障礙者、感染發熱者、孕婦、哺乳者不用;18歲以下兒童、有惡性腫瘤者不宜使用。服用α-糖苷酶抑制劑應避免同時服用抗酸劑、考萊希胺、腸道吸附劑及消化的酶制劑,如澱粉酶、胰酶,因為可能會消弱α-糖苷酶抑制劑的療效;同時服用新黴素可使餐後血糖降低更明顯。
口服降糖葯的服葯時間由降糖葯本身的葯理作用決定,不同的降糖葯,服用時間也不同。在臨床中,發現不少糖尿病患者隨意調整服葯時間,導致血糖一直控製得不甚理想。糖尿病患者須了解5種口服降糖葯的具體服用時間,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這樣不僅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口服降糖葯的療效,而且還可避免或減少其副作用。磺脲類降糖葯(如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在餐前30分鍾服用。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瑞格列奈等)在餐前5~20分鍾服用。餐前半小時或進餐後給葯可能引起低血糖。胰島素增敏劑(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在早晨空腹服用,每日僅需服葯1次,早餐前服葯效果最好。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如瑞格列奈等)也可在餐前1分鍾(即與第一口飯同服)服用,如在飯後或飯前過早服用,效果就大打折扣,起不到降低餐後高血糖的作用。α-糖苷酶抑制劑類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也應於餐前1分鍾服用(即與第一口飯同服)。雙胍類降糖葯(如二甲雙胍、苯乙雙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胍)應在餐中或餐後服用,在每餐飯的中間或在餐後立刻服葯,可避免葯物對胃的刺激,減少副作用。
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身使用胰島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運動及口服抗糖尿病葯物效果不好,出現急性合並視網膜病變、尿毒症等應激狀態(嚴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大中型手術圍手術期及圍孕產期也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除上述情況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考慮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葯物。
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如果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則認為體形偏胖,首選雙胍類或糖苷酶抑制劑,因為該類葯物有胃腸道反應和體重下降的副作用,對於超重或肥胖患者來說,正好化害為利。如果實際體重低於理想體重10%,則認為體形偏瘦,應該優先使用胰島素促泌劑(包括磺脲類和苯甲酸衍生物),因為該類葯物有致體重增加的副作用,對於消瘦者很合適。
如果是單純的餐後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則首選糖苷酶抑制劑。如果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伴有餐前血糖輕度升高,應首先考慮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後血糖高,都應考慮用磺脲類、雙胍類或噻唑烷二酮類。
如果患者還有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慮使用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和糖苷酶抑制劑。如果患者有胃腸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雙胍類和糖苷酶抑制劑。如果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肺通氣不良的疾病,慎用雙胍類;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類。如果患者有較嚴重的心、肝、腎、肺等全身疾病,則最好使用胰島素。
對於老年患者,因為對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選用長效、強力降糖葯物,而應選擇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溫和的降糖葯物,如瑞格列奈。對於兒童來講,1型糖尿病用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雙胍被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用於兒童。另外,還要充分考慮到患者服葯的依從性,對於經常出差、進餐不規律的患者,選擇每天服用1次的葯物(如格列美脲)更為方便、合適、順應性更好。
② 為什麼飯前半小時吃降血糖的葯
不同種類的降糖葯,服用的時間是不同的,具體要看你是服用什麼降糖葯。
比如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要在飯前5~20分鍾服用,茶多糖蛋白提純素(希斯5號)就是餐前30分鍾服用),其中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它包括瑞格列奈(諾和龍)、那格列奈(唐力)等,它們也是作用於β細胞,刺激胰島素分泌,但其作用機制不同於磺脲類。它在血糖濃度低時不刺激胰島素分泌,或血糖濃度恢復正常,作用立即停止。本類葯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暫,餐前半小時或進餐後給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應在餐前5~20分鍾口服。服葯必吃飯,服葯不吃飯,起不到降糖作用。
所以服葯要嚴格遵從醫囑哦。
③ 為什麼餐後不高,空腹血糖很高
採用早、晚二次胰島素(預混)注射調整血糖的方法(沒有服用胰島素促泌劑):依據早餐前空腹血糖值,調整昨晚餐前注射胰島素劑量的原則。調整方法如下:如果血糖<4.4
mmol/L,減少胰島素2
u;如果血糖在4.4~6.0
mmol/L,劑量不變;如果血糖在6.1~7.7
mmol/L,增加2
u;血糖7.8~10.0
mmol/L時,增加4
u;血糖>10.0
mmol/L則增加6
u。其次,依據早餐後2小時血糖值,調整早餐前注射胰島素劑量的原則。方法如下:從早餐第一口進食開始計時至2小時測血糖值,如果血糖<4.4
mmol/L,減少胰島素1-2
u;如果血糖在6.0~8.0
mmol/L,劑量不變;如果血糖在>10.0
mmol/L增加2
u-4u;以此類推反復數次。在調整注射胰島素劑量過程中,要與飲食控制(每天主食250-300克)、運動量相配合。並注意飲食、運動量與日常相同不要刻意為之,外出時帶點零食預防低血糖的發生。在早、晚胰島素注射劑量調整達到穩定滿意後,再進行午餐後血糖的調整,如果餐後2小時高於10mmol/L適當加服拜糖平或二甲雙胍來降低餐後血糖值,每次血糖調整一般間隔3天72小時。另外,午餐後血糖調整中要注意次日空腹血糖的影響。僅供參考
④ 求教啊,到底餐前怎麼加餐好啊,我加不起來
我不能吃口服葯的,但是我不想打短效胰島素。看了陳老師的加餐帖子,說如果在能飯前一個半小時左右,加吃一點食物,讓剛開始吃飯時,就讓血糖到6到7的樣子,那麼在餐後的血糖會比平常降低很多,相仿於促泌葯的作用,很多人試成功了,可是我也許是由於長效胰島素的作用,即便是吃了糖也加不到7的樣子,難道要去專門的吃大量的糖,我又覺得不合理。
⑤ 請問向老師,我媽媽糖尿病兩年了,四十多歲,她吃飯很清淡,不知道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我媽媽也是糖尿病10多年,我也只能提供我的方法,不一定正確.病人一直靠葯物控制血糖,有時候嘴裡無味就想吃點有味的東西,不讓吃也確實太為難病人.而且如果一味的控制.也許會造成體內需要的一些維生素的丟失.只要總熱量控制在一定的血糖范圍是可以吃點甜的,但是要適量.比如你媽媽血糖正常范圍下總熱量為10.你吃了2顆糖熱量為4.那麼米飯,肉類,和其他的食物就控制在熱量為6上,這只是1個比方,你媽媽1天需要的多少熱量還需要你去計算.餐後半小時適當的運動半小時到1小時是最佳的降血糖的方法.其次有種方法叫分餐促泌法,就是在2餐的中間加餐,吃些水果,這樣血糖也不會很高,具體的方法還需要你在網上查查.當血糖穩定的時候就不用天天測血糖了.可以1周測2-3次,餐前餐後的都要測.2-3月拿自己的機子去醫院校正,順便做個血紅蛋白的分析.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健康.
⑥ 餐前促泌以什麼做為加餐比較好呀!
我中午吃了3個青棗做加餐,2小時血糖7.6,晚上5點20吃了一片柚子,6點30吃飯,血糖沒測,感覺很好,我血糖一高嘴會發燙,黏黏的,晚上很舒服,就是早上不知怎麼加,起來就7點喝一碗水7點30左右吃早餐,我沒加過,我看來壇里的,說加什麼都可以,加糖也可以
⑦ 糖尿病5年用葯的問題求教
我也是糖尿病患者,一直在控制飲食,加運動,這是糖尿病人必走的路,如果光靠葯物成依賴性不說,時間長了,有了抗體,就是量大了,也不會有什麼效果了,對肝腎太不好了,我深知糖尿病人的痛苦,不敢吃這不敢吃那,但是要知道管不住這嘴是不行的。我在網上查到一些資料,復制過來會對有所幫助的,我們共同努力吧!
通過和一些糖尿病朋友的交往,我發現最困惑大家的問題是如何吃。特別是剛發現糖尿病的新糖友,他們常常在恐懼驚慌中,不知道該如何吃。應一些糖友的要求,今開一帖,邀請糖友們一起來交流探討在飲食方面的經驗,讓我們互相幫助,共同勉勵,使我們的飲食更健康、血糖更穩定,而且我們也能繼續享受飲食帶給我們的樂趣。
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向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在飲食方面的體會和認識,願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 糖人飲食的原則
糖尿病病人在控制飲食過程中,我認為至少需要掌握三點原則:
A 總進食量(一天攝入的總熱卡)要適當
新糖人發現糖尿病後所採取的的第一個措施常常是:節食。其實這樣是錯誤的。糖人一天的總進食量是既不能多,也不能少。為什麼需要這樣嚴格呢?因為人必須每天通過攝入一定熱卡的食物以維持生命活動,但所有提供熱卡的食物又都引起血糖升高,而糖尿病病人由於糖代謝障礙,進食後比一般人升血糖更快更高,因此糖人一天進食的熱卡不要高過所需的量,否則無疑會增加我們胰腺的負擔,使血糖升高。
既然總進食量是這樣的嚴格,那每一個准備和血糖終身和睦相處的糖人都必須知道如何計算自己一天所需的熱卡:
一天所需的總熱卡(千卡) = 30(千卡) x 體重(公斤)
然後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適當加減,例如:體重偏重的人,也就是體重超過標准體重者(標准體重 (公斤) = 身高 – 105),可以在此基礎上減少5-20%;體越超重,減的越多。而體重偏輕,或者運動量大的人,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5-20%。
衡量你進食總熱卡是否合理的一個比較可靠的標準是,經過堅持一段時間的這樣飲食量,你的體重能長期穩定在標准體重內。
B 飲食營養成分比例要科學合理
我們除了要掌握一天攝入總熱卡的量,而且還要注意飲食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要科學合理。在三大營養中,碳水化合物升糖最快,也是引起餐後血糖高的主要因素,因而有些糖人就採取減少碳水的攝入量來控制血糖,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體內能量的主要來源是由碳水化合物供應的,當碳水化合物不能提供身體的需要時,身體就通過蛋白和脂肪的轉化(糖原異生)來提供能量,而通過蛋白質和脂肪供應能量不僅從生物效應來說比碳水直接提供能量要低,而且還增加胰腺的負擔,同時蛋白質和脂肪濃度高會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這會增加糖尿病並發症的風險。所以臨床發現通過減少碳水化合物來控制血糖的人,盡管他們的血糖可能正常,但並發症的發生率卻並沒有降低。
目前醫學提倡糖人三大營養成分的比例是:
碳水佔50-60%,蛋白 15-20%,脂肪 20-25%,當然各人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適當調整。
在總熱卡以及營養比例合理的情況下,糖人其實什麼都能吃(包括糖),而且吃的品種越雜越多越好,只是要控制量。選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作正餐的主食,選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作正餐前的加餐,從而既保證了我們足夠的營養,也減少了胰腺不必要的負擔,同時各種豐富的飲食也帶給我們美好的享受
C 合理分配一天各餐的進食量
除了一天的總進食熱卡和營養成分比例要合理外,還需要將這些總熱卡合理地分配到各餐中,在每餐的飲食中也盡量保證營養比例的科學搭配。一般提倡熱卡的分配是:
早餐占:1/5,中餐佔2/5,晚餐佔2/5。
這樣的分配也許並不適合每一個糖人,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更合理的分配。而分配的原則是:使每一餐後的血糖盡量減少差距。例如當你發現以上的比例分配時,早餐後的2小時的血糖是5左右,中餐後的血糖是7左右,晚餐後的血糖是8左右,那麼你就要增加早餐的熱卡,減少晚餐的熱卡。通過這樣的調整,使得我們的血糖盡量平穩,減少血糖的波動。
二 正餐前的加餐是II型糖尿病病人飲食控制血糖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A 什麼叫正餐前的加餐
正餐前的加餐是:在早餐、中餐、晚餐前的一定時間,先進食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我把這樣的加餐方式叫做正餐前的加餐,以便和一般的加餐(常常是在早餐和中餐之間,中餐和晚餐之間,以及晚餐後的進食)、分餐(將一餐分兩次,常常也是在早餐、中餐和晚餐後進食)相區別。
B 為什麼正餐前的加餐是飲食控制血糖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正餐前的加餐是為了適應II型糖尿病病人胰島素分泌的特點,II型糖尿病病人都伴有胰島素分泌I相減弱或消失,胰島素II相分泌延緩,病情早期胰島素分泌稍稍亢進,晚期不足,結果血糖表現為:進食後急劇升高,並保持一段高血糖後,緩慢下降,到3-5小時恢復正常,甚至低於正常。這樣血糖波動不僅大,同時造成胰島素的浪費,給胰腺增加負擔。長期這樣大的血糖波動不僅對胰腺本身造成損傷,而且也對血管、神經及全身組織器官造成損傷。
而正餐前的少量碳水化合物的進入,不僅將餐後升高的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圍,而且使延緩分泌的胰島素高峰可以和正餐引起的血糖高峰吻合,這樣既減少了血糖的波動,也減少了胰島素分泌相對過度造成的浪費,對胰腺和全身組織器官都有益處。從而中斷高血糖對胰腺所造成的惡性循環。
從某種意義上說正餐前的加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餐和促泌劑的作用。
C 如何正確掌握正餐前的加餐
正餐前的加餐操作非常簡單,一般在正餐前的60-90分鍾(我提倡90分鍾為宜,如果早上時間不允許,可以60分鍾),進碳水化合物約50-100熱卡。這個加碳水的時間和量因人而異,需要自己去摸索調整。原則是:進食量以加餐後的血糖高峰在7-8,正餐的時間在高峰稍有下降為宜。作為加餐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是:水果、饅頭、果脯、主食…….甚至糖塊。因為此時的加餐是作為胰島素的生理促泌劑,掌握好量是原則。
D 正餐前的加餐對恢復胰腺功能的作用
正餐前的加餐通過減少血糖波動、防止胰島素分泌過多的作用是即刻發生的。而最終會使胰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恢復的程度和速度因人而宜。這就是為什麼用這個方法的人會發現血糖越來越平穩,越來越容易控制。這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大意,因為我們胰腺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細胞是永遠都不能恢復功能了,所以不要輕易放棄這個飲食模式,也許需要終身堅持。
三 具體操作的實例示範
老糖人可能對以上的原則和方法容易理解和操作,但對一些剛剛得病的新人來說,也許就有點困難。為了使新人盡快在飲食上知道如何操作,現以本人為例作一個示範,願能對新人有所幫助。
A 總熱卡的決定和調整
本人身高1.56米,體重50.5公斤(基本是標准體重),運動量不大,一天需要的熱卡:
30 (千卡) X 50.5 = 1550 (千卡)
B 一天飲食的內容、時間和營養比例
早餐 食品 時間 千卡
碳水 200克蘋果(加餐) 7:00 80
75克 雜糧 8:30 260
20克 桂圓 8:30 60
脂肪、蛋白 400ml牛奶 8:30 130
20克 乾果 8:30 120
1/4牛油果 8:30 50
早餐總熱卡 700千卡
中餐
碳水 20克紅棗(加餐) 11:00 60
60克 雜麵粉(生重,做雜面餅)12:30 210
菜 12:30 70
脂肪、蛋白 1隻雞蛋 12:30 50
6克素油 12:30 50
中餐總熱卡 440千卡
晚餐
碳水 25克饅頭(加餐) 17:00 60
40克雜面餅 18:30 130
菜 18:30 70
脂肪、蛋白 魚 100克 18:30 100
6克素油 18:30 50
晚餐總熱卡 410千卡
全天總熱卡 1550千卡
C 幾點說明
1 通過以上飲食的分配,我一天的血糖相當穩定,最高血糖不會超過8,最低血糖在5.5左右,血糖的波動值不大於3;
2 每正餐前一般喝水或湯400 – 500ml;
3 因為我的血糖現對運動依賴性不大,所以我的運動量不大,時間也不長。一般餐後1小時最多就是10-15分鍾中度運動或者是按摩。有時周末散步時間就長一點。我發現這樣的方式對我來說更容易達到血糖、體重、營養、運動的平衡;
4 我每天的主食一般是固定的,菜會有所改變。正餐的主食一般是三種:
a 雜糧飯 按以下方法煮:
250克雜豆(除黃豆外的各種豆如:紅豆、綠豆、鷹嘴豆、豌豆、大白豆、花皮豆、老玉米等)、350克麥仁(薏米、紅麥、小麥、蕎麥等),先將這些用開水泡5-6小時,再加入350克白米、50克小米、100克燕麥、100克大麥加水到4100克(包括鍋的重量),用高壓鍋煮。煮好後的生雜糧米和熟雜糧飯的比例是:1 :2.6
b 涼拌面 按以下方法煮:
將一種很細的義大利面煮開6分鍾後,用冷水沖涼,用麻油、辣油、醬油拌好後,放冰箱,隨時加上各種蔬菜即可食用。一般放冰箱可吃三天。煮熟後的面條和生重比例是:1:2.6
c 雜面菜餅
1/4 蕎麥面、1/4 全麥面、1/4 玉米面、1/4 白面,加水、菜(隨便什麼菜都行)、少許鹽、有時還加雞蛋、肉末等調成糊狀,放入少許油在鍋里,慢慢煎成兩面黃的餅。
d 早餐的糊
將早餐的雜糧、果脯、乾果、牛油果和牛奶加熱後一起打成糊狀,很好吃,有點甜並且香,有點像芝麻糊,幾乎我天天都是這樣的早餐,從沒有吃厭。
5 根據體重的變化,對總熱卡會有稍稍調整。只要體重輕或重1-2斤,我就會立刻對飲食作一點改變,這樣很快體重就會恢復到標准體重附近了。
6 對一些糖友常常覺得算熱卡太頭痛,其實掌握了竅門是很方便的。我一般對碳水的量控制比較嚴格,每餐必秤主食。其他粗粗算一下就可以。如果記住以下食物的大概熱卡就完全夠你用了:
a 碳水化合物(均為生重)
米、面、豆類 30克 = 100熱卡,或者1克 = 3.5熱卡
紅薯、土豆 100克 = 100熱卡
大部分水果 250克 = 100熱卡
大部分蔬菜 600克 = 100熱卡
b 蛋白質 (均為生重)
脫脂牛奶 300ml = 100千卡, 全脂牛奶 200ml = 100熱卡
豆漿 300ml = 100千卡
兩只雞蛋 約100千卡
魚 100克 = 100千卡
瘦肉(雞、豬等動物) 60克 = 100千卡
C脂肪
油 12克(或12ml)= 100千卡
乾果 6克 = 100熱卡
一定要記住,學習計算熱卡是每個糖人必學的基本功,但不要過於精確。其實這兒多算一點,那兒少算一點,最後的總熱卡不會相差太大的。
四 對糖友常見問題的回應
根據糖友們常常問我的一些問題,現整理回答如下,其答案僅供大家參考。
1 加餐和正餐的血糖高峰會不會疊加,從而使得血糖值更高?
答:不會,因為加餐的碳水量是比較少,一般高峰在1小時左右,而1.5小時後的正餐血糖高峰如果也在1小時的話,那麼就是加餐後的2.5小時,一般已過了加餐引起的血糖高峰。
2 加餐是否延長了高血糖的時間,從而讓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升高?
答:加餐使得血糖更平穩,也就是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使血糖的波動值減少。從數學來看,血糖的面積不會變(這個如果有人不懂,就不要深究了),所以不會升高糖化指標。並且因為血糖的高峰減低,反而使結合糖的血紅蛋白減少,結果糖化只會減低,不會升高。
3 加餐和正餐的量如何分配?
答:加餐的碳水要比正餐的碳水低,大概是1:2.5- 3,可以機動靈活,原則是:加餐後的血糖高峰在7-8為宜。
4 什麼樣的食物適合作為加餐?
答:任何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可以,如果加餐不方便,甚至吃一粒糖塊或者用15克紅糖加上100-200ml的水(成了紅糖水)都是不錯的選擇。
5 加餐的量以多少為好?
答:50-100千卡,原則是:加餐後的血糖高峰在7 - 8為宜。
6 正餐前何時加餐最好?
答:一般以60-90分鍾為好,各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再作調整,稍稍提前或延後,原則是:在加餐的血糖高峰過後,血糖有所降低時,吃正餐為宜。
7 睡覺前,還要加餐嗎?
答:不用葯的糖尿病病人,最好睡前不要加餐,以便胰腺有足夠的休息,長期會對空腹有幫助。當然都是因人而異的,都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
8 我現在打針吃葯,也需要加餐嗎?
答:用胰島素和其他葯物的糖人,一般也會加餐,但具體如何加、加多少則需要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而定。
9 我是1型糖尿病人,也可以加餐嗎?
答:I型糖尿病病人的加餐也應根據自己的血糖而定,一般I型糖人的加餐是在打胰島素的餐後,這和正餐前的加餐有所不同。
10 我工作很忙,沒時間加餐怎麼辦?
答:其實加餐是非常簡單易行的,吃20-30克的果脯、一粒花生糖、喝點糖水或橘子水……都可以。
11 加餐後的血糖峰值,以不高於多少為好?
答:不高過9就可以,最終最好控制在8以下。要達到這樣理想程度當然需要一段時間。
12 加餐和正餐之間,可以運動嗎?
答:可以,但此時的運動不是為了減血糖。
13 加餐後,因故提前或推遲了用正餐,怎麼辦?
答: 只要加餐和正餐的總量不要過量,一般稍提前沒有大問題,當然會影響食物促泌劑的最佳效果。如果加餐後正餐推遲不久,問題不大;但如果推遲太久,加餐對降低正餐血糖高峰的作用就會減弱。對我來說一般加餐2小時的血糖常常就到了空腹水平。補救的辦法是隨時再稍吃點一點碳水。當然正餐時,要注意減去所加的量,保 證攝入的碳水熱卡不變就行。
14 什麼樣的人適合正餐前加餐?
答:大概這幾種人最適合:
a 糖前的病人;
b 僅僅用飲食和運動來調節血糖的II糖尿病病人;
c 經過胰島素強化或葯物治療後,自身胰腺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的II糖尿病病人;
d 其實很多糖人都可以正餐前加餐,但不一定能僅僅用這個辦法就能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
15 如何知道能不能僅僅通過飲食運動來控製糖尿病?
答:如果通過正餐前的加餐以及餐後的運動,並且保證攝入的熱卡達到標准後,空腹血糖在6以下,餐後血糖在8以下就可以。當然也許一開始達不到這個目標,但不能相差太大。同時血糖顯示出有漸漸下降的趨勢。
16 如果經過胰島素強化治療或者用其他葯物後,想停葯僅僅用正餐前加餐來控制血糖可以嗎?
答:經過葯物治療自身的胰腺功能有所恢復,發現繼續用葯常常有低血糖,可以考慮用這個辦法來控制血糖。但必須注意的是:
a 慢慢減葯量,在減葯量的同時要密切觀察血糖,而且至少血糖要穩定在可接受的范圍2周後,才能繼續減,直到最後徹底停葯。注意不是每一個糖人都能停葯的;
b 停葯的過程要和自己的醫生商量,得到醫生的同意;
c 一定要保證用這樣的方法能長期使血糖維持在葯物所能達到的范圍,才能徹底停葯
⑧ 哪些降糖葯在飯前30分鍾服用
要看是那幾種降糖葯,磺脲類降糖葯必須在飯前30分鍾服用,它包括格列本脲(優降糖)、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吡嗪(美吡達)、格列喹酮(糖適平)等。這類降糖葯的作用要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才能發揮作用,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要在飯前5~20分鍾服用。它包括瑞格列奈(諾和龍)、那格列奈(唐力)等,它們也是作用於β細胞,刺激胰島素分泌,但其作用機制不同於磺脲類。它在血糖濃度低時不刺激胰島素分泌,或血糖濃度恢復正常,作用立即停止。本類葯起效快,作用時間短暫,餐前半小時或進餐後給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應在餐前5~20分鍾口服。服葯必吃飯,服葯不吃飯,起不到降糖作用。
⑨ 糖尿病的最好治療方法是什麼
(一)一般治療 1.教育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如何控製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對健康的益處。根據每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點制定恰當的治療方案。 2.自我監測血糖 隨著小型快捷血糖測定儀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降血糖葯物的劑量。1型糖尿病進行強化治療時每天至少監測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穩定時要監測8次(三餐前、後、晚睡前和凌晨3:00)。強化治療時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2毫摩爾/升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小於10mmol/L,HbA1c小於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監測血糖的頻度可適當減少。 (二)葯物治療 1.口服葯物治療 (1)磺脲類葯物 2型DM患者經飲食控制,運動,降低體重等治療後,療效尚不滿意者均可用磺脲類葯物。因降糖機制主要是刺激胰島素分泌,所以對有一定胰島功能者療效較好。對一些發病年齡較輕,體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療效。但對肥胖者使用磺脲類葯物時,要特別注意飲食控制,使體重逐漸下降,與雙胍類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降糖葯聯用較好。下列情況屬禁忌證:一是嚴重肝、腎功能不全;二是合並嚴重感染,創傷及大手術期間,臨時改用胰島素治療;三是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期間,臨時改用胰島素治療;四是糖尿病孕婦,妊娠高血糖對胎兒有致畸形作用,早產、死產發生率高,故應嚴格控制血糖,應把空腹血糖控制在105毫克/分升(5.8毫摩爾/升)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20毫克/分升(6.7毫摩爾/升)以下,但控制血糖不宜用口服降糖葯;五是對磺脲類葯物過敏或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2)雙胍類降糖葯 降血糖的主要機制是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無氧酵解,減少胃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體重。①適應證肥胖型2型糖尿病,單用飲食治療效果不滿意者;2型糖尿病單用磺脲類葯物效果不好,可加雙胍類葯物;1型糖尿病用胰島素治療病情不穩定,用雙胍類葯物可減少胰島素劑量;2型糖尿病繼發性失效改用胰島素治療時,可加用雙胍類葯物,能減少胰島素用量。②禁忌證嚴重肝、腎、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營養不良,缺氧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伴有嚴重感染、手術、創傷等應激狀況時暫停雙胍類葯物,改用胰島素治療;妊娠期。③不良反應一是胃腸道反應。最常見、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慾下降、腹痛、腹瀉,發生率可達20%。為避免這些不良反應,應在餐中、或餐後服葯。二是頭痛、頭暈、金屬味。三是乳酸酸中毒,多見於長期、大量應用降糖靈,伴有肝、腎功能減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腸道疾病時,降糖片引起酸中毒的機會較少。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與磺脲類,雙胍類或胰島素聯用。①伏格列波糖餐前即刻口服。②阿卡波糖餐前即刻口服。主要不良反應有:腹痛、腸脹氣、腹瀉、肛門排氣增多。 (4)胰島素增敏劑 有增強胰島素作用,改善糖代謝。可以單用,也可用磺脲類,雙胍類或胰島素聯用。有肝臟病或心功能不全者者不宜應用。 (5)格列奈類胰島素促分泌劑①瑞格列奈為快速促胰島素分泌劑,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時服,不進餐不服。②那格列奈作用類似於瑞格列奈。 2.胰島素治療 胰島素制劑有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根據作用時間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胰島素,並已製成混合制劑,如諾和靈30R,優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島素治療。非強化治療者每天注射2~3次,強化治療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島素泵治療。需經常調整劑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葯失效者先採用聯合治療方式,方法為原用口服降糖葯劑量不變,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島素或長效胰島素類似物,一般每隔3天調整1次,目的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爾/升,無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葯,改為每天注射2次胰島素。 胰島素治療的最大不良反應為低血糖。 (三)運動治療 增加體力活動可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體重,減少身體脂肪量,增強體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長短應根據病人的總體健康狀況來定,找到適合病人的運動量和病人感興趣的項目。運動形式可多樣,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極拳、跑步、游泳等。 (四)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各種類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一部分輕型糖尿病患者單用飲食治療就可控制病情。
⑩ 請教,血糖高峰在進餐後多長時間達到
加餐促泌法掌握以下幾點;1)加餐食物,水果類比較好。2)熱量不超過100大卡。3)加餐後血糖控制在8mmol/L.4)加餐時間在正餐前60-9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