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行走康復訓練方法
平行杠、助行器步行訓練
1.用於初期的步行訓練,適用於下肢無力但無癱瘓、一側偏癱或截肢患者;對於行動遲緩的老年人或有平衡問題的患者,助行器可作為長期步行輔助具。具體操作方法:可在平行杠內完成系列步行訓練;持助行器行走的方法為:用雙手分別握住助行器兩側的扶手,提起助行器使之向前移動20-30cm後,邁出患側下肢,再移動健側下肢跟進,如此反復前進。
2、雙拐步行訓練
(1)交替拖地步;將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拐,雙足同時拖地向前移動至拐腳附近。
(2)同時拖地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兩腳拖地移動至拐腳附近。
(3)擺至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同時擺動,雙足在拐腳附近著地。此種步行方式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而無法交替移動的患者。醫學教|育網|移動速度較快,可減少腰部及髖部用力。
(4)擺過步;雙側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撐把手,使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向前擺動,雙足在拐杖著地點前方的位置著地。訓練時注意防止膝關節屈曲,軀干前屈而跌倒。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上肢肌力強壯的患者。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動方式。
(5)四點步;步行時每次僅移動一個點,一直保持四個點在地面,即左拐右足右拐左足,如此反復進行。適用於骨盆上提肌肌力較好的雙下肢運動障礙者以及老人或下肢無力者。是一種穩定性好、安全而緩慢的步行方式。
(6)兩點步行;一側拐杖與對側足同時伸出為第一著地點,醫學教|育網|然後另一側拐杖與相對的另一側足再向前伸出作為第二著地點。此步行方式適用於一側下肢疼痛需要藉助拐杖減輕其負重,以減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點步行後練習。與正常步態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較快。
(7)三點步行;患側下肢和雙拐同時伸出,雙拐先著地,健側待三個點支撐後再向前邁出。適用於一側下肢功能正常,能夠負重,另一側不能負重的患者,如一側下肢骨折,小兒麻痹後一側下肢麻痹等患者。是一種快速移動、穩定性良好的步態。
3、手杖步行訓練
(1)手杖三點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時先伸出手杖,再邁患側足,最後邁健側足。適用於下肢運動障礙的患者,大部分偏癱患者習慣採用此步態。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練習時按健側足邁步的大小,又可分為後型,並列型和前型三種。
(2)手杖二點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時伸出並支撐體重,再邁出健足。手杖與患足為一點,健側足為一點,交替支撐體重。此種步行速度快,因此,當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較好地掌握三點步行後,可進行兩點步行訓練。
② 步態訓練的方法有哪些啊
1.患兒仰卧位,採用牽拉手法被動屈曲患兒雙腿,做髖關節屈伸動作:採用搖髖法、分髖法對內收肌群進行牽伸,降低張力,保持片刻(這一點很重要),反復操作。
2.採用直腿加壓坐位訓練,固定雙下肢外展位約60°(如果內收肌張力高還可以擴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數不可過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齡兒童更小),以牽拉痙攣的肌肉,降低肌張力,此為靜態訓練。
3.重錘式髖關節訓練椅,將患兒雙下肢做外展—內收—外展的訓練,在運動的同時達到牽拉肌肉,活動髖關節的目的,此為動態訓練。
4.「騎馬」訓練,(用滾桶、木馬、木椅等均可)牽拉痙攣的肌肉,降低張力,恢復功能。
5.「爬高」及「爬行」訓練,(採用蛙式即雙腿盡量外邁)
6.患兒扶杠側行,以其主動運動逐漸緩解痙攣,擴大關節活動范圍,達到下肢分合動作的熟練和矯正剪刀步態的目的。
7.患兒休息時雙腿間放一枕頭或其它柔軟的物體,雙腳尖盡量朝向外側,鼓勵患兒雙腿分開。
③ 肌肉萎縮有什麼康復訓練的方法沒
肌肉萎縮的治療方法都有什麼
目前認為肌肉萎縮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煉」,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
1、規范康復運動治療:肌肉萎縮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患者經過正規的運動治療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後遺症。有人誤把運動治療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煉」,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不應忽視對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肌張力及拮抗之間協調性的康復治療,以免患者肌力恢復正常,但遺留異常運動模式。
2、.強調肌肉協調性訓練: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復練慣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肌肉萎縮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3、其他治療:低頻或中頻電刺激、神經營養葯,配合針灸/電針和推拿。
④ 腦卒中患者的步態康復訓練
臨床上,步態訓練有如下幾點要求:
1.患肢能夠負重達到體重的2/3以上;
2.動態平衡3級以上;
3.患肢要具有主動屈\伸膝,屈\伸髖的功能
不贊成對偏癱患者做減重訓練,原因是負重可刺激下肢抗重力肌的收縮,提高患側的本體感覺。減重訓練對患側負重和重心轉移不利,如果負重不夠,可先做負重練習。
減重可以不同程度地減少上身體重對下肢的負荷,在理論上有利於支撐能力不足的患者早期進行各種步行訓練:
1.有利於改善和加大下肢關節的活動范圍,身體重心的分布趨於對稱,從而提高患者步行的穩定性;
2.有利於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動,雖然患者下肢肌力不到3級;
3.有利於提高了步行速度,因為減重平板訓練後患側髖關節的伸展活動范圍增大,步幅相應加大;
4.有利於促進正常步態恢復,提高步行能力,避免和緩解下肢伸肌協同運動異常模式、足下垂、內翻等病理性步態;
5.有利於提高患者安全性(在減重裝置的保護下),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療師的治療。
傳統康復治療已採用減重的方式進行早期步行訓練,例如利用水的浮力進行水中步行,利用各類拐杖或助行器減少下肢負重等。正是PWS針對無步行能力的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步行訓練,臨床上常常有佳效。
對於偏癱患者什麼時候開始練習步行的問題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如果病人病程比較短,功能狀況和運動控制還可以,並且對康復治療的反應也很好(進步比較快)的患者,在治療的時候應該以正常或接近正常步態行走為遠期目標,對這樣的患者應該按部就班的進行訓練,不鼓勵他們過早行走,至少是要達到患側能負重3/4,有一定的動態平衡能力(患側負重時健腿能比較自如地向各個方向邁步),患側能夠比較輕松的向前邁步(當然屈髖、屈膝不一定要很充分,踝背屈不行的話建議盡早用AFO),如果沒有達到以上指標的話還是以墊上的基礎訓練、平衡訓練、患側負重訓練和邁步前的准備訓練為主,待達到指標再開始聯系步行和步態矯正。
2)如果病人功能情況較差,如持續肌張力低下、持續比較嚴重的痙攣、持續平衡功能障礙等,對這樣的病人就不能不能用所謂的3原則了。如果對這樣的病人用3原則的話,他可能這輩子也走不了路了。對這樣的病人就要盡早採取補償措施,如用拐杖、採用特殊的步行方式等,不管用什麼方法讓病人先能夠走起來是最重要的,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談步態的問題可能更符合實際。如果病人連步行的能力都沒有,那麼哪裡還有什麼步態的問題呢?
當然臨床上碰到的問題都是具體的、復雜的,以上只談一點自己的看法而已,僅供大家參考。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任何病人都要先進行仔細的檢查和評定,然後根據具體情況給病人確定一個合適的目標。
建議如下順序:
1.訓練患者的單,雙腿負重;
2.平衡訓練:靜態,自動;
3.訓練站立位屈伸髖,膝,踝,以及髖外展;
4.骨盆控制;
5.簡單步行訓練;
6.日常生活中的步行
⑤ 偏癱患者異常步態的正確矯正方法是什麼
其實,通過步態分析來評估患者是否行走功能異常,來確定治療方案。對於平時接觸到的異常步態,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傻傻分不清楚?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幾種異常步態以及具體矯治方法。
1.足下垂步態
是痙攣型腦性癱瘓的典型步態。由於髖關節內收肌痙攣,行走時邁步相下肢向前內側邁出,雙膝內側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著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嚴重時步行困難。
矯治方法;
助行儀通過彈性綁帶固定在偏癱患者小腿上,能夠模擬正常人行走時發出的腦神經信號,同時智能操控患者的肌肉,補充行走確切的力量;同時反饋回到患者大腦病灶區,重塑新的腦功能區,最終實現患者行走自如,恢復健康
⑥ 步態訓練的訓練方法
1、足部負重感覺練習
雙足與肩同寬站立,雙腳指向前方。將身體向前後晃動,感受身體重量在足底不同位置的分布,重點練習腳掌中心負重;然後將身體向左右晃動,同樣感受身體重量在足底不同位置的分布。
練習4分鍾後,以雙側腳掌中心負重,以胸式呼吸為主,將胸廓整體向外擴張,拉伸腰大肌,感受軀干整體被拉伸的感覺。
一步練習: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抬起右腳,要求身體重量均勻分布在左腳底部五個負重區域,小腿肌肉處於平衡狀態,保持5-10秒鍾。抬起左腳,重復動作。
一步練習加胸部旋轉:在做一步練習的同時,抬起右腳,胸廓向右側後方略微旋轉幾度,身體重量會更加均勻分布在腳底。
2、走路練習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以右腳腳掌前端蹬離地面,胸廓向右後方略旋轉,左臂向前擺動,身體重心向前移動,右腳腳跟整體放在地面,重力向前轉到腳掌中心,左腳同樣方式抬起,胸部向左後方旋轉,擺動右臂向前。同樣方式完成一個步態周期。
練習時身體重量能夠均勻分布在雙腳後,開始進行走路練習。
要求:走路時,雙腳均勻負重,雙腳與肩同寬,雙腳指向正前方。
走路姿勢的優美,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它可是與健康息息相關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也同樣可以擁有祖魯人一樣的走路姿態,更重要的是,原來困擾你的那些足部疾病已經離你遠去。
⑦ 跨閾步態怎麼用鍛煉身體恢復正常了
可能是小腦共濟失調,建議去醫院咨詢並做相關檢查,查明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