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唱歌男高音換聲區的正確方法

唱歌男高音換聲區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06 07:42:13

1. 聲樂有換聲區怎麼

首先得了解什麼是換聲?
在唱歌時,唱到一定高音(每個人到達的高度不一樣),就會感覺聲帶已經到了極限,不能唱更高,尤其男生更加明顯。原因是此時聲帶拉緊的緊張度已經到了極限,如果想唱更高,就得另闢蹊蹺,就是換聲。每個老師的手段都不一樣,但是客觀的原理卻是一致的,不過大部分老師是不會解釋換聲的客觀原理的,因為哪怕掌握了換聲的技術,也不一定能表達清楚。
從聲音學的原理出發,弦類物體震動能發多高的音,取決於弦的緊張度和震動的體積,越緊張聲音越高,二胡,提琴調弦時都是基於這個道理,震動體積越小聲音越高,演奏時左手在撫弦就是改變音高。唱歌時聲帶工作時是完全契合琴弦的工作原理,不會換聲的人唱歌就好比調弦,只是單一的綳聲帶,所能演唱的高音是及其有限的,並且聲帶還很容易疲勞。學會換聲就是學會操控自己的聲帶,在保持聲帶緊張度適度的前提下,通過一些主觀想像,達到改變聲帶工作時的震動體積,想唱高音時,聲帶會大部分不震動,而只是小部分范圍震動,這樣就能很輕松的發出結實又響亮好聽的高音了。這種操控聲帶的技術就是換聲。
換聲技術可以說是聲樂的終極技術,需要練習者有耐心,有恆心,還有對呼吸系統相關肌肉比較強的協調能力。最重要的是好老師的指導,自學通過的概率太低了,但是找到好老師的概率估計比自學通過的概率也高不了多少,我從學聲樂開始到找到好老師學會換聲,花了10年。
祝你好運!

2. 聲樂專家進:男高音換聲點

換聲區不應該是單單一個音。應該是一個區間。比如男高音的換聲區在升e2-g2

隨著歌唱水平的提高換聲區也會變化。經常會看到一些歌唱家沒有明顯的換聲區。

在歌唱過程中 真聲和假聲的轉換是非常自然的。沒有明顯的縫隙。

初學者在練生過程中 應該及時向老師反映自己的喉頭的感覺和變化。以便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調整。

當然有時候為了提高歌唱技巧。必要的時候是需要勉強自己一下。吧音高喊出來。

但是應注意在高音的時候的技巧運用 。

總體來說。聲樂沒有巧勁。只有勤奮。多練。就是成功的標准

多一句嘴。學習聲樂應取多家之長。不要吹毛求疵。「這個老師說了。你的就不對。」這樣是學不好聲樂的。

每個老師有自己的方法。你跟那個就應該聽話。老師們的說法有時候會相反。你只需要自己認真體會,留下你認為對你有用的,就可以了。

所以我建議你聽你的聲樂老師的。其他的回答只用來參考。

集眾家之長。

3. 唱歌的時候怎麼唱高音部分

要唱高音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用丹田。為什麼有些人用了丹田還是唱不到?
1,每個人音域不同,我曾聽過,頸項較短較肥的人,多是男女高音,頸項較長較瘦的人,多是男女低音。這是因為喉結的關系,而有些是唱男女低音的人為何可以唱高音?後天的練習也是可以訓練的。家族遺傳好像也是有關系,你爸媽是男女高音,你註定是唱高音的,這是我去聽講座聽來的。所以你可以研究一下。
2,不夠氣,不夠力度。不是叫你全身用力,而是輕松運用丹田及身上的音腔,有四個,胸腔,鼻腔,喉腔及頭腔。太緊綳會造成唱不到高音,因為你已鎖緊喉嚨。

真假音變換是需要長時間練習的。為什麼有些人假音很小聲,因為你的聲音還沒開,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聲音才會開的,而且丹田力度也有管。低

低音的人能用真音唱到很高的音,但卻不能用假音調更高的音。反而高音的人不能用真音唱很高的音,卻能用假音調更高的音。

我的音樂老師說過,除了美聲唱發,運用丹田唱流行歌,久後聲音一定沙啞,張惠妹就是一個例子。唱歌最重要是運用丹田,而不是用喉嚨亂喊亂叫,只有用丹田唱歌才是保護喉嚨最佳方法。找了些資料讓你參考,不過還沒有跟准節拍不要用先,我不會害你的。

丹田唱歌其實是發聲和"氣"的運用
當你用丹田提勁發出的聲音會叫"厚"叫"飽"!!這是因為發聲源較深的因素
丹田就好像是引擎一樣!你得藉由它把氣力經由聲帶送到共鳴點....
所以唱歌時有點像是用"腹肌"唱歌!但並不是用真的肚子用力就好了!
是肚子的"深處"----即所謂丹田
但是去感覺那種使力的方式去熟悉它運用它!唱唱高音的東西就可以聽
得出來是否有用到丹田!有用到的話聲音會很扎實......

1、 共鳴原理及分類
...
美好的歌唱共鳴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獲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體共鳴的相
互關系和作用,並付出艱辛的努力,通過刻苦的訓練才能得到它。
<一> 共鳴的原理
共鳴——某物體因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這種聲音又傳播到其它物體上,引起其它物體
的共振的現象叫共鳴。
聲音產生需要有振動體、媒介<空氣及其它>和聽聲音耳膜。當物體被打擊而產生振動
時,促使媒介產生了波紋,叫音波。這種音波由媒介傳入人的耳膜成為聲音。一個發音
體在振動發音時,它除了能發出一基音外,還能同時發出一些微小的泛音。例如:a弦振
動率是400,當它的微波傳到某一個每秒振動440次的物體時,這一物體受到振動的影響
,才會引起共振,產生共鳴。
人體共鳴形成的過程是,從歌唱發聲到利用人體內很多可以產生共鳴的空間,使氣息沖
擊聲帶而出現了基音。這個基音雖然很微弱,但是它一進入人體固有的共鳴空間之後,
就產生了不同形式的聲波共振,於是出現優美、悅耳的歌聲來。共鳴的使用能夠擴大音
響效果,同時還可以美化聲音。我們應充分利用人體構造的共鳴腔,努力控制歌唱發聲
,逐步訓練形成空間立體感的音響。歌唱發聲的共鳴效果對於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二> 共鳴的分類
共鳴的分類:通常有三種分類的方法:從生理構造上進行分類;從共鳴結構能否調節上
進行分類;從共鳴運用性質上進行分類。

從生理構造上,可分為頭腔共鳴、鼻腔共鳴及口腔共鳴。
頭腔共鳴產生的生理結構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竇部各空間有額竇、篩竇等。它們屬於固
定空間,聲波共振是無氣息的共鳴。體積小,位置高,這種共鳴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
。演唱時要注意打開頜關節,減輕下頜重量,感覺骨室有輕微振動感,眉心處也有微振
感,這樣歌聲就集中明亮了。
頭腔共鳴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與軟齶,控制進入鼻腔的聲音方向,使聲音進入頭腔,
形成共鳴。這種控制要細心體會,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還要注意的是,當運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時,聲波只在鼻樑上端的鼻骨處振動
即可;如果運用美聲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戲劇性的歌曲時,聲波需要在鼻樑及周圍較大面
積的骨面上振動。有經驗的歌唱家們為獲得頭腔共鳴的感受,常常善於把聲音送到頭腔
中去,認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這種唱法,聲音不會疲勞,永遠年輕。如果
失去了頭腔共鳴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壽命不但會縮短,而且聲音是十分不悅耳的。
<2> 鼻腔共鳴及作用
鼻腔共鳴不是鼻音。是聲波進入鼻腔後經過控制產生的共鳴效果。從生理結構上看,鼻
咽腔的上部是顱骨,下部是軟齶,由鼻腔和鼻咽腔組成共鳴空間,體積大,共鳴振動在
鼻腔內而產生,是由無氣息的固定空間形成共振的。
要獲得良好的鼻腔共鳴 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軟齶的運用:軟齶即平時稱為的小舌頭。軟齶是鼻咽腔的底,形成了穹形,有利於用咽
壁對聲音推送。通過軟齶的運用,促使鼻咽腔形狀的變化及音色的變化。用哼唱練習,
便於使軟齶中部產生振動,擴大鼻咽腔,同時還能使鼻咽腔下部也打開。
打開並控制頜關節:上下頜關節活動應張開小半寸,對於取得共鳴有好處。下頜輕輕下
移,感覺好像沒有重量,聲音就輕松自如了。還要記住,鼻咽腔既可以使聲波進入鼻腔
共鳴的較大空間里去,又能不讓氣息進入這個空間中來。它起著聲氣離析的作用,能夠
促使共鳴的色彩變化。
<3> 口腔共鳴及作用
口腔共鳴是可變共鳴腔。又是高音和低音的中間銜接區,是咬字清楚的部位。它的共鳴
區包括口腔、喉腔。通俗唱法多採用口腔共鳴。
根據共鳴結構可調節與否,共鳴也可劃分為固定不變共鳴和可變共鳴
固定不變共鳴腔:它包括鼻腔和額竇、喋竇、篩竇、及窩音等。鼻包括外鼻和鼻腔。鼻
腔的容積比外鼻大,它的上壁是篩骨,下壁是硬齶,後面同鼻咽腔相通,鼻腔通向周圍
的骨頂空腔有篩竇、頟竇、蝶竇。
這些共鳴腔具有穩定的固定空間,其體積和形狀是無法進行調節的。
可變共鳴腔:它包括口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口咽腔、喉腔、胸腔等。口腔的上前部是
硬齶,後部接到舌根和會厭咽腔。喉咽腔上部通口是咽部,下連食管,上部是舌根和會
厭<喉頭肌可以主動調節>,與共鳴腔下部接喉口,通喉前延部位<聲帶位於喉室>。

鼻咽腔,它的前壁同鼻腔相通。下方以軟齶為界,通向口咽。
口咽腔,上與鼻咽為界,同口腔相通。下通喉咽。
聲道,在聲帶以上,同口、鼻、喉、咽腔相連,形成類似管狀的口咽喇叭管。它的出口
在鼻腔、口腔。喇叭嘴是喉室。聲帶、聲道是主要的共鳴腔體之一。
人體的固定共鳴腔、可變共鳴腔,經訓練都會引起美好的共鳴反應。咽腔和口腔、胸腔
相連,它是重要的共鳴腔。胸腔在共鳴中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除了人體歌唱發聲系
統的全部空腔為歌唱共鳴發揮作用之外,共鳴在人體的骨骼中也會發生作用。人的聲音
共鳴主要是腔體共鳴。人的上咽管的大小和容量是可以變化的。經過共鳴的作用可以增
大音量,變化音色。使聲音發出泛音,得到美化,從而發出動聽的聲音來。

由於運用性質的不同,頭部前方共鳴分為: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一般稱齶以上為「上
部共鳴」,齶以下稱「下部共鳴」。
上部共鳴:包括鼻腔、鼻竇、上頷竇、額竇、蝶竇、和篩竇。
下部共鳴: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處。
前面說過,凡是充滿空氣的地方都可以發生共鳴。然而頭腔並不是充滿空氣的腔體,為
什麼可以引起聲音的共鳴呢?原來,它不是利用有空氣的腔體作為傳聲的共鳴腔,而是
利用固體的骨組織的傳導作用而加強聲音的強度。聲音的強度是構成聲音響度的重要因
素之一,骨傳導作用與高音相結合,聲音自然增加響度,因此利用上部共鳴有助於聲音
的擴大。
利用上部共鳴的道理,就是利用喉、咽、口的共振,經過頭骨的傳導,引起幾個竇體的
共振,來加強聲音的共鳴,我們稱它為「骨傳導」<不是氣傳導>。上部共鳴主要是借
助「骨傳導」作用來實現的。在生活語言中,雖然意識不到它的共鳴作用,但在高聲說
話或發某些音時,「骨傳導」的共鳴作用也在參與擴大音響的行列。歌唱家所以強調要
把上部共鳴利用上,是因為它的共振作用較強,如果和下部共鳴聯合起來,對於高低音
的音響以及歌唱中的情感配合,都有著積極作用。
應用上部共鳴,必須先造成下部共鳴強有力的聲波。聲波達到硬齶,利用硬齶的振動引
起鼻腔和頭腔各竇的共振,這就是骨傳導的作用。這樣既增加音量,又可增加聲音的力
度。按理說,氣流到達口腔時,不能使氣流通過鼻腔匯出國,必須使鼻腔中的氣流折回
口腔,再從口腔噴出去,這樣才能真正得到上部共鳴的音響。然而,咽腔是個三岔口,

當氣流到達咽腔時,必然有一部分沖向鼻腔,一部分沖向口腔,要想把鼻腔中的氣流折
回口腔是不容易的。這樣,使用上部共鳴,便會形成全部的半鼻音。這種情況,在一些
歌唱演員中是常有的。當他們希望得到上部共鳴的幫助時,便把舌根降低,軟齶放鬆,
有時還把鼻孔張大,這樣,把氣流引進鼻腔時,也就從鼻腔中泄出大部分。
使用上部共鳴,似乎半鼻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民族唱法中,顯然比美聲唱法的鼻音
是要少些。 這是由於兩種發音的口腔開度和肌肉鬆緊不同而引起的。`歌唱的發聲,每
個韻母幾乎都披上了鼻音的色彩,尤其遇到窄韻母i.u.yu時,這種現象就更顯著。然而
聽者要是不細分辨,就聽不出鼻音的色彩,反而覺得聲音飽滿。
由於韻母發音有高低性質的不同,它對「骨傳導」所起的強弱作用也不一樣。一般說,
窄韻母i/u/yu顯然比寬韻母a/o/e強,這點從實驗上可以得到充分證明。為什麼會有這樣
的現象呢?這是因為發窄韻母時口腔比較窄<聲位高>。當聲波達到口腔時,不是很暢
快地流到口外,它要比發寬韻母的氣流送得緩慢,這時齶部被鼓動的力量也就強些,因
而可使顱骨受到強烈的震動。不過我們應該注意,這類韻母最容易把聲波引向鼻腔,也
誻最容易產生鼻音,而且發音時的口腔肌肉比較緊張。為了使它不帶鼻音或少帶鼻音,
發這類音時更應該注意口腔適當擴大。寬韻母a/o/e的口腔開度都比窄韻母i/u/yu為大,
從喉部發出的聲波到達口腔時,沒有窄韻母那麼大的強度,而且很容易從口腔內部輻射
出動,所以震動顱骨的力量也就減弱了。因此對於頭部共鳴來說,窄韻母比寬韻母更為
顯著。這種情況告訴我們,能否引起上部共鳴,和氣流壓力的強弱很有關系。
從聲音的高低來說,高音容易引起頭部共鳴低音則容易引起胸部共鳴。
這是因為發高音時聲帶閉合較緊,氣流的沖擊力較強;發低音時聲帶閉合較緊,氣流的沖擊力較弱。低音歌唱家常是利用胸部共鳴,高音歌唱家則必須兼用頭部共鳴。在這里我們應該注意,唱低音只能說是以下部共鳴為主,並不是說完全拋棄上部共鳴。當唱高
音的時候,如果得到上部共鳴的協作,發出的聲音將是純厚而清亮的。相反的,唱高音只能說上部共鳴起主要作用,要是缺少上部共鳴,聲音的高度將會受到影響;然而下部共鳴也不應該完全不去利用,如果缺少下部共鳴,要得到高音的寬度是有困難的。我們對於歌唱的聲音<不管是高音還是低音>,總是要求圓動聽的。常聽到一些女高音,雖然能唱到C4,的聲音聽起來卻感到乾燥刺耳,缺乏圓滿的色彩,這就是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沒有配合起來的結果。所以,共鳴的利用在唱高音或低音時應該分別主次,高音要以上部共鳴為主,下部共鳴為輔;低音要以下部共鳴為主,上部共鳴為輔。兩者必須配合適當,才能發出寬厚而有力度的聲音。我們聽到一些歌聲很美的高音歌唱家,當他歌唱時,如果用手撫摸頭頂,可以感覺到劇烈的震動,同時用手撫摸胸廓,也會感到胸廓的骨骼發生震動。這說明高音不僅使用上部共鳴,下部共鳴也在起作用。有人強調上部共鳴的作用,而忽略了下部共鳴的協作關系因而得不到理想的高音。從廣義上說,胸腔和頭腔和骨組織都有傳導聲音的作用,但是它們的作用是不相等的。
胸腔的骨組織再加胸壁本身的震動,所引起的共鳴是很明顯的;頭腔的骨組織由於區域
不同,引起共振的強弱和清晰的程度不同。一般說,額竇部位的共鳴最強最清楚,這是
因為這個共鳴區受到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全部聲波直接振盪的結果。我們要求歌者
要把聲音提到頭部上來,也就是希望提到額竇位置上來,使這部分的骨骼產生共鳴作用
。其次,頭部共鳴作用比較大的部位還有枕骨。它是構成顱腔底部和後部的骨頭,在頭
部後面正下方。因為它的位置也是聲波直沖的地方,所以這部分的共鳴腔的發聲,除了
利用額部共鳴以外,當唱高音的時候,還兼用枕骨的共鳴作用,這就是我國戲曲界所講
的所謂「腦後摘筋兒」。那麼,怎樣才能把這部分的共鳴使用上呢?有一種理論認為枕
骨的下面接連頸椎骨,當強有力的聲波沖到喉腔之後,它會引起頸椎骨的振動,再由頸
椎骨往上傳導,枕骨便發生振動。另外,聲波到達口咽腔時, 引起很大的傳導力量,
它從的後部直接影響枕骨的振動,而且這部分離「蝶竇」很近,因而它的共振作用也就
更加強了。在利用枕骨共鳴時,有一點應該注意,發聲時必須頸部挺直<但不要僵硬>
。這樣的姿態可使喉、咽腔擴大,氣流暢通,造成強有力的氣流柱,上升直達軟齶的後
部,引起枕骨的振動,造成聲音的力度。當我們把聲音提上來的時候,會感到腦後發生
振動,這時上部和下部的共鳴則已經連在一起。
實驗證明,光是喉腔的共鳴作用是不大的,聲音不是很響的,音色的變化也不是很清楚
的。這是因為喉腔基本是軟組織組成,在軟的共鳴體中發聲,聲音首先被吸收一部分;
因為喉腔較小,共鳴作用不強;再因為喉腔沒有顯著的變化,音色變化不大。
以上各種情況說明,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的運用,有賴於強有力的氣流,然後在良好的
喉,咽、口、鼻腔共鳴的基礎上才能產生。所以我們要得到全部共鳴協作,要特別鍛煉
呼氣和擋氣的作用。

怎樣獲得共鳴 (2)

2、共鳴與聲區
依據音的高低變化和共鳴部位的不同運用,形成了三個聲區:高聲區、中聲區和低聲區

高聲區<頭聲區>
發聲偏重於頭腔共鳴,有利於發揮高聲區的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感到前額和臉兩顴部分
有振動的感覺。發出的聲音有假聲的特色。同時要注意在高聲區演唱時,鼻咽腔和軟齶
等處和肌肉的運動不可收縮過分,使音波沒有流動的餘地,影響了泛音音響效果。
中聲區<混聲區>
發聲偏重於均勻的諧和共鳴,有利於發揮中聲區技巧和特色。中聲區是低聲區和高聲區
銜接的地方,既要把高聲區音量同低聲區音量調節控制均勻,又要保持聲音的通暢和統
一。這個聲區在聲樂訓練中佔主要地位。中聲區音樂柔和、鬆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
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時,如果收縮過分,也會產生聲流堵塞,這時既隔開頭腔共
鳴,又失去了胸腔共鳴的支持,就會出現錯誤的聲音。
1低聲區<胸聲區>
發聲偏重於胸腔共鳴,有利於發揮低音 區的歌唱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明顯感到胸腔有振
動感,聲音自如,深厚並有深沉的感覺。必須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時,頸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縮過分,就會失去中聲和高聲區的共鳴,出現沉悶和暗啞之聲,對演唱效果影
響較大。

3、 換聲區和解決換聲的方法
我認為換聲區每個人都存在。有人說,只要把聲音唱到高位置上去,換聲就不存在了,
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不足的。要承認換聲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從心理上對換聲的現象不要
產生懼怕感,要想各種方法去解決它,並要創造性去研究它。

<一> 什麼是換聲區?在歌唱發聲時,由低音向高音唱,或是從高音向低唱,突然出現
一種控制不住的「破裂卡殼」的聲音,頓時感覺上下聲音不統一,這種不愉快的聲音便
是「換聲」。
產生「換聲」的原因是多種睥,其中主要原因應從生理方面來分析。由於兩片聲帶在發
聲運用時不均衡,其中一片聲帶不綳緊,杓狀軟骨的平衡作用失去了,就產生了破音。
或者,發「真聲」時聲帶靠攏,由於喉肌用力聲帶「拉緊」。發「假聲」時聲帶不靠攏
,喉肌不太用力,聲帶較為放鬆。在發聲歌唱時這兩種聲音力量需要銜接得很好,才能
使聲音統一起來。如果銜接不好,一剎間沒有及時的把「共鳴量」調節好,立即就會出
現一種虛弱撕裂或是中斷的聲音。破音一般容易產生在高音極限音符上和臨近音色變化
的音符上。高音一般產生在E2、F2、#F2。而「換聲區」一般是包括三個半音的音程,
其中變化最大的音稱為「換聲點」。
因為每人嗓音的生理條件不一樣,所以換聲點的位置有所移動。
女高音:有一部分女高音換聲不明確,但戲劇女高音換聲困難。換聲在#F上下;
女中音:這聲部較復雜,音域廣,音色變化大。一般有兩個換聲區。一個在F2上下。第
二從#C直到F2的范圍之內。戲劇性和低女中音在E2、G2,抒情性的在降E上下;
男高音:大多數的換聲區在#F、F2包括一部分在G2、降A2。
男中音:高的男中音換聲在降E、E2、F2,低的男中音換聲在D2、#C2。

<二> 解決換聲的方法
<1> 採用「關閉唱法」解決換聲
義大利「美聲唱法」對解決換聲的生理現象,是採用了母音變異的手法<即關閉唱法>
。在變異處加「o」、「OU」。例如:「媽」字是<a母音>,在正常的中聲區唱a音,在
換聲區加O音變<mao>,過了換聲區再加<ou>音,就變成<mou>的母音。經過這樣的
變化後,由換聲所帶來的虛音,逐漸出現了明亮的聲音。在解決換聲時,一定要掌握提
前做換聲的准備工作。當從一個聲區馬上要轉換到下一個聲區時,立即需要利用共鳴在
不同聲區變化的混合共鳴的方法,避免出現聲區不統一,造成喉音和鼻音等不良現象。
例如:女高音從中聲區向高聲區轉換時,一般情況下換聲點在F2音高上。這時要向前一
個二度降E2音上<其它類推>移動,在降E音上穩定喉頭,調正聲帶的變化。並利用母音
變異的手法,用弱音控制唱,以頭腔共鳴為主來調節去歌唱,唱到F2時聲音自然會突破
換聲點,逐漸出現明亮的聲音進入高聲區,促使整個聲區統一了<其它聲部類推>。
關閉唱法是中聲區用較亮的a,再進一步帶入o使聲音圓潤,到換聲區開始用y。男高音中
的聲區a要多用,可以使聲音明亮、圓潤。男中低音o要多用,使聲音渾厚,低沉。用a,
o,I母音訓練,是統一聲區的主要辦法。
<2> 用「中東轍」字音解決換聲的新方法
民族唱法採用「中東轍」的字韻來做歌唱發聲練習,是解決換聲和擴大音域, 見效最快
的手段之一。
\'衡量聲樂教學的水準,一方面要求教學質量好,同時又要求學生的演唱水平提高的快。
在聲樂教學中是存在許多矛盾的,我認為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擴大音域,達到聲區統
一。這其中存在一個障礙,即如何解決人的「換聲」阻力。「換聲」是人的生理變化極
其復雜的表現,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喉頭內部肌肉活動失調的現象。多年來,「美聲唱
法」對「換聲」的生理現象一直採用母音變異的手法來解決。通過這種變化,雖然在一
些聲樂學生嗓音換聲上起了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學生解決得不徹底,音域擴展的慢。
我贊成咬字換聲。我們漢字非常多,要從字的發音含義、性質去分析選用。那麼,選用
什麼樣的字來解決換聲最合適呢?採用鼻音類的字來解決「換聲」,對擴大音域最有益
處。鼻音類包括四道轍<人辰轍、言前轍、江陽轍和中東轍>。這四道轍包括的字相當
多,集中採用「中東轍」的字來做練習,能得到最佳效果。在「中東轍」的字中,又是
重點選用「空、通、松、濃」四個字為主要訓練用。這幾個字屬於鼻音類,此類字本身
就帶有自然的鼻腔共鳴的因素,例如:「通」字,它是由「t和ong」拼成的,當唱「通
」字時,一開始由咬「t」很快進入「ong」音並有延長得到頭空的感覺,聲音自然進入
頭腔共鳴中去。因為「ong」音本身帶有頭腔的自然共鳴因素,這樣,在頭腔里,ong產
生眲共鳴振響,給人以寬的感覺<指在音色上>。
「中東轍」的字,從生理上去分析,喉位自然下移,舌根不抬起,使口腔、咽腔的空間
增大,聲音可以自由流通,不受阻礙,換聲自然也容易解決。因而,「中東轍」的特點
是:中東舌居中,喉嚨感覺松,出字半閉口,收字鼻出聲。

<一> 共鳴同音高的關系
音高,指音的高度。物體由於振動發出了聲音,振動越密則音越高,振動越疏音則越低
。這種疏密程度的變化稱為音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然音域,歌唱的聲音必須有高低
之分。從生理上去看,聲音的高低是在歌唱發聲時,聲帶振動頻率所產生的快慢區別。
振動得快,聲帶開合的次數多,頻率越高,則聲音越高,反之就低。這種音的高低在歌
唱發聲共鳴的運用中,要有所控制。
有時在音樂會結束後,你經常會聽到各種演唱者的議論。評論最多的是"這位演員唱的音
真高","他的聲音才真叫亮呢"等等。這便是人們對演唱最起碼的評論。說明在演唱中人
們對音的高度是有要求的。但這,並不等於那種尖刺的聲音就是正確的。在練習高音時
,有的人誤認為用一股勁在那"喊"唱,就能把聲音唱高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唱高音
必須要求正確地運用頭腔共鳴。在氣息的作用下,聲帶藉助彈性力量很快開合,產生高
頻率振動,但產生了高音。
從生理上分析,唱低音時聲帶拉長,邊緣厚,彈性張力鬆弛,開合緩慢。我們有時去欣
賞大合唱演出,它總能給人以力量和向上感覺。如果缺少了低聲部,整體合唱效果感覺
就沒有分量了。只有高聲部的[演唱,聲音就顯得單薄了。如果低聲部能發揮作用,合唱
演唱效果立即就變了樣,那種豐滿深厚、富有魅力的聲音立刻吸引人們去遐想。這種聲
音來自於胸腔的振動。胸腔是低音的共鳴區,聲音向下唱,喉頭自然就要下降,靠近氣管,聲波在胸腔內產生了振動,運用這種共鳴就會出現了松、通、厚、濃的聲音。因為音的高低是與共鳴起直接作用的。
<二> 共鳴同音量的關系
音量的強弱變化是歌唱的表現手法之一。音的強弱是由發音體振動時的振幅大小而決定
的。振幅大音就強,振幅小音就弱。<有人誤認為強的聲音是高音,弱的聲音是低音,
其實是不同的>,還有的人在追求一種"響"的聲音,誤認為用這種強而響的聲音去歌唱
效果好,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強弱是相對的,二者是因為對比而來的。因此在歌唱中,
要根據歌曲內容和處理的需要,做到既能強又可弱,這樣的變化就比較自然。
在音樂的旋律中,常用強弱記號來表現音量的變化。如P、PP、PPP、f、ff、fff等。希
望演唱者對曲目要細心地研究作曲者標記的強弱對比及感情的表達記號。千萬不要過分
追求大音量,這樣會造成不好的效果。總之,這些共鳴音響效果的變化,需要我們運用
靈活多變自如的共鳴技巧,並採用統一的混合共鳴,使各共鳴空間振動音響起最大的諧
和作用,才能給人以豐滿圓潤的感覺。在強弱的聲音技巧運用過程中,聲音用的越輕巧
,保持歌唱的位置就越高。
<三> 共鳴同音色的關系
音色是聲音的一種特性,是由於發音體的聲音不同而產生的。音色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
的。從生理上看,每個人的聲帶構造不同,歌唱的聲音也不一樣。聲帶長厚,音色就厚
一些。聲帶短而薄,音色就明亮一些。
各種共鳴腔內的共鳴效果各有特色,可以唱出各種不同音色的歌聲來,所以說,音色是
表現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技巧。掌握各種音色變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歌唱發聲中,
要巧妙的運用各種共鳴的比例,並要按照各聲區的要求進行調整,才能唱出動聽的音色
。由於共鳴腔的范圍很小,只要輕微一動,發出的音色立即就
回答者:蘋果魚_ - 魔法師 四級

有問題請來蘋果魚_吧
http://post..com/f?kw=%C6%BB%B9%FB%D3%E3%5F

4. 關於丶聲樂丶高音【換聲區】的問題(懂聲樂的進)!

如果是美聲唱法的話,換聲就是美聲唱法的核心的核心!也就是說,掌握好了換聲,那麼就如同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一般男高音換聲是在 升F G 或者降A。 也就是說你能把這幾個音唱好,那麼以後你唱B high c 都不難。

一般練習換聲 建議你用烏 去唱F G A,因為烏可以讓你更好的感覺聲音進入了頭腔。而且是 唱 烏時,是用氣息打在硬齶這個面上,然後穿透到頭腔。

給你一個好一點的練習方法, 首先是唱 啊,然後在唱 喔 最後唱 烏 感覺一定要死死地貼在硬齶上邊唱,不然你唱出來的不是吼的就是籠起來的。

換聲是美聲的最核心的內容,有人用一輩子練也練不出什麼名堂。所以要慢慢練,平時多想想,多感覺硬齶的共鳴。

最後說的是 為什麼你唱 「你」要省力,原因是 你 的發音是 i 。愛 是 ei 。 ei唱的時候口型比唱 i 的口型要大。所以聲音位置無法集中。 但多練習就好了。

最後你說網上教學 說:把啊唱成鄂了 就是換聲區,其實也是不一定的。比如你沒有用共鳴來唱,貼在硬齶上,干吼的話一樣是鄂,還有就是氣不足也是可能的~

打了這么多了,最後祝你成功吧~~~~

5. 我唱歌唱到高音處就變音了,特別難聽,怎麼才能改變這種情況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 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 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
假聲不是天生的.只要你有一副不錯的嗓子,只要你掌握正確的方法.學習假聲其實是很簡單的.
假聲顧名思義,不是你真正的聲音,如果你唱假聲時,聲音太虛,那就不是假聲了.假聲比較實,但又令人感到輕浮.像孫燕姿,張靚穎那種聲音就是假聲,聽起來很實,但似乎又很輕浮.
要學習假聲,你要掌握以下方法.
首先,運氣很重要.運氣是用肚子的力氣,也就是說,你在唱歌時,肚子是鼓起來的,用手按的時候是頂住的.
再來就是聲音共鳴的問題.要唱出假聲,關鍵在於共鳴.共鳴分三種,胸腔共鳴,腦腔共鳴和鼻腔共鳴.如果要唱假聲,我個人認為選用腦腔共鳴和鼻腔共鳴比較好,而且也比較簡單.方法是,用氣唱歌,發出聲音的時候腦子有翁翁的感覺,腦腔和胸腔有膨脹狀態,這樣的感覺就對了.
還有,學唱歌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一定要慢慢來,不能心急,這樣不但沒有把聲音練好,聲帶也容易壞.唱歌慢慢找感覺,找到感覺的那天你就成功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我也是學音樂的,有什麼不懂可以問我,其實關鍵還是方法的問題。只要方法對了,高音低音是在一個位置,那樣就對了。加油!

6. 到換聲區怎樣唱歌

對著鏡子把嘴巴張大(不要太誇張),用嘴吧吸氣(保持不變),你會看見舌頭呈凹型,當你感覺氣吸到頸子後面時,再注意頭往勁後縮.用這樣旳姿勢唱,就不會壓嗓子叻,

我是學美聲旳

7. 關於唱歌換聲點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松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換氣呼吸: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後,並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丹田,用力使丹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丹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鍾時間,然後到最強的時候,持續五秒鍾。

最後,漸漸放鬆,也不要一下放鬆,大約五秒時間,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這是一個循環,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

(7)唱歌男高音換聲區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緩吸緩呼,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

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

呼氣時,注意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持續、連貫地慢慢吐出。

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覺。

8. 男生唱歌怎樣才能唱高音

怎樣唱高音
一、人類歌唱本能
你聽過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聽過快樂的男女山歌對唱吧?這些人從未受過聲樂訓練,全他們的歌聲也同樣令你感動,因為他們完全發揮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談的關於呼吸、發聲、共鳴、高音的問題,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條件,連帶著一切物理條件,都是根據自然而產生的。遺憾的是,我們卻往往摒棄這種自然的條件,而去苦苦地找尋一些「捷徑」、「秘訣」,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歌唱家在歌唱時,喉頭的作用雖屬,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時,喉頭的動作完全是自發的,歌唱家歌唱時,想唱什麼音,聲帶張力與振盪次數就會完全與 思想吻合。發聲時當然還要用橫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個初生嬰兒,根本不知道這些事,卻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當他哭的時候,哭得很傷心;他笑時,又會發出悅耳的音調。由此證明,人生本來就有一種天賦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並帶有表情地使用我們的嗓子。
二、先喊出高音來
我們做任何一種運動,比如推鉛球,一定要先有舉得起鉛球的力量。練武術的人為了增加手腳的力量,先練挑水,手腳有了力量後,才可以在舞大刀時不至於脫手飛了出去。
我們的聲帶,要能夠抵抗下面送上來的高壓,才能發音。有人問,在高壓的情況下,聲帶發出聲音會不會發生喊叫的情況,會不會喊破聲帶呢?不會的,只要保持正確的呼吸及歌唱姿勢,是不會喊破的。至於高音的位置及掩蓋問題,你的高音還未喊出來又怎樣去定它的位置呢?
我們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為止,五個音成一組。開始不要喊太多,因為一上來你的呼吸和歌唱姿勢未必對,要邊唱邊糾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後,a2是另外一種呼吸方式。我們知道唱高音時要把氣息用高壓的方式壓上去,實際上在這時要用到腰部的氣(見下節),用腰部的氣喊好了a2後,再用同樣的氣喊降b2。
一般來說,唱高音聲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們不去用它罷了。一個女孩子從未受過聲樂訓練,一般只能唱到f2,但當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尖叫起來,而這一聲尖叫,可能到達highC的f3,但平時無論如何她也不會發出這么高的音來。所以不要有顧慮,要大膽地喊出高音,多喊是有好處的。
三、呼吸及姿勢
我們如果也有機會碰見一件十分令人吃驚的事而失聲尖叫,我們一定要記住那個喊叫的姿勢,再拿來唱高音,那就對了。
唱高音不同於唱低音,是將氣壓成一條細線,沖擊聲帶。當橫膈膜的力量已經用到頂點,而無法加壓時,就須用腰力。前面講過,肺葉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擴張。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這時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氣時它會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氣吸到腰的四周,感覺到前後腰部膨脹起來,然後把氣閉進來(張大口,見圖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會感覺到壓力壓住了上顎,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講過,f2--#g2我們用腹肌的收縮來增加壓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時,因為只需要少量的氣(但是要用高壓力的氣),只要將上唇照打呵欠的樣子張開就行了,要露出少許上面的牙齒,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齒上,就能唱出降b2來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與降b2是一樣的。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用腰產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來唱高音,等於將一個長形的氣球充滿氣後,用手將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訓就脹滿起來,這好比是橫膈膜已上升到頂點,不能再上升。我們將腰部吸滿了氣,然後整個腰部及下面張開的肋骨向內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氣球的作用一樣,產生了一股強烈、上升的氣流,而這正是我們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蓋
從前學唱歌的時候,當唱到高音,就要Close!當時真是「如入五里霧中」。而這個字,中國至今也還有人在用。由於對Close的真正含義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許多好的聲音。
我對Close的見解是:關閉下面的共鳴箱,而打開上面的共鳴箱。我們唱高音時需要頭腔共鳴,那就得提高軟蓋。我們開上唇,目的是提高軟蓋,同時還要用腰力來頂開軟蓋。至於今天國內有人用「掩蓋」這個名詞,我認為比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點掩蓋,就好象上面有一隻碗,復蓋著高音一樣。
我曾經向許多老師求教對Close的解釋問題,但都得不到結果。後來去義大利,請教了一位老師,回答是:我們義大利從來未聽說過這個字。試問:「關閉」了怎樣唱歌?至於今天我們用「掩蓋」代替「關閉」來解釋Close,那是很明智的。當我們唱高音時,我們的上顎向上提,軟口蓋升高(打呵欠狀),氣壓向上擠,聚到上面,形成一個象教堂那樣的圓頂空間,也就是要讓氣體充滿這個空間,這樣,才會發出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開,空氣上不去,哪裡還有高音呢?所以,用「掩蓋」也表示了聲音向上集中的意思。我們可以再作一個試驗來找到這個感覺:當我們打呵欠的時候,會感覺到上顎部分有涼颼颼的感覺(平時感覺不到的),那就是上面有了一個空間,氣息也進去了。
五、越高越容易
當我們練到降b2時,應該說已經突破了高音的困難,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為唱這幾個音的方法與唱降b2的方法並無居的分別。唱降b2時喉嚨已開得比較小了,因為嘴越是張大喉嚨越小,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氣來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氣,是靠平時的刻苦的氣息練習得來的。
六、支點與對抗
如用雙手舉起一副石擔,我們的腳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們的手向上推,而石擔又是向下壓。於是,這里就有四個方向的力,腳和地面產生了一種對抗,手和石擔又產生了對抗。我們人的身體等於氣柱,小腹和聲帶是氣息的兩個支點。氣息往上走被聲帶擋住,這里也有「力」的對抗問題。那麼,在歌唱時小腹的支點有無變化?如果有變化是向上,還是向下?關於這個問題是有爭論的。
唱歌時,氣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氣柱越來越短,同時,小腹也向內收進來,幫助壓迫肺中的氣產一定的流量呼出。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可能把「支點」老是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不隨著氣息的運用向上移動呢?但我們不可忘記,雖然「支點」隨著氣息的呼出不斷地向上移,還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壓的力量。試想,我們如果要拿到高處的東西,伸長了手仍拿不到時,那麼就要在腳下墊一個箱子,如果還是拿不著,只能再加一個箱子,這樣「支點」不就提高了嗎?怎麼可能停在下面不動呢?
我在新加坡聽過一個女高音獨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國作巡迴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時,脖子拉得長長的,讓人看了很不舒服。原來她是專唱德國Lied的,德國派唱法主張「支點」永遠在腹部不變。試問唱高音怎麼可以把音管拉得那麼長呢?
我們再看看前面所述的打氣筒原理,活塞柄不斷向上推,活塞也隨之漸漸地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壓力,氣息則從筒口噴出。如果將氣筒打氣比作人體的歌唱活動,即是說,橫膈膜和聲帶的距離越來越短,所以支點也逐漸改變位置,怎麼可能老停在固定的地方不動呢?
七、用工具來測驗
用一塊木板,長度比我們的肩寬一些,寬度比我們的鞋子長度稍寬四角打一個洞,用兩根繩子穿過洞,繩子的長度與我們垂下的手指處相齊(參閱圖八)。我們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氣,然後將氣閉住,張大口用力拉繩子,就可以感覺到什麼叫對抗了。這時,我們的腳增加了與地面的對抗,同時也了體內的氣息與聲帶的對抗,這樣高音更容易出來。我們還可用可口可樂的空鋁筒(空啤酒筒),剪成象郵票大小的鋁片,將兩片鋁片合起來(用手將鋁片弄得稍彎曲一些),於是合起來的鋁片當中就有一個縫。再在鋁片的一頭夾上一片舊綢布(可疊成三根火柴那樣寬),然後用鐵絲將鋁片綁起來,就成為一個哨子。你試吹一個低音,再吹一個高音,從這一比較中就可以感覺到唱高音的氣息和姿勢了

怎樣唱歌
一、氣息
說道這個話題,就有些茫然,因為這是最不好用言語表達的東西。我在唱歌之前,練美聲兩年,給我的感悟很深,氣息基礎對我的幫助很大。一般沒有學過聲樂的人發聲很平,就用平常說話的位置(嗓子)發音,我們叫它聲音發「白」,沒有色彩、沒有過濾。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聲練聲的方法。
聲音應該以小腹為根源,想像聲音透過後脊樑,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靠後的。請找一找這樣的感覺:你大口咬一口蘋果,露出上牙齒,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時,發出「嗯」的聲音,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這就是美聲發聲的一個共鳴點。接下來把氣息下沉,小腹膨脹,稍在小腹用力一頂,在剛才的位置發聲,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你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經常靠牆練習有助於發聲,因為靠牆可以接觸你的後脊樑,讓你更容易找到感覺,並且胸腔的共鳴能和牆產生共振,讓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鳴的感覺。先從「米~媽」的練習開始,逐步升高,有助於練習高音氣息;再從高往低練習,這樣反復,總有一天你會找到感覺的。美聲講究「通透」,經常想像自己的聲音是豎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還講究的是「共鳴」,聲音通過胸腔或胸腔以上的共鳴後,會很圓潤、飽滿。要體會共鳴,你可以這樣做:閉上嘴巴,發出「嗯」的音,稍帶點深情的感覺,「嗯」的長一點,會感覺頭和胸前在震動,如果氣息好,這種共鳴會給你的聲音添色不少。仔細聽聽一些高大的美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
另外我還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長、不換氣的某句旋律,可不要唱完以後面紅耳赤、只喘粗氣。肺活量要經常鍛煉身體才能保持。還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彌補一些肺活量不足的現象。首先就要練氣息,好的發聲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聲音通過嗓門的流量,比如唱到「……不怕你背叛我……」這一句時,氣息不穩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來,一下就把本來肺活量不足的氣放跑了,如果後面有不換氣的長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氣息功底好的歌手能控制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時話筒也不會出現一些撲聲。所以我建議大家練聲的時候嘴前放一盞蠟燭,盡量練聲時保持蠟燭不搖晃吧!這樣你的氣就會保持在你的體內長一些時間。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氣堅持得久還是憋住不出氣保持得久呢?當然這還需要歌手要放鬆,不要緊張,一緊張,心臟跳動加快,你的氣息就更穩不住了
這里我只能講這么多,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過我要提醒的是,練聲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礎,千萬不要用練聲的方法直白的演繹流行歌,那樣就過於做作,就會像閻維文唱「一無所有」。
關於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觀點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嘗不可,但這些都是美聲中絕對禁止的,所以我們要取長補短,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唱美聲而練美聲,我們是為了唱好通俗才練美聲,就像武術要練馬步一樣,你見過打架的時候蹲著馬步打的嗎?
有朋友說這樣的表述很難理解,要我說說流行歌手裡誰的氣息很通透,就照著感覺去學更容易領悟,這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個人認為,女歌手你們就多聽一下「張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氣息;男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滿文軍」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氣息在唱歌的,另外,張學友的氣息很好,但對於教學,滿文軍更適合

二、高音
這是朋友們最喜歡問的一個問題,用他們的話,因為高音「夠拽」,呵呵!再次補充一下,好的演唱要綜合很多方面,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確實,很好的高音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奉勸朋友們不要只知道高音的價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實飽滿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唱高音的時候,氣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為根基的,京腔講究「丹田氣」也是指的這種發聲位置。
找找感覺1:如果你是一個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隻老鼠,你會怎樣?估計會「啊~」的一聲長鳴,並且還有「假聲」的發聲位置。等你平靜之後,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數再也「啊」不上去了。為何?因為你收到驚嚇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緊張,(想想被驚嚇的感覺,是不是全身肌肉綳緊?)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根基,加上一股強大的氣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氣息),直沖嗓子眼,聲音不高才怪。所以,你可以把飆高音的感覺理解成「緊張」、「振作」,記住,一切以小腹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頭往上扯的,是感覺重心向下的一種反彈力。
找找感覺2:見過橡皮水管嗎?要水管里的水飆向更遠怎麼辦?掐緊水管前端,縫隙一小,壓力增大,水就沖得更遠。其實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時唱出很大的聲音,我們說那是用力氣和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氣息和技巧在唱。想像水龍頭理論,應該可以悟出些道理。
找找感覺3:地上有一塊很大的石頭,把它搬起來吧。你一彎腰,嘴裡數數:「一、二、三、走……」,我想這個「走」字你一定用了氣息。我不多說了,感覺一下吧,身邊有些什麼重的……呵呵!這只是一些我創立的讓你感覺氣息的方法,不正規,但很有效。
還要告訴大家一點,表現高音的能力與你本身嗓子條件有關,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優勢,比如「孫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繹不會那麼費力。嗓音條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氣息和方法了,但不管是嗓音條件好或不好,聲音都是通過氣息唱出來的,就像香煙要通過過濾嘴一樣,聲音過濾一下會更美。
另外我還告訴大家一種心理方法,高音時想像你是在面對廣闊的大海高歌,望不到邊的海天一色,這樣的風光不值得你大聲吶喊嗎?

三、鍛煉肺活量的方法
造成肺活量檢測數值連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方法和沒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鍛煉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簡單介紹三種。
方法一 經常性的做一些擴胸、振臂等徒手操練習。
方法二 耐久跑練習,注意要堅持經常、跑和呼吸配合、距離適當、強度不宜大。
方法三 練習潛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劃水,還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鍛煉提高肺活量的好方法。
鍛煉提高肺活量的方法還有:踢足球、打籃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那一種方法,都要持之以恆經常練習才能有效。
以上這些鍛煉的機制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彈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呼吸的效率和機能,從而達到提高肺活量檢測數值的目的。 2、共鳴與聲區
依據音的高低變化和共鳴部位的不同運用,形成了三個聲區:高聲區、中聲區和低聲區

高聲區<頭聲區>
發聲偏重於頭腔共鳴,有利於發揮高聲區的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感到前額和臉兩顴部分
有振動的感覺。發出的聲音有假聲的特色。同時要注意在高聲區演唱時,鼻咽腔和軟齶
等處和肌肉的運動不可收縮過分,使音波沒有流動的餘地,影響了泛音音響效果。
中聲區<混聲區>
發聲偏重於均勻的諧和共鳴,有利於發揮中聲區技巧和特色。中聲區是低聲區和高聲區
銜接的地方,既要把高聲區音量同低聲區音量調節控制均勻,又要保持聲音的通暢和統
一。這個聲區在聲樂訓練中佔主要地位。中聲區音樂柔和、鬆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
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時,如果收縮過分,也會產生聲流堵塞,這時既隔開頭腔共
鳴,又失去了胸腔共鳴的支持,就會出現錯誤的聲音。
1低聲區<胸聲區>
發聲偏重於胸腔共鳴,有利於發揮低音 區的歌唱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明顯感到胸腔有振
動感,聲音自如,深厚並有深沉的感覺。必須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時,頸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縮過分,就會失去中聲和高聲區的共鳴,出現沉悶和暗啞之聲,對演唱效果影
響較大。

3、 換聲區和解決換聲的方法
我認為換聲區每個人都存在。有人說,只要把聲音唱到高位置上去,換聲就不存在了,
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不足的。要承認換聲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從心理上對換聲的現象不要
產生懼怕感,要想各種方法去解決它,並要創造性去研究它。

<一> 什麼是換聲區?在歌唱發聲時,由低音向高音唱,或是從高音向低唱,突然出現
一種控制不住的「破裂卡殼」的聲音,頓時感覺上下聲音不統一,這種不愉快的聲音便
是「換聲」。
產生「換聲」的原因是多種睥,其中主要原因應從生理方面來分析。由於兩片聲帶在發
聲運用時不均衡,其中一片聲帶不綳緊,杓狀軟骨的平衡作用失去了,就產生了破音。
或者,發「真聲」時聲帶靠攏,由於喉肌用力聲帶「拉緊」。發「假聲」時聲帶不靠攏
,喉肌不太用力,聲帶較為放鬆。在發聲歌唱時這兩種聲音力量需要銜接得很好,才能
使聲音統一起來。如果銜接不好,一剎間沒有及時的把「共鳴量」調節好,立即就會出
現一種虛弱撕裂或是中斷的聲音。破音一般容易產生在高音極限音符上和臨近音色變化
的音符上。高音一般產生在E2、F2、#F2。而「換聲區」一般是包括三個半音的音程,
其中變化最大的音稱為「換聲點」。
因為每人嗓音的生理條件不一樣,所以換聲點的位置有所移動。
女高音:有一部分女高音換聲不明確,但戲劇女高音換聲困難。換聲在#F上下;
女中音:這聲部較復雜,音域廣,音色變化大。一般有兩個換聲區。一個在F2上下。第
二從#C直到F2的范圍之內。戲劇性和低女中音在E2、G2,抒情性的在降E上下;
男高音:大多數的換聲區在#F、F2包括一部分在G2、降A2。
男中音:高的男中音換聲在降E、E2、F2,低的男中音換聲在D2、#C2。

<二> 解決換聲的方法
<1> 採用「關閉唱法」解決換聲
義大利「美聲唱法」對解決換聲的生理現象,是採用了母音變異的手法<即關閉唱法>
。在變異處加「o」、「OU」。例如:「媽」字是<a母音>,在正常的中聲區唱a音,在
換聲區加O音變<mao>,過了換聲區再加<ou>音,就變成<mou>的母音。經過這樣的
變化後,由換聲所帶來的虛音,逐漸出現了明亮的聲音。在解決換聲時,一定要掌握提
前做換聲的准備工作。當從一個聲區馬上要轉換到下一個聲區時,立即需要利用共鳴在
不同聲區變化的混合共鳴的方法,避免出現聲區不統一,造成喉音和鼻音等不良現象。
例如:女高音從中聲區向高聲區轉換時,一般情況下換聲點在F2音高上。這時要向前一
個二度降E2音上<其它類推>移動,在降E音上穩定喉頭,調正聲帶的變化。並利用母音
變異的手法,用弱音控制唱,以頭腔共鳴為主來調節去歌唱,唱到F2時聲音自然會突破
換聲點,逐漸出現明亮的聲音進入高聲區,促使整個聲區統一了<其它聲部類推>。
關閉唱法是中聲區用較亮的a,再進一步帶入o使聲音圓潤,到換聲區開始用y。男高音中
的聲區a要多用,可以使聲音明亮、圓潤。男中低音o要多用,使聲音渾厚,低沉。用a,
o,I母音訓練,是統一聲區的主要辦法。
<2> 用「中東轍」字音解決換聲的新方法
民族唱法採用「中東轍」的字韻來做歌唱發聲練習,是解決換聲和擴大音域, 見效最快
的手段之一。
\'衡量聲樂教學的水準,一方面要求教學質量好,同時又要求學生的演唱水平提高的快。
在聲樂教學中是存在許多矛盾的,我認為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擴大音域,達到聲區統
一。這其中存在一個障礙,即如何解決人的「換聲」阻力。「換聲」是人的生理變化極
其復雜的表現,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喉頭內部肌肉活動失調的現象。多年來,「美聲唱
法」對「換聲」的生理現象一直採用母音變異的手法來解決。通過這種變化,雖然在一
些聲樂學生嗓音換聲上起了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學生解決得不徹底,音域擴展的慢。
我贊成咬字換聲。我們漢字非常多,要從字的發音含義、性質去分析選用。那麼,選用
什麼樣的字來解決換聲最合適呢?採用鼻音類的字來解決「換聲」,對擴大音域最有益
處。鼻音類包括四道轍<人辰轍、言前轍、江陽轍和中東轍>。這四道轍包括的字相當
多,集中採用「中東轍」的字來做練習,能得到最佳效果。在「中東轍」的字中,又是
重點選用「空、通、松、濃」四個字為主要訓練用。這幾個字屬於鼻音類,此類字本身
就帶有自然的鼻腔共鳴的因素,例如:「通」字,它是由「t和ong」拼成的,當唱「通
」字時,一開始由咬「t」很快進入「ong」音並有延長得到頭空的感覺,聲音自然進入
頭腔共鳴中去。因為「ong」音本身帶有頭腔的自然共鳴因素,這樣,在頭腔里,ong產
生眲共鳴振響,給人以寬的感覺<指在音色上>。
「中東轍」的字,從生理上去分析,喉位自然下移,舌根不抬起,使口腔、咽腔的空間
增大,聲音可以自由流通,不受阻礙,換聲自然也容易解決。因而,「中東轍」的特點
是:中東舌居中,喉嚨感覺松,出字半閉口,收字鼻出聲。
除了利用「中東轍」的自然優越條件外,還要同人體肌肉的拉動訓練相配合。方法是:

<a> 設固定的起音A點<位置在臍下二指處>。以A為固定起音點拉動肌肉,越高的音
,肌肉越向後向下拉動,倒出咽管空間。
註:A為起音點。1在A點上起音,開始向後腰進行肌肉拉動,橫膈膜向兩側彈性運動。5
在1的基礎上再向後向下拉動背部肌肉,心理感是拉肌肉倒出空間。1仍保持在5的位置上
。高音1比中音5拉肌肉力度還要強一些。
<b> 以A為固定點,注意上行向下唱,下行氣穩住。
註:1、3、5、i/是上行音階,要把1安放在固定起音點上,3、5、i/是上行,一個音比
一個音向下向後用力,即向下向後輕微拉動肌肉。目的是打開咽腔,喉頭下移。
<c> 在發聲練習時整個後背、.後腰和後頭部的肌肉感覺是向後向下拉動,同時根據音
高進行,這三個部位需要適當的調整。例如:C大調5~7以拉後腰部即橫膈膜一帶肌肉為
主。7~3需要把後背,尤其後咽壁肌肉向後向下拉動。3~1需要加強頸部肌肉的拉動。
因此,利用"中東轍"的字韻特點來練聲,它既有頭空、喉松的效果,又有胸通的聲響。
只要去發揮它的特長,再按著三點要求去配合練習,就會突破換聲區的障礙,使音域擴
大,聲區統一。"換聲點"的解決目的是為了擴大音域,統一聲區。歌唱發聲的訓練是為
了取得三個聲區的統一。在歌唱中使歌聲通暢柔美而自如,不流露出任何換聲的痕跡,
整個歌曲演唱表達完整。三個聲區的統一,還要注意重視中聲區的訓練,從中聲區的訓
練中得到美好的混合聲音,再向高聲區和低聲區逐步發展。如此這樣,依照三個聲區運
用共鳴的主次比例,進行側重練習去調節共鳴。那種富於音樂表現,美好並含有立體感

閱讀全文

與唱歌男高音換聲區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依賴性皮炎治療方法 瀏覽:284
如何保存海參的新鮮方法 瀏覽:690
怎麼學打牌的方法 瀏覽:840
燃氣探頭測量方法 瀏覽:847
科普珍珠疹及葯物治療方法另附 瀏覽:523
光絲兩線對接快速接線方法 瀏覽:362
告訴女生個快速睡著的方法 瀏覽:758
毛囊怎麼去除最快方法 瀏覽:533
毛孔清潔儀使用方法 瀏覽:981
怎麼用簡單的方法做氧氣 瀏覽:843
治駝背的鍛煉方法 瀏覽:889
如何鍛煉身體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29
豆腐泡的製作方法簡單視頻 瀏覽:147
膝超伸和小腿外翻最簡單的矯正方法 瀏覽:137
薩克斯的演奏方法是什麼 瀏覽:737
電腦的檢測方法不一樣嗎 瀏覽:482
電子煙的使用方法以及圖片 瀏覽:327
速達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3
收集視頻的方法 瀏覽:166
如何判別實數方法 瀏覽: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