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脊髓腫瘤多久會惡化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
良性脊髓腫瘤會容易癌變嗎
范存剛主任醫師神經外科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三甲 | 全國第21
去咨詢
00:00
01:43
脊髓腫瘤大概3/4左右,都屬於良性腫瘤。其中包括神經鞘瘤、神經纖維瘤、脊膜瘤等病理類型,還有像血管母細胞瘤等,脂肪瘤等病理類型也屬於脊髓的良性腫瘤。
絕大多數脊髓腫瘤特別是脊髓的良性腫瘤,都不會發生癌變也就是說絕大部分脊髓腫瘤,屬於良性腫瘤是可以通過,顯微神經外科手術的方式得到治癒的一類腫瘤,在臨床上呢總體治療效果是非常理想的,患者在診斷脊髓腫瘤之後應該及時到神經外科就診,由專門從事脊髓脊柱專業的神經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治療,大多數的脊髓的良性腫瘤是可以得到治癒的。
另外有一小部分脊髓的良性腫瘤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發生惡性轉變的這一類脊髓腫瘤主要是發生在,神經纖維瘤病1型患者身上這類患者常會有叢狀的,神經纖維瘤的發生而這類叢狀的神經纖維瘤,通常會在某種情況下發生惡性轉變,或者是在剛開始形成腫瘤的時候本身就是一種惡性的神經纖維瘤,或者神經鞘瘤所以會有NF1基因突變的患者,也就是說神經纖維瘤病1型患者應該高度警惕脊髓良性腫瘤,發生惡性轉變的可能。
㈡ 31歲,脊髓內星形細胞瘤怎麼辦【胸椎c6-頸椎t5脊髓內星形細胞瘤】
髓內腫瘤應該歸屬於神經外科來治療,骨科醫生在這方面沒有太多經驗,建議你咨詢神經外科醫生
(北京軍區總醫院張志成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㈢ 脊髓內有腫瘤是怎麼回事
脊髓內有腫瘤簡單點說就是脊髓內長了個腫瘤。這個腫瘤會有什麼影響呢,它會壓迫正常神經組織導致一系列症狀他們最常見的初始症狀是全身性背痛,臨床上很難將背痛與肌肉骨骼疾病區分開來。具體的臨床體征和症狀是可變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的位置(即腫瘤的位置,局部疼痛和鄰近神經結構受壓的跡象)。大多數脊柱腫瘤引起神經根性疼痛或鈍性軸性疼痛,這取決於最初的神經壓迫或浸潤是否涉及神經根或脊髓。神經症狀逐漸出現。由於許多此類腫瘤生長緩慢,診斷前症狀平均為2年。惡性或轉移性脊髓腫瘤患者在症狀出現後幾周到幾個月出現。
最常見的髓內腫瘤是室管膜瘤、星形細胞瘤和血管母細胞瘤。總的來說,脊髓室管膜瘤和星形細胞瘤占髓內腫瘤的80-90%,其中室管膜瘤的發生頻率大約是星形細胞瘤的兩倍。在成人中,室管膜瘤是最常見的腫瘤類型。在兒童中,星形細胞瘤是最常見的腫瘤類型。
髓內腫瘤的一線治療是開放性手術切除。所有有症狀的病變都需要手術治療。由於大多數髓內腫瘤相對良性且生長緩慢,臨床上和影像學上可追蹤無症狀的小病變。然而,這種方法有發展神經系統缺陷的風險,可能無法恢復,以及不確定的診斷帶來的不確定性。
大量臨床資料表明,髓內腫瘤的手術效果與術前症狀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晚期髓內腫瘤病人的脊髓常遭受嚴重壓迫和損害,造成脊髓不可逆性損害,肢體接近癱瘓或完全癱瘓,此時手術會進一步增加脊髓損傷,術後效果不佳,癱瘓的肢體難以恢復。因此髓內腫瘤應早期診斷、及時手術。
手術是治療大多髓內腫瘤的最有效方法。術前根據腫瘤形態和性質的判斷,制定正確合理的個體化手術原則。手術切除腫瘤的范圍取決於腫瘤與脊髓之間的界限。如果界限清楚,多為良性腫瘤,應用現代顯微外科技術不但能做到全切,而且手術致殘率低,常獲得滿意效果。幾乎所有室管膜瘤、分化較好的星形細胞瘤、血管網織細胞瘤等與脊髓都有明顯分界,手術應力爭全切或次全切。避免那種在脊髓上切一小口獲取少量組織進行活檢的方法。它對於確定診斷、決定手術方式及術後療效都是無益的。
對於髓內惡性腫瘤,在充分考慮病人生存質量的前提下,行腫瘤內大部切除術或部分切除術可以緩解病情,減輕症狀。但考慮到髓內惡性腫瘤預後差,術後常合並較高的病殘率,有人認為此種情況僅做脊髓切開,獲得組織學診斷後,即應終止手術。
在脊髓腫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個難題。但是脊髓腫瘤手術,還是有很多神經外科醫生能夠做好的,國內有北京天壇的張俊廷,張力偉等,國外有INC國際神經外科醫生集團的德國巴特朗菲教授和Concezio Di Rocco教授、加拿大James T.Rutka教授在脊髓腫瘤手術上是非常知名的。
㈣ 脊髓血管瘤中西醫都能治療嗎
脊髓內血管瘤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疾病,容易引發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引發頭痛、頭暈等不適的症狀。當留體達到一定程度時,極容易產生破裂或是出血的情況,從而加重患者的病情。治療對於脊髓內血管瘤非常重要,以下幾種方法對於該病效果明顯,可改善患者眩暈不適的表現。
針對於無脊髓症狀的脊髓內血管瘤患者不用急於進行特殊的治療,但應當定期隨訪,定期去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如發現症狀持續加重則應當給予針對性的治療。特別是因出血而反復產生神經功能惡化的患者,可給予外科手術治療,通過手術可以清除瘤體,改善患者頭痛、全身乏力等表現。手術期間應當酌情使用雙極電凝器或是超聲吸引器等,能夠鞏固治療效果。如患者的局部產生了明顯的血腫,在允許的情況下一並將其摘除,這樣可有效避免病情惡化,還可以降低再次復發的機率。
除了手術治療,還應當重視一般治療工作,發病期間脊髓內血管瘤患者應當卧床休息,特別是飲食方面合理安排,堅持清淡的飲食原則,但要禁忌煙酒或是辛辣性嚴重的食物,更不能進食公雞、鯉魚、海鮮等發性食物。此外應當提防碰撞或者是撓抓的情況出現,時刻保持局部的乾燥,能夠有效避免感染的出現。
脊髓內血管瘤的治療固然重要,但患者的心態也要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態能夠起到輔助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障礙。為了降低該病的病發率,生活中需要提高生活質量,作好該病的預防工作,平時多注意休息,避免疲勞過度的情況發生,以免勞累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
㈤ 脊髓腫瘤可以治療好嗎
髓內腫瘤因其部位特殊,周圍被“脆弱”的、損傷後不易恢復的脊髓包圍,治療方法選擇上存在著一些分歧。一些學者主張起源於髓內膠質的腫瘤應以放射治療為主,如有的作者認為手術以活檢確立診斷的程度為宜,放療為最好的治療方法。但是另一些學者診斷脊髓內腫瘤界限清楚的應盡量予根治性手術切除。,鑒於室管膜瘤以膨脹性生長為主,腫瘤與鄰近脊髓組織分界較清,為髓內腫瘤中最有希望根治性切除的一種。室管膜瘤MRI常表現為實質和囊性兩部分組成。前者為腫瘤存活部分,也是手術切除的重要部分。由於周圍脊髓水腫部分在T2加權象也呈高信號,故T2異常信號要比實際的腫瘤;而且室管膜瘤為富血管性腫瘤,因此手術時應特別注意。,星形細胞瘤多以浸潤性生長為主,腫瘤與鄰近組織多分界不清,除個別具有假包膜者外大多都難以完全切除。李有忠等報告17例脊髓髓內腫瘤中4例星形細胞瘤僅1例完整切除。,脊髓脂肪瘤來源不清。腫瘤多位於軟脊膜下,部分外生性生長,在髓內浸潤性生長與脊髓缺乏明確界限,難以完全切除,應分塊切除減壓。雖不能根治全切,術後神經症狀也可緩解。,血管性腫瘤髓骨少見,占髓內腫瘤的1%~3%。多位於胸段和頸段。絕大多數發生在脊髓背側,並可同時合並小腦部的血管性腫瘤。故對此種病變在行頸段MRI或CT檢查時,應把小腦納入掃描野,以便同時檢出小腦部的血管瘤。脊髓內血管畸形無並發症時可不表現症狀。,脊髓內腫瘤手術時操作細致輕柔頗為重要,即使輕微損傷也能造成其節段以下的嚴重功能障礙。為確保手術成功應特別注意的技術要點:,
1.主前根據臨床特徵及MRI、CT(CTM)、椎管造影對病變性質及范圍盡可能作出精確估計。,
2.脊髓背側切開:在脊髓背側膨脹最明顯處雙極電凝止血後先銳刀切開脊髓2mm~3mm,通常腫瘤實質部分位於脊髓表面下1mm~5mm。探清病變界限,界限清者多具有菲薄的包膜或假包膜,與脊髓組織連接不緊密,易分開,應力爭完整切除;反之腫瘤呈浸潤性生長,對此,應將能辨清的腫瘤組織盡量分塊切除,盡可能縮小腫瘤體積,以期最大限度地改善神經功能,勿追求徹底切除而損傷脊髓,殘余腫瘤組織可結合放療等補救。必要時行顯微鏡下手術,但是界限不清者腫瘤組織多與正常脊髓組織交織在一起,即使在顯微鏡下也很難分清完整切除。,
3.仔細雙極電凝止血,保持視野清晰,有利於辨認腫瘤邊界,防止術後連連。應緊貼腫瘤壁電灼供應腫瘤血管。電壓不宜過大,以免灼傷脊髓。瘤床出血用冰鹽水或稀釋雙氧水棉片輕敷,勿用鉗夾止血。,
4.髓內腫瘤並發囊變或脊髓空洞者多位於腫瘤上下端。其內通常含有蛋白質豐富的黃色液體,推測可能由腫瘤組織產生,囊壁為神經膠質組織造成。手術應將囊腔敞開引流於蛛網膜下腔,勿切除囊壁。,
5.腫瘤完整切除者通常能嚴密關閉硬膜囊。否則應沿腫瘤原始長度縱行切開脊髓背側,硬膜敞開充分減低,一般不放引流,防止腦脊液漏及繼發感染。,
6.位於高位頸脊髓內者,術中應特別注意患者呼吸功能障礙及麻醉管理。
㈥ 脊髓膠質瘤
你好脊髓膠質瘤是較為常見的椎管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神經鞘瘤、脊膜瘤居第3位約占整個椎管腫瘤的10%國外比例略高為15%發生部位以胸段最多頸段次之與脊髓各節段長度有關該病多見於中青年性別差異不大脊髓膠質瘤起源於脊髓外胚葉如神經膠質細胞和室管膜細胞等故屬髓內腫瘤以星形膠質細胞瘤和室管膜瘤常見約各佔40%偶見少突膠質細胞瘤、成膠質瘤等
㈦ 胸椎星形細胞瘤星形細胞瘤
圖2中胸4椎體的信號確實有些變化,但別的掃描層面上包括抑脂像上胸4的椎體信號未見有明確的異常,所以並不能肯定胸4椎體有問題,即便是胸4真的有問題,也不一定與脊髓內星型細胞瘤有關,因圖2中胸4椎體異常波及相鄰椎體的椎間盤,為了排除偽影,建議做一個上胸段的CT掃描和矢狀位重建。
未查看病人,所以上述建議僅供參考
(張志成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北京軍區總醫院張志成 http://drzhangcheng.haodf.com/
㈧ 脊髓腫瘤的治療
顯微外科技術結合術中電生理檢測技術:與傳統骨科脊柱手術不同,現在脊髓脊柱腫瘤的顯微外科手術非常注重脊髓、神經和血管的保護。在高清光學顯微鏡下,利用
精巧的操作可以完成在傳統肉眼直視下較難完成的手術、結合實時電生理監測,不僅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准確性和可預見性,而且極大的縮短手術時間,使手術並
發症和致死致殘率顯著降低。
半椎板微創腫瘤切除技術:椎板切除顯露和切除椎管腫瘤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臨床中多節段椎板切除術後、特別是手術切除椎板范圍過寬累及到雙側椎間關節時,
病人術後容易出現脊柱前突和後突畸形。採用半椎板切除,不僅能保留棘突和一側椎板及椎間關節的完整,有利於維持術後脊柱的穩定性,同時,也能擴大側方脊髓
腹側的顯露范圍和保護脊髓避免不必要的機械牽拉。
多節段內固定和植骨融合技術:對於病變累及超過3個椎體節段,手術切除會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常採用椎弓根螺釘-棒系統進行後路固定,尤其對於椎管內外溝通性
腫瘤的手術切除,若發現腫瘤侵犯或累及椎體、椎弓根或受累椎間關節超過兩個節段以上的病例,在全切除腫瘤後,應行相應的椎體固定手術,以維持脊柱的穩定
性。若有明顯骨質破壞或缺如,必要時還需進行植骨融合,進一步穩定脊柱。
神
經導航技術:如今手術導航系統成為脊柱手術發展的一個新興領域。導航技術使脊柱外科手術更加微創化和可視化。尤其對於椎弓結構有變異以及解剖標志點不明確
等情況,導航技術可以幫助術者迅速找到手術部位完成操作,對保持脊柱正常解剖結構的完整性提供了保障,對置入螺釘的進針角度、深度以及毗鄰的重要神經血管
有了實時的反饋,避免術者因判斷失誤而導致多次置入螺釘而產生嚴重並發症,提高手術精準度,使手術變得更加安全可靠。另外,導航系統減少了術中醫師和患者
接受的放射線劑量,更進一步減少了放射線的使用率。
經皮椎體成形和椎管減壓技術:尤其對於脊柱轉移瘤的治療非常關鍵,由於腫瘤所致椎體骨質破壞,導致椎體壓縮行骨折,對於大部分脊柱轉移瘤患者本身基礎條件就
不好,應用微創的經皮椎體成形技術不僅創傷小恢復快,而且積極預防骨片及腫瘤組織進一步壓迫脊髓,馬尾神經或神經根;若腫瘤組織生長過快或出現急性病理性
壓縮性椎體骨折,急性壓迫脊髓,馬尾神經,神經根,則應急診手術處理。手術治療在於緩解疼痛,椎管減壓,減輕及預防神經系統損害,恢復脊柱穩定性,提高病
人的生存率。但對於轉移性病灶,仍需要處理原發灶和綜合治療。
放射性粒子植入內放療:脊柱是轉移性腫瘤好發部位,椎體出現病理性骨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質量。外科手術雖可切除腫瘤及重建脊柱的穩定性,但創傷
大、並發症多,多數患者難以接受;單純的放療可以止痛,但不能確保脊柱的穩定結構。應用椎體成形結合放射性粒子粒子植入內放療技術,不僅使患者的臨床症狀
得到一定的緩解,穩定脊柱的同時進行了腫瘤的內放療,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長。
㈨ 關於脊髓治療的方法是如何的
★ 脊髓型頸椎病手術治療恢復過程通常會出現以下一些反應:
(1)即時反應:手術中或手術後數天內,患者覺肢體鬆弛,表面脊髓的血液循環見有恢復,脊髓變性不嚴重。
(2)短暫反應:手術後4~5天,在順利恢復過程中,神經症狀突然又加重,表示脊髓變性較重,手術減壓後脊髓的血循環雖暫時得到改善,由於出現「脊髓減壓後水腫」,此時用脫水葯物消除水腫,神經症狀又迅速恢復。恢復緩慢時,一方面表示脊髓已有不同程度的纖維性變,另一方面預示療效不會良好。
(3)遲緩反應:術後症狀逐漸改善,以3~6個月為界,以後症狀改善速度逐漸減慢,以至長期保持不再改變,此表示脊髓已有較明顯的變性。
(4)無反應或變壞:手術後稍有好轉或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手術後6個月以上一直保持不變者,可以肯定脊髓變性已呈不可逆性變。
★ 脊髓損傷是常見創傷,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0000人患有嚴 重的脊髓 損傷。大多數損傷源於交通創傷、墜落傷、暴力或運動損傷。脊髓損傷的病人大多數是健康 的青壯年,常帶來沉重的社會負擔,美國每年在脊髓損傷病人要花費10億美元〔1,2〕 。因此研究脊髓損傷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綜述了國外脊髓損傷治療研究的一些進展 。
一、神經營養因子
現在已知神經營養因子是一個很大的家族,它包括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營養因 子3(NT-3),和睫狀神經生長因子(CNTF)這些神經營養因子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中的治療作 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脊髓損傷的動物模型應用神經營養因子表明能夠防止脊髓神經元萎縮 ,增強皮質脊髓束發芽生長和促進紅核脊髓神經通路的再生。神經營養因子不能通過血腦屏 障,為了克服這一困難人們發明了基因修飾細胞如:成纖維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使它們能 夠分泌神經營養因子,然後將這些細胞注射或用膠原基質包埋移植到中樞神經系統〔3 ,4〕。
二、生長抑制因子
研究表明生長抑制因子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少突膠質細胞和髓磷脂有關〔4〕。有兩種 蛋白片段已經被確定,其中IN-1的抑製作用主要在培養的中樞神經細胞。成年大鼠脊髓損 傷 後將IN-1注射到腦脊液,在損傷區能夠促進皮質脊髓束生長5~18mm,盡管再生的軸索數量 較 少,但應用這些抗體在某種程度上改善了運動功能〔4〕。目前認為這些與髓磷脂有 關 的蛋白質與神經營養因子一起應用能夠影響軸索再生〔3〕。如聯合應用IN-1和神經 營養因子NT-3可以增強皮質脊髓束的再生。
三、電刺激
大量的證據表明電場能促進培養的神經細胞向陰極方向快速生長。在中樞神經系統,有證據 表明脊髓背索切斷後微弱電場也能促進軸索的再生(陰極在頭側),對慢性損傷這種治療也有 作用。電場促進切斷軸索再生的機理有許多假說,認為這些電場對軸索的受體有直接的作用 ,增加遞質釋放和促進鈣離子進入生長錐,細胞外基質的變化以及它們和生長軸突的相互作 用,影響膠質細胞的定向,改變創傷後脊髓的血流量或減輕脊髓實質的水腫〔5〕 。最近Borgens〔6〕等報道將完全癱瘓的狗應用震盪電刺激,發現狗的行為學、電生 理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都有了明顯的改善。在加拿大功能性電刺激已應用於臨床治療脊髓損傷 的病人,結果表明能夠增強病人的肌力,改善骨質疏鬆和行走功能〔7〕。
四、移植周圍神經和雪旺氏細胞
1.移植周圍神經到損傷的中樞神經系統研究表明,成年大鼠中樞神經有能力再生。Cheng等 〔8〕做過有趣的改良實驗,將多根肋間神經用纖維素粘合起來,移植到成年大鼠T 8完全橫斷部位由白質連接到灰質。結果能夠產生明顯的功能恢復,3周以後,後肢有運動功 能,持續觀察1年,組織病理學證實有運動通路再生。
2.脊髓損傷後周圍神經源性雪旺氏細胞能沿脊神經根的背根和腹根進入脊髓實質,雪旺氏細 胞有助於周圍神經再生已經得到證實,這些細胞不僅起到軸突再生引導管的作用而且能合成 一些神經營養因子(如:NGF、BDNF、CNTF等)、細胞外基質復合物和細胞粘附分子。將雪旺 氏細胞移植到脊髓,對中樞神經軸索的再生也起到了類似的支持和引導作用,注射移植培養 的雪旺氏細胞或含有雪旺氏細胞的膠原基質到損傷的脊髓,表明能增強軸索發芽〔9,1 0〕。最近應用含種植有雪旺氏細胞的固體引導管,移植到T9-T10橫切損傷的 成年裸鼠的脊髓中,發現這種移植物能與宿主脊髓很好的融合,大量軸索生長進入損傷區, 尤其能夠改善裸鼠上下台階和支持體重的後肢功能〔11〕。
五、胚胎中樞神經組織移植
移植胚胎大鼠脊髓組織到新生和成年大鼠損傷的脊髓,證明胚胎脊髓可以在宿主脊髓中存活 、發育、生長、分化並形成神經連接促進功能恢復。其可能的機理有〔1,12〕:(1) 胚胎脊髓能作為一個細胞橋的作用填充損傷區,提供化學或機械的引導,刺激脊髓神經生長 ,引導損傷神經再生通過損傷區;(2)胚胎脊髓能夠提供神經元,補償由於損傷破壞丟失的 細胞結構,與宿主脊髓軸突形成突觸可以作為中繼站的作用傳導神經信號;(3)胚胎脊髓能 產 生有益於宿主脊髓的各種因子,這些營養因子能夠挽救脊髓損傷後瀕死的神經元,促進神經 再生。胚胎脊髓移植到不同年齡,損傷後不同時間,不同損傷的動物模型和聯合應用神經營 養因子等方法,手術後應用形態學,行為學和電生理檢查都表明移植物能與宿主脊髓很好的 融合,形成突觸和纖維連接,恢復部分脊髓功能〔13-15〕。在大量動物實驗基礎 上 人胚胎脊髓移植也進入了臨床應用階段,最令人興奮的是Falic等〔15〕首次將人妊 娠7.5~9周流產的塊狀胚胎脊髓移植到長6cm的頸髓創傷後脊髓空洞中,手術後7個月MRI檢 查顯示脊髓空洞消失,胚胎脊髓與周圍組織融合良好,病人中樞性疼痛和四肢痙攣明顯減 輕,感覺和呼吸功能改善,但未見肢體功能改善。
六、類固醇
類固醇是早期應用於實驗性和人類脊髓損傷的葯物,盡管這些葯物的保護機制還不清楚,類 固醇治療脊髓損傷有益的作用包括〔16,17〕:(1)通過恢復血-中樞神經系統屏障 抑制 脈管源性水腫,增強中樞神經系統血流量,穩定溶酶體膜,抑制垂體內啡肽釋放;(2)改善 創傷後脊髓缺血,增強創傷後脊髓組織Na+-K+-ATPase活性,增強脊髓神經元興奮能 力,抑 制脂質過氧化物。目前主要基於它的抗炎和有效治療脊髓水腫的作用。一種新的類固醇21- 氨基類固醇,是一種強力的脂質過氧化物抑制劑,減少了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已經生產出來 。這種復合物已證明對脊髓創傷和腦缺血有效〔17〕。
七、神經節苷脂
神經節苷脂是由含唾液酸糖的神經鞘脂,在中樞神經系統細胞外膜有較高的濃度,尤其在突 觸區。盡管它們的真正功能還不清楚,實驗證據表明它們能促進神經外生和突觸傳遞介導軸 索再生和發芽,減少損傷後神經潰變,促進神經發育和塑形〔18〕。系統應用這些葯 物表明能促進各種腦損傷和脊髓損傷後功能恢復,減少損傷組織的繼發性損傷。
八、鴉片拮抗劑
實驗證明脊髓損傷後局部釋放內源性鴉片肽,強啡肽通過κ亞型脂受體導致微循環血流量 減少,加重脊髓損傷後繼發性損傷。內源性鴉片拮抗劑有納絡酮,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 ),在一些動物實驗模型顯示能增加脊髓血流量,減少脊髓損傷。納絡酮的主要作用是 〔 19〕:(1)逆轉脊髓損傷後鈣和抗壞血酸紊亂;(2)抑制超氧化物和脂質過氧化物的釋放; (3 )抑制蛋白水解和穩定溶酶體膜。盡管作用機理還不清楚,各種研究表明TRH治療實驗性脊髓 損傷有效。最近研究表明內源性鴉片強啡肽A是一種高選擇性的κ鴉片受體拮抗劑,可用於 治療實驗性脊髓損傷。
九、興奮性氨基酸拮抗劑
NMDA拮抗劑如MK-801和右洛啡烷在治療脊髓損傷時能阻斷NMDA受體介導的興奮性毒性神經 損害 。兩種類型的NMDA受體拮抗劑已經用於治療實驗性脊髓損傷。競爭性拮抗劑作用於谷氨酸結 合部位,非競爭性拮抗劑作用於NMDA受體離子通道。競爭性和非競爭性NMDA受體拮抗劑對脊 髓創傷和缺血模型都有保護作用〔20〕。
十、鈣通道阻斷劑
研究表明鈣通道阻斷劑作用於微血管系統,減輕損傷介導的血管痙攣,防止周圍血管舒張導 致的系統性低血壓,改善損傷後脊髓血流,對損傷的脊髓產生有益的作用。對興奮性毒性沒 有作用。通過運動和感覺誘發電位檢查發現鈣離子阻斷劑能改善軸索功能。鈣通道阻斷劑如 尼莫地平需聯合應用血管加壓劑才能產生應有的功效。
十一、其它葯物
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劑如維生素E、超氧化物歧化酶、別嘌呤醇、聚乙烯二醇和二甲基亞碸 ,在脊髓損傷中有保護作用。另外一些葯物對實驗性脊髓損傷有潛在的有益作用,例如滲透 性利尿葯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甘油都可以減少脊髓水腫。用高壓氧治療在實驗動物能 夠減少脊髓缺血。有些葯物可以增強脊髓對損傷的耐受能力,如4-氨基吡啶能增 強損 傷節段神經傳導,克服慢性脊髓損傷中樞神經傳導阻滯,這種葯物還可以通過阻止軸膜髓鞘 暴露的鉀通道恢復脊髓損傷後損傷神經元的離子平衡。
綜上所述脊髓損傷治療方法較多,大多數方法已應用於臨床,部分治療方法尚處在動物實驗 階段,各種治療方法都有其適應證,應根據其作用特點選擇使用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相 信 隨著外科技術、分子生物學和現代科技進步,人們將創造出更多切實有效的治療脊髓損傷的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