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腳跟疼血脈不活怎麼治療
看多大年齡,年齡大的話有兩種情況,腎虧或者跟骨骨刺,要補腎通經絡才行,年輕人的話活血就可以了
㈡ 怎麼治療血脈不通
血脈不通最快者是拔罐也,遁經找到哪不通,就按哪拔哪就能手到病除
但這之前氣血要補足,要不自身是沒能力推出這些毒素的
先喝幾天姜棗茶,喝幾天豆漿先吧
㈢ 如何調理血脈不通
你好;你的症狀是盜汗;吃六味地黃丸治療.
自汗、盜汗的食療方法!自汗、盜汗是因陽虛、陰虛所致。多見於小兒、肺結核病人、產後婦女、大病初癒體虛的成人等。
自汗是人在清醒的情況下,未受熱又未勞動、未運動而汗出不止,出汗後怕冷、精神疲乏等症狀。是因陽虛衛氣不固引起的。
盜汗是人在睡熟後不自覺的出汗,醒後即止,汗收後感覺煩熱的一種症狀。多因陰虛內熱,迫汗外泄所致。
盜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1、 泥鰍湯:
用泥鰍120克,熱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腸臟,用油煎至金黃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每天1次,小兒則分次飲湯,不吃魚。連服3-5天。有補氣益陰之效。適用於盜汗者食用,民間常用治療小兒盜汗,功效顯著。
2、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後飲用,每次2湯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氣,解煩熱等功效。適用於盜汗者飲用。
3、 糯米煲豬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豬肚1個,把米放入豬肚內,用線結扎,加水適量,共煲1小時,調味後吃見風使舵喝湯,再將糯米曬干搗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補中益氣、劍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治療盜汗、自汗。
4、 紅棗烏梅湯:
取紅棗15枚、烏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氣斂陰、止汗之效。連服10天,對盜汗有療效。
5、 烏豆煲塘虱:
每次用烏豆100克、塘虱魚2條,去內臟及鰓,加水適量煲之,豆熟時加鹽、油食用。有養血益陰、滋腎調中等功效。民間用於治療盜汗、自汗,病後體虛、血虛頭痛、耳鳴、疲倦乏辦等症。
6、 韭菜炒鮮蝦:
每次用韭菜150克、鮮蝦250克去殼,加油急火共炒,熟後,加鹽調味食用,每天1次。有補虛助陽,固泄等功效。可適用於治療盜汗、陽萎、遺尿、遺精等疾患。
自汗常用的食療方法:
1、 濃豆漿飲:
每次用豆漿2碗,將其中1碗放入鍋內,煎成豆腐皮狀食;另1碗煮沸加少量白糖飲用,每天1次。有補虛益氣之功效。
2、 枇杷葉糯米粽:
每次用糯米250克,用水浸泡10小時,新鮮枇杷葉若干,洗凈去毛後包粽,蒸熟服食,每天1次,連服4-5天。有補中益氣、暖脾和胃、止汗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產後多汗等出汗異常疾患者服食。
3、 黨芪五味燉豬心:
每次用黨參12克、黃芪12克、五味子9克、豬心1個,水適量隔水燉1小時,吃肉飲湯,每1-2天食1次。有補氣益血、固表止汗等功效。
4、 棗豆黃芪煎:
每次用紅棗20枚、黑豆50克、黃芪30克,水煎分2次飲用,每天或隔天1次。有益氣劍汗等功效。用於自汗者服食。
5、 杞子燉乳鴿:
每次用枸杞子20-30克、乳鴿1隻(去毛及內臟),加水適量,放燉盅內。隔水燉熟,調味吃肉喝湯。有補氣益血之功效。
6、沙參合劑煲瘦肉:
每次用沙參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淮山15克、豬瘦肉100克,水適量共煲1小時以上,調味吃肉喝湯,每天1次。有養陰益氣之功效。適用於氣陰兩虛所致的出汗、氣短乏力、口乾思飲等症。
㈣ 血脈不活怎麼治療
血塞通、銀杏膠囊等,但是很傷胃部的,應該飯後半小時使用比較好。
堅持使用保健措施,改善體質,就更好。
蟲草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抗疲勞、強身延年、抗衰老、潤肺補腎、益氣生津、平衡陰陽等功效。蟲草的價格堪比黃金,但是金蟲草(蟲草花)經濟實惠,功效基本與蟲草相同。
㈤ 血脈不通的原因怎麼引起的有什麼後果
從中醫角度上來說,血脈不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血脈不通,是中醫說法,指氣血經絡不通暢。
所以如果有血脈不通的相關症狀出現,還是應該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不要拖延,以防止病情惡化。
㈥ 腿腳麻木,血脈不通。 有什麼治療好的辦法。
健康的肢體對外界刺激是敏感的,外界的某種刺激與皮肢相接觸,便會產生某種感覺,並由皮膚傳入神經,通過脊髓後角、丘腦等傳到大腦皮層,經過大腦的分析綜合,正確判定這個刺激是痛、冷,還是熱等等。如果在這條傳遞沖動的路上出了故障,就不能將感覺的沖動順利傳到大腦,於是形成肢體感覺的喪失,出現麻木。
「肢體麻木」一般由以下疾病引起:
1)心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病人由於血管收縮,全身小動脈痙攣,動脈管腔變窄,肢體血液循環障礙,可出現手足發麻症狀。患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由於腦組織,特別是大腦皮質缺血,腦部的感覺和運動中樞功能性障礙,導致相應部位的肢體麻木。這類麻木的特點多為一側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如果老年高血壓者發現一側大拇指麻感較為明顯時,則往往是腦中風的先兆。
2)糖尿病
正常情況下,腦神經組織所需的能量主要來自糖代謝。由於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發生障礙,神經組織因能量供給不足,而發生營養障礙;糖尿病患者,排出較多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缺乏,使丙酮酸及乳酸在神經組織中堆積,還會妨礙乙醯膽礆的形式,末梢神經髓鞘變性。因此,糖尿病患者易發生多發性末梢神經炎,出現對稱性肢端感覺異常,手足皮膚麻木、蟻走,觸電樣感覺,後期可呈手套型或短襪型感覺喪失。
3)頸椎病
由於頸椎退變、增生或錯位等因素刺激,或是由於椎體後緣及鉤突關節的骨刺侵入椎間孔,使頸神經根受壓,造成相應神經支配部位的手指活動不靈,麻木,並伴有肩、頸及上肢疼痛等症。
4)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部受扭閃、撞擊或抬重物時用力過猛、過勞等損傷而引起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組織中脫出,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根而產生下肢麻木,伴有大腿後側疼痛等症狀。
5)下肢動脈閉塞症
由於下肢動脈管壁彈性變差、硬化,管腔狹窄、堵塞,引起下肢局部血液供應不足,一般行走100米以內就感到患肢麻木、疼痛,必須停下休息片刻方可繼續行走,這種症狀稱「間歇性跛行」。
6)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病變主要是肢體中小動脈及淺表靜脈的慢性炎症,逐漸發展為血栓,使患肢血流不暢,感到腳部麻木、發涼,走路時小腿麻痛,甚至引起跛行。
7)腫瘤
肺尖部發生腫瘤後,常會壓迫臂叢神經,引起同側上肢麻木;患子宮癌、膀胱癌、直腸癌或前列腺癌等,瘤體壓迫局部神經,亦可出現雙側下肢麻木。
8)中毒
病人有長時間與有機汞、砷、鉛或有機磷等重金屬或農葯以及呋喃類,異煙肼等化學葯品的接觸史。這類化學物質可使機體產生中毒性神經炎。在發病初期即可出現肢體遠端麻木感,多伴疼痛和皮膚蟻行感。
另外,長時間的胃腸功能紊亂,消化不良,致使體內營養供應缺乏,也可引起代謝障礙性肢體麻木。長期缺鈣也可產生腰腿酸痛,手足麻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時,常可隨情緒變化出現部位不固定的,呈遊走性的,時輕時重的肢體麻木感。巨幼細胞性貧血患者,可使周圍神經系統損傷和功能障礙,亦可出現肢體遠端麻木感、針刺感以及走路不穩、踏地如踩棉花感等一系列周圍神經變化的症狀。
㈦ 血脈不活怎麼治療
多進行一些運動,特別是局部運動,比如按摩之類的,當然,針灸也可以。只要能有助於舒筋活絡,血脈暢通的都可以!
㈧ 血脈不通如何治療
患者女,58歲,長期血脈不通,輕的時候就是做久了腿會發麻,現在經常感覺兩腿無力,按一下就會有點痛,去醫院看也是說血脈不通。無高血壓,但是如果睡不好就會有低血壓
㈨ 血脈不通該怎麼辦呢
血脈不通一般要用中醫調理,可以去做推拿按摩,或者配合針灸治療,可以立即見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