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才能加強腰背肌鍛煉
腰部肌肉的鍛煉主要指下背肌群,下背肌群的主要有豎脊肌組成,具體請看下圖紅色標注部位。一般鍛煉腰部肌肉主要有以下5個練習動作,它們分別是杠鈴硬拉、啞鈴硬拉、坐姿杠鈴挺身、俯卧挺身起、Simth架硬拉。下面一起來看看動作圖解:
最後再給鍛煉腰部肌肉的朋友們一點小小的提醒,由於腰部肌肉的特殊性,建議在一周的時間內鍛煉腰部肌肉的次數不要超過1.5次。
『貳』 腰肌鍛煉方法圖解
如何進行腰背肌訓練,飛燕式鍛煉方法圖解
訓練方法如下: 1、俯卧於床,用力挺胸抬頭,雙手向前伸直,膝關節伸直。
2、兩腿向後用力,使頭、胸、四肢盡量抬離床面,似燕子飛狀,故名飛燕式。 3、每次持續3~5秒,然後肌肉放鬆休息3~5秒,此為一個周期。
(2)腰背肌康復鍛煉方法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飛燕式鍛煉的作用原理:增強腰背肌(尤其是豎脊肌)和腹肌的力量,維持脊柱的穩定,預防腰部損傷的發生。如鍛煉後感到腰部疼痛不適、發僵等,應適當地減量或停止鍛煉,以免加重症狀。
2、飛燕式鍛煉的次數和強度要因人而異,一般一次做20~40次,持續5分鍾左右。鍛煉宜循序漸進,每天逐漸增加鍛煉量。
『叄』 腰椎術後康復鍛煉的一些康復運動
對於腰椎病患者來說,術後能否恢復完全,術後功能恢復鍛煉尤為重要!正確的鍛煉方法可有效防止神經根粘連,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鍛煉方法:
1、「五點支撐」法:患者採用仰卧體位,利用五點(頭、雙肘、雙足跟)為支點,盡量將臀部抬起離開床面,腰背部盡量懸空,以達到鍛煉腰背肌的目的(見圖),該方法簡單易學,
可用於術後早期,通常術後3-5天可開始鍛煉。
2、「三點支撐」法:仰卧位,上肢放於胸前,採用三點(頭、雙足跟)為支點,腰背部盡量後伸,使背懸空。該方法是在五點支撐法的基礎上,進一步鍛煉腰背部肌肉。一般要求比較高術後一月有特殊要求才考慮應用。
3、「小燕飛」:俯卧位,腹部支撐,雙上肢,雙下肢及頭部盡量後伸。(見圖),該方法對腰背肌肉力量要求較高,可在上述鍛煉的基礎上進行的強化鍛煉,通常在術後5-7天可開始用該方法。
腰椎術後的功能訓練計劃,要因人而宜,根據年齡,病情,手術方式及病人的身體狀況及耐受性決定康復訓練的強度。切不可盲目追求鍛煉強度。手術方式對鍛煉內容的影響較大:如採用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由於該方法對脊柱結構穩定性破壞小,術後三天即可下地活動,而腰椎融合手術,通常需要5-7天,才能下地活動。
『肆』 鍛煉腰肌最有效的運動
一、飛燕式或飛燕點水
1、俯卧床上,去枕;雙手背後,用力挺胸抬頭,使頭胸離開床面;
2、同時膝關節伸直,兩大腿用力向後也離開床面;
3、持續10~15秒,然後肌肉放鬆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
二、五點支撐法
1、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
2、雙肘部及背部頂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頭部、雙肘部和雙腳這五點支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
三、三點支撐法
在五點支撐法的基礎上將雙上肢抬離床面(如下圖示)
上述動作持續10~15秒,然後腰部肌肉放鬆,放下臀部休息3~5秒為一個周期。
注意事項:
1、對於腰肌力量較弱或者肥胖的人士來說,「小燕飛」可能比較費力,可以採用「五點支撐」的方法鍛煉。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鍛煉。
2、腰背肌鍛煉的次數和強度要因人而異,每天可練十餘次至百餘次,分3~5組完成。應當循序漸進,每天可逐漸增加鍛煉量。
3、鍛煉時也不要突然用力過猛,以防因鍛煉腰肌而扭了腰。
4、如鍛煉後次日感到腰部酸痛、不適、發僵等,應適當地減少鍛煉的強度和頻度,或停止鍛煉,以免加重症狀;。
5、如果已經有腰部酸痛、發僵、不適等症狀時,應當停止鍛煉或在醫生指導下行腰背肌鍛煉;在腰腿痛急性發作時應當及時休息,停止練習,否則,可能使原有症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