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口乾舌燥怎麼辦
口乾舌燥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首先,如果是因為飲水不足或攝入過多鹹食和乾燥食物,或者劇烈運動後大量出汗,可以通過調整生活習慣得到緩解。建議多喝水,避免飲用含糖飲料,選擇清淡飲食,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
另一種情況是肝火旺盛導致的口乾舌燥,常常伴隨情緒煩躁、口苦、頭暈等症狀。若懷疑自己屬於這種情況,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蓮子芯水是一種簡便有效的防治方法,將蓮子芯用開水沖泡,濃度不要過於濃淡,每日飲用二三次,可以幫助預防口乾舌燥、虛火上升等問題。蓮子芯水還有助於緩解嗓子疼癢、聲音嘶啞以及頭腦昏沉的症狀,並且對於咳嗽也有一定的療效。
另外,拘杞子可以用於治療夜間口乾症狀。晚上食用拘杞子30克,盡量嚼爛,堅持食用。但需注意,對於長期口乾的老年人,應當進一步檢查,排除癌症等嚴重疾病的可能性。拘杞子還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或因年齡增長導致唾液分泌減少的老年人緩解夜間口乾的症狀。具體方法是,將拘杞子洗凈備用,當感到口乾時,取一粒放在舌心上,幾秒鍾後,唾液就會從舌根湧出,緩解口乾症狀。若在睡前含著拘杞子,一整夜都不需要喝水。
此外,蜂蜜加米醋可以緩解咽干舌痛。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取1匙蜂蜜和2匙米醋,沖入一大杯溫開水,連續飲用幾個月,不僅有助於改善口乾舌痛的症狀,還能幫助改善大便異常的情況。
B. 為什麼老是覺得口乾
有些女性反應自己在月經期之前會有喝水喝不夠的感覺,常常會喝水喝到撐,因為不喝水就感覺自己口乾的不行,為什麼老是覺得口乾呢?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陰虛內熱、濕熱內蘊、風熱感冒等都會讓人們感覺到口乾,下面給大家講解下如何用中醫的方法來治療口乾的症狀。
一、下列一些原因可以引起口乾舌燥
1、陰虛內熱
任何原因耗損體內陰津都可以引發內熱。比如久病、劇烈運動、熬夜等都可以致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呈陰虛狀態,產生內熱。陰虛內熱的患者除口乾舌燥外,還可伴有盜汗,午後潮熱,兩顴發紅,舌色干紅,脈搏細數等症。
2、外感風熱
因為風熱入體,損傷津液,也會出現口乾舌燥的表現。風熱感冒的患者,常有喝大量的水還是感覺焦渴的感覺,同時可能出現發熱、怕風的症狀。
3、濕熱內蘊
長期接觸或居住潮濕的地方、情緒失調、常食肥甘厚膩等都可以導致濕熱發生,表現為口乾舌燥、全身困重、舌苔黃而膩、脈滑數,一些人有肝區脹痛不適和下體濕疹等症狀。
胃火熾盛
如果不注意飲食,長期吃肥厚甘醇和香燥的食物,就會損傷脾胃,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谷耗液或胃火上炎。因為胃火盛,特別渴望喝大量的冷飲,口乾同時伴有煩躁易怒,大便乾燥,小便黃赤,面色發紅,舌紅,脈實有力。
二、中醫治療口乾舌燥的方法
1、蓮子芯水可防治口乾舌燥
將蓮子芯用開水沏,不要過濃也不要過淡,日飲二三次可預防口乾舌燥、虛火上升、嗓子疼癢、聲音嘶啞、腦覺昏沉等。同時還可治療咳嗽。
2、吃拘杞子治夜間口於症
每晚吃拘杞子30克,嚼得越爛越好,要堅持不斷。但應指出,對長期口乾的老年人,應進一步檢查,例如有人患癌症,也有口於的現象,請萬萬莫大意。
另外,對糖尿病或老年人因津液分泌減退而感到口乾者,尤其在夜間,可將拘杞子洗凈備用,需要時取一粒含在舌心上,幾秒鍾後,就會從舌根生出津液,解除了口中乾渴,入睡前含人,一夜不用喝水。
3、蜂蜜加米醋治咽干舌痛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匙蜂蜜、2匙米醋,沖一大杯開水,連續喝幾個月就會好轉,同時對大便異常也可得以恢復正常。
口乾舌燥患者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蘿卜、蓮藕、荸薺、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