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個月男寶寶不肯坐 每次讓他坐腳都是直直的 到現在也不會坐 也不會爬 讓他趴著就翻身就是不肯爬
沒有關系的!我崽崽小的時候也是不會爬 !會走路了才會開始爬
B. 寶寶的大運動都包括哪些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對於家長來說,都很關注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大運動”就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大運動就是寶寶在發育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所學會的一些肢體運動,只有這些大運動符合寶寶月齡內標准范圍,才能說明寶寶發育是正常的。
關於寶寶的大運動,民間有句這樣的順口溜:“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說的就是寶寶什麼時候學會翻身、坐、翻滾、爬行、走等大動作普遍的發展狀況。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2歲前的寶寶,不同月齡的大運動發育情況,家長們也可以對比看下自己家寶寶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

3. 正確看待寶寶的“個體化”發育,不盲從,不焦慮。
生活中,媽媽們湊一起時都喜歡說說自己家寶寶學會了哪些本領,有的媽媽看到自己寶寶還沒學會坐或者走路比較晚,就特別著急,總覺得寶寶這些動作落後,就是“發育不良”的表現。
於是就會盲目的給寶寶吃各種營養品,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每個寶寶是不一樣的,發育也存在“個體化差異”,那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並不一定單純的是因為營養不良就造成大動作落後。
總結:
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適當的幫助寶寶進行一定的鍛煉,是應該的,單只要把握好節奏,不用操之過急,畢竟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不一樣,具體的養育方法也要因人而異。
並沒有研究證明,寶寶越早做到這些大動作,以後的運動能力就越好,而寶寶大動作落後就說明寶寶發育異常。只要寶寶身體健康,身高體重都在標准范圍,有時候動作發育的慢一些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寶寶發育真的滯後很多,確實可能存在發育異常,也不要帶,要及早去看醫生進行糾正。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京媽點贊並且分享給身邊人哦。
C. 帶著孩子晨跑第20天,跑出自信,收獲快樂
6:25起床的鬧鍾響起,我一咕嚕爬起來,穿好跑步服,紮好馬尾,提前做好了准備。
開始看下書,等待孩子們起來,燒好熱水,提前泡好一杯瘦身咖啡。
6:45小崽一聲媽媽,跑步啦!他立馬穿好衣服,洗把臉,待我叫好姐姐。
然後我們三人到了樓下,開始跑步。
看著開始還賴床的他們,看著他們跑步的背影,突然內心有一股暖流,陪著他們的每一天真好!
健康是要付出努力的。未來孩子們的體育也很重要,呼吸新鮮空氣,擁有強健體魄。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一下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說出來的話會讓你半天驚訝。
每天30分鍾高強度運動是強健骨骼所需,特別是孩子們。
跑步是日常方便的一種體育鍛煉方法,是有氧呼吸的有效運動方式。讓我們一起堅持。
以下是我近段時間跑步的小心得:
1.每天至少要跑一次,開始跑的前段時間不要給孩子們壓力
2.每周用一些低強度的訓練來代替1天或2天的跑步。如跳繩,打羽毛球進行有氧、出汗的訓練。
3.把某些步行活動融入到你的訓練之中
4.讓孩子們放鬆心情,循序漸進融入平常日子裡。
5.讓他們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願意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