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數控銑床的對刀方法
對刀分自動對刀和手動對刀,不管是哪種對刀,都應該在對刀前仔細檢查數據,避免撞刀,對刀後仔細輸入正確數據,並歸原點(即中心)。
對刀點是你針對工件找座標或中心點時的左右、前後和工作面時確定的點,如果是自動對刀則要把對刀點的毛刺去掉,並做除銹處理,避免對刀產生誤差,如果不用加工反面則無太大影響。
對刀時最好把工件壓好在工作台的中部位置,避免對刀過程中出現走不到邊的現象。
手動對刀時最好用百分表測,不要用對刀滑塊測,滑塊有動作時人的操作會出現0.1mm左右的誤差。
『貳』 數控銑床的對刀方法
對刀操作包括自動對刀和手動對刀兩種方式。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需要在對刀前進行仔細的數據檢查,以防止撞刀事故的發生。對刀完成後,務必正確輸入數據,並將機床歸位至原點,確保工件的加工精度。對刀點是指在確定工件坐標或中心點時所選取的具體位置,對於自動對刀,需要清除對刀點上的毛刺,並進行除銹處理,以防影響對刀精度。如果不需要加工反面,這樣的處理步驟可以省略。
在進行對刀操作時,建議將工件放置於工作台的中心位置,以避免在對刀過程中出現因位置不當而無法順利到達邊緣的情況。手動對刀時,應優先使用百分表進行測量,而不是依賴對刀滑塊,因為滑塊在移動時可能會導致0.1毫米左右的操作誤差。使用百分表可以提高對刀的准確性,確保加工過程中的精度。
在對刀過程中,工件的固定也非常重要。確保工件被牢固地壓緊在工作台上,可以防止在對刀過程中發生移動或偏移,從而影響對刀結果。同時,固定工件也有助於提高加工時的穩定性和精度。
總之,無論是自動對刀還是手動對刀,都需要細致的操作和檢查,以確保加工過程的順利進行。通過仔細選擇對刀點、清除毛刺、固定工件和使用准確的測量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對刀的精度和加工的質量。
『叄』 關於服裝QC
服 裝 QC培 訓 手 冊
——艾萊依服裝生產管理部
目錄
一、目的
二、范圍
三、職責
四、面料、裁片的稽查控制
五、樣品檢驗控制
六、QC巡線指引
七、規格的度量
八、部位分區
九、檢驗作業指導
十、問題展示
概 念
QC--------QuClity CssurCnce(保證)、QuClity Cudit(稽核)、QuClity Cssessment(評價)
QCCS =QuClity CssurCnce CcceptCnce StCndCrds 質量保證驗收標准
QCDS =QuClity CssurCnce DCtC System 質量保證數據系統
QCL =QuClity CssurCnce LCborCtory質量保證實驗室
QCP =QuClity CssurCnce PlCnning [ProgrCm]質量保證計劃
一.目的:
規范對原材料、在製品、成品的監控與測量手段
提高檢驗過程與活動中的監控能力
保障各環節產品質量的符合性
降低不良品率與損失率
二.范圍: 適用於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的樣板、原材料(面里料、輔料)、半成品(裁片、印綉花、在製品)、成品(已完成縫制生產的洗水、整燙、包裝服裝)、外包、出貨、存貨、以及交付使用後退貨的所有產品檢驗控制。
三.職責: 品質檢驗的稽核、跟蹤(包括樣板、原材料、製程、成品、外包、出貨、存貨、退貨等的稽核、跟蹤)
品質保證——裁片/綉印花確認、首件確認、製程工序品質確認、出貨/退貨檢驗;異常事故原因追查與協助排除;客戶抱怨、投訴的原因調查與糾正預防措施的跟蹤驗證。
四.服裝面料/裁片品控指引
一、面料/裁片
1、色差控制原則: 一件服裝上同色主料間:4-5級或以上
主料與順色里料、拼料間:4級及以上
主料與輔料之間:3-4級及以上
2、布紋/底面/方向:
C、布紋異常,
一是緯斜,
針織暫行考核扭度(洗後《3%), 梭織《 3%,上前身底邊不允許倒翹,褲子《 1.5%;
彩條(印花、色織) 《 3%
二是弓形緯斜(正弓形,倒弓形,側弓形),不允許.
B、底面
鋪/拉布之前,必須確認清楚服裝款式所要求的正反面。
C、方向性
結構性(毛向)—同件衣服一個方向(特殊要求外)
印花/橫間—整批貨統一方向。
3、松布、鋪/拉布
松布—規范、單匹、整齊、無堆積 、
鋪/拉布—水平、均勻、適中(長/厚度)
4、驗片原則: 按面料標准,參考成衣要求標准
不影響外觀
不降低穿著性能
不影響銷售
作業流程及規范: 1、准備——工藝單、實樣、樣衣在手、潔凈區域
2、檢查順序——對款(各色各片數) 對色 對格對條檢驗 查布疵 查件數
5、驗綉印花: 一是按封版顏色規格版型驗收。
二在有異常時參照允許標准。
印花氣泡 在0.5立方毫米以里
陰花滲花 寬1厘米以里,陰花滲花不超過0.5毫米
寬超過1.1厘米.陰花滲花不超過1毫米
套版不正 人的面部不允許,其他的,在0.5毫米以里.
沙眼、露底 一米/8秒目測不見者
三是要用手去感覺及簡單測試:
輕拉——綉花周邊的隱性針洞
外露或起圈的綉花線是否散脫
貼布綉隱性爆口
印花是否斷裂
觸摸——手感是否太粘手(易粘塵)
折疊——印花漿料是否易折斷
輕擦——磨擦牢度是否OK
輕搓——是否易脫落。。。。。。
五. 首件樣品、送檢樣品檢驗
目的:規范對初樣、確認樣、首件樣、船頭板、送檢樣等樣品的校對檢驗操作,以確保大貨生產的正確性、合理性、送檢的符合性,有效的滿足相關要求
范圍:適用於初樣、確認樣、首件樣、船頭板、送檢樣的檢驗操作,QC確認首件樣後召開產前會議。
首件樣品、送檢樣品檢驗
作業前准備:
封樣在手
物料卡在手
讀懂工藝單
明確工藝要求
明確送檢要求
受檢樣品100%
核對校驗樣板與工藝製作要求、物料使用的符合性
檢驗的順序:
核對物料用料;
核對樣衣、製作工藝;
測量尺寸並記錄;
工序檢驗(上裝下裝各要求);
整體外觀檢驗與試穿;
最後全件探針。
六.巡 線 QC 指 引
目的:
規范流水線品質稽核、品質保證的操作及流程。確保最終成品的「品質」符合性
范圍:
適用於車縫開貨輔導稽核、車縫線工序稽查、連線成品燙前燙後的檢驗、包裝部成品的抽查檢驗作業
原則:
預防為主,防改結合,由面及點,重點控制
開貨:
是品質保證的重中之重
1、線前配片的面物料核對,避免配錯物料。
2、首三件全工序跟蹤。
3、每色每碼首扎或前十件燙前燙後全檢。
巡核:
品質源於製作,事故滅於萌芽。
1、正常生產後即進入日常線上稽查。
2、先面後點,著重稽查,關鍵控制。不必每天進行及生成報告。
3、包裝前成品稽核,確保入庫產品品質符合性及降低最後返工成本。每天進行並生成報告,稽查比例按CQL2.5抽查標准。
終檢:
1、線上每天未稽查成品的,終檢程序:決定抽箱數及件數—抽箱—核對箱內外內容—抽取件數—核對物料—規格—外觀及車縫—計算—核對標准—結論—報告。
2、(要求的)線上每天已稽查成品的,當天須核對當天物料以及相關裝箱資料(形成終檢報告時)。 七.服裝規格的度量
一、工具: 固定的尺子或硬尺,輔用軟尺 (如領圍、前後襠等須要彎量部位) 定期檢測校對
二、優化原則: 盡量少地翻轉樣板,省時、快速、高效
三、上衣測量圖示 1 上衣測量圖示2
上衣測量圖示4
上衣測量圖示5 上衣測量圖示6
上衣測量圖示7 上衣測量圖示8
四.下裝測量圖示1
八.服裝部位等級分區
我們將服裝按C、B、C三個重要等級分區:
C區:最主要的部位,最能引起購買者注意並左右其是否購 買這件服裝,所允許的疵點范圍也是最小最嚴格。
B區:次重要部位,通常也會引起購買者注意的地方,所允許的疵點范圍較C區稍寬一點點。
C區:次要部位,通常對穿著影響較小的部位,使用者也一般會忽視的地方,在三個區中所允許疵點較寬松一點。
九.服裝檢驗作業指導
一、總體指引
1、部件的數量: 是否漏缺
2、結構: 正確 對稱
3、面料: 正反面、毛向、方向性印花、 色差
5、 綉印花/輔料:
印花顏色、規格、位置、 輔料顏色、規格、完整性
6、外觀觀感:
油/污跡; 線頭、飛毛
12 裝領 實樣/目測 1,裝領是否容縮、拉緊、變形
2,間線是否露暗線、止口太細、駁線的重疊位是否正確
3,三點位是否對稱
4,領嘴是否戴帽、左右是否圓順對稱
13 上袖 目測 1,上袖是否圓順、有容位、左右袖是否對稱
2,袖山頭是否對准刀眼
3,夾圈間線是否圓順、扭曲、起皺、縫制線的松緊度
4,裝介英是否戴帽、前後摺位的倒向是否正確
5,檢查袖叉的長短、鈕門的大小、釘鈕方法和鈕門線
14 埋夾 目 測 1,檢查埋夾方向是否正確(如:前包後、後包前、和並)
2,夾底骨位對齊度、夾圈骨位的倒向
3,檢查間線大小、扭曲起皺、縫制線的松緊度
4,洗水嘜位置、車法
15 內里 目測 1,口袋的位置、大小
2,骨位是否有爆口、止口大小、夾底/袖底是否有定位
3,下腳處的風琴位是否合適(1CM的松動)
16 下腳 目測 1,檢查腳邊大小、圓順度、扭曲、起皺、縫線的松緊度
2,左右腳邊圓順的對稱度
3,左右門襟、側骨是否有長短
E,查驗部位:後整
17 燙工 目測 1,檢查整件衣服不可留有皺痕、不可起鏡
2,檢查油污、色差、陰陽色
18 包裝 目測 1,物料是否正確
2,包裝方法是否正確(如:扁裝、企裝、掛裝)
3,領太位是否正確、主嘜是否對中
4,左右領尖有無高低、領圍周邊是否起泡
5,門筒是否歸中、左右前片大細是否一致
6,領子與門筒對格、對條是否符合要求
7,整體外觀有無污跡、線毛及灰塵
二、具體部位指引(一)梭織上裝:
C,查驗部位:帽/領子
順序 檢查工序 檢查工具 檢查內容
1 帽 目測 1,帽形是否正確
2,帽沿間線是否彎曲、扭曲起皺、縫線的松緊度
2 上級領 實樣/目測 1,檢查領形(與實樣比較),大小、形狀
2,車縫針步
3,檢查間線是否彎曲、扭曲起皺、縫制線的松緊度
4,領邊止口是否反光
5,領內止口修剪是否符合要求
3 下級領 實樣目測 1,領形(與實樣比較),大小、領嘴的圓順度
2,車縫針步
3,檢查間線是否彎曲、扭曲起皺、縫制線的松緊度
4 領形外觀 目測 1,領駁線是否合格(針跡重合度,線頭尾處理的清潔度)
2,釘鈕和鈕門的准確度(位置與鈕線的松緊,釘鈕方法)
3,上、下級領左右形狀是否對稱
4,上領後領嘴是否突出
B,查驗部位:前片
5 前筒 目測/軟尺 1,檢查間線是否彎曲、扭曲起皺、縫制線的松緊度
2,前筒的格子是否要求對中花
3,前筒的寬度是否符合要求
4,檢查前筒鈕門數量、鈕距、鈕門大小、釘鈕方法和鈕門線
6 前片 目測 1,袋的形狀、位置及縫線的松緊
2,左右袋的對稱,格子或條子袋是否對格或條
3,袋內止口是否修剪或打邊
4,檢查印花、綉花的位置、形狀,印花牢度,綉花密度及是否松線尾
5,檢查胸省是否對稱、倒向是否正確、省尖回針及牢度
6,省尖線尾長度是否符合要求(2CM)
7,檢查前中拉鏈是否起波浪、底部是否突出、兩端是否打棗
C,查驗部位:後片
7 後片 目測 1,檢查胸省是否對稱、倒向是否正確、省尖回針及牢度
2,省尖線尾長度是否符合要求(2CM)
8 擔干 目測 1,檢查主嘜、尺碼嘜的位置及車縫方法是否正確
2,摺的位置及倒向是否正確(如:工字摺、兩邊摺)
3,擔乾的寬度和間線的方法是否正確
4,擔乾的底面(雙層)是否平服
D,查驗部位:袖片
9 袖片 目測 1,袖叉的尺寸及對格和對條是否符合要求
2,開袖叉三角不可毛口,間線不可露毛止口
3,左右袖叉的長短是否對稱
4,鈕門、鈕扣的位置、大小是否吻合、鈕門線松緊度
5,袖口褶的位置、褶闊、褶量是否符合要求
6,兩邊的袖口褶是否對稱
10 介英/羅紋袖口 實樣/目測 1,朴的型號、位置是否正確
2,燙反介英內層止口是否修剪及間線是否符合要求
3,兩邊圓角/尖角是否對稱
4,鈕門距邊和鈕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5,介英/羅紋紋路、尺寸或對條、對格要求
6,介英/羅紋袖口是否有長短、左右是否對稱
7,鈕的型號及顏色是否正確
E,查驗部位:裝配
11 納膊 目測 1,納膊面里是否平服
2,檢查肩骨線是否變形、彎曲、拉松、起浪
12 裝領 實樣/目測 1,裝領是否容縮、拉緊、變形
2,間線是否露暗線、止口太細、駁線的重疊位是否正確
3,三點位是否對稱
4,領嘴是否戴帽、左右是否圓順對稱
13 上袖 目測 1,上袖是否圓順、有容位、左右袖是否對稱
2,袖山頭是否對准刀眼
3,夾圈間線是否圓順、扭曲、起皺、縫制線的松緊度
4,裝介英是否戴帽、前後摺位的倒向是否正確
5,檢查袖叉的長短、鈕門的大小、釘鈕方法和鈕門線
14 埋夾 目測 1,檢查埋夾方向是否正確(如:前包後、後包前、和並)
2,夾底骨位對齊度、夾圈骨位的倒向
3,檢查間線大小、扭曲起皺、縫制線的松緊度
4,洗水嘜位置、車法
15 內里 目測 1,口袋的位置、大小
2,骨位是否有爆口、止口大小、夾底/袖底是否有定位
3,下腳處的風琴位是否合適(1CM的松動)
16 下腳 目測 1,檢查腳邊大小、圓順度、扭曲、起皺、縫線的松緊度
2,左右腳邊圓順的對稱度
3,左右門襟、側骨是否有長短
E,查驗部位:後整
17 燙工 目測 1,檢查整件衣服不可留有皺痕、不可起鏡
2,檢查油污、色差、陰陽色
18 包裝 目測 1,物料是否正確
2,包裝方法是否正確(如:扁裝、企裝、掛裝)
3,領太位是否正確、主嘜是否對中
4,左右領尖有無高低、領圍周邊是否起泡
5,門筒是否歸中、左右前片大細是否一致
6,領子與門筒對格、對條是否符合要求
7,整體外觀有無污跡、線毛及灰塵
(二)梭織下裝:
順序 檢查工序 檢查工具 檢查內容
1 腰頭 實樣/軟尺 1,腰頭的尺寸、布紋是否正確
2,上腰頭是否有容位、腰頭左右是否平服,內貼有無反光
3,腰頭間線是否正確、有無露暗線或落坑
4,鳳眼/鈕門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5,鈕扣/搭鉤/四合扣的型號及釘法是否符合要求,扣的受力度
6,耳仔的尺寸、位置、數量,做工(是否對稱或其它情況)是否正確
7,打棗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確
8,朴的型號和牢度
9,嘜頭情況是否符合要求
2 前片 實樣/目測 1,前摺長短是否一致,間線是否順直,左右摺位是否對稱
2,拉鏈牌間線是否圓順,間線的寬度及珠路松緊度是否符合要求
3,鈕子牌是否可以蓋住拉鏈牌,拉鏈牌底打棗或暗位是否合適
4,前兩側袋的長短是否符合要求
5,袋唇內貼有無反光
6,側袋車線的均勻度、線的松緊
3 後片 實樣/軟尺 1,腰頭的省位是否順直、省長、省量、倒向和線尾保留長度是否復合要求
2,後袋的類型、位置和尺寸是否正確
3,後袋的間線寬度有無大小,是否笑口
4,後袋兩側是否爆口,打棗是否符合要求
5,鳳眼/鈕門與袋中位置是否垂直,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6,里層袋位是否有粘朴,位置、大小是否合適
7,袋的深度與袋布的車法是否正確
8,鈕扣型號、顏色、釘法是否正確,扣鈕後是否平服
9,如有飛機頭,左右是否對稱,間線有無起扭
10,後浪的做工是否正確及間線良好與否
4 打邊 目測 1,打邊的方法是否正確(三線/五線)
2,打邊切邊是否順直,有無卷邊現象
3,打邊線松緊適宜,不能過松或過緊
4,洗水嘜位置及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5 埋夾 目測 1,止口是否順直,有無對刀眼,有無起吊、扭腿現象
2,十字浪底是否對齊,止口的倒向是否正確
3,左右內長和外長有無長短
4,針步與線路的松緊是否符合要求
5,留意浪底是否有打棗及位置
6 腳口 目測 1,注意腳邊的車法及尺寸問題
2,左右腳口有無大小、骨位是否對牢
3,腳口有無散口現象
4,間線是否順直、有無起扭
5,線路有無起珠
7 燙工 目測 1,前後燙印線是否順直,有無起扭
2,摺位是否順直,左右是否對稱
3,拉鏈及骨位有無起鏡
4,褲身是否有摺痕
8 包裝 目測 1,注意包裝方法及物料是否正確
2,掛牌位置是否正確
3,外觀是否有浮線和線毛等
(三)針織上裝:
順序 檢查工序 檢查工具 檢查內容
1 領 實樣/目測 1,領尖左右是否平服、上級領形是否適中
2,內外領是否平服
3,間領線是否大小是否一致、起皺、落坑
4,上領是否有容位、起皺
5,下級間領是否扭曲、落坑
6,查圓領間線是否斷裂、圓順、起皺,捆條領是否落坑、駁口牢固
7,領內織帶是否有斷線及長度、位置是否正確
2 前門襟 實樣/目測 1,前門筒是否扭曲、彎曲
2,前門筒是否露貼
3,筒底是否打折
4,上下筒是否有長短
5,間筒線是否順直,有無駁線(原則上面筒不可駁線)
6,面筒橫紋是否起弧線,底面筒橫紋相對是否正確
7,門筒是否有對條對格
3 鈕、鈕門 實樣/目測 1,鈕與鈕門位置是否正確
2,釘鈕是否牢固
3,鈕門線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4,鈕門線是否符合要求
5,鈕門線的處理是否符合要求
4 前幅 目測 1,綉花/印花位置是否正確
2,綉花/印花圖案、外觀是否符合要求
3,綉花是否斷線、漏針,印花是否斷裂
4,左右拼接是否對稱或對齊
5,嘜頭位置、車法等
5 袋 實樣/目測 1,袋位是否正確、袋口是否有高低
2,袋口要返針
3,貼袋是否平服
4,留意定位印
6 肩 目測 1,肩膊左右是否平服
2,肩棉、肩棉條、肩線兩邊是否對稱、順直
3,線路松緊是否適合
7 袖 目測 1,上袖是否圓順、起扭
2,左右袖是否有長短
3,長袖梭織袖口:
C,左右袖口是否對稱
B,左右袖褶位是否對稱、倒向一致
C,車線是否走漏落坑
D,梭織袖口捆條定位是否返針
4,短袖袖口:
C,冚車線是否平直,止口是否外露
B,袖口是否大小寬窄
C,袖口是否封嘴
8 埋夾 目測 1,打邊時是否跟足規定止口,衫片是否變形
2,打邊線是否太散脫(未能包縫止口),漏針
3,打邊線松緊度是否適宜,衫身是否扭曲
4,車針是否引起刺斷沙線
5,洗水嘜位置、車法
9 腳口 目測 1,冚腳是否彎曲、起扭
2,腳闊是否拉開過多、起波浪
3,冚腳邊是否露止口或落坑
4,冚腳邊接駁是否需要封嘴
10 燙工 目測 1,衫形欠佳、領歪、骨歪、變形
2,燙工不足,導致不平服
3,燙工過度:留痕、起鏡,布料組織壓死
4,某些部位不小心處理:如鈕掉色、絲線燙容
11 包裝 目測 1,注意包裝方法及物料是否正確
2,掛牌位置及方法是否正確
3,外觀是否有污跡、浮線和線毛
(四)針織下裝:
順序 檢查工序 檢查工具 檢查內容
1 腰頭 實樣/軟尺 1,雙針拉腰頭是否順直,寬窄大小是否一致
2,腰頭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上腰頭是否圓順,衫身是否打褶
4,前中、後中、左右側骨腰頭位是否分中
5,前後中,兩側骨骨位倒向是否正確
6,原身布包丈根腰頭是否車死丈根
2 綉花/印花 實樣/目測 1,綉花/印花位置是否正確
2,綉花/印花圖案、外觀是否符合要求
3,綉花是否斷線、漏針,印花是否斷裂
3 袋 實樣/軟尺 1,兩側袋左右高低是否對稱
2,兩側袋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側袋袋唇是否有寬窄
4,袋口是否彎曲笑口
5,袋內貼是否反光
4 打邊/埋夾 目測 1,兩側骨是否彎曲、起扭、左右不對稱
2,前後浪做工是否正確,間線效果是否良好
3,打邊線是否露面、過緊、漏針
4,打邊線是否散脫或卷邊
5,車針是否引致刺斷紗線
6,線色是否符合規定
5 腳口 目測 1,冚、挑腳欠平均、彎曲、起皺
2,腳闊拉開是否過多、起浪
3,平冚腳口是否露止口或落坑
4,平冚腳口是否斷線、跳線、嚴禁駁線
5,腳口冚車線是否要求封嘴
6 燙工 目測 1,褲形是否欠佳、骨歪、變形
2,燙工不足或過度導致留痕、不平服、起鏡、布料組織壓死
7 包裝 目測 1,注意包裝方法及物料是否正確
2,掛牌位置及方法是否正確
3,外觀是否有污跡、浮線和線毛
三、疵點的判定
(一)面料:
C,布料 C區 B區 C區
1,布料裂痕、破洞 主要 主要 主要
2,可引起破洞的脆弱瑕疵 主要 主要 主要
3,不正確的布料重量(+/-5%) 主要 主要 主要
4,嚴重裁片色差(超過3-4級) 主要 主要 次要
5,輕微裁片色差(在3-4級內) 主要 主要 次要
6,粗紗 主要 主要 次要
7,抽紗 主要 主要 次要
8,雜紗 主要 主要 次要
9,布料起弓或紋路偏斜 主要 主要 次要
10,折 痕 主要 主要 主要
11,不正確的布料組織結構 主要 主要 主要
12,不正確的布料成份 主要 主要 主要
13,不正確的布料顏色 主要 主要 主要
14,布料脫色
主要 主要 主要
15,外來物體(訂書釘、珠針、車縫針等)沒從布料上清除 嚴重
16,充絨量不合格(超過+/-5%) 嚴重
17,含絨量不合格 嚴重
18,鉤絲 嚴重
19,任何一項物性不達標 嚴重
(二)車縫: C區 B區 C區
1,車縫尾部沒有回針 主要 主要 主要
2,任何回針或駁線不良 主要 主要 次要
3,車線寬窄不一致 主要 主要 次要
4,衣服內外任何漏封口或骨位散口 主要 主要 主要
5,任何扭曲、縮皺、打折松緊度不對或骨位起波浪 主要 主要 次要
6,針孔 主要 主要 次要
7,任何裝飾線不符合要求、不牢固,影響外觀 主要 主要 次要
8,高低
-袋位超過0.3CM 主要 主要 主要
-擔干超過0.2CM 主要 主要 主要
-前中下腳左右高低超過0.2CM 主要 主要 主要
-領頂超過0.2CM 主要 主要 主要
9,衫身、袖扭曲 主要 主要 主要
10,褲子扭腿
梭織>1CM 主要 主要 主要
針織>3CM 主要 主要 主要
11,外露鑽孔或刀眼 主要 主要 主要
12,嘜頭漏訂、不牢固、訂錯位置、應用不正確、錯誤的嘜頭 主要 主要 主要
13,鈕扣、扣眼四和扣、撞釘、拉鏈、雞眼漏或壞,不牢固、錯位、用錯 主要 主要 主要
14,縫線脫色 主要 主要 主要
15,任何過緊的縫線,當施加正常的壓力時會引起破爛 主要 主要 主要
16,鎖鏈線斷線 主要 主要 主要
17,鎖鏈線跳線或浮線 主要 主要 次要
18,鎖邊線斷線 主要 主要 主要
19,鎖邊線跳線或浮線 主要 主要 次要
20,平車、雙針或裝飾性車線斷線 主要 主要 主要
21,平車、雙針或裝飾性車線跳線或浮線 主要 主要 主要
22,暗縫線跳線達兩針,而止口沒壓明線 主要 主要 主要
23,暗線外露超過2針 主要 主要 主要
24,漏打棗 主要 主要 主要
25,打棗位置不準 主要 主要 主要
26,落坑 主要 主要 主要
27,線頭 次要 次要 主要
28,針步比要求多或少2針及以上 主要 主要 主要
29,不對條或格 主要 主要 主要
30,袖、領左右不對稱 主要 主要 主要
31,套頭衫不可穿過正常的頭頂 嚴重
32,錯誤的車縫方法 嚴重
三)輔料: C區 B區 C區
1,任何商標
-散開、磨損 主要 主要 主要
-破損 主要 主要 主要
-不符合規格 主要 主要 主要
-顏色不符 主要 主要 主要
2,鈕扣、四合扣、撞釘、拉鏈、雞眼等破損及不宜操作 主要 主要 主要
3,金屬配件破損、塑料配件變型,Logo不清晰 主要 主要 主要
4,任何輔料與上會樣或工藝單不一致 嚴重
(四)印花、綉花: C區 B區 C區
1,任何印花或膠章
-粘/破裂 主要 主要 主要
-錯位、超過公差或起翹 主要 主要 主要
-印花周邊有油跡 主要 主要 次要
-尺寸、形狀、顏色不符合要求 主要 主要 主要
2,任何綉花
-不正確的尺寸,形狀或顏色 主要 主要 主要
-漏或錯位 主要 主要 主要
-太多/太少針數 主要 主要 主要
-在面上有線圈或間隙 主要 主要 主要
-沒有清干凈線頭 主要 次要 次要
-縫線的松緊度不正確 主要 主要 主要
-綉痕影響外觀 主要 主要 主要
(五)整燙: C區 B區 C區
1,燙工不良引起:
-明顯的摺痕 主要 主要 次要
-反光或起波痕 主要 主要 次要
2,膠袋內成衣潮濕 主要 主要 主要
3,由於過多重的化學處理,過水不夠或發霉導致成衣有嚴重的異味 主要 主要 主要
4,洗水成衣顏色不符合色卡要求 主要 主要 次要
5,過多的磨損/小毛球 主要 主要 主要
6,手感不符合要求 主要 主要 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