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傷寒論辨證治療方法

傷寒論辨證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1 15:19:47

① 傷寒論主要講的是實證嗎

不是。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多種外感疾病的專著。東漢末年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傷寒論》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復之外共有葯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癥候歸納出癥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葯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他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辯證論治的規范,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② 怎樣理解傷寒論的六經辨證

六經辨證在傷寒論中運用的是最好。 首先你要明白六經有標本,太陽本氣寒水,陽明本氣是燥金,少陽本氣是相火,太陰本氣是濕土,少陰本氣是君火。 這些就是六經本,六經辨證就是本氣加臨到標位所至標受本氣病。 黃帝內經中有:病反其本得標之病,治反其本的標之方。 這個就是六經辨證的大致意思。 目前運用六經辨證最好的傷寒論註解書《易演傷寒論》

③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學習方法的異同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雖同出一人手筆,二書所論卻有異同,但不同之處是主要的。從內容看,《傷寒論》以論外感傷寒為主,雖然其中也有雜病,但多屬外感誤治引起的內傷病變。「金匱」以論內傷雜病為主,然其中也有外感病,這說明外感與內傷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的,即外感亦造成內傷,內傷亦易招致外感。從辨證方法看,《傷寒論》以六經辨證為主,「金匱」則以臟腑經絡辨證特別是臟腑辨證為主;就疾病的傳變看,由於傷寒是感邪為患,故變化較多;內傷多是自身臟腑功能失調致病,故傳變較少。就治療方法看,傷寒治療是以祛邪為主,祛邪亦即安正;內傷治療則以扶正為主,扶正亦即祛邪。就用葯看,傷寒側重祛邪,故未用黃芪,當歸也少用;內傷以扶正為主,故補葯如歸芪之類多用。外感寒邪每易傷陽而致虛脫生變,故《傷寒論》中附子多生用,取其回陽救逆;內傷多陽虛,故「金匱」中附子多炮用,取其扶陽止痛。盡管如此,兩書亦有相同之處,如病在陽明胃者,多屬實證熱證;病在太陰脾者,多屬虛證寒證。例如「金匱」的《腹滿寒疝宿病篇》及《黃疸病篇》所論述的病機與《傷寒論》的《陽明篇》、《太陰篇》卻有相同之處,其治療方法與方劑,也可通用。另外,「金匱」和《傷寒論》相同的條文有43條,(按原本重復57條),相同的方劑有44首,且兩書之方劑都具有葯味少,配合嚴謹和療效高的特點,也說明二者聯系密切,如將兩者結合研究,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學習《傷寒論》和「金匱」的方法之一。

④ 《傷寒論》在傳染病的辨證與治療上,張仲景提出了什麼

《傷寒論》全書10卷,22篇,除重復外,共397法,113方。在傳染病的辨證與治療上,張仲景首倡以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等六經辨證為綱,對傷寒各病的辨脈審證大法和立方用葯規律作了全面論述。仲景把外感病的各種不同情況用「六經病」來歸納。其中三陽病多屬熱證、實證。如傷寒初起,病邪淺在,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脈浮,叫「太陽病」;邪在半表半里,症見寒熱往來、口苦咽干、脅痛脈弦為主,稱「少陽病」;病邪入里化熱,出現高熱汗出、口渴便秘、譫語脈洪大等症,是「陽明病」。三陰病則多屬寒證、虛證、如太陰病、少陰病和厥陰病,論述因未及時治療或誤治等造成的晚期症象。辨證既明,則根據六經病證表、里、陰、陽、虛、實、寒、熱等不同情況來決定治療原則,給以相應的治療,如表證用汗法,里證用下法,虛證用補,實證用瀉,熱證用清,寒證用溫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辨證論治過程中,仲景未雨綢繆、防病於未然;或防微杜漸、防甚於初始;或治勿過不及,差後重調攝,以顧正防變,在辨證論治的具體過程中深刻體現並發揮了《內經》提出的「治未病」思想。

《傷寒論》比較正確地反映了急性傳染病發展變化的一些規律,比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漢代以前對急性傳染病診治的豐富經驗。由於仲景注重理、法、方、葯的契合,選錄的方劑又多實用有效,故本書有著很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和深遠影響,至今仍為國內外醫學家臨床治療的依據和研究的課題。

⑤ 如何學習傷寒論

(一)選本一般讀《傷寒論》的,往往都是讀注本的多,很少有從《傷寒論》白文本著手。其實這是研究傷寒論的關鍵問題,不應該忽略。因為白文本是仲景《傷寒論》的基本面貌各家注本於《傷寒論》的本來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變了。當然,所謂白文本,亦只是指北宋林億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們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論的白文本寧。北宋刊本,亦為稀世之珍,國內還沒有訪到是否有這個本子的存在。其次是明代趙開美的翻刻宋本,據《經籍訪古志補遺》說:「此本為仲景全書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面端正,頗存宋板體貌,蓋傷寒論莫善於此本」。可惜這個刻本,亦流傳甚少,不易購得。無已,下列幾個本子,還不失為《傷寒論》白文本的善本。第一是民國元年武昌醫館刊本,其次是民國十二年惲鐵樵托商務印書館的影印本,又其次是民國二十年上海中華書局的影印本。這三個本子都是據趙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在古舊書店時或可以買到。1955年重慶人民出版社發行的《新輯宋本傷寒論》,也是據趙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發行,仍不失為較好的白文本,只是刪節去原本的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辨痙濕暍病脈證,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辨可發汗病脈證並治、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辨可下病脈證並治、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並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陰三陽各篇篇首所列諸法條文,可以稱做《傷寒論》的白文節本。
(二)選注注《傷寒論》的,從宋至今,不下四百餘家,要想盡讀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沒有這個必要。但是較好的注本,不僅可以幫助對《傷寒論》的理解,還足以啟發我們的思路。因此,在閱讀了白文之後,選幾家較好的注本來看,這是非常必要的。茲選列數家如下,以供參考。
1.《註解傷寒論》宋·聊攝成無己注
書凡十卷,這是通注《傷寒論》的第一部書。汪琥說:「成無己註解傷寒論,猶三太僕之注《內經》,所難者惟創始耳」。的確,沒有藍本可憑,而要注釋這樣一部經典著作,是不太容易的事。成氏注的唯一特點,基本是以《內經》為主要依據。仲景在自序里曾說:「撰用素問·九卷」。而一般人也說仲景《傷寒論》是在《內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讀了成氏注,更可以說明這一點。如《傷寒論》說:「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成注以《素問》標本病傳論作解雲:「病人舊微溏者,里虛而寒在下也,雖煩,則非蘊熱,故不可與梔子湯」。《內經》曰:「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這條確是治病的標本先後問題,舊微溏里虛證是本病,梔子豉湯證是標病、新病。里虛者,只能先溫其里,這既是《內經》治病求本的精神,亦是仲景最為豐富的經驗。又如《傷寒論》說:「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成注雲:「《針經》曰,奪血者無汗,尺脈遲者,為榮血不足,故不可發汗」。凡此都可以說明仲景運用《內經》理論於臨床,是非常純熟的。盡管在《傷寒論》的文字中,很難看到仲景引用《內經》的成語,一經成氏注釋,則知仲景立法,往往以《內經》為依據。足見仲景所說撰用《素問》、《九卷》,完全是有來歷的。因此可以說,如果善讀成氏注,實足以啟發我們更好的運用《內經》理論於臨床。成氏於晚年還著有《傷寒明理論》四卷,反復分析發熱、惡寒等五十個症狀的性質,亦大足以啟迪我們臨床辨證的思考方法,值得一讀。
2.《尚論篇》清·西昌喻嘉言著
書凡四卷,本名「尚論張仲景傷寒論重編三百九十七法」。喻氏書是以明代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為依據而著的,其立論要點有三:首先駁正王叔和敘例,認為多屬不經之語;其次是從仲景三百九十七法中循其大綱細目,分別厘訂;再次是指出《傷寒論》以冬月傷寒為大綱。六經中又以太陽一經為大綱,太陽經中又以風傷衛、寒傷榮、風寒兩傷榮衛為大綱。因而他把《傷寒論》原文重新作了如下的調整:凡風傷衛證列於太陽上篇,寒傷榮證列於太陽中篇,風寒兩傷榮衛證列於太陽下篇。太陽陽明證列於陽明上篇,正陽明證列於陽明中篇,少陽陽明證列於陽明下篇。合病、並病、壞病,悉附入陽篇。據腹之或滿或痛而當下當溫者列於太陰篇。凡本經宜溫之證列於少陰前篇,凡少陰經傳經熱邪正治之法列於少陰後篇。凡肝腎厥熱進退諸法列於厥陰篇,並以過經不解、差後勞復、陰陽易諸病悉附入之。總之,喻氏是持錯簡方法治《傷寒論》的中心人物,前繼方有執,後啟張璐、黃元御、吳儀洛、周禹載、程郊倩、章虛谷諸家。把《尚論篇》閱讀了,諸家之說,便可一以貫之。
3.《傷寒論集注》清·錢塘張志聰著
書凡六卷,是他晚年的定本,未曾完稿,便即死去,後來是由高士宗給他完成的。張志聰認為王叔和敘例自稱熱病,證候既非,條例又非,大綱與本論且相矛盾,便削去了叔和敘例。他又以成無己闡發風傷衛、寒傷榮之說,而以脈緩、脈緊、惡風、惡寒、有汗、無汗等,分列桂枝、麻黃兩大證,與風寒兩感、榮衛俱傷的大青龍證鼎足而三諸說,為始差毫釐,終失千里,反足以蒙蔽仲景之學,不足為訓。他尤其認為六經編次,自有條理貫通,不容妄為詮次。這一點是和喻嘉言一派持錯簡論的完全相反,他把六經諸篇三百九十八條,按照原本次序分做一百章,自為起迄,各具精義,決不能把《傷寒論》當做斷簡殘篇,遽然予以條例節割,應該是拈其總綱,明其大旨,從匯節分章,使其理明義盡而後已。至其治《傷寒論》主要思想,期在闡明人體「經氣」的變化。他認為,三陰三陽、六經六氣,在天地之間有,在人身之中亦有。無病則六氣運行,上合於天,外感風寒,便以邪傷正,始則氣與氣相感,繼則從氣而入經。懂得「經氣」的道理,從而讀《傷寒論》,便能因證而識正氣之出入,因治而知經脈之循行。他的這個主張,又經張錫駒的繼續發揮,陳修園的不斷宣揚,於是他便成為維護傷寒舊論一派的中堅人物,並且對後學的影響很大。
4.《傷寒來蘇集》清·慈溪柯韻伯著
書凡八卷,包括《傷寒論注》四卷、《傷寒論翼》二卷、《傷寒論附翼》二卷。他認為《傷寒論》經王叔和編次後,仲景原篇,不可復見,章次雖或混淆,距離仲景面貌,還不甚遠。而方有執、喻嘉言等重為更訂,只是於仲景愈離愈遠。惟《傷寒論》里既有太陽證、桂枝證、柴胡證等說法,必然它是以辨證為主的,要想把《傷寒論》的理論更好地運用於臨床,最實際的就是其中辨證的方法。因此,他主張不必孜孜於傳仲景舊論的編次,更重要的是傳仲景辨證的心法。例如太陽篇,他分列了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大青龍湯、五苓散、十棗湯、陷胸湯、瀉心湯、抵當湯、火逆、痙濕暑等十一證類,桂枝湯里匯列有關的憑脈辨證十六條,桂枝壞證十八條,桂枝疑似證一條,有關桂枝證的十八方,如桂枝二麻黃一、桂枝加附子等湯統列於此。麻黃湯證里匯列有關麻黃湯脈證的十四條,麻黃湯柴胡湯相關脈證一條,汗後虛證八條,麻黃湯變證四條,有關麻黃湯證五方,如麻黃湯、麻杏甘石湯等統列於此。其他諸證,亦無不按此類分條列。這就是柯氏以證為主,匯集六經諸論,各以類從的方法。他這樣分篇匯論,挈綱詳目,證因類聚,方即附之,對於臨證來說,是比較適用的。同時他在《傷寒論翼》里將全篇大法,六經病解、六經正義、以及合病並病、風寒、溫暑、痙濕等問題,都作了系統的分析,足以啟發學思不少。童炳麟氏謂柯韻伯能識《傷寒論》大體,就是指這幾篇議論而說的。後來徐大椿著《傷寒論類方》,也是以方類證。不過他和柯韻伯的不同點是:韻伯分經類證,以方名證,徐大椿則以方分證,方不分經。這兩種方法,在臨證時都有現實意義。
5.《傷寒貫珠集》清.長洲尤在涇著
書凡八卷。全書各篇分立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為其組編的骨幹。如太陽篇分做太陽正治法、太陽權變法、太陽斡旋法、太陽救逆法、太陽類病法五章。其他陽明、少陽、三陰諸篇亦無不如此辨治立法分條。如治傷寒者,審其脈之或緩或緊,辨其證之有汗無汗,從而用桂枝麻黃等法汗以解之,這是正治法。顧人體有虛實之殊,臟腑有陰陽之異,是雖同為傷寒之候,不得逕用麻桂法,必須考慮到小建中、炙甘草、大小青龍等湯,這是權變法。治療中常常發生過與不及的流弊,或汗出不澈,或汗多亡陽,因而又有更發汗以及溫經等法,這是斡旋法。不幸而誤治、或當汗而反下,或既下而復汗,致成結胸、協熱下利等證,於是乎有大小陷胸、諸瀉心湯等方法,是為救逆法。太陽受邪,絕非一種,如風濕、溫病,風溫、中暍等,形與傷寒相似,治則不能雷同,而有麻黃、白術、瓜蒂、人參、白虎等方治,這是類病法。說明尤氏是通過臨床實踐,從傷寒條文中體會出仲景的種種立法的,使人便於掌握,實有惠於後學不少。
(三)閱讀方法
《傷寒論》是理論密切聯系實踐,將辨證施治的方法,貫穿在理法方葯之中的最有系統、最有條理的書,因而它是學習祖國醫學的必讀書籍。我這里所謂讀,必須是讀得爛熟。最低限度要能背誦六經條文,在讀的時候,最好用白文本,不要用注本。
例如談到桂枝湯證,便能把前後有關桂枝湯證的條文都能列舉出來,談到麻黃湯證,便把有關麻黃湯證的條文都能列舉出來,這才基本叫做熟讀了。
熟讀以後,才來細細地研讀注本。前面所列舉的幾個注本,是最起碼的。如研讀成注有心得,能幫助我們把《內經》里許多理論與《傷寒論》聯系起來,學習張仲景如何運用《內經》理論於臨床。於研讀成注之後,再研讀張注。讀張注時,他的凡例、本義、最不要疏忽,因為從這里可以了解他的中心思想。最好是能按照他所分的—百章,扼要地寫出提綱來,這樣有幫助我們對《傷寒論》的全面分析。讀張注後再讀喻注,喻注是以三百九十七法和三綱分立說為基礎的。姑無論我們同不同意他的分類方法,但三陰三陽、風寒營衛等是研究《傷寒論》的基本問題,我們可以取其經驗,更好地來處理這些問題。讀喻注後再讀柯注,讀柯注應先讀他的論翼部分,因為這部分都是研究《傷寒論》的基本問題,尤其是「全論大法」、「六經正義」、「風寒辨惑」三篇,最關緊要。從這里識得大體以後,再閱讀他的「論注」部分,不僅易於深入,對我們辨識傷寒方證的關系,很有好處。讀柯注後再讀尤注,尤注是研究《傷寒論》的立法為主的,領悟其闡述傷寒確立治法的所以然,足以啟迪我們臨證立法施治之機。我之所以介紹這幾個注家,並不是說他們可以概四百餘注家之全,而是從成注以溯仲景的學術思想淵源,從張注以識傷寒論的立論大法,從喻注以辨陰病陽病傳變之奧,從柯注以察辨證立方之微,從尤注以判施治立法之所以。這幾方面都下了一定的工夫,庶幾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傷寒論的辨證論治的法則,對於指導臨床實踐也有一定幫助。當然,各個注家之間,有許多不同看法甚至還有相互排斥、相互非議的地方,可以不必過於追究這些問題,而是取其各家之長,棄其各家之短。取長棄短的唯一標准,亦以能通過臨證實踐為指歸。如成注「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條說,「衄者,上焦亡血也,若發汗,則上焦津液枯竭,經絡干澀,故額上陷脈急緊。諸脈者皆屬於目,筋脈緊急,則牽引其目,故直視不能眴,眴,瞬合目也。」而一般注家均解釋為「額上陷,脈緊急」。這不僅是臨證時所未曾見,而理亦難通,深藏內在的經脈,稱為陷脈,內經固有此說也。成注梔子豉湯方說;「酸苦涌泄為陰,苦以涌吐,寒以勝熱,梔子豉湯相合,吐劑宜矣」。這里成氏雖依據內經為說,諸家亦不乏同意成氏之說者,但臨證時用梔子豉湯,從未發生涌吐。前者成氏之說,和者無多,但理足事明,我們取之,後者成氏之說,雖注家多有和者,但非臨證事實,我們棄之,從不阿其所好。

⑥ 傷寒論是什麼臨床意義

你好!
確切的說,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多種外感疾病的專注。古代所指的外感疾病絕非現代的感冒所能概括。
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癥候歸納出癥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葯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他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辯證論治的規范,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⑦ 中醫四大經典的傷寒論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東漢末年南陽人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傷寒論》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復之外共有葯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癥候歸納出癥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臟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葯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他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范,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傷寒論》全書共10卷,22篇。內容包括辨太陽病、辨陽明病、辨少陽病、辨太陰病、辨少陰病、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主要論述了傷寒六經病的脈證治法,是《傷寒論》的主體組成部分;尚有「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3篇,分別論述了傷寒、雜病的脈證預後以及傷寒的病因、病機、傳變等;還有痙濕暍、霍亂、陰陽易、差後勞復等病的證治以及汗、吐、下等治法的應用范圍和禁忌證。後世多數學者認為,「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3篇及「痙濕暍、「汗、吐、下可與不可」等條文非仲景筆,系王叔和編撰增入,故自明代以後多刪而不錄。 該書是一部論治外感熱病的專著,作者全面總結了東漢以前診治外感熱病的經驗,運用《素問·熱論》的理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對外感病的發生、發展、預後、治療等進行了精闢的闡發,將外感疾病具有規律性的各種表現,歸納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證,每經結合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進行辨證論治,既有「同病異治」,亦有「異病同治」,確立了嚴謹的治療規范,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奠定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理論聯系實踐、理法方葯齊備的臨床醫學巨著,書中按傷寒傳變規律,以條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簡間賅,辨證嚴謹,治法靈活多變,制方葯少而精,故被歷代醫家尊為「經典」,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踐證明,該書辨證論治的原則不僅適用於傷寒病的治療,而且是指導其他臨床各科治療的准則;其所運用的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基本治法,被後世廣泛應用;其所創制的113個基本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承氣湯、白虎湯、小柴胡湯、理中湯、四逆湯、五苓散、瀉心湯、烏梅丸等,成為臨床廣為應用的有效方劑。可見。《傷寒論》對祖國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⑧ 《傷寒論》中如何針對便秘辨證施治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若不轉失氣者......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⑨ 辨證論治的辨證方法

臨床常用的辨證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 中醫學在歷史上所形成的辨證分類方法有多種,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八綱辨證。八綱是辨證的總綱,包括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辨證就是運用八綱通過四診所掌握的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以辨別病變的部位、性質、邪正盛衰及病症類別等情況,從而歸納為表證、里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陰證、陽證。比如一個患者主訴頭痛,那麼首先要分清頭痛的性質,是虛性頭痛還是實性頭痛,是外邪侵犯引起的頭痛還是臟腑本身病變引起的頭痛。
陰和陽是八綱的總綱。當見到屬於抑制、沉靜、衰退、晦暗等表現的里證、寒證、虛證一般歸屬為陰證,比如面色皓白或黯淡,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畏寒肢冷,氣短聲低,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胖嫩,舌苔白,脈象沉遲無力。而當臨床上見到興奮、躁動、亢進明亮等表現時,多為體內熱邪壅盛或臟腑陽氣偏亢,諸如面紅目赤、煩躁不安、發熱、口渴喜冷飲、聲高氣粗、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象洪數有力這一組症狀。
表和里用以概括病證表現部位的深淺和病勢的輕重。表證病情較輕,多表現為皮膚等表淺的症狀,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咽癢;里證病情較重,多表現為臟腑等嚴重的症狀,腹脹疼痛,便秘或腹瀉。
寒和熱是指疾病的性質。寒證大多是人體的生理機能衰退或對有害因素的適應性反映能力低下的表現,比如畏寒喜暖,痰涎清稀;熱證大多是對有害動因反應能力旺盛的表現,諸如發熱、煩躁,痰涎黃稠。
虛和實是人體與致病因子相互斗爭狀態的反映。虛證表現為正氣(指一般物理機能和防禦機能)不足,是全身機能或某種重要臟器功能衰弱表現;實證是邪氣有餘(病症多表現急劇,顯著,為機體與有害動因劇烈斗爭的反應)。
八綱辨證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六綱可分屬於陰陽,八綱應以陰陽為總綱。第二,八綱病症可互相兼見,如表寒里熱,表實里虛,正虛邪實等。第三,八綱病證可在一定條件下,向對立面轉化。一般有陰證轉陽(表示病情好轉),陽證轉陰(表示病情惡化),由里出表(表示病勢向愈),由表入里(表示病勢發展),由虛轉實(預後良好),由實轉虛(預後較差),熱證變寒(表示正虛),寒證變熱(多為邪實)。 氣血津液是臟腑正常生理活動的產物,受臟腑支配,同時它們又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一旦氣血津液發生病變,它不僅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反之,臟腑發生病變,必然也會影響氣血津液的變化。氣血津液辨證可分為氣病辨證、血病辨證和津液辨證。
氣病辨證一般概括為氣虛、氣陷、氣滯、氣逆四種。氣虛證,是指體內營養物質受損或臟腑功能活動衰退所出現的證候。夏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自汗、神疲乏力,頭暈目眩,這些症狀在活動後加重,這是典型的氣虛證,這是因為暑濕耗氣,可以適當採取防暑降溫的措施。當然空調並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可以用一些中葯代茶飲,如荷葉(鮮品最佳),香薷等清暑、益氣的葯品。
血病的常見證候,可概括為血虛證、血瘀證和血熱證。以血瘀證為例,凡體內血行受阻,血液瘀滯,或血離於經而瘀阻於體內所引起的病變證候,均屬血瘀證。症狀:局部痛如針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腫塊,或見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塊,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膚甲錯,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等。這組症狀的出現多見於疾病的後期。
各種原因所致水液代謝障礙,或津液耗損證候,均可稱之為津液病。津液病變,一般可概括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兩方面。以水液停聚證為例,水液停聚多由肺、脾、腎和三焦等臟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謝發生障礙,造成水濕瀦留,而形成痰、飲、水腫等病證。「飲」是中醫特有的病名,指積存於體內的津液變化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停積於不同部位而有不同的證候。以溢飲為例,溢飲是由於陽氣不振,脾肺輸布失職,水濕成飲,流溢於四肢肌肉所造成的一組證候。症見肢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見發熱惡寒而無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滿氣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腫多見於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膩,脈弦緊。 這是臨床最常用的辨證方法,就是結合八綱、氣血津液辨證等其他辨證方法,對疾病的症狀、體征及有關的病情資料進行分析歸納,
從而確定病變的臟腑部位、性質等,並據此做出正確的治療方案。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內傷雜病,亦為其他各科辨證的基礎。以心為例,當我們見到心慌、胸悶氣短、面色淡白,脈虛或結帶,基本斷定這是心的一組證侯,如果是心氣虛,則還有神疲乏力,活動後症狀加重;如果是心陽虛,還有畏寒肢冷、舌淡胖等症狀;心血虛則加上失眠多夢、頭暈眼花、面色萎黃;但是臟腑辨證不是簡單的疊加,要四診和參,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臟腑辨證大致可以分為單獨臟病,單獨腑病,臟腑兼病。腑病中以胃為例,胃脘灼痛,消谷善飢(有強烈的飢餓感),返酸,口渴喜冷飲,或有口臭,牙齦腫痛出血,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象滑數,中醫將這一組症狀稱為胃熱證。臟腑兼病就是同是出現兩個臟腑的不同症狀,心慌,健忘,失眠多夢,頭暈健忘,食慾不振,腹脹,大便稀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黃,既有心血虛的症狀,又有脾氣虧損的症狀,這樣同時並存的兩臟證候稱為心脾兩虛證。這樣臟腑辨證像一張疏而不漏的大網,將各自獨立的症狀連接起來,利於臨床治療。 六經辨證論治方法,是東漢張仲景在《素問·熱論》所謂「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的認識基礎上,並結合外感病的臨床病變特點而總結出來的,為中醫臨床辨證之首創,為後世種種辨證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六經辨證,將外感病發生、發展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不同證候,按疾病的不同性質分為三陽病證和三陰病證六個證型,實際上是以陰陽為綱,三陽指太陽病證、陽明病證、少陽病證,三陰指太陰病證、厥陰病證、少陰病證。通俗來講,凡是抗病力強、病勢亢盛的是三陽病證,反之,抗病力衰減、病勢虛弱的為三陰病證。
外感風寒邪氣,首先從皮毛和肌膚侵犯人體,沿著經絡由表及裡地傳達至臟腑。發熱、頭痛、出汗、怕風、脈象浮緩,這就是太陽病證,《傷寒論》中最經典的方劑「桂枝湯」,也是初學者必備的方劑之一,是治療太陽病證的有效辦法。
以「太陽經病」為例,太陽主表,為諸經脈的藩籬。太陽經脈循行於項背,統攝營衛之氣。太陽之腑為膀胱,貯藏水液,經氣化由小便排出。風寒侵襲人體,多先傷及體表,正邪抗爭於膚表淺層所表現的證候,即太陽經證,是傷寒病的初起階段;若太陽經病不愈,病邪可循經入腑,而發生太陽腑證。腑證有蓄水、蓄血之分。太陽,亦稱「隆陽」,是陽氣旺盛之經。太陽的防衛作用,主要靠命門之火溫煦,以啟動膀胱的氣化。蓋陽氣循膀胱經脈達於肌表,敷布於全身。又太陽處於他經之外,故主表。臟腑之俞穴均位於足太陽經上,衛陽藉助俞穴以統各經營衛的運行,故太陽可統攝營衛。由於太陽經氣行於一身之外,猶如院落之籬笆,所以稱太陽為六經之藩籬。「太陽」只是一個名稱,太陽主表,肺亦主表,二者關系密切。太陽主表是因陽氣敷布於外,而肺之所以主表,主要在於肺津滋養於皮毛。體表的陽氣與津液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衛外的作用。太陽病的發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邪自外入,一是病由內發,且二者往往互為因果和轉化。邪自外入者,多因衛陽不足,風寒等邪乘虛而入,太陽首當其沖,衛氣奮起抗邪,衛邪相爭於肌表,致太陽經氣不利,營衛失調而發病;病由內發者,系在一定的條件下,疾病由陰轉陽,或由里出表。所謂由陰轉陽,是指少陰病陽復太過,病轉太陽之腑,因太陽與少陰相表裡;由里出表多指陽明兼太陽病證。太陽病以邪氣實為主,故其性質按八綱歸類屬表證、實證、陽證
所以說,六經辨證是分別從邪正斗爭關系 、病變部位、病勢進退緩急等方面闡述外感病各階段的病變特點的一種辨證方法,並且作為指導治療的一種辨證方法。 衛氣營血辨證是六經辨證的發展,也是外感熱病常用的一種辨證方法,它代表病證深淺的四個不同層次或階段,用以說明某些溫熱病發展過程中的病情輕重、病變部位、各階段病例變化和疾病的變化規律。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衛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的道理。溫病的發展,一般是按衛、氣、營、血這四個階段傳變的。病在衛分或氣分為病淺,病在營分或血分則為病深。那麼什麼是溫熱病呢,是中醫術語之一,中醫把感染性熱性病統稱為溫熱病。溫熱病的發病特點是,起病急,發展快、變化多、如常見的感冒、流感、麻疹,肺炎、流腦、乙腦、傷寒、流行性出血熱等許多傳染病、流行病多屬該病范疇,中醫多按衛氣營血來進行辨證論治。比如下列證候:發熱、惡風寒、頭痛身痛,體倦,咳嗽,鼻塞、無汗或汗少,口渴或不渴,舌邊尖紅,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或浮緊。此類證候屬衛分證候,多見於感冒、流感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衛」主一身之表(體表的防衛力),是溫熱病的初期階段。雖由於季節和氣候的不同,衛分證候的表現可不一樣,但都有其共同的主要證候,如風溫、暑溫、濕溫、秋燥等的表證,都有發熱惡寒、熱重寒輕、苔白、口微渴或不渴、咳嗽,脈浮或濡數等證候。氣分病的出現多晚於衛分證,高熱、皮膚出血,出現與某個傳染病相對應的特異性病變。營分病是溫病時氣分證繼續發展的氣候,這一期的變化更為嚴重,可能出現內臟出血,嚴重的精神症狀。血分病是溫熱病的危重階段,其病變的主要表現是不可逆的神志不清,心、肺、肝、腎等多種臟器的損害則更為嚴重,人體反應性和抵抗力明顯減弱。
衛氣營血本來是人體正常組織和功能的一部份,患溫熱病時,衛氣營血可先後發生相應的病理改變,且有一定的變化規律。故中醫借用衛氣營血來概括溫熱病四個不同階段的證候,用以說明溫熱病發展過程中病位的深淺、病情的輕重、病勢的進退,並為治療提供依據。所以,溫熱病的衛氣營血辨證,與此四者在生理上的含義是不相同的,它指的是溫病由表及裡、由輕至重的四個分期,也提示了人患疾病時,病理與生理的錯綜復雜關系,是現代病理生理學的雛型,也更與現代醫學的分病期階段的診斷法相類似。 提到三焦辨證,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清代醫家吳鞠通。他19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憤,以為「父病不知醫,尚復何顏立天地間」,感到為人子而不懂得醫學,就無法盡孝,於是他立志學醫。吳鞠通發奮讀書,精究醫術,終成溫病大家,是溫病學派的最高成就。他曾在北京檢核《四庫全書》,得見其中收載了吳又可的《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對葉天士更是推崇,但認為葉氏的理論「多南方證,又立論甚簡,但有醫案散見於雜證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於是他在繼承了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參古博今,結合臨證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5卷,對溫熱病學說做了進一步的發揮。
自從《溫病條辨》以上、中、下三焦論述溫病的證治以來,三焦辨證就成為溫病辨證的方法之一。這是依據《內經》關於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在《傷寒論》及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的基礎上,結合溫病傳變規律的特點而總結出來的,著重闡述了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及其傳變的規律。
以上焦病證為例。風熱襲表證:指風熱邪氣,侵襲肌表,影響肺衛功能所形成的證候。症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脈浮數。熱邪壅肺證:指熱邪壅滯於內,肺氣閉郁所形成的證候,症見發熱汗出,咳嗽氣喘,口渴,苔黃脈數。邪陷心包證:指溫熱痰濁病邪,內陷心包,蒙閉心竅,擾亂心神所致的證候。症見發熱,神昏譫語,舌蹇肢厥,舌質紅絳,苔黃或黃膩,脈滑而數。
三焦辨證是在闡述上、中、下三焦所屬臟腑病理變化及其證候的基礎上,同時也說明了溫病初、中、末三個不同的階段。三焦辨證認為:溫病一般始於上焦手太陰肺,然後傳入中焦脾胃,最後終於下焦肝腎。但是,由於溫病有風溫、春溫、暑溫、濕溫、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種類。因此,它們的發病和傳變規律不盡相同。如暑溫初起,即可表現為中焦病證。此外,三焦病證亦可以相兼互見。如濕溫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時發病。 名醫劉渡舟對經絡的看法是「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寶王剎就是佛廟,出現在毛端上,小中有大。為什麼這樣說呢?「經絡之間互相聯系,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連成一片,連成一體。手太陰下絡大腸,就聯繫到大腸。總而言之,五臟六腑由經絡來聯系,這樣,看來孤立的事物就成了有機的客觀實體,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劉老的一番話中蘊含著豐富的道理。
經絡辨證,是以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對病人所反映的症狀、體征進行分析綜合,以判斷病屬何經、何臟、何腑,並進而確定發病原因、病變性質及其病機的一種辨證方法。劃分病變所在的經絡病位,源於《內經》,後世多有發揮。《靈樞·經脈》載有十二經病證。奇經八脈病證,則以《素問·骨空論》、《難經·二十九難》及李時珍《奇經八脈考》論述甚詳,至今仍為經絡辨證的主要依據。經絡分布周身,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使人體各部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各種生理活動。當人體患病時,經絡又是病邪傳遞的途徑。外邪從皮毛、口鼻侵入人體,首先導致經絡之氣失調,進而內傳臟腑。反之,如果臟腑發生病變時,同樣也循經絡反映於體表,在體表經絡循行的部位,特別是經氣聚集的腧穴之處,出現各種異常反應,如麻木、酸脹、疼痛,對冷熱等刺激的敏感度異常,或皮膚色澤改變等。這樣,便可辨別病變所在的經絡、臟腑。如肺臟病證,常在肺俞、
十二經脈包括手、足三陰與三陽經。各經病證包括經脈循行和所屬臟腑的病變。它們的臨床表現有三個特點:一是經脈受邪,經氣不利,出現的病症多與其循行部位有關,如足太陽膀胱經受邪,可見項背、腰脊、腘窩、足跟等處疼痛;二是臟腑病候與經脈所屬部位的症狀相兼,如手太陰肺經病證可見咳喘氣逆、胸滿、臑臂內側前緣疼痛等;三是一經受邪可影響其他經脈,表現多經合病的症狀,如脾經有病可見胃脘疼痛,食後作嘔等胃經病症;足厥陰肝經受病出現的胸脅滿,嘔逆,飱泄,癃閉等病症。
奇經八脈為十二正經以外的八條經脈,即沖、任、督、帶、陽維、陰維、陽蹺、陰蹺諸脈。奇經八脈具有聯系十二經脈,調節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奇經八脈的病證,由其所循行的部位和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所決定。其中督脈總督一身之陽,任脈總任一身之陰,沖脈為十二經之海,三脈皆起於下極而一源三歧,與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聯系密切,所以沖、任、督脈的病證常與人的先、後天真氣有關,並常反映為生殖功能的異常,如調理沖任可以治療婦女月經不調、不孕、滑胎流產等;溫養督任可以治療生殖機能衰退等,均為臨床所常用。帶脈環繞腰腹,其病常見腰脊繞腹而痛、子宮脫垂、赤白帶下等。陽蹺為足太陽之別,陰蹺為足少陰之別,能使機關蹺健,其病多表現為肢體痿痹無力、運動障礙。陽維脈起於諸陽會,以維系諸陽經,陰維脈起於諸陰交,以維系諸陰經,所以為全身之綱維。陽維脈為病,多見寒熱;陰維脈為病,多見心胸、脘腹、陰中疼痛。
奇經八脈病證與十二經脈也有密切關系,尤其是沖、任、督、帶所見病證,與肝、脾、腎諸經尤為密切。其中「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說明沖任為病,與月經、胎妊相關。由於沖、任、督同起胞中,「一源而三歧」,它們均與生殖有關。因此,臨床常用「調理沖任」以治月經病;用「溫養任督」以治生殖機能衰退等。
無論是那種辨證方法,都是有著鮮活生命力的祖傳家寶,在現有的條件下,應該繼續發揚下去。
中府等穴位出現壓痛感;又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就是由於肝經循行於脅肋、少腹的緣故。經絡辨證是對臟腑辨證的補充和輔助,特別是在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方法中,更常運用經絡辨證。

⑩ 傷寒論的主要內容

《傷寒雜病論》共16卷,是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該書流傳至宋代,後由林億等人整理校定的。在中葯方劑方面,《傷寒論》載方113首,使用葯物達214種,基本上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被譽為「方書之祖」。《傷寒雜病論》系統總結了漢朝以前的醫學理論和臨證經驗,記載了對疾病的各種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和治療各種傳染病和雜病的葯方,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該書把病症分成若干條目,每條先介紹臨床表現,然後根據辨證分析,定為某種病症,最後根據病症提出治法與葯方。《傷寒論》是《傷寒雜病論》一書中綜合論述傳染病、流行病理論與治療規律的重要部分,共10卷。《傷寒論》在大量治療傳染病、流行病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對其發病因素、臨床症狀病候表現、治療過程與愈後等等之共性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而全面的綜合分析,從而創造性提出了六經辨證的理論學說,即將當時幾乎年年常發的許多熱性病,按其發病初期、中期、末期不一樣的臨床表現,以及不一樣治療的反應與結果,分為辨太陽病、辨陽明病、辨少陽病、辨太陰病、辨少陰病、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此即歷代所稱的「辨傷寒六經病」,由此構成了該書的主體內容。有的學者視六經病為六個徵候群以幫助學者學習理解。

閱讀全文

與傷寒論辨證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56X86用簡便方法計 瀏覽:726
如何用數學方法測量臂展 瀏覽:529
幼兒園英語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瀏覽:649
鹿茸灑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163
設計建築有哪些方法 瀏覽:35
養生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770
最好的祛濕方法有哪些 瀏覽:125
軸向間隙測量方法 瀏覽:577
小孩腳底疣治療方法 瀏覽:240
病人康復活動組織方法與技巧 瀏覽:120
依賴性皮炎治療方法 瀏覽:292
如何保存海參的新鮮方法 瀏覽:700
怎麼學打牌的方法 瀏覽:848
燃氣探頭測量方法 瀏覽:853
科普珍珠疹及葯物治療方法另附 瀏覽:529
光絲兩線對接快速接線方法 瀏覽:364
告訴女生個快速睡著的方法 瀏覽:760
毛囊怎麼去除最快方法 瀏覽:535
毛孔清潔儀使用方法 瀏覽:983
怎麼用簡單的方法做氧氣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