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中醫胃腸神經官能症的治療方法

中醫胃腸神經官能症的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5-02-19 12:00:16

❶ 胃腸神經官能症的症狀吃什麼葯好

胃腸神經官能症的症狀主要是慢性腹痛,腹脹,早飽,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等症狀,主要是給予對症治療,可以選擇抑制胃酸葯,促胃腸動力葯,助消化葯,解痙葯,止瀉葯,瀉葯,抗抑鬱葯,腸道微生態制劑等進行治療。
主要以緩解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遵循綜合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的原則,幫助患者認識和理解病情,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避免煙酒及服用非甾體抗炎葯。避免服用可能誘發症狀的食物,高纖維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對伴有失眠,焦慮者可適當給予鎮靜葯和抗抑鬱焦慮葯物治療。

❷ 胃腸道神經官能症的治療方法

大家應該都沒有聽說過胃腸神經官能症這種疾病,不過我們大體可以知道這是發生在什麼部位的疾病,因此下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胃腸神經官能症的中醫治療方法,中醫對胃腸神經官能症的治療還是很有用的。
虛寒體質者常表現為畏寒、腹脹、食少、脈沉,或見腹痛劇烈,或有嘔吐,腹部冷涼,可捫及痙攣的腸曲,甚則手足厥冷。常是因中陽不足、陰寒內結所致,治則當溫補中陽、散寒破結為主,方可用大建中湯(乾薑、川椒、人參、飴糖),服葯後進熱粥,加被靜卧。
寒實體質者常表現為畏寒、腹脹、大便秘結、脈實,或見上腹部疼痛劇烈,大便不通,舌苔白膩或灰膩,脈弦緊。常是因寒實內結,腑氣不通所致,治則當散寒破結、通腑理氣為主,方可用大黃附子湯(大黃、附子、細辛),便通則痛止。
若情志抑鬱,性情易怒,可見腹瀉前腹痛,瀉後痛減,伴胸脅滿悶、噯氣、喜嘆息、脈弦者,常因肝氣犯脾、肝脾不調所致,治則當理氣開郁、調理肝脾為主,方可用痛瀉要方(白芍、白術、防風、陳皮),緩緩調之。
若脾胃虛弱、食少、大便不調、腹痛間斷發作,伴有心胸煩熱、口乾、嘔吐、腹中冷、舌苔黃白相兼者,常因中陽不足、寒熱錯雜、氣機升降失序所致,治則當溫補中陽,散寒清熱、宣通氣機為主,方可用黃連湯(黃連、乾薑、桂枝、半夏、人參、炙甘草、大棗)。
若胃腸道功能紊亂日久,時常腹痛,心悸,汗出,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者,常因中陽不足,氣血虧虛,陰陽失和,宜補益中氣、調和陰陽為主,方用黃芪當歸建中湯(黃芪、當歸、桂枝、芍葯、生薑、大棗、飴糖、炙甘草)調理。

❸ 中醫治胃腸神經官能症能治癒嗎

中醫治療胃腸神經官能症有比較好的療效,有一部分病例也是可以治癒的。本病是在排除器質性病變前提下精神因素為本病發生的主要誘因,如情緒緊張、焦慮、生活與工作上的困難、煩惱、意外不幸等,均可以影響到胃腸功能正常活動,進而引起胃腸道的功能障礙,其病因常常有飲食不規律、消化不良、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原因而導致。
中醫辨治時常歸屬於胃脘痛,或者是郁證的范圍,可以按其辯證論治。最常見的證型有肝脾不和型,可以用逍遙散或者是丹梔逍遙散加減,還可以表現為氣滯血瘀型,治療宜行氣活血,可以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閱讀全文

與中醫胃腸神經官能症的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3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6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