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食性拉稀:牛犢採食過多的嫩芽和青草後,可能會引起牛胃腸功能失調,患病牛犢的糞便是綠色的,食慾不會有任何變化。2、中毒性拉稀:牛犢採食的酸性青貯飼料、酒糟過多,容易引起腫瘤胃酸中毒,初期排灰色稀糞,慢慢的就會變成綠色泡沫狀。3、黴菌性拉稀:如果給牛犢飼喂發霉了的飼料,引起黴菌性胃腸炎,病牛就會拉綠色稀便,而且會持續拉稀,糞便惡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體溫不升高。
一、新生牛犢拉綠屎怎麼回事
1、草食性拉稀
牛犢在採食過多的嫩芽和青草後,可能會導致牛胃腸功能失調,一般患病牛犢的糞便呈綠色,食慾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2、中毒性拉稀
牛犢如果採食酸性青儲飼料、酒糟過多,就會容易導致腫瘤胃酸中毒,初期會排灰色稀糞,慢慢的就會變成綠色泡沫狀。
3、黴菌性拉稀
如果給牛犢飼喂發霉的飼料,就會出現黴菌性胃腸炎,病牛會拉綠色稀便,而且還會持續拉稀,糞便防除惡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體溫不升高。
二、新生牛犢拉綠屎如何治療
1、如果病症比較輕,可以給其灌服2500-4000毫升0.9%食鹽水,同時再飼喂一些新鮮的青飼料。如果病症比較嚴重,可以靜脈注射1000-3000毫升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
2、如果犢牛的糞便由灰色稀狀轉為綠色泡沫狀,輕症牛一般可以灌服經過攪拌沉澱後的石灰水的上層清液(50-100克石灰+1000-1500克水),重症牛可以進行靜脈注射200-400毫升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注意必須要及時進行治療,防止病牛便血出現死亡。
最後,我們通過以上關於新生牛犢拉綠屎怎麼回事 如何治療內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新生牛犢拉綠屎怎麼回事 如何治療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B. 牛拉稀的土方法
一、治牛拉稀的土方法:
1、准備高粱或稻穀600-800克,食醋1000毫升,將高粱或稻穀放到鍋裡面用小火炒成黑色糊米,再研成細末,然後將其和食醋混合調勻,給病牛進行1次性灌服。1天喂2次,止瀉後再服用2次-3次鞏固療效。
2、牛拉稀一般在7日齡內發生,患病犢牛初期體溫會升高至41°C-42°C,而且會出現精神沉鬱,四肢無力,心跳加快,糞便成水樣,顏色為黃灰色或綠色,嚴重者帶有粘液或血液的現象。
3、牛拉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飼料中水分過多,或者是飲水溫度不適導致。牛經常趴在冰冷的地上也會出現腹瀉的情況,因為低溫會加快胃蠕動的速度,導致飼料沒有完全消化。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產生,盡量給牛飼喂含水量低的飼料,或者是在飼喂前降低水分。飲用水一定要加溫成溫水,在牛舍地面上要鋪好墊料,防止牛吃飽後直接趴在地上。
C. 牛犢拉血10多天不好
牛犢拉血十多天不好,這可能是由於消化道出現了問題所導致的。常見的原因包括:
1. 消化道感染: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會導致消化道黏膜受損,從而引起腹瀉和便血。
2. 營養不良:營養不足或飼料質量差也會影響牛犢腸胃功能,導致腹瀉和便血。
3. 寄生蟲感染:寄生蟲如鉤端螺旋體、弓形體等可以在牛犢腸壁內寄生並且吸取它們所需的營養物質,從而造成腸胃功能紊亂以及便血。
如果發現牛犢持續拉血十多天,請盡快聯系當地畜牧部門或專業獸醫進行診斷和治療。同時需要注意給予適當的飲食調理,並保持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以預防交叉感染。
D. 我的牛大便帶血怎麼治療
牛大便拉血病是糞便中混有血液。有的排鮮血在前,糞便在後;有的大便噴泄,先排糞便後排血,或糞血齊下,而且暗紅色的淤血淋漓。排糞時搖尾巴,有痛感,有的肛門外翻不收,有的氣弱空喘,尾根和後腿粘有血塊。四肢無力,不願行走,食慾、反芻漸減。便血漸久,逐漸消瘦。脾虛便血而口內色淡,濕熱便血則口內色紅。脾虛便血脈細弱,濕熱便血脈跳加快。脾虛便血是小腸或胃出血,糞中的血發黑或有紫色,濕熱便血則是肛門或直腸出血,則糞中的血鮮紅。精神不振,犢牛則喜歡卧在地上,鼻鏡乾燥,犢牛便血口內為赤黃色。
治療方法
(1)炒槐花或槐角為面,加等量的蜂蜜,空腹喂下,每日800克,連服4~10天。
(2)仙鶴草64克,麥皮34克,升麻20克,丹皮36克,地黃62克,黃芪68克,地榆炭70克,當歸35克,白芍37克,秦艽35克,甘草15克,共研為細末,用蜂蜜200克為引,開水沖,溫涼灌服。
(3)黨參32克,白術35克,地偷36克,黃芪(炒)30克,附子26克,升麻30克,灶心土130克,共煎水取汁,一日一劑,連服2~3劑。此方可適應虛寒便血。
(4)當歸8克,大黃4克,黃芩(酒炒)7克,地榆炭12克,白芍13克,槐花炭12克,山梔13克,厚朴5克,澤瀉12克,桔梗8克,滑石粉12克,陳皮5克,茯苓12克,甘草5克,共煎汁,去渣取汁,用胃管灌服。如果大便帶血較多,加仙鶴草35克。
E. 小牛拉稀怎麼治療
因飼養場戶對牛過飼冰冷草料,或氣候突變、飼養失宜,或天氣炎熱,勞役過度,口溫過飲冷水,或草料霉敗不潔,或因寄生蟲病,中毒病均可引起發病。牛拉稀大致可分以下5種。
(1)黴菌性拉稀
牛飼喂發霉飼料極易引起黴菌性胃腸炎。病牛精神萎靡,食慾減退,反芻減少甚至停止,持續拉稀,糞便惡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體溫不升高,使用各種抗菌劑治療無效。
【治療】
每次可灌服0.9%食鹽水2500~4000毫升,每日2~3次,同時供給新鮮青綠多汁飼料。重者需靜脈注射5%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000~3000毫升、維生素C 2~4克。
(2)中毒性拉稀
牛飼喂過酸的青貯料、酒糟,易引起瘤胃酸中毒。病牛精神沉鬱,結膜呈淡紅色,食慾減退甚至廢絕,目光呆滯,步態蹣跚,後肢踢腹。嚴重者卧地不起,磨牙呻吟,肌肉顫抖,呈昏迷以至虛脫狀。初期排灰色稀糞,繼而轉為綠色泡沫狀水瀉,如不及時治療最後便血死亡。
【治療】
取石灰50~100克,加水1000~1500毫升,充分攪拌靜置沉澱5~10分鍾,取上層清液,一次灌服,每日3次,連用2~3天。重症者需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0~400毫升。
(3)不潔性拉稀
牛由於採食污物、污水,極易引起細菌性胃腸炎。病牛精神沉鬱,體溫升高,食慾、反芻減少甚至廢絕,持續拉稀,初期排糞如噴射狀,後期排糞乏力,糞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
【治療】
可用大蒜60克,搗碎,加適量水灌服,每日3次;嚴重時肌內注射氟苯尼考,每千克體重每次10毫克,配合內服磺胺嘧啶,首次量每千克體重0.2克,維持量為0.1克,每日2次。
(4)草食性拉稀
牛採食過多的剛萌芽的嫩草或青料,導致胃腸功能失調而引起下瀉,糞便稀薄呈青綠色,病牛精神、食慾良好,體溫正常。
【防治】
輕者只需飼喂適量乾草或稻草,控制嫩草和青料的採食量,即可康復。重者可取生薑50~75克,搗碎炒熟,加白酒50~100毫升,一次灌服,每日3次,連服2~3天可愈。
(5)過勞性拉稀
耕牛過冬後體質消瘦,開春後突然負重役,則筋骨和臟腑均易受傷。表現為整日卧地,疲憊乏力,食慾減少或廢絕,長期持續拉稀,糞中混有泡沫、黏液和血液,但體溫不升高。
【防治】
可取蘇木50~75克,水煎候溫,加入切碎的鮮鐵樹葉50~75克,一次灌服,每日3次,連服3~5天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