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小壓大積木游戲方法
積木玩具是培養鍛煉兒童智力最好的早教玩具,也是提高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一個方法。
1. 建寶塔:給寶寶准備幾塊方形、圓形積木,教他碼高。然後在最高的位置放一塊三角形或圓錐體積木當房頂。
從2塊到3塊、4塊,數量在增加。寶寶會逐漸明白,積木越多,就越能搭出復雜的物體;搭得越高,就越容易倒塌。在玩的過程中,寶寶知道了大的積木放下面,小的積木放上面,這樣寶塔才不容易倒下來。不知不覺地,寶寶就理解了多少、大小、輕重、高矮等概念。
2. 找圖形:先教寶寶認識各種幾何圖形的積木,如圓形、半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然後你說一種形狀的積木,讓他從一堆積木中准確地找出來。還可以和寶寶比賽,看誰找得又快又准。這可以讓寶寶了解幾何圖形,對培養寶寶的觀察力和記憶力也有好處。
3. 加倍:把兩個相同的長方形的積木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三角形對成一個正方形,兩個半圓形對成一個圓形等等。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寶寶了解不同圖形之間相互組合的關系,理解部分與整體等概念。而且在玩的過程中,寶寶需要用眼睛觀察不同形狀的積木是否能夠對得上,這對觀察力的培養很有益處。
4. 對數字:准備一套標有數字的積木。你先根據積木上的數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碼好幾塊,然後讓寶寶根據下一個數字,把相應的數字積木放到上面去。要是放錯了積木,或者在放的過程中把原來碼好的積木碰倒了,就算輸了。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寶寶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使寶寶對數字的概念更加清晰。
5. 誰的積木多:先是媽媽和寶寶各分得數量相等的積木塊,然後玩「石頭剪子布」的游戲。每玩一次,贏的一方就從對方那裡得到一塊積木。玩3次以後,數一下雙方各自擁有的積木數量。這個游戲可以使寶寶理解多與少的差別,對加減法有最初的體會。
『貳』 讓孩子多玩哪12個小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孩子小時候是從游戲中來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的,因此游戲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如果想讓孩子得到更多鍛煉,學到更多知識,不如多花些時間和孩子一起玩耍。
以下這12個簡單的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
材料:積木、彈珠
玩法:用積木組裝出圍牆及球門,並將直桿插入其中。在直桿上加上小積木,就可以放入彈珠進行游戲了。從組裝積木到游戲本身,就是手眼協調的訓練方式。
材料:白紙、海報紙
玩法:在海報紙上剪幾個洞,洞的大小由折的紙飛機為准,將海報貼在門上,製作紙飛機,將紙飛機扔進相應的洞中即可。
扔飛機的過程中,不僅調動了手眼協調能力,也提升了孩子的視覺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