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臨床病程治療方法

臨床病程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5-01-09 15:45:58

1. 肩周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哪些

「肩周」表現為肩痛及運動障礙綜合征。廣義的肩周炎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岡上肌腱炎、肩袖破裂、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鞘炎、喙突炎、凍結肩、肩鎖關節病變等。狹義的「肩周炎」習慣稱「凍結肩」或「五十肩」。

一、病因病機中醫認為,人過中年陽氣虛弱,正氣漸損,肝腎不足,氣血虛弱,營衛失調,以致筋脈肌肉失去濡養,遇有風濕寒邪外侵,易使氣血凝滯,陽氣不布,脈絡不通故發本病。

(1)正氣內虧:「七七腎氣衰」,人到50歲左右,肝腎精氣開始衰退,或勞逸過度,或病後體弱,致氣血不足,筋脈得不到充分滋養,日久筋脈拘急,營衛失調。

(2)邪氣外侵:居住潮濕,中風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內侵,寒濕留滯於筋脈,血受寒則凝,脈絡拘急則痛;寒濕之邪侵淫於筋肉關節,以致關節屈伸不利。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肩部疼痛: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特別是肘部)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本病一大特點,多數患者常訴說後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卧,此種情況因血虛而致者更為明顯;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則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

(2)肩關節活動受限: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當肩關節外展時出現典型的「扛肩」現象,特別是梳頭、穿衣、洗臉、叉腰等動作均難以完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終年用棉墊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風。

(4)壓痛:多數患者在肩關節周圍可觸到明顯的壓痛點,壓痛點多在肱二頭肌長頭腱溝。肩峰下滑囊、喙突、岡上肌附著點等處,尤以肱二頭肌腱長頭腱溝為甚,少數呈肩周軟組織廣泛性壓痛,無壓痛點者少見。

(5)肌肉痙攣與萎縮: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彎不利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

(6)X線及實驗室檢查:常規攝片,大多正常,後期部分患者可見骨質疏鬆,但無骨質破壞,可在肩峰下見到鈣化陰影。實驗室檢查多正常。

2.診斷

(1)40~50歲以上中老年,常有風濕寒邪侵襲史或外傷史。

(2)肩部疼痛及活動痛,夜間加重,可放射到手,但無感覺異常。

(3)肩關節活動尤以上舉、外展、內、外旋受限。

(4)肩周壓痛,特別是肱二頭肌長頭腱溝。

(5)肩周肌肉痙攣或肌萎縮。

(6)X線及實驗室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

三、辨證施治

1.風寒侵襲型

【辨證】肩部疼痛較輕,病程較短,疼痛局限於肩部,多為鈍疼或隱痛,或有麻木感,不影響上肢活動,局部發涼,得暖或撫摩則痛減。舌苔白,脈浮或緊,多為肩周炎早期。

【施治】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方葯】蠲痹湯加減:海風藤15g,羌活、獨活、桂枝、秦艽、桑枝、當歸、川芎、木香、乳香各10g,甘草6g。

【加減】寒勝者加制川烏、細辛;風勝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風。

2.寒濕凝滯型

【辨證】肩部及周圍筋肉疼痛劇烈或向遠端放射,晝輕夜甚,病程較長,因痛而不能舉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減。舌淡胖,苔自膩,脈弦滑。

【施治】散寒除濕,化瘀通絡。

【方葯】烏頭湯加減:麻黃10g,制川烏12g(先煎),白芍15g,黃芪30g,全蟲12g,羌活12g,細辛6g,甘草6g。

3.瘀血阻絡型

【辨證】外傷後或久病肩痛,痛有定處,局部疼痛劇烈,呈針刺樣,拒按,肩活動受限。或局部腫脹,皮色紫暗。舌質紫暗,脈弦澀。

【施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葯】活絡效靈丹與桃紅四物湯合並加減:當歸、丹參、乳香、沒葯、雞血藤各15g,桃仁、紅花、熟地、川芎、桂枝、白芍各10g,桑枝20g。

4.氣血虧虛型

【辨證】肩部酸痛麻木,肢體軟弱無力,肌膚不澤,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攣縮,肩峰突起。舌質淡,脈細弱無力。

【施治】益氣養血,祛風通絡。

【方葯】秦桂四物湯:黃芪15g,秦艽、桂枝、當歸、白芍、生地各12g,川芎10g。

【加減】寒甚加羌活、獨活、附子;濕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縮不利加木瓜、雞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蟲。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昆明山海棠片(適用於肩周炎早期)。

(2)風濕寒痛片、痹苦乃停片(適用於肩周炎各期)。

(3)風痛安膠囊(適用於肩周炎早、中期有熱象者)。

(4)痹隆清安片(適用於肩周炎各期有熱象者)。

2.驗方

(1)丹參25g,當歸、川芎、羌活、白芍各15g,防風、姜黃、乳香、沒葯各10g,威靈仙、熟地各18g,秦艽、大棗各9g。水煎服,每日3次。偏寒甚者加桂枝12g,制附片10g(先熬);偏濕甚者加防己30g,木瓜15g;肝腎虛者加巴戟天15g,補骨脂15g;血瘀甚者加桃仁、紅花各10g;痛甚者加制川烏10g(先煎1小時);前屈後轉困難者加桑枝30g,伸筋草30g;久病者加甲珠10g,蜈蚣1條。

(2)茯苓5g,姜半夏12g,枳殼10g,風化硝6g,白術12g,白芥子12g,姜黃10g,桑枝12g,生薑8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肩周炎痰濕阻絡者)。

(3)玉竹、桑寄生各30g,鹿銜草、白術、茯苓、懷牛膝、自芍各15g,炙甘草9g。日1劑,水煎,2次分服(適用於肩周炎一臂或兩臂疼痛,不能高舉或轉動不靈不論病之新久者)。

3.外治方伸筋草30g,透骨草、海風藤各25g,蘇木、桂枝、羌活、川芎、桑寄生各15g,艾葉、防己、生薑各20g,防風、紅花各12g。煎水熏洗,日1~2次。

五、調護

(1)對疼痛劇烈,影響睡眠時,可服止痛片,局部熱敷,理療或配合中葯熏洗。

(2)肩關節活動受限、疼痛明顯,或封閉、按摩、推拿、針灸治療後,生活上要給予照顧和協助,如幫助患者穿衣,梳頭等。

(3)鼓勵協助病人做好功能鍛煉,如使受累關節被動上舉、外展及內、外旋等各種運動。

2. 針灸臨床

1、 《靈樞》又稱《針經》, 實際《黃帝內徑》各篇所載的穴名大約160穴。

《針灸中乙經》記載經穴349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增加5穴,計354穴。

《針灸大成》譜加5穴,計359穴。

《針灸逢源》計361穴。 目前國家標准記載 362 個穴位 。

2、針灸的治療作用: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

3、針灸治療原則:

(1)補虛瀉實:盛則瀉之,虛則補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2)清熱散寒:熱則疾之,即指淺刺疾出或點刺出血,快速進針,快速出針而不留針;

寒則留之,指寒性病症應深刺而久留針。

4、 同病異治 :某些疾病,其受病部位和症狀雖然相同,但病機不同,所以在治則和治法上也因之而異。

5 異病同治 :有些疾病,其受病部位和症狀雖然不同,但其病機相同者,可採用相同的方法治療。

6、近部取穴:指在病變局部或鄰近部位選取腧穴的方法,是腧穴近治作用的臨床應用。

7、遠部取穴:指臨床選取與病證較遠部位有關穴進行治療的方法。

8、隨證取穴:根據臨床辯證選取治療全身和局部的有效腧穴。

9、本經配穴法:指某一臟腑、經脈發生病變時,循本經選取其局部與遠部的腧穴配成處方。

10、表裡經配穴法:是以臟腑經絡的陰陽表裡為依據,當陰經有病時,陪相表裡的陽經腧穴,陽經有病時,配相表裡的陰經腧穴;臟腑有病,也可配表裡經有關腧穴。

11、上下配穴法:八脈交會穴是前人總結上下配穴法的實踐經驗之一

12、前後配穴法:是將胸腹部與背腰部的腧穴配合應用的方法。俞募配穴法為其中的一種

13、左右配穴法是以經脈循行左右對稱,絡脈縱橫交錯的特點為配穴依據的配穴方法。繆刺與巨刺。

14、五腧穴: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曰:「病在臟者取之井; 病變於色者取之滎; 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 病變於音取之經;經滿而血者, 病在胃及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

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瀉。

15、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是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的一個重要經穴。

絡穴是指十二經脈各有一絡穴,任脈絡穴鳩尾,督脈絡穴長強,脾之大絡大包,合稱十五絡穴。五臟有疾,出於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知五臟之害矣。

原穴和絡穴配合應用,稱為 原絡配穴法或主客配穴法 ,屬表裡(陰陽)配穴法的范疇,以原發疾病經脈的原穴為主,以相表裡的經脈的絡穴為客,二穴一主一客。相互配合,能通達內外、貫徹上下。

16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背腰部(膀胱經第一側線)的特定穴。募在胸腹部。

募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聚集於胸腹部的特定穴

八脈交會穴是十二正經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通於奇經八脈的八個穴位。

奇經八脈和十二經八穴的相互交匯關系:公孫與沖脈相通;內關與陰維脈相通;外關與陽維脈相通;臨泣與帶脈相通;申脈與陽蹺脈相通;後溪與督脈相通;照海與陰蹺脈相通;列缺與任脈相通。

、八會穴是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分別所會聚之處的八個特定穴。

腑會太倉(中脘),臟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膻中)也。

17郄穴一般治療急性病,陰經郄穴多治血證,如中都治崩漏等;

陽經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頸項痛取外丘。

十六郄穴:十二經以及奇經八脈中的陰,陽維脈,陰,陽蹺脈各有一個郄穴

肺病咳血取孔最,胃脘疼痛取梁丘,心胸疼痛取郄門,陰郄

18、下合穴:是指六腑在下肢各有一個合穴,共六個,故稱六腑下合穴。胃合於足三里,膀胱合於委中,膽合於陽陵泉,大腸合於上巨虛,小腸合於下巨虛,三焦合於委陽。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證的主要穴位。

19 、刺手,就是持針的手,臨床醫生多用右手持針。

押手,是指所刺部位或輔助針身的手,多以左手。

20、針刺的體位:(1)仰卧位(2)側卧位(3)伏卧位

21、雙手進針法

(1)指切進針法適宜短針或有動脈的地方。(2)夾持進針法適用於長針。

(3)舒張進針法主要用於皮膚鬆弛部位腧穴。

(4)捏提進針法主要用於皮肉淺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

23、針刺手法:提插法,捻轉法

循法是指在進針後不得氣時,用手指沿經脈上下輕揉拍打,按摩體表,促使氣至的一種方法。

24 、得氣的表現: 一是患者進針後的針刺感覺,施術者根據患者的針感調整手法操作,以達到有效的刺激程度;二是施術者手指對於針刺入皮膚以後的感覺,施術者根據這種感覺去尋找、調整針感,使針感達到治療疾病所需要的程度。

 影響得氣的因素:角度、行針、深度、取穴不當、久病氣血衰敗。

 催氣即針刺入穴位後,施行提插捻轉,後輕輕地搖動針柄等手法促使經氣速至針下的方法。

25、留針的目的是候氣和調氣,加強針刺感應,延長刺激,慢性頑固性,痙攣性疾病,適當延長留針時間就

26影響針刺補瀉效果的因素:機體所處的功能狀態,腧穴作用的相對特異性,針刺手法的質量不同。

27、基本的補瀉手法:

提插補瀉法,重插輕提為補,提重插輕為瀉。

捻轉補瀉法,在應用補瀉手法時,拇指向前力量增強,食指後退用力稍輕為補。

反之,拇指後退用力稍弱,食指前捻力量稍強為瀉。

迎隨補瀉法,迎就是迎著經而來,隨就是隨著經而去。

所以「迎而奪之」為之瀉,「隨而濟之」為之補。

徐疾補瀉法,緩慢地進針,快速地出針,為補發,快速地進針,緩慢地出針為瀉法。

復式補瀉手法:燒火山(補)、透天涼(瀉)。

28 暈針的原因 :精神緊張,體質虛弱,過度勞累,飢餓,或大汗、大瀉、大失血之後,或體位不適,或施術手法過重。處理:將針迅速起出,讓患者平卧,給予熱茶或溫開水飲之。

滯針的原因:患者精神緊張,或疼痛,患者局部肌肉強烈收縮,一方向捻針太過,留針時間長。斷針部位在針根。血腫的處理:冷敷止血,再做熱敷或在局部輕輕揉按。

29 、灸法的分類:

艾灸類艾炷灸包括直接灸:化膿灸、非化膿灸,

間接灸:隔姜(解表散寒,溫中止嘔)、隔鹽(回陽救逆)、隔蒜(解毒,止癢,殺蟲)、隔附子餅灸(溫腎補陽,陽痿,早泄)。

艾條灸包括懸起灸:溫和灸、雀啄灸、迴旋灸,

實按灸:太乙針灸、雷火針灸。溫針灸。溫灸器灸。

非艾條灸類:燈火灸、黃蠟灸。在施灸處塗以少量蔥、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強黏附和刺激作用。

灸法補瀉: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灸法的作用:1.疏風解表,溫經散寒2.溫通經絡,活血逐痹3.回陽固脫,升陽舉陷

4.消瘀散結,拔毒泄熱5.防病保健,延年益壽。

隔姜灸:解表散寒,溫中止嘔

隔蒜灸:解毒,健胃,殺蟲,止癢

隔鹽灸:回陽救逆

隔附子灸:溫腎補陽

30 、拔罐法古稱角法。罐的吸拔方法:閃火法,投火法,貼棉法,架火法,滴酒法。

拔罐的作用:閃罐法,留罐法(5-15 分鍾),是常用的方法;走罐法。

31、耳穴的選穴原則:(1) 按疾病的相應部位選穴(2)按病變的相應部位選穴

(3)根據中醫學理論辨證選穴(4)根據現代醫學知識選穴(5)根據臨床經驗選穴。

32、三菱針:宛陳則除之。操作方法有點刺法、散刺法、挑刺法、瀉血法(刺絡法)。

適應范圍:急證、熱證、實證、瘀證、痛證。

33、皮膚針法的理論依據是十二皮部。叩刺部位:循經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

34、皮內針法:皮內針法又稱埋針法,有顆粒型和撳釘型兩種。皮內針法常用於慢性頑固性疾病,以及經常發作的疼痛性疾病。

35、中風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伴口眼喎斜,或不經昏仆僅以口喎,半身不遂主症的一種疾病。

中經絡1 )半身不遂  治則: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主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 

下肢:環跳 陽陵泉 足三里 解溪 昆侖 

配穴:除上述穴位外,半身不遂還可以取患側井穴,點刺出血,取接續經氣之意,上肢還可取肩髎、陽池、後溪等,下肢還可取風市、懸鍾等;

病程日久,上肢癱可配大椎、肩外俞,下肢癱可配腰陽關、白環俞等;

如患側經筋屈曲拘攣者,肘部配曲澤,腕部配大陵,膝部配曲泉,踝部配太溪,乃陽病取陰之意;如語言謇澀,配啞門、廉泉、通里;肌膚不仁,可用皮膚針叩刺患部。

中臟腑1 )閉證:水溝 十二井 太沖 豐隆 勞宮

       2 )脫證:關元 神闕(隔鹽灸)

36 、腰痛 主穴:委中 腎俞 大腸俞 

加減:寒濕腰痛加灸大椎,溫陽散寒;

瘀血腰痛加膈俞,活血化瘀;

腎虛腰痛加灸命門,益腎壯腰。

37、不寐:因臟腑功能紊亂,氣血虧虛陰陽失調,導致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疾病,又稱失眠。

主穴:神門內關百會安眠 

加減:心脾兩虛加心俞、脾俞、三陰交補益心脾,益氣養血;

心膽氣虛加心俞、膽俞、丘墟補心壯膽,安神定志;

肝鬱化火加行間、太沖、風池平肝降火,解郁安神。

38、哮喘指突然發作的以呼吸急促、喉間哮鳴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性疾患。

     主穴:肺俞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定喘豐隆 

加減:寒飲伏肺加風門、太淵疏風宣肺;肺腎陰虛加腎俞、關元、太溪滋腎益肺。

  邵氏五針:主穴是肺俞、大椎和風門。

如咳嗽配尺澤和太淵穴,痰多配足三里和中脘穴,痰壅氣喘配膻中、天突穴,心悸配心俞和內關穴,針刺後需在相應部位拔罐。

39 、胃痛  主穴:中脘 內關 公孫 足三里  

加減:寒邪犯胃加神闕、梁丘散寒止痛;

飲食停滯加梁門、建里消食導滯;

肝氣犯胃加期門、太沖疏肝理氣;

胃陰不足加胃俞、太溪、三陰交滋陰養胃。

40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但排便困難的病證。

主穴:天樞支溝水道歸來豐隆 

 加減:熱秘者,加合谷、內庭清泄腑熱;

氣秘者,加太沖、中脘疏調氣機;

虛秘者,加脾俞、氣海健運脾氣以助通便。

41 、痛經  主穴:關元 氣海 三陰交 

 加減:寒濕凝滯者加地機可溫通胞脈,祛邪調經;

肝鬱氣滯者加太沖、次髎可疏肝解郁;

氣血不足者加血海、脾俞、足三里以健脾益氣補血。

42、遺尿  主穴:關元中極膀胱俞三陰交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果不及時處理就可以危及生命,或影響疾病的治療;在標病不急迫的情況下,應該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則

3. 骨髓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髓炎是指骨組織(包括骨髓、骨和骨膜)受到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化膿性感染,臨床上常按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兩大類。

一、病因病機

(1)內因:包括內傷七情和飲食勞傷兩個方面。七情過度刺激,可影響內臟的功能,使其發生紊亂,氣血瘀帶,瘀毒內生,發為「疽變」。此類多以思、憂、郁、怒為常見。五味不節,恣食膏粱厚味及刺激之品,可使脾胃功能失調,濕熱內蘊,炎毒內生,灼筋傷骨,發為骨疽。房勞過度,腎精內傷,腎氣虛弱,正氣不足,風寒濕邪乘虛侵襲,脈瘀血滯,亦可為患。

(2)外因:可分為六淫所傷和外來傷害兩個方面。六淫尤以風、寒、濕、火邪致病為多。風、寒、濕皆可化火,炎毒內傷,便可生疽,故《外科心法》有「癰疽原是火毒生」之說。凡跌打損傷,金刃創傷,水火燙傷,蟲害咬傷皆屬外來傷害,也可成疽。

以上各種因素,常有連帶關系。不論內因還是外因都可使營衛不和,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傷筋損骨。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急性骨髓炎的臨床表現是發病急,開始先有全身不適,頭痛,食慾不振,寒戰,繼而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9℃以上,心率和脈搏加快。舌質紅,苔黃,嚴重者可有肝脾大等。

(2)慢性骨髓炎是由急性骨髓炎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徹底轉化而來的。臨床常見局部竇道經久不愈或時愈時發。局部紅腫不明顯,或周圍皮膚呈暗褐色。有時死骨隨膿液從竇道排出。竇道周圍軟組織增生,使病變的骨變粗呈凹凸不平狀,並可出現畸形。

軟組織瘢痕粘連有慢性水腫及炎症等病變,少數患者的低熱久治不愈,但白細胞不一定增高,而表現為消瘦,食慾減退,疲乏無力,舌淡苔白,脈細弱。有的患者久病正虛,竇道引流不暢或混合感染致使急性發作,出現與急性骨髓炎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狀。同時患肢紅腫,疼痛加劇,須待膿液引流通暢後,全身與局部症狀才會逐漸消除或減輕。

2.診斷骨髓炎的診斷主要靠病史、症狀、全身和局部檢查,實驗室檢查,X線拍片及必要的特殊檢查(組織培養)等,並經綜合分析作出明確診斷。

三、辨證施治

1.毒熱熾盛型

【辨證】局部紅腫熱痛,膿液黃稠而臭。證見高熱,寒戰,煩渴,納呆。小便黃赤,大便乾燥。舌質淡紅,苔黃膩,脈弦數。

【施治】益氣養血,清熱解毒。

【方葯】五味消毒飲:金銀花、蒲公英、野谷花、苦地丁各30g,連翹20g,赤芍15g,丹參10g,甘草6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2.瘀血阻滯型

【辨證】局部紅腫硬,疼痛,肢體活動受限。證見發熱惡寒,口渴,溲赤便秘,面色晦暗。舌紅有瘀斑,苔黃厚,脈澀或洪數。

【施治】活血祛瘀。

【方葯】活血解毒湯:當歸12g,丹參、乳香、沒葯、透骨草、連翹各15g,黃芪30g,甘草6g,穿山甲10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3.血虛寒凝型

【辨證】面色蒼白,晨寒肢冷,神疲乏力,小便清長。舌質淡紅或嫩紅,蒼白,脈沉遲無力。

【施治】溫陽散寒。

【方葯】陽和湯:熟地30g,鹿角膠10g,姜炭5g,玉桂3g,麻黃5g,白芥子6g,甘草3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4.正虛邪實型

【辨證】面色萎黃無華。唇舌色淡,苔薄黃,脈細弱或細數。

【施治】托里消毒。

【方葯】托里消毒飲加減:金銀花15g,黃芪30g,皂角刺、桔梗、白芷、當歸、白芍、白術各10g,茯苓12g,黨參20g,甘草、川芎各6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5.氣血兩虛型

【辨證】心悸,氣短,面色倦怠,納呆。舌淡,脈細弱。

【施治】補氣補血。

【方葯】人參養榮湯:黨參30g,茯苓、白芍、大棗各10g,熟地、黃芪各20g,歸身12g,五味子、炙甘草、陳皮、遠志各6g,玉桂、生薑各3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6.肝腎虛損型

【辨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四肢無力。舌質淡紅,脈沉細無力。

【施治】補肝腎,強筋壯骨。

【方葯】六味地黃湯:熟地25g,淮山葯、山茱萸各12g,茯苓、澤瀉、丹皮各10g。日1劑,水煎,2次分服。

【加減】偏陰虛者,用六味地黃丸;偏腎陽虛者用右歸丸加減。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醒消丸、新消片(適用於風熱熾盛證)。

(2)虎掙片、四季青片(適用於濕熱郁滯證)。

(3)十全大補丸、虎掙片(適用於氣血兩虛證)。

2.驗方

(1)黨參、黃芪、葛根、連翹各15g,白芷10g,當歸、桔梗各10g,川芎、升麻各6g,柴胡12g,銀花、九里明各30g,日1劑,水煎服(適用於正虛邪實型)。

(2)黃芩12g,地丁、蒲公英、銀花、生地各20g,連翹15g,川連、赤芍、柴胡、七葉一枝花、梔子各10g,甘草3g,日1劑,水煎服(適用於毒熱熾盛型)。

(3)雞血藤30g,熟地20g,透骨草15g,山葯、山萸肉、枸杞子、鹿角膠各10g,制附子6g,田七粉3g,肉桂、炙甘草各5g,日1劑,水煎服(適用於腎虛血瘀型)。

(4)銀花60g,茯苓、牛膝各20g,車前草、紫花地丁各30g,同煎去渣取汁,加入咖啡,白糖,頻服(適用於附骨疽濕熱凝結型)。

(5)土茯苓30g,薏苡仁、金銀花、茯苓各15g,甘草、蒼術、炙山甲、皂角刺、象貝母各9g,蒲公英30g,黃柏12g。水煎服,日1劑(適用於濕熱郁滯證)。

(6)金銀花15g,黃連、山梔子、黃芩、赤芍、歸尾、防風、連翹各9g,蒲公英、羚羊骨各30g(先煎),甘草6g。水煎服,日1劑。寒戰高熱者,加柴胡12g;口渴者,加生石膏30g(打碎);便秘者,加生大黃9g(後下)(適用於風熱熾盛證)。

五、調護

(1)骨髓炎患者一般病程長,治療期長,效果欠佳,易於復發,長期體質消耗而致抵抗力差,易導致各種並發症。

(2)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加強基礎護理,做好口腔衛生,經常翻身,預防褥瘡。

(3)因病程長,患者易產生苦悶、悲觀等情緒,應注意心理護理,從生活上、精神上多給予安慰,使患者精神愉快,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日恢復健康。

(4)做好出院指導,囑病人出院後不要劇烈運動,堅持治療,防止復發。

4. 三叉神經痛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三叉神經痛為三叉神經分支范圍內反復出現陣發性短暫劇烈疼痛。無感覺缺失等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的表現。

本病屬中醫學「頭痛」、「頭風」、「偏頭痛」、「偏頭風」等病症范疇。

一、病因病機現代醫學認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可能是由於三叉神經下降核有陣發性放電,放電的發生可能與半月神經節退行性和纖維性改變、神經根受岩骨嵴突或顱底動脈分支的機械性壓迫有關。症狀性三叉神經痛可能為顱內腫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病變直接刺激三叉神經所致。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

(1)多發生於中年以上,女性較多。陣發性面部燒灼、閃電樣劇痛,位於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常影響上頜支、下頜支,很少影響眼支。兩側同時受累屬罕見。發作時,痛側有面肌抽搐、流淚等。疼痛持續數秒鍾或1~2分鍾。間歇期無任何不適。疼痛發作次數不定,少則每日幾次,多則1分鍾數次,發作數周或數月後常自行緩解。若再次發作,疼痛在經期更為劇烈。

(2)疼痛因面部動作或觸及面頰、上下唇、鼻翼、硬齶等處(發痛點)而誘發,進食、洗臉均可引起疼痛。

(3)一般無明顯神經系統的陽性體征。發作多呈陣發性,如同時伴有其他神經系統損害,或疼痛呈持續性,應考慮為症狀性三叉神經痛。

(4)三叉神經痛需與頭面部疼痛,如牙痛、副鼻竇炎引起的疼痛相鑒別。

2.診斷根據疼痛的典型分布和性質,結合起病年齡,不難作出診斷。

早期易誤診為牙痛。

三、辨證施治

1.風寒外襲型

【辨證】起病較急,疼痛較甚,或面頰有拘急收緊之感,得溫熨痛減,吹風受寒輒發或加重,或兼頭痛,鼻流清涕,口不渴。舌苔或薄白或白膩,脈浮緊或弦緊。

【施治】疏風散寒。

【方葯】川芎茶調散加減:川芎、荊芥、羌活、白芷各12g,防風9g,薄荷6g,甘草6g,細辛3g。

2.胃火上攻型

【辨證】面頰及齒齦疼痛如灼,遇熱痛增,面紅目赤,口渴喜飲,心煩,大便秘結,溲赤,舌質紅苔黃,舌邊紅,脈滑數。

【施治】清瀉胃火。

【方葯】清胃散加減:當歸15g,黃連12g,生地20g,丹皮12g,升麻9g,生石膏30g,知母12g,白芷9g。

3.肝膽郁熱型

【辨證】患側陣發性灼痛,痛連頭角,時作抽掣,常因情志刺激而誘發,心煩易怒,面紅目赤,口苦。舌尖紅,苔黃,脈弦數。

【施治】清肝利膽。

【方葯】當歸龍薈丸加減:當歸12g,龍膽草15g,梔子9g,黃連9g,黃芩9g,大黃6g,蘆薈9g,青黛1g,柴胡12g,白芍30g,鉤藤12g,地龍9g。

4.陰虛風動型

【辨證】面部脹痛,面肌或作抽搐,或麻木不仁,郁怒加重,頭暈目眩,心煩易怒,面部烘熱,失眠多夢,腰膝酸軟,耳中蟬鳴,咽干目赤。舌質紅少苔,脈弦細而數。

【施治】滋補肝腎,平肝息風。

【方葯】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9g,鉤藤12g,石決明18g,梔子9g,山萸肉15g,白芍30g,牛膝15g,杜仲9g,益母草15g,桑寄生20g,夜交藤20g,茯神12g。

5.氣血虧虛型

【辨證】頭面痛頻發,痛勢隱隱,有空痛感,起則痛甚,卧則減輕,遇勞易發,面色蒼白,肢體倦怠,氣短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施治】益氣養血。

【方葯】補中益氣湯合四物湯化裁:黃芪、當歸、熟地各15g,黨參、白術各12g,升麻3g,陳皮、川芎各9g,白芍20g,柴胡、炙甘草各6g。

6.瘀血阻絡型

【辨證】面痛屢發,痛有定處,或痛如針刺,日久不愈,日輕夜重,面色晦滯。舌質紫暗,脈弦澀或細澀。

【施治】逐瘀通絡。

【方葯】通竅活血湯加減:赤芍、川芎、桃仁各15g,紅花9g,麝香(沖服)0.1g,全蟲9g,蜈蚣2條,生薑6g,老蔥3根,大棗7枚,黃酒適量。

7.風痰阻絡型

【辨證】面頰悶痛,或麻木不仁,眩暈惡心,或時吐痰涎,胸脘滿悶,肢重體倦。舌苔白膩,脈弦滑。

【施治】祛風化痰。

【方葯】牽正散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白附子5g,僵蠶12g,全蟲5g,半夏12g,白術15g,天麻9g,茯苓12g,橘紅15g,甘草6g,生薑6g,大棗4枚,白芷9g,蔓荊子6g。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七葉蓮片劑和注射劑。

2.驗方

(1)七葉蓮30~50g,水煎服,日1劑。

(2)鵝不食草(干)10g,牙皂、細辛各5g,青黛2.5g,共研末,隨時吸入同側鼻孔。

(3)鉤藤15g(後下),白芷、夏枯草各10g,天麻5g,日1劑,水煎,2次分服,連續服3~5劑。

3.針灸療方

(1)體針:取合谷、外關、魚腰、四白、承漿、頰車、風池、風府穴。

配下關、醫風、太沖、內庭穴。以平補平瀉法,留針30~60分鍾。

每日1次,6次為1個療程。

(2)皮內針:取太陽、攢竹、下關、顴骨、地倉、頰車、耳中、頭維穴。每次選穴4個,用甲紫作標記,消毒後用鉗子夾住皮內小毫針刺入穴位內,上蓋以膠布。3天換針1次,3次為1個療程。

4.封閉療方取頭維、迎香、地倉,頰車穴。以純酒精注射於疼痛神經支或其分支,可消除疼痛,但不能持久。

5.外敷方川芎、白烏、草烏各20g,蒺藜、細辛、冰片各10g。共研細末,瓶裝備用。每次15g,用蔥泥調外敷痛點,每天換葯1次。

五、調護

(1)保持心情舒暢,防止暴怒傷肝,以防肝陽上亢。並要勞逸適度,忌食辛辣,勿飲高度酒,對預防和治療很重要。

(2)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程較長。只要積極治療,治療及時,可較快治癒,預後較好。

(3)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適時調攝寒溫,防止外感時病邪侵襲。

(4)頭痛劇烈者,宜卧床休息,避免用腦過度。病人的體位要舒適,血虛頭痛者宜頭低卧位;腎陰虛、肝陽上亢頭痛者宜高卧位或半卧位。

閱讀全文

與臨床病程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繪制地圖一般使用什麼方法 瀏覽:995
長琶音的正確彈奏方法 瀏覽:272
前列腺增生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928
鼻內用糖皮質激素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87
客廳收納技巧有哪些方法 瀏覽:316
冷凍飲品色素檢測方法 瀏覽:515
起動機無法啟動的正確測量方法 瀏覽:628
腰脫最好鍛煉方法 瀏覽:310
手機清理垃圾內存教程方法 瀏覽:788
上背部僵硬鍛煉方法 瀏覽:801
螺紋摩擦防松方法有哪些 瀏覽:900
中醫治療狐臭的方法 瀏覽:933
艾灸無煙包的使用方法 瀏覽:881
土雞拉水治療方法 瀏覽:962
寶駿510換發動機電腦匹配方法 瀏覽:810
茶樹精油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5
n1單詞快速背誦方法 瀏覽:924
雅閣加裝自動折耳安裝方法 瀏覽:899
推廣好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65
食物中毒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