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知道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可以矯正頸椎曲度
背靠牆站立。
兩腳跟與肩膀齊寬,臀部緊緊貼著牆壁。肩胛骨也要碰到牆壁,這比肩頂是否貼牆更重要。
你可能需要稍微往中間夾緊肩胛骨,才能讓它們進入更自然的姿勢,並貼著牆壁。這個動作有時候也被稱為「打開胸腔」。
擺好身體姿勢後,留意自己的頭部姿勢。留意後腦勺是否有碰到牆壁。如果沒有,那就是脖子前傾了,這很可能是脖子肌肉虛弱無力造成的。
拉伸脖子兩側的肌肉。
站直或坐直。保持鼻子朝前,右耳往下靠近右肩。右手放在頭的一側,借著手臂重量輕輕地拉伸脖子左側。不要用力把頭往下拉,而是靠手臂的重量輕輕牽引。
如果你駝背,肩膀向前彎,那麼在頭向右傾斜的時候可以屈起左手肘,將左手臂帶到背部,手掌朝外。
每側拉伸30秒,重復3次。
放鬆脖子兩側的胸鎖乳突肌。
這條強而有力的肌肉從耳後方延伸到喉部中間,並連接到鎖骨的胸骨端。兩側胸鎖乳突肌從正面看正好呈V形。這條肌肉很容易摸到。找到它,然後用手指輕輕地揉捏按摩。沿著整條肌肉上下來回按摩。
按摩時不要太用力往內推,以免碰到其它疼痛部位。按摩的動作應該是輕輕地將它往外拉,遠離脖子里的其它構造。
把頭往左右轉,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和放鬆相反一側的胸鎖乳突肌。比如說把頭轉到左邊,保持鼻子朝前,就能摸到右側的胸鎖乳突肌。
拉伸胸肌。
走到敞開的門口。右手靠著門的右側放,手掌朝向門,手肘屈曲90度,前臂貼著門。右腳往前邁出一小步。前臂要一直貼著門。你應該會感覺到靠近腋窩的胸肌被拉緊。
保持30秒,換邊重復。
咨詢專業體肌療法從業者的意見。
脊椎按摩師和按摩理療師都是這方面的專家。他們了解錯誤的身體姿勢會如何造成疼痛,以及應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接受按摩理療師或脊椎按摩師的治療,並向他們請教你可以自己在家做哪些運動和拉伸動作。做縮下巴運動。
這個動作有點像點頭,但是移動的不是頭,而是鼻子。臉朝上平躺在地上,屈起膝蓋,雙腳平放在地上,防止拉傷腰部。鼻子朝向天花板,與天花板相垂直。在保持脖子不動的前提下,緩慢地向前點頭。想像自己在用鼻尖畫一條小弧線。動作要保持非常緩慢。
讓鼻子慢慢地回到垂直位置。重復10次。在幾天內慢慢增加至20次。一周後開始每天做2到3組。一旦你習慣了這個動作,可以試著靠牆站著做,也可以不靠牆。練習夾緊肩胛骨。
端坐在椅子上。脖子伸長,膝蓋彎曲90度,雙腳平放在地面。兩側肩胛骨往中間夾緊,就好像要讓它們互相觸碰一樣。保持3秒,想像它們正努力地夾著一個網球。慢慢松開肩胛骨,讓它們回到放鬆的姿勢。
要是肌肉緊綳導致肩膀往耳朵方向聳起,你需要特意垂下肩膀。讓手臂自然垂放在身體兩側。
沉緩有序地重復這項運動10次。當肩胛骨周圍的肌肉越來越強,將保持時間增加到10秒,每天做2到3組。
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或對著電腦辦公的人經常會胸悶,背部肌肉也很弱。這會造成駝背,肩膀往前傾。夾緊肩胛骨可以矯正這個不良姿勢。做進階縮小巴運動來改善關節活動度。
端坐在椅子上或站直。練習縮下巴或點鼻尖數次,讓鼻子稍微往下掃。下巴收縮後不要移動它,就讓它和脖子一直保持相同的距離,只有頭頂往後移動。
保持數秒,再慢慢地移動,讓頭回到原本挺直的姿勢。之後下巴和鼻子也回到起始姿勢。重復10次,隨著肌肉慢慢變強,再增加重復次數和組數。
在這項運動中,切記不能增加脖子曲度。試著以自然、正確的方式向後移動頭。長時間脖子前傾的人一開始可能會覺得這個動作很難。電腦的擺放要符合人體工學。
將屏幕抬高,好讓屏幕上方三分之一與眼睛齊平。眼睛和屏幕的距離應該保持在45到60厘米之間。你可能需要用幾本書墊高電腦屏幕,使用高一點或矮一點的桌子,或是調整椅子高度。用捲尺確認臉和電腦屏幕的距離,然後適當地調整椅子高度。
不要提很重的包或手提袋。
盡量使用小的單肩包或手提袋,而且越輕越好。如果需要提很多東西,最好用可以均勻分散重量的雙肩背包,而不是單肩包。[10]不要總是用同一側肩膀背包,這會造成高低肩。經常換邊背包。
坐在辦公桌、電腦或電視前面的時候,每30分鍾做一次拉伸運動。
如果你一直坐在辦公桌前或對著電腦辦公,要經常起身走走,減輕脖子和背部壓力。每半小時休息一會兒,四處走動對你有益。每隔2小時抽出30秒或1分鍾拉伸脖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也要這么做。
購買支撐性能好的頸枕。
如果你經常睡覺起來就感到脖子酸痛,很可能是睡姿不好。支撐性能良好的頸枕可以讓頭部自然地放在中間,而和頸椎接觸的枕頭底部具有一定的曲度,也很結實,能很好地支撐脖子。
保持良好的站姿。
走路時肩膀往後垂,並保持對齊。收縮腹肌,讓身體整體更挺直。膝蓋稍微屈起,幫助臀部減輕一些壓力。買一雙足弓部位有良好支撐的鞋子,這對改善姿勢有很大的幫助。
走路姿勢也要正確。
走路時,下巴必須和地面平行,腳跟先著地,重心從腳跟轉移到足弓,最後到腳趾。走路的時候不要一直盯著腳或弓背。臀部和腹部要與身體其餘部分在同一條直線。
使用矯正背帶。
研究顯示使用矯正背帶能將肩膀往後推,保持頭部與脊柱在同一直線上,有助於改善姿勢。每天使用不但能幫助維持正確姿勢,還能把肩膀拉回正確的位置。
Ⅱ 頸椎45突出怎麼治療
頸椎椎間盤突出,往往症狀與體征不成正比,看症狀如何,沒有明顯症狀暫時不治療,堅持頸椎保健操,增加頸部肌肉功能強度和韌性,少發病或不發病。如有症狀,可牽引、按摩、復位方法治療為好。
Ⅲ 怎樣運用扳法治療頸椎病
扳法主要用於頸椎小關節紊亂的治療,這種手法如運用得當,常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此類手法動作要求嚴格,使用時必須謹慎,一定要在生理活動的范圍之內進行。
(1)頸椎定位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拇指頂住患病棘突或偏歪棘突,另一手托住患者面頰,令患者低頭45 度,再向患側旋轉45 度,同時令一助手用雙手緩緩用力壓住患者頭頂,保持45 度低頭位,醫者扶面頰之手用力向患側旋轉30度左右。頂棘突之手拇指用力向對側推按,如聽到「喀」的一聲,或有拇指下的棘突跳動感,說明復位成功。
(2)頸椎快速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扶握後枕部,一手扶握下頜部,兩手在輕提下,環轉搖晃頸部6 ~ 7 次。待感到患者頸部肌肉已完全放鬆後,兩手突然交錯用力,快速旋轉頸部,同時兩手馬上放鬆,讓其頸部的活動自動停止。這種扳法要待患者頸部完全放鬆後方可用力,初學者應謹慎使用。
(3)頸椎拔伸旋轉復位法。患者正坐位,醫生站在患者身後,一手扶握枕後,另一手以肘部托起患者下頜,然後用力輕輕拔伸頸部,並環轉搖晃頸椎5 ~ 7 次,再在拔伸的基礎上旋轉頸椎,當感到有阻力時,在有控制的情況下突然加大旋轉幅度,此時常可聽到多個椎體的「喀喀」聲,左右各旋轉一次。此手法比較穩妥,因為拔伸時頸椎處於一種失穩狀態,這時不易損傷脊髓。
(4)寰樞椎旋轉復位法。患者仰卧位,頭部伸出床邊,助手用雙手扶按患者雙肩,醫生坐在患者頭前,一手托扶患者枕後,一手扶握下頜部,在拔伸下環轉搖晃頸椎6 ~ 7 次。然後做前屈後伸活動各一次,先向健側旋轉頸椎,再向患側旋轉頸椎。這一扳法主要用於寰樞椎半脫位,操作手法要輕巧,不可超過頸椎的生理活動范圍。
Ⅳ 頸椎病有哪些其他治療措施
(一)頸椎牽引有許多物理因子對頸椎病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以頸椎牽引最常用
頸椎牽引的治療作用①解除肌肉痙攣,緩解疼痛卧位頸椎牽引時,頸部肌肉的肌電活動減少,肌肉的緊張降低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損傷的軟組織修復,促進水腫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退③松解軟組織粘連,牽伸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矯治脊柱後關節的微細異常改變,使脊柱後關節嵌頓的滑膜復位,或有助於關節突關節輕微錯位的復位,改善或恢復脊柱的正常生理彎曲④增大椎間隙和椎間孔,改變突出物(如椎間盤)或骨贅(骨質增生)與周圍組織的相互關系,減輕神經根受壓,改善臨床症狀研究證實,當頸椎牽引的重量達到6~7kg時,椎間盤內部的壓力減少70%,當重量達到10kg時,幾乎測不到壓力
1.坐位牽引適用於病情較輕或經卧位牽引後,需要繼續牽引的患者(圖11-2-10)
圖11-2-10坐位牽引
牽引時一般頭前屈20°~30°,以眩暈症狀為主的患者可以保持頭部中立位牽引牽引重量由5kg(或體重的1/10)開始,每天牽引1~2次,以後每隔3~5天增加1~2kg,最大可達12~15kg每次治療時間15~20分鍾,最長不超過30分鍾每周治療3~5次,持續3~4周
2.卧位牽引又稱為床頭牽引,適用於病情較重或不能坐位牽引的患者由於需要24小時牽引,常在病房使用牽引時頸部保持前屈30°~45°,持續性牽引時重量從2~3kg開始,逐漸增加到4~6kg,每2小時休息10~15分鍾,2~3天或症狀緩解後牽引重量再減少到2~3kg,並逐漸縮短牽引時間或改為坐位牽引
(二)其他物理治療其他常用治療頸椎病的物理療法包括:
1.直流電離子導入治療
利用直流電場作用和電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性,將各種中西葯物作用於頸部
2.間動電流治療
將電極置於頸和肩臂痛點處,使用間升或疏密波對症止痛;置於頸交感神經節處,使用密波,對椎動脈型及有交感神經症狀的效果較好
3.感應電治療
以脈沖方式或配以離子導入等方法,作用於頸背部肌肉,以提高肌張力,加強肌力,可使長期反復發作所致頸背肌力減弱的患者得到恢復
4.超刺激治療
以波寬2nls,頻率約100Hz的方形波,用患者可耐受的最大電流作用於頸椎部位作用類似間動電流,因電流強度刺激性大,故止痛效果明顯而迅速
5.高頻電治療
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微波等方法利用深部電熱的作用改善椎管椎間孔橫突孔內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的血液供應,以利於受刺激壓迫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等組織恢復對脊髓型和椎動脈型療效較好
6.手法治療
如頸椎關節松動中醫的手法按摩等,對改善頸椎病的症狀均有良好的療效
(三)葯物治療葯物在頸椎病的治療中,可以起到輔助的對症治療作用,常用的葯物有以下幾類
1.非類固醇消炎鎮痛葯這一類葯物,主要是針對神經根受到刺激引起的損傷性炎症,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常用於頸痛肩痛上肢麻木的病人主要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奈普生布洛芬雙氯芬酸等
2.使肌肉鬆弛的葯物這類葯使肌肉的痙攣得到緩解,解除了對脊髓神經血管的刺激如巴氯芬乙哌立松等
3.鎮靜劑能減輕神經的興奮性,也能使肌肉的緊張得到緩解,適於精神興奮緊張激動的病人一般常用地西泮,睡前口服,也可用健腦安神的中成葯
4.神經營養葯這是對任何一種類型的頸椎病都有治療意義的葯物常見的葯物有維生素B1片,每次10mg,每天3次,以及其他復合維生素
5.中葯熱敷用祛風活血通絡止痛的中葯,如當歸桂枝紅花接骨木路路通川羌活各50g,五加皮虎杖絡石藤等各100g,放在布袋內用蒸籠蒸,待水燒開15分鍾後取出來,置於頸部熱敷30分鍾
(四)矯形器的應用頸椎病的治療中常使用頸圍和頸托(圖11-2-1112)
頸圍和頸托具有以下作用
1.固定頸椎於適當的位置,改變不良體位,以保持正常體位通過支撐作用使頸部肌肉得以休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局部疼痛
2.限制頸部過度活動以保持局部穩定,減少脊髓神經根血管及關節面之間的互相刺激摩擦所產生的創傷性炎症反應,並促進其消散和吸收
3.緩解與改善椎間隙的壓力狀態,減少頸椎間盤的勞損退變,有助於盡快康復,並可避免可能的外傷
4.糾正頸椎內外平衡失調,防止小關節紊亂錯位及脫位等,以保持頸椎序列及椎體間關節間的穩定,加強頸部支撐作用
5.在施行手術前作為一種非手術治療方式,為手術創造必要的條件,也為術後採取固定製動措施做准備術後則可減輕手術局部及鄰近部位的創傷性反應,限制頸部活動以防止植骨塊的壓縮或脫出,促進骨融合和患部軟組織癒合
頸圍和頸托可應用於各型頸椎病患者,對急性發作期患者,尤其對頸椎間盤突出症,交感神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患者更為合適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應用頸圍和頸托,可以引起頸背部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因此,穿戴時間不可過久,穿戴期間要經常進行頸椎醫療體操當症狀逐漸減輕後,要及時除去頸圍及頸托,加強肌肉鍛煉
(五)手術療法頸椎病只有少數患者經過非手術的系統治療,不能改善症狀或症狀進行性加重而需要手術手術的適應證如下:頸椎間盤突出,經非手術治療後根性疼痛未得到緩解或繼續加重,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者;頸椎病有脊髓受累症狀,經脊髓碘油造影有部分或完全梗阻者;頸椎病病人突然發生頸部外傷,或無明顯外傷而發生急性肢體痙攣性癱瘓者;頸椎病引起多次頸性眩暈暈厥或猝倒,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頸椎病有明確的交感神經症狀,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而嚴重影響工作者;頸椎病椎體前方骨贅,引起食道或喉返神經受壓症狀者
根據手術途徑不同,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手術及後路手術三種:①前路及前外側手術:適合於切除突出之椎間盤椎體後方骨贅及鉤椎關節骨贅,以解除對脊髓神經根和椎動脈的壓迫同時需進行椎體間植骨融合術,以穩定脊柱②後路手術:主要是通過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術達到對脊髓的減壓減壓後應輔以後方脊柱融合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