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吃葯和喝葯哪種說法比較正確
如果生病了,需要服用的葯,說吃葯;如果是想死服毒,就說喝葯。比如說一個人喝了葯,就是說這個人喝農葯死了。
Ⅱ 正確服用葯片的方法是什麼
多喝水,我剛才吃膠囊也是 卡在喉嚨那裡了,把我嚇了一跳,但是我又想是膠囊,膠囊要化的,過不了1分鍾自己化小了,我又喝水就下去了。祝你身體健康
Ⅲ 吃葯時應該採取什麼姿勢
不僅吃葯的姿勢有講究,而且喝水的多少也有講究。
吃葯時應採取站立的姿勢,當人直立時食道呈垂直狀態,有利於把葯物送到胃裡。
吃葯時應採取站立的姿勢,當人直立時食道呈垂直狀態,有利於把葯物送到胃裡。
相反,
如果採用卧位則不利於葯物下行到胃。若病情允許,卧床患者盡量坐起來吃葯,且吃葯後不要立即卧床。
如果吃葯時姿勢不當、不喝水或喝水太少,葯物停滯在食道內,會使葯物崩解溶化,若是氯化鉀、硫酸亞鐵等刺激性葯物,還會引起食道潰瘍、食道炎,甚至食道出血。
相反,
因此,不僅要站著吃葯,而且要多喝水才安全(喝200—300毫升水為宜)。
建議吃葯前先喝一口水濕潤下食道,然後把葯放在舌頭靠近咽喉部位置,再用溫開水或涼白開一口咽下。
因此,不僅要站著吃葯,而且要多喝水才安全(喝200—300毫升水為宜)。
Ⅳ 正確服葯有什麼方法
正確的服葯方法是:取站立位,先把葯片放入口內,然後喝上一口水,稍把頭向上仰並做吞咽動作,葯片隨水經食管而順利進入胃內。膠囊外殼是用明膠做的,遇水能產生一定黏性,干吞最易附在食管內壁,還因膠囊比水的比重小,在水中是上浮的,故吞服時頭部不宜上仰,否則送服的水吞下而膠囊仍卡在食管中,如把頭部向下略前傾,這樣較易吞下。待葯片吞下後不要馬上躺下,隔5分鍾再喝一些水。這樣服葯可以促進吸收,提高療效,並能減輕一些葯物的不良反應。
Ⅳ 葯物的正確服用方法有哪些
腸溶制劑: 腸溶制劑是一種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腸液中能夠崩解、吸收的一種制劑,將葯物製成腸溶制劑是為了滿足葯物性質及治療的需要。因為許多葯物在胃液酸性條件下不穩定,易分解失效或對胃黏膜有刺激性;還有的葯品只有在腸道中才能夠更好地吸收。為了充分發揮葯物的治療作用,就在這些葯物的外麵包上一層只能在鹼性腸液中溶解的物質——腸溶衣。因此,在使用蘭索拉唑腸溶片(恆坤®)、泮托拉唑鈉腸溶片(開濟®)、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羅丹®)、紅黴素腸溶片等葯品時,不可將葯品掰開、嚼碎或研成粉末服用,應整粒吞服。
口服顆粒劑: 對於抗生素顆粒劑例如阿奇黴素顆粒(羅欣快宇)、頭孢羥氨苄顆粒(韋卡®)、伊曲康唑顆粒(羅宣®),只可用溫開水沖化後,立即服用,不可長時間放置,因為抗生素在高溫和水溶液中,容易分解降低療效。
Ⅵ 葯片怎麼吃才正確
寧波女子吞了片葯,食道灼傷不能吃飯!
葯片怎麼吃?吃完後又該注意什麼?
許多人可能都沒細想過這些問題。
近日,在北侖區人民醫院,30歲女患者小陽(化名)用自己的慘痛經歷給大家敲響了警鍾。由於吃葯不拘小節導致食道灼傷,小陽要接受起碼一個月的治療,期間只能進食流質。
吃葯不當致食道灼傷
小陽是本地人,前陣子因為婦科病就醫,醫生給她開了一種名叫多西環素的葯片,這是治療婦科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
前天晚上本該飯後吃葯的,小陽忘記了,直到臨睡前才想起來,她就著一小口水把葯片給吞了,之後就躺下睡覺了。次日一早醒來,發現胸口有點痛,吞咽也比較困難,於是到北侖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
葯片如無特殊說明不宜嚼碎服。如果是中央有刻度的葯片,可沿刻痕掰開服用。而控釋、緩釋、腸溶的葯片,不能掰開吃。這些葯片被掰開後,葯效釋放加速,難以達到長效的目的。膠囊類葯物如果光吃葯粉,有效成分會被胃酸破壞大半,導致葯效減弱。
忘記服葯則不宜下次吃雙份。療效未必加倍,毒副作用肯定加倍,對肝腎會有一定的損傷。如果是一天服用一次的葯物,當天補服即可。如果是一天服用數次的葯物,發現某次忘服後,如果接近這次的服葯時間,可補服,如果接近下次的服葯時間,不需補服,下次正常服用即可。
吃完葯片最好坐或站一會兒,如果感覺葯片沒下去,最好再喝一些水。
最後,提醒廣大市民,二級和三級醫院均要設置葯物咨詢窗口,提供專業的葯學服務。患者拿到葯後,有不明白怎麼吃的,可以去問一問專業的葯師。
Ⅶ 如何正確服葯
服用葯物常見的錯誤方法有哪些?
葯,你吃對了嗎?吃葯有講究,這個不能隨便吃。有調查顯示,我國每年都有數百萬人因“吃錯葯”而入院治療的。日常中很多人不知道正確的服葯方法,還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服葯錯誤的危害性。其實,“如何吃葯”是很重要的,如果服用方式、服用量、服用時間不正確,都可能影響到葯效的發揮,甚至出現不良的後果,下面就是常見的服葯誤區。
復方葯和復合葯,你知道他們的區別嗎?
每個人都吃過葯,但是能分清“復方葯”和“復合葯”的人卻不多。
通常情況下,帶有“復方”字樣的葯物指的是處方中的主葯,比如復方碘溶液,是由碘和碘化鉀組成,但是起治療作用的是其中的碘,碘化鉀只是起到增加碘溶液的作用。
從上面介紹大家可以看出,“復方”和“復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用葯的時候要嚴格區分,以達到安全用葯的目的。
Ⅷ 服葯時間的正確方法
人體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現象呈明顯的晝夜節律。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很多葯物的作用和毒性、不良反應與人體的生物節律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同一種葯物的同等劑量可因給葯時間不同,作用和療效也不一樣。根據時間葯理學,選擇最適宜的服用葯品時間,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為大家總結一下各類葯物的服葯時間。
高血壓
人類血壓存在明顯的晝夜波動特徵。早晨 9:00-11:00 急劇上升,白晝處於較高水平,下午 4:00-6:00 又上升,而後呈緩慢下降趨勢,凌晨 3 時達最低值,在早晨清醒前又開始回升。故心腦血管疾病在早晨發生率較高。
一般以夜間血壓比白天血壓下降幅度 ≥ 10%-20% 表示血壓晝夜節律正常,呈雙峰一谷型,稱「杓型血壓」。若夜間血壓下降的趨勢變小,全天血壓曲線趨於平緩,夜間血壓下降 < 10% 表示晝夜節律異常,稱「非杓型血壓」。
1. 杓型血壓
上午 7 時和下午 14 時兩次為宜,使葯物作用達峰時間正好與血自然波動的兩個高峰吻合,此時降壓效果最好。不宜在睡前或夜間服用,以避免血壓於夜間的睡眠中過低導致組織灌注不全而誘發缺血性腦卒中,尤其是老年人。
2. 非杓型血壓
卻應於晚間睡前服葯。鈣通道阻滯劑和 ARB 類葯物於早晨或晚上服葯對 24 h 平均血壓的作用相同,但晚上服葯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間平均血壓,進而有助於非杓型血壓向杓型血壓的轉化;
糖尿病
胰腺的胰島β細胞每日分泌胰島素約為 50 IU,其分泌有節律,清晨始升高,午後達高峰,凌晨跌低谷。因此,清晨給予低劑量的胰島素,可達到滿意效果。上午 8 時可口服作用強而持久的降糖葯物,使葯效與體內血糖濃度變化的規律相適應。如甲苯磺丁脲早 8 點服葯後 0.5 h 血糖下降幅度明顯大於 18 點給葯者。
磺脲類降糖葯(格列本脲):通過刺激胰島細胞產生降糖效果,口服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在飯前 30 分鍾服用為宜。
雙胍類降糖葯(二甲雙胍):等通過促使肌肉等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起到降糖效果,因此宜飯後服用。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 ):等在小腸內競爭性抑製糖苷水解酶,使飯後血糖升高的幅度減小,因此,只有進食同時服用才能產生治療效果。
缺血性心臟病
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急心絞痛和心臟猝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高峰時間均在上午 6:00-12:00。因此抗血小板葯阿司匹林早晨服用生物利用度大,半衰期長,並更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病人的關節腫脹,僵直和握力下降等症狀,以早晨最為嚴重;而且糖皮質激素的分泌節律呈晝夜節律性變化,血葯濃度峰值一般在清晨 7-8 時,谷值則在午夜 0 時。所以最好在早晨服用激素類葯物。故糖皮質激素均選用早晨 7-8 時給葯,短效糖皮質激素,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等每日 1 次。長效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隔日 1 次。
抗癌治療
腫瘤細胞在上午 10 點生長繁衍最快,而正常細胞則在凌晨生長最快,因此腫瘤患者用葯的最佳時間為上午 10 點。這時進行化療,用葯最省,效果最好,不良反應最小。
晚期疼痛嚴重的癌症病人,使用止痛葯的時間也有規律;人的痛覺以上午最為遲鈍,而午夜至凌晨最為敏感,故止痛葯以夜晚臨睡前服用效果更佳。
哮喘
由於人體腎上腺皮質激素、兒茶酚胺分泌水平及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等因素存在生理性晝夜波動,因此哮喘多在深夜或凌晨發作。故多數平喘葯以睡前服用為最佳,此時哮喘者對乙醯膽鹼和組胺反應最為敏感。
β 受體激動劑如特布他林等可採取晨低、夜高的給葯方法:早上 8 點口服 5 mg,晚 20 點服 10 mg,可使該葯的血濃度晝夜保持相對穩定,並在清晨呼吸道阻力增加時保持較高的血葯濃度。
而氨茶鹼則不同,其治療量與中毒量很接近,它在早晨 7 點左右服用效果最好,毒性最低。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需要補充葡萄糖酸鐵、亞鐵等鐵劑,對胃腸道可產生刺激,必須在胃酸作用下才宜吸收。所以宜在胃酸分泌最活躍的時候用,晚間胃酸分泌最高,故晚 20 點服用最佳,吸收率比早 8 點高,療效延長 3-4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