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治療包括以下幾方面:
1、化療:目前已經具有標準的療程,在處理並發症方面經驗豐富;
2、靶向治療:可針對性的作用於靶點,對其他細胞損傷相對較小,可運用於多種白血病,療效較好,但是費用較為昂貴;
3、骨髓移植:適用於多數血液惡性腫瘤;
4、誘導分化治療:適用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可運用砒霜成分輔助治療,治癒率可達90%。
『貳』 抗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是怎樣的
抗白血病治療的第一階段是誘導緩解治療,化學治療是此階段白血病治療的主要方法。目標是使患者迅速獲得完全緩解(CR),所謂CR,即白血病的症狀和體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5×109/L,血小板≥ 100×109/L,白細胞分類中無白血病細胞;骨髓中原始粒Ⅰ型+Ⅱ型(原單+ 幼單或原淋+ 幼淋)≤ 5%,M3 型原粒+早幼粒≤ 5%,無Auer 小體,紅細胞及巨核細胞系列正常,無髓外白血病。
理想的CR 為初診時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異常標志消失。
達到CR 後進入抗白血病治療的第二階段,即緩解後治療,主要方法為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誘導緩解獲CR 後,體內仍有殘留的白血病細胞,稱之為微小殘留病灶(MRD)。此時,急性白血病體內白血病細胞的數量大約由發病時的1010 ~ 1012/L 降至108 ~ 109/L;同時中樞神經系統、眼眶、睾丸及卵巢等髓外組織器官中,由於常規化療葯物不易滲透,也仍可有白血病細胞浸潤。
為爭取患者長期無病生存(DFS)和痊癒,必須對MRD 進行CR 後治療,以清除這些復發和難治的根源。
(1)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隨著支持治療的加強、多葯聯合方案的應用、大劑量化療和HSCT 的推廣,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預後已有很大改善,CR 率可達到80% ~ 90%。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方案選擇需要考慮年齡、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亞型、治療後的MRD 和耐葯性、是否有幹細胞供體及靶向治療的葯物等。
①誘導緩解治療。長春新鹼(VCR)和潑尼松(P)組成的VP方案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誘導緩解的基本方案。VP 方案能使50%的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獲CR,CR 期3 ~ 8 個月。VCR 主要毒副作用為末梢神經炎和便秘。VP 加蒽環類葯物(如柔紅黴素,DNR)組成DVP 方案,CR 率可提高至70% 以上,但蒽環類葯物有心臟毒性作用,對兒童尤甚。DNR、阿黴素、去甲氧柔紅黴素(IDA)、表柔比星的累積量分別達1000mg/m2、500 mg/m2、300 mg/m2 和900mg/m2 時,心臟毒性風險為1% ~ 10%。DVP 再加門冬醯胺酶(L-ASP)即為DVLP 方案,L-ASP 提高患者DFS,是大多數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採用的誘導方案。L-ASP 的主要副作用為肝功能損害、胰腺炎、凝血因子及白蛋白合成減少和過敏反應。
在DVLP 基礎上加用其他葯物,包括環磷醯胺(CTX)或阿糖胞苷(Ara-C), 可提高T-ALL 的CR 率和DFS。成熟B-ALL 和ALL-L3 型採用含大劑量(HD)CTX 和HD MTX(甲氨蝶呤)方案反復短程強化治療,總生存率已由不足10% 達到50% 以上。伴有(t 9;22)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以合用伊馬替尼進行靶向治療。
②緩解後治療。緩解後強化鞏固、維持治療和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CNSL)防治十分必要。如未行異基因HSCT,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鞏固維持治療一般需3 年。定期檢測MRD 並根據亞型決定鞏固和維持治療強度和時間。L-ASP 和HD MTX 已廣為應用並明顯改善了治療結果。HD MTX 的主要副作用為黏膜炎、肝腎功能損害,故在治療時需要充分水化、鹼化和及時亞葉酸鈣解救。大劑量蒽環類、依託泊苷和Ara-C 在鞏固治療中作用,尤其是遠期療效仍待觀察。
對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即使經過強烈誘導和鞏固治療,仍需維持治療。巰嘌呤(6MP)和MTX 聯合是普遍採用的有效維持治療方案。
一般控制白細胞在3×109/L 以下,以控制MRD。為預防CNSL,鞘內注射MTX 10mg,每周一次,至少6 次。
復發指CR 後在身體任何部位出現可檢出的白血病細胞,多在CR 後兩年內發生,以骨髓復發最常見。此時可選擇原誘導化療方案再誘導,如DVP 方案,CR 率可達29% ~ 69%。若選用HD Ara-C聯合米托蒽醌(NVT)或其他葯物如氟達拉濱,效果更好。如復發在首次CR 期18 個月後,再次誘導化療緩解概率相對高。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一旦復發,不管採用何種化療方案和再緩解率多高,總的二次緩解期通常短暫(中位2 ~ 3 個月),長期生存率<5%。
髓外白血病中以CNSL 最常見。單純髓外復發者多能同時檢出骨髓MRD,血液學復發會隨之出現。因此在進行髓外局部治療的同時,需行全身化療。對CNSL 預防有顱脊椎照射和腰穿鞘注兩種方法。顱脊椎照射療效確切,但其不良反應繼發腫瘤、內分泌受損、認知障礙和神經毒性限制了應用。現在多採用早期強化全身治療和鞘注預防CNSL 發生,以省略顱脊椎照射,將其作為CNSL 發生時的挽救治療。一旦發生CNSL,未接受過照射者採用HD MTX(或HDAra-C)聯合CNS 照射,至少半數病例有效;否則可聯合鞘內給葯。
不過,有照射史的CNSL,鞘內給葯的有效率僅30%。要注意此類治療的中樞神經毒性(如白質腦病)作用。對於睾丸白血病患者,即使僅有單側睾丸白血病也要進行雙側照射和全身化療。
HSCT 對治癒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至關重要。異基因HSCT可使40% ~ 65% 的患者長期存活。主要適應證為:復發難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R2 期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R1 期高危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如染色體為t(9;22)、t(4;11)、+ 8 者;WBC>30×109/L的前B-ALL和100×109/L的T-ALL;獲CR時間>4~6周,CR 後MRD 偏高,在鞏固維持期持續存在或仍不斷增加。
(2)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治療。近年來,由於強烈化療、HSCT 及有力的支持治療,60 歲以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的預後有很大改善,30% ~ 50% 的患者可望長期生存。
①誘導緩解治療。
DA(3+7)方案:DNR 每日 45mg/m2 靜脈注射,第1 ~ 3 天;每日Ara-C 100 mg/m2,持續靜脈滴注,第1 ~ 7 天。60 歲以下患者,總CR 率為63%(50% ~ 80%)。用NVT 每日8 ~ 12 mg/m2 替代DNR,效果相等,但心臟毒性低。用IDA 每日 12 mg/m2 代替DNR,年輕患者中CR 率增加。IDA+Ara-C+VP16 聯合應用可使年輕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獲得80%CR 率。HD Ara-C 方案不增加CR 率,但對延長緩解期有利。劑量增加的誘導化療能提高療程CR 率和緩解質量,但相關毒性亦隨之增加。國內創用HOAP 或HA(高三尖杉酯鹼每日3 ~ 6mg,靜脈滴注5 ~ 7 天)方案誘導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CR 率為60% ~ 65%。1 個療程獲CR 者DFS 長,經過2 個療程誘導才達CR 者5 年DFS 僅10%。達CR 所用的誘導時間越長則DFS 越短。2 個標准療程仍未CR 者提示患者原發耐葯存在,需換方案或進行異基因HSCT。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採用ATRA 每日25 ~ 45 mg/m2 口服治療直至緩解。ATRA 可誘導帶有t(15;17)(q22;q21)/PMLRARα融合基因的早幼粒白血病細胞分化成熟。ATRA +化療的CR率為70% ~ 95%,同時降低「維A 酸綜合征」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維A 酸綜合征多見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單用ATRA 誘導過程中,發生率為3% ~ 30%,發生機制可能與細胞因子大量釋放和黏附分子表達增加有關。臨床表現為發熱、體重增加、肌肉骨骼疼痛、呼吸窘迫、肺間質浸潤、胸腔積液、心包積液、皮膚水腫、低血壓、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初診時白細胞較高及治療後迅速上升者易發生ATRA 綜合征。治療包括暫時停服ATRA,吸氧,利尿,地塞米松10mg 靜脈注射,每日2 次,白細胞單采清除和化療等。
ATRA 的其他不良反應為頭痛、顱內壓增高、骨痛、肝功能損害、皮膚與口唇乾燥、陰囊皮炎潰瘍等。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常伴有原發纖溶亢進,合並出血者除服用ATRA 外,還需抗纖溶治療,補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如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可酌情應用小劑量肝素。對高白細胞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也可將砷劑作為一線葯物。砷劑小劑量能誘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分化、大劑量則誘導其凋亡。成人用0.1% 的As2O3(亞砷酸)注射液10ml 稀釋於5%GS 或NS 250 ~ 500ml 中靜脈滴注3 ~ 4 小時,兒童劑量按體表面積每日6mg/m2,每日一次,4 周為一療程,每療程可間隔5 ~ 7 天,亦可連續應用,連用2 個月未CR 者應停葯。
②緩解後治療。誘導CR 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長期DFS 關鍵的第一步,但此後若停止治療,則復發幾乎不可避免。復發後不行HSCT 則生存者甚少。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緩解後治療的特點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CNSL 發生率僅2%,初診高白細胞、伴髓外病變、M4/M5、t(8;21) 或inv(16)、CD7+ 和CD56+ 者應在CR 後做腦脊液檢查並鞘內預防性用葯。國內多數單位在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CR後仍將CNSL 預防列為常規,鞘內注葯至少1 次,但較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預防次數明顯減少;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比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時間明顯縮短,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用ATRA 獲得CR後採用化療與ATRA 或砷劑交替維持治療2 ~ 3 年較妥。
高危組首選異基因HSCT;低危組(不含APL)首選HD Ara-C為主的強烈化療,復發後再行異基因HSCT;中危組強化療、大劑量化療+ 自體HSCT 或同胞相合HSCT 均可。值得注意的是在屬於中危組的正常核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中,也存在基因突變,NPM1 和CEBPA 突變對預後有利,而FLT3-ITD、MLL-PTD 突變等對預後不利。
HD Ara-C 方案鞏固強化,每劑Ara-C 靜脈滴注3 小時,連用6 ~ 12 個劑量,可單用或與安吖啶、NVT、DNR、IDA 等聯合使用。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用HD Ara-C 鞏固強化至少4 個療程,或1 次HDAra-C 後行自身HSCT,長期維持治療已無必要。HD Ara-C 的最嚴重並發症是小腦共濟失調,發生後必須停葯。皮疹、發熱、眼結膜炎也常見,可用糖皮質激素常規預防。因貧困,年齡>55 歲或有並發症不能採用上述治療者,也可用常規劑量的不同葯物組成化療方案,每1 ~ 2 個月輪換鞏固維持2 年,但僅約10% ~ 15% 的患者能夠長期生存。
③復發和難治急性髓細胞白血病的治療。
HD Ara-C 聯合化療:對年齡55 歲以下,支持條件較好者,可選用之。
新方案:如氟達拉濱、Ara-C 和G-CSF±IDA(FLAG±I)。
對於年齡偏大或繼發性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可採用預激化療:
G-CSF 每日300μg 皮下注射,1 ~ 14 天;阿克拉黴素每日20mg,靜脈注射,1 ~ 4 天;Ara-C 10 ~ 15mg/m2,每12 小時1 次,皮下注射,1 ~ 14 天。
HSCT:除HLA 相合的HSCT 外,還包括HLA 部分相合或半相合的移植。
免疫治療:非清髓性幹細胞移植(NST)、供體淋巴細胞輸注(DLI)、抗CD33 和CD45 單抗也顯示了一定的療效。
(3)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療。大於60 歲,由MDS 轉化而來、繼發於某些理化因素、耐葯、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不良核型者,更應強調個體化治療。多數患者化療需減量用葯,以降低治療相關死亡率,少數體質好,支持條件佳者可採用類似年輕患者的方案治療,有HLA 相合同胞供體者可行NST。
『叄』 白血病應該怎麼治療
患上白血病的人,一定要及時接受治療,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關於白血病的治療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一、並發症治療
患者正常免疫球蛋白降低,中性粒細胞缺乏,極易感染,後者是cll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應積極防治感染。反復感染者可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並發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或血小板減少性紫癲者,可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若無效而脾大明顯者可考慮脾切除,手術後紅細胞、血小板可能回升,但血中淋巴細胞變化不大。
二、造血幹細胞移植
在緩解期,採用自體幹細胞移植治療cll可獲得較理想的結果,患者體內的微小殘留病灶可轉陰,但隨訪至4年時約50%復發。異基因幹細胞移植治療cll,可使部分患者長期存活至治癒。但患者多》50歲;常規移植方案相關毒性大、並發症多,近年採用以氟達拉賓為基礎的非清髓性造血幹細胞移植(nst),降低了移植相關病死率,有望治癒高危慢淋。
三、“三聯療法”
“三聯療法”分為三個階段:急性發作時清毒止血祛淤;慢性緩解時涼血扶正祛邪;後期康復時補脾益髓生血。隨著醫學進步,白血病經過積極治療,多數病人都能取得緩解。如何提高治癒率,使大多數白血病病人得到根治,成為當今血液學研究的重點。血液凈化基地專家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通過大量病例研究,總結出治療白血病的特色療法——“三聯療法”,標本兼治,臨床驗證療效確切。
四、白血病患者也應多攝取營養和用餐方面應注意
白血病患者由於機體代謝亢進,需給以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而易消化的飲食,以補充體內熱量及各種營養物質的消耗。尤其是進行化療期間患者常有食慾不振、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應注意菜餚的色、香、味、型,以引起患者的食慾。這也是很重要的白血病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