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肩周炎中醫治療的方法

肩周炎中醫治療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4-11-04 01:03:49

❶ 中醫經驗方怎樣治療肩周炎

治療肩周炎的中醫名家方葯極多,各有所長,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減輕或消除肩周炎的疼痛症狀,增強或恢復肩關節的運動功能。

在此我們僅介紹其中幾種治療肩周炎頗為有效的中醫經驗方葯。

(1)伸筋丹

葯方組成為:地龍(炒)500g,馬錢子(制)、紅花各350g,漢防己、乳香(醋炒)、沒葯(醋炒)、骨碎補(制)、五加皮各150g。馬錢子用砂燙至外表呈棕黃色並鼓起祛毛屑,骨碎補用砂燙祛毛。將上述葯物粉碎成末混勻,裝入膠囊,每丸含0.15g,用時,每日3 次,每次5 丸,15 日為1 個療程,停葯5 日,再服15 日。該葯有較好的解痙鎮痛作用。葯理分析結果表明其鎮痛作用不屬於中樞性鎮痛,而是通過局部的消炎、消腫以達到消除疼痛症狀的目的。

此外,該方對其他骨傷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較好療效。

(2)黃芪桂枝五物湯

葯方組成為:黃芪15g,桂枝10g,白芍12g,生薑3 片,大棗4 枚,細辛3g,制川烏、制草烏各5g,止痙散粉1.5g。用時,除止痙散粉隨飲片煎湯送服外,其餘諸葯加水煎,分2 次服。由於中老年人肝腎漸衰,筋骨、筋膜等組織逐漸退行性改變,在風、寒、濕、邪侵襲的誘因下,造成肩關節局部的肌肉、筋膜、軟骨等組織發生緊張、僵硬、變性、增生或萎縮等病理改變,因此,採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通過方中的桂枝,可辛溫助心陽,通經絡,改善肩關節周圍筋骨、經絡等的血運,驅除肌表之邪,以緩解疼痛。芍葯苦平,生薑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葯以苦化陽,調和陰陽,溫養血脈,合大棗養胃氣而發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黃芪調治營衛氣血不足,細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烏、制草烏溫經止痛、治風痹等肢體麻木,止痙散粉解痙攣而且通絡,上述諸葯加減應用,對治療肩周炎有較好效果。

此外,該方對頸椎病、腰腿痛也有較好療效。

(3)肩周炎驗方

葯方組成為:冬桑枝、海桐皮、芍葯、炒米仁、潞黨參各15g,地鱉蟲、姜黃、當歸、羌活各10g,桂枝5g,細辛3g,生甘草6g。

將上述葯物加水淹沒葯物3cm,浸泡15 分鍾,先用武火燒開後再用文火煎20 分鍾,取汁分早晚兩次飯後溫服,若服葯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可連服1 個月。通絡除痹祛風化濕。

(4)取追骨風30g,酒60g。追骨風入酒內浸泡5 日。分數次內服。

(5)用老生薑1000g,蔥子500g,甜酒250g。將二味葯搗爛後,炒熱,敷痛處。

(6)取生薑500g,大蔥根50g,花椒250g,小茴香100g,白酒150g。先把生薑和蔥根切碎,搗成泥漿,小茴香和花椒搗成面,然後將四味混在一起攪勻,置於鐵鍋中用文火炒熱,加白酒攪和,再裝入紗布袋中,敷於患處。溫度以能耐受為度,上蓋毛巾,再蓋上棉被,使之發汗。第二天葯袋用鍋炒熱繼續用,不必換葯,此葯袋可加酒。每晚1 次,堅持治療,定有療效。連服1 個月見效,一般需服81 天。

閱讀全文

與肩周炎中醫治療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0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7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400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6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10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5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2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8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9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0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6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8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2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5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1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9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