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肩周炎可以通過艾灸調節嗎
相信很多小夥伴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由於長時間的對著電腦或者伏案工作,會感覺到自己的肩頸部十分的酸痛,雖然坐著也感覺到十分的疲憊不堪。然而,平時由於工作和學習十分的忙碌,我們也很少有時間進行放鬆和運動,就導致這樣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殊不知,對於肩頸部的問題,我們也可以採取中醫的治療方案,例如艾灸就可以使得我們的患處血液流通,達到一個疏通經絡的效果。
看了上述的知識點,相信大家對於肩周炎都有了相關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有了一定的應對解決措施。其實,肩周炎更需要的是我們日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肩頸部的保養,多進行一些放鬆和舒展的運動,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最後,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B. 艾灸能治肩周炎嗎
艾灸有溫經散寒、消瘀散結的作用。肩周炎是以肩關節固定的疼痛、活動受限為主,主要是晚上表現的較重,常因天氣變化和勞累而加重。艾灸可以治療肩周炎,能通經活血、溫經散寒、通絡止疼,可以選擇肩部周圍的穴位,比如肩髃穴、肩髎穴、肩貞穴、肩前穴、阿是穴。如果艾灸加上針刺,效果會更好,因為艾灸主要作用於皮部經筋的部位,針刺可以深入經絡和腧穴的部位,所以肩周炎的治療最好是艾灸加針刺。
C. 掌握這幾個穴位,閑來灸一灸,治療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種好發於40-60歲中老年人群的慢性肩部疾病,多見於女性,患者通常會感覺到肩部逐漸開始疼痛,一般在晚上嚴重,疼痛會逐漸加重,並且會引起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且逐漸加重,一段信鬧時間後,疼痛以及相應症狀減輕直至消失。
艾灸相關穴位可疏通氣血、祛除濕邪,減少疼痛,從而治療該病。
一、一般施灸:
灸肩髃穴:
【功效】疏導陽氣上行,通經活絡。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法。施灸時,手執艾條懸停於肩髃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舉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前面一個凹窩中即為本穴。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
二、辨症施灸:
症狀1:上臂痛。
1、加灸臂臑穴
【功效】通經活絡,疏散風熱。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法。施灸時,手執艾條懸停於臂臑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7寸。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鍾。
2、加灸曲池穴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取穴時,仰掌屈肘成45 ,肘關節橈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
【功效】清熱去火。
【施灸方法】宜采滑鄭罩用溫和灸。施灸時,手執艾條懸停於曲池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3、加灸肩貞穴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指寸)。取穴時,正坐垂肩位,在肩關節後下方,當上臂內收時,當腋後紋頭直上1寸處取穴。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
【功效】散熱,通經絡。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施灸時,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執艾條懸停於肩貞穴位置,距離皮叢塵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左右,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症狀2:肩胛痛。
加灸 天宗穴
【定位取穴】 肩胛岡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凹陷中,在岡下窩中央岡下肌中;
【功效】生發陽氣。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施灸時,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執艾條懸停於天宗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左右,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D. 艾灸可以治肩周炎嗎艾灸治療肩周炎取穴解析
很多人都會有關節疼痛的毛病,肩周炎就是其中的一種,嚴重者疼痛感嚴重者蔓延到手臂脖子等其它部位,嚴重影響身心健康。中醫艾灸在治療肩周炎上有其獨特的療效,那麼艾灸如何治療肩周炎呢?
肩周炎的病因
肩周炎又稱為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部關節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一種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本病的發生多於氣血衰退,風寒濕邪或者長期慢性勞損,致使徑路阻滯,氣血不暢,或與外傷有關。
肩周炎症狀
肩部酸痛沉重,向頸部、胳膊放散,日輕夜重,局部有局限性或者廣泛性壓痛、遇寒痛,遇溫緩,外展、外旋、後伸等活動受限。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炎的功效,治療肩周炎有比較好的效果。
艾灸治療肩周炎取穴:1、阿是穴:即局部疼痛部位 2、肩髎(liao):在肩部,肩髃後方,當肩關節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現凹陷處。上臂外展平舉,肩關節部即可出現兩個凹陷窩,後面一個凹陷窩即是本穴。
主治:蕁麻疹,肩關節周圍炎,腦血管後遺症,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
3、肩髃(jianyu):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將上臂外展平舉,肩關節部即可呈現出兩個凹窩,前面一個凹窩中即為本穴;主治:運動系統疾病:急性腦血管病後遺症,肩周炎;配穴:肩胛痛加天宗、肩貞、上臂痛麻加臂臑、曲池
4、天宗: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主治:肩胛酸痛,肩周炎,肩背軟組織損傷,肘臂外後側痛,上肢不舉,頸項頰頷腫痛
5、肩貞: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指寸)。主治:五官科系統疾病:耳鳴,耳聾; 2. 其它:肩關節周圍炎
6、臂臑:在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曲池上7寸。垂臂屈肘時,在肱骨外側三角肌下端。主治:運動系統疾病:上肢癱瘓或疼痛,肩周炎,顱頂肌肉痙攣;
7、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主治: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灸法:用單孔灸盒配合艾條做溫和灸,每穴15-20分鍾,7天一個療程,中間間隔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