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治療
慢性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程較長,因此治療起來比較困難,西醫對此病主要運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止痛,抗感染治療。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可以針對不同病因,多角度進行治療,發揮中醫辨證論治的優勢,因而療效顯著。由於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調理病人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以此達到機體抗病毒的目的。可以相應選用吳茱萸,肉桂溫中止瀉,黃連、黃柏清熱消炎,赤石脂、五倍子澀腸固脫,對慢性腹瀉標本兼治,起到澀腸止瀉的功效。
中醫內治法
1、肝氣侮脾型:腹瀉與情緒變化後發生,以胸脅脹滿痛疼、腹痛即瀉、瀉後痛減、大便不暢為特徵,苔薄白,脈弦細。方用逍遙散合痛瀉要方加減。重加白芍、炙甘草以緩急止瀉,同時加檳榔、焦三仙以消補兼施。
2、脾虛夾濕型:以神疲乏力、納呆脘悶、腸鳴腹瀉、糞便夾有不消化物為特徵,舌淡苔白,脈濡緩。方用參苓白術散或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偏寒加肉桂、炮姜;偏熱加黃連、黃芩與炮姜寒溫並用。
3、脾腎兩虛型:是本病的嚴重和難治階段,病程較長,以畏寒、面色晄白、腰膝酸冷、腸鳴腹瀉多在黎明前,或滑瀉、瀉下完谷不化之物為特徵,舌淡苔白滑、脈沉細無力。方用四神丸合連理湯加減。改乾薑為炮姜,入烏梅、芡實、烏葯等溫澀腸道。
4、濕熱下注型:為本病的初起和發作時,以發熱、腹痛、里急後重、瀉下赤白粘凍或膿血為特徵,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方用白頭翁湯合芍葯湯加減。熱重加金銀花、紅藤;濕重加厚朴、蒼術。
中葯灌腸療法
1、菊花30g,白術15g,防風10g,甘草10g,白芷8g,米殼15g。便血重時加防風炭、雲南白葯適量,潰瘍較廣泛者加雷公藤6g。上葯水煎後用雙層紗布過濾去渣,再回鍋濃縮至60~80ml,以葯液保留灌腸,每晚1次,連續7~10天為1個療程。
2、黃芪、白術、丹參、白芍各20g,黃連、黃芩、側柏葉、防風各15g,金銀花、連翹、白及、生地各10g,每劑葯煎3次,每次煎葯液250ml,3次共750ml,其中早、午飯前各服250ml,餘下250ml葯液於晚上睡前用於灌腸。
3、苦參30g,地榆15g,槐花15g。水煎濃縮至100~250ml,另將珍珠層粉6g溶於葯液中,保留灌腸。若腹痛明顯可加沒葯、莪術以行氣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數增多,結腸水腫明顯者,可加生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止瀉,清熱排膿。
4、生蒲黃10g,仙鶴草、敗醬草、乳香各15g,沒葯6g,煅龍骨10g先煎,生牡蠣10g先煎,赤石脂10g先煎。將上葯煎成200ml葯液,每晚睡前灌腸,15天為1個療程。
5、以壁虎研末合白及,煎成粘性湯液保留灌腸,每3天1次,5次為1個療程。另將壁虎、白及各半研粉裝入膠囊,每次2~3粒,於灌腸間歇期服用,1個療程結束後再服膠囊2周,治療期間可停用其他西葯。中葯灌腸宜每晚睡前進行,灌腸前排空大便,葯液溫度以36℃~39℃為宜。
中葯灌腸療法治療結腸炎,能使葯物直接到達病變部位,同時還能起到局部沖洗清潔的作用,以達到止瀉消炎,解痙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腸道免疫功能,促進潰瘍癒合的目的。
操作事宜
保留灌腸應選擇在臨睡前進行,預先囑患者排空大小便,靜卧15分鍾左右後實施灌腸,操作者應做到輕、慢、柔以減少管壁對腸粘膜的刺激。
l)體位:給葯時,病人應取左側卧位。給葯後應保持膝胸卧位半小時,再取左側卧位,後右側卧位,臂部應墊高,在給葯後一般應靜卧數小時,以減輕腸粘膜受到刺激、腸蠕動增加產生的痙攣,防止葯液過早排出,至痙攣減輕後,可適當活動,促進葯液盡快吸收。病變在直腸下端,下床活動可早些。
2)導管插入深度:一般插入15~30cm為宜。太淺則葯液外滲,使進葯量不足,又不便保留,影響療效,大深則易使腸粘膜磨擦受損,加重病損。
3)葯量:灌腸液的多少要因人而異,如病變部位距肛門較近,范圍較小,則灌腸液宜少,相反如病變范圍較廣泛,則灌腸液宜多些,但也不能灌的大多,否則反不易取得應有效果。一般以每次100~150ml為宜。對高位病灶患者,葯量可酌情加至200ml左右;注意葯量應由少漸多,根據病人的適應能力,逐漸加量。
4)葯液保留時間:保留時間越長,療效越佳,所以要求葯液濃煎,一般最少保留4小時以上,最好在晚上臨睡前用葯,保留到次日早晨。或可在使用粉劑時加入適量藕粉調成糊狀,保留效果較水劑為好。
5)葯液溫度:一般而言,葯溫應保持在40℃左右,但應因人、因時做適應性變化。如冬季溫度應偏高,可在45℃左右;夏季溫度應偏低,可在38℃左右。濕熱阻滯型患者,葯溫偏低,虛寒性病人葯溫偏高。
6)療程:一般二周為一療程,休息二天後繼續應用,療程的長短與復發率的高低有很大關系,因此在治療過程中,當取效果後,仍須堅持一段時間,以一個月為一療程,一般在用葯2~3個療程後,逐漸減少灌腸的次數,由原來的每日一次改為隔日一次或每周2次,直至半年左右再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