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治腰間盤突出日本葯好嗎
腰間盤突出 治療 主要靠 物理治療 ,葯物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可以推薦一些緩解症狀和疼痛的非處方葯
附網路 對 腰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案
1.非手術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症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緩解或治癒。其治療原理並非將退變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回復原位,而是改變椎間盤組織與受壓神經根的相對位置或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壓迫,松解神經根的粘連,消除神經根的炎症,從而緩解症狀。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於:①年輕、初次發作或病程較短者;②症狀較輕,休息後症狀可自行緩解者;③影像學檢查無明顯椎管狹窄。
(1)絕對卧床休息初次發作時,應嚴格卧床休息,強調大、小便均不應下床或坐起,這樣才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後可以佩戴腰圍保護下起床活動,3個月內不做彎腰持物動作。此方法簡單有效,但較難堅持。緩解後,應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減少復發的幾率。
(2)牽引治療採用骨盆牽引,可以增加椎間隙寬度,減少椎間盤內壓,椎間盤突出部分回納,減輕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需要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3)理療和推拿、按摩可緩解肌肉痙攣,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導致病情加重,應慎重。
(4)支持治療可嘗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硫酸氨基葡萄糖與硫酸軟骨素在臨床上用於治療全身各部位的骨關節炎,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抗軟骨分解作用。基礎研究顯示氨基葡萄糖能抑制脊柱髓核細胞產生炎性因子,並促進椎間盤軟骨基質成分糖胺聚糖的合成。臨床研究發現,向椎間盤內注射氨基葡萄糖可以顯著減輕椎間盤退行性疾病導致的下腰痛,同時改善脊柱功能。有病例報告提示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轉椎間盤退行性改變。
(5)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皮質激素是一種長效抗炎劑,可以減輕神經根周圍炎症和粘連。一般採用長效皮質類固醇制劑+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注射,每周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2~4周後可再用一個療程。
(6)髓核化學溶解法利用膠原蛋白酶或木瓜蛋白酶,注入椎間盤內或硬脊膜與突出的髓核之間,選擇性溶解髓核和纖維環,而不損害神經根,以降低椎間盤內壓力或使突出的髓核變小從而緩解症狀。但該方法有產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2.經皮髓核切吸術/髓核激光氣化術
通過特殊器械在X線監視下進入椎間隙,將部分髓核絞碎吸出或激光氣化,從而減輕椎間盤內壓力達到緩解症狀目的,適合於膨出或輕度突出的病人,不適合於合並側隱窩狹窄或者已有明顯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脫入椎管內者。
3.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證①病史超過三個月,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或保守治療有效,但經常復發且疼痛較重者;②首次發作,但疼痛劇烈,尤以下肢症狀明顯,患者難以行動和入眠,處於強迫體位者;③合並馬尾神經受壓表現;④出現單根神經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縮、肌力下降;⑤合並椎管狹窄者。
(2)手術方法經後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關節突切除,或經椎板間隙行椎間盤切除。中央型椎間盤突出,行椎板切除後,經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內椎間盤切除。合並腰椎不穩、腰椎管狹窄者,需要同時行脊柱融合術。
近年來,顯微椎間盤摘除、顯微內鏡下椎間盤摘除、經皮椎間孔鏡下椎間盤摘除等微創外科技術使手術損傷減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貳』 如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如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我根據自己家人的治療經驗和理解,也問過很多醫生,最後總結如下。最常用的如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一、非手術治療
1、卧床休息,要睡硬板床,多注意休息,特別是症狀較重的患者。
2、葯物治療,可選用中葯外貼,像赫爾克骨痛貼治療早、中期腰椎間盤突出效果較好。
3、牽引療法,僅適用於腰間盤膨出,不適用於腰間盤突出、脫出。
4、物理治療,可緩解症狀,減輕疼痛,麻脹。
5、推拿治療,因人而異,有人做推拿沒有腰椎間盤突出反而做出了腰椎間盤突出,因此做推拿一定要找手藝過硬,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6、針灸治療,很多人嘗試過,少數人有效果。
7、封閉療法,症狀較重時打封閉針一般可以管一到三個月,不過封閉針對身體是有傷害的。
二、手術治療
1、常規開放性手術(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經腹椎間盤手術)
2、椎間盤鏡微創手術,避免手術的大損傷問題,但手術成功率不高。
3、經皮穿刺切吸術,僅針對腰椎間盤膨出。
4、人工腰椎間盤置換
三、介入治療中包括:
1、臭氧注射療法,該治療方法的成功率並不是太高。
2、超低溫消融治療,目前使用不是太多。
3、射頻熱凝靶點穿刺技術,損傷面小,但成功率不高。
四: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
第一節:腳尖往回勾,腿向上抬5秒鍾,然後慢慢放下。循環10次。左右腿交換做。
第二節:拱橋運動:雙肘雙腳撐床,臀部向上抬5——10秒循環10次。
第三節:燕飛:俯卧床上,雙臂向後伸起,雙腿向上翹起5-10秒。循環10次。
腰椎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一般是作為輔助治療方法,主要治療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
『叄』 腰間盤突出適合做什麼運動
腰間盤突出的鍛煉方法:
1、俯卧燕飛
患者俯卧床上挺腹塌腰,頭上抬,雙臂用力背伸,雙腿以膝蓋為支點後抬如燕飛式,持續數秒或更長時間,反復多次。或者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或上舉抱住枕部,作腰左右側彎活動,側屈到最大幅度時持續數秒,反復多次。
2、仰卧抱膝
患者仰卧位,雙膝、髖屈曲,雙手抱膝使其盡量貼腹,臀部盡量抬離床面(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持續數秒,反復多次。也可以用旋轉擺腰法,首先站立位,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沿腰部中軸左右擺動旋轉,幅度由小到大,順逆交替多次。
3、直腿抬高
仰卧位,將雙手自然放在軀體兩側,慢慢抬起雙下肢或一側下肢,膝關節盡量伸直抬高,反復多次。方法二:仰卧位,雙側屈肘、屈髖膝,以頭、雙肘、雙足五點支撐,作挺腹伸腰的動作成「拱橋」狀,持續數秒或更長時間,反復多次。
當然,患者在進行鍛煉時可根據自身情況而定。此外,飲食方面,需注意均衡,少吃脂肪、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肆』 緩解腰痛的6個簡單動作
緩解腰痛的6個簡單動作
緩解腰痛的6個簡單動作,腰痛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導致腰痛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很多人現在都存在著腰疼的健康問題,以下分享緩解腰痛的6個簡單動作
一、站伸挺:
1、挺直站立,雙腿分開與肩同寬;右手臂高舉過頭,左手緊貼大腿側。
2、緩緩向左側傾倒身體,保持頭與脊柱成一直線,右手臂盡量貼近臉頰向左側伸展,左手臂下滑至腳踝,保持正常呼吸6次至8次。換方向重復,左右各做3次。
二、坐伸挺:
1、右腿向旁伸出,左腿屈膝向內,軀干保持正直。
2、身體向右腿方緩慢倒下,盡量貼近大腿;右肩膀放於右腿膝蓋上,左手盡量伸出抓住右腳踝,保持動作15秒至20秒。換方向重復,左右各做3次。
三、跪伸挺:
1、跪立,軀干正直,雙手與背後相握;手臂帶動肩膀慢慢下沉,抬頭,胸部向前用力推出,保持正常呼吸3次至6次。
2、緩緩將軀干正直還原,然後雙手放於小腹前側,背部向後推出,雙手向前推出,保持正常呼吸3次至6次。該組動作重復3次。
長期坐在辦公室的人都知道,腰總是酸疼,導致渾身乏力,怎樣才能有效的緩解腰疼呢?辦公室工作的人腰疼的主要是因為每天坐得太多,缺乏鍛煉,肌肉無力,血液循環不暢導致的。
四、坐太師椅:
太師椅椅背和扶手處有個弧度,尤其是椅背,在與腰平行的高度,有個向前的彎曲,這正符合腰部的生理曲度,貼在上面,坐久了也不會太累。
沒有太師椅怎麼辦?可用靠墊來代替。靠墊要硬度、厚度適中,有腰椎病的人不要選太軟的。靠墊的位置很重要,要放在「腰眼」上,也就是第四腰椎與臀部之間,這樣,靠墊才能起到一個支撐腰椎的作用。
五、揉八髎穴:
八髎穴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它位於骶椎附近,用手指頭按壓,會有酸脹感。
經常按摩此穴對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月經不調等都有緩解作用,當然也能緩解腰痛。這招對女性尤其好,按摩此穴可使局部發熱並向小腹放散,起到暖宮的效果,還能調節內分泌,對婦科病有預防作用。女性朋友坐著時,可常用雙手揉搓一下穴位附近。
六、甩撥浪鼓:
工作間隙可以多多甩手,有的人甩手時,臉也跟著轉過去,這樣作用不明顯。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像「撥浪鼓」一樣,以腰為軸心,甩兩條胳膊,臉始終保持向前看,雙腳也不動。這樣能使腰部肌肉更強健。馬勇強建議,春天多喝點薏米水,對身體好,而且還要讓自己經常地動一下。
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1、避免過勞、矯正不良體位。
2、適當功能鍛煉,如腰背肌鍛煉,防止肌肉張力失調。
3、理療、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
4、葯物治療:主要為消炎止痛葯及舒筋活血的中葯。
5、封閉療法:有固定壓痛點者,可用0.5-1%普魯卡因5-10ml加醋酸強地松龍或醋酸氫化可的松0.5-1ml作痛點封閉,效果良好。
6、手術治療,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例,可施行手術治療。
治療腰肌勞損關鍵在於鍛煉腰背部肌肉,而鍛煉腰背部肌肉最值得推薦的方法就是「大雁式」。採取俯卧位,去枕,然後用力挺胸抬頭,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猶如大雁在飛。鍛煉時,單獨一次抬起動作要持續5秒鍾,然後放鬆肌肉,休息3—5秒,此為一個周期。每天早晚各鍛煉一次,每次做30個周期,長久堅持,就能起到不錯的'緩解作用。
此外,仰卧床上,去枕,頭部用力向後頂床,抬起肩部的動作也能對腰背部肌肉起到鍛煉作用。此方法還對感覺頸部肌肉不適的人有好處。此外,按摩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鍛煉之餘,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當的物理治療也可以增強治療效果。目前存在較多的理療方式,包括電磁、超聲波、紅外線、激光等,它們通過聲、光、電、熱等作用於人體,起到疏筋活絡的作用。
一天1次,持續10—14天為一個療程。慢性腰肌勞損為慢性病,常常恢復較慢,不必操之過急。婁教授強調,對於腰背痛,最關鍵在於平時的坐姿,一定要在僵坐一小時後換一個姿勢。同時,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墊為腰部緩解壓力,有助於避免出現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運動護理
1、腰部前屈後伸運動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作好預備姿勢。然後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後伸各四次,運動時要盡量使腰部肌肉放鬆。這是腰肌勞損康復訓練中最有效的方法。
2、腰部迴旋運動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兩手叉腰,作好預備姿勢。腰部作順時針及道時針方向旋轉各一次,然後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順、逆交替迴旋各八次。
3、拱橋式
仰卧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後頭部為支點(五點支撐)用力將臀部抬高,如拱橋狀,隨著鍛煉的進展,可將雙臂放於胸前,僅以雙足和頭後部為支點進行練習。反復鍛煉20~40次,可以促進腰肌勞損的康復。
4、飛燕式
俯卧床上,雙臂放干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後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關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如飛燕狀。反復鍛煉20~40次。
上班族怎麼緩解腰痛
第一、要改變坐姿
想要坐得舒服,坐骨的位置很重要。平時很多人在坐下時,坐骨容易前移,進而導致骨盤靠後,增加腰部負擔。因此正確的坐法是:坐下時將屁股向後再挪動3厘米,這樣可正確調整骨盤的位置,骨盤立起來才可保持挺拔正確的坐姿。
第二、改變坐姿還是腰疼選擇站著辦公
要是改變坐姿依然無法緩解腰痛,這時建議站起來辦公。很多人都覺得電腦工作是一個非坐著不可做的工作,但實際上,研究結果表明,久坐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腰痛也是因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造成的不良後果。
如果坐得腰疼,當你在做回郵件之類不需要特別全神貫注的工作時,站起來工作也是不錯的方法。如果在家中辦公,還可選擇將電腦放到地板上,一邊在地上做做拉伸操一邊使用電腦工作。
第三、工作間隙做做簡單拉伸操
一般情況下,腰痛都是因為長期保持不良姿勢造成的。白領在工作的時候不得不將雙肩雙臂向前伸以夠到鍵盤,這樣很容易導致駝背,身體前屈疼痛等。因此,工作間隙不妨花一兩分鍾來做一做簡單的拉伸操:
1、雙腿盤到椅子上,像日本人那樣保持正坐的姿勢,拉伸背肌,雙手向後交握後拉伸,做擴胸操;
2、保持坐姿,將雙腳伸直,做身體前屈運動;
3、保持盤腿姿勢,先將右腿伸直,身體前屈,兩手盡量去觸碰右腳尖,堅持10-20秒;換左腿伸直,繼續身體前屈,兩手嘗試碰觸左腳尖,堅持10-20秒。相同的方式可交換做2-3次。
腰痛的原因
一、受涼、創傷
罹患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婦女,多因在月經期、分娩和產後受風、濕、寒的侵襲,導致脊椎長骨刺而誘發腰痛。若腰部曾扭傷,可能發展為椎間盤脫出,出現較重的腰痛,甚至影響脊椎的屈伸和轉動。
二、腰椎病變
多見於老年婦女,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神經的壓迫症狀也會隨之增多。因退行性病變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脫是較常見的一種病變,容易引起腰椎管狹窄,壓迫脊髓和神經根,導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往往是因骨質疏鬆所致的椎體塌陷性骨折。老年人的骨贅形成可引起脊椎僵硬,也可導致持續性腰痛。
三、腰肌勞損
長期從事站立操作諸如紡織、印染、廚師、飯店從業人員、理發、售貨等工作的人群,由於持續站立,腰部肌腱、韌帶伸展能力減弱,局部可積聚過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謝,也可導致腰肌勞損而引起的腰痛。經常背重物,腰部負擔過重,易發生脊椎側彎,造成腰肌勞損而出現腰痛。
四、泌尿系統感染
由於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門,常有大腸桿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點,尿道口污染的機會較多,若忽視衛生,則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腎盂腎炎所致者為多,表現為腰部脹痛、嚴重者沿輸尿管放射至會陰部。除泌尿系統感染外,泌尿系結石、結核等疾患,亦會引起腰痛。
『伍』 腰椎管狹窄的分類與治療
腰椎管狹窄是指各種形式的椎管、神經管以及椎間孔的狹窄,及軟組織引起的椎管容積改變及硬膜囊本身的狹窄等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經系統症狀出現。稱為腰椎管狹窄症。
因為椎管的狹小,壓迫了位於椎管中的馬尾神經產生腰腿痛等症狀。如果椎管側方狹窄則神經根也會受到嵌壓,引起軸漿因受壓中斷;神經體液運轉障礙;神經鞘膜相對膨脹;刺激神經末梢;又因血運受阻則組織缺氧;靜脈迴流受限局部淤滯等,這些構成產生腰腿疼的病因。
腰椎管狹窄症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因原發或繼發因素造成椎管結構異常,椎管腔內變窄,出現以間歇性跛行為主要特徵的腰腿痛。
腰椎管狹窄分為哪幾類?
按國際分類法分為以下幾類:
(1)脊椎退變所致的狹窄:因脊椎受老年改變及勞損的影響,而使椎板增厚,椎體骨贅增生等,使椎管產生容積上的縮小,而致狹窄、小關節肥大以及黃韌帶肥厚等。
(2)復合因素所致的狹窄:先天後天畸形同時存在之狹窄,椎間盤突出使椎管容積變小,或椎間盤突出與椎管之輕度狹窄的復合原因之狹窄。
(3)脊椎滑脫症(退化性)與骨溶解病所致狹窄。
(4)醫源性狹窄:有術後的骨質增生與髓核溶解素注射所造成的瘢痕增生粘連等。
(5)損傷性狹窄:如壓縮骨折與骨折脫位。
(6)其他:畸形性骨炎(Pagets病)有脊椎變形,椎管可縮小;氟中毒也可使增生畸形,造成狹窄。引起腰椎管狹窄的病因有哪些?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腰椎管狹窄的常見病因有以下幾類:
(1)發育性腰椎管狹窄:這種椎管狹窄是由先天性發育異常所致。
(2)退變性腰椎管狹窄:主要是由於脊柱發生退行性病變所引起。
(3)脊柱滑脫性腰椎管狹窄:由於腰椎峽部不連或退變而發生脊椎滑脫時,因上下椎管前後移位,使椎管進一步變窄,同時脊椎滑脫,可促進退行性變,更加重椎管狹窄。
(4)外傷性椎管狹窄:脊柱受外傷時,特別是外傷較重引起脊柱骨折或脫位時常引起椎管狹窄。
(5)醫源性椎管狹窄:除因為手術操作失誤外,多由於脊柱融合術後引起棘間韌帶和黃韌帶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後路椎板減壓後再於局部行植骨融合術,其結果使椎管變窄壓迫馬尾或神經根,引起腰椎管狹窄症。
(6)腰椎部的各種炎症:包括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炎症,椎管內或管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狹窄。各種畸形如老年性駝背、脊柱側彎、強直性脊柱炎、氟骨症、Paget氏病及椎節松動均可引起椎管狹窄症。
從中醫學角度來看,先天腎氣不足、腎氣虛衰,以及勞役傷腎為發病的內在因素。若反復遭受外傷,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邪的侵襲為其發病的外在因素。其病理機制是腎虛不固,風寒濕邪阻絡,氣滯血瘀,營衛不得宣通,以致腰腿痹阻疼痛。
腰椎椎管狹窄症的診斷要點是什麼?腰椎椎管狹窄症常見於中年人以上者,男多於女,患者主要症狀是長期反復的腰腿痛和間歇性跛行。疼痛性質為酸痛或灼痛,有的可放射到大腿外側或前方等處,多為雙側,可左、右腿交替出現症狀。當站立和行走時,出現腰腿痛或麻木無力,疼痛和跛行逐漸加重,甚至不能繼續行走,休息後症狀好轉,騎自行車無妨礙。病情嚴重者,可引起尿急或排尿困難。部分患者可出現下肢肌肉萎縮,以脛前肌及伸 肌最明顯,肢體痛覺減退,膝或跟腱反射遲鈍,直腿抬高試驗陽性。但也有部分患者主訴多,沒有任何陽性體征。
拍攝腰椎正、側、斜位X線片,有助於診斷,常在腰4~5,腰5骶1之間可見椎間隙狹窄、骨質增生、椎體滑脫、腰骶角增大、小關節突肥大等改變。椎管內造影、CT、 MRI檢查,可幫助明確診斷。
間歇性跛行是怎麼回事?
間歇性跛行是指患者從開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後(一般為數百米左右),出現單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跛行,但稍許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後,症狀可以很快緩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繼續行走,再走一段時間後,上述症狀再度出現。因為在這一過程中,跛行呈間歇性出現,故稱為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在腰椎管已有狹窄的病理基礎上,因直立時椎體及神經根的壓力負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時下肢肌肉的舒縮活動進一步促使椎管內相應脊神經節的神經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繼而靜脈瘀血以及神經根受牽拉後,相應部位微循環受阻而出現缺血性神經根炎,從而出現腰腿疼痛、下肢麻木、無力等症狀,當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後,神經根的壓力負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動時的刺激來源,脊髓及神經根缺血狀態得以改善,因此症狀也隨之減輕、消失。再行走時,再度出現上述症狀,再休息,症狀再緩解,如此反復,交替出現,形成了間歇性跛行。它是腰椎管狹窄症的主要臨床特點之一。
如何鑒別間歇性跛行?
腰椎管狹窄症表現為神經性間歇性跛行,與血管性間歇性跛行 (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不同,區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神經性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良好,血管性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2)神經性間歇性跛行下肢可有節段性感覺障礙,血管性間歇性跛行為襪套式感覺障礙。
(3)神經性間歇性跛行步行距離隨病程延長而逐漸縮短,血管性間歇性跛行則不明顯。
(4)必要時,可行動脈造影檢查,神經性間歇性跛行動脈良好,血管性間歇性跛行可顯示動脈腔狹窄區。
如何治療腰椎管狹窄症?
腰椎管狹窄是導致慢性腰腿痛的病症之一,對本病的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常用的保守治療有:
(1)手法治療:手法治療的目的是活血舒筋,疏散瘀血,松解粘連,使症狀得到緩解。常用手法為按揉法、扌袞法、拿法、搓法、擦法以及下肢屈伸的被動運動。
(2)針灸治療:可取腰陽關、腎俞、大腸俞、氣海俞、命門、環跳、風市、委中、昆侖等穴位,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3) 葯物治療:對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症可採用鎮痛消炎葯物如扶他林、芬必得等。中葯治宜溫通經絡、強壯筋骨,可用補腎壯筋湯加減,常用葯如熟地、炮姜、杜仲、牛膝、制狗脊、續斷等。氣虛血虧者加黃芪、黨參、當歸、白芍。腰腿冷痛者加雞血藤、獨活、桂枝、淫羊藿等。
(4)封閉治療:可用硬膜外封閉,能消除腫脹,松解粘連,緩解症狀,常用醋酸強的松龍12.5mg加1普魯卡因10ml,每周一次。
(5)醫療體育:可加強背伸肌、腹肌的肌力鍛煉,使腰椎的穩定性增加,從而推遲腰椎關節退變演變的速度。打太極拳對本病有較好的作用。
(6)手術治療:經上述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腰椎管狹窄症手術指征是什麼?
手術指征是:
(1)活動後腰及腿痛,影響生活工作,經保守治療不愈者。
(2)進行性跛行加重,或站立時間漸縮短者。
(3)神經機能出現明顯缺損者。
手術的目的是解除神經組織和血管在椎管內、神經根管內或椎間孔內所受的壓迫。常用的手術方式為椎板切除、神經根減壓術。
腰椎管側隱窩狹窄症是怎麼回事?
臨床中有些病例,手術前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術中並無突出的椎間盤,或只有小的突起,主要病變為椎管側方狹窄壓迫神經根,特稱為側隱窩狹窄症,以區別於主椎管狹窄。
側隱窩指椎管向側方延伸的狹窄間隙,主要發生在三葉形椎管,以下位兩個腰椎處最為典型。一般認為側隱窩前後徑小於3mm以下者為狹窄,5mm以上者為正常,在此之間者為相對狹窄。
那麼,側隱窩為什麼會狹窄呢?先天因素可造成側隱窩狹窄,三葉形椎管側隱窩深,前後徑小,從發育上就存在著狹窄症的因素。另一個促成狹窄的重要因素是退變。椎間盤退變纖維環膨出鈣化,椎體後上緣增生,從前方向後突入側隱窩;椎間盤狹窄後,下位椎骨的上關節突上移;峽部增生,黃韌帶肥厚鈣化,自後方突入側隱窩;退變的椎體前或後滑脫,均可促成側隱窩狹窄。 由日本骨病專家組聯合研發的高科技產品腰椎康組合,綜合多維方式在治療腰椎疾病方面獲得驚世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了腰椎病難治癒易復發的難題,被世界醫學界譽為「不用刀的大手術」。
腰椎側隱窩狹窄的表現是什麼,如何治療?
本病多發生在中年以上,男多於女,這可能是男性負重大,下腰椎管呈三葉草形較多,神經根周圍保留間隙小,易出現壓迫症狀的緣故。
患者一般有較長的腰痛及腰腿痛病史,腿痛常比椎間盤突出者重,勞累或外傷可誘發疼痛,或使症狀明顯加重。神經性間歇性跛行為進行性,跛行距離自數百步減至數十步,蹲位或坐下休息後緩解。下肢疼痛沿腰或骶神經支配區放射。
側隱窩狹窄症是神經根受到相鄰結構的機械性壓迫,不適於保守治療。牽引只適於壓迫不重者。對已確診者應選擇手術療法,徹底解除神經根壓迫,對手術技術要精益求精,避免不必要的擴大減壓,以免影響脊柱節段間的穩定性。
腰椎間盤突出症與腰椎管狹窄是一回事嗎?
腰椎管狹窄症是指構成椎管的骨性組織或軟組織,由於先天性發育的原因或後天性退變的各種因素,造成的椎管、神經根管、椎間孔等任何形式的狹窄,引起馬尾神經或神經根受壓迫或刺激,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綜合征。
腰椎管狹窄症的臨床表現為:
(1)間歇性跛行:病人直立或行走時,下肢發生逐漸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覺,以致於不得不改變姿勢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後症狀可減輕或消失,繼續站立或行走,症狀再次出現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復行走與休息,其行走的距離則逐漸縮短。在爬山、騎自行車時,可不出現間歇性跛行。
(2)下腰痛:大多數腰椎管狹窄症患者都有下腰痛的病史或伴有下腰痛。疼痛一般比較輕微,卧床休息則減輕或消失,腰前屈不受限制,後伸活動往往受限。
(3)神經根壓迫症狀與體征:神經根管狹窄引起相應的神經根受壓迫或受刺激症狀及體征。有些病人表現為間歇性跛行,另一些表現為持續性放射性神經根症狀,多為酸痛、麻痛、脹痛、竄痛,疼痛的程度不同。神經根症狀的部位與受壓神經根有關,表現為相應的神經根性分布區針刺覺減弱、痛覺異常、肌肉力量減弱及腱反射異常。
(4)馬尾神經壓迫症:腰椎管狹窄症可導致馬尾神經受壓迫,出現馬鞍區的症狀與體征以及括約肌的症狀,嚴重時可出現大小便及性生活障礙症狀。
腰椎管狹窄症的診斷:應根據臨床表現選擇適當的輔助檢查方法,如各種投照方法的X線平片、脊髓造影、CT掃描、CT脊髓造影、核磁共振等,以做出精確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診斷。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最大區別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一般不具備間歇性跛行,主訴與客觀檢查不符、腰部後伸受限三大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症屈頸試驗和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陽性,而腰椎管狹窄則為陰性。此外,腰椎管狹窄症在影像學上與腰椎間盤突出症有較明顯的區別,即腰椎管狹窄症在CT、核磁共振、脊髓造影等檢查時均顯示椎管矢狀征小於正常,而腰椎間盤突出症則無。二者是單獨的兩種疾病,但同時還有一定聯系,可以相伴發生,而且伴發比例相當高,這也是人們易將二者混淆的原因。因為在腰椎間盤突出症後期,由於相應的小關節發生滑膜炎性滲出反應、關節軟骨磨損及碎裂,導致在椎體側後緣及關節突處出現增生的骨贅,繼發腰椎管狹窄症。在兩病同時發生時,患者可同時表現兩者的症狀及體征,臨床診斷多無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