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肌肉癱瘓治療方法

肌肉癱瘓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4-09-05 13:14:34

1. 癱瘓應該怎樣治療

小兒突然發生顱內出血,首先應使其保持安靜,減少搬動,頭敷冰袋或冷毛巾,然後平穩送往醫院。若是彌漫性出血,可內科保守治療。若為局灶性出血,血腫較大,需外科手術切除。

小兒癱瘓肢體可給予針灸、按摩、推拿、體療、理療等綜合治療,家庭胡鬧局可備有褲讓電按摩器、健身器等,加強功能鍛煉,促使肢體肌力恢復。

多發性神經根炎,急性期可選用強的松,每日每千克體重1~2毫克口服。發生呼吸肌癱瘓,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拍打胸部,輔助咯痰。若呼吸困難,臉色發紫,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或使用人工呼吸器。恢復期可對癱瘓肢體進行針灸和理療。

小兒麻痹症,需隔離治療。癱瘓期可選用加蘭他敏每日每千克體重用0.1毫克肌肉注射,地巴唑每次每千克體重0.1~0.2毫克口服。恢復期可配合針灸、推拿、理療等,以改善局部循環,並長期堅持功能鍛煉,可防止肌肉萎縮。應幫患兒勤翻身,防止褥瘡,若有肢體畸形的後遺症,可進行手術矯形。

腦腫瘤引起的癱瘓,手術切除腦腫瘤後,癱瘓的肢體即會逐漸恢復。

預防小兒癱瘓,不僅要防止新生兒產傷、窒息和感染,還需按時完成各種預防接種,此外,做好安全教育,防止彎凳意外事故發生,也是減少本病的重要措施。

2. 癱瘓的治療方法

這個病要去醫院檢查治療。

3. 偏癱患者肢體康復方法

偏癱患者應先通過康復評估,明確癱瘓程度、類型,針對患者個體情況設計康復治療方案。如痙攣性癱瘓患者,可安排肌肉牽伸、維持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其他康復患者,統一安排座位、站立平衡訓練,待患者可平衡站立後,繼而安排步行功能訓練。若無法完成上述目標,可進行體位性訓練。上肢功能障礙患者,可進行作業治療,包括摩擦板、喝水、拿東西等功能訓練。偏癱患者自行行走易形成異常模式,應糾正困難。建議患者行走鍛煉時,按照治療師提供的方法進行科學鍛煉。

閱讀全文

與肌肉癱瘓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0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7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400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6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10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5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2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8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9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0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6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8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2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5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1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8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