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頸椎不好百病生!常做2個動作 遠離頸椎病
常常感覺到手部有莫名其妙的酸麻無力感,並且肩頸僵硬嗎?是否反復落枕,甚至常常頭痛、頭暈?小心頸椎病已找上你!
頸椎由七塊骨頭構成,連接著頭部和身體,支撐住頭部的重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頸椎上有許多肌肉、韌帶附著,有血管從中通過,也有神經從內延伸而出,扮演著維持生理機能的重要角色。
頸椎病是頸椎結構發生異常所導致。每一節頸椎之間,有椎間盤及韌帶,幫助減少摩擦。隨著老化,椎間盤內的水分會慢慢消失,而錯誤的姿勢也會導致頸椎壓力變大,慢慢磨損椎間盤。一旦磨損過多,頸椎之間的摩擦力增大,骨質就會增生,長出「骨刺」,壓迫頸椎的動脈以及神經。
當頸椎出問題,血管和神經被壓迫,此時不只引發脖子酸痛,還可能導致各種各樣、甚至看似和頸椎毫不相關的病症出現。比如:
視力異常: 視物模糊、眼痛、畏光、流淚。
聽力異常: 若椎動脈遭到壓迫,供應耳部的血流不足,就會產生耳鳴、重聽。
喉嚨異物感: 吞咽時感到不適,可能伴隨惡心、嘔吐、胃食道逆流等症狀。
經常反復落枕: 頸椎結構不穩定,睡眠姿勢稍有不適,便可能落枕。
肩頸僵硬: 後頸部僵硬、活動受限、酸痛,容易疲勞,轉動頸部常有聲響。
手部酸痛: 通常酸痛感由肩頸延伸下來,嚴重者可達到手指。
頭痛: 患者常常感到頭痛由肩部延伸而上,通常可指出頭痛的明確范圍。
頭暈: 椎動脈遭到壓迫,造成頭部供血不足,便可能發生頭暈,嚴重者伴隨惡心、嘔吐。
交感神經症狀: 若交感神經遭到壓迫,便有可能產生胸痛、心跳異常、流冷汗等症狀。
頸椎的老化是自然現象,但是發生頸椎病的年齡卻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不良的站姿、坐姿,或是運動傷害,都會加速頸椎老化,導致頸椎病。
你可以做個小實驗,在站立的情況下,將一瓶裝滿水的寶特瓶高舉過頭,手臂打直並貼著耳朵,感受此時手臂所承受的重量。接著將手臂往前旋轉四十五度,此時會感到手臂承受了比剛才更大的重量。
同樣的道理,現代人無論走路或搭車,都習慣低頭盯著手機看,或是辦公時,將脖子向前伸出以看清楚電腦螢幕,這些姿勢就如同剛才的小實驗,都讓頸椎在不知不覺中向前拉長而承受更大的壓力,長期下來造成頸椎勞損。
不良飲食與作息也會加重頸椎病。例如睡眠不足,會導致肌肉容易僵硬,也會讓身體對疼痛的感覺增加,使頸椎病症狀惡化。如果喝太多咖啡、茶葉、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則會使血管收縮,導致供應肌肉的血流量不足,造成肩頸更加僵硬、手部更加酸麻。
平時在家可以揉捏一些穴道來放鬆肩頸肌肉,緩解頸椎病。
方法是早晚各揉按穴位一次,每次約2到3分鍾,力道為「感覺到有點酸脹」即可,不必按到痛的程度。若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熱敷,或是洗澡時以適當溫度的熱水沖肩頸部,也可以找中醫師來針灸。
● 中渚穴、後溪穴
「中渚穴」位於手背,以一手食指,從另一手小指與無名指的指根之間,往手臂方向輕推,越過掌指關節後的凹陷處,即是中渚穴,若按壓會有酸脹感。
取「後溪穴」,則是將手輕輕握拳後,在手掌感情線的尾端、小指下側邊凸起像一個火山口的地方。將手掌張開後,再按同一處會發現有凹陷,用力一點按會感覺到酸脹。
中渚穴、後溪穴明明是手上的穴位,怎麼能治療肩頸酸痛呢?其實這就是中醫「遠端取穴」的效果。中渚、後溪分別屬於手少陽三焦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由於這兩條經絡都從手背延伸到肩頸部位,因此按摩這兩個穴可以緩解肩頸僵硬。
在古籍《通玄指要賦》中有記載:「脊間心後者,針中渚而立痊。頭項痛,擬後溪以安然。」脊間心後,指的是大約肩胛骨邊緣的肌肉,如果有僵硬的情況,可以針中渚穴,緩解效果非常好,而有頭痛或脖子肌肉痛的問題,則可以針後溪穴。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頭骨下方。先摸到耳垂,沿著耳垂同高度的水平線向內摸,越過一塊骨頭後,會在貼近頭骨觸摸到凹陷,按下去有酸脹感的話即是風池穴。
按摩前,先正坐,接著將手舉起來,彎曲手肘,讓自己的肩膀、小臂與脊椎正中線呈現兩個直角三角形,接著以大拇指揉按風池穴,其餘四指輕放於頭部。風池穴為頸部肌肉的交縫處,多揉按可以放鬆頸部的肌肉,緩解頸椎病。
頸椎病多是姿勢不正確所導致的,維持良好姿勢,有助於減輕脊椎壓力,幫助改善脊椎病。比如看手機前,可以先收下巴,再低頭,同時將手機稍微抬高一點,讓頸椎盡量保持正直。
平時坐椅子,盡量挺直腰桿,微微收下巴。若做這個動作,會發現頸部的肌肉變比較軟,代表頸部所承受的力量變小了,呼吸也隨之變得暢通。如果平時感到鼻咽部有異物的患者,做這個動作,也會有所緩解。
1. 反向拉筋
多數人的習慣動作是上半身向前傾,如同蝦一般彎曲,因此胸腹部的肌肉長期收縮較多,背部的肌肉反而較少收縮,久了導致肌肉不平衡,肩頸更加容易酸痛。朱雅莉中醫師認為,多做反向的伸展操,能緩解頸椎病。
① 將雙手平舉,向後伸展,同時深呼吸,停留5至6秒後放鬆。
② 身體站直,雙手放在背後,掌心朝下,十指交叉,深吸一口氣,手往後拉高、拉長,同時下巴向上延伸(不是單純的向上抬,而是想像要浮出水面呼吸一樣地伸長脖子)。停留5至6秒後放鬆。
2. 伸展頸部肌肉
① 正坐在椅子上,一手將下巴水平向後推,另一手的手掌則放在頭頂,將頭部輕輕向前拉,此時會感到脖子肌肉稍微被拉緊,維持約十五秒鍾。
② 左手從頭頂越過伸到頭的右邊,中指位置約在右耳上方,接著將頭輕輕向左扳,感覺脖子右邊的肌肉被拉緊,維持約十五秒,接著換邊。
③ 休息一下,重復2到3次。
在正規醫療院所,通常採用「牽引治療」來緩解頸椎病,目的是將頸椎之間的距離拉開,使「骨刺」不容易壓迫到神經,因此可以減緩症狀。牽引的力道必須控制好,一般頸椎的牽引治療,最初從體重的七分之一開始,慢慢增加力道,最大力道可達到體重的四分之一。
若使用超過四分之一體重的牽引力道,症狀仍無改善的話,就必須考慮其它治療法,一味的加大力道可能適得其反。
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一位婦人用「上吊」的方式牽引頸椎,宣稱每天吊頸椎治好自己很多疾病。影片中的婦人吊在半空中,用全身的重量去牽引頸椎,使用超過常規的力道,不慎的話,可能造成舌骨疼痛、頭暈或其它副作用。其實,真的不必如此冒險,現代醫院或復健診所都有專業的儀器可以處理,若有相關問題,交給專業的醫師、物理治療師處理,才比較有保障。
一旦患上頸椎病,真的很讓人苦惱。平時做好保養,更勝於發病時尋求治療。俗話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是很有道理的,站姿與坐姿端正,除了禮儀上的要求外,也能保持自身頸椎 健康 ,減少病痛。
Ⅱ 頸椎痛怎麼辦快速緩解疼痛
在工作時,尤其是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脖子痛,這時候有可能是頸椎病找到了你。頸椎病是頸椎疼痛的常見原因,基礎病理學是頸椎間盤突出擠壓了神經根,臨床上表現為頸部疼痛,伴有上肢的放射痛或伴有麻木。一旦得了頸椎病,最有效緩解疼痛的方法就是運動緩解法。(做手術就不考慮了,因為頸椎部位神經相當多,一不小心就大錯特錯了。當然吃葯也可以緩解,但我不建議吃葯,凡葯就有三分毒)。
頸椎病分型較多,症狀那麼多,是不是頸椎病都一樣來處理?肯定不行,每個症狀都可能是不同原因,同一個原因也可能是不同症狀。你先去醫院里確定了你是屬於什麼樣的症狀,再確定怎麼治療。
Ⅲ 有哪些動作有助於緩解頸椎病頸椎病是怎麼形成的
有哪些動作有助於緩解頸椎病?頸椎病是怎麼形成的?
在我們的日常時候中你知道有哪些動作有助於緩解頸椎病?頸椎病是怎麼形成的?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頸椎病可以選擇各種暫時緩解的方法,或者康復訓練,前者省事花錢就行,但很難阻止惡化趨勢,後者有點費事,但方法對了事半功倍。許多人不具備基本的科學知識,導致走了很多彎路,最後走上手術台,教訓十分慘痛。可以說現實中90%的人們都因此獨處很大代價!
尋找壓痛點,然後按揉是遠道點穴的方法。壓痛點多在足背、手背、小臀前外側,不難尋找,但要經醫生指導,因為自身 本不知道壓痛點的具體位置。頸椎病是可以採用熱敷的方法來進行調節的,首先是熱敷的方法有助於促進頸椎部位的血液循環情況,並且緩解頸部的肌肉痙攣的情況,消除頸椎病所導致的腫脹情況,主要是對於頭部進行一定的穩定處理,主要是用熱毛巾或者是熱水袋,並且最好的加以配合中葯來進行處理,鍛煉時,先屈膝仰卧在床上,雙腳間距略大於肩寬,略向兩側分開;接著雙臂向兩側分開,屈肘握拳,拳頭向上;然後臀部向上發力,以頭部為一個支點,雙腳雙手為另一個支點,將臀部向上頂起,中下背和大腿也順帶著向上抬起,直到整個軀干從肩部到膝蓋基本處在一條直線上,並與小腿大致垂直。
經過以上了解你明白了嗎。
Ⅳ 頸椎不好,怎麼鍛煉啊
1、頭頸旋轉,雙手下垂呈自然狀態將頭部轉向右側,保持5秒。可鍛煉部位:胸鎖乳突肌、夾肌、肩胛提肌、斜方肌、棘間韌帶、關節囊韌帶。
Ⅳ 頸椎病應該怎樣運動
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百次,向後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後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
2、搖動度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
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於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綳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
Ⅵ 頸椎病鍛煉方法
您好,頸椎病的鍛煉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比較簡單的小方法。
1、支撐頭部
在桌子前坐好,身體前傾,將肘部放在桌子上,用手掌托住額頭,保持3-5分鍾。
2、抬升運動
將雙手放到椅子邊緣,支撐身子,使腿部和臀部向上抬高,保持這個動作5秒鍾,重復幾次。可以鍛煉肩部肌肉、放鬆頸部。
3、收縮肩部
坐直,伸直脊椎,就好像你要長高一樣。然後將雙手放到腿上,此時讓雙肩向後靠攏。保持這個姿勢15秒鍾後放鬆,然後再重復幾次。
4、「烏龜探頭」
模仿烏龜向前探頭,並保持下巴水平,重復做十幾次。
5、轉動頸部
每隔一小時,低頭讓下巴盡量靠近胸部,然後360度旋轉頸部,重復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