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洗手方法是在流動水下,將雙手充分淋濕,取適量肥皂或皂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認真揉搓雙手15秒鍾,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指縫等,具體步驟如下:
1、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洗凈手掌;
Ⅱ 七步洗手法的正確步驟和方法
第一步(內):洗手掌 ,流水濕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
Ⅲ 醫護人員什麼情況下要用七步洗手法
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
(一)直接接觸病人前後,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
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後;
(二)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
傷口敷料之後;
(三)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四)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後;
(五)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後。
Ⅳ 如何正確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是醫務人員進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潔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細菌,預防接觸感染,減少傳染病的傳播。洗手全過程要認真揉搓雙手每步15秒以上,特別要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手錶和其他裝飾品的部位
第一步(內):洗手掌 流水濕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側指縫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夾):洗掌側指縫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 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 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洗手前准備:手部無傷口,剪平指甲;穿好洗手衣(或收好袖口),戴好口罩、帽子;備好洗手液(或肥皂)、乾燥的無菌擦手巾。
注意
1.手全過程要認真揉搓雙手每步15秒以上;
2.特別要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手錶和其他裝飾品的部位,(有條件的也應清洗戒指、手錶等飾品),應先摘下手上的飾物再徹底清潔,因為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污納垢的「特區」,稍不注意就會使細菌「漏網」。
Ⅳ 正確的洗手方法有哪些
正確洗手的方法
正確洗手方法包含下列五個步驟:
1、濕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濕。
2、搓:雙手擦上肥皂,搓洗雙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
3、沖: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凈。
4、捧:因為洗手前開水龍頭時,手實際上已污染了水龍頭,故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凈,或用擦
手紙包著水龍頭關閉水龍頭。
5、擦:以擦手紙將雙手擦乾。
四、洗手的注意事項
1.最好使用溫水:攝氏38-42度的溫水比冷水較有清潔效果。
2.去除手部首飾:如手上戴了戒指,會使局部形成一個藏污納垢的特區,難以完全洗凈。
3.要使用肥皂:效果比單獨用水洗要好得多。
4.時間30秒:全部的洗手時間至少約需30秒,才能達到有效的清潔。
5.沖洗乾凈:在整個沖洗過程中,雙手須保持比較向下的姿勢,以避免水逆流回未洗的手肘部位。
6.使用擦手紙: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潛藏病菌,易將洗凈的雙手沾染病菌。擦手紙使用完暫勿丟棄,可用來關閉水龍頭或開門,避免剛洗凈的手又碰觸公共物品表面而沾染細菌或病毒。
7.指甲須減短:洗手不能忽視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縫及指關節等,指甲縫並須隨時保持清潔。
Ⅵ 醫務人員正確的洗手方法是什麼
請直接看圖
Ⅶ 醫務人員的洗手和手衛生消毒應遵循哪些原則
3.1 手衛生 hand hygiene
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
3.2 洗手 handwashing
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3.3 衛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3.4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從大部分人體皮膚上分離出來的微生物,是皮膚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機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棒狀桿菌類、丙酸菌屬、不動桿菌屬等。一般情況下不致病。
3.6 暫居菌 transient skin r flora
寄居在皮膚表層,常規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可獲得,可隨時通過手傳播,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
3.7 手消毒劑 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於手部皮膚消毒,以減少手部皮膚細菌的消毒劑,如乙醇、異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速干手消毒劑 alcohol-hand rub
含有醇類和護膚成分的手消毒劑,包括水劑、凝膠和泡沫型。
3.8 手衛生設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用於洗手與手消毒的設施,包括洗手池、水龍頭、流動水、清潔劑、干手用品、手消毒劑等。
4 手衛生的管理與基本要求
4.1 醫療機構應制定並落實手衛生管理制度,配備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施。
4.2 醫療機構應定期開展手衛生的全員培訓,醫務人員應掌握手衛生知識和正確的手衛生方法,保障洗手與手消毒的效果。
WS/T313-2009
4.3 醫療機構應加強對醫務人員工作的指導與監督,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4.4 手消毒效果應達到如下相應要求:
a)衛生手清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2
b)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2
5 手衛生設施
5.1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設施
5.1.1 設置流動水洗手設施。
5.1.2 手術室、產房、導管室、層流潔凈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病房、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應中心等重點部門應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在診療區域均宜配備非手觸式水龍頭。
5.1.3 應配備清潔劑。肥皂應保持清潔與乾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為一次性使用,重復使用的容器應每周清潔與消毒。皂液有渾濁或變色時及時更換,並清潔、消毒容器。
5.1.4 應配備干手物品或者設施,避免二次污染。
5.1.5 應配備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劑。
5.1.6 手衛生生設施的設置應方便醫務人員使用。
5.1.7 衛生手消毒劑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裝。
c)醫務人員對選用的手消毒劑應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劑無異味、無刺激性等。
5.2 外科手消毒設施
5.2.1 應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設置在手術間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適宜,能防止洗手水濺出,池面應光滑無死角易於清潔。洗手池應每日清潔與消毒。
5.2.2 洗手池及水龍頭的數量應根據手術間的數量設置,水龍頭數量應不少於手術間的數量,水龍頭開關應為非手觸式。
5.2.3 應配備清潔劑,並符合5.1.3的要求。
5.2.4 應配備清潔指甲用品;可配備手衛生的揉搓用品。如配備手刷,刷手應柔軟,並定期檢查,及時剔除不合格手刷。
5.2.5 手消毒劑應取得衛生部衛生許可批件,有效期內使用。
5.2.6 手消毒劑的出液器應採用非手觸式。消毒劑宜採用一次性包裝,重復使用的消毒劑容器應每周清潔與消毒。
5.2.7 應配備干手物品。干手巾應每人一用,用後清潔、滅菌;盛裝消毒巾的容器應每次清洗、滅菌。
5.2.8 應配備計時裝置、洗手流程及說明圖。
6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
6.1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a)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b)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6.2 在下列情況下,醫務人員應根據6.1的原則選擇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劑:
a)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b)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c)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
d)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e)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f)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6.3 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手衛生消毒:
a)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b)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後。
6.4 醫務人員洗手方法,見附錄A
6.5 消毒應遵循以下方法:
a)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於掌心。
b)嚴格按照附錄A醫務人員洗手方法A.3揉搓的步驟進行揉搓。
c)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乾燥。
7 外科手消毒
7.1 外科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
a)先洗手,後消毒。
b)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
7.2 洗手方法與要求
7.2.1 洗手之前應先摘除手部飾物,並修剪指甲,長度應不超過指尖。
7.2.2 取適量的清潔劑清洗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清潔雙手時,應注意清潔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膚的皺褶處。
7.2.3 流動水沖洗雙手、前臂和上下臂下1/3。
7.2.4 使用干手物品擦乾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
7.3 外科手消毒方法
7.3.1 沖洗手消毒方法 取適量的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2min~6min,用流動水沖凈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無菌巾徹底擦乾。流動水應達到GB 5749 的規定。特殊情況水質達不到要求時,手術醫師在戴手套前,應用醇類手消毒劑再消毒雙手後戴手套。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7.3.2 免沖洗手消毒方法 取適量的免沖洗手消毒劑塗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並認真揉搓直至消毒劑乾燥。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
7.4 注意事項
7.4.1 不應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圍組織的清潔。
7.4.2 在整個手消毒過程中應保持雙手位於胸前並高於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7.4.3 洗手與消毒可使用海綿、其他揉搓用品或雙手相互揉搓。
7.4.4 術後摘除外科手套後,應用肥皂(皂液)清潔雙手。
7.4.5 用後的清潔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綿、手刷等,應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應每人使用後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潔指甲用品應每日清潔與消毒。
8 手衛生效果的監測
8.1監測要求
醫療機構應每季度對手術室、產房、導管室、層流潔凈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監護病房、新生兒室、母嬰室、血液透析病房、燒傷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門工作的醫務人員手進行消毒效果的監測;當懷疑醫院感染暴發與醫務人員手衛生有關時,應及時進行監測,並進行相應致病性微生物的檢測。
8.2 監測方法
按照附錄B進行。
8.3 手衛生合格的判斷標准
細菌菌落總數符合4.4的要求。
附錄A
(規范性附錄)
醫務人員洗手方法
A.1 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濕。
A.2 取適量肥皂(皂液),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A.3 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鍾,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具體揉搓步驟為:
A.3.1掌手相對,手指並攏,相互揉搓,見圖A.1。
A.3.2 手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交換進行,見圖A.2。
A.3.3 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見圖A.3。
A.3.4 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見圖A.4。
A.3.5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交換進行,見圖A.5。
A.3.6 將五個手指尖並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交換進行,見圖A.6。
A.4 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擦乾,取適量護手液護膚。
附錄B
(規范性附錄)
手衛生效果的監測方法
B.1 采樣時間 在接觸患者、進行診療活動前采樣。
B.2 采樣方法 被檢者五指並攏,用浸有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水液浸濕的棉拭子在雙手指曲面從指跟到指端往返塗擦2次,一隻手塗擦面積約30cm2,塗擦過程中同時轉動棉拭子;將棉拭子接觸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無菌洗脫液試管內,及時送檢。
B.3 檢測方法 將采樣管在混勻器上振盪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無菌吸管吸取1.0ml等檢樣品接種於滅菌平皿,每一樣本接種2個平皿,平皿內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營養瓊脂15ml~18ml,邊傾注邊搖勻,待瓊脂凝固,置36℃±1℃溫箱培養48h,計數菌落數。
細菌菌落數總數計算方法:
細菌菌落總數(cfu/cm2)=平板上菌落數×稀釋倍數/采樣面積(cm2) (式B.1)
Ⅷ 醫務人員洗手的五大時機有哪些
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立即洗手:
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
2、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3、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處理葯物或配餐前。
4、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
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8)醫務人員正確洗手方法擴展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為了避免「病從口入」,在接觸食物、照顧嬰幼兒前、看病前後、上完廁所及擤鼻涕後都是洗手的重要時機點,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病菌的傳染!
1、吃東西前:生活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病毒,雙手於不知不覺中會接觸、沾染,吃東西時雙手難免接觸到食物,容易將病菌帶入口中
2、照護小孩前: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發展,更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因此外出返家後要洗手、更衣再接觸嬰幼兒,以降低幼兒染病的可能性。
3、看病前後:為避免將細菌帶入醫院,保護醫院內其他抵抗力弱的病人,且在醫院就診環境中容易接觸到病菌。因此,在進入醫院前以及離開醫院前也要洗手,不僅保護自己,也避免將病菌帶回家。
4、 擤鼻涕後:平時應避免用手碰觸口鼻,以避免吃進病菌,特別是出現呼吸道症狀時(如:流鼻涕),鼻腔分泌物含有大量病菌,即使用手帕、衛生紙等擤鼻涕,雙手仍可能沾染分泌物或病菌,因此一定要洗手,避免病菌傳播。
5、上廁所後:如廁與清潔擦拭的過程,雙手都可能不慎沾染尿液及糞便;甚至在翻馬桶蓋、開關門、沖水時也可能沾染病菌,因此上廁後一定要洗手。
參考來源:網路--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參考來源:中國新聞網--台媒:手部衛生很重要 這5個洗手時機不要錯過!
Ⅸ 醫務人員洗手的五大時機
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1.直接接觸病人前後,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後。2.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後。3.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4.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後。5.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