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兒童高熱病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兒童高熱病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4-06-27 16:16:08

1. 小孩發燒最科學全面的處理方法

發熱是小兒疾病常見的症狀。通常以小兒腋下體溫37-38度為低熱,38-39度為中度發熱,超過39-41度為高熱,超過41度為超高熱。

發熱了怎樣科學處理,是否必須應用抗生素來「壓」呢? 這得從發熱的原因說起。發熱的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1、感染性發熱:

是人體對感染的一種防禦反應,最為常見。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有細菌性的,如扁桃體炎、敗血症等;也有病毒性的,如乙型腦炎、流行性感冒等,還有寄生蟲病,如瘧疾等。

2、非感染性發熱:

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也很多,變態反應性疾病如:風濕熱、葯物熱、疫苗反應等;結締組織病,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等;大量組織壞死或破壞,如大面積燒傷、急性溶血、血管栓塞、白血病、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何傑金氏病、惡性淋巴瘤及其它惡性腫瘤等。另外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先天性外胚層發育不全、暑熱症、間腦綜合征、腦出血等。

治療發熱的目的:

1、降低高熱,減少機體消耗。

2、防止寶寶發生高熱驚厥。

3、對某些危重病例(如乙型腦炎、中毒型痢疾、重症肺炎等),積極的退熱處理對穩定病情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有發熱就要作退熱處理,一般只在高熱(腋下體溫39度以上)才作退熱處理。但是部分寶寶體溫雖只38度左右卻很煩躁,或有痙攣素質(易發抽風)的寶寶,雖未達高熱,也應作退熱處理。

在積極尋找發熱原因及針對病因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對高熱作以下退熱處理:

1、物理降溫作用迅速,安全,尤適用於高熱:

①冷濕敷法:用溫水浸濕毛巾或紗布敷於寶寶前額、後頸部、雙側腹股溝、雙側腋下及膝關節後面,每3-5分鍾換一次。注意對39度以上高熱的寶寶來說,水溫不宜過涼,明顯低於體溫即可。

②酒精擦浴:用30%-50%酒精重點擦抹上述冷濕敷部位及四肢皮膚,但不擦胸腹部。

③冷鹽水灌腸:嬰幼兒用冷鹽水150-300ml,兒童用300-500ml,冷鹽水溫度為20℃左右。

④溫水浴:適用於四肢循環不核宏好(面蒼白、四肢涼)。水溫37-38℃,用大毛巾浸濕後,包裹寶寶或置寶寶於溫水中,為時15-20分鍾,或枯舉根據體溫情況延長時間,做完後擦乾全身。

在做物理降溫時應注意:每隔20-30分鍾應量一次體溫,同時注意寶寶呼吸、脈搏及皮膚顏色的變化。

2.吃退燒葯,多喝些涼開水,在水中加些鹽和糖,防止脫水。

單純的退燒並不是最終目的,還要尋找發熱原因並針對病因進行積極治療。前面講到發燒的病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有的家長只要孩子一發燒,就趕快給孩子服用抗生素。其實是不科學的。因為抗生素主要對某些細菌有殺滅或抑制生長的作用,而對大多數病毒感染無效,更不用說對於那些非感染性疾病了。

因此,發熱的病人應該去醫院檢查,查明病因,對症下葯。對診斷不明的發熱,退熱葯尚且不宜隨便應用,更何況是抗生素。因為濫用抗生素,非但無益,而且會帶來一些毒副反應,還可能招致「二重感染」,即寄生在沒氏碧人體內、原處於相互制約狀態的細菌或黴菌,若被抗生素殺滅或抑制了這一方,而對該抗生素不敏感的另一方,就會乘機大量繁殖,使病情更加復雜,更加嚴重。此外,少數人對某些抗生素呈現一種特別的反應──葯物熱,即應用抗生素後會引起發熱。這樣不但「壓」不了熱,反而使病情加劇了。

抗生素只適用於那些因敏感的細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發熱。在應用前,最好通過培養能找到這種病原微生物,並進行葯物敏感試驗,從而選取最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但病原微生物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有時對於病因診斷已經基本明確的病例,為了爭取治療的時機也可以根據經驗估計選用一定的抗生素。

總之,發熱不等於感染,而感染也不等於必需要用抗生素治療。所以,發熱不要亂用抗生素,退熱要注意科學方法。

知名專家溫馨提示:切忌有病亂吃葯,一定要對症下葯

2. 寶寶發燒不退怎麼

1、物理降溫:經常用酒精幫寶寶擦身,尤其是腋窩等溫度較高的地方;額頭敷冰袋或貼冰寶貼;喝很多水;不要讓寶寶裹得很多。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舒服些。 2、高燒超過38.5度,可以服用泰諾林或美林。 3、如果寶寶精神不錯,吃得下,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一般這樣的發燒3-5天就可以自然消退。如果全身發紅疹了,恭喜...你,寶寶病好了。 4、最近特別要注意手足口病,房間保持經常通風。 祝你家寶寶早日康復。

3. 發燒怎麼辦

發燒是小孩常見疾病症狀之一。如果小孩發燒低於38.5℃,媽媽注意給孩子物理降溫,如果超過38.5℃,應注意吃退燒葯,避免高熱驚厥。如果小孩反復發燒不退或高燒,則需要帶孩子立即就醫。

寶寶病毒感染發燒怎麼辦

1、物理降溫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鍾。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有些專家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2、葯物治療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腋溫超過38.2度或者因發熱情緒低落有明顯不適時,此時就要選用葯物退燒。推薦使用兒科應用最廣泛的布洛芬(如:美林)或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兩者均是安全有效的退熱成分,能夠幫助寶寶快速退熱。另外,由於嬰幼兒體內水分比重大,發燒時很容易發生脫水。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寶寶多喝開水。

3、日常護理

家長應該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對孩子的食物要嚴格把關,餐具及玩具要經常消毒。天氣轉涼後,進食生冷食物要慎重,水果飯後半小時食用為宜。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引發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使機體抵抗力降低。

4、飲食療法

為減輕消化道負擔,飲食應以澱粉類食物為主,如小米粥、大米粥、麵糊等。腹瀉停止後,可給孩子補充因腹瀉損失的營養。對於體質差的孩子,採取推拿、按摩等理療方法,也可以減輕腹瀉症狀,增加機體的耐受能力,縮短病程。

3歲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的體溫在36.2℃-37.5℃為正常,低燒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燒時體溫在39℃以上,若超過41℃為超高燒。連續發燒兩個星期以上為長期發燒。當寶寶發燒了怎麼辦?寶寶發燒期間,多留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注意其體溫變化。一般來說,寶寶發燒低於38.5℃,採取物理降溫方法即可,切勿濫用葯物;若寶寶發燒高於38.5℃,應及時帶寶寶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葯。現介紹寶寶發燒時的家庭護理方法:

①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上。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②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15分鍾,約4~6小時一次。

③使用冷水枕: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但是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2、多喝水: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3、飲食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主,如菜粥、湯面等。

4、適當增減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5、保持室內溫度適宜及空氣流通,盡量減少親友探視,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時利於寶寶休息。

小孩半夜發燒怎麼辦

小孩半夜發燒,家長們往往會顯得驚慌失措。其實小孩由於身體機能還未完全成熟,發燒發熱都是正常的病症,家長們可以採取以下三個措施進行處理。

1、測量體溫。 孩子晚上發燒家長們不要驚慌。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先用體溫表給孩子測試體溫,看看孩子發燒的程度,然後再採取應對措施。

2、物理降溫。 孩子體溫在38.5度以下時,可以採用物理降溫法幫助寶寶降溫。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水,要喝溫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度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鍾。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6℃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可以少量適當使用冰敷,在寶寶頭部或者大血管位置冰敷或者冷敷。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而且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宜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一般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

3、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葯。 家裡面應該准備一些適用於兒童、臨床安全性較高的退燒葯。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葯物退燒。如果孩子吃退燒葯後仍不退熱,而且精神狀況也不好,應該立即去醫院就醫,以免耽誤寶寶的病情,引起其他的並發症。


小孩反復發燒怎麼辦

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冬季,氣溫晝夜變化大,加上孩子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身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稍有不適就容易引起發熱症狀,或者出現服葯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要是遇上流感爆發期就更糟糕了,家長想要淡定應對,少不了在家中或出行的包包里常備退燒葯,以防不時之需。但退燒葯有很多種,並不是隨便備著哪種都可以,給孩子吃的退燒葯一定是要適合符合他們的器官生理功能及葯物代謝特點的,所以建議常備專業的兒童退燒葯物,布洛芬(如:美林)或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都可以,兩者均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的兒童退熱成分,能夠幫助寶寶安全有效且快速退熱。

引起發燒的病因主要有:細菌、病毒入侵,引發呼吸道、腸胃感染,導致發燒。特別要提醒爸媽注意的是,如果孩子連續發熱三天以上不見好轉或寶寶出現高熱、驚厥的現象時,要及時就醫,以便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由於孩子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身體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稍有不適就容易引起發熱症狀,或者出現服葯退燒後體溫又迅速回升的現象。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如果爸媽使用空調不當或寶寶喝水喝得少,不適應高溫天氣等都會引起反復發熱的情況。

為什麼寶寶感冒發燒會反復?

寶寶發燒怎麼辦

寶寶發熱,可能會連續好幾天都沒什麼食慾,看著寶寶憔悴的小臉蛋,媽媽心急如焚,應該怎樣調整寶寶的飲食,才能讓寶寶盡快恢復健康呢?

1、寶寶發熱會食慾減退

寶寶發熱的時候,身體內可是正在上演激烈的戰士大戰入侵的「敵人」,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能量來支撐。由於能量都被集中用於對抗「敵人」身上了,所以,這就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對能量的吸收,導致胃液分泌減少,胃口變差。

2、寶寶發燒時的飲食原則:多補充水分,高能量、易消化

寶寶發燒時,新陳代謝會加速,水分和營養物質消耗都會增加。此時,應給寶寶多補充水分,以及選擇高能量、易消化的含水分豐富的食物。

首先要多喝白開水,同時應該選擇松軟、好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米湯、少油的肉湯、新鮮果汁等,以提供足夠的水分、維生素和能量,建議少食多餐。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一般飲食以奶為主。若是純母乳喂養,則應該堅持。因為母乳中含水量達87%,可以補充水分。若是人工喂養的嬰兒,沖奶時可以合理增加水的比例,這樣既補充了水分,也更利於消化、吸收。

3、寶寶發燒後的過渡飲食原則:宜增加優質蛋白,不宜進補過猛

寶寶體溫下降後,身體正在恢復,但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正常,所以不宜進食過猛和過多補充營養,否則會加重消化道的負擔,影響營養吸收和身體恢復。

此階段飲食建議少食多餐,可以選擇比較稀軟爛,且易消化、易咀嚼、含粗纖維少的食物,比如肉末粥、碎菜粥、掛面湯、餛飩、麵包、蒸蛋羹等,有利於寶寶攝取優質蛋白,便於身體恢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發燒時食慾不振的寶寶,別勉強其進食,應該遵循孩子的意願,待有飢餓感時再吃,但要注意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分。

兒童發熱

對於發熱的原因,常見醫學上的分類有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

感染性發熱就是感染的病毒、細菌,或者其他支原體、病原體,它侵入到寶寶體內,寶寶身體產生抵抗,這是一種防禦反應,然後出現發熱。常見的病毒細菌感染部位是鼻咽部,剛才說的感冒、發熱、發炎、中耳炎、支氣管炎,都是我們跟外界溝通的門戶,是第一道防線,是最常見的感染,但病毒和細菌感染不止感染我們的喉嚨和氣管,它還會進一步深入到肺炎、腦膜炎這些就是感染性發熱。

導致非感染性發熱的疾病有結締組織變風濕熱紅斑狼瘡等,但這種發熱通常都不是突如其來的,它是燒一下又停一下,或者持續燒了一段時間,這種發熱相對來說是比較長期的。另外還有脫水熱、葯物熱、暑熱。脫水熱,就是小孩,在夏天裡面出汗多,喝水又少,就容易產生脫水熱。葯物熱就是跟葯物有反應引起的發熱。還有就是暑熱。另外還有腫瘤、白血病,甚至顱腦外傷,中樞無法調節而引起的發熱都是非感染的。非感染就不是由病毒、細菌等其它病原體引起的發熱我們稱之為非感染的發熱。

退燒栓

發燒的話可以使用退燒栓,那麼退燒栓多少度可以用呢?

人的正常體溫多在37℃以內,一般體溫超過37.5℃的時候才認為發熱。人的身體有自身保護機制,38.5℃以內的體溫不用特殊處理,超過38.5℃以後才考慮降溫。

發燒一般先應用物理降溫,常用的方式有:多飲水、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當採取上述措施後體溫還在繼續上升到39℃以上的時候,就可以考慮用退熱栓劑了並且用的時候要注意把握量。用量過多以後會導致大量出汗,出現虛脫甚至休克、電解質紊亂,於身體不利,所以用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度。

36.8度算發燒嗎

人體體溫是有一個正常范圍的,超過了就是發燒,如果小孩36.8度算發燒嗎?

小孩36.8度不算發燒。因為發燒是小兒時期非常常見的症狀,所以家長們對這個事情特別緊張和關心。通常來講兒童的正常體溫是36-37℃,當然體溫每個人有個體差異,人在一天當中的體溫波動大概是1℃,比如有的孩子的正常值就是36.2-37.2℃,也就是說都會波動1℃。有的孩子高一些,有的孩子就低一些,平均水平36-37℃。

一般來講兒童37.4℃以上算發燒,發燒以後一定特別著急,也不一定。體溫一天當中是有1℃左右的波動,體溫輕度偏高一些,37.2-37.3℃多見於劇烈運動以後或者吃完飯以後。

36.9度算發燒嗎

有些大人36.9度已經有頭暈身熱的感覺了,那麼大人36.9度算發燒嗎?

大人36.9度不算發燒。正常人體溫一般為36到37攝氏度左右,成人體溫36.9攝氏度屬於正常范圍。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正常體溫在不同個體之間也略有差異,常常受到機體內、外因素的影響稍有波動。

在24小時內,下午體溫較早晨稍高,劇烈運動,勞動或進餐後體溫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動范圍不超過1攝氏度。婦女月經前及妊娠期體溫略高於正常,老年人因代謝率偏低,體溫相對低於年輕人。另外,在高溫環境下體溫也可稍升高,一般體溫大於373.3攝氏度,我們就要考慮有發熱,此時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引起發熱的原因。

37.1度算發燒嗎

像水銀體溫計是測量腋下的溫度的,那麼腋下37.1度算發燒嗎?

正常成年人如腋下測量體溫為37.1℃,不算發熱,通常腋下測量溫度在36.0-37.3℃都屬於正常的情況。口腔測量溫度時較腋下測量溫度低,通常為35.8-37.0℃。肛門測量溫度時較腋窩測量溫度高,通常正常值為36.5-37.6℃,為正常溫度。

但也有女性在排卵期間,體溫較正常值高0.3-0.5℃,也就是此時腋下測量溫度時在36.5-37.6℃也屬正常范圍之內,不算發燒,但是有些老年人基礎體溫偏低、基礎代謝率低,所以腋下測量溫度在37.0℃以上,都算輕度發熱。如果患者有不舒服的狀態,建議多喝水,多穿衣服,蓋好被子,多休息,進行調整。

37.7度算發燒嗎

發燒是有標準的,有些兒童測量體溫有37.7度,那麼兒童37.7度算發燒嗎?

嚴格的來講,不同的部位測量的體溫是不同的,對發燒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採取腋窩給孩子測量體溫,腋窩正常的體溫是36℃-37℃,如果採用腋下測量體溫的方法,37.7℃就算發燒。

首先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給孩子洗個溫水澡,或者用溫濕的毛巾擦孩子的手心、腳心、腋下、大腿根,通過這些方法降溫。給孩子在額頭上貼退熱貼,也可以降溫。另外也可以給孩子多喝點水,都可以降溫。如果在肛門給孩子測量的體溫,肛門測量體溫的正常范圍是36.5℃-37.7℃之間,如果採取肛門測量的體溫,37.7℃就不算發燒。所以,在不同的部位給孩子測量體溫,發燒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閱讀全文

與兒童高熱病的原因及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當今作文教學方法 瀏覽:267
阿昔洛韋乳膏使用方法 瀏覽:978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64
皮衣修補方法視頻 瀏覽:741
蛇皮癬怎麼治療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05
快速去板栗皮的方法 瀏覽:715
學理學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663
圖片加字ps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9
投屏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210
頜下腺腫脹治療方法 瀏覽:724
腳氣的泡腳治療方法 瀏覽:888
控制板電路檢測方法 瀏覽:910
老式鐵鍋安裝方法 瀏覽:508
發酵有機肥使用方法 瀏覽:537
完美攝影技巧和方法 瀏覽:105
運動中暑的處置方法有哪些 瀏覽:782
藍牙適配器使用方法 瀏覽:109
如何把白邊洗干凈的方法 瀏覽:885
小米手機的簡訊黑名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5
論題研究方法和途徑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