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灌葯的正確方法

灌葯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4-06-26 23:34:23

怎麼給幼兒灌葯

孩子大多不肯好好服葯,家長為此急得按胳膊、揪腦袋、捏鼻子,硬將葯往孩子口裡灌。孩子則拚命掙扎,大哭大鬧,常常是葯沒有喂好,大人小孩弄一身汗。有的家長則把葯溶解在牛奶中,裝入奶瓶,讓孩子吃,這樣也不好。因為小兒的服葯量很少,有一部分沾在奶瓶上,葯量就不足了。下面介紹一些喂葯的方法。

1.喂葯前不要餵奶,也不要讓孩子喝太多的水,以免喂葯時引起嘔吐。

2.灌葯時,勺子不要順著舌頭直往裡插,這樣容易嗆著,應把勺子從孩子的嘴角處插入,倒在舌邊稍停一下,等到咽下時再將勺拿出,動作要輕巧。

3.喂葯後可給少量的酸味果汁,以避免嘔吐。

4.如果孩子不合作,或是葯味過苦,可在勺里放點果醬,哄其吃下。

服葯宜多飲水

有些人在服用葯片或膠囊類葯物時,不用水或僅用很少的水,尤其是卧位服葯或葯後立即上床休息,葯物易在食道內滯留,容易引起食管潰瘍、食道炎。特別是服用氯化鉀片、四環素、強力黴素、紅黴素、強的松、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易引起食道損傷的葯物更應注意。應盡量避免卧床服葯,在服用葯片或膠囊葯物時,要用足夠的溫開水送服。

⑵ 奶牛疾病給葯方式及其注意事項有哪些

(1)經鼻投葯

即用胃管經鼻腔插入胃內,將葯液投入胃內的方法。是投服大量葯液時常用的方法。胃管投葯時,必須正確判斷是否插入食道,否則,會將葯液誤灌入氣管和肺內,引起異物性肺炎,甚至造成死亡。葯液灌入氣管和肺內時,動物表現不安,頻繁咳嗽,呼吸急促,鼻翼開張或張口呼吸;繼則可見肌肉震顫,出汗,黏膜發紺,心跳加快,心音增強;如灌入大量葯液時,可造成動物的窒息或迅速死亡。在灌葯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灌葯,抽出胃管,並使動物低頭,促進咳嗽,嗆出葯物。其次應用強心劑或給以少量阿托品興奮呼吸系統,同時應大量注射抗生素制劑,直至恢復。嚴重者,可按異物性肺炎的療法進行搶救。

(2)經口投葯

是投服少量葯物經口投入胃內的方法,應注意:①每次灌入的葯量不宜過多,不要太急,不能連續灌,以防誤咽。②頭部吊起或仰起的高度,以口角與眼角呈水平線為准,不宜過高。③灌葯時,病牛如發生強烈咳嗽時,應立即停止灌葯,並使其頭部低下,使葯液咳出,安靜後再灌葯。

(3)靜脈注射給葯

靜脈內注射是將葯液注入靜脈內,治療危重疾病的主要給葯方法。用於大量的輸液、輸血;或用於以治療為目的的急需速效的葯物(如急救、強心等);或注射葯物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又不能皮下、肌內注射,只能通過靜脈內才能發揮葯效的葯物。注射部位在牛頸部靜脈的上1/3與中1/3交界處。注射部位剪毛、消毒,先用左手握住注射部位下端,然後用拇指壓緊,使靜脈膨脹,右手拿針頭傾斜30°~40°向心刺入靜脈(采血時離心刺入),血從針頭流出後,將針頭平行於血管推進2/3長,松開左手,迅速接上注射器或輸液導管。注射過程中如發現推不動葯液、葯液不流或出現注射部位腫脹時,採取如下措施:①針頭貼到血管壁上。輕輕轉動針頭,即可恢復正常。②針頭移出血管外。輕輕轉動注射器稍微後拉或前推,出現回血再繼續注射;或拔出後重新刺入。

注意事項:①注射前要確實將牛保定,以免發生危險或造成注射困難。②在針頭刺入血管前,首先要做好輸液瓶接導管的准備工作,要排凈管內及注射器內的空氣。③針刺部位要准確,動作要利索,避免多次刺扎。④輸液速度不能太快,以每分鍾20~30毫升為宜。⑤輸液前要加溫葯液至35~38℃。⑥油類制劑不能靜脈注射。

在進行靜脈注射時,針頭移出血管,葯液漏(流)入皮下。發現這種情況,要立即停止注射,用注射器盡量抽出漏出的葯液。如果氯化鈣、葡萄糖酸鈣、水合氯醛、高滲鹽水等強刺激類葯物漏出時,向漏出部位注入10%的硫代硫酸鈉或10%硫酸鈉(或硫酸鎂)10~20毫升。也可用5%的硫酸鎂局部熱敷,以促進漏液的吸收,緩解疼痛,並避免發生局部壞死。

(4)肌內注射給葯

注射部位應選擇肌肉厚的地方,如頸側中部、臀部等。注射部位在剪毛、消毒後,先將針頭對准部位快速垂直刺入5厘米針頭,約刺入3/4,檢查無回血時,接上針管,注入葯液。拔下針頭,然後碘酒消毒注射部位。注意針頭不能全部刺入,以防針頭折斷。強刺激葯,如水合氯醛、氯化鈣、葡萄糖酸鈣等不能肌內注射。

在肌內注射時發生針頭折斷,應盡快取出斷針。當斷針露出皮膚時,用止血鉗等器械夾住斷頭拔出。斷頭在深部時,保定動物,局部麻醉後,在針眼處手術切開取出。

(5)皮下注射給葯

是將葯液注於皮下組織內,一般經5~10分鍾起作用。沒有強刺激性而且容易溶解的葯物、疫苗或者血清,常常採取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的部位是頸部的兩側或者肩胛後方的胸側,皮膚容易移動的部位。皮下注射的方法是:一手捏起皮膚做成皺褶,另一隻手把注射器的針頭從皮膚皺褶處的三角形凹窩刺入皮下2~3厘米,抽動活塞,不見回血,就可推注葯液。注完葯液後迅速拔出針頭,局部以碘酊或酒精棉球壓迫針孔。針頭是刺進皮下還是刺入肌肉中,檢驗的方法是:刺入皮下時,針頭可自由活動。如果刺進了肌肉內,針頭則不能左右擺動。皮下注射葯量大時,可採取多點注射。

(6)氣管內注射給葯

常用於肺部驅蟲,治療氣管和肺部疾病。站立保定動物,抬高頭部,術部剪毛消毒,用手保定氣管。治療氣管炎時,針頭刺入第3~4軟骨環之間。治療肺炎時,在接近胸腔處的氣管內注射。注射的葯液加溫至38℃左右,以免冷葯液刺激氣管黏膜而將葯液咳出。病畜咳嗽劇烈時,先注射2%普魯卡因5~10毫升,以減低氣管敏感性。

(7)瘤胃內注射給葯

瘤胃內注射是指葯液經套管針(或其他針頭)注入瘤胃的注射方法。主要用於牛、羊瘤胃臌氣的止酵及瘤胃炎的治療。注射部位在左側腹部髖結節與最後肋間連線的中央,即肷窩部。牛站立保定,術部剪毛、消毒。若選用套管針,術者右手持套管針對准穿刺點,呈45°角迅速用力穿入瘤胃10~20厘米,左手固定套管針外套,拔出內芯,此時用手堵針孔,間歇性放出氣體。待氣體排完後,再行注射。如中途堵塞,可用內芯疏通後注射葯液(常用止酵劑有:魚石脂酒精、1%~2.5%福爾馬林、1%來蘇兒、植物油、0.1%新潔爾滅等)。無套管針時,手術刀在術部切開1厘米小口後,再用鹽水針頭刺入。注射完畢,視情況套管針可暫時保留,以便下次重復注射用。注意事項:①放氣不宜過快,防止腦貧血的發生。②反復注射時,應防止術部感染。③拔針時要快,以防瘤胃內容物漏入腹腔和腹膜炎的發生。

(8)瓣胃內注射給葯

瓣胃內注射是將葯液注入牛、羊等反芻動物瓣胃的注射方法。將葯液直接注入瓣胃中,主要用於治療瓣胃阻塞或某些特殊葯品給葯(如治療血吸蟲的吡喹酮等),注射部位在瓣胃位於右側第7~10肋間,其注射部位在右側第9肋間與肩關節水平線相交點的下方2厘米處。術者左手稍移動皮膚,右手持針頭垂直刺入皮膚後,使針頭朝向左側肘頭左前下方,刺入深度8~10厘米,先有阻力感,當刺入瓣胃內則阻力減小,並有沙沙感。此時注入20~50毫升生理鹽水,再回抽如混有食糜或胃內容物時,即為正確。可開始注入所需葯物(如25%~30%硫酸鎂、生理鹽水、液狀石蠟或其他葯品),注射完畢,迅速拔出針頭,術部塗碘酊,也可用碘仿火棉膠封閉針孔。注意事項:①操作過程中宜將病畜確實保定,注意安全,以防意外。②注射中病畜騷動時,要確實判定針頭是否在瓣胃內,而後再行注入葯物。③在針頭刺入瓣胃後,回抽注射器,如有血液或膽汁,表明誤刺入肝臟或膽囊位置。④瓣胃內注射,可每日注射1次,最多連注2~3次。

(9)乳腺內注射給葯

是指經導乳管將葯液注入乳池的注射方法。主要用於治療奶牛的乳腺炎,或通過導乳管送入空氣,治療奶牛生產癱瘓。用左手將乳頭握於掌內,輕輕向下拉,右手持消毒的導乳管,自乳頭口徐徐插入。再以左手把握乳頭及導乳管,右手持注射器與導乳管連接(或將輸液瓶的乳膠導管與導乳管連接),然後徐徐注入葯液。注射完畢,拔出導乳管,以左手拇指與食指捏閉乳頭開口,防止葯液外流。右手按摩乳房,促進葯液充分擴散。如治療產後癱瘓需要送風時,可使用乳房送風器(或100毫升注射器或消毒後的手用打氣筒)。送風之前,在金屬濾過筒內放置滅菌紗布,濾過空氣,防止感染。先將乳房送風器與導乳管連接(或100毫升注射器接合端墊2層滅菌紗布與導乳管連接)。4個乳頭分別充滿空氣,充氣量以乳房的皮膚緊張、乳腺基部的邊緣清楚變厚、輕敲乳房發出鼓音為標准。充氣後,可用手指輕輕捻轉乳頭肌,並結系一條紗布,防止空氣溢出,經1小時後解除。如為了洗滌乳房注入葯液時,將洗滌葯劑注入後,隨後即可擠出,反復數次,直至擠出的液體透明為止,最後注入抗生素溶液。注意事項:①導乳管前端在使用前必須塗布消毒的潤滑油。如使用針頭,尖端一定要磨光滑,防止損傷乳頭管黏膜。②送風時要遵守無菌操作規程,以防感染,特別使用注射器送風時更應注意。③注入葯液一般以抗生素溶液為主,洗滌葯液多用0.1%雷佛奴爾溶液、生理鹽水及低濃度青黴素溶液等。

(10)塗擦給葯

塗擦水溶性葯劑、配劑、擦劑、流膏及軟膏等,主要用於皮膚或黏膜疾病的治療。對皮膚塗擦葯劑前,應先行剪毛和清洗患部皮膚。水溶劑、配劑、擦劑用毛刷,流膏與膏劑用軟膏篦、竹片、木板等,充分塗擦在皮膚表面,要求塗布均勻。口腔潰瘍時用棉棒浸上魯格爾氏液、碘甘油等,塗布在黏膜上。為了防止動物舔食塗擦葯劑,可將患部用綳帶包紮,必要時可帶口籠。

⑶ 怎樣給豬灌葯

將豬橫卧保定或站立保定。橫卧保定時,要將頸部壓緊(不要壓胸部和腹部);站立保定時,要抓住兩前肢,防止扒、打影響投葯。用開口器將口撐開,投葯管從舌旁伸入(管的彎曲要向內下方)咽部再伸入食道,伸過咽頭6~7厘米,檢查進入方向1次。檢查根據是:將橡皮球捏扁插在投葯管口上不鼓起;叫聲如常。符合這兩條,證明投葯管進入食道。再伸進7~10厘米,再檢查1次。2次確認無誤,將投葯管固定,即可安上漏斗,投入葯液,灌完後再向管內打入少量氣體,使胃管內葯物排空,然後迅速拔出胃管。但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大豬可用豬開口器開口,仔豬口小,只能用豬開口器的柄部開口。

(2)伸入膠管後,可用手指彈擊其鼻尖,促其鳴叫,如叫不出聲來,為誤插入氣管,要抽出膠管另插。

(3)用木棒開口器開口時,棒孔要內外對正,以便投葯管自孔中插入。

(4)投葯管如果自上口蓋正中伸入,管的彎曲應向下。

(5)投葯管插入食道後,一定要固定住(靠在開口器邊捏住即可),以免因騷動脫出。

(6)膠管在咽腔打彎時,應輕輕抽退另插。

⑷ 給病豬喂葯方法,都有哪些呢

1、口腔內部投葯法:先抓住病豬二耳,使它站起保定,隨後用木棍或張口器砸開豬嘴,將葯丸、葯粒或別的葯物置放於豬舌頭反面,再倒進小量冷水,將豬嘴閉上,豬就可以將葯物吞咽。此類投葯方式適合小量葯物,若喂很多葯物,則應採用胃管投葯。

2、胃管投葯法:將豬站起或橫躺保定市,把頭頂部固定不動,用張口器將豬嘴砸開,把胃管從舌體快速根據舌頭部插進食道中。當胃管明確插進部位準確無誤時,就可以引入事前溶解好的葯物。灌完葯後再向管中打進小量汽體,使胃管內葯物排盡,隨後快速拔出來胃管。

具體方法是:先把病豬保定好,將灌腸器塗上原料油或肥皂液,再由肛門口插進直腸,隨後舉起清潔灌腸桶,使桶內的葯水或培養液注入直腸。注漿之後,務必使病豬保持安靜不要喧嘩。當病豬有要排便的主要表現時,馬上用手在其尾根上端持續敲打兩下,使其肛門外括約肌收攏,避免葯水或培養液流失。

5、皮下注射:因專業性較強,務必由技術專業工作人員持專業設備開展實際操作。一般有皮注射、皮下注射、靜脈輸液、氣管注入、腹部注入等幾類。

⑸ 怎樣給豬灌服葯物

當病豬無飲食慾或葯物有特殊氣味時,常採用灌服喂葯法。一般將豬保定以後,用一根細棍卡在豬嘴內,使豬口腔張開,將葯液倒入一斜口細的竹筒內(或用小匙),從豬舌側面靠腮部徐徐倒入葯液,使豬自行吞咽。如豬含葯不咽時,可搖動木棒促使其咽下。採用這種方法時要特別注意,必須堅持有間歇的、每次少量、慢灌的原則,防止過急或量多,使葯液嗆入氣管,引起異物性肺炎或窒息死亡。也可以特製的塑料灌葯瓶,裝上配好的葯液,保定好豬後,將葯瓶嘴插入豬的左口角灌葯,等豬咽下後再灌。

閱讀全文

與灌葯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泄露量的計算方法 瀏覽:324
通過古人讀書的方法有什麼啟發 瀏覽:891
立拍得使用方法 瀏覽:45
當今作文教學方法 瀏覽:271
阿昔洛韋乳膏使用方法 瀏覽:980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瀏覽:66
皮衣修補方法視頻 瀏覽:742
蛇皮癬怎麼治療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705
快速去板栗皮的方法 瀏覽:715
學理學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663
圖片加字ps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39
投屏大師使用方法 瀏覽:210
頜下腺腫脹治療方法 瀏覽:724
腳氣的泡腳治療方法 瀏覽:888
控制板電路檢測方法 瀏覽:911
老式鐵鍋安裝方法 瀏覽:508
發酵有機肥使用方法 瀏覽:537
完美攝影技巧和方法 瀏覽:105
運動中暑的處置方法有哪些 瀏覽:782
藍牙適配器使用方法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