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焦慮障礙治療方法

焦慮障礙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4-06-24 04:19:21

A. 怎麼治療焦慮症最有效

「焦慮症」這個詞以前對人們來講是多麼陌生的一個詞,可隨著當下人們生活壓力增大,患有焦慮症的人也逐年在增加,因而對於焦慮症的診斷也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一件事情。其實焦慮症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和抑鬱症等疾病在西醫上都統稱為神經官能症。
那麼,如果不小心得了焦慮症該怎麼辦呢?教大家4種方法,自己就可以治療,掌握其中要點很重要。
1、經常鼓勵自己
消極自卑的情緒是促使焦慮症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一個人經常處於精神緊張或是自卑的狀態,那時間長了,這個人便會很容易出現心情煩躁,看見什麼都不順心,容易對人發脾氣等等一些焦躁的表現。
但若發現自己有一點焦躁情緒的時候,就要對自己實行鼓勵措施,可以面對鏡子做出微笑的表情,或是每天對自己說幾次「我能行」,這種做法可以有效地緩解焦慮情緒。
2、進行適當的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釋放人體的多巴胺,有效地緩解人的焦慮情緒,將體內悲觀的情緒釋放出去,使心情保持愉悅。如果生活中因為壓力而有些焦慮時,可以嘗試著去跑跑步,打打籃球或是羽毛球等,因為運動可以轉移人的注意力,使其暫時將壓力放下,讓身心放鬆下來,不去想那些事情,那麼人的整個的狀態就會好很多。
3、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做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在很大成程度上放鬆人的心情,使人的整個神經完全鬆弛下來,這對於緩解焦慮也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因為人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往往會全身心的投入,這樣所有的煩惱就會被拋之腦後,也就很難再焦慮了。
4、學會釋放情緒
學會釋放情緒對於緩解焦慮也有很好的效果。人一旦出現焦慮情緒以後,心情就會變得相當復雜,心理狀態也極其不平衡,這時候應該學著把心裡的情緒宣洩出來,這些情緒釋放出來自然就不會影響人的情緒,人也就不會變得焦躁不安,體內的壓力得到釋放,整個人也會顯得輕松自在,精力充沛。
其實,釋放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選擇去跑步,或是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大喊一聲等,這些方法都可以使人舒心暢快,有效地緩解焦慮狀態。
學會這4種焦慮症的自我治療,在焦慮情緒剛剛產生的時候就把它們扼殺在搖籃里,有效預防焦慮症,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愉悅。

B. 焦慮症表現及治療方法哪些

焦慮症的自我治療
1、積極的自我暗示
法國大作家大仲馬說過:「人生是一串由無數的煩惱組成的念珠,達觀的人總是笑著念完這串念珠」,當自己有焦慮情緒時,給自己以強有力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一定能夠成功」、「我看好我自己」等。積極地自我暗示,可以增加自信,克服焦慮。
2、適量的運動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消除一些導致焦慮的化學物質,使精神放鬆,心情愉悅。當你感到焦慮時,索性什麼都不要去想,去跑跑步、打打球或者游泳等,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有效的緩解了焦慮的情緒,使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做的事。
3、做最感興趣的事情
人們在做自己感興趣事情的時候,都會全身心的投入,進入一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因此,當你面臨焦慮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如唱歌、聽音樂、看電視、打籃球等等,當你做完這些事情的時候,你的煩惱焦慮早就無影無蹤了。
4、情感宣洩
焦慮症的人自我治療是很重要的。情感宣洩是緩解壓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你可以把你的緊張、焦慮講給親人或朋友,讓自己的內心得到調整;或者找一個適宜的地方,放聲大哭或大笑,以宣洩自己內心的憂郁。
焦慮症的症狀
1.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
(1)情緒症狀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患者感覺自己一直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
(2)植物神經症狀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症狀。
(3)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寧,煩躁,很難靜下心來。
2.急性焦慮發作(驚恐發作、驚恐障礙)
(1)瀕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幾乎跟正常人一樣。而一旦發作時(有的有特定觸發情境,如封閉空間等),患者突然出現極度恐懼的心理,體驗到瀕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同時出現如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等。
(3)一般持續幾分鍾到數小時發作開始突然,發作時意識清楚。
(4)極易誤診發作時患者往往撥打「120」急救電話,去看心內科的急診。盡管患者看上去症狀很重,但是相關檢查結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診斷不明確。發作後患者仍極度恐懼,擔心自身病情,往往輾轉於各大醫院各個科室,做各種各樣的檢查,但不能確診。既耽誤了治療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場所恐怖、特定的恐怖)
恐怖症的核心表現和急性焦慮發作一樣,都是驚恐發作。不同點在於恐怖症的焦慮發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場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處於這些特定場所或情境時不會引起焦慮。例如害怕社交場合或者人際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環境:如飛機、廣場、擁擠的場所。恐怖症的焦慮發生往往可以預知,患者多採取迴避行為來避免焦慮發作。
4.在美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准中,焦慮障礙內容很廣泛,包括廣泛性焦慮、急性焦慮發作、恐怖症、創傷後應激障礙、急性應激障礙、強迫障礙。
焦慮症有效治療方法
焦慮是最常見的一種情緒狀態,比如快考試了,如果你覺得自己沒復習好,就會緊張擔心,這就是焦慮。這時,通常會抓緊時間復習應考,積極去做能減輕焦慮的事情。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也稱為生理性焦慮。當焦慮的嚴重程度和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或者持續時間過長時,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稱為焦慮症狀,符合相關診斷標準的話,就會診斷為焦慮症。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人群中焦慮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3.6%-28.8%,90%的焦慮症患者在35歲以前發病,女性往往多於男性。
就焦慮症的治療而言,除了葯物治療之外,實踐和研究證明,認知行為療法(cbt)是一種能夠有效治癒焦慮障礙的療法,大部分焦慮症咨客經由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會得到有效康復。特別是其中的各種行為放鬆技巧對於焦慮症狀的減輕或治癒,具有十分積極的療效。
那什麼是認知行為療法呢?這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貝克創立的,通過檢驗、改善咨客的信念進而改善情緒、降低焦慮的心理治療方法。例如當一個人乘坐飛機前,產生飛機要失事的信念而焦慮發生時,這時檢驗這一信念的可信程度,認識到該信念的無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焦慮的程度。同時,認知行為療法在發展中也整合了十分有效的放鬆方法、自信訓練、人際管理等行為治療方法。
焦慮障礙的治療大約需要6-12次的療程。每周一次會面,治療剛開始的1-2周也許需要每周2次的會面。在開始會面後,你的認知療法治療師每次會面開始都會和你商議本次會面的主題和內容,在會面結束前也會徵求你對本次會面的建議和意見以便作出治療的調整。
在認知行為療法的過程中,除了緩解你的焦慮,治癒你的焦慮,同時至關重要的是:你要學會成為你自己的治療師。這要求你每天拿出10-60分鍾的時間完成認知療法的治療作業,正如只有保持長期體育鍛煉才能保持充沛的體能一樣,你也需要不斷的練習在認知治療中學到的技能才能保持心理健康的狀態。
治療的效果因為咨客的個體差異,會或快或慢,這是需要你有準備的。往往一、二次的心理治療就治癒的期望往往會影響你的實際治療,所以能夠更實際的認識心理治療,會對你的治療事半功倍的效果。

C. 心理焦慮症治療方法

心理焦慮症治療方法

心理焦慮症治療方法1

1放鬆療法治療焦慮症。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生物反饋治療儀的檢測下,進行放鬆訓練。放鬆訓練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治療方法,主要是為了教會患者如何進行肌肉和情緒放鬆。患者可以通過學習和掌握呼吸調節、放鬆全身肌肉的方法來消除雜念。主要方式為,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於軀體的一部分,盡量使這部分肌肉充分放鬆,然後轉移注意力到軀體另一部分,如此反復訓練,可使心情平靜,這對焦慮症發作的病人有很好的效果。

2心理疏導治療焦慮症。由於焦慮症患者多有預期性焦慮,對未來的焦慮發作產生預期恐懼。如果患者能夠主動配合心理醫生,耐心傾聽醫生對疾病性質的解釋,有助於減輕心理負擔,預防焦慮症的發生。

3系統脫敏療法治療焦慮症。系統脫敏療法是焦慮症的心理治療方法中最見成效的方法。主要方式是,當患者處於全身放鬆狀態下時,醫生使能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復出現,達到不能引起患者焦慮時,增加刺激的強度如法炮製,直至患者焦慮情緒完全消失為止。於此類似的還有沖擊法,就是通過讓患者突然處於激發焦慮情緒的實際環境中,來改變病態行為。

心理焦慮症治療方法2

焦慮心理學之焦慮症的心理療法:

1)增加自信?自信是治癒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因此,作為一個神經性焦慮症的患者,你必須首先自信,減少自卑感。應該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點,恢復自信,也就是最終驅逐焦慮。

2)自我鬆弛?也就是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像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並重復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

3)自我反省?有些神經性焦慮是由於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慾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並沒有消失,仍潛伏於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症。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泄,發泄後症狀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焦慮性神經症患者發病後,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採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病症,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5)自我催眠?焦慮症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數,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

心理焦慮症治療方法3

焦慮症的主要症狀是,病人充滿了過度的、長久的(持續在六個月以上)、模糊的、不明原因的焦慮和擔心。焦慮症不是很嚴重的疾病,但反反復復也會讓你很辛苦,焦慮症的治療主要包括葯物治療、心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很重要,那麼心理治療焦慮症的方法有哪些呢?

焦慮症心理治療最佳方法有哪些

催眠法:

催眠法適於廣泛性焦慮症(一種以經常的、持續的、無明顯對象或固定內容的緊張不安,或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憂或煩惱為特徵的焦慮症)。催眠師運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術,來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和睡眠。

系統脫敏法:

在患者處於全身放鬆狀態下,使能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復出現,達到不能引起患者焦慮時,增加刺激的強度如法炮製,直至患者焦慮情緒完全消失為止。

放鬆訓練法:

放鬆訓練就是通過身體放鬆而達到心理放鬆,比較簡單的如深呼吸法:焦慮不安時閉上眼睛,慢慢用鼻子吸氣,口鼻呼氣,反復三到五次。也可以採用冥想法:即有意識地想一件開心的事情,盡量真實而具體。過度緊張、焦慮時,先輕閉雙眼,全身放鬆,做幾次均勻而有節奏的深呼吸,反復地自我暗示:「不要著急」、「放鬆、放鬆」,幾分鍾後,情緒就會平穩。

正焦慮症採用心理治療很重要,心理治療是應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治療病人的心理、情緒、認知和行為等問題。心理治療的目的在於解決病人所面對的心理困難,減少焦慮、抑鬱、恐慌等精神症狀,改善病人的非適應行為,包括對人和事的看法及人際關系,並促進人格成熟,能以較有效且適當的方式來處理。

心理焦慮症治療方法4

什麼叫焦慮症

1、什麼叫焦慮症

焦慮性神經症(簡稱焦慮症),是以焦慮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症。表現為沒有事實根據也無明確客觀對象和具體觀念內容的提心吊膽和恐懼不安的心情,還有植物神經症狀和肌肉緊張,以及運動性不安。本症分為驚恐障礙和廣泛性焦慮兩種形式。

焦慮症多發生於中青年群體中,誘發的因素主要與人的個性和環境有關,前者多見於那些內向,羞怯,過於神經質的人,後者常與激烈競爭,超負荷工作,長期腦力勞動,人際關系緊張等密切相關,亦有部分患者誘因不典型,臨床上醫師常把焦慮症分成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兩類。

2、病理性焦慮是什麼引起的

葯物引起的焦慮:很多種葯物可以引起、加劇或表現類似焦慮障礙的軀體或精神症狀,這種焦慮既可以發生在用葯期,也可以發生在撤葯期。如大劑量甲狀腺葯物,治療哮喘的葯物,擬交感神經葯,皮質醇類也可以出現焦慮。

神經症患者焦慮:主要表現為難入睡、恐怖性迴避行為、脈搏加快,或有精神運動性和植物神經性增多的證據,如呼吸困難、提心吊膽地期待、恐懼感、震顫、心悸、出汗,時熱時冷的感受、有要昏倒的感覺,頭暈,人格解體,現實解體。

物質濫用性焦慮:物質濫用患者焦慮的發生率特別高,有時焦慮病人也易發生物質濫用,兩種疾病互為因果關系,由於焦慮病人常自作主張服葯或飲酒,以控制或減輕焦慮、葯物濫用者常有反復發作性焦慮。停用葯物或戒酒時有焦慮症狀。

3、焦慮症的飲食注意事項

大蒜: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的心情。德國一項針對大蒜對膽固醇的功效研究,從病人回答的問卷中發現,他們吃了大蒜制劑之後,感覺原有的疲倦、焦慮、容易發怒的現象大大得以緩解。研究人員萬萬沒想到,大蒜竟有這種特別的「副作用」。

避免可樂、油炸食物、垃圾食物、糖、白麥粉製品、洋芋片等易刺激身體的食品。飲食需合50%-75%的生菜。

避免咖啡因、番煙、酒精、葯物:酒精、葯物可能提供暫時的解脫,但隔天緊張又來襲,而且這些物質本身也殘害健康。

常見的焦慮症心理治療方法

1、催眠治療

催眠治療適合於廣泛性焦慮症患者的治療,所謂的廣泛性焦慮症是一種以經常的、持續的、無明顯對象或固定內容的緊張不安,或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憂或煩惱為特徵的焦慮症。

這種治療方法一定要在心理治療專家的診所或者適當的場所,通過心理治療加或者催眠師實施,他們運用具有高度暗示性的催眠技術,來改善患者的焦慮、恐懼情緒和睡眠。

2、放鬆治療

放鬆治療是讓患者進行肌肉和情緒放鬆的方法。通過學習和掌握呼吸調節、放鬆全身肌肉的方法來消除雜念。

病人先把注意力集中於軀體的一部分(例如左手),盡量使這部分肌肉放鬆,直至產生溫熱感。然後轉移注意力到軀體另一部分(例如右手)。如此反復訓練,可使心情平靜,心跳規則,呼吸均勻,這對焦慮狀態性發作者有很好的效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生物反饋治療儀的檢測下,進行放鬆訓練。

3、解釋治療

焦慮症患者多半會有預期性焦慮,對未來的焦慮會產生預期的恐懼。如果患者能夠主動配合心理醫生,耐心傾聽醫生對疾病性質的解釋,有助於減輕心理負擔,預防焦慮症的發生。

4、脫敏治療

當焦慮症患者處於全身放鬆的狀態下,讓能引起患者微弱焦慮的刺激在其面前重復出現,達到不能引起患者焦慮時,增加刺激的強度如法炮製,直至患者的焦慮情緒完全消失為止。

5、沖擊治療

讓患者突然處於激發焦慮情緒的實際環境中,來改變病態行為。這種治療每次30-60分鍾,治療次數一般1-4次。

;

D. 焦慮症治療的方法有哪些

焦慮症,也被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以焦慮緊張,恐懼的情緒障礙,伴有自主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和運動不安等為特徵的神經症性障礙,患者的焦慮情緒並非由實際威脅或危險所引起的,或其緊張不安與驚恐程度與現實處境有不相稱,其環境特點非常突出,焦慮症現在分為兩種,一種為廣泛性焦慮症,另一種為驚恐發作也稱為急性焦慮症。

1,支持性心理治療

在臨床上經常採用支持性心理治療的方法治療焦慮症,這種治療方法,主要採用解釋,鼓勵,安慰,保證等方面使患者得到安慰,它具有支持和加強患者防禦功能的特點,能夠使患者增加安全感及治療的信心,減少患者焦慮和不安的情緒,在實施支持性心理治療准備階段的時候,要以患者確立明確的相互關系,同時要澄清患者心理上事實的反映,在與患者交談中,要讓患者明白,他並沒有軀體性器官的疾病和大腦方面疾病的問題,患者的痛苦主要是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讓患者充分體會察覺到,他的痛苦是一種沒有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恐懼不安,這樣才能指導病人正確對待病因,進而去除病因,必須讓患者放棄不合理要求,努力改善人際關系,特別是改變患者的好高騖遠,怨天尤人的處世心態,心理學在治療的方法上是很多的,可選擇任意一種,不管什麼解釋,只要病人能夠接受就有治療作用。

2,行為療法

雖然目前治療焦慮症的方法很多,但在治療上常用的是以放鬆訓練,發泄療法,生物反饋,認知行為療法等行為療法為主,通過臨床觀察,行為療法在治療焦慮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也是在我們心理治療上,治療師是常用的一種方法。

一般情況下,對於較重的焦慮症患者,採用葯物+心理治療並用的方法進行治療,主要葯物分類:1,苯二氮䓬類葯物,2,β­­­­­­­­­_­­腎上腺能受體阻滯劑,3,三環類抗抑鬱劑,4,單氨氧化酶抑制劑等幾類葯物。

對於焦慮症的治療,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明確診斷是焦慮症治療的基礎

焦慮症易與軀體疾病相混淆,往往被誤診斷為器質性病變等,識別率低,誤診率高。所以,焦慮症明確診斷對治療很關鍵

②心理疏導是焦慮症的必要治療手段

由於焦慮症患者多有預期性焦慮,即對未來的焦慮發作產生預期恐懼。治療的原則就是通過心理醫生的心理干預和疏導來減輕焦慮症患者的心理壓力。心理治療在減輕焦慮症狀、預防焦慮症復發、改善依從性、獲得有力的 社會 支持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③綜合輔助治療是焦慮症治療的必要手段

根據焦慮症患者的實際情況,可單獨或綜合利用目前比較成熟的生物反饋訓練、身心平衡放鬆訓練、系統脫敏訓練、催眠治療、運動治療、音樂治療等一系列綜合治療手段,系統治療焦慮症

④家庭 社會 支持是促進焦慮症改善的重要環節

患者的親屬朋友甚至同事等協同好醫生對焦慮症患者的治療,可以促進焦慮症的治療。幫助焦慮症患者更快地恢復

要治療緩解自己的焦慮,那我們要明白什麼是焦慮,焦慮的成因,焦慮的表現,在對症下葯。

焦慮者腦中經常會出現各種負面想法,這些想法會誤導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正在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因而變得更加緊張、焦慮。正是因為腦中有這些過多的負面想法,才會把原來不是很嚴重的問題想得非常嚴重。給心裡造成了巨大的負擔。其實當我們能正確,客觀地看待那些負面的想法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那些想法是根本沒用的,也是非常可笑。當然,焦慮者的焦慮想法大多時候是不受自己支配的,即使他們知道不應該這樣想,腦中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出現這些想法。

當你意識到有這樣的想法時候,可以試著告訴自己:

1、這些想法不是真的會發生。想法不是事實。它們不能等同,你不要因為自己的焦慮而篤定想法就是事實,當你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當時的想法多麼幼稚了,根本無關緊要。

2、轉換自己的負面思維觀念,藉此來進行認真地思考。當你的腦中充斥著負面思維時,不妨試著找一些證據來推翻它吧!用現實打敗腦中的想法,你會認識到,你比想像中安全得多。

3、想出負面思維會導致的最壞結果,並以此來警惕自己,打好預防針。其實當你認清自己的處境後,就會發現,你並不是無路可走,即使出現最糟糕的結果,你也有辦法應對。既然如此,你又何必如此煩惱呢?

4、要明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當你一直陷入焦慮的負面情緒中時,思緒就很難跳脫出來,而給自己的大腦放個假,讓大腦開個「小差」,你可能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為這件事 情感 到焦慮,那麼我想要取得什麼樣的結果? (2)如果是別人遇到這件事,我會怎麼想? (3)我真正想做的是什麼?我先負面思維的影子就會慢慢的消退了。

此時我們應該明白,在面對一些狀況的時候,大腦往往先焦慮,後思考。而且,相比正面信息,大腦對負面信息的反應會更加強烈,更傾向於察覺威脅或危險。

明白了焦慮本質上是產生於自己的內心負面的思維後,從心理學上說,焦慮的產生是當危險不明確而又會來臨時,人們對危險持有警戒態度,並伴隨無助、不安、緊張、憂慮等心理狀態。正常是有以下幾個表現:

1. 焦慮如同喜怒哀樂一樣,是人們共有的一種基本的情緒狀態,只是這種情緒是不愉快的,是消極的。如提心吊膽,身心不安,甚至是世界末日。

2.焦慮是由緊張、不安、憂慮、煩惱、恐懼等多重感受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種復合性情緒反應,是一種綜合的情緒體驗。

3.焦慮是一種指向未來的具有不確定性的情緒狀態,它意味著某種威脅或者危險即將到來或者將要發生,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威脅或危險,即此時的焦慮屬於「無中生有」;或者用合理的標准來衡量時,誘發焦慮的事情與焦慮的程度不相符,即表現得「小題大做」。

4.焦慮會引起行為異常及身體不適 在焦慮體驗存在的同時,人們常常會出現異常的行為,身體會有不適的特殊感覺,甚至伴有明顯的身體功能障礙。在有些情況下還可能表現為睡眠障礙,如失眠、夢魘等;或表現為胃腸不適、消化功能紊亂等。焦慮是一種主觀感受,你將注意力放在哪裡,你的精力和 情感 就會投入到哪裡,因此,要想不受制於焦慮,你就得將自己的注意力從焦慮的問題中轉移出來。

常見的焦慮症狀及應對方式有以下幾種:

1.特定恐懼症——特定恐懼症是指對某些特定事物或情形感到恐懼,如電梯、飛機、雷電、黑暗、某些動物等。 這類患者在潛意識中認為這些事物是不安全的,如電梯可能墜落,飛機可能墜毀,雷電可能傷到人等。

所以,當你的特定恐懼達到一定的程度時,請你勇敢地去面對它。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你筋疲力盡,但是戰勝恐懼後你會獲得前所未有的輕松感。與其極力地制止某些危險因素的來襲,將自己限制在狹小的空間內,不如直面內心的恐懼,擴大自己的安全區域。你會發現,你腦中的那些危險與真實的危險無關,你或許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強大。

2.驚恐發作——驚恐發作,也稱為急性焦慮發作,即在無明顯原因或無特殊情境的條件下,患者在生理或心理上突然出現恐懼反應。 驚恐發作的典型表現有心悸、眩暈、出汗、顫抖、腰膝無力、呼吸困難,出現失控感或瀕死感等,讓患者產生一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覺。

要應對驚恐發作,關鍵在於驚恐發作患者本身。要戰勝驚恐,克服驚恐發作,首先要正確認識驚恐,驚恐來源於自己內心的脆弱。很多人在經歷驚恐發作時都認為自己已經陷入絕境、瀕臨崩潰,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因此,正確地認識驚恐,告訴自己驚恐發作並沒有那麼可怕、那麼危險,有助於克服驚恐。其次鼓起勇氣,了解你在害怕什麼?你在擔憂什麼?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恐懼,切斷這些與驚恐的聯結,可以降低驚恐發作的概率。次之要循序漸進,在克服驚恐時要循序漸進。拿在馬路上開車這件事來說,你可以先在朋友的陪同下開車,當你不再恐懼開車時,可以試著自己開車行駛一段距離,讓朋友在一旁接應你,接下來再試著自己開車,並逐漸增加里程,當你覺得這件事很容易時,你就自然而然地克服了驚恐。再者學會專注,當你對所做的事情保持足夠的專注度時,你就無暇顧及自己心中的恐懼、擔憂,驚恐也就無法觸及你。最後驚恐會來個「突然襲擊」,讓你措手不及,如果你一味地逃避,寄期待於它不會找上你,那麼你就會永遠處於被動的局面。要克服驚恐,不妨主動出擊,主動尋求幫助,尋找方法,讓自己控制住焦慮。 另外,進行深呼吸、冥想、有氧運動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降低驚恐發作的概率。

3.強迫症——強迫症是一組以強迫性思維和強迫性行為為主要表現的焦慮症狀。很多強迫症患者都會產生「我控制不了我自己」的想法。

南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精神病學和行為神經科學系的喬舒亞·M.納多博士和埃里克·A.斯托奇博士曾說:「強迫症雖然具有很大的破壞性,但其治療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當屬認知行為療法中的暴露與反應阻斷治療。它讓個體逐漸地、系統地面對自己的問題,丟棄原有的強迫性行為儀式,差不多有85%的人受益於這種技術。」

4.廣泛性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指的是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對各種事情產生廣泛而持久的過度焦慮,表現為持續性的緊張不安,並趨向於慢性過程。 這種焦慮症患者總是幻想可能出現的各種消極後果,通常會給人留下「神經質」的印象。

下定決心,尋求改變是克服廣泛性焦慮症的關鍵一步。廣泛性焦慮症患者腦中會有各種各樣不切實際的想法,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擔心。要克服廣泛性焦慮症,就要讓患者挑戰自己的焦慮思想,對自己腦中的想法提出疑問。每個人都有積極的情緒和消極的情緒,有不良情緒很正常,因為生活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患者也沒必要讓自己時刻保持積極的情緒。接受不能控制的事實,放棄無謂的掙扎,才能讓人放鬆身心,如釋重負。暫時放下你的擔憂,既然你已經做好了接受結果的准備,又何必再擔心是什麼結果呢?

5.創傷後應激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是指個體在經歷某種威脅或傷害後而出現的過度恐懼,是一種經歷創傷後的心理失衡狀態。創傷往往具有令人異常驚恐或災難性質,如被搶劫、被強奸、遭受身體暴力,交通事故,地震等自然災害。

要治癒創傷,就要直面自己內心的感受,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心懷希望,請你相信,治癒創傷後應激障礙並沒有那麼難,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能被治癒。

6.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又叫社交焦慮症,主要指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過度擔心、緊張和害怕的焦慮情緒。

最後,有焦慮症的人通常不會只出現一種症狀,而是會出現多種症狀。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緩解焦慮,如堅持運動、練習瑜伽、聽音樂、進行冥想訓練、控制日常飲食等。而通過這些日常的訓練方法,人們的身體與心靈都會得到放鬆,從而有助於祛除焦慮的情緒,讓自己不再受焦慮的困擾。

痛苦是一種向外的分離,這種分離讓人覺得越來越遠離真實的自己,這種分離讓人覺得自己越來越不真切,這種分離讓人越來越焦慮和心焦,這種分離就像是「離家出走」,讓人越來越失去安定感。

消弭痛苦的唯一方法是,從自我分離回歸自我合一。人只有越來越向內抱緊自己,守護好自己的內心,才不容易再向外分離。從自我迷失到找回自己,從彷徨焦慮到方向感清晰,從失去安全感到找回「確定感」,重新獲得內心的力量!

人不和自己過不去,就不再有興趣和別人過不去。人和別人過不去,首先是因為和自己過不去,人抓住別人不放,都是因為抓住自己不放。

在生活中,只要稍微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當人想要抓狂、想要抓別人時,一定是在自己很難受的時候。也就是說,如果人自己是處在一個自我接納和內在和諧的狀態,其實是沒有動力去抓別人的。人不停地去抓別人,是因為自己太難受了。

所以,人最需要搞好的是自我關系,永遠都不要偏離這一核心。當人的自我關系越來越好時,就會放棄總想抓別人的快感。

當和別人的關系出現問題,或是發現自己想要去抓別人、和別人攪在一起的時候,一定要去看看是不是自我關系出了問題,需要改善。當人的這種自我覺察力越來越好,協調自我關系的能力越來越好時,就能盡早地防止和別人不必要的人際糾纏。

脈虛脈脹堵,都會造成焦慮,要解除焦慮,必須製造脈動周期,開骨間肌,利用肌體攢動聯動運動運輸氣血,巧妙運用會陰穴壓填提肛運動將骨肌間血攢至頭骨間肌,脈象形成轉移特性,焦慮可解。

簡潔回答:珍珠末有特效!

閱讀全文

與焦慮障礙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習初中科學有什麼好的方法 瀏覽:279
豬蹄炎治療方法 瀏覽:424
玻璃貼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400
蘋果電腦取消分屏模式的方法 瀏覽:318
重組人干擾素a2b軟膏使用方法 瀏覽:715
股票賣出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5
社會調查有什麼調查方法 瀏覽:602
腰圍計算方法圖解 瀏覽:691
合肥蘑菇種植方法怎麼學 瀏覽:391
蘋果電腦word壓縮圖片大小的方法 瀏覽:865
暖氣安裝方法及標准 瀏覽:334
人參的種植方法圖片 瀏覽:680
家用暖氣片哪種連接方法比較好 瀏覽:563
和田青玉手串鑒別最簡單方法 瀏覽:993
兒童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法 瀏覽:42
項鏈的連接方法圖解 瀏覽:524
食用香精使用方法 瀏覽:401
消除黃褐斑最好的方法有什麼 瀏覽:30
自動擋汽車的使用方法 瀏覽:112
份菜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25